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俚那些事-第2章 结构调整引凤凰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薛宝珠一举一动被正在地里干活的海棠看得清清楚楚。

    海棠,也是柳树湾一位媳妇,年龄与薛宝珠不相上下,老公在外打工已有五个年头。五年来,夫妻二人经常是过着牛郎织女般的生活,村里人说她的嘴比风还要快,只要经过海棠的嘴,不管什么事,十有八九都要整得圆圆滑滑,好像真的发生的一模一样。

    海棠立即放下手上的活跑回家里,拾起了几件衣服来到湖边。

    湖边正是海棠等人经常发布新闻的好地方,海棠挑了一个人多的石头边上蹲了下来。

    “哎,你们发现没有?宝珠上午带了个男的来了,我亲眼看到他们两人拉拉扯扯呢。”海棠朝着身边腊梅递了一个眼色笑着说。

    “说说那男的长得怎么样?我看宝珠这回是真的守不住哟。”

    “好像是个干部模样,手上还提着一只公文包呢。”

    “进屋没有?”

    “他们叽里咕噜几句后,一会儿就不见人影了。想想看宝珠那么有文化,哪个男人不盯?”

    “哎呀,,我说宝珠怎么能安分守己?她变着法儿原来是想在外面找野男人!”

    晚上,柳树湾开大会,那夜月朗星稀,宝珠将孩子安顿好后,准时来到九爷家。

    会场里里外外坐满了人,大多数是一些留守妇女和儿童。九爷坐在八仙桌东边,上首正坐宝珠白天送来的那位客人。

    海棠和腊梅挤在一块,嘴里正在交头接耳说个不停。

    九爷看了看人数,估计该差不多了,就宣布晚上大会开始。李技术员衣冠整洁、朴素大方,胸前挂着一支老式英雄钢笔还真有几分知识份子的样子。他顿了顿嗓子,却一眼认出了宝珠并朝着宝珠微笑着点了点头。

    仅仅两秒过后,人群里突然有了些躁动。

    “同志们:根据县委产业结构调准精神,初步设想,在柳树墩计划实行五百亩翠冠梨基地开发。现经过专家们论证,柳树墩最适宜早熟梨栽种。今年栽种,来年可以挂果,相信不到几年,甚至能够打入国际市场。

    会场内顿时议论纷纷、热闹不已。

    接着,李技术员开始给农民讲解如何打洞,如何埋肥等等,直到十一点大家才慢慢散去。

    第二天,宝珠找到李技术员说,能不能少种些?一下子我觉得风险太大。李技术员本来要狠狠地批评她居心叵测,阻碍全县产业结构调整的事业发展,尤其对他蹲点政绩影响极坏。可是一看站在面前的正是那天送自己来的人,于是说你自己看着办吧,到时后悔可怨不得别人啊。宝珠最终还是只报了一半,李技术员心里很不舒服。

    白天宝珠跑客,晚上回来,家里却有很多人坐着等她。宝珠呀,你对外面情况了解得多,能不能给我们拿个主意?听说,这李技术员是你带来的,大家相信你。你说,我们是干,还是不干?这梨子果真能让咱们农民发财吗?

    宝珠笑了笑,我也说不清楚呀。

    转眼,第二年梨树真的挂果了,小小的青色果子,好像一颗颗脑袋着实惹人喜爱。地里,李技术员戴着草帽,一边教大家如何套种,如何拉枝,如何修剪,以及如何去果等等,身边还围站着各村很多种植骨干。

    李技术员兴致勃勃地说:“再过几个月,我们就可以将果实上市了。”大家的掌声一阵又一阵,在场的人脸上无不显示出极大的兴奋。眼看树上的梨子一天一天地长大,九爷抚摸着一个个晃头晃脑的果子,满脸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然而一天,突然狂风骤起,全墩的果树被掀作一团,倒的倒,断的断,歪的歪,九爷上地一看一颗心顿时凉了一大截。他欲哭无泪,伤心地将果树又一棵棵扶起来。整整一天,他坐在地头发呆似的叭嗒着旱烟,仰望着远处。收获的季节,大家悄悄摘回了仅仅几枚果子,舍不得地给孩子们尝尝,心里却有说不出的滋味。

    我说了,宝珠不是个好东西。你们怎么就那么轻易去让一个女人去摆弄呢?事情成了,功劳是她的;损了呢,你找谁去?这一年,大家心里都好像泼了一瓢凉水,个个是打断牙齿往肚里吞。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