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神奇的成功秘密-创造力的阶梯,越到前端越不挤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创新能力其实是人的本能之一,它就潜伏在人的身体里。它是一种最高的力量,或许你对这种力量没有任何概念,但你会梦到它。创新能力是所有人都具备的能力。那些被认为是有创新能力的人所拥有的创造力,其实只比你多了那么一点。创新如此平常又如此重要,可是对于一个无法意识到自己具有强大创新潜能的人来说,创新只发生在别人身上。

    创新所到之处,难题迎刃而解

    潜能是生命的自然资源,有无形的一面,也有有形的一面;有整体性的,也有局部性的。无形的,如第六感官、遥感等;有形的,如手捏脚踢;整体性的,如心的感知和情感能力,机体的整体反应;局部性的,如耳朵的特别听力、眼睛的特别视力等。

    更多的潜能是通过你的创新行动发挥出来。

    我在一堂课上曾提及过米兰多拉的讲道:我们并未给你建造出天堂,也未建造出人间,更未建造出朽与不朽。因此你要运用选择的自由和光荣,把自己当成一个雕塑自己的工匠,尽可能雕塑出自己喜欢的样式。你将拥有想象不到的判断能力,使自己重生成更高层次的生命,那个神圣的生命。

    在人生的路途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棘手难题。这时,你会怎么做呢?是逃避,还是迎难而上?在解决难题的过程中,你是一味埋头向前冲,还是寻找巧妙的方法、快捷的途径?

    我们来看一个发生在法国化学公司里的小故事吧。

    日本某化学公司的参观团来到法国某著名化学公司参观,这让这家公司的主管们不由地紧张起来。

    因为在他们看来,日本人十分狡猾,他们到哪里参观就会偷走哪里的核心技术。那些被参观的公司在不知不觉之中,为自己培养了竞争对手。

    但是,这次参观是上面洽谈好的,他们以这种理由拒绝是不可能的。于是他们就作出了一个规定,不让日本参观人员碰任何车间的东西。

    日本参观团人员很快同意了这个条件。

    参观那天,开始很顺利。突然,一个冒冒失失的日本人一低头把自己的领带掉入化学试剂之中。他慌忙说:“对不起!我太冒失了。”

    一个法方的陪同员工看出了这个日本人的目的,他想用这种方法带走化学试剂。

    陪同人员心里不免感叹道:日本人太奸诈了。但是现在的紧急情况是:怎样才能不让那个日本人带走珍贵的化学试剂呢?

    强行让那个人摘下领带,显然是行不通的,而且还会给公司带来不好的影响;但不摘,公司蒙受的损失将是巨大的。

    突然,他灵机一动,找来一条崭新的领带,走上前去说:

    “先生,您的领带脏了,现在我代表我们公司送您一条新的,把您那条换下来,我洗干净了再还给您。”

    那个日本人不得不换下了自己的领带。

    这个具有创新思维的法国员工,用换领带的办法保住了公司的核心技术,也让客人保全了面子。

    任何难题在善于创新的人眼里都不是难题,他们一定会找到解决的办法,一定会用创新的思维找到解决难题的突破口。

    如果你具备了创新的思维,掌握了创新的方法,一切难题都会迎刃而解,你也会成为解决问题的高手。

    世界万物的内在属性都包含在普遍适用的法则中,当一个人用心思考,用创新的思维方式去解决遇到的问题时,他的内心活动就体现在外部世界中,外部世界的体现形式与他的内心活动互相呼应。

    此时的你非彼时的你,你在不断创新。不断创新,让你解决问题的能力越来越强。

    不断创新,成功就会降临

    不断创新,成功就会降临到你的身上。如果你一直守成不变,那你永远也不可能成功。

    印度有一家技术公司,公司上层发现员工一个个委靡不振,面带菜色。经咨询多方专家后,他们采纳了一个简单而别致的治疗方法——在公司后院中用圆滑光润的800个小石子铺成一条石子小道。每天上午和下午分别抽出15分钟时间,让员工脱掉鞋在石子小道上随意行走散步。起初,员工们觉得很好笑,更有许多人觉得在众人面前赤足很难为情,但时间一久,大家便发现了它的好处,原来这是极具医学原理的物理疗法,起到了一种按摩作用。

    一个年轻人看了这则故事,深受启发。他请专业人士指点,选取了一种略带弹性的塑胶垫,将其截成长方形,然后带着它回到老家。老家的小河滩上全是光洁漂亮的小石子。在石料厂将这些拣选好的小石子一分为二,一粒粒疏密有致地粘满胶垫。干透后,他先上去反复试验感觉,反复修改了好几次后,确定了样品,然后就在家乡开始批量生产。后来,他又把它们确定为好几个规格,产品一生产出来,他便尽快将产品鉴定书等手续一应办齐,然后在一周之内就让能代销的商店全部上了货。将产品送进商店只完成了销售工作的一半,另一半则是要把这些产品送进顾客手里。随后的半个月内,他每天都派人去做免费推介员。商店的代销稳定后,他又开拓了一项上门服务:为大型公司在后院中铺设石子小道;为幼儿园、小学在操场边铺设石子乐园;为家庭装铺室内石子过道、石子浴室地板、石子健身阳台等。一块本不起眼的地方,一经装饰便成了一块小小的乐园。

    紧接着,他将单一的石子变换为多种多样的材料,如七彩的塑料、珍贵的玉石,以满足不同人士的需要。800粒小石子就此铺就了一个人的一条赚钱之路。

    年轻人通过简单的创新走上了致富的道路。人们知道了创新的重要性,有人问:“为什么要不断创新?”创新当然不是一劳永逸的。“变化太快了!”这是当代人的共同感受。许多企业倒闭的速度正像许多企业发展的速度一样惊人。

    还是那句话,过去不等于未来。过去不成功,不等于未来不成功;同样,过去成功不等于未来也成功。

    因此,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持续成功。随着互联网用户的增多,其经济应用价值也应运而生,各种商业、金融机构、产业部门纷纷“入网”,传递、获取商业信息。更有甚者,充分利用互联网络所形成的全球信息网空间,足不出户,便开创出许多全新的经营方式或全球商业活动,如电子广告网上销售、网络购物中心、网络银行、电子报刊、网络图书馆等。加上与互联网络建设相关的信息产业和应用互联网络的通信产业,一种全新的“网络经济”出现了。据美国商务部统计,2002年仅网上商业交易额就超过3000亿美元。

    对此,专家敏锐地指出:信息革命将成为人类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一次社会革命。它不但重新塑造宏观的“上层建筑”,如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也重新塑造着个人的生活方式、娱乐休闲方式和消费方式。轻轻一按鼠标,就可随心所欲地在网上观赏、阅读、购物、支付、访问、交谈、学习、就医、开会。

    “互联网将进入每个人的衣袋中。”诺基亚总裁在1999年《财富》论坛上海年会上,用珍贵的90秒钟发言时间,掷地有声地道出了网络未来发展的方向。

    不要担心自己没有创新能力,创新能力与其他能力一样,是可以通过教育、训练而激发出来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提高的。它是人类共有的可开发的财富,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并非为哪个人、哪个民族、哪个国家所专有。

    因此,人人都能创新。

    你现在需要做的就是要不断激发自己的创新能力,多一些想法,多一些创造。那么成功迟早会来临。

    挣脱自我设限的牢笼

    科学家做过一个实验:把跳蚤放在桌子上,然后一拍桌子,跳蚤条件反射地跳起来,跳得很高。然后科学家在桌子的上方放一块玻璃罩后,再拍桌子,跳蚤再跳撞到了玻璃。跳蚤发现有障碍,就开始调整自己的高度。科学家把玻璃罩往下压,然后再拍桌子;跳蚤再跳上去,再撞上去,再调整高度。就这样,科学家不断地调整玻璃罩的高度,跳蚤就不断地撞上去,不断地调整高度。直到玻璃罩与桌子高度几乎相平。这时,把玻璃罩拿开,再拍桌子,跳蚤已经不会跳了,变成了“爬蚤”。

    跳蚤之所以变成“爬蚤”,并不是因为它丧失了跳跃能力,而是由于一次次受挫学乖了。它为自己设了一个限,认为自己永远也跳不出去,后来尽管玻璃罩已经不存在了,但玻璃罩已经“罩”在它的潜意识里,变得根深蒂固。行动的欲望和潜能被固定的心态扼杀了,它认为自己永远丧失了跳跃的能力。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自我设限”。

    你是否也有类似的遭遇?生活中,一次次受挫、碰壁后,奋发的热情、欲望就被“自我设限”压制、扼杀了。对失败惶恐不安,却又习以为常,丧失了信心和勇气,渐渐养成了懦弱、犹豫、害怕承担责任、不思进取、不敢拼搏的习惯,成为你内心的一种限制。

    一旦有了这样的习惯,你将畏首畏尾,不敢尝试和创新,随波逐流,与生俱来的成功火种也就随之熄灭了。

    要挣脱自我设限,关键在自己。西方有句谚语说得好:“上帝只拯救能够自救的人。”成功属于愿意成功的人。如果你不想去突破,挣脱固有想法对你的限制,那么,没有人可以帮助你。不论你过去怎样,只要你调整心态,明确目标,乐观积极地去行动,那么你就能够扭转劣势,更好地成长。

    丹尼斯加入某保险公司快一年了,他始终忘不了工作第一天打的第一个电话。当他热情地拨通电话,联络自己的第一个客户时,没想到他刚说明了自己的身份,对方就非常生硬地打断了他的话,不但拒绝了他的推销,更是将他骂了一顿,声称自己身体很好,不需要什么保险。从那以后,再打电话推销时,丹尼斯心中便有了阴影,说话没有任何立场,讲解吞吞吐吐,自然没有人愿意向他买保险。心里的阴影越来越大,他甚至不再愿意去摸电话。工作近一年的时间,他一份保单都没有签成。他开始想,自己或许并不适合这份工作,自己的口才不好,没有打动别人的能力,他灰心极了。经理鼓励他,没有谁注定会成功,也没有人会一直失败。听了经理的话,丹尼斯鼓足勇气,决定搏一搏。丹尼斯找出一个曾经联系过却被拒绝的客户的资料,仔细研究对方的需要,选择了一份适合对方的险种。一切准备妥当后,他拨通了对方的电话,他的自信和真诚打动了那个对方,对方买下了他推销的保险。丹尼斯终于打破了自我设限,尝到了成功的滋味。

    其实,自我设限远远没有你想象的那样恐怖,更不是牢不可破的。只要摒弃固有的想法,尝试着重新开始,你便会对以前的忧虑和消极的态度报以自嘲。

    形成创新思维的习惯

    我曾问过一个学员:“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不能拯救自己,始终陷入痛苦的挣扎中呢?答案就是他们有健康的身体,却无健康的大脑,没有认真思考的能力,完全不能根据自身条件和时机寻找一条有创意的道路。创新思考是你在百般无奈时、沉思默想时的意外发现,是一种细致的观察,是一种才智的爆发!”

    生活中,思考创新更是不可缺少的。以求职为例,职业具有多样性,给每个求职者提供了可能。那种认为只有一种职业适合自己的观点,肯定是错误的,因为它本来就缺少创意,仅仅是一种不愿努力改变自身被动状态的懒惰心理而已。

    “唯有工作改变才能创新人生。这就是说,现代人试图改变人生的方法就是把智慧用在工作的创新中,形成一种工作适合于自己的观点。用不同的工作挑战自我,就是最大的创新!”

    这些,只有通过思考才能实现。想成功就要开动大脑,思考自己的未来,才会有所突破,你的人生才会多姿多彩。

    一位教授说过:“考试的时候,你们把我讲的内容全部复述出来,最多也只能得‘良’,我要的是你们自己的思想。”这种学术上的包容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影响到他们的学生时代,而且对他们日后的工作思路和方法是一个启迪、一份宝贵的思想财富。

    如果你想成功,一定要养成思考创新的习惯,因为它是成大事的催化剂。你要不停地思考,在学习前人优秀的东西的同时,要用创新思考的习惯,突破前人的束缚,突破这张网。

    18世纪化学界流行“燃素学”。这种认为物体能燃烧是由于物体内含有燃素的错误学说,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许多科学家都积极寻找燃素,没有一个人对此表示怀疑。瑞典化学家舍勒也是热衷于寻找燃素的人,他从硝酸盐、碳酸盐的实验中,得到了一种气体,实际上就是氧气。但他以为自己找到了燃素,命名为“火气”,并解释为火与热是火气与燃素结合的产物。舍勒如果不受燃素说的影响,当时就得到了氧气的发现权。英国人普利斯特在实验中也得到了氧气,可是也因为笃信燃素说,而把氧气说成“脱燃素的空气”,遭到了和舍勒同样的命运。

    后来,普利斯特把加热氧化汞取得“脱燃素的空气”的实验告诉了拉瓦锡。拉瓦锡却未从众,他不受燃素说的束缚,大胆地提出怀疑,经过分析,终于取得了氧气的发现权,使化学理论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要善于思考、敢于否定前人,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学习新知识,不能完全依靠老师,也不能盲目迷信书本,应勇于质疑。勇于提出问题,这是一种可贵的探索求知精神,也是创造的萌芽。由于知识的继承性,在每个人的头脑里都容易形成一些比较固定的概念,当某些经验与这些概念发生冲突时,惊奇就开始产生,问题也开始出现。而人们摆脱“惊奇”和消除疑问的愿望,构成了创新的最初冲动,因此“提出问题”是创新的重要前提。

    多少年来,不知有多少人为创新向历史发出了挑战,或许人们已经把他们的容貌淡忘了,但他们对历史作出的贡献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你应把创新作为自己思考的特质之一,努力地成就自己的事业。

    运用逆向思维

    人们想问题,一般都是顺着想,也就是按照某种常情、常理、常规去想,或者遵循事物的某种客观顺序去想,比如从前到后、从大到小、从上到下、从近到远等。

    顺着想,容易找到思考的切入点,思考的效率会比较高,人与人之间也会比较容易互相理解、沟通。这是人类自古以来就运用的一种思考方法。

    逆向思维通常就是我们所说的倒过来想。倒过来想指的是将顺着想的思路加以颠倒,它的具体形式多种多样。倒过来想的作用在于,能使我们注意和思考顺着想想不到,或者容易忽略的问题的另一端、另一点、另一面。这样就有助于我们更全面、更深入地思考问题,特别是有助于我们形成新的看法,产生新的设想。

    无论你思考的是哪个方面的问题,按照常规思路去思考,大家都懂,大家都会,因此也就早有很多人那样想过了。如果你不满足于只是重复别人的思路,不满足于只是停留在别人已经达到的高度,而要有新的突破,新的创造,那就有必要在按照常规思路进行了一定思考,再沿着非常规的思路去想想。其中也包括,在顺着想了以后,再倒过来想一想。

    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创始人丰田喜一郎说过这样的话:“如果认为我取得了一点成功的话,那是因为我对什么问题都倒过来思考。”

    火箭本来是以“往上发射”的方式起作用,前苏联工程师米哈伊尔却倒过来想,终于在1968年设计、研制成功了“往下发射”的钻井火箭。后来他在此基础上与他人合作,又研制出了寒冰层火箭、穿岩石火箭等。人们把这些向下发射的火箭统称为钻地火箭。这些钻地火箭的重量,只有一般起同样作用的钻地机械重量的1/17,能耗可减少2/3,效率能提高5~8倍。科技界把钻地火箭的发明视为引起了一场“穿地手段”的革命。

    原来的破冰船起作用的方式都是由上向下压,后来科学家们倒过来想,研制出了潜水破冰船,这种破冰船将“由上向下压”改为“从下往上顶”,既提高了破冰效率,又减少了动力消耗。

    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通过研究,证实了细菌可以在高温下被杀死,食物可以煮沸以后保存。英国科学家汤姆逊倒过来思考,推想细菌也可能在低温下杀死或使其停止活动,食物也可以通过冷却过程加以保存。深入研究后,他终于发明了冷藏新工艺。能巧妙地利用逆向思维观察研究,对创新大有益处。

    精益求精,日益更新,这种精神能够在人与人之间相互感染。如果领导人有这种精神,他的下属也会被这种精神感染,努力谋求工作的创新。

    一个要想谋求事业创新的人,必须经常同外界接触;必须常去参观、拜访同业的商店、展览会,以及其他种种可以使他有机遇得到经营新方法、新观念的地方;必须在他事业的血管中,注入新的血液。

    如果你对你的行业很熟悉,你是思路自然就能打开,不论是正向思维还是逆向思维对于你而言都不是困难的事情。

    逆向思维也不过是熟能生巧后信手拈来的思考方式。

    创新能力测试

    创新能力是一项伟大的才能,但是创新绝不是静止的。我们追求的不只是某一次的创新成功,而是精益求精,日益更新。

    水不流动,必会污浊。同样,一切事业,假如当事人不常留意对之进行改进,努力使之日益更新,最后准会落伍,以致失败。

    努力上进并有所成就的人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他无论在哪里,都在追求创新。他唯恐自己的事业不进则退,唯恐自己的竞争力落后。

    任何人都不可以在事业达到某一点时,就表示满足。他应该经常要求自己超越已经到达的那一点,精益求精。假使他自满自足,无意创新,那么他事业的衰落就开始了。

    每天早晨出发奔向工作时,你就应当下定决心,力求在职务上较昨日有所创新。你应当力争把事情做得比昨天更好些,这样,你在傍晚离开工厂、办公室时才会心里踏实。你每天都应当谋求若干进步,每天向前迈几步,甚至几级。这样,在坚持了一年之后,你会发现,你的职务或事业都有了惊人的进步。

    一位著名的芝加哥商人曾告诉他的朋友,花一星期的时间去拜访国内的各同业商店,可以完全更新他的经营理念。他每年总要出外旅行一次,去考察各家著名商店的管理方法与经营技巧。他觉得,要使自己能够站在广阔的、不偏不倚的角度观察自己的经营,为了使自己的事业不致衰败,这种旅行是绝对必需的。

    他还说,除了获得种种办事、经营上的新方法、新观念、新暗示以外,他每次旅行回来,总觉得自己的商店与旅行以前大不一样了。自己在处世、经营上的小缺点,店员的小疏忽,以前不曾注意到或者虽然注意到,但总以为是无关紧要的细微弱点,现在都被他察觉,并引起了他足够的注意。由于有了新的眼光,以前的一些“细小”的事现在成为重要的了,于是他要实行店务的革新,改进经营管理的方法,辞退无能的店员,以一种崭新的气象来重新开始他的事业。

    一个不出自己的店门一步,不同别人及别的商店接触的商人,他对自己商店的经营、店员的缺点,一定不容易察觉。而扩大自己眼界的唯一办法,就是要迎接新的光明,常常以别人为榜样。

    人体中的血液必须不断新陈代谢,才能维持身体的健康强壮。同样,要保持业务的长盛不衰,也必须精益求精,日益更新,常常运用新方法,摄取新观念。

    很少有人能够懂得“观摩”和“从客观的角度观察自己的业务”的价值。经常处在一个环境中的人,他在事业上总是要落伍的。他在老环境中的时间太久了,以致对于各种小缺点往往“习焉不察”,而已经存在的小缺点只有在不同环境的映衬下才能看得出来。

    一个旅馆的经理,在他走进另一家旅馆的一小时之内,所能看出的那家旅馆应当改良之处,一定会比该旅馆终年不外出的经理在一年中所看到的还要多。

    “今日在我的业务上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吗?”你应该将这个提示贴在你的办公室里,以便每天早晨看它一次,提醒你自己务必做到精益求精,日益更新。

    下面的测验有助于你了解自己的创新能力。请你依据以下问题作出合理的自我评价,然后运用后面的得分指导检测你的创新能力。

    1你是如何评价创新能力的?

    A非常重要 B很重要 C一般重要

    D不重要E无所谓

    2任何创新都是有风险的,你敢于冒创新的风险吗?

    A非常敢于冒险B比较敢于冒险C敢于冒险

    D不太敢于冒险E从不冒险

    3“现实的世界是有限的,想象的世界是无限的。”你注意培养你的想象力吗?

    A非常注意B比较注意C一般注意

    D不太注意E从不注意

    4独立思考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你努力做到独立思考吗?

    A非常努力B比较努力C一般努力

    D不太努力E从不努力

    5“凝神专注”对于创新思维至关重要,那么你注意培养你的定力吗?

    A非常注意B比较注意C一般注意

    D不太注意E从不注意

    6好奇心是创新的钥匙,你经常培养好奇心,避免盲目判断吗?

    A经常培养B比较多地培养C一般性地培养

    D不大培养E从不培养

    7创新能力有时并不只是个人的事,而是整个团队的事,那么你经常参加一些团队的创新活动吗?

    A经常参加B比较多地参加C一般性地参加

    D很少参加E从不参加

    评分标准:

    每道题选A为5分,选B为4分,选C为3分,选D为2分,选E为1分。将7道题的分数相加就是你的得分。

    结果分析:

    28~35分:非常有创新能力。

    21~27分:比较有创新能力。

    14~20分: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7~13分:没有创新能力。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