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火文集-风云花絮(22)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这些事实的确是叫人感动的,热河人民为了表示感谢,自动地发起慰劳,中苏友好协会热河分会,收到了各界人民写来的慰劳信1123封,有一个叫作韩汝诚的人信上说:“你们的国际主义精神,解决了我的思想问题,我说不出的感激,更说不出的欢喜,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你们!”

    苏联防疫队在1949年11月28日完成工作任务后,就离开东北回国了,东北人民政府高岗主席代表东北人民送给他们一面锦旗,上面写的是:“你们高度国际主义的精神,拯救了东北疫区人民的生命,我们谨致衷心的感谢。”

    二、苏联专家到太行山

    太行山上的路是高低不平的,汽车在这种高低不平的路上走起来,总是一蹦一跳;太行山上的路,灰又特别来得多,汽车开快了,屁股后边的灰土就滚成黄色的云团,卷进车棚,把车内坐的人的脸上身上,打满了灰,嘴里鼻里呛得怪难受的。

    在1950年的1月,一辆汽车载了好几位苏联工业专家到太行山来参观工厂并且帮助解决技术上的困难。汽车在高低不平灰尘很厚的路上走了很久很久,才到了一个工厂,大家都累得很厉害了,可是苏联专家们下了车,不洗脸,不休息,也不喝水,拍拍身上的灰尘就说:“先到工厂去看看!”

    他们到了工厂,问这问那,一点点的小事都很注意,看见“天轴”的铜皮带盘,他们觉得很奇怪,便摇摇头说:“不好!铜料来源困难,皮带盘能用生铁铸的,为啥要用铜铸呢?”专家们这问题提得实在对,太行山有的是铁,铜料却真缺少,到处去搜集破铜盆、烂灯盏、烟杆头……材料员天天在说“铜不好收”!可是“天轴”上的皮带盘还有不少是铜铸的。一个铜皮带盘,起码要化十斤铜,如果皮带盘改用生铁铸,把铜做成其他零件,那多么好!可是大家以前却从来没有注意这件事。

    专家们到了太行山的一家钢砖厂,这家钢砖厂,一向有个老毛病,就是烧出来的耐火砖,总是有点弯,两块砖合起来,当中会空出一条缝来。所以,出产的成品不能放在炼钢炉和冶铁炉里用,因为钢的热度高,钢质如果从砖缝里钻出来的话,炉子就会垮了,不但生产任务完不成,人力物力的损失更大。许多工人、技师都动过脑筋,说是“炉墙斜”,要改正,可是总没有把握,不敢大胆下手,害怕不能完成任务。这次苏联专家来了,工人和技师们把这毛病告诉了他们,苏联专家苏里克等同志,到钢砖厂窑上,仔细研究了以后肯定地说:“你们说得很对,的确是炉墙斜了,大家一齐来把它改正吧!”于是专家住了下来,不到几天,就把斜的炉墙改正了,耐火砖烧出来再也不弯了,两块砖合起来一点缝也没有,工人们喜欢得到处讲:“苏联老大哥把耐火砖的老毛病医好啦!”

    同样的情形,也发生在一家煤焦油厂里,这家厂里的十个焦油炉坏了两个。苏联专家到了工厂,早起晚睡,研究炉子的毛病,最后,毛病找到了,是炉墙烧弯了。在专家们的详细指导下,工友们把烧弯的炉墙改正,两个煤焦炉才又复活起来。

    苏联专家们在太行山的时候,有一天,和一家很远的工厂的负责同志约好,第二天一早七点钟来参观工厂。因为是一月里,天气很冷,恰巧又下了一夜的大雪,平地上雪花堆得有五六寸厚,可是苏联专家们非常遵守时间。天不亮就起了床,洗脸穿衣服,七点钟的时候就准时到了某工厂。可是我们的那位负责同志,以为下了雪,苏联专家不会来了,当专家们到了工厂院子里的时候,他还在睡觉。专家们不客气地说:“这不好!”使得那位同志又惭愧又佩服。

    苏联专家离开太行山后,太行山每个工厂里的工友们,在他们离开后很挂念他们,常常一遍又一遍地讲那些苏联专家在太行山的小故事。

    三、苏联专家在石景山发电厂

    北京石景山发电厂是很大的,1949年9月26日,苏联电气专家维申聂夫斯基、汽机专家切勒内什润夫、锅炉专家石少夫带了翻译来帮助工作。

    他们十分热情,每天上班时,亲切地和工友们握手问好,工友们起初对他们还有点陌生,几天后,便对他们又敬仰又亲热了。

    发电厂的十四号炉和第六号发电机,在专家们到厂以后全发生了毛病,但经过苏联专家的帮助,加上工友们的努力,都修好了。在修六号机的时候,拆装和清理电机心,苏联专家算好如果每天工作24小时,要7天才能完成,但是结果提前了72小时完成,苏联专家们对我们中国工人的工作精神和能力非常佩服,伸出了大拇指连续不断地说:“顶好!顶好!”

    苏联专家们工作是很认真负责的,六号机的动子和静子,许多年来从没有详细的记录,苏联专家觉得这是厂方管理得不够的地方。他们就建议:以后每次开车和停车之前,动子和静子的绝缘要详细记载。在清理动子和静子的时候,他们要求一定要清理得干干净净,并且要用白布仔细擦。在试验动子绝缘的时候,他们亲自动手,一次又一次地试验,一点也不马虎,大大地感动了每一个工友。

    苏联专家对厂里每一个部门都很关心,他们很详细地问工厂里锅炉的情形,看到水池里泥土很多,他们就提出挖泥的建议来。有一天,工友们修理油开关,忘了把箱底合上,专家们就赶快制止,并且很认真地说:“箱底不合上,尘土落进去,是很不好的,这种地方我们要注意才对。”

    苏联专家们在12月29日离开了石景山发电厂,短短的两个月里,十四号炉修好了,六号机也放光了,工程师和工友们在技术上都学到了不少东西,苏联专家们离开的时候,大家不由地都有点舍不得。

    四、苏联专家帮我们建设新首都

    1949年9月中,几位苏联朋友到北京来帮助我们建设新首都。他们——有的是电车专家,有的是汽车专家,有的是自来水和煤气专家。

    苏联朋友们走到的地方,不但口头问,还亲自下手检查,连一个小地方都不放过。

    他们到了燕京造纸厂,看见有三部造纸机在开动,就问了一下产量的数字,他们根据自己丰富的经验,告诉纸厂的负责同志说:“产量还应该再提高20%。”

    他们曾到电车公司去检查车辆,公司方面告诉他们:车辆不够,想从外国想办法。但苏联专家到仓库里一看,说现存的零件足以装置起够用的车辆,用不着往外国去买。同时,他们看到检验过的车子质量还是很差,就建议公司采取负责制,还介绍了苏联在这方面的情形说:“在我们国家里,检查员对自己的工作都要签字负责的。”电车公司接受了建议,车子的质量有了很大的改进。

    有一次,在公共汽车公司的废料堆里,他们发现了很多可以利用的铅背钩,他们就动手捡了出来,并且坦白地告诉负责同志:“浪费材料是不应该的。”苏联朋友这种对工作负责的态度,深深地教育了全厂的工作人员。

    他们看见刷洗公共汽车的工人立在又是泥又是水的水坑里工作,很不同意,说应该有排泄脏水的设备才对。又看见工人们用着强烈光度的氢氧焰在焊接零件,却不戴保护眼睛的蓝眼镜,他们就说:“如果工厂里没有蓝眼镜,是厂长的责任。如果有镜子工人不戴,是工会的责任。对于工人的健康,应该特别注意才行。”

    公共汽车公司的车辆,一向不定期检修的。苏联专家建议公司订立洗车和检修的制度,并且想出办法告诉公司的负责人说:“可以把大卡车改成轿车,以达到出车一百辆。”在他们的热心帮助下,检修制度就初步的规定起来了。

    苏联朋友们到了自来水公司,考察了水井、机器安装的年月日和机器的效能以后,就教工人怎样用代铅粉,并且拿了苏联的样品给我们仿造。发现自来水里用的氯气较少,杀菌力不够大时,他们就建议我们建立一种化验标准,来保障市民的健康,同时还介绍了苏联管理自来水的各种方法,给我们做参考。

    苏联朋友办事是很认真的,不过态度却总是非常客气,他们提意见时,总爱说:“我们的意见是这样,请问你们觉得怎样?”所以在他们的影响下,许多干部的工作作风也变得踏实了。电车公司南厂听到苏联朋友说“工作环境不卫生,有害工人健康”的批评后,就展开了清洁运动,有的老工人说:“我在这里做了十几年工,这还是第一次。”新建铁工厂在苏联朋友提出意见后,就把机器擦得光亮亮的。自来水公司按照苏联朋友的建议,把邻近电车轨道的水管用麻布包扎起来,防止了电力对水管的分裂。并且在苏联朋友的帮助下,订立了很详细的一年工作计划。

    最可感谢的,是修理北京地下水道的事。北京的地下水道还是明朝时候造的,已经很古老了,下雨时,水不通,地面就要积水,过去国民党曾请了美国工程师来看,美国人在外面一看说:“北京的水道,应该毁掉,照美国的样子另造。”假如照美国人的话做,各种材料都要到美国去买,美国可以大做一笔生意。而且,美国的东西,中国人一定不会使用,又要养一大批美国“技术人员”,他们的待遇又要特别高。可是,苏联朋友中的水利专家,亲自钻进地下水道里去看,研究了以后说:“北京的地下水道,按历史来说是全世界第一,应该保存和修理,决不要毁掉。”根据他们的观察,利用原物修理一下就可以了。从这件事,我们就可以看出,苏联朋友不但尽力帮助我们,而且还尽力珍惜我们中国的物力财力!

    所以北京汽车修理厂的工友说:“以前我们只知苏联好,可是到底怎样好,就说不明白。这回苏联专家来了,看到他们对我们的帮助,我们才明白了。”

    五、苏联专家在天津制钢厂

    1950年初,苏联专家们到了天津制钢厂,无论大的事情,小的事情,都给了我们很多的帮助。

    天津制钢厂的马丁炉,在修理好以后,烤炉的时间一向都要花15天,因为这是学的英美方法,火由小而大,怕炉子受损伤。可是苏联专家看了以后说:“这炉子的构造很好,用四天烤炉的时间就够了。”大家听了苏联专家的话,打破了从前的旧法子,结果每次就节省了十天多的时间。

    从前修马丁炉的时候,一定要停火,这样,停火的9天时间就是浪费的,但是苏联专家提出了不停火修理的方法,叫作热修法。只要十几个钟头就可以了,既省时间又没有冷缩的害处,可以延长炉子的寿命。有些工人听说要用热修法,就说:“这样热的火,人进去修理,烤焦了怎么办,这不是苏联大哥和我们开玩笑吗?”但大部分的工人和职员觉得有道理,一定行。修理之前,苏联专家先详细研究了每个工人的技术能力,分配了适当的工作,并且画了图样讲解给全体职工听,大家觉得有道理,党员潘长有说:“苏联大哥,有经验,一定行,干吧!”

    开始修的时候,火热得很,大家又从来没有这样做过,胆子小,做起来也慢,等到挡火墙修好以后,大家信心加强了,情绪就好起来。不过因为挡火墙下的废铁有了漏空,时间一长,有些工人被火烤得吃不消了,情绪就又不好了。有的说:“这种修法不行的!”这时候,潘长有就提出稍停一会儿火,我们工人进去修保证很快修好,于是,他带头穿上了湿水的棉衣进入到八九百度的炉子里工作,衣服一次一次地都给火烤得烧了起来,但是,四十几分钟里就把挡火墙修好了。挡火墙修好后,修炉工作就可以顺利继续下去了。苏联专家们看到这样动人的场面兴奋地说:“中国工人阶级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工人们也喊:“有苏联大哥的帮助,新中国的建设更快!”

    于是苏联专家们又亲自指挥亲自动手,在抢修工作中,一连二十几个钟头都不休息,甚至连吃饭都舍不得离开现场。工人们对专家马里谢夫同志说:“你去休息休息好不好?”马里谢夫同志对大家笑笑,却仍旧继续工作。

    苏联专家对许多细小的事情都十分注意,有一次铸钢的时候,有点沙子掉进了钢水,专家们马上提出了意见,有的工人说:“三十多吨的钢水里,落下一点沙子有什么关系?”苏联专家就耐心地说:“不能放过一粒沙子,有时候很小的沙子会造成很大的损失,比如有沙子的钢做成钢丝绳,到煤井去用,很可能断裂,要是发生了这种不幸的事该多么不好!”工友们都点头,接受了意见,纠正了马虎的毛病。

    苏联专家常常问到工人的生活,他们说:“工人的生活一定要注意,生活不好就会影响生产。”对于安全设备的加强,他们也注意,像轧钢场的马力旁边,十几年来从没有栏杆,现在也加上栏杆了。

    有一天,苏联专家看见有些机器堆着没有人管,灰尘积得很厚。问为什么不管,回答的人说:“这些机器不好。”苏联专家说:“不好,也要好好擦,好好保存着。有,总比没有好。好,是从不好上发展起来的!”

    记得在苏联专家们刚来的时候,很多职工觉得新奇,有些人说:“外国人都不是好人!”但经过苏联专家们的帮助和相处以后,就都转变过来了。冶炼工人文兆林说:“我们跟苏联大哥学了不少本领。”有的工友说:“不懂俄文真倒霉。”在工人们的要求下,苏联工程师通过翻译替全体职工上了好几次课,专门讲些冶炼工作上的问题,受到大家的热烈欢迎。在这种情形下,工人们就和苏联专家开联欢会,并且用红绸子写全体签名的纪念信送给苏联专家,他们收到这礼物以后,热情地说:“我们要把这个贵重的礼物带回苏联,和斯大林同志发给我的奖章放在一起。”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