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火文集-王火散文随笔集(18)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访奥期间,我还游览了维也纳市立公园。这里有约翰·施特劳斯纪念碑。他演奏小提琴的金色铜像竖立在白色大理石的台阶上,姿态潇洒,背后的大理石拱门上雕刻着小天使、音乐女神的裸像,栩栩如生,背衬着高大的常青树和黄叶树,台阶前盛开着黄色的菊花。在这里,令人仿佛听到圆舞曲的旋律随风飘来。据说,每年夏季这里都要举行施特劳斯圆舞曲的露天音乐会。维也纳的人们得天独厚地能享受到乐坛大师的音乐。可惜我们是秋天才来。

    为了凭吊那些音乐大师的坟墓。我们到了中央名人公墓。我真佩服并且钦羡欧洲一些国家对名人墓地的保护与关注。这种感觉,在捷克访问布拉格时我就有深切的感受了,到维也纳,这种感觉更浓。这个中央名人公墓里,有郁郁葱葱的古树、如茵的草地、可爱的喷泉,整个墓地就是一个设计精美的大公园,每个墓前石碑的雕刻设计形态与内容都不相同,表现了葬在墓中的人物各自的特点与禀性,可以说每个墓都是一件艺术品。有意思的是人们爱到这里来寻找、凭吊、献花的都是那些在人类文化史上做出过巨大贡献的大师的墓,皇位、爵位或金钱、富裕所造成的名人如今墓前却冷落而寂寞。

    在维也纳,那条著名的商业街给我留下极好的印象。这条以18世纪奥地利女皇玛丽亚·特莱西娅命名的步行街,没有车辆行驶,逛街、购物安全方便。商店的大玻璃橱窗里都摆设着吸引人的华丽商品。这里讲德语,但英语也常可通行无阻。奥地利的先令,一美元合六先令,商店收先令也收美元。物价比捷克和南斯拉夫高,但商品丰富、质量也好。首饰店里珠光宝气,时装店里服饰上乘,旅游纪念品尤其多,外国旅游者都在这里悠闲地逛商店,我也选购了一些纪念品。

    我到维也纳前,在英国的小女儿亮亮曾写信说:“爸爸,您到维也纳一定要去故宫游览,到那里,您一定会想到希茜公主……”维也纳之游,故宫的确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个皇宫离国会大厦和国家歌剧院都不远。我既在亮亮寄给我她游维也纳的照片上看到过它,也从国际影星罗蜜·施耐特主演的电影《希茜公主》(又译《茜茜公主》)上熟悉过它。它并不高大巍峨,却有富丽堂皇的印象。皇宫前的广场平坦洁净,后花园里树林葱茏、花卉繁多。步行游览故宫时,我不禁想起了1742年开始的奥地利女皇玛丽亚和她的儿子约瑟夫二世相继进行改革的事。是他们母子,为奥地利国家奠定了近代政治、经济、军事、司法、教育的基础,在奥地利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想起了1853年与奥地利皇帝弗兰兹·约瑟夫结婚的那位神话般的美艳皇后希茜公主。希茜正式名字是伊丽莎白,她思想开放,感情丰富,热爱自由,会写诗擅长骑马,具有强烈的和平意识与民族感情,在奥匈民族冲突中,她为民族和解做出过贡献,但1898年9月10日,她在瑞士日内瓦被一个无政府主义青年暗杀殒命,当时这事使欧洲震惊。漫步故宫时我不禁想:我脚下踩着的路,也许希茜当年都走过。我看到的宫殿,她当年曾在大厅中随着出神入化的圆舞曲翩翩起舞过。于是,一种怀古的幽情油然而生……

    故宫门前广场上,有十几辆马车停着,每辆马车由两匹骏马拉驶,花几元或十几元美金就可以乘坐,体味一下18世纪的宫廷生活。我看到一个白发的老年外国旅游者由一个导游的年轻美貌的金发姑娘陪伴着坐上了一辆马车,御者挥鞭,马车蹄声“嘚嘚”向西远去……

    维也纳不是以赌场、红灯区、餐饮娱乐、摩天大楼等花花世界吸引游客。这里风光如画,古迹名胜众多,城市绿化得妩媚清新,洁净而无污染,富裕而平静,建筑物和雕像充满情趣,特别重要的是富有高品位的文化气息,充满音乐的浪漫气氛。由此可见,它成为世界名城绝非偶然。

    在缅甸飞来飞去

    ——访缅散记之一

    1993年12月1日晨,中国作家代表团蒋子龙、冰夫、王扶、赵小兰和我五人从北京乘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班机起飞时,北京是摄氏零下六度,真正严寒的冬天。两个半小时后抵达昆明,是摄氏十六度,春天一样。午后一点多钟,飞机继续飞行,两小时行程一千三百公里,到达仰光机场时,烈日高照,温度高达摄氏三十二度。一日之内,经历了冬、春、夏三季。

    一

    缅甸文化部副部长吴梭纽、印刷出版事业董事长吴昂乃、著名作家文学宫负责人吴苗丹等一批人都上来迎接。我驻缅大使馆文化参赞林朝宗、一秘韩学文、新华社首席记者张云飞等也来欢迎。新闻记者都纷纷拍照。天热,我们一下飞机感受到的不仅是气候的火热,而且是“胞波”情谊的温暖。这以后,仰光的英文、缅文报纸、电视台就常刊登我们的行踪和报道了。有时参加宴会,正坐着进食时,就看到旁边的电视荧屏上出现了我们来参加宴会的录像,报道的速度是很快的。

    警官骑摩托开道,三辆“皇冠”和主人的轿车形成一支车队,载着我们中国作家代表团驶向幽静美丽的茵雅湖宾馆。一路上,警察敬礼、绿灯放行。这样的车队在仰光一直保持到我们离开。去到外地时,也是一样摩托或警车、军车开道,车队奔驰,将我们作为贵宾。刚抵茵雅湖宾馆,还来不及洗澡,就得到通知:宣传部部长谬丹将军立刻要热情会见代表团。大家匆匆洗脸更衣,马上乘车去宣传部。穿军装仪表堂堂的谬丹将军和一大批宣传部的负责人同代表团成员一一握手,愉快交谈,用缅式茶点招待我们。他强调:我们是亲戚、兄弟关系,有什么要求都可以提出来,希望我们在缅甸生活得像在家里一样,并表达了中缅双方文化界应多进行交流的愿望。会见后,韩学文一秘马上陪我们到大使馆见梁枫大使。梁大使当年曾是周总理的越南文翻译,他与我们一同喝茶交谈,告诉我们:缅甸是我们的友好邻邦,对我们很友好,在这里外交工作比较好做。大使是位仪表很好、和蔼亲切的外交家。以后,在宣传部吴登盛副部长盛宴招待我们时,梁大使也亲自来参加。当晚六时半,吴昂乃董事长在金碧辉煌彩灯闪烁的水上餐厅用中国菜肴宴请我们。厨师是在北京培训过的,鱼翅、明虾等的烹调滋味都很鲜美。在国外吃中国菜,别有一番滋味。

    从这天开始,好客的主人每天都把日程安排得满满的,宴会也陆续不断,使我们确有“走亲戚”、“访好友”的感觉。

    二

    到仰光后,我就在注视着关心的一切。得到的印象是这个七十多万人的大城市非常美丽。西式建筑和缅式建筑及佛塔寺庙蔚为一体,形成仰光独特的风格。空气毫无污染,绿化极好。亚热带的树木枝繁叶茂,高高的椰树果实累累。到处鲜花盛开,市容整洁,街上汽车极多,街道宽阔而且干净,不见有人随地吐痰或乱抛废纸杂物。缅甸人待人接物态度和蔼。在缅甸工作了八年的大使馆一秘韩学文说:“这里社会安定、治安也较好。”他未见过缅甸人在街上大声吵架或打架的。缅甸已经扫除了文盲,人民教养都不错。上公共汽车,年轻男人让老人妇女先上。市面看上去比较繁荣,私营企业已占百分之九十以上。我们逛盎山市场购物中心,见经商的个体户很多,给我们一种兴旺景象。

    五年前,缅甸仰光发生了一件事:被缅甸人民尊奉为民族救国英雄的昂山将军(早在1947年7月已被刺遇难)的女儿昂山素季要竞选国家首脑。群众上了街,形成了骚乱。于是,产生了缅甸恢复法律和秩序委员会的组织。“恢复法律”指的是昂山时制定的宪法规定:凡与外国人结婚的人不得担任国家首脑,而昂山素季的丈夫是英国人。“恢复秩序”,指的是保持国家的稳定团结。从那时起,昂山素季始终住在仰光她的宅子里,但不准出来从事政治活动。昂山将军的铜像、塑像、画像和照片今天在缅甸仍随处可见。昂山素季的事件发生后,西方大国以“人权”问题为借口制裁缅甸,诺贝尔和平奖也发给了昂山素季。从那以后,一晃五年了,到缅甸前,我看到过法新社9月7日发自仰光的一条电讯,标题是《缅甸政治气氛趋于宽松》,电文说:“五年后的今天,缅甸的将军们仍未显示出他们放宽控制的任何迹象。但是,此间持乐观态度的人士说,已开始出现发生变化的蛛丝马迹。当政的军人肯定不会返回兵营,军政府在缓慢地实行对外开放。乐观主义者——缅甸的和外国的都有——说,这对缅甸只会有好处。一位长期居住在缅甸的外国人本周早些时候说:‘他们迈出的步子很小,但每一步都是对与世界其他地区发展关系的一种小小的承诺。’……”一位外交官说:“最重大的变化是他们意识到他们需要成为世界商业和经济社会的一部分。”军政府接管政权后不久便放宽了经济限制,而且已开始收到成效。一位态度比较乐观的观察家承认,毫无迹象表明军政府要放松对权力的控制,但同时又说制定会议至少标志着一种对话的开始。在过去的十八个月中约有一千八百名政治犯获释。一位外交官说:“目前气氛比较宽松……”访缅归来后,我看到提前出版的日本《经济往来》杂志1994年1月号上有创价大学教授今川漠一写的《亚洲的时代属于谁》一文中说:“近年来,实力不断增强的国家,如中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尼等,对美国和西欧发达国家公开宣传自己的主张。另外,亚洲也还存在着虽然经济实力不够,但凭借军事力量和地理特点,对欧美采取强硬态度的国家,如缅甸,对欧美的压制人权的批评毫不理睬……”西方记者的报道和日本教授的论述多少也反映了一点今日缅甸的实际。

    西方大国有的总是爱用“人权”来干涉别国的内政,他们实际上对“人权”却有双重标准。对自己一套,对人家一套;对这个国家是这样,对那个国家是那样。缅甸过去是一个极贫极弱受尽帝国主义欺凌的亚洲国家。它有强烈的民族自尊感竭诚渴望自强自立,各国的事理应由各国自己处理,别国无权也无理由指手画脚横加干涉。中国同别国相处,五项基本原则中有互不干涉内政一条,这自然也是中缅友好相处中根本一条。

    缅甸现在没有提改革开放的口号,但实际是在走改革开放的路,这两年来进展较快。1993年6月,中国、泰国、老挝和缅甸四国,在曼谷召开了开发湄公河流域的会议。我国云南与缅甸的经贸往来关系密切。缅甸盛产红宝石和翡翠,据云前些时候在掸邦又发现了一个大红宝石矿,红宝石是国宝,国家控制出口的。缅甸森林占全国面积百分之五十七,从飞机上下望,森林覆盖面积之大令人惊叹。柚木最出名,盛产稻米,我们在缅甸每天都能吃到质量上好的大米。我们在缅甸遇到不少帮助他们建立烧碱厂、建立电视台的中国技术人员,也遇到一些来缅甸经商的商人,多数是从云南入境的。云南省的瑞丽已被批准为国家级通商口岸、边境对外开放城市,中缅贸易十分兴隆。到曼德拉市时,恢委会主席觉丹将军宴请时说:“现在,日本来这里投资并开展贸易的人很多,中国来的也不少!我们是友好的近邻,希望中国更多的人来合作并做生意。”

    从我们的感觉和见闻来说,这个国家机器的运行很正常,寺庙里香火兴旺,街道上看不到什么军人,人民安居乐业,社会气氛比较祥和。人说:“泰国有什么风光名胜,缅甸也有,就是没有妓女和人妖。”我们到了不少地方遍览名胜古迹,确有此感。缅甸很注意意识形态问题,报刊书籍及电视没有诲盗诲淫的东西,歌星唱歌,台风较正。卡拉OK也有,有些个体户骑摩托来参加,纷纷把塑料花带及桂冠献给歌星,但举动都相当文明、克制。缅甸是佛教国家,法律并未禁止一夫多妻,但实际生活中一夫一妻制占绝大多数。在缅甸时,我们住过几个都很漂亮的一流宾馆,见到许多来自西方国家的男男女女及日本、印度的游客,也见到许多港台游客和商人。仰光茵雅湖宾馆里每天都有人举行婚礼,贺客盈门。餐厅旁的大厅里,晚餐后常有一位白发的老音乐家弹奏钢琴,叮咚的琴声、神奇的旋律使人心旷神怡。他弹的李斯特、巴赫等的抒情曲,使我陶醉。西方大国“制裁”虽给缅甸人民带来了困难,但缅甸正在前进!在发展!到处可以感到朝气!

    12月3日晨由仰光飞往蒲甘。蒲甘在上缅甸。我们坐的是缅航的小飞机,觉得像搭乘公共汽车一样方便。飞机开来后,载了我们立刻起飞。飞行平稳迅速,一个多小时就到了蒲甘。由机上鸟瞰,只见大佛塔成百成千到处林立,真是奇观。缅甸素称“万塔之国”,我们就是为瞻仰佛塔来的。

    三

    蒲甘属曼德拉省。缅甸人说:“牛车轴声响不断,蒲甘佛塔数不完。”全程陪同我们的是缅甸国家文学奖获得者、诗人吴温佩和文学宫编辑吴昂拉通以及大使馆一等秘书韩学文。我们就简称前二人为“佩”及“通”,简称韩学文为“韩秘”或“老韩”。“佩”沉默寡言,一路上常在写诗;“通”在荷兰留过学,擅长英语,工作负责。“韩秘”会缅语,熟悉缅甸。有他和“佩”及“通”陪同,游览时方便不少。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