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成就财富-本田宗一郎——失败就是成功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失败是成功之母,没有失败做基础怎能有成功的降临,容易被挫折失败打倒的人是永远不会成功的。然而一味的去坚持不去用脑思考在失败中寻找经验,在挫折中发现问题成功也会与你擦肩而过。提起本田宗一郎大家并不陌生,作为亨利·福特以来惟一的最杰出最成功的机械工程企业家的他之所以能成功关键在于他可以在挫折中吸取经验,在失败中寻找新的胜机,不畏艰辛永不言败,并且不断的更新改变观念。胜利的火炬才被他夺得。

    1、潜心钻研,成功之道

    宗一郎之所以成功与他的潜心钻研,致力于新产品的开发有着极大的关系,面临着产品出故障,他将自己投身与研究当中,最终获得解决方法,公司背负巨额债款濒临倒闭时他依然投身于新产品的研究上,再次用新产品打赢了一场硬仗。

    宗一郎与藤泽在办公室里正在研究如何解决公司所面临的困境问题。藤泽唉声叹气的对宗一郎说:“本田兄,为什么咱们原来畅销的‘卡布F型’现在突然销量骤减呢?”宗一郎被他的提问怔住了。对啊原来‘卡布F型’在市场上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可是现在为什么变化了呢?是我们在决策上出了问题还是在其他方面出了差错?

    “以前我们采取的是先订在销,收到多少订单就产多少量车,后来改为先生产后销售。在滨松工厂,不管市场上的供需状况盲目的生产,导致现在仓库里产品堆积如山。”藤泽回答说。宗一郎又问:“那滞销的原因在何处?决策上我们固然有失误的地方,但如果产品质量好的话,何惧无人购买?我的看法是机车自身还有不够完善的地方。”

    藤泽拿起一份‘卡布F型’的意见反馈书说:“‘卡布F型’之所以滞销是因为,随着‘卡布F型’引擎的性能提高到1.2马力后,自行车的车身强度并没有随之改善,在安全方面出了问题。再有,同行厂家以我们为戒,纷纷做出新产品跟我们竞争。”宗一郎听后不以为然地说:“这些都是小问题,解决起来很容易。”可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坏消息接二连三地传来:公司的镇家之宝“梦”号,总是出现故障。原因在于当初设计制造“梦”号时排气量设计为200CC,但是通过对市场的调查,发现大多数消费者都希望加强马力,为此设计部临时改变“梦”号的设计,将排气量变为220CC。车子出厂后,深受消费者喜爱,可是时过不久消费者投诉上门的现象频频发生,原因是产品经常出现故障问题,要求宗一郎为此做出合理的解释,但他一时也无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结果,引起许多顾客不满,他们奚落地说:“什么‘梦’,‘梦’,‘梦’!说得好听!你这‘梦’也该清醒啦!”宗一郎与把所有科研人员召集在一起彻夜分析、试验,问题终于被找出来了,赶快改进化油器,可是顾客们对他们新改进的产品已不在信任了。下令“停止生产”是唯一的道路了。看到自己心爱的产品在仓库里堆积成山,宗一郎心中疼痛难忍。一天,宗一郎和科研人员正研究室研究如何改进“卡布F型”结构问题时,藤泽表情严肃地走了进来,说:“社长,我有要事要同你商量。走,到办公室去谈吧。”看到藤泽脸上的表情宗一郎意识到一定有大事发生,他放下手中的资料,与藤泽一同走进自己的办公室,招呼他坐下谈说道:“藤泽你说吧,又带来了什么不好的消息?”藤泽语气沉重的说:“看来,‘珠诺号’也不得不停产了!”宗一郎苦笑了笑说:“这件事我早就预料到了,它已经不算是新闻了。‘珠诺号’的失败是我今生最大的失败!”“珠诺号”是双人座200CC的大型小轮摩托车,是引擎壳采用的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塑料制成,马达第一采用自动点火方式,又配有折叠式的大型雨篷式样对当时来说很是美观。为了打破新三菱和富士重工对小轮摩托车的垄断。在当时日本国内新三菱和富士重工是两大生产小轮摩托车的厂家垄断了当时小轮摩托车的市场。宗一郎暗下决心一定要研制出比他们更好的小轮摩托车来!于是,宗一郎投身于研究试验当中。他借着自己高精尖的新机械设备,废寝忘食的研究新型小轮摩托车。

    功夫不付有心人,1953年11月宗一郎推出了他的研究成果,次年1月起大量推销。可是结果并不像他想象的那样热销。这对宗一郎来说无非又是一次打击。原因是他设计的小轮摩托车,只为了追求外形的美观,运用的是塑料壳,热气不易散发,引擎一旦过热就会出现故障,再加上车形笨重,价格昂贵,所以刚上市1年被迫宣告停产。宗一郎问藤泽:“我们停止生产,光‘珠诺号’要损失多少钱?”。“大约上百万日元。”藤泽面无表情的回答。

    宗一郎无奈地说:“别难过,我会给你在赚回来,做生意谁能保准不赔钱呀。”藤泽眉头深锁又说:“社长,如果公司再这样发展下去恐怕唯一的路就是选择倒闭了,到今年年底为止,公司亏欠的费用总计15亿日元其中包括你从欧美购进新机械的贷款4.5亿日元。另外,我们还有4000多万日元的税款尚未交纳。”一向乐观开朗的宗一郎面对巨大的欠款神色不禁严峻起来了陷入了沉思当中。藤泽继续说:“如果我们要解决现在的困境就必须请求三菱银行向我们伸出援助之手。”宗一郎同意了藤泽的建议。宗一郎果断地说:“好,就这么办吧,不过我们还要商量一下做个详细的计划。”于是他通知办公室人员,3天内只要是一般业务来往的,全部由办公室负责人处理,不必再来找他和藤泽。二人躲在办公室为公司的燃眉之急做计划。3天过后,宗一郎和藤泽终于拿出了一个重建财务的计划。宗一郎把计划最后察看了一遍,交给藤泽说:“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拉,带着这计划去找三菱银行行长,无论如何都要让他看在老朋友面上,贷款给咱们公司。你善于交涉、口才又好和行长多多美言几句,一定可以说服他的,关键时刻就靠你了!”藤泽向宗一郎坚定的点点头说:“放心吧,我会尽力做好。”然后打开保险柜,在文件上盖上公司、以及他自己的私章,便匆匆夺门而去了。

    听说藤泽从银行回来了,正在跟设计人员研究着什么的宗一郎,仍下手中的工作,跑到藤泽面前,开口便问:“答应了没有?”“答应啦。”藤泽把情况大概叙述了一遍。宗一郎紧紧握着藤泽的双手激动的不知说什么好,只是连连点头。藤泽首先打破沉默说:“本田兄,公司现在处于困境当中,我看当务之急就是要解决库存问题,要暂时减少生产,把滞销产品想办法先推出去。”

    宗一郎说:“好吧。这样我们还可以收回一部分资金。”

    藤泽接着又说:“咱们还要通知卫星工厂的老板,目前咱们资金周转有困难,现在没钱支付。今后替我们做的产品,我们暂时也无法付款。等我们度过这段为难的时期,保证一文钱不拖欠。如果同意这个条件,请继续交货;不同意的话,那就悉听尊便。”“好,这件事就由你全权负责。”藤泽又再一次成功的完成了宗一郎交给他的任务,向宗一郎汇报情况说:“大多数老板纷纷表示愿意继续和我们打交道,都能体谅咱们的难处。”

    资金问题解决了可是祸不单行。工人们罢工,闹着要求增加工资奖金。已经精疲力竭的宗一郎和藤泽又要去解决这个问题。宗一郎愤怒的说:“不如开除几个,杀一儆百,以儆效尤。”冷静的藤泽急着大声地说,“千万别,现在正处在这个节骨眼上,你一旦开除了几个工人,矛盾准会激化,后果不堪设想啊!”

    性格直爽的宗一郎认为藤泽思考问题远比自己周密,无奈的对他说“辛苦你了老兄,工会问题,还得麻烦你。”藤泽只是默默的点头。他召开了工会全体会员大会,让员工们畅所欲言,然后,他站在讲台上态度诚恳地道:“大家聚在一起难道不是为了共同的理想吗?如果公司倒闭了,我们大家的理想都将成为泡影。请大家给忍耐一下,社长和干部一定会把公司重建起来。为了达到我们共同的利益,我这条命都可以交给各位。拜托各位咱们齐心协力把本田技研拯救过来吧……”

    场下一片热烈的掌声,全体员工被藤泽的肺腑之言深深的打动了。工会主席上台大声地说:“同志们,我们大家都非常明白藤泽先生的意思了。公司兴衰大家都有责任,公司倒闭了咱们全都完蛋,公司复兴了咱们都可以获得利益。因此,工会决定,充分体谅公司的难处,跟随社长一同帮公司渡过难关。完全接受对方所提金额的条件。”全场再次响起热烈掌声久久不能平息。

    职工问题解决了,宗土郎和藤泽大大松了一口气。只剩下产品质量问题和销售问题了。为了谋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他俩分工合作。宗一郎,10多天来一直呆在办公室里,废寝忘食,再次投身于研究、试验中,忙得不可开交。又像当初创业那样,潜心于钻研当中。一日三餐都由妻子送来。见到丈夫累得精疲力竭,面容憔悴,布满血丝的两眼深陷眼眶中,心里涌起一种怜爱之情,忍不住劝道:“歇一下在研究吧,这样下去不行的瞧你憔悴的模样,再不注意,说不定哪一天会垮下来呢!”

    宗一郎没有理会妻子的唠叨,自顾自的研究解决新型“梦”型摩托车的方案上。据他分析,问题大概出在发动机的汽化器上,但是这只是推断而已,真正找出毛病所在还尚未得知。他仍在一片漆黑中继续摸索着,坚定的摸索着……像在黑洞中期待光明的到来一样。

    一天晚上,工厂里的人都走光了,只剩下宗一郎一个人,还在为“梦”型发动机的汽化器的问题冥思苦想。妻子送来的饭莱早已凉了。他根本没有心思吃饭一心思放在“梦”型发动机的汽化器上……突然一个念头在他的脑海里闪过,于是他像弹簧似的一下子蹦了起来,一头钻进设计实验车间,凭自己的想象试验组装了汽化器,大约折腾了一个多钟头终于把汽化器安装好,经过试验,他的研究成功了,他再一次确定以后他把它安装在“梦”型摩托车上,检查无误后,马上拨通了藤泽的电话兴奋的说:“藤泽老弟成功啦,咱们成功啦…”藤泽对宗一郎的弄的一头雾水说:“成功什么?”“‘梦’型发动机毛病被我找到了,并且我又研制出了功率更高的发动机汽化器了……这太令我太高兴啦!”藤泽激动地喊:“本田兄,真的啊?祝贺你取得成功!”眼眶一热,落下了两行热泪。他深刻的明白“梦”发动机汽化器的研制成功,对公司意味着产品销路将大大打开,它可以拯救整个公司,对当前所处的困境无疑起到重要的作用。

    正如藤泽所料,宗一郎这项研究的成功再一次拯救了本田技研。

    2、高瞻远瞩,破译商机

    宗一郎利用敏锐的目光时刻关注着市场的动向,分析市场状况,关键时刻大胆地调整方向,为以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敢想敢做,敢弃敢舍,高瞻远瞩,破译商机是宗一郎成功的原因所在。

    宗一郎的这一举动使职工大为不解,但是后来的成功证实了他是正确的。1934年宗一郎提出:放弃正在赢利的汽修业务,转行生产汽车零配件。原因是经过他详细的市场调研他发现:伴随汽修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化,对零配件的需求应该是与日俱增。1937年,宗一郎成立了制造汽车零配件的公司命名为“东海精密机械公司”,简称“东海精机”,并成功地制造出了汽车的关键零配件活塞环。同年,丰田汽车工业公司成立,以生产卡车为主,与丰田汽车工业公司的第一笔订单就这样签下了。

    当时正处于“二战”时期,虽然同宗一郎很讨厌战争,但也无法躲避。在战争经济的刺激下,“东海精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无论在资金还是原料方面丰田都处处制约着“东海精机”使得宗一郎无法大展拳脚,他暗自决定终有一天,他要开辟一片新天地。

    二站过后,日本满目疮痍,受战争所累“东海精机”已经不复往日荣光。于是,宗一郎将自己拥有的股份全部卖给了丰田。钱到手后,雄心壮志的宗一郎一心想干一番大事业。可当时社会一片混乱,美国占领军控制着日本几乎所有的物资,倘若贸然出手失败是最终结果。宗一郎准备搞纺织机器。他盖了座160平方米的房子,并挂起了“本田技研所”的牌子,开始着手对织布机的改良。在改良过程中宗一郎陷入了困境新织布机还没试制出来可卖股份所得的一笔资金已所剩无几了。于是他又把眼光放到了汽车上,但汽车与织布机相比耗资更大。这时,他又想到了摩托车。因为摩托车耗资相对小一些。而且他还得到消息陆军通信设备上的微型发动机已经派不上用场了。所以他把它廉价收购进来安装到自行车上。这种被称为“吧嗒吧嗒”的机动自行车受到了消费者的好评。因为,在当时交通一片混乱,急需要一种便捷的交通工具,汽车价钱昂贵买不起,这种机动车自然就成了人们的抢手货。“吧嗒吧嗒”不但城市人喜欢它,也很受农村人的欢迎。因为,有了“吧嗒吧嗒”农村人就有了好的工具把米、菜从农村运到城里贩卖。所以“吧嗒吧嗒”的问世,所有人蜂拥而至,一抢而空。

    本田技研所的工人们加班加点的生产“吧嗒吧嗒”,以每月的300辆,涨到500辆、700辆,由于宗一郎廉价收购的微型发动机数量有限已经不够用了。为此宗一郎决定自己生产发动机了。他卖掉父母留给他的家产,筹措资金。经过努力,终于研制出了第一台A型发动机。虽然只是50cc的微型发动机,但也是出于自己之手宗一郎依然为此而自豪。当然这也就最早的“本田摩托发动机”,也是宗一郎走向摩托车发展道路的第一步。

    效仿是人的一种本能,他的成功无非会引起众人的效仿,其他商家根据宗一郎的发现仿制出了本田式的“机器脚踏车”。为自身发在摩托车领域站稳脚跟,本田宗一郎决定推出真正的摩托车。

    1948年9月,宗一郎组建了“本田技术研究工业总公司”自任社长,从此拉开了本田发展的序幕。不断的创新已成为宗一郎创业的一条基本原则,A型车的推出,宗一郎认为那并不是最完美的因为它的功率太小,于是他又以更大功率的发动机为目标,相继研制出性能更好的B型、C型发动机。宗一郎每次推出新产品后都要为自己设立下一个目标并为之奋斗,为了挑战自己的纪录,一种98CC、2.3匹马力的D型发动机又被他成功的研制出来了。他认为挑战和创新相结合,就会产生出不可估量的动力。第一辆新车终于被设计出来了,命名为“理想号”。这是从自行车到摩托车的一次质的飞跃。宗一郎清楚的明白一个企业要想蓬勃发展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管理上一样都不能忽略,而自己对管理一窍不通只适合搞技术,寻找一位管理营销人才是当务之急。于是1949年,管理专家藤泽武夫加盟了本田的事业,使本田的市场逐步扩大,被称为“技术的本田宗一郎”,成为本田公司的第二号人物。

    1951年7月15日新型“理想”摩托车试行,当技术专家河岛试车成功后,宗一郎、藤泽、河岛三人激动地拥抱在一起,尽管当时已下起了倾盆大雨,可是也浇不灭他们心中那团激动的火花。他们的努力换来了一个划时代的产品——摩托车。时过不久,“奔利”、“天使”和“佳普”号又相继被本田带上了路。

    在三人的共同努力下本田公司正在茁壮成长,效益直线上升,市场不断扩大,已经初步具备了大企业的雏形。

    3、敢闯敢拼,持己之见

    面临着顶头上司的横加阻拦,宗一郎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从未涉足过四轮车制造,无论在技术上还是经验上与其他已成规模的汽车公司来比都显得那样微弱。但他依然坚持自己的意见,凭着自己的胆识和经验去汽车行业中闯荡。

    1962年本田摩托车在TT大赛中蝉联冠军。宗一郎认为“世界第一”已经被自己的二轮摩托摘下,再在摩托车上发展已经没有多大的意义。于是他把下一个目标定向了四轮车。他要在四轮车方面也实现“世界第一”。

    宗一郎言出必行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能坦然面对。

    从二轮车向四轮车过渡,岂是一件易事,不管是自身的技术还是外界干预都给宗一郎制造了不少阻力。外界阻力主要来自他的“顶头上司”——通产省的“干预”。60年代的日本贸易正处在逐步自由化的阶段,通产省为了提高日本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极力主张进行产业合并,以扩大规模增强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通产省关于重要产业合并方针刚一下达,日本汽车业界就酝酿起了一个合并计划,要以丰田、日产等大厂为中心,将日本汽车业界重新组合成三大集团。可宗一郎对此并不赞成,公开宣布自己的发展方向。为此通产省当局非常不满。于是通产省企业局局长约见了宗一郎。见面后,企业局长说:“本田先生关于你写的报告我们已经研究过了。在这个时候你提出要加入四轮汽车的生产行列,情况确实很特殊,有些不好办啊!”

    “为什么?”宗一郎吃惊的问。

    “将来汽车进口自由化之后,凭借日本的力量根本无法跟美国大厂家及欧洲大厂对抗。你们在摩托车方面是一流的厂家,你们就专心去做摩托车好了,如果一定要生产四轮车,和其他大厂合并是必须的。日本四轮车工厂已经够多了。”

    宗一郎说:“我想你们在做出这个政策前应该考虑清楚。至于合并与否完全是自主的,不需政府命令。要我们跟其他公司合并也不是不可以,必须先认购本公司的股票,出席本公司股东大会发言好了。”

    “……”愤怒的企业局长无以言对。

    宗一郎回到公司后,把与企业局长的谈话大略向藤泽说了一遍,藤泽说:“本田兄,我们的顶头上司你也赶惹啊,咱们怎么能得罪他们啊!如果他们为难咱们怎么办?”宗一郎气急败坏地说“没关系,有什么事我顶着,一切按原计划进行!”。通产省拿他无可奈何,对此只好作罢。宗一郎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暗暗松了一口气。

    1963年8月,本田公司推出小型卡车T360;10月,推出小型跑车s500,本田公司从此踏上了四轮车的经营道路。

    10年间,本田摩托车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领先地位,在这10年间本田公司遇到了多少艰难,多少险阻已数不胜数;要想在汽车工业界崭露头角又谈何容易。汽车工业是一种高度威熟胸工业体系,操纵着惊人财富的汽车工业厂家,都是一些世界工业的亿万富翁。本田在人们的心目中根本没法与他们相媲美,它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企业罢了。本田公在摩托车领域里虽然可以称雄,但对于生产汽车来说,技术还相差甚远。

    60年代的汽车行业在全世界已经成熟,要想挤进其中已是非常困难的了。而现在,本田宗一郎却想跨入汽车行列困难与磨难可想而知,最终的结果有可能就是失败。事实上,日本通产省的工作人员已经把本田的急于求成的战略污蔑为“神经不正常”,这是对宗一郎的侮辱。为了还击通产省的工作人员对他的轻蔑,确定生产汽车的计划之后不久,宗一郎便把公司即将参加汽车行业竞赛的消息向外界公布了。宗一郎此举,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广纳贤才。一天,果然有个年轻人前来面试。看到宗一郎后年轻人便说:“请问您是本田先生吗?我叫久交昭一郎,是来贵公司面试的。因为我得知贵公司要制造一流赛车,对此我很感兴趣所以特来投奔……”

    宗一郎问:“你是学什么专业的?哪个学校毕业的?”。

    年轻人从容的说:“我是东京大学工业部应届毕业生,在报纸上得知您想研制四轮赛车的消息,就赶来应聘了。我觉得我能为贵公司奉献一份力量因此下了决心。”

    宗一郎高兴地说:“欢迎,欢迎。我们公司现在正需要像你这样有才能的人加入。”

    不久,久交昭一郎被任命为本田美利坚汽车制造公司的总经理,兼汽车竞赛集团的总工程师。可是久交昭一郎和宗一郎经常因为意见不统一而发生冲突和争论。虽然宗一郎已经把重任交给了久交昭一郎但是却对这位毛手毛脚的年轻人不太放心。久交昭一郎说:“本田先生总是监视我的工作,对于我所做出的图纸问这问那,”一会儿问:“这是什么?”一会儿又问:“这些是什么意思?”虽然宗一郎在这方面没有受过专业的培训,但总能一针见血地指出久交昭一郎设计中出现的错误,起初久交不太服气,但经过重新计算,还是发现他说对了。

    1965年8月,本田在英国一方程式赛车中大败而归。那个发动机被送回研究部。宗一郎亲自组织技术小组对发动机进行分解分析。伤痕斑斑的气缸引起了他的注意便问:“气缸设计者是谁?”“是我。”久交昭一郎上前一步回答。

    宗一郎吩咐秘书将汽缸的新旧图纸拿来,在桌面上摊开后,反复进行了观察,脸色凝重的问久交:“你是根据什么理由对这个地方加以改动的?”久交看了许久,心里不禁发起慌来。他确实大大地削减了气缸的重量;但他对于那个数据是经过多种验算并与过去的各种数据做了比较以后,确信是有充分根据后才改的。久交用自信的口吻向宗一郎陈述了他的理论。宗一郎听后大发雷霆道:“这份设计和引擎的制造是我亲手设计和制作的,你改动他经过谁的认可了?你知道我在这个发动机气缸的制造上花费多少心血吗?”

    久交意识到自己闯了大祸脸色苍白,结结巴巴的解释。

    气急败坏的宗一郎仍然没有要放过久交的意思接着说:“你这浑小子,你这样干当然要烧坏这个气缸,现在很清楚赛车之所以在大赛中烧坏,完全是因为你私自改变了气缸的厚度造成的。”

    按照理论来说20%气缸的热度,有70%左右可以通过气缸圈得至扩散,所以……久交还在为自己认为正确的想法辩解。

    “你这混蛋小子还在强词夺理,书呆子就是书呆子,只知道死啃书本,10年的性能差距有多大你知道吗?把10年前书本上的数据摘下来安在现在的发动机上面能行的通吗?还当宝贝似的来使用。我们这些人摆弄了20多年的气缸,0.5公分的误差,在这里面是多大的事情?”宗一郎气呼呼地批评着久交,并命令他拿着气缸向车间里有关人员道歉。宗一郎马上改进了这一严重的错误,重新设计出一套方案,交车间铸造出来。1965年10月,本田四轮F1型赛车,终于在墨西哥举行的世界最高奖大赛会上夺得了冠军。

    1961年本田实现了他的梦想,四轮车又为他拿回了一个“世界第一”。两个“世界第一”的夙愿终于圆满地实现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