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瓦莱里:《文学论》
文学就像所代表的社会一样,具有不同的年龄:沸腾的童年是歌行;史诗是茁壮的青年;戏剧与小说是强大的成年。
〔法〕巴尔扎克:《巴尔扎克论文选》
以借助于思想来表现自然的文学艺术,是所有艺术中最复杂的艺术。
〔法〕巴尔扎克:《〈驴皮记〉初版序言》
文学:在所有人面前公布那些你对最亲密朋友也保密的事情。
〔法〕让·罗斯唐:《一个人物的日记》
说教并不是我的职责。我的职责是用生动的形象,而不是用议论来说明事物。
〔俄〕果戈理:《作者自白》
文学到底是要为认识生活这个事业服务的,它是时代的生活和情绪的历史。
〔苏〕高尔基:《论文学》
文学是社会的阶级和集团底意识形态——情感、意见、企图和希望——之形象的表现。
〔苏〕高尔基:《论文学》
文学就是用语言来创造形象、典型和性格,用语言来反映现实事件、自然景象和思维过程。
〔苏〕高尔基:《和青年作家谈话》
文者,言乎志者也。
〔中〕王安石:《上张太傅书二》
看来作文,全要胸中先有缘故,若有缘故时,便随手可触,都成妙笔。若无缘故时,直是无动手处,便作得来,也是嚼蜡。
〔中〕金圣叹:《读第五才子书法》
文学和学说不同,学说所以启人思,文学所以增人感。
〔中〕鲁迅,引自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
是文学唤醒我们注意人类生活的准则。
〔法〕贝纳丹·德·圣皮埃尔:《保罗与薇吉妮》
它(指文学)像是天女下凡来减轻人类的苦难。
〔法〕贝纳丹·德·圣皮埃尔:《保罗与薇吉妮》
文学有巨大的意义:它是社会的家庭老师。
〔俄〕别林斯基:《给B·H·鲍特金的信》
文学是对待一代实行潜移默化的很有力的工具。
〔苏〕克鲁普斯卡娅:《克鲁普斯卡娅教育文选》
文学的一般任务是什么呢?就是把人的美、诚实、崇高的品质表现在色彩、文学、音乐、形式中。
〔苏〕高尔基:《论文学》
文学使思想充满血和肉,它比哲学或科学更能给予思想以巨大的明确性和巨大的说服力。
〔苏〕高尔基:《论文学》
文学的职能就是一种精神上的指导。
〔苏〕阿·托尔斯泰:《需要更大的创造性的胆识》
文学是能永葆新闻性的新闻。
〔美〕埃兹拉·庞德:《阅读入门》
社会向文学提供素材,文学向社会提供规范。
〔中〕郭沫若:《郭沫若论创作》
人们最高精神的连锁是文学,使无数弱小的心团结而为大心,是文学独具的力量。
〔中〕叶圣陶:《侮辱人们的人》
世界上不可能用任何人力材料建筑的宫殿和城堡,原可以用文字作成功的。
〔中〕沈从文:《沈从文散文选》
一部小说,头一个条件就是引起兴趣。可是想要引起兴趣,就得使读者发生幻觉,相信书中的事情全真有过。
〔法〕巴尔扎克:《巴尔扎克论文选》
小说不是别的,而是有时由于思想,有时由于心灵而超出了舞台比例的戏剧。
〔法〕雨果:《〈光与影集〉序》
长篇和中篇小说是最广泛的、包罗万象的一类诗;才能在这里感到无限的自由。
〔俄〕别林斯基:《一八四七年俄国文学一瞥》
短篇小说的首要魅力就是朴素和诚恳。
〔俄〕契诃夫:《写给阿·尼·普列谢耶夫》
中篇小说缺少女人,就跟机器缺少蒸气一样。
〔俄〕契诃夫:《契诃夫论文学》
短篇小说,一切必须写得像浮现在读者眼前一般。
〔苏〕高尔基:《给某青年作家》
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
〔中〕班固:《汉书·艺文志》
人不必有其事,事不必丽其人。
〔中〕无碍居士:《警世通言序》
短篇想要见好,非拼命去作不可。长篇有偷手。
〔中〕老舍:《我怎样写短篇小说》
写小说也就是写社会。
〔中〕沙汀:《短篇小说我见》
精确与简洁,这是散文的首要美质。它所要求的是思想,没有思想,再漂亮的语句也全无用处。
〔俄〕普希金,引自《俄罗斯古典作家论》
散文的体裁,其实是大可以随便的,有破绽也不妨。
〔中〕鲁迅:《三闲集·怎么写》
好的散文就是一首诗。
〔中〕杨朔:《〈海市〉小序》
散文是一切文学样式中最自由活泼,最没有拘束的。
〔中〕柯灵:《散文——文学的轻骑队》
师陀同志说“散文忌‘散’”很精辟。但另一方面,“散文贵散”。说得确切些,就是“形散神不散”。
〔中〕萧云儒:《形散神不散》
散文之所以比较容易写,是因为它更接近我们口中的语言。可以说,散文是加过工的语言。
〔中〕老舍:《散文重要》
散文就是文学的素描。
〔中〕韩少华:《暖晴·渴望着的眼睛》
诗,是一切艺术的长女,大部分艺术的父母。
〔英〕康古里夫:《语丝》
诗歌是想象和激情的语言。
〔英〕赫兹里特:《泛论诗歌》
一般说来,诗可以解作“想象的表现”,自有人类便有诗。
〔英〕雪莱:《为诗辩护》
诗是最快乐最良善的心灵中最快乐最良善的瞬间之纪录。
〔英〕雪莱:《为诗辩护》
伟大的诗,是国家最珍贵的宝石。
〔德〕贝多芬:《书简》
诗的本质就在于给不具形的思想以生动的、感性的、美丽的形象。
〔俄〕别林斯基:《杰查尔文作品集》
诗歌是一团火,在人的灵魂里燃烧。这火燃烧着,发热发光。
〔俄〕列夫·托尔斯泰:《日记》
诗是艺术的语言——最高的语言,最纯粹的语言。
〔中〕艾青:《诗论》
在有美和生命的地方,也就有诗。
〔俄〕屠格涅夫:《罗亭》
诗言志也,志人人殊,诗亦人人殊,各有天分,各有出笔,如云之行,水之流,未可以格律拘也。
〔中〕钱泳:《履国丛话》
除了诗,我不知道世上还有什么东西不是通过请求和关心获得的。
〔英〕切斯特菲尔德:《书信集》
诗歌有一种高尚的特性:它的素材可以在人类精神可能感兴趣的一切主题中找到。
〔英〕华兹华斯:《为〈抒情歌谣集〉所作的广告》
诗歌能治愈理智造成的创口。
〔德〕诺瓦利斯:《超然的思想》
真正的诗永远是心灵的诗,永远是心灵的歌,它很少谈论哲理,它是羞于大发议论的。
〔苏〕高尔基:《给薇叶·加克尔·阿林斯》
思想对于诗往往是一块绊脚石。
〔黎〕纪伯伦:《沙与沫》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中〕《毛诗序》
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
〔中〕钟嵘:《诗品》
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里,工于诗者能之。
〔中〕刘禹锡:《董氏武陵集纪》
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
〔中〕王夫之:《夕堂永日结论内编》
诗之基,其人之胸襟是也。
〔中〕叶燮:《原诗·内篇上》
咏物诗最难工,太切题则粘皮带骨,不切题则捕风捉影,须在不即不离之间。
〔中〕钱泳:《履园丛话》
诗有从天籁来者,有从人巧得者,不可执一以求。
〔中〕袁枚:《随园诗话》
诗品出于人品。
〔中〕刘熙载:《艺概·诗概》
词以境界为最上。
〔中〕王国维:《人间词话》
哲学难于说清楚(不能言说)的地方,正是诗歌大显身手处。
〔中〕赵鑫珊:《哲学与当代世界》
一首好诗,能让人如面对明镜,觉得内与外都变得清明洁净了。
〔中〕席慕蓉:《画出心中的彩虹·美丽的错误》
诗人是世间未经公认的立法者。
〔英〕雪莱:《为诗辩护》
诗人既是人,也是超人。但是,完全置身于人群之外,这就是取消了生存。
〔法〕雨果:《莎士比亚论》
诗人是世界的心灵。
〔德〕爱亨德勒夫:《给诗人》
诗人——如果不是能够撼动世代恶势力的大山的巨人,便是在花粉里翻掘的小甲虫。
〔俄〕皮萨烈夫:《现实主义者》
诗人的声音不应只是记录人的声音,它应该是帮助人类流芳于世的一根支柱和栋梁。
〔美〕威廉·福克纳:《演说》
诗人是一位退位的君王,坐在他的宫殿的灰烬里,想用残灰捏出一个形象。
〔黎〕纪伯伦:《沙与沫》
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中〕王国维:《人间词话》
诗人的伟大在于他能够反抗一切的黑暗。
〔中〕蒋光慈:《蒋光慈文集》
诗人实是一个伟大的创造者与发现者。
〔中〕郑振铎:《郑振铎文集》
诗底创作不是雕虫小技,诗人应该是忧时爱国的有志之士。
〔中〕冯乃超:《冯乃超文集》
诗人可能会赞美许多他不敢与之结婚的女性。
〔英〕塞缪尔·约翰生:《诗人传·沃勒》
诗人梦见他醒着。不是主题缠住了他,而是他驾驭了主题。
〔英〕查尔斯·兰姆:《伊利亚随笔集·真天才的明智》
诗人创造多于叙述,他表现和描绘。
〔法〕雨果:《莎士比亚的天才》
诗人可以有翅膀飞上天空,可是他也要有一双脚留在地上。
〔法〕雨果:《九三年》
真正的诗人不会为诗句伤神。没有一个园丁会闻到他的玫瑰的芬芳。
〔法〕让·科克托:《职业的秘密》
诗人自由奔放的心,使他们嗜好放浪生涯。
〔德〕施烈格尔:《诗》
诗人是看出世界的良心状态如何的指针及测震仪。
〔德〕赫塞:《书简》
哲学家以三段论法说话,诗人则以形象和图画说话,然而他们说的都是同一件事。
〔俄〕别林斯基:《别林斯基论文学》
一位诗人看世界就像是男人看女人。
〔美〕华莱士·史蒂文斯:《死后发表的作品》
诗人不应该以自怨自艾为题材,也不应教别人自怨自艾。
〔英〕狄更斯,引自《狄更斯传》
大诗人的标志之一是:他创造了他自己的词汇家族,并且教会它们和睦相处、彼此帮助。
〔英〕杰拉尔德·布雷南:《旱季断想》
诗人的任务是关注世上正在发生的某件事情,同时知道与此迥异的事情正在发生。
〔英〕普里切特:《神话制造者》
艺术中不存在第六诫。诗人有权把他的手放到任何他认为创作需要的素材上。
〔德〕海涅:《论法国戏剧的书信集》
真正的诗人不由自主地、痛楚地燃烧起来,并且引燃别人的心灵。
〔俄〕列夫·托尔斯泰:《日记》
只有能尊敬人民所尊敬的对象的诗人,人民才把他当作自己的诗人。
〔俄〕柯罗连科:《我的同时代人的故事》
诗人是一种最终能靠注视自己情绪而生活的人。一位老诗人最终能严密监视自己的情绪,就像一只猫监视着一只老鼠一样。
〔美〕梭罗:《日记》
诗人者,撄人心者也。
〔中〕鲁迅:《摩罗诗力说》
理性铸成的成见是艺术的致命伤;诗人应该能超脱这一点。诗人应该是一张留声机的片子,钢针一碰着他就响。
〔中〕闻一多:《闻一多诗文选集》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
〔中〕王国维:《人间词话》
每一个民族的主要光荣,从它的作家中升起。
〔英〕塞缪尔·约翰生:《词典·序言》
作家没有决心遭受批评界的火力就不该动笔写作,正如出门的人不应该期望永远不会翻风落雨一样。
〔法〕巴尔扎克:《〈人间喜剧〉总序》
作家的自尊心是一种类似灵魂发炎的病痛。
〔俄〕契诃夫:《在春天》
作家只不过是读者的奴仆。
〔美〕马克·吐温:《马克·吐温自传》
对一个作家而言,人脑远胜于电脑!
〔美〕维纳,引自《经营66妙方》
每一个作家都创造了他自己的先驱者。
〔阿根廷〕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其他调查》
作人,作文,以品为主。
〔中〕申居郧:《西岩赘语》
每一文学家其实都是政治家。
〔中〕瞿秋白:《瞿秋白诗文选·非政治主义》
哲人的智慧,加上孩子的天真,或者就能成个好作家了。
〔中〕老舍:《未成熟的谷粒》
你自己先要笑,才能引起别人脸上的笑容。同样,你自己得哭,才能在别人脸上引起哭的反应。
〔古罗马〕贺拉斯:《诗艺》
作家们最害怕的莫过于被别人忽视。与忽视相比,非难、仇恨和反对都成了幸福的代名词。
〔英〕塞缪尔·约翰生:《漫步者》
唯一没有暇疵的作家是那些从不写作的人。
〔英〕赫兹里特:《桌边文谈》
一个作家的著作就是他隐秘的传记。
〔英〕阿瑟·赫尔普斯:《在修道院和人群中的想法》
文人相轻。每个作家都会对别人的过失大惊小怪,却看不见自己的错误,最年轻的作家大惊小怪得最厉害。
〔英〕伊薇·康普顿·伯内特:《上帝和他的礼物》
作家更关心的是了解人性,而不是判断人性。
〔英〕毛姆:《月亮和六便士》
作家必须有些超乎人情和不近人情,对人情保持一种疏远和淡漠的态度……
〔德〕托马斯·曼:《托尼奥·克勒格尔》
作家最大的幸福是:不把自己当作一个特殊的、孤独的人,而是当作一个和一切人一样的人。
〔苏〕康·巴乌斯托夫斯基:《金蔷薇》
愈是杰出的作家,他们的作品愈不是源自某种体系,而是“由无生有”,风格自成。
〔日〕横光利一:《作家群像》
诗文家具有三足:言理足、意足、气足也。盖理足则精神,意足则蕴藉,气足则生动。
〔中〕钱泳:《履国丛话》
志高则言洁,志大则辞宏,志远则旨永。
〔中〕叶燮:《原诗外篇上》
弄文学的人,只要(一)坚忍,(二)认真,(三)韧长,就可以了。
〔中〕鲁迅:《致相今虚》
作家笔底下的话,应该是人人心中所有,而不是人人笔下所有的。陈语滥调是最讨厌的东西。
〔中〕丁玲:《丁玲集外文选·作家与大众》
文学是言语的艺术,作家应该是言语的技师。
〔中〕郑伯奇:《两栖集·作家和言语》
名垂历史的文学作品都是这样造就出来的:拒绝做出版商的要求;拒绝写大众的要求;拒绝屈就任何流行;拒绝接受订单。
〔法〕拉夫卡迪奥·赫恩
艰苦的研究表明,美国的伟大作家也许是可以被读懂的人。
〔美〕《民族讽刺》
“文学”就是这样的一些文章,即当其作者去世100年后成为中学生的必读作品。
〔英〕汤姆·克兰西:《作家文摘》
文学是被人反复阅读的艺术作品。
西里尔·康诺利:《承诺的敌人》
本质上,文学是传递经验、感受和情感的手段。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通过文学,我们可以告诉别人人们是怎样生活、感受和思想的。
〔英〕詹姆斯·法雷尔:《文学随笔》
文学也许是最强大的艺术。
〔英〕詹姆斯·法雷尔:《文学随笔》
文学把浓缩了的经验一代又一代地传播下去。
〔苏〕亚历山大·索尔赫尼特辛
检验一部文学作品的方法是看后代的人是否喜欢它而非当代人是否喜欢它。
〔美〕杰拉尔德·布雷默:《旱季的遐想》
“经典”(即保留至今的书籍)的主题也许是陈腐的;社会在不断更新,为什么文学作品能够流传至今呢?
〔英〕詹姆斯·阿特拉斯:《空虚的公正》
人们必须面对这样的事实,文学不是一成不变的。
〔英〕西里尔·康诺利
文学令我愤怒。我觉得它不能引导人们,它不是重要的。
〔法〕尤金·艾奥斯科:《语言与它的主人》
文学是陈词滥调的交响曲。
〔英〕桑顿·王尔德,引用于《时报》
文学搅乱人的思想。它使你想很多的事情,但它又不能引导你。所以以我看,文学的基本作用是精神娱乐……它本质上是娱乐而且也只有娱乐的特性。也就是说,如果一本书没有令你愉快的话,那么你也不可能从它那里得到任何其他的好处。
〔法〕艾萨克·巴什埃维斯·辛格
小说,即便是最好的,对这个世界也没有太大的作用。只有那些制造橡胶、金属、中子和药品的人才能控制这个世界的事态,而不是那些写小说的人。
〔法〕赖特·莫里斯:《关于小说》
作家的使命不是改变世界。我们同样不能把世界弄得太糟。
〔法〕艾萨克·巴什埃维斯·辛格
我们死后我们仍有力量使人们感到愤怒。
〔美〕辛克莱·刘易斯:《小说创作完全指南》,
战后,大量的作家把精力放在个人问题上。与以前相比,他们太狭隘了。
〔英〕范·艾伦·布拉德利:《谈话》
有许多优秀的作家,但是他们没有使美国人的生活发生任何变化,他们只是写来写去。
〔美〕诺曼·梅勒:《洛杉矶时报》
他知道文学的所有方面,只是不会享受文学。
〔法〕约瑟夫·赫勒:《二十二招》
人们已对二十年代、三十年代的伟大文学失去热情,因为这些文学受到当时的社会的不公正的驱使。
〔美〕利昂·尤赖斯:《寻求真点理》
也许有人认为这30年间(1945-1975)确实有代表性的杰作,可是我们似乎不知道这些杰作是什么,也不知道在什么地方能找到它们。
〔美〕沃纳·伯索夫:《劣质文学:1945年来的美国作品》
也许时代对那些拥抱生活、提高生活的杰作的创作不再垂爱。
〔美〕安东尼·伯吉斯:《现代小说》
国家在社会,政治,生物等领域依靠那些激愤的年轻人而徐徐向前发展。而我希望在文学方面看到这样的年轻人。我期待着有生命力的年轻人举起他们的拳头重重地砸在桌子上说:“不要再废话了。”
〔法〕艾萨克·巴什艾维斯·辛格:《大西洋月刊》
让我们反思一下现在是否存在举足轻重的作家,他的沉默将是一场文学上的悲剧。
〔英〕西里尔·康诺利:《时报》
不必担心灾难性的沉默。
〔英〕兰斯·莫罗:《时报》
逃避现实的文学作品至少不会给我们带来伤害。
〔英〕马乔里·博尔顿:《小说剖析》
也许大作家只能达到一种文化的特定阶段。非正义呼唤伟大的文学作品。
〔英〕兰斯·莫罗:《时报》
要想写一本巨著,你必须选择非凡的主题。
〔法〕赫尔曼·梅尔维尔:《暴民》
只有经过长时期的冥思苦想才能创造出伟大的作品。
〔法〕沃尔斯·巴格霍特
如果容许不加思考的写作而文学成为一种产业的话,我们就完蛋了。我们必须控制文学作品。
〔法〕艾萨克·巴什埃维斯·辛格:《大西洋月刊》
我们不禁感到有些作家曲解了文学作品的用处。它不是用于雕刻出闪光的,精美的稀世宝贝,而是用于与人交流,向人们传播意图。艺术、故事、幻想甚至是怪谈。
〔法〕巴巴拉·塔奇曼
在书的出版,图书馆,书的销售及评论等行业中,谁来判定它对读者来说是否是真实和合理的。我们能不能承受得了我们的社会对信息、消遣,娱乐的强烈需求呢?是的,推荐和开创我们想要或不想要的出版业务是我们的职责,尽我们的最大努力为大众提供他们想要读和想要买的书。但是我们不是法官,不是陪审员也不是上帝。
佩吉·格伦:《出版商周刊》
当我听到一些所谓学院派的人士说文学作品只能为特定范围的人阅读的说法时,我几乎气得发疯。这是不对的。讲故事就如同人们听音乐一样是人类与生俱有的。我们有责任去认识这一点,并且去寻找尽量更多的听众。
〔美〕斯科特·图罗,引自《与美国小说家的谈话》
我们有必要彻底轻视平凡的空想小说吗?……一些平常的小说也许可能使某人脱离疾病、伤害、老年的孤独或青春期的骚动。人们有时需要放松需要休息。
〔英〕马乔里·博尔顿:《小说剖析》
写作的惟一目标是能使读者更好地享受生活。
〔美〕马克·雅各布森:《我为什么写作:小说技艺思考》
谁说书可以实践社会价值?第一次修改案并没有提到这件事。
〔美〕迈克尔·科达:《图书的内幕》
无论如何,西方的文学都会兴旺发达。
马丁·阿舍:《谁放屁了》
不要把文学做为交易。
〔英〕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
每一位新闻记者都有一本小说,这是写小说的好地方。
〔英〕拉塞尔·菜恩斯:《哈珀》
新闻工作不会伤害年轻作家,如果能及时从新闻界摆脱出来,那么对他是有帮助的。
〔美〕欧内斯特·海明威,引自《巴黎评论》
新闻允许它的读者为历史作证,而小说给读者以生活在其中的机会。
〔英〕约翰·赫西:《大西洋月刊》
与报告文学与编年史不同,真正的小悦描述的是人物的生活。
〔英〕阿瑟·凯斯特勒:《简明哥伦比亚引用语字典》
历史学家的观点如同一位喷气式飞机的飞行员的观点。他把在高速公路上无数的汽车看成为一个融为一体的巨大机械实体。而小说家,当他描写我们这个时代时,他将聚焦于某个个体,这与历史学家的做法不同。因为他知道在整个历史长河中只有一个是最重要的,这就是个体。
〔美〕弗雷德里克·施罗尔,引自《寻求真理》
小说的目标是放大经历而不是传播事实。
〔英〕戴维·加尼特:《当代小说家》
小说只是一种感觉而不是一种观点。
〔美〕托马斯·哈迪:《苔丝》
写小说的目的,正如约瑟夫·康拉德所说的那样,是让读者去经历。
〔美〕彼得·弗里斯:《没有补上及时的一针》
没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像小说那样恰如其分地反映时代的生活。
〔英〕弗兰克·诺里斯:《小说家的责任》
我认为我们应该放下听诊器,把病人放到一边。
〔英〕彼得·弗里斯:《谈话》
朱迪斯·克兰茨能赚300万美元的事实证明了小说不仅没有死而且活得很好。
〔英〕埃里卡·约翰,引自《当代作家采访录》
小说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是人们的消遣物,而小说家仍就是最有创造才能的作家。
〔美〕艾尔弗雷德·卡津:《快乐的生活丛书》
声望最高的文学形式。
埃德温·贝里·伯贡姆:《小说和世界困境》
小说是至今为止人类发明的最精密的自我反省和自我炫耀的仪器。
〔英〕约翰·尼普代克:《零工》
小说会使你热血沸腾。
帕特·康罗伊
每本小说都应有开始、中间过程和结局。
〔英〕彼得·弗里斯
如果你想了解你所生活的时代,那么你就看这个时代的小说。在那里人们都戴着面具,可以自由发表言论。
〔英〕阿瑟·赫尔普斯:《巴恩斯与引语录》,
小说家与侦探有某些共同之处:他们观察周围的一切,他们偷听,他们寻找事件的动机、分析人物的特性。为了文学,他们肆无忌惮。
〔英〕格雷厄姆·格林:《逃脱之路》
小说揭示那些非常晦涩的事实。
杰斯埃米恩·韦斯特,引自《读者文摘》
看:《玩偶的山谷》就如同看一本长长的毫无主题的流言蜚语集。通过换名来隐藏真实人物恰恰使这本书更有趣。
诺拉·埃普罗恩:《局外人》
作家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性。他总是在审视着周围的一切,这是他们与生俱来的怪癖。加拿大作家莫利·卡拉汉对于我来说,判断优秀小说的标准就是看作家是否创造了一个完整的世界,在那里他笔下的人物都栩栩如生。我非常欣赏做到这一点的小说。
〔英〕詹姆斯·米切纳,引用于:《与作家的谈话》
一部好小说就像一个魔毯,坐着它我们可以漂进通常我们无法进入的世界。
卡罗琳·戈登:《如何读小说》
优秀作家在做着设置路标的工作:“来吧,到我的世界里来看一看,感受一下我的世界,我是你们的向导”。
拉里·金:《只是一个笨蛋:论当作家》
作为一名读者,我希望一本书能将我带入它的世界中。这一世界会使我的所谓的真实世界显得浅薄。这一世界会使我留连忘返。当我合上书的时候,我会觉得有些失落感。
〔英〕埃里卡·约翰:《作家》
当代小说所存在的问题是小说中充满了不值得知道的人物,这些人物在我们的头脑里出出进进,但掀不起丝毫波纹。
诺曼·卡曾斯:《人类的选择》
对于我来说,一篇好的散文是人们在那里能听到雨声;一篇好的散文是人们在那里能听到战争的喧嚣;一篇好的散文能使普天下为青春的美丽感到忧伤;一篇好的散文具有使我们发笑的力量;一篇好的散文对于我来说是聪明而见识广博的人们的最严肃的对白,他们努力确保在这个星球上燃烧起和平的火焰。
〔英〕约翰·奇弗:《一个哲学家》
一个故事必须不同寻常才能有人读。我们作家都是远古时代的水手,我们当中没有一个人有能力终止婚礼来宾(也就是,能够终止匆忙的出版),除非他有比一般的男男女女都不同寻常的经历来告诉大家。
〔美〕托马斯·哈迪:《托马斯·哈迪的早期生活》
一部小说必须有惟一的一个具有吸引力的主题,它就像一个向导一样在故事的背后操纵着。例如在我的书:《瓶子里的音信》中就有这样一个主题:“在失去你的第一次真爱之后,第二次恋爱可能吗?”于是在这本小说里,每个情节、每个人物、每种形式、每个节奏都围绕着这个主题,它们共同组建了这个故事。
尼古拉斯·帕克斯,引自《作家文摘》
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构想一个故事,但使其中的人物具有生命力,有故事的空间,使他们成为我关心的人物却是一件难事。
菲利斯·雷诺兹·内勒:《写小说的艺术》
小说什么都不是……除非读者能够与它里边的人物产生共鸣。
安东尼·特罗洛普:《自传》
小说的情节使读者着迷,人物描述使读者关注。
保罗·雷蒙德·马丁:《作家指南》
当一位作家在写小说时,他应该是在创造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创造人物,人物是画相。
〔美〕欧内斯特·海明威:《下午的死亡》
人物是小说的心脏。在你对小说的情节的发展和小说中的冲突的结局发生兴趣之前,你必须关注小说里面的(为某件事而奋斗的)主角。
〔美〕戴维·马登:《小说辅导》
小说中的活生生的人物是小说的惟一的最重要的因素。没人去记忆小说的风格以及写作的技巧。
南希·黑尔:《小说的真实性》
和你小说中的人物一起生活,时刻想着他们,在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情景中将他们展现出来。观察在这种或那种刺激下他们是如何反应的,并详细地想像这些场面。你这样做几个星期或几个月后,你就会轻而易举地使你的读者觉得这些人物看起来是真实的,因为他们对你来说是真实的。
马伦·埃尔伍德:《人物创造了你的故事》
和画家、雕刻家做同样的工作,从生活中寻找你的模特。
马伦·埃尔伍德:《人物创造了你的故事》
小说中好的人物不是现实生活中的人,它比现实中的人要好。他们不仅被夸大,而且目的性更强,与故事情节更和谐(技巧在于使他们看起来比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更复杂)。它们生活在更具戏剧性的环境下,而不像我们,过着平凡的生活。他们总能遇到巧合。
〔美〕杰克·比卡姆:《写小说和卖小说》
从一开始写小说,我就了解我要写的人物……他们的优点和缺点,他们的嗜好和怪僻,这些性格的形成……你的人物对你自己来说必须像你的邻居那样具有真实性。如果他们对你是不真实的,那么肯定他们对你的读者来说不可能是真实的。
〔美〕汤姆·克兰西:《作家文摘》
每当我要设置一个人物时,我就让他们实际演练,看看他们是否行得通。
埃尔莫尔·伦纳德:《小说创作完全指南》
如何给我的小说中的人物以可信的背景一直都在困扰着我。直到有一天我在填写一张工作状况调查表时,我突然有了灵感。我应该让我的人物申请加入我的小说,我应该了解我的人物,就像公司了解它的雇员一样:一份工作状况表。
〔美〕汤姆·克兰西:《作家文摘》
我有一份总分为54分的问卷。对于我的每一本小说,我都要找出其中的4~5个主要人物,并回答这些问题,例如他们的身体状况。心理状况、工作经历、业余爱好、理想等等。
〔美〕切特坎宁安:《作家文摘》
使读者喜欢或不喜欢小说中的人物一般来说完成了整个战役的一半。有时,正如拉斯科尼可夫的:《罪与罚》那样,我们既不喜欢也不讨厌小说中的主角,但是我们理解他,而且对他的命运很感兴趣。
巴纳比·康拉德:《小说创作完全指南》
我省去了人们跳过不看的部分。
埃尔莫尔·伦纳德:《出版商周刊》
小说是百搭,没有人知道什么使它畅销。
简·亚当斯:《如何卖出你写的东西》
我发现写实作家最有可能写出有趣的小说。
〔美〕麦尔·科达
如果你必须写小悦的话,你就写吧!但要把赚钱看成是一种不大可能出现的意外。你应该以写小说为乐,而不是为了生计。
〔法〕珀尔·巴克:《作家的圆桌会议》
我不是琼·迪戴恩。在我的小说里没有聪明而不幸的人。我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娱乐小说家,我并不企图取悦于“东海岸”文学协会,但我却受银行家的喜爱。
〔法〕朱迪思·克兰兹:《一鸣惊人》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