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艺术基础入门-陶艺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第一节彩陶

    一、发展概况

    彩陶是我国新石器时期广泛流行的一种精美陶器,它是仰韶文化的一项卓越成就。多为手工制作,常见的器形有碗、盆、钵、罐、瓶等饮食器、盛贮器和汲水器等。主要特征是在陶坯上用褐、红、黑等色进行绘饰,再经压磨后烧制而成,其彩绘不易脱落。彩陶彩绘及装饰图案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与独特的艺术风格,它的纹饰图案有人体纹饰与动植物纹饰以及少数的人面纹。这些纹饰绚丽多彩、构图优美,一些几何线条组成的图案,规整而富有变化,具有强烈的韵律性。某些人与动物的奇妙构图,则具有一种原始巫术的神秘色彩。

    追寻彩陶的起源,必须先从陶器的发明说起,因为只有产生了陶器,才可能生产出绘彩的陶器——彩陶。人类的先民将土、水、火结合起来生产出了陶器,陶器是史前时期人类的重大发明之一。

    陶器的发明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早期,最初人们用竹、藤、树枝等编成的篮子涂泥后盛水,因偶然失火,篮子烧毁,泥土烧硬而发明了陶器。在我国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江西万年仙人洞中,从出土的陶器片中常可见篮纹样印痕。此陶就是采用了树枝编成篮模,等泥土硬化后便将篮模烧掉的最原始“模制法”制陶技术制成的。类似的陶器成型技术在云南沧源县佤族、台湾高山族聚居区一直保留到近现代。后来,人们经历了脱卸篮模继续整形的过渡阶段,才进入不用篮模,直接成型的制陶阶段。到了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时期,其制陶工艺已渐趋成熟,且独具一格。

    马家窑文化彩陶罐随着技术的进步与人类审美意识的逐步增强,新石器时代的人们逐渐开始对陶器进行刻意的装饰,于是便有了彩陶这种艺术品。绘彩是制作彩陶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新石器时期的先民们在已制好的陶坯上,用彩色颜料绘出一幅幅稚拙、古朴、雅致的装饰图案,使极为普通的陶器,只要在陶工灵巧的手中,就能变成一件件珍贵的史前艺术精品。

    我国最早的彩陶源于大地湾文化,其色彩是偏暗的红彩;之后的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主要以黑彩为主,并有少量的白彩;“半山与马厂”时期还出现了大量的棕色复合彩,在有些遗址的发掘中,出土了一些矿物颜料,经过多年的科学研究后证实,这些颜料是彩陶之所以斑斓绚丽的重要原因。

    在中国的传统艺术中,彩陶是最早将图案与器物造型完美结合的原始艺术作品。绘制彩陶时,先民们非常注重图案与器形、视角的关系,并已注意到了图案在不同视角下所产生的视觉效果。无论从哪个角度,正平视还是俯视,都可以看到完美的画面,而且图案的构成与器形十分协调。

    二、制作工艺

    彩陶是先绘彩后烧制,因此所选矿物颜料必须要耐高温,在高温下显色却不分解,仍能保持原有颜色。

    采集到矿物颜料后,要经过加工方能使用。首先,将颜料矿物砸碎,然后研成细粉末,越细的颜料附着力越好。将研成的细末加水调和成颜料浆,或调成混合颜料。颜料调好后,最后的工序就是绘彩。

    绘彩时究竟使用何种工具,因无实物出土,难以定论。但根据对甘肃彩陶的观察,不难发现许多彩陶花纹在不经意间留有尖细的笔锋。据推测:是用类似毛笔的工具所绘,不仅有硬毛制作的硬“笔”,还有用软毛制作的软“笔”。否则,半山、马厂类型彩陶上细密的网格纹、锯齿纹等都无法完成。从细长流畅的线条中可以看出,当时绘彩的“笔”很可能是用狼、鹿之类的毛制成的长锋硬笔,并具有较好的凝聚性。

    1.陶器彩绘

    彩陶是在陶坯尚未完全干燥时进行描绘的。工匠在绘彩时不可能是随意涂抹的,依据器物的造型,对口沿、颈部、腹部的花纹及内彩,应该有事先的设计与构思。将图案的位置确定之后,把器物的彩绘部位根据需要加以分隔划分、定点,然后进行绘画。绘画时先绘主题图案,再补充勾画与主题协调且相辅相成的辅助纹饰。

    坯体绘彩后要用卵石等工具反复打磨,这样可使器表质地敛密而变得光洁细腻。绘上去的彩料也会经过滚压打磨的手段嵌入器表,成为器表的有机组成部分,牢固地附着在坯体上不至脱落,且烧成后器表光亮、色泽美观。半山类型的彩陶器表打磨得最为精细,图案明丽、光彩夺目,达到了极致。

    绘彩之前先在陶坯上加施一层彩色陶衣,这是仰韶中期以后各类型彩陶文化中常见的做法。施陶衣之后,器表如同披上了一层华丽的彩衣,再用其他颜色绘彩。如在红色陶衣上绘黑彩,色彩对比强烈且稳重,更加绚丽夺目。陶衣原料一般为淘洗过的细陶土泥浆,有时也调入其他颜料。加施陶衣时,将泥浆涂刷在器表或将器物置放于泥浆中蘸泡而成。经专家鉴定:红色陶衣的原料是含铁量高的红黏土,白陶衣多为白垩土。

    彩绘陶是指陶器烧成后再绘彩纹的陶器,这类陶器的绘彩颜料中加有胶质物,借以使彩料贴附到器表,但仍然容易脱落。如大地湾一期发现一片白色的彩绘陶片,白彩绘在罐形器内壁,颜料质地较粗,明显高于器表。

    2.陶器的烧制

    制作陶器最关键的一道工序是人窑烧制。在陶窑中,木质燃料产生的高温使陶土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导致坯体的成分、性能和颜色的改变。陶窑的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陶器的烧成温度,结构越合理则烧成温度越高,陶器就会更加坚实耐用;陶窑的密封情况既能影响窑内温度,还会造成氧化或还原的烧成气氛,影响陶器的颜色。因此,陶窑是衡量制陶工艺水平的主要标志。

    根据民族学的有关资料,最原始落后的烧成工艺是平地式烧陶,或称平地堆烧。这种生产方式没有固定的窑址,选择一块空地将陶坯堆放在一起,用泥巴将陶坯整体盖紧并糊严,开一火口加柴添火,同时再开几个小口作为烟道。因火力不匀,温度不高,密封不严,陶器烧成后颜色不均匀,质地松脆。

    烧陶工艺中,还有控制烧成气氛的能力问题。烧成气氛是指窑内气体的组成和氧化或还原的能力。陶窑密封不严时,空气中含有的氧将坯体所含物质氧化,陶器烧成后呈红色或橙黄色;陶窑密封较好的话,气体中含有的一氧化碳具有将陶坯所含的铁质还原为氧化亚铁的能力,烧成后的陶器呈灰色或深灰色。随着陶窑的改进,还原气氛下的灰陶越来越多,陶器的硬度也不断提高。

    第二节紫砂陶

    一、发展概况

    紫砂茶具是由陶器发展而成的,属陶器茶具的一种。它坯质致密坚硬,取天然泥色且大多为紫砂,亦有红砂、白砂。它耐寒耐热,泡茶无熟汤味,能保真香,且传热缓慢,不易烫手,用它煮茶也不会爆裂。因此历史上曾有“一壶重不数两,价重每一二十金,能使土与黄金争价”之说。

    宜兴制陶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根据考古对宜兴古窑的发掘证实:早在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里就开始制陶,到了汉代则大量生产日用陶器。

    紫砂茶具在明代中叶以后,逐渐形成了集造型、诗词、书法、绘画、篆刻、雕塑于一体的紫砂艺术。1976年宜兴鼎蜀镇羊角山发掘出一处宋代龙窑窑址,出土了许多紫砂陶残器,考古发掘的实物和文献记载互相印证。至于紫砂茶具由何人所创,已无从考证。

    紫砂陶根据明人周高起《阳羡茗壶录》的“创始”篇记载:紫砂壶首创者,相传是明代宜兴金沙寺一个不知名的寺僧,他选紫砂细泥捏成圆形坯胎,加上嘴、柄、盖,放在窑中烧成。“正始篇”又记载: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出现了一位卓越的紫砂工艺大师——龚春(供春)。龚春幼年曾为进士吴颐山的书僮,他天资聪慧,虚心好学,随主人陪读于宜兴金沙寺,闲时常帮寺里老和尚抟坯制壶。传说寺院里有株银杏参天,盘根错节,树瘤多姿。他朝夕观赏,乃摹拟树瘤,捏制树瘤壶,造型独特,生动异常。老和尚见了拍案叫绝,便把平生制壶技艺倾囊相授,使他最终成为著名制壶大师。龚春在实践中逐渐改变了前人单纯用手捏制的方法,改为木板旋泥并配合着竹刀使用,烧造的砂壶造型新颖、雅致、质地较薄而且坚硬。龚春在当时就名声显赫,人称“供春之壶,胜如金玉”。明代张岱《陶庵梦忆》中说:“宜兴罐以龚春为上,一砂罐,直跻商彝周鼎之列而毫无愧色。”其名贵可想而知。

    从万历到明末是紫砂器发展的高峰,前后出现了“四名家”“壶家三大”。“四名家”为董翰、赵梁、元畅、时朋。董翰以文巧著称,其余三人则以古拙见长。“壶家三大”指的是时大彬和他的两位高足李仲芳、徐友泉。时大彬为时朋之子,最初仿龚春,喜欢做大壶。后来他在游娄东时与名士陈继儒交往甚密,共同研究品茗之道,根据文人士大夫雅致的品味把砂壶缩小。点缀在精舍几案之上,更加符合饮茶品茗的趣味。他制作的大壶古朴雄浑、小壶令人叫绝,因此当时就有“千奇万状信手出”、“宫中艳说大彬壶”的赞誉,被誉为“千载一时”。他为紫砂陶的发展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还有李仲芳制壶风格趋于文巧,而徐友泉善制汉方等。

    到了清代,紫砂艺术高手辈出,紫砂器也不断推陈出新。清初康熙开始,紫砂壶引起了宫廷的高度重视,开始由宜兴制作紫砂壶胎,进呈后由宫廷造办处艺匠们画上珐琅彩烧制,或制成珍贵的雕漆名壶。雍正也曾下旨让景德镇按照宜兴壶的式样烧制瓷器。乾隆七年,宫廷开始直接向宜兴订制紫砂茶具,至此紫砂壶成为珍贵的御前用品。

    咸丰、光绪末期,紫砂艺术没有什么发展,此时的名匠有黄玉麟、邵大享。黄玉麟的作品有明代纯朴清雅之风,擅制掇球。而邵大享则以浑朴取胜,他创造了鱼化龙壶,而此壶的特点是龙头在倾壶倒茶时自动伸缩,堪称鬼斧神工。在稍后的20世纪初叶,由于中国资产阶级蓬勃兴起,商业的逐渐发展,宜兴紫砂自营的小作坊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诞生了一些制壶名家,其中又以冯桂珍、俞国良、吴云根、裴石民等人最为著名。

    近年来,紫砂茶具有了更大发展,新品种不断涌现,目前紫砂茶具品种已由原来的四五十种增加到六百多种。例如:紫砂双层保温杯就是深受欢迎的新产品。由于紫砂泥质地细腻柔韧、可塑性强、渗透性好,所以烧成的双层保温杯,用以泡茶,具有色香味皆蕴,夏天不易变馊的特性。因是双层结构,开水入杯不烫手,传热慢,保温时间长。紫砂茶具造型多种多样,有瓜轮型、蝶纹型,还有梅花型、鹅蛋型、流线型等。艺人们采用传统的篆刻手法,把绘画和正、草、隶、篆各种装饰手法施用在紫砂陶器上,使之成为观赏和实用巧妙结合的艺术品。

    二、紫砂泥料

    宜兴陶土资源丰富、品种繁多,主要分布于南部丘陵山区。当地一般把陶土分为白泥、甲泥和嫩泥三大类。

    宜兴紫砂壶所用的原料,包括紫泥、绿泥及红泥三种,统称紫砂泥。

    紫泥是甲泥矿层的一个夹层,紫砂泥矿体形态呈薄层状、透镜状,矿层厚度一般在几十公分到一米左右,稳定性差,有时不延续而灭失。原料外观呈紫红色、紫色,带有浅绿色斑点,软质致密块状、斑状结构,烧后外观为紫色、紫棕色、紫黑色。由于它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收缩率小等优点,是生产各种紫砂陶器的主要泥料,目前仅产于丁蜀黄龙山一带。

    绿泥是紫泥砂层中的夹脂,故有“泥中泥”之称。团山泥则是紫泥和绿泥混杂共生在一起的泥料。绿泥量小、泥嫩、耐火力低,一般多用作壶身的粉料或涂料,增强紫砂陶的装饰性。

    红泥(又称朱泥)是位于嫩泥和矿层低部的泥料,矿形不规则,琐碎,主要分布于丁蜀西香山附近。红泥的土质特点是:含氧化铁成分高,这是烧成后壶成为红色的主要原因。其泥质娇嫩,制作成型工艺较高,泥土收缩率较高,故成品率低,一件大壶佳作更是难求。

    从矿中开挖出来的紫泥,称为生泥,泥似块状岩石,经堆放在露天稍事风化待其松散,然后用锤式破碎机初碎,轮碾机粉碎,泥料过60目筛,湿水后通过真空练泥机捏练,便成为供制坯用的熟泥料。绿泥、红泥的制备与紫泥相同。

    为了丰富紫砂陶的外观色泽,满足工艺变化和创作设计的需要,可以把几种泥料混合配比,或在泥料中加入金属氧化物着色剂,使产品烧成后呈现天青、栗色、深紫、梨皮、朱砂紫、海棠红、青灰、墨绿、黛黑等诸种颜色。若杂以粗砂、钢砂,产品烧成后珠粒隐现,产生新的质感。近年来还试制成功了醮浆红泥,仿金属光泽液等化妆土,丰富了产品的色彩。

    三、成型工艺

    紫砂陶器造型多样,品种齐全。紫砂陶的成型主要有手工成型、注浆成型、旋坯(机制)成型和印坯成型。其中手工成型是传统的制造方法,凡是工艺产品(如:壶)的成型,全系手工搓制而成。紫砂泥具有良好的可塑性能,较小的干燥收缩性,较高的生坯强度,为多种多样造型提供了良好的工艺条件。手工成型包括“打身筒”和“镶身筒”,是古老的手工制作工艺。

    1.“打身筒”成型法

    先将熟泥(经手工或用工具使泥坯里面气泡排除的泥称为熟泥)开成一定宽度、厚度、长度的“泥路丝”,再把这些泥路丝打成符合所制器皿要求的泥条和泥片,用归车等工具划出泥条的宽度,旋出口、底以及围片,然后把围片粘贴在转盘的正中,把泥条沿着围片围好,圈接成一个泥筒,再以左手衬托在圆筒内,右手用薄木拍子拍打成型。

    2.“镶身筒”成型法

    适用于方器皿制品,先将泥路丝切成方形泥块,把方形泥块打成泥片,按产品要求的尺寸配制样板,依样板裁切泥片,把裁切好的泥片,按器皿型制规格要求用脂泥粘贴、镶接成型。手工成型的关键在于泥胚成型技巧的规范恰到好处及表面的精细加工。精细的刮平修正,可以使器形结构更加严谨,轮廓线条分明得体,筋囊文理清晰,达到珠圆玉润、浑然一体的制作要求。

    3.注浆成型法

    这是近代陶瓷生产中广泛采用的成型工艺,利用石膏模型的吸水性,将泥浆注入模中后将石膏模脱开,便可得到一件中空的泥坯。

    四、成型工具

    紫砂成型工具经过历代艺人的不断探索、改革、创新,现已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经济、自成体系的工具,数量有几百种,质地有铜、铁、木、竹、牛角、皮革、塑料等各种材料。

    1.搭子

    搭子是成型中的主要工具之一,主要用于打泥条、片子、捶嘴、把泥片等等。搭子的主要用材是榉树、檀树、枣树等,取材要干。搭子平时使用后用湿布擦净放在干燥处,不能在太阳下晒,不能用来打铁器等硬物。

    2.拍子

    拍子主要用于打身筒、拍片子、拍口。材料以红木为最佳,拍子的总长为28厘米,拍身宽10厘米。厚度是根据材质而定,枣木拍子前厚3毫米、中厚4毫米、后厚4毫米,柏木厚些,红木可更薄一些,拍子用过后也不能浸在水里,应放干燥处,要避免单面受潮,并要防止拍子开裂。

    3.尖刀

    尖刀的种类较多,分为铁尖刀、竹尖刀、通嘴尖刀、弯尖刀等。尖刀是用于琢嘴把、琢钮、转足、革小平面的一种普通而常用的主要工具,实际也是简单的雕塑工具。其材料有普钢、铜、不锈钢、老竹子等。其形中间宽、一头尖、一头稍狭圆;两面线条要对称,中间厚边上薄,成弧形。尖刀要根据不同的用途选用,厚薄、宽窄要求不一。

    4.刀

    刀是成型中使用最广的工具,在制作过程中,用刀进行切、削、钎、挑、挟、挖、刮等,从开始到结束都要使用。做刀的材料一般最常用的是普通钢,刀锋要经常磨快。刀柄与刀身的比例大约是6:1。

    5.矩车

    矩车的正名应为规车,它是专门用于划圆片子、开口的。矩车分车柄、车钉、站人和销钉四部分。矩车柄是用不易变形的竹子,站人要用厚1.5厘米以上的竹老头做,矩车钉是铁的,销钉是竹子做的。另外还有几种特殊的矩车:弯泥条矩车是在车柄上装两个站人,还有复线车和打线车,复线车不装车钉,打线车则装竹钉。

    6.线梗

    线梗是用于勒光各种装饰线条的工具,线梗有牛角的、铁的、塑料的、竹子的。线梗是根据不同的装饰线条来磨制的,并要根据各人使用的手势、习惯来确定线梗的不同角度。它是制作成型工具中最难掌握的一种。

    7.明针

    明针就是牛角片,用于作品表面精加工的工具。制作明针时头子要刮平,要从上到下慢慢地刮下去。明针使用时需浸在清水里,不用时要捞起擦干。

    8.矩底、泥扦尺

    这两种工具都是用竹子做的,矩底又叫底据、垫底,是垫在矩车的站人下面划片子用的,中间开一个圆眼。泥扦尺是用来起泥条和大片子用的。它用节距较长的竹片做成,从柄到头要逐渐剥下去,并且慢慢狭窄,背面要平正,口要齐,一面成刀口状,握柄处一般正好有一个竹节。

    9.勒只、篦只、复只

    勒只是用来光口颈、底、足与身筒交接处的工具,材料有牛角、竹子、黄杨木等。它根据不同的角度,弧底磨成所要求的形状。篦只用作于整形,可篦去身筒上的小隙丝,主要用简片、木板制成。篦只要肩、肚、底分开做,不能一个壶造型只用一只篦只。复只是用来复子泥的,一般用2毫米~3毫米的竹片或明针做成。

    10.竹拍子

    竹拍子有大、中、小及尖头拍子等几种。大、中拍子是抽身筒、做方货用;小拍子是用于推身筒接头、掠子泥、推墙刮底、做嘴把等;尖头竹拍子可挟大面、做嘴等。

    11.挖嘴刀、铜管

    挖嘴刀是甩来挖嘴洞的,用2毫米~3毫米粗的钢丝烧红后加柄制成。铜管是钻各种大小洞眼用的,是用铅皮或铜皮卷成圆筒,长度10厘米~12厘米,在两头加上刃口制成。

    12.独个

    这是用作圆眼、圆嘴的工具,同时在做花货、树桩时也可作雕塑的工具用。竹子做的独个具有爽泥、耐磨等优点,且取材容易,削制方便。独个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平头的用作独盖眼的;另一种是两头尖的(一头粗,一头细)。

    13.水笔帚

    这是用布扎成的用于带水的传统小工具。打身筒、琢嘴、琢钮等,都是离不开它的。它的优点是存水多,带水方便。特别是做粗货、坯体太燥时,可直接沾水带在坯体上。

    五、紫砂器生产的工序

    原料的准备包括挖泥、炼泥和选料。矿中挖出的硬块状的泥料经过捣碎、过筛、澄滤,所得细土下窑储藏,叫作“养土”。

    紫砂器成型的主要方法是手工捏作。先捏器身,然后挖足、开面,最后加柄、嘴、盖等。从明代至清代康熙年间,多用捏作的方法。清代雍正、乾隆时期也出现了大量的模制产品。

    早期的制坯工具主要是一种竹刀,后来逐步增添了木、角、石、金属等质料的工具,并用陶轮来拉坯和修坯。到清代,工具有十多种,包括椎、碓、镖、钗,有圭形、笏形、贝形、肾形、月形、蝎尾形等多种形状。

    制好的坯要经过细致的修整,有些器物再加装饰。装饰方法有:贴花——堆塑山水、花草、人物、鸟兽等纹饰;绘写——以氧化铝、氧化铁或氧化镁等为呈色剂,在素坯上绘画写字;雕刻——在坯体上以阴文刻出书画。紫砂一般不上釉,也有少量用釉装饰的,大件采取泼釉法,小件采取浸釉法。一般单色釉上一次,彩绘器上两次。

    器坯阴干后装匣钵进窑烧制。采用传统方法烧制紫砂器的窑是“龙窑”,即头低尾高的斜式窑。龙窑一般长达四十米,每隔一米为一节,烧炉在头部,燃料为木柴和柴草。窑背两侧各有五十个烧火眼,从烧火眼投入燃料。窑身两旁,每隔四到五米辟一个进出口,从这里装坯、取器。每窑需以1100℃~1200℃的窑温烧40小时~42小时;烧成后,停15小时~24小时,再开窑取器。用龙窑烧制,窑工很辛苦。现在紫砂厂已改用烧重油的新式窑炉,既节省人力,又提高了烧造质量。

    紫砂器烧成后还要磨光上蜡,上蜡是紫砂特有的工序。彩绘的紫砂器需经过两次装烧。

    还有在烧成的紫砂器上施加特殊装饰的。故宫博物院藏的时大彬方壶,壶面髹漆并进行雕刻,集紫砂工艺和雕漆工艺于一身。清代道光年间,出现了包锡的工艺,但由于技术复杂,未能延续。还有抛光包铜的工艺,包铜多见于壶嘴头、口盖的边缘等部位。金银丝镶嵌是新的装饰工艺,吸取木器、漆器的雕饰手法,先在泥坯上将纹饰图案刻成凹槽,烧成后将金银丝嵌入槽内,敲实、磨平。

    第三节景德镇陶瓷

    一、发展概况

    景德镇陶瓷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辉煌的明珠。它有近两千年悠久而灿烂的历史,给后世留下了精湛绝伦的技艺,也造就了历代数不清的艺术匠师。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景德镇的技艺人员奋发努力、刻意求新,创作了许多好作品,使景德镇瓷器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而享誉世界。

    据史书记载,景德镇的制瓷历史已有二千余年,当时已在商周原始瓷器的基础上,烧制出“器表施有釉”的“青瓷器”。随着时代的进展和江南地区经济的繁荣,景德镇制瓷技术也有所提高,产品运销各地。公元583年,南朝皇帝陈叔宝为了造豪华的庭台楼阁,诏令这里的窑户烧造雕镂精巧的陶瓷柱石。不久,隋朝建立,隋炀帝又要景德镇的窑户造狮象大兽两座献给皇宫。这都说明,当时景德镇地区的制瓷业已有相当的技艺水平。

    历史发展到宋代,南北名窑林立,突出的有汝、官、钧、定、哥五大名窑,而景德镇的瓷业生产也进入一个崭新时期,在唐末五代就有相当规模的青白瓷(又叫“影青瓷”),这时景德镇已成为全国的代表产地。由于这里烧制瓷器“土白壤而埴、质薄腻、色滋润”,真宗景德年间(公元1004~1007年)皇帝赵恒派人到景德镇,要这里为皇家制造御用瓷器,底书“景德年制”四字,由于其器光致茂美,当时名扬海内,于是天下都称“景德镇瓷器”,景德镇遂由此而得名。

    景德镇制瓷艺术发展到元代,除在宋代基础上继续大量烧造青白瓷外,其最大成就就是成功创制了至今仍享有盛誉的青花瓷。元代以前,瓷器装饰比较单调,以刻花、划花、印花为主,因此青花的烧制成功,开创了白瓷彩绘的新时代,成为中国制瓷史上的一个划时代事件。它一出现,便以旺盛的生命力迅速发展,使景瓷生产出现空前繁荣局面。从各博物馆现存的元代景德镇青花瓷看,制瓷工艺相当成熟,质量已达到很高水平。

    在元代的基础上,明代的景德镇瓷业就更加突飞猛进。这时的景德镇已成为全国制瓷行业中心,所产瓷器不仅数量大、质量好、品种多、销路也很广。仅就装饰而言,除了继续大量烧制青花瓷并进一步提高质量外,釉上彩瓷又开始面世。在景德镇制瓷史上一件不容忽略的大事是明代御器厂的建立。为了满足皇帝宫廷用瓷的需要,早在元代就在景德镇设置了全国唯一的一所为皇室服务的专门机构——浮梁瓷局。到了明朝的洪武年间,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宋、元两代皇室于景德镇监造选购皇家用瓷的基础上,钦命在景德镇设置御器厂,专门为皇室烧制各种宫廷、外交、礼品用瓷。

    由于明末战乱,清初的景德镇瓷业生产曾一度受到影响,甚至停滞不前。到了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以后,景德镇的瓷业生产不仅恢复过来,而且有如旭日东升,在明代的基础上飞快发展。经过当时的广大瓷工和艺匠的艰苦钻研和不懈努力,景瓷生产突飞猛进,以其取得的光辉业绩,形成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瓷业生产的鼎盛时期,从而跃上了历史的巅峰。

    清乾隆之后,由于各种社会原因,景瓷生产从巅峰走向下坡路。民国时期,社会仍不安定,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特别是在日寇侵华期间,景德镇多次遭受日寇飞机的轰炸,坯坊、窑房大面积遭受破坏,全镇瓷窑能烧的只有33座,处于奄奄一息的境地,整个瓷业生产陷入低谷。

    在这个不景气的时代里,瓷业生产在操作方面却有所进步,如出现脚踏辘轳车、手摇碎釉机、石膏模型铸坯、雾吹器吹釉等较先进的方法。特别是清末宣统二年,江西瓷业公司在景德镇宣告成立,标志着景德镇陶瓷进入一个企业化时代,显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这家公司在设计上比较多元化,而且有不少创新,制作也十分精巧,同时还进行一系列技术革新,试行机械生产、贴花纸彩瓷、以煤代柴烧造等,有较大的促进力。民国期间,瓷业改革者杜重远为景德镇陶瓷工业的改革倾注了心血。他力主重振景瓷,成立陶业管理局,自任局长。他从外地招揽人才,培训瓷业工人,制订改革陶瓷工业的各项措施,促使景德镇瓷业生产焕发出勃勃生机。

    二、工艺分类

    景德镇陶瓷工艺分为造型和装饰两大类。造型为立体长、宽、高三度空间。装饰方法有很多,各有其艺术特点与风格。按装饰技法不同分为:釉里红,在我国传统习惯上,常以这种色彩象征吉祥康乐和繁荣昌盛;釉下五彩,其色彩比青花、釉里红丰富,而且透明艳丽、光洁滋润;颜色釉,历史悠久、驰名中外,而且品种繁多、变化万千,每种色釉各具特色,色泽永久不变;粉彩,颜色粉润柔和,色彩丰富绚丽,画面细腻工整,形象生动逼真,有国画味,浮雕之感;古彩,特点是单线条平面,线条刚劲有力,笔画简练生动,色彩对比强烈,形象概括夸张,民间风格浓厚,装饰性强;墨彩,特征是以红色和黑色为底勾勒金色线条,色彩绚丽浑厚,富于装饰性;洋彩,是从国外引入的一种陶瓷装饰方法,色彩多样,毛坯造型多样,花纹生动,格调新颖。

    景德镇陶瓷大花盆

    三、制作工序

    1.练泥

    从矿区采取瓷石,经水碓舂细、淘洗、除去杂质、沉淀后制成砖状的泥块。然后再用水调和泥块,去掉渣质,用手搓揉,或用脚踩踏,把泥团中的空气挤压出来,并使泥中的水分均匀。

    2.拉坯

    将泥团摔掷在辘轳车的转盘中心,随手法的屈伸收放拉制出坯体的大致模样。

    3.印坯

    印模的外型是按坯体内弧线旋削,将晾至半干的坯覆放在模型上,均匀按拍坯体外壁,然后脱模。

    4.利坯

    将坯覆放于辘轳车的利桶上,转动车盘,用刀旋削,使坯体厚度适当,表里光洁。这是一道技术要求很高的工序。

    5.晒坯

    将加工成型的坯摆放在木架上晾晒。

    6.刻花

    用竹、骨或铁制的刀具在已干或半干的坯体上刻画出花纹。

    7.施釉

    普通圆口采用蘸釉(将坯浸入釉盆里,当口沿与釉面平齐时立即提出),或荡釉(将釉浆注入坯内晃动,使上下左右均匀上釉,然后迅速倒掉过剩的釉浆);琢器(相对“圆器”而言,“圆器”指通过拉坯方法成型的圆形器皿,如碗、盘、碟等。而成型工艺较为复杂的器皿,如瓶、尊、壶、罐等,则称“琢器”),或大型圆器用吹釉(方法是将竹筒蒙上细纱,蘸釉后用嘴吹喷,如此反复多次,坯面可得厚度均匀的釉层)。

    8.烧窑

    时间过程约一昼夜,温度在1300℃左右。先砌窑门,点火烧窑,燃料是松柴,要不时测看火候,掌握窑温变化,决定停火时间。

    9.彩釉

    给釉上彩,是在已烧成瓷的釉面上描绘纹样、填彩,再人红炉以低温烧烘,温度为700℃~800℃。此外,烧窑前即在坯体素胎上绘画,其特点是彩在高温釉下,永不褪色。

    第四节德化白瓷

    一、发展概况

    德化窑瓷历代相传,千年薪火不息,尤其是明清时期的白瓷,胎骨细柔坚致,胎釉质感美妙,色泽温润明亮,形体晶莹剔透,凝脂似玉,在中国陶瓷工艺史上独树一帜,被誉为“国际瓷坛的明珠”、“世上独一无二的珍品”,德化白瓷因其产品制作精细、质地坚密、晶莹如玉、釉面滋润似脂,故有“象牙白”“猪油白”“鹅绒白”等美称,在我国白瓷系统中具有独特的风格,在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国际上有“东方艺术”之声誉。

    中国的白瓷,起源于北方地区,至唐代即有“南青北白”之说。宋代以定窑为代表的白瓷,在色调上白中微闪黄,釉面细薄润滑,给人以温柔恬静的美感,在工艺上善于运用印花、刻花和划花等技艺,将白瓷的纯白装饰推向一个繁花似锦的阶段。

    宋、元时代,德化瓷器随着泉州港商业的繁荣和海外贸易的发展而畅销海外。在德化境内现已发现了42处宋元时代瓷窑遗址,在东南亚、东非一些国家和地区也发现了许多诸如军持、粉盒等当时德化瓷的遗物。

    北宋时代德化以碗砰仑窑为代表的窑场,其制瓷工艺已采用轮制、模印和胎接成型的技术。以龙窑大量烧制青瓷、青白瓷和白瓷的各式碗、盘、杯、碟、瓶、罐、壶、粉盒、洗、花瓶等日用生活器皿。产品造型精致、胎质薄细、致密坚硬、釉色滋润、白里泛青、富有光泽感。佳春岭窑的青白釉已经相当的洁白,接近于白釉瓷,可以说是德化白釉瓷的萌芽。

    到南宋时,德化瓷窑烧制技术又有新发展,烧制的白瓷,器型大、胎体薄、釉色滋润、白度高、透光度强,已达到很高的水平。这一时期的产品除了碗、盘、钵、罐、壶等丰富多样的日用器皿外,还新生产出大量造型美丽、形式多样的荷口花瓶和军持,并大量销往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宋末元初,德化瓷窑有很大的改进,出现了较易控制的“鸡笼窑”。从而改变了宋初以来使用还原烧成的老技术,开始进入了采用氧化烧成的新技术阶段。

    宋、元时期德化窑器物的装饰技法和装饰艺术已经达到了技术娴熟、匠心独具的境界,这一时期德化窑器物的装饰方法,使用刻花、划花和印花等装饰方法,于瓷器表面饰以莲瓣、牡丹、云水、蕉叶、缠枝花卉等花纹以及篾纹、菊瓣、葵纹、麦穗、卷草等几十种饰纹。花纹细致工整、优雅精巧、多种多样,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

    德化白瓷器从明代开始正式见诸古代史册。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闽人黄仲昭编撰的《八闽通志》卷二十六《物产篇》载:“白瓷器,出德化县。”至明代晚期,德化窑业日臻全盛。万历十四年(公元1586年)《泉州府志》亦载:“白瓷器,出德化程田寺后山中,洁白可爱。”崇祯年间宋应星所著的明代工艺百科全书《天工开物》提及:白瓷“凡白土曰垩土,为陶家精美器用。中国出惟五六处,北则真定定州,……南则泉郡德化……德化窑唯以烧造瓷仙精巧人物玩器,不适实用”。

    进入清代以后,青花瓷器代替白釉瓷器逐渐成为德化窑生产的主流,窑址遍布县境各地。尤其是康熙以后,“坚姿素质似琨瑶”的“象牙白”瓷的瓷土、釉药配方失传,德化白瓷的釉水以白泛淡青为主,但仍继承明代传统的制作水平,瓷器质量较为上乘,其瓷雕作品也由明代注重塑像造型的完美和刻划人物内心神态转为以精细、繁杂的手法,着意表现外表装饰的复杂和工艺的难度。

    晚清以后,随着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我国城乡经济遭受严重破坏,德化瓷业走向衰落。这一时期的德化白瓷釉水以青白、灰白釉为主,且常伴有铁锈斑点,釉较为粗糙,肉眼可见一些细小砂粒。

    新中国成立后,陶瓷业再次进入崭新的发展时期。1972年,德化县第一瓷厂成立攻关小组。成功恢复了明代“象牙白”瓷的配方生产,研制出了一种白中闪黄的瓷种,定名为“建白瓷”(福建白瓷之意)。建白瓷、高白瓷和瓷雕,被誉为瓷坛“三朵金花”。

    二、德化白瓷的种类

    德化白瓷的胎骨细柔坚致,釉水洁净匀厚,与胎骨结合紧密浑然一体,颜色温润雅致。如凝脂冻玉,剔透光滑,器体在光线照耀下,可映见指影,叩之声音清悦悠扬,铿然作响。独具一格的“象牙白”瓷问世以来,就以透明的胎体、温润雅静的种色、如脂似玉的瓷质以及优美的造型和装饰艺术,在异彩纷呈的瓷器之林中,获得了国内外的高度评价,被推为中国白瓷的代表,享有“中国白”的盛誉。

    德化窑除了烧制常见的梅花杯、龙虎杯、盘、碗、洗之类的器物外。透雕笔筒、水注、印盒等文房雅玩颇具特色。此外,诸如觚、尊、香炉等陈设供器均制作精巧、造型雅致,深得白玉宫廷祭祀用器之要旨,深受人们的喜爱。

    德化窑白瓷产品种类繁多,有爵形杯、梅花杯、香炉、瓶、壶、碗、洗及瓷塑等,尤以瓷塑最负盛名。德化窑瓷塑胎质优异,别有情趣,所塑人物性格鲜明、造型优美、神态逼真、风格洗练、不施彩色,而是以单纯的雕塑美和胎釉材料的质地美取胜。同时,德化雕塑人物充分发挥我国传统的传神写意的雕塑手法,着意刻划塑像的内心世界,独具艺术魅力,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人们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德化白瓷质地纯白洁净、杂质少等特点,又大胆创新,注意艺术性和实用性的结合,匠心独具地以堆塑、刻划、贴花、印花等各种工艺手法极力追求器物的造型美,或将人物、动物形象与器皿融为一体,或摹拟瓜果花叶象生成型,创造出巧夺天工、令人赞不绝口的白瓷艺术品。

    明代白釉瓷瓷质如脂似玉,创造了独具一格的象牙白,被视为中国白瓷的代表。其装饰工艺主要有刻、画、印花和堆贴印花,装饰刻花也称画花。在宋代德化窑烧制影青瓷工艺中普遍采用,它用竹签或篦笔在器物湿坯上刻画各种纹饰,有明显的斜笔刀痕,线条流畅豪放、明快利落。

    印花或刻花相结合的纹饰是宋、元时期德化窑制瓷艺人广泛采用的装饰技法。如在一些瓷盒的盖面中心印莲花、萱草等纹饰,而在盒身周壁刻画莲花、牡丹等纹样,纹饰层次分明,比单纯印花更生动、清晰、美丽。

    在印花的基础上加以堆笔修饰是宋、元、明时期德化窑制瓷艺人常用的装饰手法,无论花鸟、鱼虫、人物等等,均有鲜明的特征,给人以典雅朴素、简洁大方的美感。

    明代印花有模印及模印与刻花、贴花相结合的技法,如通体模印饕餮纹的双耳四足方炉、压模成坯后贴花修饰的饕餮夔龙纹双耳炉。贴花和堆花既有单独施艺,也有堆贴并举的。贴花与堆花并举的装饰效果如同浮雕,立体感更强。如堆贴梅花双耳三足炉、堆贴梅花椭形杯、贴螭壶、双螭耳三兽足炉、螭龙烛台等等,为同时代的精品。

    三、德化白瓷的别称

    德化白瓷在烧制过程中,由于条件限制,烧成产品瓷质相同,瓷色略有不同,又分别称为象牙白、猪油白、葱根白、孩儿红等。

    象牙白是明代白瓷珍品,瓷质坚韧莹厚、细腻温润,瓷色白中蕴黄宛如象牙。

    猪油白也是明代白瓷珍品,其釉质莹厚细腻,油光明亮,润如油脂,胎白质坚,白润如脂,略带黄色,但比象牙白浅淡,犹如凝固的猪油,故名。

    葱根白同样是明代白瓷珍品,瓷色纯白洁净,宛如葱根,故名葱根白。

    孩儿红是一种窑变瓷,为明代德化白瓷中的极晶。它是器物在高温烧成时由于窑内位置或温度不同,偶然创造的一种特殊气氛下产生的窑变。孩儿红釉面莹润光亮,器物中白中蕴红,在光线下肉眼看去犹如婴孩肌肤般粉嫩透红。孩儿红成者甚少,传世者更少。

    第五节唐三彩

    一、发展概况

    唐三彩是唐代生产的一种低温釉陶器,釉彩有黄、绿、白、褐、蓝、黑等色,而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唐三彩”。因唐三彩最早、最多出土于洛阳,亦有“洛阳唐三彩”之称。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釉陶器,在色釉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经过焙烧,便形成浅黄、赭黄、浅绿、深绿、天蓝、褐红、茄紫等多种色彩,但多以黄、褐、绿三色为主。唐三彩的色釉有浓淡变化、互相浸润、斑驳淋漓的效果。在色彩的相互辉映中,显出富丽堂皇的艺术魅力。

    唐三彩的生产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它吸取了中国国画、雕塑等工艺美术的特点。唐三彩以经过精细加工的高岭土作为坯体,用含铜、铁、钴、锰、金等的矿物作为釉料的着色剂,并在釉中加入适量的炼铅熔渣和钳灰作为助剂。先将素坯入窑焙烧,陶坯烧成后,再上釉彩,再次入窑烧至800℃左右而成。由于铅釉的流动性强,在烧制的过程中釉面向四周扩散流淌,各色釉互相浸润交融,形成自然而又斑驳绚丽的色彩,是一种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传统工艺品。

    唐三彩不仅贵在釉色浓艳瑰丽,而且各种骆驼、马和人物的造型生动、传神、富有生活气息。在当时的国际市场上,唐三彩久负盛名,成为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物品之一。

    1928年,陇海铁路修筑到洛阳邙山时,出土了大量唐三彩,古董商们将其运至北京,受到了国内外古器物研究者的重视和古玩商的垂青。之后,洛阳地区不断有唐三彩出土,数量之多、质量之美,令人惊叹。

    唐三彩在唐代的盛行并予以大量制作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当时的唐朝,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空前繁荣、文化艺术昌盛,国力的强大,促使了各方面的发展。陶瓷业也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从另一角度看,唐三彩的出现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经济的发展也进一步导致了唐代统治阶级生活走向奢侈和豪华。这种追求奢华、讲究排场的生活方式,集中反映于等级森严的典章制度方面。在唐代,自上而下形成了一种厚葬之风,上自王室成员,下至士大夫阶级乃至平民百姓,都流行以唐三彩陶器陪葬。

    现今所见的唐三彩陶器,大都出于这一时期,其烧制代表了唐三彩烧造的最高水平。公元8世纪中叶到10世纪初,“安史之乱”的出现导致了唐王朝政权的动摇,政治经济严重衰退,唐三彩的制作也随之进入了衰退期,典章制度和厚葬之风一去不复返。唐三彩的烧造已成了强弩之末,随着唐政权的衰亡,唐三彩也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

    二、唐三彩的类型

    1.人物塑像

    人物塑像亦即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俑类,唐三彩的俑也唐三彩陶骑马射猎俑有多种,大型作品如:文官俑、武士俑、天王俑,还有人首兽身的镇墓俑或镇墓兽。中小型作品如:男立俑、女立俑、骑马男俑、骑马女俑、胡俑、戏弄俑等。文官俑、武士俑、天王俑及唐三彩骆驼载乐俑等常出土于身份很高的皇亲国戚和官吏墓中,这些作品一般身材很高,有的七八十厘米,有的可达一百多厘米。

    2.动物塑像

    除各式陶俑外,唐三彩中的动物塑像也是丰富多采的,在各种动物塑像中,马和骆驼最为引人注目。在唐三彩中出现如此之多的马和骆驼,是与当时的社会发展相一致的,集中反映了当时发达的交通运输业。唐三彩中还有其他造型的动物诸如:猪、羊、兔、鸡、鸭等。

    3.生活用具

    唐三彩中最常见的是那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器具,如盘、三足盘、洗、碗、壶、罐、瓶、尊、钵、枕等。那些日常生活用具中包括的饮食用器、文房用器、化妆用器、储藏器等,都从墓葬中出土过。

    4.模型

    唐三彩中还有一种模型类制品,作为陪葬品中的一个方面,唐三彩模型的多样化是显而易见的,为了使那些死去的人过上与生前相同的生活,一些有身份的人死后,墓中通常会被安排置放各种不同的模型,这在历代墓葬中均可见到。

    三、唐三彩烧制

    唐三彩是局限于唐代制作的三彩陶器,随着唐王朝的衰亡,唐三彩也随之消失。唐代以后,唐三彩的制作工艺在北方地区流传繁衍,其中包括契丹民族的三彩和北宋三彩,还有金代的金三彩等。但它们的艺术水平与唐三彩相比较为逊色,风格也有较大的区别。

    唐三彩器的烧造一般为两个步骤,即素烧和釉烧。它的胎质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红色陶胎,出现于隋和初唐时期一种挂草绿、酱黄色混合釉的红陶制品中,这一品种还不能被看成是真正意义上的唐三彩;另一类是白色陶胎,为瓷土烧成,被认为是典型的唐三彩。这种坯体的特点:一是吸水性强,使粘接部件牢固;二是可塑性较强;三是素烧后强度较大;四是胎质白,挂釉后釉色鲜艳。唐三彩器的烧成温度在800℃~1000℃左右,坯釉膨胀系数基本一致,使坯釉结合良好。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