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的路 多彩的梦-交朋友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文/张素燕

    善不是一种学问,而是一种行为。

    ——罗曼·罗兰

    下午我正在电脑上写稿子,突然听见“当当”的敲门声,这个时候能是谁呢?家人都有钥匙,朋友来会打电话,即便是邻里本舍有事找,也会从楼下单元口按门铃。何况我家又是在六楼,谁会爬这么高,来敲我家门呢?我怀着好奇心,透过门镜往外看。是两个陌生的小姑娘,“奇怪,这两个小姑娘来干嘛呢?”

    我打开门,“你们好!”我送去甜美的招呼。“阿姨,你们家有小孩吗?我们是交朋友的。”其中一个个子高点的女孩说道。“交朋友?你们是哪儿的?谁让你们交朋友的?”我边问边打量着她俩。

    个子高点儿的女孩有1米3左右,穿着一件粉红色的小连衣裙,扎着一个朝天的马尾辫。有些凌乱的头发前帘下,瞪着一双水汪透亮的大眼睛。五官很秀气,样子很可人。另一个女孩个头矮了一截,短头发。上穿一件白色小背心,下穿一条浅紫色小短裤衩。皮肤有些黑,脸型圆中带方,轮廓不怎么分明,把高个女孩衬托得更加俏丽可爱。

    “我们是这个小区2号楼的,是我们自己想交朋友的。”

    “那你们之前认识吗?”

    “不认识,我们也是通过交朋友认识的。”

    “你们是哪个学校的?多大了?”

    “我是北牌的,我12岁了。”高个女孩一脸纯真地说着,噢,比我10岁的儿子看上去还要小。

    “我是前进小学的,我11岁了。”矮个女孩紧接着说,天呐,我还以为她只有七八岁呢!

    “你们没上补习班吗?”

    “上了,因为明天开大会,今天下午放假了。”

    “噢,好的。我家有一10岁的小男孩,现在练跆拳道去了。等他回来,我让他去找你们。”

    “我们就在1号楼与2号楼之间等着。”

    “几点呢?”

    “6点半到7点半吧,所交的新朋友都去那儿了。”

    “好的。”

    送走两个可爱的小姑娘,我感慨颇深,眼前又浮现出儿子过星期天时无助而又渴望的眼神。“妈,送我回老家吧。老家多好,可以跟好多小伙伴玩。可以玩沙子、可以捉蝉、可以捉迷藏……在楼上一点意思也没有。除了看电视,就是玩电脑。”

    是的,儿子孤独的心理反映了现在大多数独生子女的心理。同事刚从小院搬到楼上,向我们诉苦说,她家孩子一过星期天就憋得发慌,非嚷着要再搬回小院去。

    是的,现在孩子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小区里同龄小孩本来就少,再加上又不怎么认识,平时也不来往,孩子也没个玩伴。不像在老家,一放学,孩子们把书包往家里一扔,就像离弦的箭似的飞了出去。直到吃饭时,才被喊回来。现在还记着吃饭前,各家大人焦急地呼唤自己孩子的声音。想想自己的童年也是一天天疯跑着玩,跟着小伙伴,玩各式各样的老祖宗留下来的民间游戏,如跳皮筋、踢球、蹦方、拾石子等。我们玩得天昏地暗,玩得不亦乐乎,那时的童年充满了乐趣和欢笑。

    现在的孩子,虽然玩具多得都能开小卖店了,但还是无法弥补他们内心的空虚。早前在网上看过有这样一个组织,好像是交换家庭什么的,我忘了具体的名称了。大致是这个意思,他们从网上结识好友,然后找出志趣向投的发出邀请,轮流到各自家去住,让两个孩子共同学习,共同玩乐。这一活动办得很火热,有很多家庭都竞相参与了进去。

    为什么会有这种局面呢?以前孩子多的家庭,几个孩子在一块,尽管哭笑打闹,但也其乐融融,不觉孤单。而在乡下的孩子们,也能凑到一起,疯跑着野玩。唯独现在单元楼里的独生女子,没有玩伴,很孤单,很寂寞。这是一个现状,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两个小女孩发起的“交朋友”的活动很好,既锻炼了孩子们的交际能力,又让孩子们结交了新朋友,同时也给这些独生子女们营造了一个朋友之家的乐园。

    小姑娘,你们是好样的!我不禁伸出大拇指,由衷地赞叹着。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