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指情柔,状元老公哪里逃-第345章攻城之前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什么?两个时辰即至?这么快?”大殿内顿时人声鼎沸,热闹起来,众所周知,现在从兴京至海港之间运送货物,不走四、五个时辰哪里能到达目的地?地上坑坑洼洼的,稍有不慎,就有翻车的危险。

    俞听雨想,如果用琅琊国那种古老的马车,能赶路才怪呢?这时空的马车没有万向节,马车不能使用四个轮,否则不能转弯,都是二轮的马车,载重量低,而且部分负重需要拉车的马匹来承担,轴承没有润滑油的观念,基本是要经常修

    俞听雨制造的新马车,全部改革、抛弃了旧式马车的缺点,使得载重量多、马拉省力,而且轮子比普通的大一倍,普通的坑坑洼洼一晃而过,部分马车使用了新的滚珠轴承,当然,这种车的制造成本价比普通车大大提高,仅仅是打磨一颗滚珠就要花几天时间——这是人工打磨啊。

    “是的,其实二个时辰的时间还可以缩短,因为是水泥路,路面平坦,马车行驶没有颠簸,因为是四轮马车,所以载重量大,这运输成本又可以减少一些,海路和陆路的运输成本综合起来,从南方运到北方的货物,成本要降低三至四成。”俞听雨再次躬身道。

    “好!听到这里朕总算是明白了,从海港到兴京这段路铺成水泥路,从小的方面来说,可以促进商品流动,加快运转;二是降低成本,让利于民;三是有借建水泥路之名,趁机掌控东山十八寨!好!一举数得,朕准了!此事就交由李皇叔和俞将军一起去办,圣旨即刻下发,俩位爱卿不得有误!”

    “遵旨!”

    李皇叔和俞听雨一起向皇帝李正辰躬身领旨。

    各大臣听到皇帝已经定下来了,又是由李皇叔和俞听雨牵头去办,就是心里有意见,也不敢出声了,毕竟李皇叔和俞听雨是他们唯一的倚仗,惹怒了他俩人,万一守不住城,俩人公报私仇,那就大麻烦了。

    于是大殿内一片附和之声,都是祝贺李皇叔和俞听雨早日成功之类的贺词,当然顺便称赞皇上英明过人、盛世明主!

    皇帝李正辰高兴得在龙椅上眉开眼笑:这是朕一手推动促成的一桩壮举,这可是要入琅琊国史册的……

    “报!有紧急军情!报!有紧急军情!”就在歌功绕梁、颂词滚滚之际,一声紧急军情的呼叫,使大殿内嘎然静止,就象在场众人的脖子同时被捏住一样,鸦雀无声。

    “皇上无需担心,但使飞熊军和忠勇军在,绝不叫蛮族人踏入京城一步!”俞听雨看到冷场,急忙站出来救场。

    “皇上但请放心,如俞将军所言,有飞熊军和忠勇军在,定能击退蛮族人。”李皇叔也站出来说。

    “对对!有李皇叔和俞将军在,无须惧怕蛮族人。我等就在大殿内静听两位的捷报!”

    “有两位镇守京城,我琅琊国何需惧怕蛮族人!”

    “对,定叫他们有来无回!”

    众大臣七嘴八舌的为自己鼓劲,但俞听雨分明听出众大臣语音颤抖,基本心里也没啥谱,还是心虚嘴硬啊。

    “皇上,我们是不是听听军情禀报之后再作守夺?”俞听雨提醒道。

    “咳咳!对!传令他上来,且听听是何情况。”皇帝李正辰这才如梦方醒,从震惊中醒悟过来。

    “禀报皇上,大约有一万蛮族人准备攻城了,他们推着各种攻城器具,现在正在向南门集结,情况万分危急。”那南城守将汇报道

    “好了,你退下吧!”李皇叔把南城守将打发走了,拱手对皇帝李正辰说道:“守城的事就交给老臣和俞将军吧,老臣告退了!”

    “微臣也告退了!”俞听雨也乘机撤退:说话在大殿上空气混浊,各种气味难闻之至,实是不宜迟留之地……

    当李皇叔和俞听雨一起登上南城门,望见城外的蛮族军队整装备战,各种兵城械器正在云集,单是云梯就是十座,云梯比兴京城墙还要高,由马匹拉着,人推着,“吭唷吭唷”的一点一点的挪动过来。

    俞听雨心想干嘛不在底座安几个轮子呢?一推就过来了。

    傅正刚率领一千名忠勇军战士在城墙上防守,看到俞听雨过来,连忙上前拜见俞听雨和李皇叔说道:“蛮族有五台云梯移动过来,近一万兵马围拢过来了。”

    李皇叔脸上变色了:“原来这些人围而不攻是为了准备攻城器具啊!现在他们已经准备好了,这二天受了我们的窝囊气,迫不及待的开始攻城了。”

    “这云梯很厉害吗?”俞听雨道。

    “当然了,你没看出来吗?蛮族人的利箭射得远,但是面对兴京的高墙,却无法发挥主要作用,现在他们的神射手就站在云梯上,比我们的城墙高,居高临下射箭,我们只有挨打的份儿。然后他们开始攀登城墙上的梯子。兴京危矣。”

    李皇叔脸上忧虑之色渐浓。

    “皇叔不可妄自菲薄,我们也有我们的防守器具,管教这些蛮族人无可奈何。”

    “哦!是吗。”李皇叔看到俞听雨自信满满的样子,满腹狐疑,不知道她这自信从何而来。

    “俞将军,马上派人把我们的防守器械给支起来。”

    “遵命!”傅正刚应了一声,向城下走去。

    在李皇叔望穿秋水的目光中,几辆大车拉来了几大车厚厚的木板,一队壮汉人人背着一块木板,在傅正刚的指挥下,飞快的跑上城墙来,把木板、方柱木等分开堆放。

    李皇叔又看到居然有壮汉用扁担挑着一担压得实实的棉被上来,不由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棉被是用来给士兵睡觉,半夜把守这里?这些木板是床?

    很快一队木匠上来,大部分是兴京城里的木匠,被忠勇军聘请做工,当然骨干还是忠勇军里的能工巧匠。

    在李皇叔的满是疑问的眼补中,这些木匠叮叮咚咚的干起来,不一会儿,一座座木亭子就出现在李皇叔的眼前……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