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主要有两个目的,即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培养一定的英语语言技能。
英语基础知识是指语音知识、一定数量的词汇、词性及词性的特点,语法规则、基本句型、一定的交际语和惯用语,等等。
英语语言技能则包括口语表达能力、听力理解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以及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因此,我们要学好英语,必须在英语基础知识和英语语言技能两个方面狠下功夫,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并在牢固的基础之上,不断提高英语的实际运用技能。
一、英语词汇的学习方法
词汇是组成语言的基本单位。我们学习的重要目的就是能正确地朗读、书写单词,能辨认构成单词的语法形式;能用所学词汇听懂英语谈话,看懂英语读物;能用所学的词汇进行口头对话,写出简短的作文。词汇掌握的越多,我们的听、说、读、写能力越有可能提高。因此,学好外语必须掌握词汇的学习方法,这里介绍几种常用的词汇学习方法:
1.分解记忆法
分解记忆法,就是把复合词或类似复合词的单词分解为两个或几个有意义的部分。然后强化对分解部分的记忆,进而强化对整个单词的记忆。
(1)单词分解
有些单词的结构看起来好像是复合词,但实际上它们不是复合词,因为这种词的两个部分之间没有意义上的联系。但我们还是可以把它们进行“分解”。通过“分解”,有助于加深记忆的印象,并且还可以借此扩大词汇量。如:
father〔fat胖+her她〕父亲
forget〔for为+get得到,获得〕忘记
goat〔go去+at在〕山羊
heat〔he他+at在〕加热,热
knowledge〔know知道+ledge暗礁〕知识
lesson〔less更少的+on在……上〕课,功课
message〔mess伙食团+age年龄〕消息,信息
notice〔not不+ice冰〕注意到
office〔off离开+ice冰〕办公室
person〔per每+son儿子〕人
radioactivity〔radio收音机+activity能动性〕放射性
riverside〔river江河+side边〕河边
roadside〔road道路+side边〕路边
season〔sea海+son儿子〕季节
(2)复合词分解
复合词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前一部分修饰后一部分。通过分解法将每一部分的含义弄清楚,有助于强化复合词的记忆。这样,实际上就等于同时记住了三个单词。如:
afternoon〔after在……之后+noon中午〕下午
another〔an一+other别的;其他的〕再一;又
anybody〔any任何的+body身体;人〕任何人
anyone〔any任何的+one一个人〕任何人
anything〔any任何的+thing事情;东西〕任何事(物)
anytime〔any任何的+time时间〕任何时候
basketball〔basket篮子+ball球〕篮球
blackboard〔black黑色的+board板;木板〕黑板
breakfast〔break中断+fast节食〕早餐
classmate〔class课+mate伙伴〕同班同学
classroom〔class课+room房间〕教室
daytime〔day白天+time时间〕白天;白昼
downstairs〔down下+stairs楼梯〕在楼下;到楼下
everyone〔every每+one一个人〕每人;人人
everything〔every每+thing事情;东西〕每件事
everywhere〔every每+where哪里〕到处;无论哪里
football〔foot脚+ball球〕足球
grandfather〔grand大一辈的+father父亲〕祖父;外祖父
grandmother〔grand大一辈的+mother母亲〕祖母;外祖母
handkerchief〔hand手+kerchief帕〕手帕
nobody〔no没有+body身体;人〕没有人
nothing〔no没有+thing东西;事情〕没有东西
outside〔out外+side边〕在外面;向外面
playground〔play玩+ground场所〕操场
policeman〔police警察当局+man人〕警察
railway〔rail铁轨+way路〕铁路
schoolgirl〔school学校+girl女孩〕中小学女学生
seagull〔sea海+gull鸥〕海鸥
shortcoming〔short短+coming来〕缺点;短处
someone〔some某些+one人〕某人;有人
something〔some某些+thing事情,东西〕某事(物)
sometimes〔some某些+times时刻(复数)〕有时
spaceship〔space太空+ship船〕宇宙飞船
throughout〔through穿过+out出〕遍及;贯穿
upon〔up向上+on在……上〕在……上面
understand〔under在……下+stand站〕懂得;理解
without〔with具有;带有+out无〕无;没有;不
2.词缀记忆法
(1)同一个词根加上不同的后缀,可变成意义
完全不同的几个词
use用处——useless无用的——useful有用的
care小心——careless粗心的——careful细心的
hope希望——hopeless无希望的——hopeful有希望的
thank感谢——thankless忘恩的——thankful感恩的
help帮助——helpless无援的——helpful有帮助的
(2)表示行为者词尾加er、or
A、一般在行为动词后,直接加er
如:teach教+er——teacher教师
think想+er——thinker思想家
wait等待+er——waiter服务员
B、以重读闭音节结尾,末尾只有一个辅音字母,应双写该辅音字母,再加er,(beg除外)。
如:dig——digger挖掘者win——winner获胜者
C、以te结尾,去掉e再加or。
如:educate——educator教育者
liberate——liberator解放者
translate——translator翻译者
有的学生在记以or结尾的单词时,常常把or误写成er。形象连词法可帮你记准。or结尾词形象记忆有两句话。即:
教育(者)售票员、来宾、班长(照)镜子,
解放(者)了,蓖麻教授、翻译(找)医生。
conductor售票员visitor来宾monitor班长
mirror镜子
liberator解放者castor蓖麻professor教授
doctor医生educator教育者
D、加ar词尾不常见
lie——liar说谎者beg——beggar乞丐
3.词类转化记忆法
(1)名词可转为动词
book书(名词)——book订书(动词)
fly苍蝇(名词)——fly飞行(动词)
hand手(名词)——hand递交(动词)
telephone电话(名词)——telephone打电话(动词)
(2)形容词转化为动词
empty空的(形容词)——empty倒空(动词)
free自由的(形容词)——free使……自由(动词)
dry干的(形容词)——dry使……干燥(动词)
heat加热的(形容词)——heat使……热(动词)
(3)部分形容词,在前面加the,构成名词表示一类人或物
表示一类人是复数概念,表示一类物是单数概念。
sick有病的(形容词)——thesick病人(名词)
rich富裕的(形容词)——therich富人(名词)
new新的(形容词)——thenew新生事物(名词)
4.音、形、义对比记忆法
(1)同音异形异义词
〔bi〕bev.是
been.蜜蜂〔hi〕hearv.听见
hereadv.这里
〔sn〕sonn.儿子
sunn.太阳〔nu〕knowv.知道
noadv.不
(2)同音同形异义词
arm〔am〕n.臂
n.武器bank〔bk〕n.岸
n.银行
can〔kn〕v.aux.能
n.罐头ball〔bl〕n.球
n.舞会
(3)近音近形异义词
place〔pleis〕n.地方
palace〔plis〕n.宫殿
bat〔bet〕n.球拍
bet〔bet〕v.打赌
quite〔kwait〕adv.十分
quiet〔kwait〕adj.肃静的
prepare〔prip〕v.准备
parent〔prnt〕n.父或母
二、英语语法的学习方法
有人将英语基本功三要素中的语音比作造房子的外壳、墙面,词汇是砖瓦木料,而语法则是钢筋骨架。从这一比喻我们可以看出英语语法学习的重要性。对我们缺少英语环境的中学生来说,学一点语法更可以适当弥补英语环境的不足,帮助同学们把纷繁的语言现象系统地分类归纳,使自己少走弯路,较快较好地掌握英语知识。
1.英汉语法对比学习法
英、汉语法有许多异同点,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为了排除汉语(母语)语法对英语学习的干扰,采用英、汉语法对比,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有助于同学们准确无误地掌握好英语语法知识,现简举几例:
(1)英语有词形变化,汉语没有
英语中名词有单复数变化、动词有原形、一般现在时单数第三人称、过去式、过去分词、现在分词等五式变化,代词有格的变化等等。
请对比下列两组英汉句子:
a.WestudyEnglish.我们学习英语。
b.HestudiesEnglish.他学习英语。
c.Ihaveagoodfriend.我有一个好朋友。
d.Mysisterhadmanyfriends.我姐姐曾有许多朋友。
在a、b句中谓语动词“学习”英语有study(原形)和studies(第三人称单数形式)两种形式;
c、d句中名词“朋友”英语分别用了friend(单数)和friends(复数),代词“我”又分别用了I(主格)和My(所有格)。由此可见,初学英语时,就要树立起“英语有词形变化”这一概念,否则必将错误不断。
(2)英语有时态变化,汉语没有
英语中谓语动词有四种“时”(现在时、过去时、将来时、过去将来时)和四个式(一般式、进行式、完成式、完成进行式),可组成十六种时态,而汉语却没有“时”、“式”的变化,因此我们脑子里必须牢牢树立起“时态”概念,用谓语动词时时刻都要考虑时态。比如:“Oh,whereismypen?Ileftitonthedeskjustnow.Whohastakenitaway?”这短短的三句话就分别用了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和现在完成时三种不同的时态。可见,英语谓语动词时间性很强,又千变万化,这一点与汉语是完全不同的。
(3)英汉中及物和不及物动词不尽相同
英语和汉语中都有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但有时在汉语里是及物动词,在英语里却是不及物的。如“听报告”、“等我爸爸”、“住房子”、“看这幅画”、“发生了变化”,这些词组中的动词在汉语中都是及物的,但在英语里却都用作不及物动词,应分别说成:“listentoreport”、“waitformyfather”、“liveinaroom”、“lookatthepicture”、“changeshavetakenplace”。这样的例子是屡见不鲜的。
(4)英汉语序有同有异
英汉句子成分的位置基本上都是主、谓、宾排列,定语在被它修饰的词之前,这是相同之处,但英语疑问句大多要用助动词,要部分倒置,甚至完全倒置。当短语、从句定语时就要放在被修饰的词之后,而状语的位置比较活跃,这一点与汉语差异很大。汉语的状语一般在谓语动词前,是主状谓宾,而英语多数是主谓宾状。请对比:“Ilikethefilmverymuch.”(我非常喜欢这部电影)。由此可见,要切忌套用汉语语序。
(5)在汉语中作谓语的词在英语里不见得行
如“我忙于工作”、“她很年轻”、“我们在2班”、“他十六岁”,以上句中加点的词(有形容词、介词、数词)都是作谓语的,而在英语里这些词都不能直接作谓语,以上句子必须译成“Iambusyworking”、“Sheisyoung”、“WeareinClass2”、“Heissixteen”。
英、汉在语法上的异同点远不在这些,但限于篇幅,不能一一列举。我们应该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不断地发现规律,才能掌握好英语语法。
2.归纳整理法
在英语语法的学习中,利用归纳法对所学过的语法知识进行整理,使它们条理化、系统化,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方法。
对已学过的语法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有利于语法概念的形成与建立,也有利于在纷繁复杂、漫无头绪的语法点的海洋中理出头绪,提纲挈领,便于学习和以后的复习。如动词是最活跃的词类,变化繁复,其句法功能至关重要,学动词也会学到其他的语法知识,是语法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在学习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归纳法来总结其规律,再通过列表、画图等方式将所归纳总结出的规律表示出来,这样,学习和复习的时候就会一目了然。如动词有八种常用时态,以work一词为例,进行整理,可以得出下表:
一般时一般现在时work(works)
一般过去时worked
一般将来时will(shall)work
一般过去将来时wouldwork现在进行时am(is,are)working
过去进行时was(were)working[KH*2〗
完成时现在完成时have(has)worked
过去完成时hadworked
还可以在每一种时态后写出一两个例句,更有利于理解和记忆。
3.层次练习法
由于语法知识非常庞杂,每一个语法点也有许多需要理解和记忆的方面,所以在学习的时候,如果把某项语法的所有内容和用法一次都学完,往往会囫囵吞枣,贪多嚼不烂。所以在学习的时候,要讲究学习的策略,采用分散式的学习法,有层次地进行练习与实践,做到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简到繁。这种学习方式既符合学习语言的规律,又符合人的认识心理规律,有利于练习与实践,将知识转化为语言技能。例如,在学习现在完成时态时可以按照以下的层次与步骤来学习或复习:
第一步:练习现在完成时态的肯定形式和用法(一)
表示过去开始并延续到现在的动作与状态。其肯定形式为have+ed分词。
例:IhavestudiedEnglishforthreeyears.
LiuQianghasbeenillsincethisMonday.
第二步:练习现在完成时态的肯定形式用法(二)
表示发生过或已完成的动作对现在产生的影响,并进一步巩固现在完成时态的肯定形式。
例:Ihavereadthisbookalready.
WehavebeentoShanghaithreetimes.
第三步:练习现在完成时态的否定形式,其否定形式
为havenot+ed分词
例:Hehasntfinishedhishomeworkyet.
WehaventbeentoHongkongbefore.
第四步:练习现在完成时态的疑问形式。其疑问形式
为Have+主语+ed分词
例:HaveyoubeentoChinabefore?
Hashefinishedhishomework?
解释:现在完成时总是过去发生的动作和现在有联系或对现在有影响;而一般过去时只讲述过去发生的动作,与现在没有联系。
例:Hehasbeenateachersince1985.
Ididalotofworkyesterday.
解释:现在完成时用于表示始于过去持续到现在的一段时间如:since…,for…,sofar,fromthenon。而一般过去时用于表示发生在过去现在已结束的一段时间,如yesterday,lastyear,threedaysago等。
三、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方法
1.有效提高英语听力的方法
培养听的能力不仅能够练习听的技巧和熟练程度,也能培养其他方面的能力,如读、说能力,思维能力等等,也可以通过听来积累各方面的知识。
听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需要持久的努力。但在学习过程中,也有一些方法可循。
(1)听读分析法
这种方法就是让听者边听边读所听的内容,利用文字促进对听到的声音语言的理解。在听之前要对所听的材料进行预备性的分析阅读,为听打下基础。听可分为两步:一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内容上;二要在听懂内容的基础上注意朗读的语调和发音技巧。可选听课文,也可听一些配音读物。
(2)分解式听法
分解式听法就是将语言结构中典型的,常用的部分(如词组、句子、句组以及某些重点、难点)提取出来去听熟、听惯,为整体综合地听打下基础。
(3)视听配合法
利用图片、幻灯片、英语电视、电影等直观手段,边听边看(有时也可先看后听或先听后看),从而促进对听到声音语言的理解。
(4)理解、识记、检查结合法
听力的全面含义包括:一能听懂、二能记住、三能用语言表达出所听的大意。因此,听力训练要把理解、识记和检查结合起来,边听、边理解、边识记,同时又要准备接受检查。这样,既发挥了无意注意的作用,又能发挥有意注意的作用;既把听力作为能力来培养,又把听力作为手段来使用,通过听的渠道大量吸收英语的各种结构和表达方式。
理解、识记、检查相结合的听力训练,通常可采用以下一些方式:①引导性预听。正式听之前,对所听内容提出一些有关人物、活动、地点、原因、结果等方面的问题,边听、边思考、边记。②摘要性听写。针对引导性的预问,一面听一面摘写答案中的关键词语。也可摘要记录所听内容,或者边听边写出一些所听的有关问题。③边听边做选择性练习。④听背结合。
(5)综合整体听法
这种方法是指一些真实的、自然的听力实践练习。如:听录音资料,听英语广播,看英语解说的电视新闻和英语教学电影等。这种练习的特点是语速正常,不重复,没有自觉分析的时间,对于培养直接听懂英语非常必要。
①精听法。
精听法是指通过反复地仔细详听一段材料,把所有的语言点都弄懂弄明白来提高听力的一种方法。找一些难易程度适合自己水平或稍高于自己水平的录音材料,如短文、故事、对话等。生词不要太多,内容不要太偏,速度最好是用正常语速说出的口语材料。听第一遍、第二遍的时候,不要看文字材料,要尽自己最大努力尽可能地听懂得多一些。听过两遍后能把材料的中心思想或谈论的问题明白个大概。听两遍以后,打开文字材料,将材料朗读一遍。然后,再合上文字材料,一句一句仔细地听录音,听的时候,尽量不要再去看文字材料。就这样一遍一遍地听,如果有可能,就把所听到的材料一一记下来。听过一段时间后,对于讲英语母语的人讲话时的语音、语调的变化,就会感觉比较熟悉了,听力也能有较大的提高。而且也能逐步体会到连读、弱音、失爆、同化等因素,体会到口语中的语音与词典所注的音标之间的差别,也就为以后在实际应用中听懂真正的英语对话打下了基础。
②泛听法。
泛听是指在不停顿、不反复的情况下,着重听学习材料的重点和主要意思以提高听力理解能力的一种方法。在泛听的时候,要特别全神贯注,尽量离声源近一点,用耳机更好。要尽量排除其他声音的干扰,以便集中注意力。
与精听要把每一个词都听清不同,在泛听时,如果有几个单词或句子听不懂,不要停下来想,而应该继续听下去。这样的听也是一种主动的活动,因为在听的时候,我们要运用已听过的材料和各方面的知识,对所听的内容进行推测和想像,同时也要积极思考。
如果听力材料有供检查理解的问题或选择答案,也可以先把这些答案看一遍,然后带着问题听。带着问题去听可以使听更具有针对性,也可以使听到的内容更具体。与精听一样,在泛听的时候,也要注意捕捉关键词。关键词往往都是被重读的,有的甚至拖长元音,以示其重要。所以,在泛听的时候,注意捕捉关键词有利于理解听力材料。
泛听的效果不是立竿见影,马上见效的,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而且,在刚听的时候,肯定会有很多地方听不懂,这是正常现象,切不可因此而心慌意乱、丧失信心。只要坚持不断地努力,就一定能逐步提高听力水平。
2.提高英语口语能力的方法
中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是培养听说读写能力中重要的一环。说不但能够促进听力的发展,而且是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重要方法。学习语音、语调离不开说的练习,学习词汇、句型、语法也必须与说的训练密切结合。多读多说是培养言语熟练技巧的重要途径,也是学习英语的重要方法。
(1)简单句型训练法
简单句型训练法就是通过句型练习来培养口语能力的方法。这是英语口语训练的第一步。应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进行训练。练习时既要进行机械操练,又要注意活用句型,开动脑筋,创造情景,主动学习,通过句型练习去培养说的技巧,培养交际能力。
①机械操练。
就是通过机械地重复句型的主要部分去记住句型,达到在实际运用中不加思考就能做出反应的纯熟程度。其前提是理解句型,其方法有:复述法、替代法、转换法、并句法等。
②有意操作。就是根据句型在控制的情景中表意,也可以说是一种部分控制反应的操练。常用的方法有问答法、改句法、按图提问法等等。
(2)听模训练法
听和说是人们口头交际活动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听是说的基础。开口说话的关键是首先要听清楚、听准确,然后才能开口模仿。如果没有听清楚就去模仿,必然模仿得不正确,说出的话别人听不懂,就会影响说的积极性和说的信心。听也是说的准备,听了之后才会产生“说”的愿望。听是一种语言输入,只有经过了大量听的活动,扩大了语言的输入量,才能培养语感,提高口语能力。
另一方面,只有多听,提高了听力才有可能提高说的能力。因为只有听多了才知道英语是怎样说的,哪里该重读,哪里该轻轻带过;才知道怎样表达是英语的习惯表达,减少汉语表达的影响;也才能够通过听不断纠正自己的语音、语调。从而不但会说,敢说,而且还能说得好。
(3)朗读、背诵训练法
英国的一位学者韦思特说过:“在语言学习的所有方法中,先读后说的方法是最有价值的。”朗读与背诵是培养口语能力的基础之一。朗读和背诵有利于正确、熟练地掌握语音、语调,学会连读、失爆、同化等口语技巧、掌握句子的节奏及声调的轻重缓急,使语言自然流畅;通过朗读和背诵还能够牢记词汇和句型,这就有了说的物质基础,说起来才能言之有物。同时朗读和背诵也有利于锻炼、增强记忆力,有利于培养语感,从而达到熟练运用语言的目的。
朗读与背诵也是发展口语表达能力的极为重要的手段。朗读英语时,应集中注意力练习语音、语调、连读和正确处理节奏、韵律等。这实际上是有参照物的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过程。朗读是发展口头表达能力的必经阶段,是培养说英语技能的有效途径。
(4)对话练习法
对话是一连串的情节性的问答活动,也是一种双向的交际活动,其目的是交换意见,互通信息。在对话过程中,每一方都应随时根据对方话语的改变而做出必要的反应。对话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说,因为一般情况下,它不能靠一两句简单的答语完成交际过程。对话的双方可能彼此熟悉,也可能彼此并不熟悉,所以双方在交换信息的同时,通过交流观点、态度,建立了一定的人际关系。通过对话能够锻炼迅速组织语言的能力和快速表达的能力。对话一般有以下几种方式:
①日常对话。这是入门阶段常见的对话形式,其特点是意思紧凑,形式活泼,内容熟悉。通过日常对话可积累常用语句,培养听说能力。
②情景对话也叫角色表演对话。是在特定的语言交际情境中进行的对话,其特点是意思连贯,内容有趣,表现力强,能够引起听说英语的兴趣。
③自由对话。是为了复习巩固学过的英语语音材料,进一步发展口语听说能力而进行的对话练习。其特点是形式活泼,生动有趣,针对性强,有利于加强记忆。
④讨论。讨论是在有准备的前提下,围绕某一个问题或某一篇课文、短文各抒己见,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讨论可以在两个人之间进行,也可以在很多人之间进行。在讨论中往往能够开动脑筋、积极思维,充分发挥口语表达能力,说出自己的意见。因此,讨论最能够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加学习的兴趣。
(5)作文法
这里的作文是指口头作文。其目的不在于练习临场反应快慢及准确度,而在于练习流利地、连贯地表达成段的思想。可以从生活中的小题开始,逐渐向大题过渡。
四、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学习方法
在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训练中,培养阅读能力是核心和关键。我国学生把英语作为外国语学习,就目前条件看,阅读是接触英语、吸收语言材料的主要途径。
1.精读与泛读结合法
在阅读训练的形式中,分为精读和泛读两类。精读属于分析性阅读,是对短文进行语音、词汇、语法的综合练习,借助于听、说、读、写、译等活动,来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并获得为交际而运用英语的能力。精读是获得语言知识的重要途径。泛读是综合性阅读,它只要求了解材料的内容,而不进行语言形式的分析。泛读可以是一种跳读,速度比精读快得多,材料也比精读材料容易,它是扩大语言知识和吸收信息的重要手段。精读与泛读是两种不同的阅读方式,它们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精读有利于学习语言知识,打好阅读的基础,也为进行泛读提供了能力基础。而泛读是为了扩大知识面,更快更多地获取有用的信息,它也能够反过来提高精读能力,提高英语学习的整体质量。
我们一般在课堂上所学习的课文都属于精读,大量的时间用来学习语言知识,读的专门训练不多。而整个课本提供的篇目和篇幅,也远远不能保证阅读的量。另一方面,由于课文里包含着许多生词和新的语言结构,开始学习时不能流畅的阅读。因此,应该广泛扩充阅读渠道,以巩固、扩大词汇量及语言知识,培养阅读技巧。
培养阅读能力,要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从而有效地指导我们去阅读,提高阅读的效果。
2.阅读训练中应注意的事项和技巧
(1)以意群为单位阅读
有的同学在阅读时习惯于一个词一个词地阅读,这样,读起来很慢,而且还影响对内容的理解。所以,在阅读的时候,要锻炼以意群为单位进行阅读的能力。按意群阅读能够扩大视距。视距越宽,阅读单位就越大,读速就越快,阅读的效率也就越高。在开始阶段,可以把短文按意群划分之后再读,如下面这一段短文:
Mr.Thompson/didnotlearntodriveacar/untilhewasalmostthirty/becausehewasaverynervousperson/whoalawyshadtheconvenienceofsomeoneelsetodrivehim/firsthismother/andthenhiswife.//Butatlast/hedecidedtotakelessons,/andmanagedtopasshisdrivingtest/onthesecondattempt,//although/hestillwasntverygoodatparking.
从以上短文可以看出,以意群为单位阅读,既可以提高阅读速度,又可以加深对阅读材料内容的理解。
(2)推测生词的词义
一个人无论词汇量有多大,在阅读时都难免会遇到生词,其中有些还是关键的词,不认识这些词会影响对句子甚至是全文的理解。有的同学习惯于查字典,以至于在阅读时须臾离不了字典,这是消极被动的阅读方法。积极主动的阅读方法是根据上下文或运用常识以及语法知识去推测词义。所以,掌握一些推测生词词义的技巧是非常必要的。
①根据上下文和常识来推测。单词只有融合在句子和段落中才能表达一定的意思,所以,有时可以从上下文或根据生活常识来推测生词的词义。如这一句话:Thatmanwillliveforever,heisimmortal.immortal这个词很多同学不认识,但可以通过上下文来推测,immortal也就是liveforever,即“不朽”。又如:Ifyoukeepbreadtoolong,itbecomesstale.stale也是生词,但根据生活常识,面包放久了当然会不新鲜了,也就是”notfresh”。
②根据关联词来判断前后生词的含义。如:Mostofusagreed,however,hedissented.however是转折连词,是对agree的反义,所以应该是“不同意”的意思。此外,but也是表示转折的连词,or可以引出同义词,等等。
③利用构词法推测生词的词义。英语构词法主要有派生、转化、合成三种。熟悉这些方法对推测生词的意思很有帮助。如Thiskindoffoodisnoteatable.根据eatable的词根eat和词缀able可以推测出它的意思是可食用的。合成词的含义就更容易推测了。如:Heiscolour-blind,andhethinksthatroseandgrassareofthesamecolour.合成词colour-blind是由colour和blind的两个词合成的,由这两个词可以推测出colourblind的意思是“色盲”。
3.通过朗读训练来提高阅读水平
朗读也是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一个朗读水平高的学生在朗读英语时,不仅准确达意,而且还能有声、有色、有感情。这是因为他注意到句中音与音、词与词之间的关系既独立又联合;音与音之间既要连读,又不可含糊不清,读出了音的轻重、长短、高低、快慢、意群和语调。
那么怎么才能达到这种朗读水平呢?这就要掌握朗读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技巧。
(1)朗读基本知识
①掌握英语语言基本知识,其中最关键是单词及短语。
②语音知识,它包括语调、句子重读、连读、失去爆破、音的强弱等。模仿是学生掌握语音知识的重要途径。模仿时要聚精会神地听与练。
③坚持听录音与阅读练习相结合。
(2)朗读技巧
①运气。掌握好吸气和呼气的方法。运气时要同发音、语调结合起来。
②意群。根据句子意思、语法结构和语调分为若干段,每一段为一个意群,意群间要停顿一下。读意群时应注意词与词之间的相连,失去爆破、连读、同化以及词的强弱音现象。
③快慢、轻重音适当。朗读时语句中的快慢、轻重以及长短音之间要相互调节和配合。重要的语句读得慢些、重些,反之要快些、轻些。语句中的人名、地点、数字、时间及主要内容读得要慢些。
④高低音适度。它取决于思想内容和感情变化。在朗读时语句中第一个重读音节音调最高,最后一个重读音节及其后的非重读音节音调最低。
⑤强调现象。句中实词及其重要词要重读。
总之,朗读水平高低取决于很多因素。同学们只要重视朗读,坚持听、仿、练相结合,朗读水平一定能提高。
五、提高英语写作能力的方法和技巧
《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出:“写是书面表达和传递信息的交际能力。培养初步写的能力,是英语教学目的之一。”要想写好英文确非易事,然而培养初步的写作能力却并不算难。只要认识明确,打好基础,不断练习,就能达到“大纲”的要求。
在英语学习的四项基本技能中,听与读是信息的吸取与摄入的过程,而说与写就是信息的反馈与提取,是一种输出过程。写的练习与听、说、读一样不可缺少。有人说,不做写的练习,不具备写的能力,是很难真正学好外语的。这句话确实很有道理。
培养写作的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从阅读到写作
正式地写作练习应建立在听、说、读和掌握了一定的语言知识的基础之上。初学写作应从模仿入手,经常练习,从机械模仿渐渐过渡到熟练运用。模仿得多了就会习惯成自然。
要模仿就要阅读,要在阅读中学习写作。具体地说就是通过对原文范文的理解分析、综合概括,学习其立意谋篇、篇章结构、联系转移、遣词造句以及各种表达方式和写作技巧,然后选择类似的熟悉的题材,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技巧进行写作实践。大量阅读能开阔眼界、增长知识、训练思维、熟悉英语、为进一步提高写作能力打下基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英语写作水平的提高也是这样。
写作训练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由简到繁的过程。具体的训练程序应该是:句子(模仿)→段落→篇章→自由写作。
2.造句训练
写作应从单句开始,写好单句是练习英文写作的关键。这项基本功过不了关,写出来的东西就会让人费解,甚至无法理解。练习写句的常用方式有:①用单词和词组造句;②按规定的语法条件造句;③给出主语和谓语去完成句子;④把给出的主语和谓语两部分适当搭配成句;⑤把若干单词连成句子;⑥按规定的条件扩展、缩短、改写句子;⑦自由写句等等。
上面谈到的是练习造句的方式,要写出通顺的句子来,还要注意词的用法、语法规则、意思连贯性、统一性等。要掌握英语的基本句型,选择好习题资料,切实做好并落实造句这一基础训练。
3.改写训练
文章的改写,是对文章的某些方面进行改写,而其主要情节保持不变,如文章的人物、环境、或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等。
《英语读写25步》一书提出了文章改写的具体步骤,可供同学们进行改写训练的参考:①抄写原文;②人称的改变;③同意词换用;④单数变复数;⑤复数变单数;⑥改用将来时写;⑦改用进行时写;⑧改用过去时写;⑨改用过去完成时写;⑩改用现在完成时写;直接引语变间接引语;对话改为直接引语;把间接引语改为直接引语;主动语态变被动语态;被动语态变主动语态;肯定句变否定句;用单词代替短语;用单词代替短语或从句;把后置定语改为前置定语;用几个词取代一个词;挑选一个词取代几个词;简单句合并成复合句;改用定语从句合并句子;改用定语从句或状语从句;自由缩写句子。
以上25项在具体的练习中可不按此顺序。但要注意每次改写最好用其中一项,若要用另一项也最好重写一遍。
4.看图写话训练
看图写话除了培养同学们的笔语能力外,还有利于培养用英语思维的能力。其做法如下:①注释画面。注明人和物各部分名称及相互关系等。②看图叙述或写话。这样做能培养想象力和运用英语的能力。③就画面提问题,然后作答。④看一组画面,然后编写故事。⑤看图作文。
5.写读书笔记
写读书笔记可以结合课文,也可以结合泛读来练习。常见的书写方式有提要、摘要和复述三种类型。
摘要和提要有相同之处,即二者都根据原材料的主要观点或主要情节,压缩成篇,组织成文。但二者也有区别,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摘要必须尽可能按顺序、比例简缩原文,而提要则不必;②摘要多半保留原文的字句,摘录其要点,而提要则尽量用自己的语言,可引用原文和句子。③摘要只概述原文内容,不引进个人的看法或观点,而提要除了要概括原文的主要内容之外,还可以作一些说明和补释。
复述可以由口头到笔头。复述不是背诵、默写,而是在回忆文章内容时,用自己的语言重写。用简单的文字把读过的文章重述一遍。开始时可以先复述短小的文章或长文章中的一个章节,在写作能力提高之后,可以复述较长的文章。复述要求忠于原作的主题和内容,但它比提要有更大的自由度,在形式上可按自己的意愿改变体裁。例如,用叙述文复述剧本,用散文复述诗歌等等。
由于提要、摘要和复述都是根据现成的文章进行处理,虽不用自己审题、构思和布局,但因受制于原文并要求对原文进行简缩与概括,这就要求精读课文,准确地理解原文内涵。它既能训练阅读欣赏能力,又能训练书面表达能力,是提高英文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6.作文训练
作文是英文写作的具体实践,是培养写作能力的最佳途径。中学各年级学生都可以写作文,但其形式和内容要适合自己现有的实际水平。作文练习也应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
①把若干句话整理成段或成文。
②写段:描写一个简单的情景,如:下雨、春天、在公园里等。
③模仿作文,模仿文章的语言或情景。
④根据提示的词语写段和短文。
⑤自由作文,作文时要注意语法正确、用词恰当、主题明确、内容具体、条理清楚、逻辑性强、首尾呼应。
学过书信体的课文后,就要模仿课文来练习写信。可给同年级、同校或外校的同学、朋友试写英文书信。
学过日记体的课文后,就可以用英文记日记,每周写12篇。如能养成写英文日记的习惯,对英语学习大有裨益。
六、英语高考的能力要求与试题特点
我国的高考英语试题自实行标准化测试以来,一直坚持着以稳定为基点,在稳定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创新的基本思路。这几年的高考英语试题,更加注重对学科能力和学科素质的考核,遵循教学大纲要求而又不拘泥于教学大纲。在知识和能力测试要求方面,有了进一步的延伸和拓展,更加注重思维的创新性和语言使用的实践性,较为科学有效地考查了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取得了新的经验。
1.把握高考英语试题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把握高考英语试题的发展、走势和特点,不能不重视以下三个因素:第一,1999年的高考英语试题的命题工作,开始于1999年高考英语说明出版发行之前。而正是在1999年考试说明词汇表中,内容作了较大的调整,删除了412个原有词语,而又增加了269个新词语。1999年高考英语试题虽然也尽量多地吸取了这种内容,例如在单词辨音试题中选取了12个新增单词,但整体上吐故纳新未尽其意,有许多更深刻的内容并未表现出来。到2000年试题,逐步发展了能力要求。第二,要认真总结分析1999年和2000年的高考英语试题,吸取其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1999年高考英语试题的命制工作,完成于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之前。这次会议所确定的有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等重大决策性内容,命题者不可能预知,也就不可能贯彻到试题中去。而毫无疑问,会议的决策性内容必将对教育改革、其中也包括高考试题改革,产生重大影响。再者,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之后,高等院校贯彻会议精神,立即行动,大面积扩招,由原计划招收102万人激增到140多万。这种急遽变化的形势,是命题者所始料不及的。众所周知,高考试题是为高校选拔人才服务的,是为实现生计划服务的,其难度值的确定是以招收比例(大学招收人数在全体考生中的比例)为根据的。原来的试题难度值适应原来的招生计划,现在大面积扩招了,调整试题难度值从理论上说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而在2001年高考命题中,这种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发展能力要求和素质要求的精神,才得到逐步的贯彻。2002高考英语试题,对知识要求总体上降低了难度,但保持了对阅读能力的难度要求。
下面所论及的内容,大部分对这些试题都适用,而谈到具体题项的内容,则更多地涉及现行英语试题。
(1)英语试题应注意统筹兼顾,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
加大落实学科素质的力度,提倡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高考是各学科的综合性考试,各学科高考试题的命制,必须具有统筹兼顾的思想,共同承担起全面推进和落实素质教育的责任。高考英语试题设计,在遵循外语教学和外语测试理论指导的大前提下,必须考虑我国中学英语教学的实际。这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应该遵循考试重点和教学重点相一致的原则,考查学科教学的主干内容。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要求是完全正确的,但不能无限拔高;依据大纲,又不拘泥于大纲,也是应该的,但其基本点首先是依据大纲。延伸和扩展应该适度,这个“度”就是中学英语教学的实际。如果各学科都只从本学科的教学理论出发,无限止地提高难度,又如何去减轻中学生的负担,如何为落实素质教育创造相对宽松的环境呢?1999年英语试题难度的大幅度提高,特别是阅读理解试题难度的激增,使许多高中英语教师感到茫然无措,这有悖高考试题应该有利于稳定中学教学秩序的原则。据北京市对高考成绩的统计,1999年北京市文理科考生的英语平均分分别是71.16和75.71,及格率分别是26.6%和31.54%,都大大低于1998年的水平。而文理科外语试题的综合难度值是0.47,说明试题难度确实提高很大。全国抽样统计数字虽尚未公布,但估计不会与北京相差太远。这就说明1999年试题违背了考试中心自己一贯主张的“要使英语试题的难度值稳定保持在0.54-0.56之间”的原则。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无论从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扩招形势的需要,还是从1999年试题本身的问题来看,2000年的试题调整难度值、适当降低难度,是大势所趋。根据对2000年高考英语结果的初步估算,全国平均分和及格率都有所上升,试题难度值可望达到0.54,当然,降低难度并不意味着要求水平的放任自流。相反,我们应该在落实学科素质要求方面加大力度,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这方面,近两年的高考英语试题已经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而今后如何发展则是命题者需要认真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
(2)试题内容贴近现实社会生活,特别是讲究结合学生的
思想和现实生活,反映当前社会包括国际社会的各种新问
题、新内容
这种选材倾向已经很好地贯彻于近两年的试题中。以1999年和2000年的试题为例:语法和习语单项填空试题内容丰富广泛,有度周末、去邮局、谈纸的最早使用、谈新制度的效果、喂鸟、劝告别人抓住机遇、提请别人注意观察模仿、请假看航空展、国外学习、挽留吃午饭、谈物价、炎夏享受冷饮、建议如何放置物品、谈完成工作、球队比赛输赢、新技术使用、决心完成工作、学习驾车、无意碰撞别人、门上贴条留言,外国生活,人际关系,住旅馆,互相问候等等,内容涉及到现实生活的许多。其他试题内容也无一例外:完形填空试题反映4个大学生以自己独特的“以牙还牙”方式抗议道路车辆的噪音污染。阅读理解试题中,A篇记述一本日记失而复得的故事,B篇讨论计算机的普及,C篇列出了几种外出旅游时节约车费的购票方法,D篇讨论驾车不系安全带的危害,E篇反映儿童上舞台学校学习的内容。补全对话试题反映学生对老师任意拖堂的不满。短文改错的内容则是家庭成员争选不同电视节目的幽默故事。书面表达是反映学校变化的。以上选材,题材广泛,内容多样,涉及到社会生活方方面面,都是学生遇得着、用得着的内容。这就体现了语言使用的实践性,它既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也为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发展创新性思维开拓了广泛的天地。这种命题倾向,已在2001年、2002年试题中得到进一步的发挥。
(3)“阅读原文,表达自己”是命题选材的又一个基本原则
在未来实际使用语言的时候,获取信息的主要方面是阅读外国人写的外语原文,而传递信息的主要方面则是反映身边的、国内的、自己的事物内容。这既是未来英语使用的需要,也是英语学习的需要,同时也是英语测试的需要。这里既有语言地道标准的问题,也更包涵着浓厚的文化氛围和背景内容。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学习外语,不可能仅仅学习语言,它从来就是与学习外国文化同步而行的。1999年和2000年英语试题中,凡阅读的文章都是外语原文,而书面表达则属于自己的内容。这种选材倾向,既可以更科学地考查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又密切结合了社会的实践,是社会实践能力的体现,是素质要求的反映。
(4)适当降低知识考查的难度
既避免“难、偏、怪”,而又提高灵活使用英语知识的考查力度,讲究知识的综合。这就增加了试题设计的语境化要求,增加了试题的交际性。
这种倾向主要反映在语法和习语单项选择试题和单词拼写试题中。1999年和2000年的试题可视为范例。它们的题干不求长,力求简单明了,一目了然,1999年试题单项选择20个小题的题干平均长度只有12.8个英语单词,试题内容生活化、口语化。每个小题都设计了一个独立的语境,要求据此去选择答案。没有特别难的语法知识考查,选择考查点都是常见常用的内容。特别是对于虚拟语气、独立主格结构和倒装结构,不再进行考查,反映了新大纲的要求。学生对这些试题无法说难,但又往往难于确定最佳答案。这就反映了学生的不足,不能对知识进行综合,不能结合生活实际灵活使用英语知识。1999年单词拼写试题的题干句子简短明了,除第78小题外,其他都是简单句结构,没有设计结构复杂的英语句子,为考单词而绕更多的弯子。要求拼写单词的形式也变化不多,10个小题中有6个要求写出原形,2个要求写出动词过去式,2个要求写出名词复数。表现了知识考查针对性强,更注重实用。
(5)保持较大的英语文字阅读量,提高阅读速度要求
今后几年高考英语试题的总体难度和知识考查的难度还会有所调整。而提高灵活使用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则是提高阅读速度和快速思维的敏捷性。全卷英语单词使用量已由1998年的3011个增加到1999年的3042个。在阅读理解试题中,单词阅读量已由1998年的1996个增加到1999年的2189个,阅读速度要求已达到54.7W/pm,实现了高中英语教学大纲的阅读速度要求(50~60W/pm)。2000年的英语试题,保持了这种要求,今后几年的试题仍会保持这种要求。
(6)高考英语知识和能力考查要求
我国的高考英语试题,随着当前外语教学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随着外语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不断改进,也在不断地进行着改革、创新,日趋完善合理,形成了目前的“在考查语言基础知识的同时,侧重考查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试题结构。换言之,高考英语试题突出了对英语学科能力的考查。这就体现了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对中学英语教学的基本要求:在中学英语教学阶段中,着力培养学生学习语言的能力,利用所学英语各项基础知识进行初步的语言运用,在情景语言交际活动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近年来的高考英语试题突出了以测试语言运用为主的原则,形成了其鲜明的特点
①在基础知识的测试中,增加了语言情景交际功能。
②英语基础知识的考查内容和英语语言运用能力考查内容的题量比例进一步调整,减少了前者,而增加了后者。
③大量的英语语法、词语基础知识融汇到语言运用能力考查试题中,而不再强求基础知识测试的广而全。
④重视语言功能意念的考查,增加了综合性、语境化的测试因素。
⑤突出了语篇文段从篇章结构到语意的深层次理解能力的考查。
⑥试题内容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强调语言的实用性,提倡用英语语言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那么,究竟什么是语言能力呢?我们所理解的语言能力,既不是一个个孤立的单项语言知识的识记和掌握,也不是语言学习中的某些技能要求,而应该是在此基础上综合发展了的高层要求——即实际使用英语语言进行有效交际的能力。语言交际是双向活动。交际,无非是传递信息和接受信息。传递信息就是说和写,接受信息就是听和读。听和说是口头交际,读和写是书面交际。这种语言交际活动,必须结合具体的语境条件而实现,必须考虑具体的场合、时间、地点、对象等诸项交际因素。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掌握语言知识,而且要会使用语言知识;这就要求我们创造性地、灵活而又准确地使用英语语言,用已经掌握的语言知识和相关技能,去解决语言交际中未曾遇到过的新问题,这也是一种语言运用中的应变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英语能力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劳动。
高考英语试题突出了对英语语言交际能力的考查。由于条件不成熟,目前还不能对口头交际能力进行全面的考查。但全卷集中对书面交际能力进行多种形式的考查,形成了以篇章阅读为主体的试题布局。阅读理解、完形填空和短文改错都是篇章阅读。完形填空,实际上要求的是快速阅读理解能力,是为阅读理解服务的。短文改错既要求阅读理解能力,又属于书面表达的范畴,是为书面表达服务的。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是英语语言的直接使用,体现了语言的交际功能,这些试题占了全卷测试内容的绝大部分,充分反映了突出能力考查的原则。
中学各学科教学的共同任务是“发展智力,提高能力”。高考各学科试题注重考查学生的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一种智力要求的体现,潜在考查的是思维能力。前苏联教育学家赞可夫认为:教育应发展学生三方面的能力:①发展学生的观察力;②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即发展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③发展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目前的高考英语试题,正体现了这种核心的要求。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在解答高考英语试题中,无不贯穿着观察、记忆、分析、对比、联想、想像、推理等诸项思维活动。可以说,高考英语中的各项能力测试无不伴随着思维能力测试而进行,思维能力测试是英语能力测试的灵魂。
2.高考英语试题对知识和能力的考查
知识的考查主要是英语语音、语法和词语的记忆、理解、掌握和在具体语境条件下的综合、分析、辨别和判断能力;能力考查是指英语知识的综合动用能力和英语语言的应用能力,即英语交际使用能力。单词辨音、语法惯用法、单项填空和单词拼写都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内容,但它们又不单纯是知识的识记,还必须理解和灵活运用。完形填空、短文改错和补全对话试题,是考查英语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它们虽然不是英语语言的直接使用,但却是为英语直接使用服务的,体现了语言使用的能力要求。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才是英语语言的直接作用,反映着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进行英语语言的有效交际。由此可见,当前的高考英语试题对中学生英语学习中的各种能力进行了多层次、多方位、多种形式的考查。
概括起来看,2001年、2002年使用的两套试题,其高考英语知识、能力考查分布如下: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