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日色慢:乡野物事-树笛声声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如果春天过得太匆忙了,柳树绿了你没有在意,过几天它们就会长出小小碎碎的骨朵儿,那这一年,你就别想吹到柳笛了。

    柳树是乡下最美的树,长在水边,就更添一种韵致。春天,春风才试探着吹过来,棉衣还没有脱的时候,柳树就染上了一抹绿意,那绿意宛如一抹轻纱,远远看去覆盖天地,走近了,却似有若无了;夏天,柳树浓荫茂盛,在树底下乘凉,柳枝随风摇曳,送风送爽,温柔得像少女;秋天,柳树是最后落叶的树,当所有的树都光秃秃的时候,它们还在苍凉中绿着;冬天的树都是枯的、硬的,只有柳树,依然会纷垂摇曳,枝条柔软,独成风景。

    柳树一年四季都好看,却不多见,因为柳树难成材,树干虬髯,更适合观赏。所以一到了初春,远远的几棵柳树有了绿意,嫩叶生出来的时候,我们就会扑过去了。这个时候,是最适合做柳笛的时段。

    选好一段漂亮整齐的树枝,折下来,折成自己需要的一小段,轻轻扭动,要一圈一圈,从这头到那头小心翼翼地扭。此时,柳枝的皮与骨之间有一层黏黏滑滑的汁液,树皮很容易和骨分开,扭到树皮完全离骨,一下子将它抽出来,如果扭得仔细,抽出来的力度也到位,正好是一截完整的皮腔的话,就可以做柳笛了。

    如果扭的动作太大,或者抽得不合适,导致皮腔坏了一个洞,那就前功尽弃了,所有的声音都会从这个洞漏出去,是吹不响的。我手不巧,每年也不知道会弄坏多少段树枝,才能扭出一段最好的最完整的柳笛。

    扭出一段完整的皮筒,只是第一步,此时的皮筒还不能吹出声音,需要用小刀或者什么尖利的东西将皮筒两边削整齐,再选一边做笛口儿。这个工艺就更要小心了,要先将笛口压一下,压瘪,用小刀在最上面一层轻轻刮出一个哨簧出来,将绿皮全部刮掉,又要恰好露出树皮的纤维,如果这个环节不小心割坏了,还可以补救。就干脆把坏掉的这一截切掉,重新来过好了,所以折树枝的时候,一般都会多折一段儿,就是怕做哨嘴儿的时候失手。但是也有失手厉害的时候,一次又一次,皮筒短到不能再短,只能放弃了,要出去重新寻找一段树枝,从头做起。

    做一个完美的柳笛出来,着实是不容易的。为了玩儿,我们不厌其烦,有时候两三天才能真正做好一个喜欢的柳笛。

    做好的柳笛,哨嘴儿一端含在嘴里吹响,可以用气来控制节奏和声音,柳笛的声音很嫩,嫩得就像初春的柳叶。

    所以,能在大街上吹响柳笛的孩子,是有一点点技术和幸运的,整个初春,街上都会响彻柳笛声:“嘟嘟嘟、嘟嘟。”柳笛有一丝清苦味儿,那是春天里植物焕发出的生命的味道。

    柳树很快就会长出细碎的小骨朵,这个时候的柳枝就不能再做柳笛了,此时它们的表层充满了疤痕,没办法扭出皮筒了。

    可以等待杨树。

    杨树绿得比柳树晚一些,杨树笛也同样有趣。

    杨树笛的做法和柳笛是一样的,也是选一段树枝,扭到脱离骨干,成为一个皮筒,削齐,做一个哨嘴儿出来。

    但是杨树不会生出一个一个骨朵来,原则上杨树应该一年四季都能做树笛才对,却并不可以。我们无数次的尝试中,只有春天的嫩枝才能轻易将皮筒扭出来,夏季和秋季,看起来一样的树枝,就完全扭不成,那树皮几乎和枝骨生在了一起,再也没有缝隙了。

    后来看了一些书,才明白原理。原来,春天杨树的蓄水量高于蒸发量,所以能轻松完整地将皮与骨扭下来。

    我们用树笛吹出一串串乱七八糟的音符,有点节奏感的会吹出一首歌的大概调调,也有人很坏,用树笛吹出一段骂人的话,因为没有音准,你听又听不太清楚,又似乎能听出一点大概的意思,又着急,又手忙脚乱吹起树笛去反击。互相用柳笛吵架是很卖力气的,声音之大,常常震得嘴唇发麻,需要休息一会儿再吹。

    春天过去了,树笛也就消失了。

    实在没得玩儿了,看见大葱叶子也会掐一根,两头掐断,一端含在嘴里,也能吹出声音,“呜呜呜”那种。大葱没有柳笛清脆,也不像杨树笛,能发出“嘟嘟嘟”的声音,杨树笛比柳笛的声音更悠远一些,也许是因为杨树笛更粗一些吧。

    大葱叶子就差远了,没有柳笛那么嫩,也没有杨笛悠远,大概是大葱太软了,得到也太容易,所以尽管它直接就是管状的,声音却不好听。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