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在塞纳河上的一个大岛——西岱岛上。在历史上,巴黎原先只是塞纳河中间西岱岛上的一个小渔村,住着高卢族巴黎人。公元1世纪,罗马人占领了西岱并使它发展成一个小市镇。到4世纪,这里正式命名为巴黎。6世纪开始,巴黎成为法兰西王国的首都,直到如今。我放下“译意风”,走到船舱外尾部的甲板上去观看西岱岛。这个长不过一公里,宽仅五百米的小岛,布满古建筑。我凝望着有点阴暗的巴黎圣母院。这座最古老、雄伟的天主教堂,1163年开始建造,经过两个世纪才完成。造成后的几个世纪中,历遭天灾人祸,差点被拆毁,也差点被烧毁。修葺后,1864年才重新开放。我的目光在寻找钟楼,哪里该有雨果《巴黎圣母院》中的主人公卡西莫多敲打的那口大钟(虽然我明知那个故事只是作家的虚构)?那两座巍峨的塔楼,使我幻想起当年拿破仑在巴黎圣母院内加冕称帝的盛况;也想起1970年戴高乐在此举行葬礼……岛的西部,有灰色墙壁的司法宫。这里曾是王家宫殿,附有监狱。法国大革命后,1793—1794年间,这里曾是十分恐怖的地方,丹东和罗伯斯庇尔都从这里被送往断头台……
忽然,我听到了悠扬的钟声,钟声正是从巴黎圣母院里传出来的,清脆飘忽,碎了凝滞的空气,沁入心脾……
游船绕西岱岛后,又循原路回来。风,带着湿润和水腥味吹来。两岸傲然挺立的建筑典雅美观,但不免古老陈旧。塞纳河上的桥梁,既多且姿彩各异。整条河上有三十多座桥梁沟通两岸交通。我们的游船,兜这么一圈,只穿过十几座桥,但已饱览桥的艺术。一座名为“新桥”的十二孔大石桥,其实是河上桥梁中最古老的一座。桥头有亨利四世骑马仗剑的雕像,它连接西岱岛与河左岸;还有一座怪石桥,上面有三百多个怪面兽;最壮观的亚历山大三世桥,它离艾菲尔铁塔不远。
沐点碎雨丝在游船上饱览塞纳河两岸景物。听不见街上的喧闹声和汽车喇叭声,既舒服又开眼界,虽然不免匆匆,游兴未尽。但水上之游似可更体会到巴黎的美丽,只是在经过一段河岸时,瞥见一侧岸边人行道下类似桥洞的地方,透着幽暗的青色,住着些无家可归的流浪者,有男有女,囚首垢面,有的和衣席地而卧,有的抄手站立看着我们。这与游船的富丽及两岸美奢的建筑,形成强烈对比。
正是因为禁不住这次水上航行的诱惑,在接着来到的日子里,我们沿塞纳河步行,想进一步窥探巴黎的妩媚与巴黎的情调。
塞纳河边有那么多的书摊,而且有那么多旧书。书商们从上午开始打开固定锁着的木箱盖,展示他们出售的书籍。我在爱伦堡的作品里见他描述过这种露天的书摊。书摊也出售绘画作品。有些街头艺术家展出标上价格的新作,自己默默坐在一边的小凳子上,等待知音。10月上旬的巴黎,时雨时阴,有时风已寒凉刺人。一个走向迟暮的本来长得很美的黑发女艺术家,估计是法国人,穿一身深灰连衣裙,画的都是巴黎的名胜。她面上带点忧悒和寂寞,在河边冷风中独坐吸烟,但不见有人光顾作品……
喝咖啡自然必不可少。据说巴黎有一万多家咖啡馆。当年塞纳河左岸一些咖啡馆里,法国有名的作家、诗人最爱在街边一坐,喝着咖啡聊天或研读、构思作品,观赏街景和行人。领略一下他们当年光顾过的咖啡馆,岂能没有魅力?此前,我们在离艾菲尔铁塔不远处的一家名叫KeNo的咖啡馆喝过咖啡,为了避雨。在卢浮宫附近一家名叫De la Comedie的咖啡馆喝过咖啡,为了休息。这家在街边打着红色遮阳棚的咖啡馆,门首标明是1664年创办的老店,肥胖的侍者挺着肚子剃着光头打着黑领结,咖啡价格比别家贵得多。现在逛塞纳河边,我们找了一家在转弯角名叫Au Vieux Chatelet的咖啡馆,在沿街的小圆桌旁喝咖啡。靠背的藤椅很柔软,手拥着一杯加了奶的咖啡,咖啡苦而香,价格不算贵,悠闲地坐着,我不能不想起一批作家诗人的名字。巴尔扎克是个没有咖啡写不出作品的人,几万杯咖啡帮他完成了九十多部作品。他也许曾在此喝过咖啡?俱往矣!无须问,也无须考证他们中谁曾在此喝过。我追求的只是那喝咖啡时的一种环境和好心情。这对我仅仅是旅游巴黎的一种体验,或说是体验的一个方面。
沿河有花市。花店占道经营,却很得游客欢迎。宽阔的人行道变窄了,一边摆满五彩绚丽幽香扑鼻的各色鲜花,樱桃红、罂粟红、珊瑚红、纯白、淡紫、嫩黄、蝴蝶蓝……都有。一边放满深绿、浅绿、荧光绿、龟背绿的各种盆栽。从花团锦簇般的花市走过,身上似染上一层暗香,眼前似有彩云飘流。这自然也是塞纳河边的一道风景线。
终于沿河边过石桥走到西岱岛上的巴黎圣母院来了!宽阔可爱的广场上,飞翔、停歇着许多鸽子。游客多得难以数清。排队进了圣母院,大教堂内气势恢宏,巨大的七彩玻璃窗里透进光芒,使可容纳数千人的大厅阴暗肃穆。祭坛中央供着圣母悲伤抱着殉难耶稣遗体的大理石雕塑,边上天使围绕。四周许多名画和雕塑,庄严华丽,幽深古老……
修造在塞纳河右岸的卢浮宫,栋宇精丽,宫殿长达七百米,占地45公顷,是巴黎最大的王宫建筑群,自然非去不可。它的庞大美观,内涵的丰富,我读过一些巴黎旅游者的文章,对此都有介绍,我也为它的光辉灿烂惊喜。但也像在塞纳河上见到那伙河旁穴居的流浪者一样,在出卢浮宫的一个广场上,两个服饰狼狈蓄着长发的街头艺术家正在现场绘画出售。画得很快很好,手法奇特,色彩鲜亮,构图巧妙。一定还未被社会视线重视,无人赏识,因而连生计也十分艰难。满面疲乏伏地作画,有一种对艺术的忠诚和痴迷,辛劳而无助,似有一种无言的哀戚。
在同一个广场上,两个瘦削的乞讨者,一个化装成带白色翅膀的天使,一个化装成金色衣履的埃及法老木乃伊,两人分开站立,木然不动,谁如在他的面前的空盆中投下一个钱币,“天使”或“木乃伊”就会深深鞠躬。布施的人不多,盆中只有寥寥的钱币……起凤同情他们,让外孙安帝往盆里投币。
我的心头有一种说不出的感情。
闪光的塞纳河天长地久。河水不清冽,也不算肮脏。它像一位饱尝沧桑的老人,目睹着巴黎历史的变化,目睹着兴与衰、贫与富、快乐与悲伤。它默默无语,却在潺潺不断地静静流淌……
(1999年10月30日追记)
美丽的维也纳
——奥地利散记
秋天的奥地利维也纳真美、真好。
下午3点20分从贝尔格莱德起飞,一小时后,我们坐的奥航飞机已抵达维也纳了。飞机下降前,我就注意到了那条美丽的多瑙河。这是欧洲第二大河,全长2850公里,有大小支流700多条,流经德、奥、捷克、匈牙利、南斯拉夫、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国。我在南斯拉夫时,站在多瑙河畔摄影,那河水毫无污染,蓝得发亮,清澈可爱。现在,从天上看下去,河水也是清亮亮的,绿树成片。大地像锦绣花园,令人神往。
我爱维也纳国际机场的华丽和宽敞。机场内部到处都是通道,五彩缤纷,有那么多形形色色漂亮的商店,有餐馆、咖啡厅,也有可以往宿的Hotel。在里边逛一逛,异国情调和繁荣富裕的气氛,使你开心,问讯处、外币兑换处和商店里许多奥地利女郎彬彬有礼的笑脸都使你高兴,你忍不住要打开钱包进商店购一点欧洲旅游纪念品。但,价格并不便宜,甚至许多物品都比维也纳市里贵得多。
中国驻奥地利大使馆的贾建新文化参赞进机场迎接我们。他是一位戴眼镜的年轻外交官,不但能干,仪表、谈吐都好。互不认识,他却一下子就肯定我们一伙是中国作家代表团了!异国他乡,大家一见如故。他接我们到大使馆招待所休息。招待所原是一家三星级宾馆,大使馆买了下来改做招待所。我们每人一室,一天收40美元,还供三餐。我们访欧已超出20天,吃多了西餐,在维也纳能吃到本国菜肴、喝到稀饭,感到特别可口。
早就向往维也纳了!在文学书、历史书上读到过它;也从电影和戏剧中知道过它;更从那些大音乐家的生平和乐曲中增进了对维也纳的感悟。几十年来,每当听到《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和约翰·施特劳斯其他乐曲的旋律,听到贝多芬、舒伯特、莫扎特、海顿等的名字和他们的乐章时,总常常连带想起维也纳这“音乐之都”,这“华尔兹舞曲的故乡”。而现在,美丽的维也纳展示在眼前,张臂欢迎着我了!
奥地利是欧洲中部的内陆国,同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意大利、瑞士、德国相邻,面积8.38万平方公里,人口近800万,12世纪形成公国,1867年与匈牙利合并成为奥地利共和国。1938年法西斯德国吞并奥地利,二次大战中,她曾作为德国的一部分参战。1945年德国战败,奥地利全境由美、英、苏、法四国分区占领。1955年四国同奥地利签订和约,同年10月宣布永久中立,奥地利恢复独立至今。从今天的奥地利来看,由于一直享受着和平安定,她是一个富饶、宁静、美丽的国家。维也纳街上外国旅游者极多,服饰多数都华丽讲究,生活在这里显得轻松而优雅,令人羡慕。
维也纳是奥地利的首都,人口只有160多万,但它是位于欧洲中心的国际都市,是联合国的三个总部之一,也是重要的国际交通枢纽。它背靠葱郁的卡伦堡山,面临潺潺流淌的多瑙河,风光如画,古迹众多,景色实在迷人。维也纳没有美国纽约那种摩天的高楼大厦,它的建筑物大多都建于欧洲著名的巴洛克文化的黄金时代。这些旧建筑物保护得很好,有欧洲的特色。在街头巷尾、广场、公园,常有一座座青铜的或大理石的雕像闪烁着美的光芒,在各式各样建筑物的顶部,在门墙上,也都可以看到各种精美绝伦的雕塑和雕像。这座精美绝伦的城市,充满音乐艺术和科技人文的气氛,由于绿化好,使它更充满了诱惑力。
感谢大使馆的安排,我们在维也纳短暂逗留,大使馆派车使我们浏览了这花园般城市的市容,又让我们游览了我们想去的一些著名的景点和旅游名胜。
打开我手边的维也纳市区和郊区图,国家歌剧院和维也纳音乐厅都在地图中央。我们的汽车在城区行驶,经过繁华洁净的街衢,经过国家图书馆、斯特凡大教堂……一路走马观花,来到了作为“音乐之邦”主要象征的维也纳国家歌剧院。
国家歌剧院有“世界歌剧中心”的美誉,建于1869年,它是一幢雄伟的建筑,阳光下显得金光灿灿。有带半圆形的双层顶部建筑,有两层楼的底部建筑。大门下边是五个拱形门,二层也有五个拱形门,显得很气派。这里晚间经常有音乐会演出,它的出名并不在于建筑,而在于演出的都是世界一流的乐队和歌剧,而且节目几乎从不雷同。
出名的维也纳音乐厅矗立在我们面前,它显得古老,却又有最现代化的音乐演奏厅。音乐演奏厅因为金碧辉煌,被称为“金色大厅”。世界一流的交响乐都以应邀在此演出为荣。每到除夕之夜,金色大厅新年音乐会总向全世界电视现场转播,成为收视率最高的节目,文化参赞贾建新告诉我:虎年春节前夜,这里将举行“中国新春民乐演奏会”。这是维也纳音乐厅首次邀请来自亚洲的乐团,也是中国民乐首次走进金色大厅。回国后,今年春节,我在中央电视台的荧屏上果然欣赏到了这台使维也纳听众倾倒的音乐会,不禁遐想联翩,想起了几个月前在金色大厅门前瞻望和参观的情景。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