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出来扔掉,树干做柴晒干了烧火,就是这树美丽的花朵的命运。
很快就把这树花忘记了,直到某一天,读到王建的诗《雨过山村》: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栀子花洁白无瑕,有莲花之姿,又有梅花之俏,只是花朵小而低调,整体便显得平实朴素了许多。
此诗写栀子花,便是乡下村落里最平凡的花,悄悄点缀了春天和小院,映衬着俗世生活的平静安然。诗也清趣拙朴,动静结合,是一曲幽静的山水田园诗。
大雨过后,天色由昏暗转为明亮,鸡被弄蒙了,以为天亮了,所以就尽责鸣叫。山村居住的房子,都是依势而建,住户稀稀落落,地广人稀,所以鸡鸣声更显清幽寂静,一两只鸡鸣很快沉入空旷,并不会吸引到遥远的另外的住户的鸡一起鸣叫,寥寥数字,一个清幽如洗的小山村就出现在眼前。
接下来写山村的环境,进一步衬托出栀子花的清雅。幽深的竹林,蜿蜒的清溪,朴素又结实的木板桥,仿若一个人,穿行在这诗画般的雨中,将所见一一写来。雨停了,一切都如洗,绿得青翠,勤劳的姑嫂相约着去浴蚕了,她们有说有笑,穿过院子,走成一幅和谐的生活画卷。
就是在这样一种恬淡的背景下,栀子花默默出现在小院一隅,正是开得茂盛,一朵朵洁白的花朵,经过一场透雨的洗礼,愈发晶莹剔透,风姿绰约。可是,这么美妙的春景,却被忽略在小小的院子里。
大家忙着生活,没有闲暇来欣赏盛开的栀子花。
在村庄里,开得如玉一样的栀子花,自顾自在风中招摇,并没有人会为这一份美而驻足观赏,也可以说,这份天然之美,本来就是这静美生活的一部分,无须特意观赏,欢呼雀跃,由此可见,城市里的人,一到了春天就争相出门去,循着花开,踏青春游,在灿烂春光中留下影像,生怕回到忙碌烦琐的生活中会将大自然的天然之趣忘掉,还真有些可怜呢。没有人不喜欢美,但是生活在其中和拼力去追逐,是如此不同,至少,前者更多了一份从容。
闲花庭院,在这个幽静的小山村,栀子花贡献了一份雅致和美好,却留给了天地,即是大自然的精灵,便又回归了大自然。栀子花,是这样的闲花,清幽静雅,却不夺人,点缀了春色,也点缀了居家。
这份闲闲的诗意,挂着香,染了色,缭绕在一户普通的农家小院。
虽然全篇都在描述一个普通农户的生活,一场雨后的山村景色,如果只是这样写来,就平淡无奇了,偏偏最后一句带出一句闲看中庭栀子花。
诗情画意一下子就被渲染出来了,所有的宁静生活都披上了一层美的外衣。
这是诗人的厉害之处,也是栀子花的不俗之处。
栀子花花叶果皆美,是百花中最具洁净感的鲜花了,并且芳香四溢。花枝花叶圆润青翠,四季常绿,花朵洁白素雅,如仙子下凡般不染尘埃,绿与白的相衬,无比清丽脱俗,有翩然静美之意,所以花园里多植栀子,取其芳香和静雅。
一树树雪白的栀子花,点缀着满园灿烂,如同吃腻了珍馐美味,便总想着一盘素菜的爽口爽心,栀子花花朵不招摇,低调而内敛,反而让人眼前一亮。
栀子之美,是多少文人雅士的宠儿,又是农人的弃儿。
读诗,便心里一怔,这就是栀子花这种美花在乡下的命运,可见,美与不美,根本没有界定标准,就像爱与不爱,只在于你遇到了对的人,还是错的人。
你有多好,花有多美,说出来都是不作数的,那都取决于能不能遇到欣赏的人。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