但丫环春梅、夏兰却没有俞听雨这么硬气,“扑通”一声跪了下来。
自从误打误撞来到这个时空,俞听雨最反感的就是一言不合就要跪,对于一个来自现代的灵魂来说,这是没法接受的事儿,而且这个便宜祖母听风就是雨。
俞听雨美目一扫,看到坐在便宜祖母旁边的三伯母俞赵氏一脸诡计得呈的样子,马上明白了:肯定是三伯母俞赵氏搬弄是非。
“哎呀!雨儿快快跪下,聆听你祖母责罚。”坐在堂上最尾的老妈俞周氏吓得脸色发白,连忙呵斥俞听雨,表面是呵斥,实际是呵护。
“我没有犯错,为何要责罚?”
“哎呀呀!看看像个什么样子?你还敢顶嘴不是?气死我了,老三家的,你跟她说说她是个怎么吃里扒外法?”便宜祖母气得指指三伯母俞赵氏,示意她来说。
“哟!今天说的话,马上就忘记了?外面盛传俞三小姐智勇双全,原来全是假话啊?”三伯母俞赵氏站了起来,撇撇嘴说:“我来问你,俞家庄准备办一个私塾,凡是来读书的本庄弟子,不需要一分钱,所有的费用全部由俞家承当。这话是不是你说的?”
“正是侄女所说。”俞听雨毫不犹豫的说。
“什么?”老妈俞周氏大吃一惊,吓得一下子跳起来,走到俞听雨面前说:“女儿啊,你可不要乱说啊,知道你说了什么话吗?”
“娘你放心吧,女儿自己知道在说什么。”俞听雨一脸谈定。
“明年开始减一成佃户的田租,且5年不涨田租,这话可是你提出来的?”三伯母俞赵氏犹如宣布俞听雨的罪状一样,洋洋得意。
“正是侄女所说。”
“啊!”这下子不但老妈俞周氏惊讶,在座的祖母俞沈氏、二伯母俞梁氏都一齐小声惊呼起来,原来以为是三伯母俞赵氏搬弄是非,想不到还真有这样的事儿,众人面面相觑。
“你自己也承认了,还不跪下受罚?”祖母俞沈氏厉声喝道,她心里已经肺都气炸了,同时也暗怪丈夫俞俞弘杰:这样的败家行为,这老不死的难道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祖母明鉴:孙女所作所为,皆是为我俞家着想,为何就是错了?”俞听雨心想:这是二个不同世界的人的思维,又怎么能解释得通,便宜祖母、老妈这些人成天呆在家里,大门不出,二门不入,哪里有什么见识?
“我说老四家的,你生的女儿是啥回事?是撞鬼了还是脑袋撞墙了?”三伯母俞赵氏冷笑连连。
“这个……这个……”俞周氏满脸通红,呐呐的说不出话来。
“母亲不必慌张,且听女儿慢慢道来。”俞听雨说道:“成立俞家私塾,免去一切费用,广招寒门子弟读书,这样方圆百里之人,谁不称颂我俞家仁义,只要是俞家私塾出去的学生,无不是我俞家的门生,以时有人出去做官,大家相互也有个照应。”
“哎呀呀!说的比唱得还好听,这个道理我们都明白,花钱买名声嘛!这是傻子都懂的道理,我相信这个消息一传出去,四乡八寨的人趋之若鹜,到时上百几百人来求学,这开支大了去了,一日三餐,还有教书先生的开销,俞家现在小有钱财,估计也会被吃光吃跨。”
“对,就是这个道理。”祖母俞沈氏帮腔道。
“禀告祖母大人,孙女所办的俞家私塾不会用俞家一钱银子,祖母、三伯母大可放心。”
“什么?不用俞家一钱银子?”祖母俞沈氏、三伯母俞赵氏、老妈俞周氏面面相觑:这不可能吧?虽然外面传说俞三小姐智计无双,但是也不可能赚得这么多吧?
“今天之前,孙女不敢夸下海口,但是今天孙女却敢说私塾不用家里一钱银子了。”俞听雨淡淡的说。
“啊!银子哪里来?”三伯母俞赵氏满腹狐疑。
“自然是侄女想办法赚的。以侄女的手段,赚几千两银子小意思啦。”俞听雨傲然道。
“兹!”祖母俞沈氏、三伯母俞赵氏、老妈俞周氏倒吸了一口冷气,几千两小银子还是小意思?不过联想到俞听雨这几个月的所作所为,三人不约而同的叹了一口气:玛德,真是彪悍的人生不须解释。
“那减租一成,五年不涨租你怎么解释?”三伯母俞赵氏不甘心失败。
“这个说起来一匹布那么长。侄女准备秋收过后把俞家庄的水田全部改造成为深泥田,上山烧灰作肥,改造成良田,这些需要劳力,所以减一成租。”
“对我俞家没有一分银好处?”
“有的,我有信心把亩产提高到全国之最,也许我爹因此得以授官。”
“呸!老四家的想当官,有可能吗?想疯了吧。”三伯母俞赵氏想哼一声。
“以前没有,现在有我帮助,我爹必定会因粮授官。”俞听雨肯定地说。
“丫头,别夸海口,当心闪了舌头。”俞赵氏酸溜溜的说:话说我夫君考了20多年还是个秀才,与官字只是沾了一点边边。
“且住!丫头你真有信心把田亩产提上去,给你父亲一个出身?”俞沈氏老太太又惊又喜:要是老四能混个官身,那我这四个儿子,就是个个成才了,说不定朝廷给老身一个浩命夫人的封赏呢。
“孙女有信心把亩产提高到全国最高,至于我父亲能不能授官,那就要看皇上的意思了。”俞听雨说。
“吹!接着吹!牛皮吹飞上天了,我就不信你连农事也懂,别弄到偷鸡不得亏把米,把俞家的田给搞坏了……”俞赵氏还没有看清形势,她不知道俞沈氏老太太的风向变了。
“别瞎说!”俞沈氏老太太打断了俞赵氏的话说:“只要我家老四能得皇上授官,把田搞坏也不算什么。乖孙女你大胆去做吧。”
俞沈氏老太太开始旗帜鲜明的支持起俞听雨来了。三伯母俞赵氏只好闭上了嘴巴,闷闷不乐的坐在一边生闷气,原想打击一下俞听雨的,现在自己反成了被打击了。
“乖孙女也懂种田吗?”俞老太太瞅着俞听雨,感觉这孙女怎么越看越顺眼了。
“以前不懂,这是梦中有个神仙老爷爷教的。”俞听雨说。
“阿弥陀佛,这就好这就好。那你去忙吧,记住,亩产要超高,一定要做到全国第一。”俞老太太和颜悦色的说。
“好的,孙女告退了。”俞听雨福了一福,走出后堂屋,丫环春梅、夏兰急忙站起来,跟在俞听雨后面,出了门,两丫环这才松了一口气。
便宜祖母的态度突然转变,俞听雨有些猝不及防,但往细里一想,俞听雨马上明白了:这是利益一致的原因啊,自己的便宜父亲,也就是俞家老四是个泥腿子,严重拉低了俞家的官家平均值,拖了后腿。想俞家五男丁,二个当官,二个秀才,一个泥腿子,现在拖后腿的泥腿子突然有可能当官,俞家老太太哪有不支持的道理。
原来是这样啊!俞听雨不由得恍然大悟,话说之前这么多矛盾,吵吵嚷嚷的,主要还是自己不会处理,如果寻到共同利益点,诸多矛盾就会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再往深里想,主要还是自己没有与姑姑婶姆相处的经验,谁叫自己前世还没有嫁出去呢?想通了这一点,俞听雨一下子开朗起来。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一阵朗朗的读书声从客房的方向传来。
俞听雨问:“是谁在读书?”
春梅说:“回禀三小组,是俞正刚。”
“走,我们去看看。”
大老远从窗口可以看到俞正刚手拿着一本书在朗诵,看他摇头晃脑的样子,不知道是神游太虚还是沉浸于阅读中。
“笃笃笃”俞听雨敲了几下门,这才惊醒了俞正刚。
“见过俞三小姐,小生这厢有礼了。”
“免礼免礼。俞公子读过什么书?”俞听雨就站在房门外发问。
“小生读过的书多了,《大学》、《论语》、《孟子》、《中庸》都读过,《四书章句集注》、《五经传注》、《孝经》、《周礼》、《战国策》、《国语》等儒家典籍也读过。”傅正刚看俞听雨站着,他也只好站着,又不好请俞听雨进屋。
“读过弄懂意义了吗?”
“略懂略懂!”傅正刚低着头回答。
“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接着读《论语》,以立其根本;再读《孟子》,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微妙之处。这是科举的阶梯,不知道傅公子是否是按照些顺序阅读?”
“正是!莫非俞三小姐亦是读书人?”傅正刚大惊失色:这俞家三小姐真是人中之凤,平时听人传闻,以为是以讹传讹,今日听其论学,方知道俞三小姐闻名不如见面。
“小女子当然不是读书人,只是平时偶然看下,心有所感。好了,我就不打扰你读书了,希望你这段时间继续温书,来年参加县试,中个头名,也好为俞家私塾做个榜样。”
“遵命!”傅正刚一揖到底。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