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山水传说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多的彩卵石、腊卵石。通常人们就将这些彩卵石、腊卵石称为桂林石。

    “碑林石刻”集大成者

    桂林象征之象鼻山就有历代石刻文物50余件,多刻在水月洞内外崖壁上,其中著名的有南宋张孝祥的《朝阳亭记》、范成大的《复水月洞铭》和陆游的《诗礼》。有历代摩崖石刻3000多件,其中“桂海碑林”、“西山摩崖石刻”最为著名。在漫长的岁月里,桂林的奇山秀水吸引着无数的文人墨客,使他们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和文章,刻下了两千余件石刻和壁书,这些独特的人文景观,使桂林得到了“游山如读史,看山如观画”的赞美。

    (一)嫦娥手笔

    很久很久以前,桂林这个地方既没有山,也没有水,更谈不上人烟繁盛,桂树成林。那么,桂林这个地方,为什么会生长出成林的桂花树?为什么会有奇山秀水而名满天下呢?这还得从王母娘娘的蟠桃盛会说起。

    王母娘娘的蟠桃盛会被孙悟空搅乱后,开不成了,天上四位鼎鼎大名的仙女—嫦娥、织女、麻姑和元女便呼朋引伴,饱览瑶池的风光去了。一路上但见那仙山琼阁,玉树银花,天池荷开,凤鸾和鸣,好一派仙家胜境。麻姑突发奇想说:“转了一圈,瑶池不过如此,凭我等的法力,也可造一座出来。” 嫦娥当即赞同:“说的是,我等何不找个地方,各施法力,也造座瑶池乐乐。” 元女小心地说:“触犯了天条,可不是闹着玩的。” 织女心生一计:“那我们到人间去,远离是非之地。” 嫦娥道:“我等不如即刻分头下界,各造一园,看谁技高一筹。” 三位仙女听了,抚掌称妙。于是商定,看谁三天之内能在人间造一座最美丽的林园。

    按下嫦娥不表,先说其他三位仙人。麻姑、织女、元女各展慧眼,大逞妙手,麻姑造出了“天下第一奇观”的云南石林;织女造出了杭州的西湖美景;元女则造出了山河形胜、牡丹花开的河南洛阳,如今都是天下绝妙的美景之地。眼看三天期限将满,嫦娥还没有选中一如意的地方。再看看姐妹们各有擅长,志得意满,嫦娥很是焦急。她焦急地往南飞去,忽然她看到了如今这个叫做桂林的地方,但见赤地荒野,无水无山,老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嫦娥不觉动了恻隐之心,决定改天换地,再造桂林。

    于是,嫦娥从月宫中取来桂花树种,仙袖一拂,便植下漫野桂花树来。“桂林,桂林,桂树成林。”此后才有“桂林”这个地名。嫦娥又驾着五彩祥云,来到北方的崇山峻岭之间。她向群山吹了一口仙气,一座座大山立刻变成了一匹匹高头骏马,她骑上一匹快马领头,马群便乖乖地随奔南方而来。经过长途艰难跋涉,终于把马群赶到了桂林。嫦娥按照自己设计的图样,将马群变成石山并作了巧妙的安排:这里放三座,那里垒五堆,东边置一座大山,西面摆一排小山,如今你看—那高高的猴山就是当年的领头马啊,那马鞍山就是当年嫦娥坐过的马鞍呢……那些石马也像是领会了嫦娥的心意,变成一座座挺拔俊俏而又姿态各异的青山。山上长满绿树,浓荫覆盖,桂林的山就一天比一天更美丽更奇巧啦。嫦娥巧摆石山,使桂林群峰耸立,奇洞幽深,配上原来的桂花树林,真成了百里大花园。遗憾的是没有水,比起杭州西湖来,就显得美中不足,略逊一筹了。 嫦娥想仿效织女,到瑶池“借水”,可是王母娘娘早已发觉,将织女监禁起来,并派天兵天将把瑶池看管得严严实实;就连那偌大的天河,也把守得滴水不漏。 这天,嫦娥正在桂林花林中绞尽脑汁想办法,赶巧南海观音正从桂林上空经过,被桂花的冲天香气吸引,便循香察看,见到这里处处奇峰林立,挺拔秀丽,千姿百态,巧夺天工,禁不住喜形于色,赞口不绝。可当她环视四野,纵目八方,也不由得感叹道:“善哉、善哉!只可惜少了一条江河,损折了许多灵气。”嫦娥一听,正中下怀,忙不迭跑到菩萨面前道:“大师所言极是,我正为此发愁呢!”菩萨闻言玉口一开:“这有何难,你只在群山之中开出一条河道,再将我这净瓶里的水倒入河中,便会清波荡荡,水到渠成。”嫦娥听了,顿时愁云尽扫,笑逐颜开,谢过观音,接过净瓶,就要去开河道。菩萨一再嘱咐嫦娥,时日五更,一定送还净瓶,否则将被关在蟾宫,不许擅离一步。嫦娥满口答应。在群山之间选择了一条理想的河道,形成一个水绕山环,交相辉映的绝妙佳境。接着,她飞回月宫,取来种树的花锄,按照选定的走向,落锄开去。于是,一条不大不小的河道,就奇迹般地开了出来,有如游龙走蛇,曲曲弯弯。

    当嫦娥从兴安经桂林,把河道开到阳朔后,已是四更光景。往南,沟通西江水系,还有几百里路程,五更前是完不成的了。如果河道到此为止,那么阳朔以南的大片土地将永远干旱。她沉思良久。左右为难……天鸡高啼,打破了嫦娥的沉思。她玉牙一咬,豪气陡生,决心冒着被观音惩罚的危险,将河道向如今梧州的方向开去。当嫦娥开出北起兴安,南通西江的数百里逶迤长河之时。太阳神曦和的车轮已跃上东山,她大吃一惊,慌忙把净瓶水注入河道,一泓清流缓缓南去,桂林顿时水光潋滟。倒影生辉,增添了千种姿态,万般妩媚,变成山水甲天下的宝地啦!可是观音老母的净瓶,此刻也失去法力,从兴安随波而下,漂到桂林斗鸡潭就不动了。从此,净瓶化为石山,就是现在的净瓶山。为此,观音大为生气,责令嫦娥归天。桂林的百姓与嫦娥分别时,真是哭声百里,泪满江河。

    为了记住这次离别,就把这条河取名离江。江从水,后人就改写为“漓江”。嫦娥回宫后,只能倚窗俯视人间,欣赏自己一手建造的桂林山水。有时禁不住悲从中来,泪水涟涟。那泪珠落在桂林的土地上,形成了美丽的榕湖和杉湖。

    (二)试剑还珠

    伏波山、还珠洞以它那优美的风景,动人的传说闻名于世。所谓伏波,取波浪回流之义。

    伏波山腰,有大悲古洞,倘若进洞,穿幽径、达江边。忽暗而明,豁然开朗。洞临一潭碧水,名伏波潭,称为“蓉镜”。据说,伏波潭里有座水晶宫,水晶宫里有个老龙王。老龙王天天喝美酒,看歌舞,笙歌宴饮久了也愁闷。

    乌龟丞相见老龙王整天闷闷不乐,想出个花花点子来。他说:“大王,何不把桂林府的各位地仙都请来,在伏波山开个赛宝大会?大王宫中的宝贝,定能稳夺魁首,让众位仙家见识见识,不知大王尊意如何?”

    “好!好!快去请!”老龙王喜不自胜,颔首称快。

    乌龟丞相得令,立即左爬右窜,安排得热闹红火,不亦乐乎。

    不觉时晨已到,各路仙家纷纷来到伏波山下的大岩洞里。而沙洲之上,伏波潭面,更是人山人海,万船千舸。

    酒壶山的雷酒人,在手掌上放个晶莹闪烁的玛瑙酒壶,他只装进一滴酒,摇了摇,就去向龙王和仙友们敬酒。奇怪,那酒壶里的酒怎么倒也倒不完。人们都欢呼起来。

    南溪山的刘仙翁早已按捺不住。他从腰间取出黄铜秤,吩咐鳅鳝二位力士招来许多巨石,放到秤盘上。只见那巨石一挨到秤盘,马上就缩小了。刘仙翁拎起小秤一称,总共十四万零三斤半。众仙见了,都觉耳目一新,鼓起掌来。现在伏波潭那几块巨石,就是刘仙翁当年秤过的。

    接下来,众仙家都不肯示弱,纷纷取出自家宝贝,使出看家本领,要决一雌雄。老龙王见了,暗自好笑,从口里吐出一件宝贝来。原来是一颗硕大无比的夜明珠。夜明珠光芒四射,把洞府照得雪亮;而且每闪烁一下,就变幻出一种美丽的色彩。最令人叫绝的是,那珠子正中,有个对穿的小孔。透过小孔,你能看见三十三层离恨天上的丹墀仙阙,玉宇琼楼;能听到十八层地狱里十殿阎王睡觉的鼾声;能所欣赏到万里之外的人间胜景和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

    龙王的夜明珠,一时成了赛宝大会上的夺冠之宝。龙王得意地哈哈大笑,口出狂言:“斗宝嘛,不管人间天上,上界玉皇大帝,西天如来佛祖,谁敢在我面前逞能献丑!”

    “龙王老儿,你太目中无人了!”众仙闻声,定眼看去,却是伏波庙里的揭帝。只见他怒眼圆睁,钢发冲冠,原来是乌龟丞相忙昏了头,忘请他了。

    揭帝刷地拔出宝剑,他见洞中有根顶天立地的石笋,便轻轻一挥,石笋的根部就被削断了。揭帝说:“这才是小试锋芒。你们上山去看!”说着拉起老龙王就走。众仙家一齐腾云驾雾,来到伏波山顶。揭帝取出一只大铁弓,拉个满月,当的一声天崩地裂的巨响,神剑居然射穿了三座大山,飞到阳朔界外去了。这三座山就是穿山、桃源月亮山和阳朔月亮山。

    后来,人们就把揭帝削断的石笋称为试剑石,传说要想重新接起来,除非桂林出九个状元。可惜从古到今,桂林才出了七个状元。

    却说赛宝会不欢而散,老龙王不但自找没趣,而且在忙乱中把夜明珠给弄丢了。他们四处寻找,就是找不到。那珠子能跑到哪里去呢?

    话分两头,在伏波潭前的沙洲上,住着一户打鱼人家,马老汉和小孙女马兰花。马兰花养了九只白鹅,她跟白鹅可好了。有天晚上,有只白鹅从嘴里吐出一颗色彩斑斓的夜明珠来。“马兰花姑娘”,白鹅突然对马兰说话了,“这颗夜明珠是我在潭边找东西吃时,当成螺蛳吃下去的。我本是瑶池的一只仙鹤,因给王母娘娘献舞不得她的欢心,就被打下凡来,明天我的劫数已尽,要返回瑶池。我也想把这颗宝珠带回上界,但你对我恩重如山,我就把它作为离别赠物送给你,你把宝珠卖了,会过上好日子的。”

    马兰花说:“真的吗?那我告诉爷爷去!”爷爷看到宝珠,忙说:“这就是伏波潭老龙王的夜明珠啊,你在哪里得到的?”

    马兰花就把刚才的事说了一遍。爷爷说:“马兰花呀,别人的东西不应该要,乌龟丞相找不到珠子,要挨老龙王的惩罚的!”

    聪明、善良的马兰花懂事地说:“爷爷,还珠去。”

    哪知刚刚走出大门,便被一个突如其来的绿脸妇人拦住了去路,她是洲上的蚂蝗精,说道:“天下居然有你们这样的傻瓜,快,把夜明珠给我!否则,我吸干你们祖孙的血!”

    忽然又有人说:“哼哼!我一口还能将他祖孙二人吞下肚呢!”

    蚂蝗精回头,拦住一个花脸女人,喊道:“花蛇精,你来干什么?先到为君,夜明珠理当属于我!”

    花蛇精说:“好妹妹,你得珠子,最多不就是能腾云驾雾吗?我得到珠子,就能变成真龙。你成全我吧!”

    马老汉听了,气得浑身颤抖。花蛇精说:“莫气莫气,要是把珠子给我,我让你们一辈子荣华富贵。”

    老爷爷气愤地说:“我们人穷志不穷。马兰花,快走。”

    蚂蝗精厉声道:“有我在,还想溜?”说着就向马兰花扑去。就在这紧要关头,那只白鹅猛地出现在蚂蝗精面前。对马兰花说:“快,骑到我背上来!”白鹅张翅一飞,飞到了伏波潭上空。白鹅道:“快把珠子丢到伏波潭去。”

    扑通一声,马兰花真的把珠子丢到了伏波潭。原先,水晶宫里因为没有了夜明珠,一团漆黑,伸手不见五指;珠子掉下来后,瞬间整个水底世界如同白昼。乌龟丞相兴奋地猛叫一声:“夜明珠!”连忙接住宝珠,向龙王请赏去了。

    再说蚂蝗和花蛇两个妖精,见马兰花把珠宝丢进伏波潭,便恨恼羞成怒,现出原形。花蛇把爷爷缠住,说要绞死他,蚂蝗也嚎叫要吸干他的血。这时,白鹅驮着马兰花回来了,白鹅从容地说:“你把爷爷放了,要宝,我身上就有。”说完现出原形,原来是一只美丽的丹顶仙鹤。丹顶仙鹤的头顶上,有一块晶莹透亮的红宝石,两个妖精见了,争着去抢。丹顶仙鹤和马兰花一起和妖精作战,最后,因体力不支,丹顶仙鹤还原成白鹅,倒在沙滩上挣扎,马兰花也倒在地上,气息奄奄。老爷爷赶来,抱起马兰花和白鹅,泪如泉涌。临死前,白鹅凄凉地说:“老爷爷,我和马兰花姑娘死后,把我们埋在沙洲上,日后涨再大的水,我也会把洲子浮起来,不让大水淹住马兰花姑娘的坟茔,就算是我报答妹妹和人间的一片真情……”

    老爷爷抱着孙女和白鹅失声痛哭,他遵照白鹅的遗言,把孙女和白鹅一同葬在洲子上。植上翠竹,以表白鹅义深情重有气节;栽下马兰草,以表思念孙女之情。人们纪念马兰花姑娘,就把沙洲叫做马兰洲,后来以讹传讹化成了马洲。又因漓江涨多大的水,果然淹不上马洲,因此又称浮鹅洲。而伏波山腰的那个洞后来就叫还珠洞。

    (三)神象叛主

    象鼻山座落在漓江边,桃花江出口处。象鼻正好伸进漓江之中,酷似一只酣饮江水的神象。象鼻山举世闻名,而离它不远的雉山却鲜为人知。说起来,有一段令人感叹的神话故事。

    有一天,一大一小两个怪物来到桂林,小的骑着大的,小的自称“雉凤大仙”,大的名叫“象”。桂林的百姓从来没见过这两个怪东西,都跑出来看热闹。雉怪冷笑一声,轻轻拍拍象头,大象伸出长鼻卷起一个老头,甩到远处的漓江里。人们顿时感到大祸临头,纷纷关门闭户。

    雉怪哈哈大笑说:“从此以后,我就是桂林的大王,谁不从,我就叫大象吃掉他。”接着他又叫大象拔树、毁田、翻江,好端端的一个桂林城,被两个妖精弄得一塌糊涂。

    这情景使牧马老人变成的老人山也慌了神,赶忙跑去叫来嫦娥。

    嫦娥怒道:“何方来的妖孽,敢来横行霸道!” 雉怪狂妄自大,目中无人,根本没把嫦娥放在眼里。“今天不给你点颜色看看,你不知我的利害。”说完变出三十六只手,提了十八般兵器,向嫦娥袭来。嫦娥与雉怪斗了没几个回合,雉怪自知不敌,钻进地里逃跑了。雉怪找到大象,见大象正在漓江里洗澡,气得大骂:“我险些没命了,你不助战,反在这里玩乐,气杀我也!”说着抽出皮鞭,打得大象皮开肉绽。这时嫦娥追来,雉怪化作一道金光逃之夭夭。嫦娥找来灵芝让大象吃了,大象才恢复了元气。

    大象十分感激嫦娥的救命之恩,想到自己以前跟着雉怪做了许多坏事,决定痛改前非。天是便留在桂林,要用事实来洗刷自己的罪过。它春天耕田,夏天抗旱,秋收运谷,终于赢得了人们的信任和喜爱。

    雉怪第二年来到桂林,见大象居然帮老百姓干活,便破口大骂:“真是个没出息的,跟着我有吃有喝多威风,却在这里当奴才!跟我走!”这时的大象已经不比从前了,死活不肯走。人们闻讯赶来,把雉怪团团围住,骂道:“恶魔,滚! ”

    雉怪火冒三丈,抽出皮鞭就打,打得老百姓一个个头破血流。大象发怒了,抛出长鼻,把雉妖卷起一甩,甩到了广东的一个茅厕里。

    雉怪万万没想到大象会打主人,决定要出这口恶气。他返回桂林后,适逢桂林大旱,百姓们正在抗旱,大象正把长鼻伸进水月潭里,吸起水来,喷向庄稼。雉妖趁机偷偷拔出利剑,驾上云头,来到大象头顶,他猛地向象背一刺,长剑穿过大象的肚子,一直刺到地下去了。大象被牢牢地钉在原地,动弹不得。嫦娥见此情景,拿起照妖镜一照,只见金光一道从天而降,雉怪被砸死在大象的后面。

    后来,大象和雉怪都化作了石山,分别是象山和雉山。象山上的宝塔,就是当年雉怪刺穿大象所留的剑柄。人们把象山做为桂林的城徽,而雉山再也没有人记得它了。嫦娥的照妖镜砸中雉怪,碎成七瓣,就变成后来的七星岩。

    (四)芦笛岩洞

    芦笛岩位于桂林西北郊,被誉为“大自然艺术之宫”。岩洞在光明山腹中,山前有芳莲池,池中更有水榭亭台,精巧别致,造型雅趣。山腹里,洞天高阔,曲折幽深,彩灯映趣,更胜仙宫。那琳琅满目的石钟乳、石笋、石幔、石柱、石花……让人感到好像走进了一座艺术殿堂。

    从前,芦笛岩里空空荡荡,哪来什么景致。有一年,皇帝做六十大寿,一道道圣旨传下来,要全国各地送金银财宝,异兽珍奇,进贡祝寿。官老爷们借祝寿之名,向老百姓收刮一场,一时间全国各地被闹得乌烟瘴气,哭声震天。特别是云南、贵州、四川、广西等少数民地区,更是被搅得鸡犬不宁,怨声载道。

    过了不久,川、滇、黔之地的进贡队伍,陆陆续续地路过桂州府。这是支庞大的队伍,上千人的锣鼓喇叭队在前面鸣锣开道,乐声震天,把在月宫里睡午觉的嫦娥给闹醒了。她推开窗

    子,只见长长的一条队伍像长虫一样爬向北去,道路两旁则是三五成群,哭泣叫骂的百姓,悲声动地,怨气冲天。

    嫦娥有些迷惑,于是叫玉兔下到凡间去打探。玉兔来到桂林老人山,向牧马老人询问,老人叹了一口气,道出原委,并叫玉兔快快转回月宫,请嫦娥想办法救救百姓。

    嫦娥听了玉兔禀告,气得牙咬得格格响:“好你个皇帝老儿,不顾民生疾苦,看我不惩罚你!”

    且说,进贡队伍到了湖南,行经湘江,入洞庭,进长江到武汉的水路;嫦娥一看,计上心来。她飞到佛憎国阿罗寺,向十八罗汉借了八万只神乌鸦,等进贡的船队航行到洞庭湖心,她长袖一拂,顿时狂风大作,白浪滔天。把船只全部打翻了。八万只神乌鸦大显神通,刁起贡品,一件件送回物主手里。桂林的老百姓,知道是嫦娥做的好事,欢声雷动,感恩不尽。嫦娥想,那些送贡品的狗官一向鱼肉百姓,让他们淹死,也不亏情理;至于当兵的,受人差遣,另当别论。于是又刮了一阵狂风,把那些役兵全部送还原籍。

    黔滇川桂的太守、州官得知从各家各户搜刮来的贡品又回到了物主手中,一个个气得吹胡子瞪眼睛。更加变本加厉地派出大批官兵进行抢夺,同时杀了不少人,烧了不少房子,老百姓被害得更惨了。这些情况让嫦娥知道了,心里很不好受。

    不久,五郡的进贡队伍再次集结,又准备过洞庭湖。这次官兵害怕狂风翻船,就把所有的船只用铁链连成一片。这样,再大的风暴也不管用了。

    嫦娥见了,暗自好笑:我不破你的连环船也能轻取贡品,只是这么多贡品如何处理,倒成了问题,弄不好又像上次那样,老百姓可遭殃了。最后决定先施法术把官府收刮来的宝物藏到山洞里去,等一年半载,让风头过后,再把财宝退还物主。于是立即行动,一夜之间,人不知鬼不觉地将所有物品从连环船上搬到了桂林郊外。本来,嫦娥想把贡品藏到七星岩里,只因常有游客进洞玩耍,感到不妥,后来东寻西觅,终于找到了桂林西北郊光明山腹中的一个大岩洞,这个洞大得能装下半边天。于是,所有财富一齐由嫦娥施法收进了光明山的岩洞中藏好。嫦娥见洞口太小,怕日子长了被灌木埋没,便在洞口附近种了几丛芦笛作记号,一切料理完毕,才回月宫去。

    嫦娥为营造桂林山水,曾劳累成疾,如今又为收宝之事,忙了几天,回到月宫,不料竟然病倒了,调养将近三月有余,方才好转。 这天,嫦娥猛然想起将贡品退还物主之事,不等病体痊愈,便急忙赶下凡来。哪里还找得到主人!原来天上一日,等于世上一年,嫦娥在月宫养了三个多月病,人间早过去一百多个春秋了。物主之家,少说也传了三、五代人,你上哪里找去!

    嫦娥悔恨不已,却也无可奈何;只好到光明山去看看。此时洞口已让人发现,还有十来个凶神恶煞的家丁提刀握棒、守在那里。

    这是怎么回事?原来山下百冲村里,有个放羊娃,天天在山上放羊,无聊得很,看见山上有几丛芦笛长得特别茂盛,就去砍来做笛子吹。无意中让他发现了洞口,进去一看,尽是金银财宝,出来一讲,全村都轰动了。大伙正要挑起箩筐去装运,却被外村的大恶霸知道了。他马上派了家丁来看守,妄想占为己有。

    嫦娥心想,让这些财宝留在世上。必然是个祸害,日后不知又要惹出多少是非来,干脆把财宝化为石头,省得人们为它亡命,于是吹了一口仙气,那一洞珍宝便化成了钟乳石。如今芦笛岩里最后一景“雄狮送客”,就是当年的金狮子化成的。

    嫦娥因为用手触摸了那些东西,就在洞口开掘了一个偌大的水池洗手,将手上的俗气和铜臭洗尽,并在池里种上莲花,以寄托出淤泥而不染之意。这便是芳莲池的来历。

    (五)碧莲风波

    碧莲峰是阳朔第一景。“陶潜彭泽五株柳,潘岳河阳一县花,两处争如阳朔好,碧莲峰里住人家。”碧莲峰北侧,有一处崖壁光滑如镜,能照出人的善恶来,故又名鉴山。崖壁之下建有鉴山寺,朝朝暮暮,寺钟悠扬,峰回崖应,古刹情浓。世上

    的莲花,只有粉红,洁白两种,谁见过碧绿色的莲花呢。碧莲仙子原住在王母娘娘的瑶池里,像坐天牢,她早想跑到人间去了。正巧一天遇上嫦娥,就求嫦娥带她逃到人间。嫦娥十分同情她,就把她变成一张剪纸,贴在衣服上,带出了天宫。带到了阳朔的漓江里。

    一天南极

    仙翁来到阳朔,发现碧莲潭的水特别绿,他定睛一看,啊!原来潭底长着一朵绿色的莲花。仙翁高兴极了,决定挪到南山的天池里,做为镇山之宝。碧莲仙子知道后,不由泪随悲来。原来她已与漓江里的鲤鱼精相爱了,这一去将永难再见。正好鲤鱼精来看碧莲仙子,见她满面愁容,问明原因,也焦急起来。

    碧莲仙子哭着说:“你快把江水吸干,让我露出水面,化成石头。” 鲤鱼精道:“我怎么能让你变成石头,就是死,我也要跟你在一块。”“我化成了石头,仙翁就不会要我了,我俩还能天天见面,如果我被移种到天池,我们就永远不能见面了,赶快吸水吧,仙翁马上就要来了。”鲤鱼精一时没了主意,就大口大口地吸起漓江水来,不一会就把漓江水吸干了。碧莲露出水面,见风徒长,硕大如山,不多一会就化为石头,变成一座石山—碧莲峰。仙翁来了一看,想阻止已来不及,大骂鲤鱼精,对着鲤鱼精连吹三口仙气,把鲤鱼精变成了沙洲,这就是鲤鱼洲。至今漓江两岸还流传着“碧莲伴

    鲤鱼,永远不分离”的歌谣。

    (六)螺女逃婚

    船过兴坪,不久便到马颈渡口。可以看见漓江右岸的群峰环抱之间,有两座孤峰。高的顶端小而浑圆,好似精工雕琢的头像。整座山峰活象一位端庄贤淑的女子安坐在江边,取名美女峰。

    美女峰前面,有一座小山峰,崖壁光洁平滑,恰似安放在少女面前的“铜镜”,这两峰连成一景,俗称“美女照镜”,也叫“美女梳妆”。

    离美女梳妆往下约三百米处,有一座高约百余米的孤山,耸立在漓江边,一道粗大的石纹从山脚盘旋而上,一直绕到山顶,取名“螺蛳山”。从螺蛳山下行约二百米,右岸有一堵庞大的石壁拔江矗立,高达数丈,这就是鲤鱼山。螺蛳、鲤鱼都是住在南海里的,为什么跑到漓江边来安家呢,这还得从嫦娥到南海赴宴说起。

    南海龙王三万六千九百岁,请了上界神仙及下界鬼王及四海水族前来喝寿酒。各路客人送去的奇珍异宝,数也数不清。其中嫦娥送的七星玉月,把整个南海照得如同白昼。连玉皇大帝、如来佛祖、太上老君见了都眼馋。嫦娥平日清静惯了,便避开众神,一声不响地跑到南海龙王的花园里散心去了。

    嫦娥悠然自得,正观赏花园景色,忽然听到假山后面,传来嘤嘤的哭泣声,登上平台一看,发现是一个螺蛳姑娘在掩面悲泣。嫦娥忍不住上前探问,方知原委。原来有一条鲤鱼精,见螺蛳姑娘长得美貌,就欲强行娶她为妾,螺姑不从,被鲤鱼精打得红一块,黄一块,螺姑受不了这般虐待,正准备寻短见呢。 嫦娥说:“你这般年轻,不可轻生,让我想办法帮你。”说着,用手一指,将螺姑变成头钗上的一颗珠子。道别龙王,直奔桂林。

    来到兴坪,嫦娥对螺姑说:“这里山清水秀,再也不会有强畜欺负你,你就安心在这里生活吧。” 从此,螺姑便在漓江里住了下来,自由自在好不快活。日子一久,她发现,兴坪的马颈渡口,一来一往,有大小两条渡船,大渡船是兴坪的大财主刘霸天的,往返载的人多,船跑得快,但漫天要价,老百姓只好忍气吞声。小渡船是一个叫春生的小伙子摆渡的。坐他的船不给钱都无所谓,无奈船小跑得慢,一天也送不了50个人。众人还得坐刘霸天的大渡船。

    久而久之,螺姑爱上了春生。日后只要春生一下河来摆渡,螺姑就把身子附在船底下,推着船儿跑。这下不得了,小渡船像长了翅膀似的在江面上穿行,再也没有人去乘刘霸天的大渡船了。刘霸天气得要死,叫打手们把春生抓起来打个半死,同时把小渡船也烧了。春生没了船,只好改行上山砍柴来卖。

    一天他到漓江边洗脸,看到水里有一只又大又光的螺蛳游到他面前。春生爱不释手,捧回家,放养在水缸里。到了晚上,春生正在油灯下念书,突然听到扑通一声,水缸盖被掀下地,他一看,只见一个如花似玉的美女从水缸里冒出来。春生吓得连声问:“你是人是鬼?”螺蛳姑娘便把原委道了出来,便愿以身相许,春生爽快地应承了。螺姑把螺壳变成鸡公车,螺盖变成滚刀,来到山上,春生只要滚刀一转,一车柴就砍好了,然后抱上鸡公车,一路下山如履平地。

    不久,春生取得美媳妇的事又被刘霸天知道了,还得知春生有两件宝贝。就派打手上山,把春生的鸡公车和滚刀都抢了去。春生回家告诉妻子,螺姑随即念动咒语,两件宝贝又飞了回来。刘霸天的师爷说螺姑是妖婆,叫了先生来驱妖,无奈反被螺姑戏弄一番。

    鲤鱼精自从螺姑走后就一直在寻找,终于来到兴坪,发现了螺姑。他一眼看出鸡公车就是螺姑的藏身之壳,便一把抓到手,对螺姑说:“要么跟我回去,要么一死,随你选择。” 螺姑说:“我就是死,也不做你的小妾。”鲤鱼精大怒,把螺壳往漓江边一摔,顿时化成石头,同时把螺盖也抛出门外,化成了小石山。螺姑自知难逃,对春生说:“夫君多保重,我去了!”出门一头撞在螺壳盖上,化成了一座美人峰,这便是后来的螺蛳山。

    春生怒不可遏,要跟鲤鱼精拼命,周围百姓也拿起锄头,一起围攻鲤鱼精。鲤鱼精生性凶残,一时性起杀得村民七零八落,死伤无数。

    鲤鱼精自知罪孽深重,于是急忙夺路向漓江边奔去。正当鲤鱼精准备跳到漓江里,潜回南海之时,嫦娥刚好闻讯赶到。说时迟,那时快,只见仙姑抬手一剑朝鲤鱼精飞去,鲤鱼精立刻化作石山。

    如今鲤鱼山上的大洞,就是嫦娥当年用剑刺穿而成的。

    (七)望夫石

    九牛岭下的江峡叫黄牛峡,沿峡能看到“群龙戏水”、“青蛙过江”等奇观,接着,就进入了斗米滩。在斗米滩能欣赏到望夫石。

    以前,有一对撑船为生的夫妻,正值数九寒冬,他俩逆水行船,备受辛劳。傍晚,夫妻俩泊船江边,遇到一个老妇人,拖儿带女的来向他们讨米。夫妻俩见她们实在可怜,就把仅有的一斗米送给了老妇人。

    夫妻俩断粮后,只盼上下游有船往来接济。可那时偏偏没有往来船只。正是屋漏更遭连夜雨。于是,丈夫便天天爬上山去瞭望船只。

    有一天,妻子见丈夫久不下山,就上山去找,结果发现丈夫已被大雪冻僵,饿死在山上。妻子一急,也死在丈夫身边。

    人们为了纪念这一对好心肠的夫妇,就把他们泊船的地方称作“斗米滩”。后来夫妻俩化为石头,人们便称丈夫为“仙人石”,妻子为“望夫石”。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