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富人-富豪的致富方式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在《福布斯》推出的2002年全球400位富翁排行榜上,几乎40%的人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他们有幸生于富豪之家,靠继承财产轻易成为富人。但是也有约60名的人是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艰苦创业而成为富人的。

    不是每个人都天生巨富

    在《福布斯》推出的2002年全球400位富翁排行榜上,几乎40%的人,即149人,是轻易地发财致富的,他们的一部分或全部财富是继承下来的。他们的平均纯资产为25亿美元。这部分富人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他们有幸生在富豪之家,在其拥有大量财富的长辈去世后,轻易成为大量财富的继承人。

    但是还有约60名的人是自己创业,他们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经过艰苦奋斗,最终成为了富人。

    守门人发财的窍门

    哈同是旧中国闻名上海滩的“大班”,控制着大上海一半以上的房地产,财富难以计数。但是,这个闻名一时、富甲一方的犹太大亨,刚到中国时却一文不名。

    1873年,24岁的犹太人哈同尾随嘴咬雪茄的洋商贾与身带枪炮的洋鬼子,流浪到了旧中国的大上海。其时,他孤零一身、囊空如洗,因有他父亲在上海的老朋友介绍,才勉强到沙逊洋行混了个看门的差事,住在又脏又臭的勤杂工宿舍。

    看门本是一个不能发财的下等差事,可哈同一干上就不一样了。只干了几天,他就对洋行上下了如指掌,特别是他还悉知:那些来洋行办事的,大多是来谈烟土等黑货生意的,于是他脑袋一晃,就想出了一个发财的鬼点子。

    这之前,前来办事的只需和门卫打个招呼就被放进去,这回哈同的工作方法改变了。他在门口放了一本登记簿,来客一律要先登记,然后坐在门口的长凳上等候,按顺序进门。这下可把那些烟土商急坏了,因为他们急于将黑货出手。有些机灵的商人,猜透了哈同的用意,便拿出1元钱,轻轻塞入哈同手中,恳求道:“我有急事,能不能通融一下?”哈同马上到里面跑一趟,出来说:“请进吧。”

    当排在前面的人提出质问时,他就用刚学会的中国话说:“他的——生意——比你们的——紧急。”

    久而久之,别人也看出窍门来了,于是也在登记时塞给他1元钱。有个别的生意较大,需“货”较急的,还多加两元钱,要求“插号”。

    这一看门方式的改变,不仅使哈同一天能多收入二三十元的外快,而且还给营业部管事留下一个聪明能干的好印象。因为,以前这位管事的办公室里,从早到晚总是挤满了客户,他们争先恐后地谈生意,吵得管事头晕目眩。忽然从某一天起,客商们秩序井然有进有出,而且几乎所有大买卖都排在前头。管事颇觉纳闷,特意抽空去门口侦察了一番,才知“原来如此”,心中不觉对哈同另眼相看:“这个犹太青年聪明能干,让他做看门人,岂不是大材小用!”

    不久,营业部管事就找哈同谈话,表扬他工作认真、聪明能干,并问哈同对洋行业务有何高见。哈同怎肯放过这个在上司面前表现的机会,忙说:“我看,用抵押的办法可以扩大营业额。”这话一下就说到了管事的心坎上。用抵押、用期票,不仅可以增大营业额,而且大有发挥的余地。

    就这样,哈同很快就得到了上司的赏识,并坐直升飞机般地被提拔为业务管事、领班及行务员。

    哈同当门卫所赚的钱,后来也成为他在上海滩崛起的本钱。

    皮尔·卡丹特立独行

    皮尔·卡丹的父母是意大利人。他于1922年7月2日出生在举世闻名的水城威尼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避战乱,曾举家迁居法国,先后在格勒诺布尔和圣莱第昂居住。所以,皮尔·卡丹有着意大利和法国的双重国籍。

    皮尔·卡丹8岁那年,父亲把他送进圣莱第昂的一所小学读书,小卡丹对读书并不感兴趣。他忘不了7岁时的一件事:一个衣着华丽的小女孩因为讨厌她的布娃娃的裙子而将它扔到了草地上,小卡丹捡起布娃娃仔细端详,金色的头发本身很可爱,而裙子确实单调乏味,他将布娃娃捡回家,从母亲缝补针线的篮子里找来碎花布和针线,精心为布娃娃缝制了一条漂亮的小裙子。当他把穿上漂亮裙子的布娃娃还给那个小女孩时,她简直惊呆了。

    而小卡丹,也永远抹不掉对漂亮裙子的印象了。此后,他经常在放学后溜到商店的橱窗前,痴迷地观看里面那些各式各样的服装,并立志长大后一定要成为出色的服装设计大师。

    皮尔·卡丹的父母在圣莱第昂时破了产,家庭生活十分拮据。所以在他上小学,甚至在中学里,常被同学们恶意地嘲谑为“通心粉、窝囊废”!但是,那些人只会讥笑他的贫穷,又怎会明白这位未来的伟人心中的宏志和积极的努力呢!

    当时,皮尔·卡丹的父亲靠卖冰块挣钱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家境的贫困可想而知,他不得不在中学时代便外出打工,干零活,挣点小钱以资助家庭。正因为如此,影响了他的学业,他的成绩一直不太好。他的双亲为儿子的前途忧心如焚,不知道儿子今后靠什么谋生。其实,从苦难中磨练出来的皮尔·卡丹,早就树立了自己的志向,因而对服装设计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

    皮尔·卡丹14岁时,父亲的生意日趋冷淡,母亲又病倒了,家境更加艰难。为了谋生,他不得不中途辍学,到一家小裁缝店里去当学徒。在那里,皮尔·卡丹真正地开始实践服装设计,虽然工作十分辛苦,甚至使他时时疲惫不堪,但是,由于他对服装的浓厚兴趣,使他忘记了一切烦恼;他认认真真地投入到裁缝工作中去,一点一滴地学习服装知识。店主见他心灵手巧,刻苦钻研,非常喜欢他,教他手艺也特别上心,使他的进步非常之快。

    皮尔·卡丹似乎天生就是做服装的奇才,仅两年功夫,他的手艺就已经超过了他的师傅,并在当地有了小名气。他常常别出心裁地设计出一些新颖的服装式样,很受当地一些小姐们的青睐,不时上门请他设计女装,据说有一次一位富家小姐非常欣赏皮尔·卡丹设计的样式,她决定将皮尔·卡丹请到家中专门为她设计服装。但是那时的皮尔·卡丹还不能离开他的师傅,师傅也离不开他的帮助,所以他拒绝了那位小姐的要求。

    在各种服装中,皮尔·卡丹最喜欢的是新奇高雅、款式多样的舞台服装。还在他读中学时,他就参加过校内戏剧的演出,并从那时起就产生了对舞台的兴趣。现在终于有了机会将自己的兴趣与工作结合起来,于是,为了研究和观摩各种舞台服装的造型,开阔自己的视野,他白天在裁缝店工作,晚上到当地一家业余剧团去当演员。舞台服装的新奇艳丽给皮尔·卡丹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并对他未来设计的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不久,羽毛渐丰的皮尔·卡丹觉得圣莱第昂的天地太狭小了,在这里根本不可能展翅高飞,实现他的远大志向。他知道巴黎是服装世界的中心和艺术的心脏,他准备到那里去闯一闯。卡丹告别父母,带着干粮,骑上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向巴黎作长途跋涉了。

    当时,巴黎正笼罩在战火硝烟之中,德军的飞机在天空中横冲俯射,到处都是逃难的人群,大街小巷都站着荷枪实弹的德国士兵,巴黎根本就不能去,也进不去。

    于是,皮尔·卡丹开始在巴黎周围流浪。

    1945年5月,法国被盟军解放。残酷的战斗终于结束了,和平的生活重新到来。

    1945年底,皮尔·卡凡直奔巴黎。

    皮尔·卡丹一到巴黎,即直奔他认为可以帮助他实现梦想的帕坎女式时装店。

    帕坎女式时装店是巴黎的一家著名时装店,这家时装店经伟为巴黎等地一些大剧院缝制戏装。店老板亲自接待了卡丹,并对卡丹进行了面试。使店老板大为惊讶的是,卡丹的裁缝手艺以及设计才能远远地超过了他的想象,尤其是卡丹对舞台服装的设计使钷不敢相信这位来自外省的小伙子竞真的具有如此超凡的本领,于是便立即雇佣了卡丹。

    在帕坎女式时装店,卡丹潜心于自己心爱的事业,刻苦钻研.拜师结友,正可谓如鱼得水。时隔不久,卡丹有机会为巴黎戏剧界设计了第一批舞台服装,刚一亮相就获得了圆满的成功,名门巨贾们开始传播着一个年轻人的名字,他因此一夜之间就成了巴黎服装界引人注目的新星。自那以后,卡丹结识了许多名流。其中有著名的艺术家科克让和让·马雷等,并同他们结成了好友。

    成名之后,卡丹从帕坎女式时装店转到了当时大名鼎鼎的“新貌时装店”,这是由当时法国最著名的曾主宰过50年代整个世界时装的时装设计大师迪奥尔开设的时装店。在这里,卡丹大开眼界,受益匪浅。

    1950年,卡丹倾尽所有积蓄,在巴黎开设了第一家戏剧服装公司。戏剧服装公司是卡丹大显身手的地方,也是卡丹帝国崛起的起点。这年秋,他在里什庞斯街一间简陋的办公室首次开办了自己设计的戏剧服装和面具展。巨大的广告牌一出现在街头,人们便奔走相告,蜂拥丽至。戏剧界的名流赞不绝口地说:“这些精妙绝伦的戏装设计和令人陌生而又熟悉的面具,简直是天公神斧的造作,戏剧装饰的精品。”1953年,在同一间陋室里,卡丹举行了第一次个人设计的时装展览。“酒好不怕巷子深。”许多达官贵人、太太小姐闻风而动,纷至沓来,一霎时小小陋室竟门庭若市。展览中,卡丹那配有音乐伴奏的时装模特表演,使他设计的成衣魅力倍增,令人流连忘返。顿时,皮尔·卡丹的名字赫然出现在所有的报纸上。卡丹连同他的戏剧服装公司,因此声名鹊起。从此,人们不再将他的公司叫作“戏剧服装公司”,而改称为“卡丹时装公司”。

    战后的法国,妇女开始走出家庭,与活跃的现实生活发生更多的接触,整个欧洲的社会消费大增。这时,卡丹敏锐地看准了这一势态,毅然提出了“成衣大众化”的口号,把设计的重点放在一般消费者身上。这种想法在他做成衣商品时就已经形成了。于是,卡丹便在“成衣大众化”的口号下,推出了一系列风格高雅、质料价格适度的成衣。当时有许多人不能理解卡丹为何要作出这种可能会招致时装界非议的选择,卡丹为此解释说:“我虽然是高级时装设计师,但我有一股无法抑制的热情,我要把自己设计的优良衣服大众化,让更多的妇女和男士能够买得起,穿得起,使风格高雅的成衣面向人数众多的消费者。”

    “成衣大众化”在当时是一种革命性的创举,它将彻底打破服装界的森严壁垒和社会等级的严格界限,因而这一历史性的创举惹怒了卡丹的同行。巴黎时装界对卡丹群起而攻之,说他离经叛道,有伤风化。有的甚至对他进行人身攻击,说他“出身低下,无钱着衣”。同时,更为令人不能理解的是,巴黎服装界的同行居然联手将卡丹逐出了巴黎时装女服辛迪加。面对同行的攻击,卡丹反唇相讥,愤然宣称:“我为什么要先服务于公主、影星及贵夫人,而不能为普通人服务呢?我的目标是:除了面向富人,也要面对老百姓,为更多的人设计服装。”

    皮尔·卡丹被逐出巴黎时装女服辛迪加后,并没有销声匿迹,而是我行我素,抱定自己的目标勇往直前。他非但没有从女装成衣大众化的创作中回头,反而开始向男装世界挺进。

    卡丹生性喜爱冒险,富于想象。1958年,他异想天开,举办了一次借贷展销。这一举动无论是对法国的时装界,还是他本人来讲,都是一件重大的事件。借贷展销不仅充满着极大的风险,而且对时装设计师来讲,无疑会被人们看作是一种艺术灵魂的变卖和兜售。尽管它充满着未来的预见,但在当时却远远超出了时代的步伐,因为没有配套的经济体制和被认可的社会土壤。

    卡丹遭到了重创,以失败而告终。这是他到巴黎以后的第二次失败。失败使他蒙受名誉和经济的双重损失。然而,他却没有在命运面前屈服,他依旧沿着自己设计好的航线坚定不移地航行着。

    1961年,皮尔·卡丹首次设计并批量生产流行服装。他设计的流行服装色彩鲜明,线条明朗,具有时代感、青春感、雕塑感。那些抛弃传统、新颖别致的大胆创新,给法国时装界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一次出色的设计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皮尔·卡丹这个名字一时间又遍及了所有的报纸。人们对卡丹的设计风格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一家报纸在头版以《卡丹时代的到来》为题,概括了卡丹的设计风格及其历史价值。文章说:“自50年代以来,卡丹形成了色彩明快,线条简洁,具有强烈雕塑感的艺术风格,他把法国时装从刻意华贵和珠光宝气的沉重束缚中解脱出来,为迈向以后工业现代化的法国披上了轻捷的新装。”

    1966年,皮尔·卡丹的系列童装又问世了,并很快地遍及欧洲市场。他所设计的童装怪诞离奇,极富想像力。那一套套童装图案就像一个个儿童自己构想出来的神话大地和五颜六色的梦境。这不仅打破了传统童装单调、平淡的陈旧形式,而且使法国童装如同高雅时装一样,走向世界。

    皮尔·卡丹的许多时装设计都独具匠心。被推举为最创新、最美丽和最优雅的代表作。60年代末,卡丹又推出了一套妇女秋季套装,以其款式新、料质软、做工精而成了年轻太太、时髦女郎的抢手货,并再一次轰动巴黎。由于他的成功和贡献,他先后三次获得法国时装的最高荣誉大奖——金顶针奖。

    皮尔·卡丹对自己的成就也颇有几分得意。他说:“当我在迪奥那里做设计师时,我就立下了誓言,等我创业之后,我的服装不仅能够穿在温莎公爵夫人身上,而同时连她的门房也有能力购买。”

    整个60年代,皮尔·卡丹完全统治了世界服装潮流。他的一连串眼花缭乱的行动,使得对手们先是目瞪口呆,继而不得不开始敬佩起来。那些一直在骂他的人也跟在他后面做起来。1962年,法国巴黎时装女服辛迪加在所有会员的要求下,不得不屈驾将卡丹重新请回来,并请他出任行会主席。

    苦熬出的霍英东

    霍英东富甲一方,誉满神州,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香港文艺书屋在《香港亿万富豪列传》中将他列为开卷首富。

    然而,霍英东却是完完全全的贫苦出身,1923年5月10日拂晓,他出生在香港的一个水上人家。

    霍英东有两个哥哥,父亲是水上人。一家人以水为伴、以水为生。香港是一个繁华的花花世界,在以金钱代替一切的社会里,一户水上穷人的地位尤其低下。

    1929年,对于霍家来说是灾难的一年。他的父亲在一次风灾中舟覆人亡。孤坟荒冢,一家人悲恸欲绝。然而命运之神并未对他们产生半点怜悯,仅仅过了50多天,两个哥哥在一次出海中又船翻坠海,葬身鱼腹,死不见尸。这一年,霍英东年仅7岁。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痛苦的创口埋下了愤怒与抗争的力量。

    父亲去世后,霍英东和母亲为生活所迫,不得不迁居到湾仔棚户区一座地裂屋漏、摇摇欲坠的旧楼里。二十几平方米的一间屋子里,竟横七竖八地挤了50多个人,宛如成叠成堆的沙丁鱼罐头。

    没有电灯,只有一盏忽明忽暗、飘摇闪烁的煤油灯;没有厕所,只有一个芦席围起的男女共用的脏茅坑。

    最要命的是当时流行肺病。由于卫生条件差,屋里有半数人染病。痛苦的咳嗽声通宵不绝;带血的浓痰随地都是。一个晚上,曾经抬出过三具骨瘦如柴的尸体。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霍英东度过了他几乎整个童年时代。

    霍英东踏人人生的第一件差事,便是当苦力。在往来于九龙与香港间的一条渡轮“维多利亚”号上,做添加煤火的工作。

    当时,由尖沙咀穿通的海底隧道还没有兴建,所有人都必须乘坐渡轮过海。大肚皮、高烟囱的蒸汽机轮外表漆得洁白,底舱却是但丁笔下的“地狱”。加煤工必须一刻不停地一铲一铲将原煤抛进3英尺见方的炉口。抛急了不行,会压着“火势”;抛慢了也不行,会燃过了“火头”。霍英东卖命一干就是9个月。

    一天,领班的又喝醉了酒,躺在煤堆上打滚。霍英东把他搀进底舱一间堆放工具的小房。还没等他收拾利索,就听锅炉那边有人在叽里呱啦地说什么。霍英东急忙跑回锅炉旁,他衣襟狼藉、满身酒气,却正好与百年难得一见的英国老板撞了一个满怀。英国佬气得鼻孔朝天,扬手给了霍英东一记响亮的耳光,当即,霍英东就被解雇了。

    1941年12月8日,穷兵黩武的日本军队在西南太平洋向美军发动进攻。12月25日,英国人将香港这颗在东方与印度齐名的“女王皇冠上的宝石”拱手奉献给了日本军队。

    在霍英东20岁那年的春天,日本人扩展启德机场,招收本地劳工。他便极力争取这份工作。

    在烈日下暴晒,无遮无挡。打石运料,压得人背弯腰折。日本监工背着手到处转悠,稍不遂意,抬腿便是一皮靴,直踢得人灵魂出窍,甚至将你反剪着手,抽打一顿。

    一次开来几辆大卡车,里面装的全是大石块。运时,需要两个人从车上将石块推下地,然后再由四个人抬走。

    霍英东和另外一名劳工跳上一辆车,接连推下七八块石头。当他再次和那位劳工搬推一块大石时,那位劳工在刚刚搬起石块时叫了一声猛然间撒手。霍英东眼疾手快也连忙撒手,无奈还是慢了一步,他的一根指头骨被压断了。直到现在,那根指头依然是僵硬的。

    霍英东从小生长在逆境中,吃遍了各种苦头,尝尽了人间辛酸。在他的内心,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赚钱,必须赚大钱。

    霍英东没有停留在整天作发财梦上,他不停地寻找机遇。

    每天一大早,他就找来一份报纸,从头至尾,细心地浏览一遍,掘金似地在字里行间寻找一切有益的消息。特别注意的是报上的那些广告和启事栏目。

    当时经常发布一些战余物资拍卖的消息:譬如,日军的被褥、行囊、雨布、胶鞋一类物品;譬如,美军的饼干、牛油、咖啡、罐头一类食品;还有,各种军用的车辆、机械、舰船、橡胶制品以至于营房、码头、没收的敌占区军用设施等等。

    这是一个发财的好机会!

    霍英东的眼睛闪出了亮光。可是自己身无分文。于是他想到了母亲。母亲与别人合伙开了一家公司,赚了一笔钱。经历过苦难的人是不会轻易地把钱花到不可靠的事情上去的。霍英东磨破了嘴皮,终于说服了母亲,从母亲那里拿钱购买物品。

    他对市场行情和自己的情况都认真考虑了一番。当时对住行一类的物品以及各种食品,市场上供求基本上已经饱和。处在这种竞争环境下做生意显然有一定风险性。他买下了一批需要小修的军用小艇、廉价舢板和舰船上的发动机、水泵之类的机械。这些物品对于在驳船上混过相当时日的霍英东来说,无疑是驾轻就熟。他一眼就能看出差价的多少和经营的可行性。买下后,经过自己或请人稍加修理,最多不超过一个月就转手把它倒卖出去。

    霍英东有自己的算盘:这种急功近利的买卖,虽然赚头不大,但远胜于无。这样使霍英东慢慢积累了最初的一些积蓄。

    有一天,霍英东在《宪报》上看到有40部轮船机器招标,他向妹妹借了100港元投标。

    霍英东买下标后又四处奔走,终于在朋友那儿借下4万元。

    这宗无本生意,净赚22000元。

    霍英东一面做他的无本生意,一面打听其他可以发财的信息。他的观点是:不放过任何一个发财的机会。

    这天,霍英东到铜锣湾的一家客户收款。不想在这里与两位过去的老友不期而遇。几年不见,这两个曾经一同在机场卖命的苦力,如今浑身衣着光鲜,显然是发达了。

    很快,三人便切入正题,两位老友告诉他一桩生意。

    “什么买卖?”

    “海藻。好价钱。120元一担!”

    “哪儿有?”

    “远一点。”

    “有钱赚,不怕远。在哪儿?”

    “八达岛。”八达岛即东沙群岛,距离香港100多海里。

    “哪里交货?”

    “公司有船。东洋人定期上岛收购。好容易赚的,海藻满海都是,捞起来就是钱。快过印钞票……”

    两个家伙吹得天花乱坠,霍英东被说动了。第二天,霍英东在湾仔一带走家串户、四处游说。

    1949年冬日的一天凌晨,霍英东带着80个和他一样满怀发财热望的渔民,远征东沙群岛。在那里,他们整整度过了6个月的地狱般的生活。

    这里的确有茂盛的海藻资源,但绝非满海都是。海藻生长在珊瑚小岛的礁盘上,一般都在两人多深的海水中。霍英东这帮人,一无经验二无必要的装备和工具,下水三下两下就累得喘不过气来,累了一天,捞不到半筐。

    天气酷热,整天气温都在38℃以上。太阳晒得人脱了一层又一层皮。加之粮食缺乏,补给船又常常误期,岛上的生活艰苦异常。

    坚持到第6个月,霍英东最终带着他的同伙离开东沙群岛。

    这次失败几乎耗尽他所有的积蓄。

    但就在这次失败之后不久,成功开始青睐霍英东,最终使他成为香港首屈一指的大富豪。

    做豆芽菜生意起家

    二战爆发前,鲍洛奇还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职员。但随着战争的爆发,鲍洛奇却迎来了事业发展的机遇。

    战争给普通人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由于市场衰落,运输行业陷于停顿,生活用品的供应十分紧缺,在一些地方新鲜蔬菜也很难买到。有一天,鲍洛奇听说有些日本侨民在花园里生产古老的东方蔬菜豆芽,作为一个敏感的商人,他对此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来到这群神奇的东方人中间,仔细观察他们怎样发豆芽。

    鲍洛奇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一样,高兴得手舞足蹈,手上的生意也不做了,连夜赶回杜鲁茨,找到他的伙伴贝沙,兴奋地告诉他自己的“伟大发现”,并宣称这一“发现”将带来数不尽的财富。贝沙对此并不理解,认为鲍洛奇有些异想天开。鲍洛奇耐心地告诉贝沙他对豆芽菜的看法:现在正值战争期间,食品供应紧张,新鲜蔬菜的运输尤其困难,豆芽菜的生产不受地点和气候的影响,又很有营养,成本也不高,是最理想的替代品;况且,美国人最喜欢猎奇,具有悠久历史的东方食品豆芽菜本身就极富神秘色彩,再加上广告宣传的影响,肯定会引起人们的兴趣。如果豆芽菜的生产做开了,还可以在口味和原料上加以变化,形成一个系列,甚至还可以推出一个东方食品家族来。一般人是想不到这点的,所以还应该在这上面动脑筋,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鲍洛奇说服了贝沙,开始做豆芽生意。他从这个“伟大的发现”开始,按照自己的设想一步一步走下去,竟然真的成了“东方食品大王”。

    执著经营终成富人

    要想成为富人,多数时候需要长期坚持下去才有可能成功。有些人总幻想一两年就发大财,两三年所赚的钱一辈子也用不完。

    不过,这不太现实。虽然有那么多的富人依靠公司上市而一举致富,但如果公司不能上市呢?

    有一位在北京经营西餐厅的李目,依靠自己执著不懈的经营,最终也成为了富人。

    李目最初开店时,资金不到1万,当时是1990年,在北京流行一时的咖啡厅普遍陷于低潮,许多经营者急着将铺面脱手,所以李目只以1万元就接手了一家20平方米左右、装修极为精美的咖啡厅。他利用咖啡厅现成的设备和装修,略加改装后开了一家西餐厅。

    开业时,他几乎每天都从一大早工作到深夜,但生意仍不像预料之中那样好。差不多一年后,这家不大的西餐厅,经营才逐渐走上正轨。

    开始赚钱了,一般人肯定都会松懈下来,去享乐或奢侈一下,这些都是人之常情。但李目并没有这样,开业一年来,他连一套像样的西服也舍不得买,更不要说休闲活动了。他把赚的钱全部投入到生意上,比如原来餐厅没有空调,一赚了钱他马上安装;同时更换壁纸、重做招牌、更换新桌椅、购买油画来装饰也花了他不少钱。

    5年后,这家西餐厅已是京城同类餐厅中的佼佼者,但李目却从未打算停止发展。

    1995年,李目将所赚得的钱,加上银行提供的部分贷款,在东交民巷附近买下一层楼,开办了一家大型的西餐厅,餐厅可以同时容纳300人就餐,生意仍很兴隆。

    10年后的今天,李目已是京城身家千万的富人了,他所从事的生意也不仅限于西餐厅。

    现在有人说李目做生意,花了这么多钱,理所当然应该取得今日的成就。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10年前他也不过是手头只有一两万元的小人物呢?

    李目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诀窍不过是长期兢兢业业地做,遇到困难没有轻易言退。

    如果在开业初期,他因为经营不如意而撒手不做,就不会有今天的成功。

    如果在开始赚钱之后,他没把赚来的钱进行再投资,而是急着享乐、过奢侈生活的话,可能和同期开业的某些人一样,早就倒闭了,也不会有今天的成功。

    除了那些可以快速致富的正常途径,许多富人的成长之路其实就是这样平淡,没有新闻,没有传奇,他们依靠自己兢兢业业的持久经营,同样成为了财富的主人。

    勤俭创业的观念

    老一辈的富人大都有勤俭创业的历史,但在知识经济时代,致富更需要的是智慧。

    利用智慧、创新走向成功的人在当今可谓不胜枚举。美国奥尔康公司推出一种“椰菜娃娃”的玩具,这种玩具采用了先进的电脑技术,用电脑设计,既能大批量生产,产品又不重复。“椰菜娃娃”一概是40厘米长、6厘米宽,但由于有各种各样的款式和不同的发型、容貌、服装等,这就避开了原来所有玩具“千人一面”的缺点。但该公司最成功的还不止于此,而是将“销售”概念演变成“领养”,从而大获成功。设计者罗伯嘶别出心裁,在“椰菜娃娃”身上都附上出生日期、姓名,在其臂部还盖有“接生人员”的印章。当顾客选购时,不是购买它,而是“领养”它,甚至要签署“领养证”。

    通过办理“领养手续”,娃娃和买主建立起了“养子女和养父母”的关系。每到该“椰菜娃娃”生日那天,奥尔康公司的推销员还给它寄上“生日卡”。由这种“情感之线”制造出产品同顾客之间长期的感情关系,使“椰菜娃娃”日益走俏。设计者罗伯斯依靠这个创意,一举步入富人的行列。

    又如,美国俄亥俄州一名女子开办一家道歉公司,将“道歉”这一概念用于商业目的。

    这位公司创办人发现,代入用电话向对方道歉是一种非常有意思的服务,对那些认识到自己有错,想承认错误但又碍于面子不愿当面“低头认错”的人来说,无疑是最理想的选择。

    这名女子自己设计了一套“道歉”程序:当她接到客户的请求电话时,首先要了解矛盾产生的原委以及道歉的原因,再征询客户的意见,赔罪要到什么程度。然后,她会严谨构思,斟酌字句,力求做到有理、有利、有节,在道歉电话中她甜美的声音加上真诚的道歉语言,很快会让对方怒气全消,矛盾双方皆大欢喜。这家道歉公司的收费是每次6美元,另加3美元电话费,自公司开业以来,电话铃声不断,生意兴隆。

    诸如此类的成功案例,无不使许多渴望成功的人怦然动心。财富源于智慧,其“点石成金”的效果可为自己带来无穷的商业机会和财富。

    好的创意能使你轻松致富

    踏踏实实地埋头苦干,也许你能够成为富人;但是如果有好的创意,致富之路就会轻松得多。当今是一个智慧点化财富的时代。

    很多年前,美国穿越大西洋底的一根电报电缆因破损需要更换,一则小消息平静地传播在人们之间。但是一位不起眼的珠宝店老板却没有等闲视之,他几乎十万火急,毅然买下了这根报废的电缆。

    没有人知道小老板的企图,他一定是疯了,异样的目光惊诧地围绕着他。他呢?关起店门,将那根电缆洗净、弄直,然后剪成一小段一小段的金属段,然后装饰起来,作为纪念物出售。大西洋底的电缆纪念物,还有比这更有价值的纪念品吗?

    这样他轻松地发迹了,他买下了裕仁皇后的一枚钻石。淡黄色的钻石闪烁着稀世的华采,人们不禁问:他自己珍藏还是抬出更高的价位转手?其实那是后话。他不慌不忙地筹备了一个首饰展示会,当然冲着皇后的钻石而来。可想而知,梦想一睹皇后钻石风采的参观者会怎样蜂拥着从世界各地接踵而至。

    他几乎坐享其成,毫不费力就赚了大笔的钱财。他就是美国后来赫赫有名、享有“钻石之王”美誉的查尔斯·刘易斯·蒂梵尼,一个磨房主的儿子。

    财大气粗不见得就代表财富,心智才是更高一级的财富,想想蒂梵尼就会相信,赤手空拳一样赢得天下。

    创新使人致富

    要想成为一个富人,创办产业是一个普遍的途径,然而,当今世界大公司林立,几乎所有赚钱的事都有人虎视眈眈,作为一个商场新人,要想使自己的事业成功,财源广进,创新则是开启财富之门的钥匙。

    如今的商界已经步入了一个混战时代,你的公司可能在六个月或者一年之后就不复存在了。如果你质疑这一点,那么你可能“死”得更快。看看IBM过去自满的结果吧,这个蓝色巨人曾经不止一次地认为:“那些新兴公司不可能击败我们。我们就是最好的,那些愣小子们甚至上班时都不打领带。他们不会有任何成功的机会!”我们现在已经可以验证IBM“自大狂”们的话了:他们看不上眼的那些“新兴公司”真的完蛋了吗?苹果公司和微软公司的崛起无疑给了他们有力的回击。

    成功的商家为了保持成功,必须不断地进行创新。在一个多变的世界,刚刚出台的创意有可能在一夜之间就过时了。许多在过去很见效的商业模式将不再适用。为了赢得未来,你必须对企业的方方面面进行经常性的创新。未来商战的基本规则是:不创新,就灭亡。

    尽管比尔·盖茨是我们这个星球上最富有的人之一,但是他也曾经错过了因特网。现在他和微软公司正在加速度地迎头赶上。盖茨现在经常担心微软的未来。他在接受《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记者采访时说:“我们明天会被人取代吗?不会。从短期来看,微软是一个强大无比的公司。但是两三年之后,我不敢保证任何IT公司都有一个确定的位置,包括英特尔、微软、康柏、戴尔等等现在风光无限的公司。我敢肯定不少明星企业将成为转瞬即逝的流星。”

    能够长期存在的企业的成功秘诀在于它们经常重新评估自己的位置,并根据评估结果重新塑造自身。3M公司有一个著名的“15%规定”:公司鼓励所有员工花费15%的时间对他们感兴趣的事情进行创新。正因如此,3M公司自1902年成立以来一直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事实上,许多企业往往不愿摧毁过去给其带来无上荣光的商业模式。在这里我们要告诫企业家们:如果你的企业想成为21世纪的3M公司的话,必须做到以下几点:想人所未想,不怕失败,敢于打破定规。

    所有这些都表明一个观点,只有创新,才是未来企业的惟一选择,同时也是企业拥有者致富的惟一选择。

    在1987年,通用食品、宝洁和雀巢三大品牌占据了美国90%的咖啡市场。它们丝毫不担心任何新进入的企业能从它们口中分出一大块市场份额。但是,意外却出现了。

    当咖啡市场的三大霸主仍然沉浸在美梦中时,Starbucks公司意识到咖啡消费者的嗜好正在发生变化。在以往相当长的时间里,消费者看重的是价格,但是现在他们却宁愿花费两倍的价钱去品尝一杯美味的咖啡。咖啡消费者的新嗜好就是注重咖啡的品质,Starbucks公司决定由此切入咖啡市场。

    面对Starbucks公司的强烈进攻,三大巨头的反应是迟钝的。它们死抱着陈旧的市场竞争信条,继续坚持所谓大降价的“法宝”。到1993年,Starbucks公司已经占领了22%的美国咖啡市场。通用食品、宝洁和雀巢三大霸主不得不咽下这枚苦果。

    Starbucks公司发现消费者注重咖啡品质,从而以“高品质”咖啡进入原已饱和的市场,这一创新行为确定了咖啡市场竞争的一个新的完全基调。

    创新是建立在对原有概念的怀疑基础上的,历史不止一次地证明,当某些伟大的独立的思想家们怀疑现状的时候,进步也由此产生了。

    这些先行者们从不循规蹈矩,他们试图从不同的角度来改变现状。斯蒂夫·乔布斯、乔治·伊斯特曼、伊撒克·辛格分别打破了计算机、照相机和缝纫机不能供家庭使用的“定论”,从而在各自的领域开创了大众消费的历史。福瑞德·史密斯则打破了只能通过邮局才能邮寄东西的“定论”,他最终创建了联邦快递公司。

    在1980年,几个试图创建全天新闻报道电视频道的努力都失败了。当特德·特纳举起CNN的大旗时,许多人都预言他很快就会破产。美国三大广播电视网的总裁们都认为CNN的成立是一个根本没有任何希望的冒险。但是CNN的即时性新闻报道使得它从三大广播电视网那里抢得了不少的观众,其电视观众从170万一跃上升为8000万!CNN的成功就是打破原有概念的杰作,正如富有传奇色彩的投资大家沃伦·巴菲特所说:“智者总是做在前面,庸人总是跟在后面。”

    在当今知识经济的时代,创新是一种“轻松”赢得财富的手段,在最近20年来新诞生的富豪,不少人凭借的“资本”就是创新,比尔·盖茨如此,迈克尔·戴尔也如此。

    一切从创意开始

    如果一个人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件事情上,例如一个想投身互联网领域的创业者,总会在不经意中——如沐浴、驾车或与之毫无关联的会议中——产生一些灵感或思想的火花,面对这些仿佛全都有重大意义、颇具震撼力的创意,你该怎么办呢?

    那些互联网风险投资家们——特别是那些面向创业公司的投资家们——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每天向他们陈述其商业创意、恳请提供资金的信件、邮件如雪片般飞来。投资家们必须从如此众多的申请者中间筛选出他们中意的创意,入选条件是这些创意给出了投资家们感兴趣的问题的答案。因此,那些想要让投资家们提供资金的创意者们在完善自己的创意时对这些问题也应该有足够的了解。

    以下是投资家们感兴趣的七个问题,同时也是决定你的创意能否得到投资家们青睐的关键所在。

    你的创意能否带来网络正反馈效应。

    互联网带来的一个不可思议的现象是:传统经济中的产品、服务和资源在被使用时,遵循的是“物质不灭定律”——用得越多,剩得越少,“物以稀为贵”,“资源、产品及服务的稀缺性”是商人待价而沽、牟取暴利的手段;而在网络经济中,随着市场的扩大、使用人数的增多,产品和服务的价值越来越高,信息资源在被大家共享的同时总量却在增加——这就是网络正反馈效应。如果你的创意能够带来网络正反馈效应,那么由此造成的领先优势再加上公司完美的运作和吸引顾客的能力,你将使后来者望尘莫及,根本无法与你匹敌。

    如果你的创意能够带来很大的网络正反馈效应,从这一点上讲它就是一个好的创意,投资家们会对它感兴趣的。

    你的创意能否具备适应网络发展的潜力。

    用“日新月异”来形容互联网的发展是再恰当不过了。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其规模、性能以及与之紧密相连的商业理念等都在发生着变化。如果你的创意能适应这些变化、能经得起它们的考验,那些一贯以质论价的投资家们肯定会对你倾囊相助的;相反,如果说你的创意或商业模式是一次性的、只是应一时之需而没有发展潜力,那么风险投资家们给你投资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了。

    是否有独具匠心的市场操作技巧来实施你的创意。

    Hotmail电子邮件系统迅速获得成功的催化剂就是所谓的“病毒感染式市场推广法”。它是利用人们一传十、十传百的活广告来扩大市场。在人们口头传播和使用Hotmail的过程中,他们成了该公司的不自觉的宣传者,而他们的朋友则是这些市场信息的接受者。

    能否以服务及产品质量获得好的口碑来使用户帮你作宣传,这是用来评判一个面向顾客的.com公司的重要参数。

    你的创意有无很强的适应性。

    在当今的新经济环境中.com公司的优势就在于转向灵活,能以接近零成本的代价来戏剧性地改变商业计划。身处互联网时代,一个.com公司的竞争力体现在商业理念和市场行动的敏捷与灵活上。

    你的创意在实施中有无自我保护的屏障。

    互联网时代的公司与以前相比可以发展得很快,也可能突然间衰退下去。防止发生这种情况的重要措施是,公司具有内在的吸引并留住顾客的手段和面对竞争对手保卫自己的良方。如果你无法留住你的顾客,那么发展得再快又有什么意义呢?因此,在把你的创意变成一个.com公司的时候,你必须制定防止顾客流失的策略,以及避免受到模仿你的经营模式的竞争者的冲击。互联网世界里“丛林法则”依然适用,紧跟着开拓者的步伐仍能捞到不少好处;作为开拓者的你只有尽可能地摆脱这些跟随者,才能保证你的最大利益和长远利益。

    在实现你的创意的过程中有无人才方面的问题。

    新创建的.com公司的发展经常因为无法招募到一流的人才而受阻。因此,新创建的公司在制定和完善商业计划时总是很重视有关人才方面的因素,这已经成了那些成功的.com公司的一条基本的原则。

    你的创意中是否有“占领”市场的策略。

    新创建的.com公司常用的占领市场的方法之一是降低产品或服务的价格,或者干脆免费提供产品或服务,这样会使得市场上的那些老公司大伤脑筋:让它们庞大的分销系统应付这样的价格战是很困难的。依靠互联网节省成本而得到的价格优势,新公司就可以通过重新构建竞争基础来取得相当大的市场份额。

    创造发明:穷人超越富人的利器

    发明会为很多人带来财富,直到现在,一般还是将发明看作致富之路。这是已被大公司控制了的世界上,天才可以得到胜利的一条大道。

    在大西洋两岸的专利局,每个星期都接到数以千计的专利申请案,这些人自信会得到胜利。当然,其中有很多人永远也不会得到胜利。但一些简单的构想却是最成功的发明这个事实,给人们不少的鼓励,难道你不愿意做那些发明拉链、衣架、捕鼠器、大头针和原子笔的人?

    不幸的是,发明家通常是没有商业头脑的人,他们的脑子里已装满构想,一般又缺乏资金和营销技巧——这是要推出他发明产品所必需的部分。结果,很多人以低廉的代价将专利品卖给别人。

    不过,也有人做得很好,其中有一个例子值得我们来看一下,那就是发明“拍立得照相机”的艾德文·蓝德博士。

    蓝德的第一样产品是一种能滤光的透明纸。早在17岁时,他就对这方面发生兴趣,当时他是哈佛大学一年级的学生,有天晚上在百老汇街上走着的时候,突然想到利用滤光玻璃可以减少车头灯强烈的灯光,降低夜间开车的危险。于是他从学校请假出来,在纽约市立图书馆日复一日的阅读各种有关这方面的书。到晚上,他就在附近租的房间里作试验。等到他的滤光纸申请到专利时,哈佛大学不但欢迎他回去,而且还提供一个实验室给他。他在那里呆了3年,从来也未得到学位,附加在他名字上的那个博士头衔,只是个荣誉博士。

    在1937年他28岁的时候,他创立了“拍立得公司”,靠着华尔街一个财团的协助,想将滤光玻璃用在每部汽车的车头灯和挡风玻璃上。在后来10年中,他一直保持这家公司的多数股份,拥有完全控制权。

    但底特律汽车业出面了,它根本不理睬这一套,蓝德必须为他的发明另外找出路,于是他将这项发明用在像太阳眼镜这类的产品上。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这家公司忙着为军方生产摄影机镜头和瞄准镜。但蓝德还是花了大量的时间在实验室里研究“拍立得照相机”。他说,他这个灵感是由他小女儿引发的。他在假日为全家人拍了照片,他女儿不耐烦地问到底要多久才能看到这些照片。他向她解释,冲洗照片还得花不少时间。后来他一想不对,拍照片要等几个小时甚至几天才能见得到,这种拍法本身就有问题,他于是开始研究如何在拍照以后,就可以从照相机里取出一张完美的照片。1947年他就研究成功,在1948年,他这种60秒拍照的新照相机上市。这个行业的人都表示怀疑,但消费大众喜欢。

    蓝德后来又发明一种能立即拍出彩色照片的简单机种,同时还研究各式各样的构想。在1980年一年中,以他名字申请到的专利就有400多种。在发明能在非常高的高度拍照用的照相机上,他也担任了主要角色。这种照相机用在U2侦察机上,曾拍下了在古巴的苏联飞弹的照片。现在他已成巨富,但他一直坚持说他并不是为了钱:钱只不过是发明一样有用东西的副产品。

    蓝德认为,创造发明的能力并不稀罕,在他的看法是每个人都有,只是没有去开发而已。他有次曾这样说过:“我这一生中一直在告诉别人,不断的集中研究,可以找出人们自己都未发觉的才能来。”

    他的追随者一直不断,他本身如此成功,谁能否认他已证实的教诲?

    当蓝德在1980年自拍立得公司董事会主席的职位退休时,他的股份价值7500万美元。

    买来的“汉堡大王”

    授权经营的生意,可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能赚钱的构想之一。

    道理非常简单:你发明了某种产品或服务,似乎能受到消费大众的欢迎,建立起一个商标的知名度来,然后就租给那些想创业的人,他们就成了你的代销商或是售权经营者,就此他们日夜工作,却为你创造利润。我不知道这个妙点子的始祖是谁,但这个人显然是个经济天才。

    就和别的很多东西一样,授权经营这玩意也是从美国开始的。

    早期有一位曾担任保险推销员的人,他在肯德基开了一家餐馆,发觉顾客很喜欢他的一道特别菜——炸鸡。他的名字叫哈兰德·桑德斯。在20世纪50年代,他就花了很多的时间将他的配方卖给其他的餐馆,最后成为代销网遍布全球的“肯德基炸鸡”。

    自那以后,这种办法扩大到其他许多方面——干洗服务、旅馆和汽车旅馆、设备出租、杂志、租车,甚至是美容院。但只有速食业的成效最惊人,美国这类组织中以汉堡赚钱最多。

    雷伊·克罗克这个“汉堡大王”,在他高中退学以后,做过各种工作。他参加过好几次旅行。1937年前,他在芝加哥电台挑选音乐;在佛罗里达卖房地产,以及在中西部卖纸杯。1937年,他在芝加哥开设了一家小公司,但未使他发财。然后,在1954年,他发现在加州的一家由马克和狄克·麦当劳经营的小餐馆,竟用了八部机器,比任何一家都要多。在好奇之下,他亲自去看麦当劳的操作,只见他们两兄弟在卖汉堡和冰淇淋泡状牛奶的生意上,忙得不亦乐乎。他问他们为什么不多开几家餐馆,他们回答说,开这样一家,他们已感到很满意了。克罗克看出这是个机会,而且立即把握住。麦当劳兄弟同意授权经营,不管他在美国任何地方卖,只收总营业0.5%的权利金。克罗克于是在芝加哥市郊开了第一家属于他自己的麦当劳,第二年就接着开了好几家,生意非常火爆。

    到了1960年,他以270万美元一次性买下麦当劳这块招牌。

    到了1970年代,克罗克的授权经营店即已遍及全世界,连锁店的总收入年达好几十亿美元。他的财产估计也达3亿美元。

    “一滴智慧”出大王

    报载,19世纪的美国,有一位青年在某石油公司工作,他所做的工作连小孩都能胜任,就是巡视并确认石油罐盖有没有自动焊接好。

    石油罐在输送带上移动至旋转台上,焊接剂便自动滴下,沿着盖子回转一周,作业就算结束。他每天如此,反复好几百次地注视着这种作业,枯燥无味,厌烦极了。他想创业,可又无其他本事。他发现罐子旋转一次,焊接剂滴落39滴,焊接工作便结束了。他想,在这一连串的工作中,有没有什么可以改善的地方呢?一天,他突然想到:如果能将焊接剂减少一两滴,是不是能节省点成本?

    于是,他经过一番研究,终于研制出“37滴型”焊接机。

    但是,利用这种机器焊接出来的石油罐,偶尔会漏油,并不理想。但他不灰心,又研制出“38滴型”焊接机。这次的发明非常完美,公司对他的评价很高。不久便生产出这种机器,改用新的焊接方式。虽然节省的只是一滴焊接剂,但“一滴”却给公司带来了每年5亿美元的新利润。

    这位青年,就是后来掌握全美制油业95%实权的石油大王——约翰·D·洛克菲勒。

    把握股票市场

    1991年以来,美国经济连续强劲扩张,使富人的数量急剧增长。据纽约大学的一项统计,从1989年到1995年的6年间,美国拥有百万财产的家庭数量没有多少变化,保持在300万左右,而‘从1995年到1998年的3年间,却新增了百万富翁大约100万名,亿元富翁的队伍也迅速壮大。

    值得注意的是,数量巨大的新百万富翁很少来自传统产业。他们的致富方式也与老一代百万富翁不一样。

    首先是股市淘金成功。仅从1995年11月至1999年,在不到4年时间,道·琼斯工业指数已涨了7000点,连续4年都上涨20%以上。

    连续牛市形成的财富效应使许多股民每年得到两位数的回报率,迈入了富人行列。一些人看准了有前途的企业股票做长线,几年前每股几美元、几十美元买进的股票,现在涨到每股上百美元甚至更多,像戴尔电脑公司的股票5年间涨了100多倍;而如果10年前花1万美元投资希思科公司的股票,现在财产可达320万美元。

    还有人投资原始股发了财,在股票市场高涨时上市的公司,股票一般第一天就增值数倍,投资者也成倍获益。

    近年来,投资网络服务行业的人们都获得了丰厚的回报,虽然他们开业资本可能只有几万元,但经过短短的几年经营,一旦上市或者被大公司收购,身价常达百万以上。

    克利泽曼和帕特诺特1994年在康乃尔大学读三年级时,一天在宿舍闲聊时异想天开,决定开设一个可以供人们收发电子邮件、聊天、设网页的网站。他们借了1.5万美元办起了“地球村”网站,秋天他们的公司上市成功,这两名25岁的小伙子一夜之间成了拥有财产3500万美元的富翁。1999年,有一家大公司准备以8000万美元收购20岁刚出头的马科威兹创办的“我的点数”公司。

    如果成交,他个人可得400万美元,但被他拒绝。马科威兹说,几年前只要有人出一二百万我就会卖,但现在8000万也算不了什么。他准备将公司上市,这样可赚更多的钱。

    发“网财”的不光是年轻人,82岁的前美国公共卫生署署长库普博士设立的“库普医生”网站,不久前公司上市,价值达到6.25亿美元,库普占的股价值4000万美元,这位年逾80的老人一下子成了富翁。

    创业者总是少数,更多的在新产业领域致富者靠的是“认购股票特权”。购股特权是一些公司将高层主管的收益同公司股票联系起来,目的是鼓励他们倾力搞好公司。许多高科技公司因创业之初收益有限,员工工作条件艰苦,工资不高,便将此特权从高层主管扩大至一般员工。据统计,美国超过三分之一的公司有给员工购股特权的计划,约600万人有认购股票特权。

    许多企业近年股票大幅升值,拥有认购股票特权者也就水涨船高,财富猛增。微软公司的购股特权在公司内造就了数以千计的百万甚至千万富翁,这已成为美谈。其实,成功的信息产业大公司差不多都有通过购股特权成为百万富翁的员工,连通用、福特这样的传统行业里都有这样形成的百万富翁。

    由于股票市场能够产生快速的致富效应,许多公司都把上市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目标,虽然许多公司在上市前都有良好的盈利纪录,例如微软在上市之前,盈利能力高达34%。从这一点上说,股票不上市更能为公司保守利益,但对个人来说,上市可立即兑现财富。

    英特尔公司与风险投资

    1968年6月,半导体业的创始企业——快捷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里伯特·诺斯和戈登·库尔辞职后自行创业。当时,半导体业在集成电路出现后突飞猛进,他们觉得在集成电路技术领域一定还大有文章可作,因为半导体业与其他产业的状况有所不同。当时美国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汽车、钢铁和化工已经进入批量生产的阶段,技术和产品都已基本定型,新的公司很难再有所作为;可是在半导体业,虽然当时集成电路(芯片)也已经进入批量生产阶段,但是半导体技术的快速翻新,使新企业能够凭借新产品迅速打入市场,甚至开辟新市场。他们相信自己完全有能力研制出技术更先进、功能更强、成本更低的芯片。

    诺斯和库尔继而决定集中力量先从计算机内存器着手。当时大型计算机在美国东部已经发展到相当程度,价格略低、功能稍弱的小型计算机也开始出现。由于使用计算机可以极大地提高办公效率,美国各地的大公司和事业机构都在迅速装备计算机,计算机的市场需求飞速增长。在每台计算机里,都有一个用来提存程序数据的内存器,内存器容量越大,计算机的功能就越强。当时的内存器都是利用磁性材料制作的,诺斯和库尔知道,如果采用半导体芯片来做内存器,则可以大幅度减小它的体积,加快它的运行速度。虽然当时硅谷中已经有一些公司开始进行这方面的开发工作,但是市场上还没有这类产品出现。诺斯和库尔通晓半导体技术,知道自己在这方面取得成功的机会将会很大。

    目标已定,下一步就是要筹集创业所需的资金。这一点对诺斯和库尔来讲并不难,因为他们在快捷半导体公司近十年所取得的成就早已为业界人士所熟知,愿意对他们进行投资的人不胜枚举。尽管当时他们提供的新企业计划书只有一页纸的篇幅,但是诺斯只给一个老朋友——阿瑟·洛克(ArthurRock)打了一个电话,资金问题就轻松地解决了。

    洛克是硅谷风险投资业的元老级人物,快捷半导体公司当初就是在他的帮助下成立的。因为关心快捷的发展,他特意从纽约市移居到旧金山,以便与快捷的一班人马时刻保持联系。洛克自己还进一步开设了一家专门帮助新生企业融资的银行,成为硅谷最早的风险投资家之一。

    实际上,“风险投资”这个词就是洛克首先使用的。

    洛克与快捷公司的高层人物始终保持着密切联系,其中诺斯是他最要好的朋友之一,他们平时经常在一起跑步锻炼,假期也时常一同到野外露营。他在接到诺斯需要投资,以便建立一个新公司的求援电话后,立刻行动,当天下午花了半个小时的时间打了15个电话,得到了15个满意的回答,一共筹集了250万美元。融资如此顺利,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的投资家们都看好迅速发展的半导体业,另一方面是因为人们对诺斯和库尔的能力毫不怀疑,再加上洛克本人的信誉一向较高。

    洛克并没有像许多投资者那样盲目筹款、有钱就拿,由于愿意“入伙”的人比较多,他只选择了一些怀有一定专长,对新公司的发展能发挥较大作用的投资人。同时,为了避免因某个股东占有太多的股份而使未来的公司受其左右,洛克限制了每一个股东的投资数量。洛克自己也拿出30万美元入股,再加上诺斯和库尔每人各出的25万美元,三个创业者得以对公司保持相当的控制力,洛克本人也无可争议地成为了新公司的第一任董事长。后来虽然洛克有意避免过分干预公司的日常事务,而让经理们放手去干,但他一直从战略角度上为公司出谋划策。当公司出现危机,需要洛克帮助时,他会毫不犹豫地提出自己的建议。

    有了资金以后,英特尔公司正式成立。很快,英特尔公司就在半导体业异军突起,业绩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后来,在日本半导体企业的竞争下,英特尔退出了半导体业,转而专攻计算机存储器,又成为IT业中的执牛耳者。

    英特尔公司上市之后,由洛克引入的风险投资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公司的创始人里伯特·诺斯和戈登·库尔也因股票上市而一举成为亿万富翁。

    如今,英特尔公司已经是IT行业的领袖企业之一,左右着该行业的未来。

    “苹果”熟了

    1976年夏,电脑奇才乔布斯和沃兹尼克分别辞掉各自的工作,在乔布斯家的车库里开始了他们的创业征程。当时沃兹尼克25岁,乔布斯只有20岁。他们将自己的公司取名为“苹果计算机公司”,出售自己组装的苹果一号计算机。

    当时的计算机业还是大型机的天下,虽然有不少公司推出了微型计算机,但其计算能力不强,功能简单,费用昂贵;而苹果一号推出后,因其质优价低,深受使用者的欢迎。

    1976年6月,乔布斯和沃兹尼克决定正式向大众市场推出苹果一号。他们把苹果一号的样品送到半年之前才开张的美国第一家全日制计算机零售商店——“位数商店”(TheByteShop)。商店的创建人之一博伊德·威尔逊(BoydWilson)看过他们的样品之后,除了告诉他们要在产品外形和包装上加以改进外,立刻给他们开出了购买50台的订单。

    这对于乔布斯和沃兹尼克来说,当然是个好消息,不过随之而来的一个紧迫问题摆在了他们面前:制造这么多台苹果一号,需要价值大约2.5万美元的零件,而他们没有这笔钱。对于一个白手起家、信誉还没有建立起来的公司来说,无论是向银行借贷,还是向供应厂商赊款,都是难上加难的事。这时,乔布斯展示出敢闯敢拼的勇气和出众的磋商能力,他打电话给供应厂商,说服他们之中的一些人给苹果公司预先提供微机零件和30天的付款期限。这种协议不仅在今天决不可能达成,在当时也是非常少见的。

    收到供应厂商发来的零件之后,乔布斯和沃兹尼克立刻开始不分昼夜地工作。他们用了29天将50台苹果一号组装完毕后,送到了位数商店。店主博伊德·威尔逊给他们付了现款,他们从中拿出一部分按时付清了供应厂商的欠款,剩下的纳入了自己腰包——苹果公司的第一笔生意就这样做成了。“首战”打了一个漂亮仗,苹果一号进入市场后,更多的订单也就接踵而至了。

    1976年秋,苹果一号卖得火热,乔布斯家的车库里堆满了用塑料袋包着的各种集成块和印制线路板。由苹果公司带动的微机市场的发展速度已经远远超出了乔布斯和沃兹尼克最初的想象。这时其他一些生产微机的公司也纷纷出现,其中来势比较强劲的有东部波士顿的“无线电屋”(RadioShack)和南加州的“克摩多尔公司”(Commodore)。时间和速度对抢夺市场来说,就跟在战场上抢占有利地形一样,关系到你死我活。乔布斯和沃兹尼克陆续招聘了几个帮手,但是大量的订单仍使他们深感工期紧迫;同时,公司的周转资金也开始出现了短缺。情况很明显,苹果公司若想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必须借助外援。

    这件事还得靠乔布斯去办。他找到以前他在阿他力公司的老板诺兰·布什尼尔和当时在硅谷中交际甚广、创立了硅谷首家高科技咨询公司的雷金斯·麦克纳(RegisMekenna),请求他们帮助联系愿意对苹果计算机公司投资的人。布什尼尔和麦克纳把乔布斯推荐给硅谷一位知名的风险投资家——红杉公司的创始人唐·瓦伦丁(DonValentine)。瓦伦丁决定先去苹果公司查看一下情况,再作决定。

    当西装革履的瓦伦丁开着豪华轿车来到乔布斯家门前时,心里吃了一惊,因为他看到了从乱糟糟的车库里出来迎接他的乔布斯。从下往上打量,乔布斯脚上趿拉着一双旧凉鞋,下身穿着一条剪成半截的牛仔裤,上身穿着一件旧工作衫;听说才二十岁刚出头,却长发披肩,长满络腮胡。这次会面的结果可想而知,瓦伦丁回来后对推荐人雷金斯·麦克纳发火:“你怎么给我介绍了这样一个败类?!”

    虽然瓦伦丁当时没有给乔布斯和沃兹尼克投资,但他心知这两个“小子”颇有潜力,于是把他们介绍给一位朋友迈克·马克库拉(MikeMarkkula)。马克库拉以前曾经在快捷工作过,后来在英特尔担任过行销部门的总经理。1971年英特尔股票上市之后,马克库拉手中的股票在不长时间里就增值达几百万美元。这使他颇为心满意足,虽然当时年仅38岁,他却已经有意功成身退,解甲归田,享受一下清闲的生活了。不过,当瓦伦丁向他介绍了苹果公司的情况后,具有过人商业敏感的马克库拉立刻动了再度出山的念头。

    不久,马克库拉也开着一辆豪华轿车来到苹果公司——乔布斯家的车库。有了瓦伦丁事先“下的毛毛雨”,马克库拉对乔布斯的衣着也没太在意。他与乔布斯和沃兹尼克见面寒暄之后,便要求看一看苹果公司的经营计划书(businessplan)。听到这个要求,乔布斯和沃兹尼克面面相觑,他们还根本不知道“公司经营计划书”是什么东西。马克库拉只好向他们解释,那是融资必不可少的材料。

    在以后的两个星期中,马克库拉坐下来与乔布斯和沃兹尼克通宵达旦地“咬笔杆”,终于拟好了一份苹果公司的未来经营计划。凭着这份出色的计划书和马克库拉的背景,苹果公司很快就吸引了6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参与者是洛克菲勒家族和当年曾经帮助英特尔起家的硅谷著名风险投资家阿瑟·洛克。马克库拉本人也作为乔布斯和沃兹尼克的新合作伙伴,向苹果公司投资9万多美元。另外,他还帮助苹果公司在美国银行(BankofAmerica)拿到了25万美元的贷款限额,以备将来不时之需。

    有了资金之后,苹果公司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成为微型计算机领域风头最劲的企业。

    1980年12月12日,苹果公司的股票上市,不仅一下子筹集到了大笔资金,也使公司的四十几个人一夜之间都变成了百万富翁,创始人更是成了亿万富翁。乔布斯所持的股票价值1.65亿美元,迈克·马克库拉有1.54亿美元,沃兹尼克有8800万美元(他本应与乔布斯一样多,但他事前拿出一部分股份送给了亲戚和几个同事),迈克尔·斯科特有6200万美元。最早在苹果公司碰运气的风险投资家们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每1美元的投资在3年之内就变成了243美元。其中,阿瑟·洛克当初投入的5.7万多美元,这时已经价值1400万美元,这使洛克更加名声显赫;洛克菲勒家族当初的投资是洛克的6倍,回报之多自不必说。

    股票上市盖茨跻身亿万富翁之列

    比尔·盖茨和他的微软公司,虽然在上市之前就已经有良好的盈利纪录,但是,比尔·盖茨的个人财富还远远进入不了大富豪之列。

    1986年,微软公司的股票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Nasdaq)市场上市,从此,微软公司除了在软件市场上大展拳脚外,在资本市场也迭掀波澜。

    在微软上市之前,一些计算机公司已经上市。1980年11月,苹果的股票第一次公开交易时,资产估价为18亿美元,比福特汽车公司还多。从票面价格上看,乔布斯的个人资产已达到2.3亿美元之多。1983年,莲花和阿森塔的股票也上市了,并获得巨大的成功。

    只有盖茨不慌不忙,他等待着更好的机会。

    由于微软收入利润比大约为34%,那么股票不上市更能为公司保守利益,但对个人来说,上市可立即兑现财富。

    1985年10月28日,盖茨30岁的生日。

    这一天,他在董事会上宣布微软股票上市决定。而推动股票的进程就此开始。

    第一步是与金融界的联系。微软与华尔街打交道的关键人物是弗兰克·盖德特,他是公司财务负责人。

    盖德特建议微软公司选择两个承销商共同办理上市销售,一个主持华尔街方面的交易机构,具体担当主要承销商,组建一个承销商辛迪加并在他们当中分派股票。一个承销商负责集团投资事务,要选一个对集团购买股票在行的人。

    盖德特推选金人(Goldman)沙奇(Saehs)公司。

    11月11日,微软邀请金人沙奇公司的副总裁艾芬·马丁前往西雅图的“雷尼尔”俱乐部共进晚餐。

    在餐桌上,盖茨表现得极不耐烦,谢利则相当刻薄。而金人沙奇公司的副总裁艾芬·马丁有备而来,他告诉盖茨,微软公司能够在1986年拥有最初的上市方案。

    盖茨在事后对谢利说:

    “好了,他们并没有打翻饭碗,并且看来不错,我想我们用得着他们。”

    而集团购买承销商则由阿历克谢·布朗和巴尔的摩的桑斯公司承担。盖茨还答应《财富》杂志的主编,派一名记者追踪报道股票上市的情况。并且还为此事与《财富》杂志签署了协议。但两家主要承销商却反对在文章中披露一些事情。

    盖茨说:“假如你们不赞成,微软只好另寻合作伙伴。”

    年底,微软公司将于近期上市的消息被大众传媒炒得热火朝天。

    整个1986年元月,纽科姆忙于起草严格的上市公告。

    投资分析家罗兰德·昆德伦认为,公司投入巨资和大量人力为苹果的麦金托什计算机编写应用程序,但效果并不太好,Windows软件的前景也不理想。

    因此,盖茨想得更多的是软件,而不是股票。他担心巨大的个人财富将同时带来精神涣散,他的程序员们将不仅仅盯着电脑显示屏,而要用一只眼睛盯着瞬息万变的股票价格。

    在制定微软股票正式上市价格时,股民们普遍认为每股在17到20美元之间,盖茨曾倾向于16到19美元。尽管16美元的上市价格将给微软股票一个超出其最初估价10倍以上的价格,但盖茨对这已是很高的价位仍略有不满,如果每股20美元,微软的市场价值将超过50亿美元,但盖茨认为这也有可能实现。

    一位参与股票价格制订的人说:“盖茨有惊人的平衡和预见能力。虽然他并非对金融和证券了如指掌,这看起来很是可笑,公司竟能获得这样高的收益,但这些前景同时也让他感觉到不舒服,他对我说,这势必使购买股票的公众提升对微软今后发展期望值。而他认为,他必须首先让公司发展得更好,而不应被股票所带来的财富迷失了方向。”

    微软预计将出售价值大约4000万美元的股票,其中大约3000万将来自200万股以下的16美元每股的出售,而剩下的1000万由原在公司的股东们出售其持有股获得。他们将出售股票不超过1/10的部分。如果承销商们也愿意购买追加的30万股,那么,微软就有将近12%的股票公开交易。

    2月3日,微软公司向股票交易监督委员会的代表和代理商们送去38000份计划书。人们对微软内部股权的分配更感兴趣。

    盖茨拥有1100多万股,占总数的41%;

    艾伦拥有640万股,将近28%;

    巴尔默有170万股;

    谢利有40万股;

    西蒙伊伊有30万股;

    盖特温有19万股;

    盖茨的父母有21万股;

    TVI公司有137万股。

    如果股票上了市,那么持有上述股票的人均有可能成为百万、千万、甚至亿万富翁。当时微软公司的年薪是按劳取酬,盖茨的年薪在1985年为13万美元,谢利为22万美元,巴尔默为9万美元。

    1986年3月13日上午,微软股票正式在纽约股票交易所上市。

    开盘价为25.17美元。

    第一天收盘时,共成交360万股,收盘价为29.25美元。

    中间休盘时,昆德伦在交易大厅给谢利打电话说:

    “简直疯了,我从未见过这种场面,到这儿来的每一个人都买了微软的股票,而其他股票无人问津。”

    中午时,每分钟就有大约几千股成交,如果你以当日最低价每股21美元的价位吃进,而在最高值时抛出,那么一天之内每股就增值40%以上。

    《华尔街金融时报》消息:“成千上万的人发疯似地争相将钞票塞进微软的腰包中。”

    《西雅图邮报》闻风而动,他们前去采访艾伦。艾伦说:“我确实很快乐!所有人,包括微软在内,都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而最终,一切都美妙无比。”

    仅一个星期,每股狂涨至35.50美元。盖茨从他售出的股票中获得160万美元,但他仍握在手中的股票现值3.5亿美元。

    1987年,微软股票每股至90.75美元,并继续向上攀升,年仅31岁的比尔·盖茨成为全世界最年轻的亿万富翁。

    微软公司现在共诞生了3名亿万富翁,上百名千万富翁以及2000多名百万富翁。这些都是公司上市带来的“福利”。

    事实上,在最近20年新诞生的亿万富翁之中,除了少部分人士靠继承遗产之外,大多数人都有赖于公司上市。

    最年轻的亿75富翁

    1984年的1月2日,戴尔以“个人电脑有限公司”(PC’sLimited)的名字,向得克萨斯州政府注册公司登记,并在当地的报纸分类广告上刊登广告。在此后的几个月,戴尔的公司每个月销售给奥斯汀地区的升级电脑、升级套件、周边配备,大概价值5万美元到8万美元。

    5月初,戴尔把公司的名称改为“戴尔电脑公司”,营业项目和“个人电脑公司”一样。政府规定的1000美元注册资金,就是公司一开始成立的投资。公司从戴尔的公寓搬到一个1000平方英尺(约93平方米)的办公室,地点是在北奥斯汀一个小型商业中心,戴尔雇用了几个人负责接电话收订单,另外几个人负责处理订单。制造部门有三个人,拿着螺丝起子在两米见方的桌面上,做电脑升级的工作。

    生意持续成长,戴尔开始认真思考:如果以“全职”的方式投入这个事业的话,未来的潜力会有多大?

    以戴尔的家庭背景而言,不上大学,是不被见容的选择,要说服他的父母答应让自己休学更是不可能。所以戴尔不顾后果,径自办了休学,只读完大一。

    结果证明,“个人电脑公司”成立的时机真是再好不过了。公众对电脑愈来愈有兴趣,也更有概念,他们想要寻找功能更好的IBM个人电脑,但IBM电脑没有生产他们要的东西。另外,这些电脑产销过程上的异常,也导致市场上严重的供需失调。比方说,经销商订了100部电脑,最后可能只收到10部。他为了得到所需要的货量,一次会改订1000部,但结果收到633部,由于他其实只需要100部,便可能会因无法负担这些额外库存而陷入窘境。通常的结果是,他们以低于成本许多的价格抛售,这就成了大家知道的“IBM的灰市”。这时,戴尔就会买进这些削价出售的电脑,加上磁盘驱动器和存储器,予以升级,再出售以赚取利润。

    虽然这个时候的生意很好,戴尔却在七八个月后发现,如果能制造出自己的电脑,就能掌握更大的机会。

    于是,戴尔开始自己组装电脑,生意非常兴隆,搬进1000平方英尺的办公室才不过一个月,就又搬到另一个面积达2350平方英尺(约218平方米)的地点。四五个月后,他们超快的成长速度迫使公司再度搬迁,这次是搬到面积7200平方英尺(约669平方米)的地点。六个月之后,他们不得不换地点,电话系统、设备、组织架构、所有硬件和电力系统都必须扩充。到了1985年,索性一举搬进3万平方英尺(约2787平方米)大的建筑物,那地点像足球场一样大,戴尔以为永远填不满那个空间,没想到搬进去后不到两年,又得搬家了。

    在PC机市场上,286电脑使IBM雄霸一时,386电脑使康柏电脑公司崛起,现在轮到戴尔了,他组装的功能更强大的486电脑很快把康柏计算机公司(CompaqComputer)从世界最大的个人计算机生产商的宝座上拉下来。

    历史事件惊人地相似。戴尔将要对康柏所做的正是康柏在七年前对IBM公司的所为。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迅速传播并对社会各方面产生深刻而广泛影响的时代,人们生活观念和组织结构都在发生快节奏的变化。这些变化产生了巨大的商机。戴尔经不住这些机会的诱惑而创立了自己的公司,进一步适应这些变化,创造自己的电脑品牌和公司快速发展的神话。“我认为最终会有这么一个时候,我们的业务会发生根本的变化,我们期待这些改革,可能是技术上的变化,我们期待着这些变革,可能是技术上的变革,也可以是业务模式的变化,也可以是来自新的行业的,也可能是我们目前无法预测的一些挑战。”

    “我们是否是一个好的公司,伟大的公司,真正的考验在于我们能否理解这些变革,以一种更积极的态度考虑这种变化,比我们的竞争对手做得更好。”这就是戴尔对待社会和行业变革的态度。

    传统的商业思维认为,超级成长是不会长久的。而戴尔公司一直享有这样的高成长已达15年之久,并且持续以高于产业五倍的速度成长。

    6年后的今天,戴尔公司的年营业额超过190亿美元,每天通过网络售出价值逾1200万美元的电脑系统。戴尔电脑公司于1988年上市,迈克尔·戴尔那年23岁,一举成为世界上依靠自己创业的最年轻的亿万富翁,至今仍是《财富》500强企业总裁中最年轻的一位。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