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付出才有回报
在现在的生意场上,在各种各样的投资热中,突然冒出了“感情投资”的新鲜概念。
例如,你想办成功一件事,事情的过程可能有某种障碍,那么你就需要对掌握着这件事成败的关键人物,进行“感情投资”。注意,感情投资与其他投资不同之处就在于应该有一个“提前量”。提前在那个你将有所求的人身上,通过“投资”来建立起某种感情,等到有了感情后,人家承你的情,想必会寻机会归还,这样,一旦感情得到回报,不仅你的投资会稳稳当当收回,还能获得相当可观的效益和利润。
因此,凡是从事“感情投资”行业的人,对于投资回报率的期望值,都有一个精确的预算。不会有什么白白投给你的感情,在这种所谓:“感情”的包裹里,裹着“效益”的预期目标。也就是说,是投“情”而得“利”,种豆而得瓜,可谓一本万利的买卖!
因为人人都有爱的需要,感情投资正是通过满足别人人性的需要、感情的饥渴而进行投资,是迎合人内心的渴盼,因而也就是一种最有效的投资,任何一位想要成功的企业家,如果不懂感情投资,一定不能实现目标。
中国有这样一句古语:“得人心者得天下。”这句话在历史中、在现实中一直透出智慧的光芒。
中国帝王术的经典著作《贞观政要》,在开篇就记载了李世民的一段话:“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举其身,犹割股以换腹,腹饱而身毙。”《三国演义》中也生动地叙述了刘备的一个故事:刘备被曹操打得大败,但他不听众将的劝说,冒着被曹操追上的危险,扶老携幼带着全城的百姓出逃,甚至看着百姓落难的痛苦情景时,还惭愧得掉下了眼泪。因此,刘备虽吃了败仗,但赢得了民心,爱民如子正是英雄得天下之本。
日本企业家藤田田非常善于感情投资。他每年支付巨资给医院,作为保留病床的基金。当职工或家属生病、发生意外,可立刻住院接受治疗。员工即使在星期天有了急病,也能马上送入到指定的医院,避免在多次转院途中因来不及施救而丧命。有人曾问藤田田,如果他的员工几年不生病,那这笔钱岂不是白花了?藤田田回答:“只要能让职工安心工作,对公司而言就不吃亏。”
而且,藤田田还有一项创举,就是把员工的生日定为个人的公休日。让每位职工在自己生日当天和家人一同庆祝。对公司的员工来说,生日是自己的喜日,也是休息的日子。在生日当天,该名员工和家人尽情欢度美好的一天,养足了精神,第二天又精力充沛地投入到工作当中。
甚至公司每一个职工的太太和小孩过生日,藤田田都一定送束鲜花表示祝贺,鲜花的价钱并不昂贵,可是太太们的心里都很高兴,“连我先生都忘了我的生日,想不到社长却记得送束花,实在太感谢了。”
藤田田还首创了“太太奖金”对优秀员工的太太发奖金,并附上短函:公司能有这么好的业绩,都是各位太太的协助,虽然直接参与工作的是先生们,可是,如果没有你们这些贤内助,先生们的工作成绩将大打折扣,所以,这笔奖金是你们应得的,正像中国一首歌里唱的“军功章的功劳也有你的一半”。
藤田田的信条是:为员工多花一点钱进行感情投资,绝对值得。感情投资花费不多,但换来员工的积极性所产生的巨大创造力,是任何一项别的投资都无法比拟的。
原本,日本的老板对员工的盘剥是很凶狠的。在日本街头曾发生过日本工人声势浩大的反对老板盘剥、要求增加工资的大游行,但人们又熟知,日本的企业家很重视企业的家庭氛围,在寻求和建立员工与企业之间的“情感维系的纽带”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他们声称要把企业办成一个“大团队”、“大家庭”,因而注重为员工搞福利,为员工过生日,当员工结婚、晋升、生子、乔迁、获奖之际,都会受到领导的特别祝贺,这些做法使员工感到:企业团队是自己的家。日本桑德里公司总裁岛井信治郎听到员工抱怨:“房间内有臭虫,害得我们睡不好。”他便在晚上一个人拿着蜡烛在屋子里抓臭虫。对公司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的佐田在刚进人公司不久,他的父亲去世了,岛井信治郎率领全体员工到殡仪馆帮忙,丧礼结束了,岛井信治郎又叫了一辆出租车,亲自送佐田和他的母亲回家。后来,佐田当上了主管,常对人提起这桩事:“从那时起,我就下决心,为了老板,即使是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
2.尊重自己的员工
1994年,市场上一帆风顺的格兰仕却遭遇了一场百年不遇的水灾,偌大的厂区变成一片汪洋。格兰仕人为了抢救集团财产,昼夜奋战,不讲报酬。
“梁庆德是一个低调谨慎、深谙用兵之道和非常讲感情的人。”一位格兰仕区域销售经理这样评价自己的老板,“很多高级管理人员都是冲着老板的知遇礼爱之情而投奔来的。”
不管梁庆德还是现任执行总裁梁昭贤都不喜欢“职业经理人”这个词。在他们看来,职业经理人只是一种纯粹雇佣关系,缺乏感情。格兰仕喜欢把职业经理人称做“在高级管理岗位上有专长的人士”。
在管理队伍的选人标准上,梁庆德坚持把感情当做一个首要的标准。他认为,同一帮人,对企业有没有感情,完全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工作态度。
梁庆德早就把这种投桃报李式的情感投资注入到格兰仕的管理中。在公司第一次改制、镇政府准备退出格兰仕时,大家觉得风险太大,不愿意认购格兰仕的股份。梁庆德贷款买下其他人不愿意买的股份。当格兰仕呈现出良好的赢利能力时,梁庆德又将当初自己买的股份拿出一部分分给大家。有风险自己扛,有利益大家共享,这就是为什么经理人愿意为他“卖命”的原因。
为了表示对人才的尊重,在高层管理人才的引入上,几乎都是老板亲自出马考察和游说的。销售部总经理俞尧昌的加盟可以说是梁庆德的得意之笔。
感情终归是感情,经理人还是要靠业绩说话。格兰仕人力资源部叶东经理认为,除了感情投入外,良好的制度保障也是经理人发展必备的环境要求。在很多不同的场合,格兰仕高层都表达过这样的意思:格兰仕不属于家族企业,它是大家的企业。而“德叔”则为来到这里的各种人才搭建了一个“可以充分施展才华的舞台”。
职业经理人进人格兰仕后,都会有一个观察期。在这个时期里,企业不会为任何管理人才确定岗位和级别,但会提供一个实际操作岗位。而正式加盟后,企业会根据每个经理人的意愿制定一个“一揽子”职业发展计划:什么样的岗位需要拿到多少培训学分,达到什么样的业绩才能胜任。
一位已经离开格兰仕的职业经理人在回顾过去的工作经历时说,自己感触最深的就是格兰仕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他加入三个月就独立出来负责某个市场,半年后成为区域销售经理,约两年后又成为部门经理。
在薪酬制度上,格兰仕实施了倒三角的薪酬结构,即高层人员的薪酬低于同业平均水平,中层人员等于或高于同业平均水平,低层人员高于同业平均水平,且高层与中层管理人员薪酬差距不大。在此基础上,格兰仕每个时期的薪酬制度都会进行微调,但调整的目标也始终是使有功人员得到奖励。
虽然梁昭贤已经子承父业,但是梁庆德仍然强调,老板这个位子只要有更好的人选,别人也可以来坐。
3.将心比心,多付出一点关爱
讲情义是人性的一大特点,中国人尤其如此。“生当陨首,死当结草”,“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无一不是“感情效应”的结果。生意人要深知其中的奥妙,不失时机地付出廉价的感情投资,对于笼络部下往往能收到异乎寻常的效果。
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在讲到驭臣之术时,只说到赏罚两个方面,这自然是最主要的手段,但却很不够,有时两句动情的话语、几滴伤心的眼泪往往比高官厚禄更能打动人。因此,感情投资,可谓一本万利,是一种最为高明的统治术。
有许多身居高位的大人物,会记得只见过一两次面的下属的名字,在电梯上或门口遇见时,点头微笑之余,叫出下属的名字,会令下属受宠若惊。
富有人情味的上司必能获得下属的衷心拥戴。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掌权者对部下的一切感情投资,都应作如是观。
吴起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他在担任魏军统帅时,与士卒同甘共苦,深受下层士兵的拥戴,当然,吴起这样做的目的是要让士兵在战场上为他卖命,多打胜仗。他的战功大了,爵禄自然也就高了。正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
有一次,一个士兵身上长了个脓疮,作为一军统帅的吴起,竟然亲自用嘴为士兵吸吮脓血,全军上下无不感动,而这个士兵的母亲得知这个消息时却哭了。有人奇怪地问道:“你的儿子不过是小小的兵卒,将军亲自为他吸脓疮,你为什么倒哭起来了呢?你儿子能得到将军的厚爱,这是你家的福分哪!”这位母亲哭诉道:“这哪里是爱我的儿子呀,分明是让我儿子为他卖命。想当初吴将军也曾为孩子的父亲吸脓血,结果打仗时,他父亲格外卖力,冲锋在前,终于战死沙场;现在他又这样对待我的儿子,看来这孩子也活不长了!”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有了这样“爱兵如子”的统帅,部下能不尽心竭力,效命疆场吗?吴起绝不是一个通人情、重感情的人,他为了谋取功名,背井离乡,母亲死了,他也不还乡安葬;他本来娶了齐国的女子为妻,为了能当上鲁国统帅,竟杀死了自己的妻子,以消除鲁国国君的怀疑。所以史书上说他是个残忍之人。可就是这么一个人,对士兵却关怀备至,像吸脓吮血的事,父子之间都很难做到,他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去干,难道他真的是独钟情于士兵、视兵如子吗?自然不是,他这么做的唯一目的是要让士兵在战场上为他卖命。这倒真应了那一句名言:“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作为上级,只有和下级搞好关系,赢得下级的拥戴,才能调动起下级的积极性,从而促使他们尽心尽力地工作。俗话说:将心比心。你想要别人怎样对待自己,那么自己要首先那样对待别人,只有先付出爱和真情,才能收到一呼百应的效果。
日本著名的企业家松下幸之助就是一个注重感情投资的人,他曾说过:“最失败的领导,是那种员工一看见你,就像鱼一样没命地逃开的领导。”他每次看见辛勤工作的员工,都要亲自上前为其沏上一杯茶,并充满感激地说:“太感谢了,你辛苦了,请喝杯茶吧!”正因为在这些小事上,松下幸之助都不忘记表达出对下级的爱,所以他获得了员工们一致的拥戴,他们都心甘情愿地为他效力。
4.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法国企业界有句名言:“爱你的员工吧,他会百倍地爱你的团队。”国外有远见的企业家从劳资矛盾中悟出了“爱员工,团队才会被员工所爱”的道理,因而采取软管理办法,的确也创造出了“家庭式团结”的团队。在团队中有这样和睦、相互关心的成员关系,成员怎么会不努力地工作呢?
中国人的感情取向与文化传统决定了感情因素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所占位置很重要,甚至决定了人们的行动目标和方式,即使在当今所谓“重物质轻精神”的时代,这种状况依然存在。以生产伟志西服闻名的陕西伟志集团十分注重情感投资,在企业文化中引入儒家价值观念“孝”字,1997年12月8日,伟志集团总裁向炳伟在《中国青年报》上用了一个整版,向世人宣布每年12月8日是伟志集团“孝心节”,并写了一句令人难以忘怀的话:“忘了谁,也忘不了咱爸咱妈。”这一天,所有伟志员工都放假一天,回去陪陪父母,尽点孝心,每年重阳节,伟志集团都评出十大孝子,并接其父母到西安旅游,公司还为他们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天若有情天易老,情可以使人善良、亲切、焕发人巨大的创造力。西方管理研究的著名“霍桑试验”表明,员工的工作绩效很大程度上与团体内部的情绪有关。在企业内部建立“关怀”文化,有助于使员工的情绪保持在较为理想的水平上面,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团队凝聚力。当组织内部发生冲突的时候,就可能导致员工在工作上的矛盾深化,还可能加深生活当中的隔阂。人的情绪和认知不是完全一致的,管理者应该做出及时的调控。
小事往往是成就大事的基石,团队领导能在许多看似平凡的时刻,勤于在细小的事情上关怀成员,这种关心与爱表现在成员的工作上,相互交往上,也表现在生活上,比如在员工生病的时候嘘寒问暖,为单身员工搞一次周末聚餐,给处于恋爱初级阶段的员工放上一天的“恋爱假期”,或者在情人节发放“恋爱津贴”,为年老的员工组织定期的体检。这些不仅需要企业统一安排,也提倡同事之间发自内心的关怀行动,形成自发的互帮互助的风气。还可以调整他的职务,不一定是晋升,但却可以让他的才干充分发挥出来,在成员灰心、遭遇逆境时,在精神上鼓励、支持他,让他振作,帮助成员解决困难等。用心去领导和影响,强调这样一个有力的信息:“我们在一起,我们是一个团队。”经常用“毛毛细雨”去灌溉员工的心灵,成员会像禾苗一样生机勃勃,茁壮成长,最终结出丰硕的果实。
俗话说得好,“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作为一个企业的领导者,在经营管理工作中,如果能够对你的下属多一些付出,对员工满怀深情,主动“投之以桃”,员工肯定能“报之以李”,才能多给你一些回报。只有员工的积极性发动起来了,那么,企业才有可能兴旺发达起来。
5.对弱小者给予关怀和爱护
人间最可宝贵的是情,有友情亲情温暖身心,能产生如沐浴春风的感觉。精明的商家无不在这方面大做文章,打出“人间真情”的旗号,来获取消费者的信赖。于是,对弱小者的关怀与爱护,在那些成功的企业家眼里,就显得特别重要。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不管你在市场中取得了多么显赫的地位和多么强大的实力,都千万不要忘了这句话。要牢牢记住,实力都是相对的,地位也决不是牢不可破的,如果你因此傲慢自大,得意忘形,那么失败的命运就会在不远的前面等着你。
这决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有确凿的事实作为依据的。雀巢咖啡在世界上是赫赫有名的,雀巢公司就凭着这种名牌咖啡,在市场上占据了庞大的份额。然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公司却突然遭遇了一场灾难性的打击。
当时,雀巢公司的竞争对手竟出人意料地团结起来,别有用心地制造了一系列谣言,来攻击雀巢奶粉的质量,使公司的声誉受到了严重影响。顿时,关于雀巢食品导致母乳哺育率下降、引发婴儿死亡率上升的不利传言四处弥漫,致使成千上万的消费者对公司的产品产生了怀疑,自发形成一股抵制雀巢食品的世界性大行动。
雀巢公司的灾难就这样降临了。雀巢产品名誉扫地,在欧美市场上完全失去了生存的空间,公司的决策层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焦虑之中。万般无奈,公司只好花费重金,请来了举世闻名的公共关系专家帕根,请他来为公司出谋划策,解救危难。
帕根很快找出了原因所在,原来雀巢公司自恃财大气粗、声名显赫,时常以大企业、老品牌的姿态来压制别的企业,逐渐变成了孤家寡人,招致了其他商家以及消费者的强烈反对,尤其以美国的反对最为激烈。
为改变现状,帕根为公司制定了一个策略:以美国为重点,进行大规模的公关活动,广泛听取消费者的意见,及时加以改进;同时举行听证委员会,聘请德高望重的专家出面,用专家的权威证言,来击退那些别有用心的造谣攻击。这一策略很快贯彻下去,局面得到了很大的改观。
与此同时,公司还按照帕根的建议,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主动到发展中国家寻求盟友,使自己反击的声势得以壮大。公司再不把那些弱小的公司看作可以呼来唤去的小喽罗,而是致力于与它们建立互惠互利的伙伴关系。
公司还在印度建立了一家奶品工厂,设立了一个免费的兽医服务处,获得了印度政府和人民的热烈欢迎。印度人饲养奶牛的热情被充分地激发了出来,成为公司一个最为稳固的牛奶供应基地。饲养奶牛竟改变了这一地区的落后面貌,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而公司每年都要从这里得到11.7万吨高质量的牛奶。
在其他发展中国家,公司也进行过类似的活动,这不仅体现了公司对弱小者的关怀和爱护,而且还使公司获得了大量的生产原料。公司每年投入8000万瑞士法郎的巨资,帮助这些地区提高产量,还要投入60亿瑞士法郎的巨资,从这些国家购买原料。
雀巢公司就这样赢得了众多的盟友,彻底扭转了不利局面,产品销售一直保持着极其旺盛的势头,1984年的营业额高达311亿瑞士法郎,在世界食品市场上重新确立了自己的龙头地位。
大名鼎鼎的雀巢公司,离开了弱小者的支持,尚且无法在市场中立足,更何况那些刚刚崭露头角的商家呢?
当前世界正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一体化的趋势,大企业不管多么强大,却总是少数,与庞大的市场经营者整体相比,还处于微不足道的地位。如果离开了中小企业的配合和消费者的支持,自己就会成为孤家寡人,在众志成城的抵制中,迅速陷入经营的困境。
所以,仅从企业自身长远发展的立场来考虑,就不能不采取措施,对弱小者给予更多感情投资。要知道,这些关怀和爱护,最终都会赢得回报,使自己得到更宝贵的信誉,获得更大的知名度。
6.最直接的感情投资
在市场经营中,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勤劳的员工是公司的财富,必须给予员工充分的尊重和厚爱,为员工切切实实地谋福利,唤起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促使员工为企业不断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企业不论大小,都拥有多少不等的员工,员工的工作出色与否,对企业的经营状况有直接的影响。
只有把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大家都认识到“厂兴我荣,厂衰我耻”,把企业当作自己的家来看待,才能在各自的工作中做出成绩,为企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我们时常强调员工要有“主人翁意识”,只有员工把自己与企业自觉地凝为一体,才会形成强烈的团队精神,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出力流汗。
但在某些企业里,情形又是怎么样的呢?令我们吃惊的是,那些企业的领导偏偏忽视了对员工的情感投资,只是一味地向员工施加压力,强迫员工拼命干活,如稍有意见,就立刻施以严厉的处罚。
还有更恶劣的呢,有些领导动辄以“下岗”、“辞退”、“开除”相威胁,使员工生活在朝不保夕的氛围中。他们认为这样一来,还有哪个员工胆敢懈怠,企业的经济效益不就大幅提高了吗?
事实怎么样呢?恰恰相反,员工在强大的精神压力下,工作积极性很低,疲于奔命,虽也在干着,但却不愿花费更多的心血和精力,来提高工作效率,使企业的发展陷入停滞之中。
还有一些表现更加令人痛心:员工与领导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对立。当领导出现的时候,员工假装卖力地干,但只要领导一离开,员工立刻就是另一副模样,无精打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这样的状况对企业来说,是相当有害的。要改变这种现状,方法是有的,进行感情投资获取人心支持,给予员工充分的尊重和信任,切切实实为员工着想,为员工谋福利,使员工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才能唤起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自觉地把自己当作企业中的一员。
在一些世界知名的大型企业里,对员工的感情投资做得却相当到位,使员工感受到了亲如一家般的温暖。
IBM公司实行一种很受员工欢迎的“门户开放政策”,总经理办公室的大门在上班时间一直都是敞开的,随时欢迎员工走进来,把自己的想法讲给总经理听。
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有的是物质的,有的是精神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公司领导就要时刻关注员工的心理变化,拿出恰当的措施,来满足员工的各种需求,为员工谋取更多的利益,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激情就会被更大地激发出来,为自己的企业带来更加丰厚的收益。
说到底,对员工的感情投资,实质上就是对自己生意的投资,因为不管多么出色的生意,都是要靠每一个员工来完成的。我们常常发现,有些企业在做广告时不惜巨资,而在对待自己的员工时却吝啬无比,试想一下,这样的企业到底能在市场中支撑多久呢?
只有扎扎实实地为员工谋福利,才能换来员工与企业的心心相印,员工就会呕心沥血地为企业作贡献,推动企业的飞速发展。
7.有所失必有所得
利人利己,是生意往来关系建立的动力。利人可以扩大生意范围,结识更多的生意人;利已是对利人的回报,是付出后的所得,也是生意往来的终极目的。正是利人利己,人们才会觉得助人的意义;正是存在利人,才使利己兑现,在接受帮助时才能问心无愧。
现今所有的成功者都不妨想一想,三百六十行,不管在哪一行,哪有一个成功者敢说自己之成功完全源于自己,没有别人一丝一毫的功劳呢?金钱只是我们用来丰富自己和他人生活的工具。拿出你收入的10%,这条法则并不新奇。可以保证,你付出的越多,你得到的就越多。
与别人分享你的财富,这的确需要技巧,洛克菲勒家族的人认为,给予对于财富本身是至关重要的。建立一个遗产基金,前人种树,后人乘凉,你拥有的越多,你可以与别人分享的就越多。有时候我们不提自己拥有想要的一切,因为我们不想使别人尴尬,不想把别人甩在我们身后。然而,事实上,如果你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并且同别人一起分享你成功的经验,使他们与你一同富起来,这才是真正的做人之道。
1988年的一天,建筑部的经理向香港富豪李兆基提及,说承接恒基集团一项工程的承包商要求他们补发一笔酬金,遭到了建筑部的拒绝。
李兆基便问:“那个承包商为什么要出尔反尔呢?一定有他的原因吧?”“是的,”建筑部的人回答,“他说他当初竞标时计算出了错误。直到如今结账时,才发觉做了一单亏本生意。”
本来,这桩买卖是签了合同的,有法律保障,大可不必对此进行处理。
李兆基却说:“在市道不俗时,人人赚到钱,唯独他吃亏,也是够可怜的。法律不外乎人情,承包商是我们的长期合作伙伴,反正这个地盘我们有钱赚,就补回那笔钱给他,皆大欢喜吧!”
由此可见,会做人是做生意的一项基本功。无论做什么生意,一定要讲点儿人情味儿。同事,是一个人事业上的合作者;下属,是一个人事业上的垦荒人,要想成就一番大业,就必须获得他们忠心耿耿的支持与帮助。让他们也获得必要的利益,只有这样大家能够众志成城,还有什么样的困难不能被克服呢?
这里讲的仍然是李兆基的故事。李兆基之所以能成为亿万富翁,做出那么大的局面,与他善于做人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
凡跟李兆基工作过的人都对他赞不绝口,认为他是最照顾伙计利益的好老板。
为了取得同事的精诚合作,李兆基总给几位左右手一些机会,让他们注股于一些十拿九稳的房地产计划上,让他们能赚到比薪金多几倍的利润。使同事分享业务的盈利,感受做生意的乐趣,对振奋士气肯定会有良好帮助,这是李兆基的一贯态度。
有一次,李兆基拿出某地产项目的15%让身边的5位好伙计人股。结果,有一个人没那么多钱,只好把股份放弃了2%。
李兆基知道了这件事,在问明原委之后,对他说:“我有机会赚1万,希望你们都赚100。这样吧,我把名下的2%股份让给你,股本暂时你欠我的,将来赚到钱,你再偿还给我吧!”
于是,大家都赚到了钱。对于李兆基来说,真是本小利大。付出小利,赢得大利。
对下属,李兆基同样是善于付出,最终赢得一片忠心和无限感激。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