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本来,社会主义的苏联一向被美、英等“自由世界”视为异端,是对他们的根本威胁。中国国民党政权背弃了中山先生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也加入了反苏行列,国内的“剿共”和国际上的“反苏”,几乎同时进行。然而,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世界上的政治力量重新组合了。在德、意、日法西斯势力的共同威胁面前,“自由世界”与社会主义的苏联逐渐“冰炭同炉”。1942年元旦,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发表联合宣言,结成反法西斯联合阵线。当年5月26日,英国与苏联签订了同盟条约;6月11日,美国与苏联签订了关于互助及反侵略战争的原则上的协定。苏联的战争实践,表明了自己的强大,一年抗战,消灭200万左右的德国侵略军。至此,谁都看到,社会主义的苏联是战胜纳粹德国并最后击败日本的举足轻重的力量。自然,中国国民党政府也“化敌为友”,在远东战场上,更要借重于苏联的战略威慑力量。这真是历史的辩证法。
(二)
6月22日,在广播大厦举行纪念苏联抗战一周年的隆重而盛大的茶会。这次活动是以中苏文化协会的名义召集的,该会会长孙科具笺,邀集“陪都”党、政、军、妇女、文化各界代表,以及苏联和各同盟国驻渝使节、军事代表团团长、新闻记者共200多人参加。
广播大厦门前一带洋溢着喜庆景象。大厦门首高悬着中苏两国国徽。走进过道,当门有一幅绿色的巨大的“V”字,衬托着中、苏、美、英、澳、捷、比、荷、印九个国家的国徽。广播大厦礼堂内也布置一新。主席台的正中,用彩纸剪成的一圈绿叶之中,嵌着一个绿色的大“V”字,“V”字下面并悬着上述九个国家的国旗,色泽鲜明,灿烂夺目,为会场增添了庄严气象。主席台前,悬有“苏联抗战一周年纪念大会”红底白字横幅。其他三面墙壁,布置着用红、蓝两色、中英文对照的大幅标语:“中苏邦交万岁”,“民主国家胜利”,“最后的胜利是属于同盟国的”,“恢复世界和平与秩序,必须消灭轴心匪徒”。此外,还有一个专栏,上书“今年此时”,“去年今日”,展出苏联军民一年来抗击德寇的照片七幅,苏德战争第一天的电讯文告剪报一幅。礼堂里摆着一横四直五张长桌,桌面覆盖洁白的台布,上面放着花瓶、茶点,染成彩色的米粒堆积出“庆祝胜利”的字句。
下午2时许,与会者陆续进入会场。会议的主持人是孙科,自然在正中就座。其他人则分坐左右两个长列上。一面是苏联大使潘友新、英国大使薛穆、美国大使高思,再次是军委会副委员长冯玉祥,行政院副院长孔祥熙、中央秘书长吴铁城、参谋总长何应钦。另一侧是潘大使夫人、宋庆龄女士,冯玉祥夫人李德全女士及荷兰公使白鲁德、澳大利亚公使艾格斯顿、捷克公使米诺夫斯基,比利时代办史密斯、英国军事代表团团长布鲁斯、印度专员萨福莱。其他还有教育部长陈立夫、中宣部长王世杰、政治部长张治中、外交部次长傅秉常、社会部长谷正纲、军委会办公厅主任商震、重庆市市长吴国桢、总司令刘峙、中央通讯社社长萧同兹、中央日报社社长陈博生。文化界、妇女界到会者是:郭沫若、张西曼、王芃生、王昆仑、汪竹一、谢仁钊及孙科夫人陈淑英、贺耀组夫人倪斐君、梁寒操夫人黎剑虹。中共代表团团长周恩来夫人邓颖超也应邀出席。
孙科首先致辞,他高度评价了苏联对德战争,强调了中苏友好合作和广泛的国际团结,最后,以“预祝苏联爱国战争完全胜利,中国抗战胜利,同盟国胜利”作结。
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苏联大使潘友新作了慷慨激昂的演讲。他回顾了一年来艰苦卓绝的战争历程,控诉了德寇的暴行,表明了苏联人民抗击法西斯的决心。他接着说:“……苏联人民在日益增长的国际同情的条件之下,已经作战一年了。斯大林在‘五一’劳动节的文告里说道:‘至于我国的国际关系,最近空前未有地增强了。一切爱好自由的人民,都团结起来,反对德国帝国主义。他们的眼光都注视着苏联。我国人民为着自由,为荣誉和独立而进行的英勇斗争,引起全世界进步人士的赞美。’在这些爱好自由的国家里,首先是英、美两国,他们已经同我们建立了友好和同盟的关系,并且对于我们的军事援助,一天一天地增加起来,来对抗法西斯侵略者……过去的一年,对于我们,对于我们的盟国和友邦,是最严格受了考验的一年,是伟大的英勇和不可磨灭的一年。新的考验还在等待着我们,我们随时准备去受考验。我们面前是唯一无二的光明大道,就是战斗和胜利……我相信中国人民经得起这伟大的考验,一定会强大、自由、独立的。”[42]
孙科和潘友新大使的讲话,分别由卜道明、季泽晋、费德林(苏使馆三等秘书)、彭乐善译为英、俄、中三种语言。潘大使的讲话,受到异乎寻常的欢迎,一再响起热烈的掌声。
英、美两国大使作了简单的演说,希望加强合作、消灭轴心,奠定世界和平基础。
在一阵雷动的掌声中,宋庆龄女士被邀请以来宾资格致辞。孙夫人操一口流利的英语,表示有机会参加苏联抗战一周年纪念茶会,与苏联友人会聚一堂,聆听各种有关苏联人民一年来的英勇战绩,至感欣幸。至于苏联抗战经验中,得到一种宝贵教训,即抗战之胜利,须在国家、人民、主权统一之基础上,始能获得。孙夫人以其崇高威望和品格,一向受人尊敬至深。她这次讲话言简意赅,听者屏息,一片肃然。
最后,由李德全女士向苏联潘友新大使夫人献上湘绣横额一面,系由中苏文化协会征集的孙夫人及全国妇女各界代表等33人赠送苏联反法西斯妇女委员会的,上绣“并肩克敌”四字。
对这次活动,中央广播电台、国际广播电台均以重大新闻作了报道,并播出一些讲话内容。
(三)
在6月22日前后,中央广播电台、国际广播电台还作了广泛的宣传报道,如播出了参谋总长何应钦、中宣部长王世杰关于苏联英勇作战及其重要性的谈话内容,孙科致苏联领袖斯大林及全体军民的贺电等。6月22日这一天,还专门广播孙科的对苏演讲。
那是6月22日夜幕初垂山城之时。孙科来到广播大厦发音室,一切都经悉心安排,稿子早已拟就,播讲时间为15分钟。
孙科在讲演中说:“今天是苏联爱国战争的周年纪念,全世界爱祖国、爱自由、爱正义的人士对于这个日子都表示了诚挚的欢迎……我曾经几次访问苏联,会见过你们英明的领袖,看到过你们伟大的建设工作。像你们这样伟大坚强的一个民族,我相信,正如我相信我的国家一样,是永远不能失败的,永远不会被敌人征服的……至于从前对苏联有所误解或怀疑的人士,经一年来事实的证明,亦已彻底了解,不再有所隔阂。时至今日,不但中苏关系日趋密切,全世界绝大多数的人民都成为你们和我们的朋友了……百年来,日本军阀的陆军的假想敌,就是苏联与中国。你们远东红军的设防,曾经常牵制着它数十个师团,中国五年的抗战更消耗并吸住了它百万大军。我们在客观上早已是相互扶持着的。目前,我们在奋勇作战,苏联在欧洲积极反攻之余,还能不断增强东方防务。正说明我们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在反侵略战争中,我们引以为荣的是中苏两国数万万人民,曾经各自尽下最大力量,但是在战胜以后,一定还有更值得我们引以为荣的,那就是两国人民和世界进步人士联合在一起,创造出一个自由幸福的大同世界……”[43]
这次的对苏的友好姿态,在社会上激起强烈的反响。这是不奇怪的,因为这座电台长期以来是将苏俄作为“中共”的“祸根”来贬斥的,正所谓时也势也,时势所使然也。不想数年以后,东洋强敌既倒,中国内战又开,这座电台老调重弹,苏联又变成了他们誓死翦灭的中国共产党的“国际背景”,是世界“赤色威胁”的“祸根”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