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厘清自己的性格优势
每个人的性格中都有一定的优势与缺陷。仔细分析自己性格中的优势,努力挖掘自己的优点,并让那些优点成为自己的习惯。顺应自己性格上的优势,避开自己的盲点,你也可以成为一代伟人。
美国著名小说家马克·吐温可谓家喻户晓,他就曾经因为发现自己性格上的优势,秉着自己的性格和天赋去做事,结果才转败为胜。
马克·吐温曾十分热衷于经商,但他没有经商的性格和天赋。尽管他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他还是失败了。一次就赔进了十几万美金。但马克·吐温并未因此而收手,他不服输,继续下去。虽然他总结了经验教训,做自己最熟悉的领域——出版。结果,他再一次失败了,几乎赔进了自己全部的家底。当马克·吐温垂头丧气地回到家里,将一切都告诉妻子之后,妻子平静地对他说道:“别灰心!我一直相信你的性格适合文学创作,而不是经商。”马克·吐温抬起头,望着妻子无言以对——现在已倾家荡产了,连吃饭都成了问题,哪还有闲情逸致去搞创作。妻子默默地打开抽屉,拿出厚厚一沓钞票,对他说:“亲爱的,放心吧!我们还饿不死。”马克·吐温终于听从了妻子的建议,结果他因此而成为了一名伟大的文学家。
一般来说,性格偏于内向的人,内心比较敏感,他们看待事物比较仔细,观察能力比较强,通常能看到或者体会到别人不能体会到的问题。虽然不爱言谈,但他们的想象力异常的丰富。他们喜欢相对安静的环境,勤于思考。此类人比较适合当作家、文秘、会计、慈善等之类的工作。
偏于外向的人,他们很少待在家,他们总喜欢参加聚会什么的。他们好动,能说,活动能力强。依照他们的学术、能力,还有个性上的特点,他们比较适合外交和社会上的工作。
一个人要想在某方面有所建树,就必须要很清楚地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缺陷和优势,知道怎样去避开盲点,不让自己陷入忙碌而无为、恐惧而绝望当中。一定要弄清楚:自己最适合做什么?哪个领域、哪个岗位才是自己终生的事业所在?
70%的人没有成功,并不是因为他们笨,他们无能。而是他们陷入了自己的盲点。我们中间的许多人在某一方面一窍不通,可在其他方面却有特殊的本领。
也许你的数学不行,但语言方面却是个天才;在物理和化学方面也许差一些,但写小说、诗歌却是能手;也许你不熟音谱,五音不全,唱歌跟牛吼似的,但却有一双极其灵巧的手……在认识到自己长处的这个前提下,如果你能扬长避短,认真地做下去,久而久之,自然会结出丰硕的成果。
牛顿、爱迪生他们从小也不是天才。那时他们在老师和同学当中是个“笨蛋”“低能儿”“最不上进”的学生。结果呢,他们却成为全世界贡献最大的人。在那时,他们的天才没有被别人发现,潜能没有被自己挖掘出来,他们是个再普通不过的人,只要找到他们的特点,他们就会变得“无所不能”。
记住:“天生我才必有用。”只要你找到自己的特点,不再围绕自己的盲点,你也可以成为一个天才!
对于性格特点,除了和自己的血型有关以外,更多的是受环境的影响。结合自身的特点,将自己的品行、性格、爱好、长处、缺点等,用表格的方法列出来,认真分析后,避开自己的缺点,巩固自己的优点,并养成一种习惯。
德国文学家歌德曾经说过:“先成为某种人,你才有可能做成某件事。”
让优秀成为习惯,你离成功就不远了。
环境是性格发展形成的一个决定性因素。环境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家庭、学校、社会活动圈子以及工作实践来发生效应的。但,无论怎样,自己要清楚地了解你自己的性格,“知此,透己,才能更好地成就自己。”
2.了解自己的性格弱点
世界上并无十全十美的人,无论你多么地出色,性格上都会有缺陷,这些缺陷有可能成为你事业上的阻力。熟知自己的缺点,了解你的对手,掌握他的弱点,自然人生之路才通畅。
很多人总是在抱怨命运的不公,总是为这事那事的失败而捶胸顿足,而他们却不知道失败的关键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他们自身的性格弱点导致的。
秦末楚汉相争时的“西楚霸王”项羽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如果仔细品味项羽一生的成败,其实与他的性格特点关系很大。
项羽名籍,出身于楚国的贵族。在他小时候,有一次秦始皇到楚地巡游,幼年的项羽也和叔叔来到大街上看热闹。在看到秦王羸政坐在高高的黄盖之下的景象时,小项羽说出了:“吾必将取而代之”的豪言壮语。项羽勇敢刚毅、抱负远大的性格由此可见一斑。
果然,项羽长大之后并非平凡之辈,他与叔父杀死秦会稽郡守,率江东勇士八千,起兵反秦。在巨鹿之战中,破釜沉舟,大破秦军,被推为诸侯上将军,成为了反秦斗争中叱咤风云的英雄和领袖。后来,项羽攻入咸阳后,杀子婴、火烧阿房宫,分割关下,自立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成就了一番丰功伟业。
然而,项羽虽然神勇无比,但他的性格中还有另外一面,那就是“有勇无谋,优柔寡断,刚愎自用”等特征,这些性格侧面使项羽在许多关键时刻犯了错误。比如,他攻入咸阳后不但不安抚民众反而大开杀戒,火烧宫殿;比如,他在鸿门宴上本来可以置自己的对手刘邦于死地,却优柔寡断,使得刘邦逃之夭夭,为日后的统治危机埋下了伏笔;比如,他刚愎自用,听不进属下的忠言,致使有才能的人如陈平、韩信等人都离楚归汉,甚至连他视为“亚父”的谋臣范增也被逼走。如此种种,导致了项羽在后来的楚汉争霸中逐渐落了下风。
垓下一役,项羽连战失利,遭受十面埋伏,在四面楚歌声中将士无不落泪,士气全无,他心爱的虞姬也刎颈自杀。孤独的项羽凭借盖世武功,杀出重围,最后单枪匹马到达乌江。有人划船接他过江,项羽想到当年率8000江东子弟渡江起义,如下仅剩他一人,自感无颜以见江东父老,于是拒绝过江,自刎而死,给后人留下了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应该说,项羽是历史上少有的奇才。他的勇猛性格成就了他的大业,但同时也为后来的失败埋下了伏笔。正可谓是:成也性格,败也性格。
我们且不论项羽的性格是好还是坏,从项羽的例子中,我们起码可以肯定一点,你只有避免自己的性格弱点,克服自身性格缺陷,主宰自己的性格优势,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
人的性格是复杂的,但绝不是破碎的。每个人的性格中总有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把性格中的各种元素统一起来,呈现出一条总体的人性趋向,这种人性趋向正确与否就将决定一个人一生的成败。因此,弄通人的性格复杂性的成因显得很有必要。它可以为你提供校正性格中不良因素影响,张扬个性中积极美好一面的最佳依据,引导你走向自己所能开拓的最亮丽的世界。
3.以己之长补己之短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亮之处,要善于发现和发扬自己的闪光点,以己之长补己之短,变不利为有利。
有一篇伊索寓言《狐狸和豹》。这则寓言讲的是豹向狐狸展示自己全身的花纹,以展示自己的美丽。狐狸说:“你有天生的外貌,我有最聪明的头脑。”
这个短小的故事让我们想到了清代有个将军叫杨时斋,他认为军营中没有无用之人。聋子,安排在左右当侍者,可避免泄露重要军事机密;哑巴,派他传递密信,一旦被敌人抓住除了搜去密信之外,再也问不出更多的东西;瘸子,命令他去守护炮台,坚守阵地,他很难弃阵而逃;瞎子,听觉特别好,命他战前伏在阵地前窃听敌军的动静,担负侦察任务。
可见,人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这需要你仔细发掘,用心发现。
话说当年苏州有个“水晶宫”酒店,酒店大堂门口配了个一米二三的小伙子,这也许是老板的别出心裁。这小伙子专门为往返酒店的客人开车门、做引导。虽说个子矮,可动作利索,反应快,而且敬业,他的服务让人非常舒服。人们无论是对他的表扬还是嘲笑,他都一样的面带笑容,从不发脾气,有时候还会开心地和客人说笑话:浓缩的都是精华,天生我才必有用,看我这高度,就是开车门的料。由于他表现好,且能管人,后来听说还升了领班。这就是人虽矮小可志气不短,而且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实现了自我价值。
有一位孙小姐,是旅游公司的导游。孙小姐生得一张国字脸、塌鼻梁、小眯眼,大家见了这尊容一片嘘声。这孙小姐大概早就料到大家有这样的反应,镇定自若地自我介绍道:各位好!我是负责你们这次游程的“三陪”之一,因为我长得很“违章”,所以有人把我叫成《水浒传》里的孙二娘,没关系,尽管叫。你们别看我面盆脸、水蛇腰、磨盘屁股一线天(指眼睛),可我那“面盆”里装的是笑话,我那腰里藏的是智慧,我那磨盘里磨出的是“幽默”,我那一线天更是火眼金睛。果然,几天下来,从她的旅游知识、导游技巧、服务安排到职业道德样样都非常到位,令全团人折服。丰富的知识,风趣、幽默的言语,开心的笑话,周到的服务贯穿于全过程。大家对她的表现当然是十分的满意,所以大家都得出一个结论:人不可貌相。她从不掩饰自己的“违章”,变劣势为优势,成长为旅行社里的品牌导游。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缺陷和不足是每个人不可避免的。就看你怎么去面对,你如果能积极地面对,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你的亮点和发光点,只要你自信、乐观,有一个好的精神面貌,不管你有什么先天不足,你同样能在人生的道路上熠熠生辉。
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总会比较费力,也许“十分努力一分收获”。若是能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发挥自己的长处、自己的优势上面,必然会“事半功倍”。取己之长,补己之短,我们不应该只是盯着自己的不足,而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试图改变他,这样往往会把自己的优势也隐藏起来没有机会凸显,因而应该更多的关注自己的亮点和优势,最大限度地把他发挥出来,并争取做得更好,表现得更好。取己之长,补己之短,找准自我的定位,充分发挥,你必然会发现不一样的自己!
4.以人之长补己之短
毫无疑问,“以人之长补己之短”这种方式是聪明的。因为用这种方式,我们仅需睁大眼睛,竖起耳朵,转动脑子,就可以将其他人或国家用了几十甚至上百年总结出的经验教训学回家。美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美国,众所周知是一个世界性的超级大国,可就是这样一个众所周知的大国,它的历史才只有200多年!他去学习英国的工业,然后抓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会,大力发展经济;他去学习法国的《民法典》,然后颁布《独立宣言》。不得不说,鲁迅的“拿来主义”在他的手中发挥到了重要的作用。国然,人亦然。
人人都希望在自己的领域里取得不俗的表现,都想拥有一些别人不具备的东西,那就是过人的技能。的确,拥有过人的技能不但是成功的有利条件,也可以使我们获得他人的信赖和尊敬。但是,在这个讲求竞争的时代中,有一种因素比技能更为重要,那就是合作精神。可惜这个问题常常被人们忽视。有时候,在完全没有经验的领域里,你能取得的成就通常比你有认识的领域里还大,为什么呢?因为当你很诚心地面对一个你不知道如何解决的问题时,你会立刻寻求比较了解该领域的专家的协助。
有一个人,他是一个外语翻译公司的老板,中专学历,英语不是太好,如果单单让他搞翻译,可能并不比别人强,他甚至也不会想去尝试。但是,他的业务量在他的那个城市是做得最好的,他会雇用到最好的人员为他工作。而且,那些专业人士也非常心甘情愿地为他打工,因为他是一个极其友善的人,非常好相处,他对于英语知识的缺乏没有成为一道无法克服的障碍,反而成为他获得成功的起点。实际上,我们每个人所具备的优点、才干与能力都有限,然而,我们却都有数不尽的缺点和知识盲区。换句话说,我们所知道与能够做的事情比我们所不知道而且做不到的事情要少得多。如果我们没有办法将这种障碍转变为成功的起点,我们就只能成为平庸之辈。实现梦想的人和大多数平凡人之间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会利用别人以补自己的不足,而大多数平凡人却对自己的不足投降。比投降更糟的是忽略此种不足,而且还表现出仿佛自己无所不知,这些人不太可能成就大事,除非他们能够正视自身的缺点与不足。
因此,你如果想从大众中脱颖而出,首先你就必须承认自身的优点、才干与能力是有限的,而缺点和不足却是很多的,这是第一步。第二步则是确认你有什么优点、才干与能力,还有哪些缺点与不足。除了由自己来确认之外,也可以求教于那些了解你的人,他们会帮助你指出某些你可能完全忽略掉的部分。
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其实很简单。最重要的就是放开胸怀,把眼光投向更远的地方,接纳来自他人的先进策略。相信每个人在真正做到“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后,都能发展得更为强大。
5.长短互补保持性格的平衡与稳定
一个人一生中总要面对和参与许多场合,而每一种场合都要求具有不同的性格表现。比如你性格内向沉稳,遇到庄重的场合,人们会感到你的性格表现很好;当遇到欢快愉悦的场合,你的这种性格就不能说是一种好性格了。所以,所谓好性格其实是多种优质性格在一个人身上的有机组合,亦可称之为性格互补。性格的长短互补就是保持性格的平衡与稳定。
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无论哪种性格的人,不受欢迎的都是极个别的,大多数人都是能够与人相容相处的。很多有个性的人都有其可取之处,他们短处的地方总有一定的长处来弥补,长短互补保持着性格的平衡与稳定。如,性格急躁的人往往做事干脆利落,雷厉风行,同时又多有爱心、同情心;性子慢的人做事心细,有耐心;内向性格的人说话办事稳重,有内涵。其实,性格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也没有谁对谁错,“乐观和悲观对这个世界都有贡献,前者发明了飞机,而后者发明了降落伞。”我们每个人都有优点和不足之处,所以不要为自己的缺点感到自责,应该提倡的是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大家彼此之间可以通过互补达到团队的完美。对于每个生命个体而言,应该主动地去了解自己的优缺点,这样才能做到爱自己、宽容自己,也才能去爱别人,而不是想把别人都改造成跟自己一样的人。
不要与自己的性格为敌,别试图去征服自己的个性。对待自己的性格,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努力去唤醒它、发现它、善待它、宽容它、控制它的不足、发挥它的优势、改善它需要改善的地方,如此最终才能达成每个人所期望的人生目标。由此可见,向自己学习比向别人学习更有意义,每个人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自我,没有必要去刻意地变成别人。
不应过分桎梏于自己的弱势和不足,更应该关注自己的潜能和优势。根据木桶盛水的原理,决定一个木桶盛水多少不是看这个木桶有多高,而是看桶壁上最低一个木板的位置。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因此都会有长处和不足,对待它们首先应该是发掘自身的优点和长处,即“扬长”,而后才对不足和缺陷进行弥补,即“补短”。只有如此,首先是发挥个人的优势,构建自己施展才华的平台,才可以成为自己应该可以成为的人,而随后在成长的过程中,再去弥补其他的不足,这样每个人才能生活得更加地从容。
不要总想着去改造他人来适合自己。每个人都似乎喜欢和跟自己相近的人相处,有不少老板都恨不得把员工改造成跟自己一样的人,但这恰恰是对性格理解的误区。其实最不像你的人、你最不喜欢的人,或许正是你的团队最需要的人。例如,如果你的身边总有一个爱说“万一”的人,也许会给你留下胆小、悲观的印象,甚至会让你感到心烦。但也许正是由于某个“万一”,让你看到了事物被忽视的一面,从而避免了某种损失。
认识差异性,尊重差异性,保护差异性,创造差异性,鼓励差异性,管理差异性。每个人之间的差异性是客观的,刻意地回避它们是不切实际的表现,只有做到了以上的各方面,才是对于差异性真正的尊重。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