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日色慢:乡野物事-榆钱的吃法有多少?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榆树太多了,沟边上,或者房子前后左右,村子里到处都是榆树。榆树高,笔直,树冠如伞,巨大威武。榆树最高可以长到二十多米,那真是高耸入云的感觉了。

    有很多年,我都以为榆钱是榆树的花朵。

    其实榆钱是榆树的种子,因为外形圆薄,像古时候的钱币,所以叫榆钱,由于它又有“余钱”的谐音,因而就有吃了榆钱可有“余钱”的说法。榆钱季,家家都要吃上一两次榆钱,一方面好吃,一方面有好的寓意。春之初,余钱榆钱,这样充满希望的开始,谁不喜欢呢?

    榆钱是乡下的春风第一绿,当柳叶还没有完全摇曳起来的时候,榆树枝上就已经开了一串串紫褐色的小花,非常不显眼,躲在褐色的枝头,你还没注意到,花就落了,嫩嫩的小榆钱就长出来了。

    小孩子们唱着儿歌:东家妞,西家娃,采回了榆钱过家家,一串串,一把把,童年时我也采过它,那时采回了榆钱,不是看着那玩耍,奶奶要做饭,让我去采它,榆钱饭榆钱饭,尝一口永远不忘它。啦……榆钱饭榆钱饭,尝一口永远不忘它。

    吃榆钱的日子来了,空气中流淌着阳光与新叶的清新味道。榆钱是比槐花还要早一个月的美味,一嘟噜一嘟噜的,压在枝头,长得紧密又鲜绿,低一点的树枝早就被嘴馋的小孩撸下来吃了,露出光秃秃的还没有长好叶子的树枝。嫩嫩的榆钱有一丝清甜,还有一丝绵软,嚼起来,甚至会有一点微微的拉丝,有点黏稠,又比藕的丝要细巧,若有若无。

    再过三五天,榆钱才真正是好时候。

    采摘榆钱多半是大人的事,因为榆树太高了。大人们或者借助梯子,或者直接爬上屋顶,站在屋顶上扯一杈又扯一杈,大人往往比较粗暴,不像小孩子是用撸的,大人就直接把树枝都劈下来,挂着榆钱的树杈一杈杈被扔下来,孩子们抢吃一顿,饱了,就走了。

    该妈妈们上场了,她们将成杈的榆钱一枚枚摘下来放在容器里,洗干净,放在网纱中控干,加入白糖,味道鲜嫩;加入盐、酱油、辣椒油等,则成了一味美味小凉菜,这是简单的吃法,佐酒最好。

    榆钱微微黏稠,和大米一起煮粥,也是清香四溢,白米的白,榆钱的绿,宛如白玉琉璃,悦目又美味。这样的吃法自宋代就有了,欧阳修有诗:“盘粉粥春光冷,池馆榆钱夜雨新”,就是说的榆钱粥。

    但是我们最常吃的,还是榆钱饽饽。

    饽饽是北方叫法,也是将榆钱洗净控水,拌在白面里面,为了暄软,面粉里面放一点小苏打,或者发面也行,如果不想发面,就直接用玉米面来拌。榆钱和面粉拌匀,揉成团,上尖下圆,放在蒸笼里蒸。半小时后,掀开蒸笼,清香扑面而来。这样的饽饽,是春日最美味的佳肴。榆钱不但好吃,寓意好,还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有健胃消食的作用,可以说一举三得了。

    也有人用榆钱做菜,用来炒肉,也是软糯清香,清淡中混合了肉的浓厚,非常下饭。

    榆钱好吃,但是要掌握时机,要不老不嫩的时候最好吃,太嫩了,味道不够绵厚,只有清香;太老了,则又多了涩苦。榆钱的黄金时期也不过是三五天而已,犹如青春,美则美矣,转瞬间就溜过去了。

    榆钱老了,春就快过完了,初夏的风携裹着一丝灼热而来。好时光就是这么短,你享受了它,就要做好失去的准备。

    一年四季,除了吃榆钱的这几天,榆树在乡村是非常没有存在感的树了,不但没有存在感,还很让人讨厌。因为榆树太容易生虫子了,一片片黑压压的小虫子遍布树皮,又恶心又恐怖。到了夏季,没有哪一棵榆树的树干是干净的,它们的身体上无一例外挂满了各种虫子,杀不死,灭不完。平常走路,大家都小心翼翼避开榆树。但是榆树实在是穷苦人家需要的树了,它们长得快,七八年就能成材,成材的榆树在盖房子的时候可以做檩条,如果不打算翻盖房子,家里有几棵榆树也是财产,大体都能卖掉。

    榆树是乡村一个很复杂的存在,一方面它被需要,一方面它又被嫌弃,它盛产榆钱这样的美味,也奉送一夏季的虫子。

    谁会为了它生虫子而放弃呢?不会的。但是人们种榆树的时候,会刻意将它们种在远离人家的沟渠边,或者种在远离门窗的房屋之侧。

    无论什么样的事物,在充满智慧的乡下农人那里,总有万全之法。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