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努力,终将战胜这残酷世界-你要相信,总有一个未来属于你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人生四季,难免会遇到寒冬,有的人靠外界的力量救赎自己,但是正如《肖申克的救赎》中所说:“只有强者才能自救,只有伟人才能救人。”

    改变,永远都不会太晚

    从小,我们听到的就是这样一句话: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有一个同步的起点已经成为了成功的关键词,仿佛只要你晚了一点,就注定是一个LOSER了。同时应运而生了不少朗朗上口的词语,比如“出名要趁早”。

    如果你等到二三十岁了才升起想要走明星路线的念头,即便是有足够英俊的脸蛋或是魔鬼般火辣的身材,也不免被人讽刺:“出名要趁早。现在才开始想要走这条路,会不会太晚了?要知道,很多明星都是从小就开始往这个方向培养的。等到你这个年纪的时候,名气早就如日中天了。而等你出名的话,都要七老八十了吧?”

    虽然是有些夸张了,不过倒也符合中国国情。这是一个不看好后发制人的时代,人们争先恐后地争夺先机,就是担心落在后面的话,会失去优势资源。后来者总是处于不利地位的。

    表妹浅浅,正在某高校读大二,本来依从家里的安排选择了金融管理专业,但是不知从何时开始,她就立场坚定地表示要换专业,她的兴趣是语言文学,所以不用说也知道,她想转去的就是外人眼中的一些所谓的鸡肋专业。

    浅浅一直是个听话的孩子,否则一开始也不会听从父母选了自己压根不了解、也不感兴趣的专业,这是她第一次跟父母产生这么大的分歧。跟家里吵了几架之后,浅浅躲到我这儿来透透气:“我知道爸妈是为我好,以后找工作更容易,但是现在的专业我是真的不想学了,继续下去只有痛苦。为什么就不能找一个自己喜欢又能够学到东西的专业呢?”

    她的脸上写满了矛盾,一边是爸妈的精心安排,一边是自己做出的选择。其实浅浅心里也很害怕,害怕像父母说的那样,换了专业却还是朝秦暮楚,没有一个定性,最终耽误了自己。

    这是每个人面对改变时最正常不过的心理历程,这也是一个人最需要别人支持的时候,可是父母的不支持到底还是让浅浅有些忍不住想要退缩了。

    阿姨也给我打电话,跟我大倒苦水:“其实我们也不是那种专制独裁的父母,我们不同意也是为了她好啊!现在她都大二了,从金融换到人文,她还能跟得上那些专业课吗?如果跟不上的话,还不是会更痛苦。现在的小孩子做事情就是冲动,但是她不考虑这些事情,我们总要给她考虑好的。”

    改变面临着许多未知,原本一目了然的未来有可能变为扑朔迷离的谜团,这让向来爱操心的父母如何放心得下?更重要的是,以浅浅为代表,一旦放弃,选择改变,意味着失掉了当下的大好局面,意味着无法跟其他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这对许多人来说,都是一场不愿去经历的噩梦。

    “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在两难的局面里,很多人都喜欢用这样的话激励自己,但痛不欲生的同时,也觉得前路渺茫,看不见尽头。于是会有不少人因此而失望,不少人因此而堕落。甚至从某种程度来说,他们所坚持的,未必是正确的路,却因为这样无意义的坚持,成为了他们真正失败的原因。

    浅浅最终还是依从了自己的心愿,并说服了父母换了专业。一段时间之后再见浅浅,感觉她整个人都精神了许多。她告诉我,虽然已经读大二了,专业课之类的补起来是累了一些,但因为是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她照旧乐此不彼。甚至因为表现出色,观点独到,不少教授都愿意在课下的时候跟她交流。这是她在学金融的时候,从来都没有过的待遇。

    “原来很多事情,真的是不用坚持到底的,也不需要你去撞南墙再考虑要不要回头。如果有了更好的选择,不必过多考虑别人,听从内心的声音,能改变的,就要选择改变,你察觉到的时候,一定就不晚。反倒是犹豫不决,才会让你错过真正的机会,让你今后后悔。”浅浅笑着说出了自己的感悟。

    看到她的转变,我是非常乐见其成的。正如她说的那样,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都是抱着“不撞南墙不回头”甚至是“撞了南墙都不回头”的心态做事的,认为人生在世,就是需要这样一股“执着劲儿”。

    其实我也不是在诟病坚持的理念,事实上,许多事情,倘若没有“坚持”两字是绝对无法成功的。我所批判的执着,是一味向前冲的勇猛,忘记带上自己的理智,明明知道有更好的选择,却还是相信“坚持就是胜利”这一碗过时的鸡汤,结果什么事情都泡汤了,岂不是可惜?

    而有时候所谓的执着,只不过是一个人懦弱的借口。因为觉得改变是一件充满了风险的事情,不如坚持到底来得稳妥,于是抱着破罐子破摔,日子也不会再差下去的心态将时光将就了下去。殊不知,人是最不能将就的,一旦将就,就成了平庸。

    想必大家都听过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师旷论学。暮年时候的晋平公深知自己需要充充电,却有些犹豫,老年好学看起来就像是一场作秀,学不到什么东西,还浪费时间。但是师旷回答说:“老年好学,就如同烛火一样,虽然有些微弱,但生命力照样旺盛。”想来,很多成人大学、老年大学的办学理念就是源自于此了。或许这样的改变依旧不会有太大的作用,但至少,它的确起到了作用。

    人是需要学会做出选择的,在该坚持的时候坚持,但是在需要改变的时候,不妨迈出自己的步子,做出应有的改变。不要害怕改变得太晚,不符合“笨鸟先飞”的世界观,跟别人比起点,显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当你发现前路不通时,换一条路,哪怕落下别人许多,至少于你而言,前路通畅,至少还有追赶上他人的可能。

    人生在世,谁都会有走错路的时候。我们被“人生只有这样一条路可走,一旦选择了就没有回头路”这样的说法洗脑了很久,也是时候回到正轨,告诉自己,其实人生真的还有许多种选择,如果你一不小心走错了,还是有改道的可能的。给别人留一个机会,也给自己留一个机会,甚至如果你不尝试去走一些不同的路,你永远都不知道,原来自己身上竟然还有这么强大的能量。

    改变,永远不会太晚,前提是你要拿出改变的勇气。就像三毛在《送你一匹马》中写的:“世上的事,只要肯用心去学,没有一件是太晚的。”

    那个一直在阻碍你成长的人,就是自己

    一部火爆全球的印度片《三傻大闹宝莱坞》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皇家工程学院里,主人公兰彻特立独行,不仅公然顶撞校长,还鼓动小伙伴法兰与拉杜勇敢追寻理想,不要在意世俗的目光。

    兰彻告诉一直热爱摄影但因为家庭原因不得不读工程学院的法兰:“放弃工程学,追随摄影吧!紧跟你的天赋。如果迈克尔·杰克逊的爸爸硬逼他成为拳击手,拳王阿里的爸爸非要他去唱歌……想想后果多恐怖!”

    还有一直因为害怕挂科而一直求神拜佛的拉杜,“因为你是懦夫,害怕未来,看看这个,戒指比手指头还多。为姐姐嫁妆戴,为工作戴……你这么害怕明天,怎么能过好今天?又怎么能专注于学业?你有两个怪兄弟,一个害怕,一个虚伪……”

    影片的最后,拉杜因为被劝退而走了极端:从校长办公室跳了下去。所幸在抢救之后,他活了下来,只是不得不坐在轮椅上去参加工作面试。这一次,他终于收获了自信,将手上的“幸运戒指”全都摘掉,面对考官的咄咄逼人,他侃侃而谈,在最后的考验中,他说:“断了两条腿,才让我真正站起来,好不容易获得了这种态度,我不会改变的。你们留着这份工作吧,而我保留我的态度。”也因为这种坚持与自信,让他成功地获得了这份工作。

    拉杜一生坎坷,自身原因占了很大因素,他人生中最大的敌人,就是他自己。生活的压力太大,让他对人生充满了怀疑,“我一定做不到的吧!”“我怎么可能做到这么伟大的事情呢?”“我本来就是这样一个怂人,得到这样的结果想来也是理所当然的吧。”

    因为这些如影随形的疑问,拉杜只能去寻求神佛的帮助,以为只要有神灵护佑,就能够万事如意。后来他摘掉了手中的戒指,也摘掉了一直束缚在他心中的恐惧,摘掉了一直束缚在脑袋上的紧箍咒。他当然不蠢,只要将这些担忧甩在身后,还有什么做不到的事情呢?

    一切问题的根源,都在拉杜自己身上。

    跳出电影,现实生活中,比拉杜更极端的例子比比皆是,尤其是在应试教育的今天,大考小考之前都要拜拜考神,传一点运气,或者是往庙里的水池丢进几个硬币,仿佛通过这种方式就能得到好运。当然,这也不是迷信,只是为了求一种心安罢了。

    不过,让你心安的原因不是自己,而是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这不就是一种心虚吗?在高考前夕父母们为孩子去寺庙里求一炷状元香,给他们带上各种各样的平安符,虽然是对子女的一种关爱,但何尝不是一种可笑可悲的现象呢?

    小时候经常听父母、老师训话:“你怎么这么蠢?这么简单的卷子考这么一点分,不说你给我考多少分的成绩出来,至少也要一个及格吧?怎么不跟XXX学学?”

    这或许只是他们的一句无心之言,但是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孩子们对自己的定位就变成了“蠢”“及格”,当他们将自己束缚在这样的格局里,想要求他们突破,又谈何容易?外人如何评价你并不是最重要的,但是如果你在心里为自己设限,冥冥之中已经有一个圈子禁锢了你的前路,想要再突破,想要再超越,其难度不亚于浴火重生。

    好多电影电视剧都喜欢将一个人的另外一个人格当做反派,只有当主角战胜了自己的另外一个人格,才算是真正的圆满。其实不是没有道理的,另外一个自己跟你一样优秀,却又在精神上不停地影响你,只有战胜他,才能真正地成为最好的自己。

    热播动漫《死神》中就有这样一个设定,主角黑崎一护热血正直,但是他的另外一个人格却非常黑暗与邪恶,他在逐渐成长,能够战胜许许多多的人,但是另外一个人格却如影随形,当他变得强大,另外一个他也会变得更加强大,不停地影响他使他黑化,如果他不能战胜这个人格,那么之前的成功也只是虚妄,转瞬即逝,而窃取这胜利果实的,正是他自己。只有打败了他自己,一场战役才算是真正的结束。

    当然,在类似的影视作品中,我们的第二人格都是被夸张化了。现实生活中的我们或许不会有这么严重的第二人格,最多不过是在我们想要勇敢的时候突然变得胆怯,想要前进的时候突然变得畏首畏尾起来,或许我们可以用粉饰的说法称之为“理智”,但谁都知道,那更像是一种懦弱,阻止着我们的成长。

    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说:“真正的高贵不是优于别人,而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如果一心想要跟别人攀比,你永远不知道成功的定义在哪里,当你成为百万富翁,你会发现前面有个千万富翁等着你;当你成为千万富翁,你会发现前面还有亿万富翁……这样的路,遥遥无期没有尽头,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你就像是漂浮在海面上的一艘小舟,飘渺无依,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颓丧感。只有在跟自己做比较的时候,你才会明白,你真正收获的是什么,你真正赢得了什么。

    战胜别人永远不能算是真正的胜利,唯有战胜自己,才算赢得了这场战役!

    我们经常能够听到这样的抱怨:“如果没有XXX,如果不是因为XXX,现在我就不会在这里了,我肯定能够生活得更好,说不定当上XXX,开豪车,住别墅。”

    能够让他们抱怨的事情太多,以至于他们常常忽略了自己——真正让他们一无所成的原因,做出决定的是他们自己,能够行动的也是他们自己,当然,的确有人容易被外界影响,但是之所以受到影响,难道不也是因为他们的心智不够坚定吗?如果真要算清这笔烂账,最后还是能够将矛头指回自己身上。

    没有人能够决定你的人生,一切掌握在自己手中,当抱怨无济于事时,不妨反省:到底是什么阻碍了你的成长?我想,那个人不是你的父母,不是你的老师,不是你的朋友,不是你的上司,也不是你的同事,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人是你真正的敌人,那就是你自己。

    战胜自己,优于别人。

    没有为梦想拼过,枉负了青春

    距离《中国合伙人》大火已经过去了挺长时间,但是直到现在还记得一句经典台词:“梦想,就是一种让你感到坚持和幸福的东西。”很多人的小学作文,都是从梦想开始的,那时候他们还不会用太多修饰的辞藻,甚至不会写苍劲的字体,只有一颗赤诚的心,在日记本上写着自己的憧憬。

    但是不知道从何时开始,谈梦想成了一件很可笑也很奢侈的事情。当普通人谈论梦想的时候,总会遭到外界的嘲笑:“都什么年代了,还这么没追求!”“梦想能当饭吃吗?”

    这样的大环境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长时间价值观的淘洗下,人们逐渐地被潜移默化了。曾经有一个梦想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但是在一个物质化的社会里,人们的价值观都是用房子车子票子来衡量的,而轻如鸿毛的梦想,就成了大家嗤之以鼻的对象。被嘲笑得多了,人们也不敢随口将“梦想”这个词挂在嘴上了,只好让它埋葬在时光无尽的烟尘里,然后在梦想的继承者出现时,毫不留情地贬低他们,仿佛能够通过这种方式来拉高自己的价值。

    于是长辈们谆谆教育自己的孩子:“没钱之前,不要谈梦想。”当年轻的一代人将这句话奉为金科玉律,从此束手束脚地生活,提前被庸碌压弯了脊背,沧桑了双眼,二十多岁的青年看起来都如同中年人一般沧桑,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啊!

    很喜欢看罗永浩的演讲,那种把什么事情都看得很开却一直在追梦的理念,总是能够在某个瞬间触动我。

    在罗永浩读高中的时候,也是一个很有个性的孩子,当然,你也可以将这种“个性”视为青春期的叛逆。他说起以前写作文的时候,别人都写“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只有他写“校园里没有风,五星红旗无力地耷拉在旗杆上”,他觉得自己写的是事实,没有什么错的地方,结果遭到老师当众点名批评:“这就是一种哗众取宠!”

    同学们笑成一团,但罗永浩却举起了手说:“老师,我的作文只交给你一个人看,怎么能叫做哗众取宠呢?是你将作文念出来的,就算是哗众取宠,也应该是你吧?”当然,这样的抗议,最后是以请家长告终的。

    罗永浩没能熬到高中毕业,在高二的时候就退学了,他说:“在我不擅长的领域和我不感兴趣的事情上,我是很难做到死磕的,因为我知道死磕了也未必会有一个好的结局,没有前进的动力,不如留下这样的精力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吧。”

    他开始自学英语,准备考托福雅思,所有背过单词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就像和尚念经一样,聒噪得让人分分钟想要拿起屠刀,远离佛道。虽然他挺喜欢英语,想要出国,却也同样觉得背单词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

    放弃吗?不,在该放弃的时候放弃,在该坚持的时候坚持,只有这样,才不会做那些迂腐的事情;只有这样,才不会看到一个梦想半途而废。在背得最痛苦的时候,罗永浩就去看看心灵鸡汤,然后浑身热血,继续背,又开始有情绪了,就再看鸡汤……如此反复,雅思托福的高分不是他的终点,去国外留学也不是他的终点,在新东方当老师也不是他的终点,他开了自己的培训班,办起自己的网站,去各大高校做演讲,谁都不知道他的终点在哪里,因为他还没有停止拼搏。

    你可以很忌讳谈起“梦想”这个词,但是你不能没有它。不是说只要你去搏一把就一定能赢,但如果没有为梦想拼过,你连输的资格都没有,青春的热血像死灰一样熄灭,当你走到人生尽头,恐怕会因为年老的提前降临而悲哀心死。

    阿炳是我小时候的玩伴,在大人眼里,他就是个顽劣不堪、无药可救的孩子。十来岁的时候,阿炳就敢骑着爸爸的摩托车在整个小城里乱逛,差点被他爸爸拿着鸡毛掸子从城东追到城西。虽然小时候的关系较好,但我逐渐发展成为“三好学生”中的一个,他也逐渐跟我拉开了距离,甚至连他中学没读完就跟着爸爸去沿海城市做生意,我也没有很在意。

    后来回老家的时候,一个满脸沧桑的男人笑着说要请我吃饭,我才从他熟悉的调调里找到阿炳的痕迹。他做生意并不顺利,因为太年轻,被人坑了两把,不过这样一来,倒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干脆回来继承父亲的产业。

    我觉得阿炳应该挺后悔的,如果他与其他人一样选择一条平凡之路,或许不用活得这么辛苦,反正家里的产业也是他的。

    似乎看出了我心中所想,阿炳突然说:“很多人都说我走错了路,如果我愿意好好学习的话,说不定这条路会更顺遂一些。但是我只后悔那些决策失误,却从来没有后悔选择创业这条路。我爸留给我的东西,跟我自己去闯,终究是不一样的。”

    看着他沧桑的脸庞,我哑口无言,一个庸庸碌碌的人,是没有资格对一个为梦想拼尽全力的人指手画脚的。顺着太过安稳的路子走下来,虽然该收获的时候一样会有鲜花和掌声,但是最初的梦想早就遗忘在了脑后,我还是会想要追求一些东西,但这种追求却跟阿炳有很大不同,他最大的动力是梦想,是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而我呢,驱使我的却是一直以来的惯性,是一种在生活重压之下的无奈与妥协。

    阿炳坐在烧烤店里干了一瓶啤酒,毫无顾忌地大笑,这种旁若无人的大笑在我看来是一种历经沧桑后的洒脱。人们太在意别人的目光,以至于忽视了自己的本心。

    “有时候输得很惨,至少以后老了跟孩子们吹牛的时候有资本了,当年他们爷爷也是这么牛的一个人,如果不是因为一些意外,说不定早就成为商界巨贾了。”

    我知道,阿炳说的不后悔,是真的不后悔。在为梦想拼搏的路上,本来就是输赢不定,在他踏上这条路的时候,早就做好了血本无归的准备,但即便输得惨烈,他依旧收获了无怨无悔的青春。正如阿炳自己说的,不轰轰烈烈地拼一场,怎么能叫做青春呢?

    好多时候我们都被中庸的处世之道荼毒太深,以至于说起“梦想”这个词的时候,脚步不由自主地往回缩了几分,但是就算你怕,又能怕什么呢?是怕别人的嘲讽,怕父母的不解,还是怕输个精光?你本来就一无所有,还怕失去什么呢?

    不,你不会输,反而会赢得比任何人都要精彩,因为你的青春与众不同!

    所有为梦想拼搏的故事,只会属于你,在未来的某一刻,一定会让你感到骄傲。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不要在你最有热血的时候,成为了暮年时最爱审时度势、斤斤计较的人。

    迷茫时,坚定地对自己说:当时的梦想,我还记得。——宫崎骏

    做自己的小太阳,照亮未来的每一刻

    哪怕灌下了无数碗鸡汤,人们在耳濡目染之下,依旧会觉得这是一个“看脸”的社会,这是一个“拼爹”的时代,一个人如果没有身份背景,才华又不是那种惊天地泣鬼神,想要成功那更像是在痴人说梦。但这个世界上,的确就有这样的“傻子”,明知道前路渺茫,就算撞了南墙也不回头。

    佳音是我在北漂的时候认识的第一个朋友,当然,也是第一个室友。刚到北京,兜里的钱怎么捂都热不了,不敢托大,到底跟人合租在了四环外的小区里,两室一厅,空间逼仄,没来由地就让人觉得压抑。在搬进小区的第一天我就暗暗发誓,一定要在帝都闯出一片天地来,这里,也是迟早要搬出去的。

    刚刚到楼下,就看到一个姑娘热情地招呼我,要帮我把行李搬上去。住的是六楼,小区里没有电梯。我奇怪地看着她,不知道她是何方神圣,在当时的我看来,莫名其妙地对一个陌生人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不是有病呢就是另有所图。

    她也注意到了我警惕的眼神,赶紧解释:“你听不出来我的声音吗?我就是跟你谈合租的人啊!行李挺重的吧,我帮你一起扛吧!”她说的要帮我,不是像别的姑娘一样简单地客气一句,而是不由分说地分担了我一半的东西,帮我扛上了六楼。

    这个憨直的姑娘,就是我们故事的主角佳音。不过我所得出的上面的结论也没有什么错,像佳音耿直的人在忙忙碌碌的大都市毕竟不多。

    成为室友之后,我对她的一根筋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比如她现在正在从事画画行业,众所周知的是,除了站在金字塔顶端的那几个人,大多数人玩艺术,穷一生。而那时候的她,也的确已经窘迫到了一定程度,能不出门就不出门,因为地铁卡已经没钱充值了,一天吃两顿饭,口味倒是经常能够得到改善:这一餐吃老坛酸菜牛肉味的,下一顿吃山西老陈醋味的。我不知道她天天吃泡面吃吐了几次,但至少我每天回来闻到泡面味就恶心。可是就在这种状态下,她还能够元气满满地每天照着镜子大声喊:“我一定会成功的!这里,是离梦想最近的地方。”

    对于佳音的生活方式,我是非常不能理解的。也许是看过了太多梦想破碎的故事,所以我一直对无所顾忌地追求梦想的方式持保守态度:人总是要在梦想跟现实之间找一个平衡点的,兼顾现实跟梦想才是最聪明的生活方式。当一个人的梦想不足以支撑生活的时候,为什么不愿意低头去理一理已经变成一团糟的生活呢?

    甚至很多时候,我都不知道她身上乐天派的勇气是从哪里来的。在我刚刚入住那会儿,对小区的不喜欢直接写在了脸上,她安慰我:“放心吧,住在这里能够让人收获好运的。我已经经历过十几任室友了,后来她们都搬到了更好的地方,相信你也会的。”

    “……”

    我不知道用什么话或者是表情回应她,事实上内心却在吐槽:为什么她们都走了,只有你一个人还这么顽固地留在这里呢?一个人如果想要脚踏实地地干事,总不至于负担不起自己的生活。

    不过生活方式不同,我跟佳音倒是成为了好朋友,因为她本人不难相处,除了有些异想天开之外,总能给人带来许多正能量,在北京这样一个压力极大的城市来说,跟她聊天的确是一个不错的减压方式。

    佳音有一个微博账号,叫做“我每天画一幅画”,每天都会在微博上发今天画的画,然后配一些励志的段子。互粉了之后,她还想让我帮她转一转微博来拉动人气,只是我觉得逼格不够高,就婉言拒绝了。不过她也不勉强,继续画她的画,发她的微博。

    我一直觉得微博爆红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不停地发图和励志的段子根本吸引不了多少人来围观,甚至比不上自拍营销的方式。我曾经开玩笑似的跟她说:“想要你的画出名,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你自己先出名了,比如把你画的那些废稿一起弄到天安门广场上去烧了,会被抓进去关几天,但绝对会一举成名,关注度高了,就不用担心画卖不出去了。”

    她会因为我的一两个冷笑话捧腹大笑,完全听不出我话中的讽刺。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她的微博粉丝渐渐多了起来,不停地给她点赞留言,说一些鼓励的话。

    我没有在那个小区住太长时间,如我当初所愿一样搬了出去,她有些不舍,但还是一脸祝福:“你看,我说得没错吧,这里就是能够给人带来好运的,希望你继续一路顺遂啊!”

    跟她的关系发展得不错,我也终于敢将心里的吐槽说出来了:“如果你换一种生活方式的话,你也能很快从这里搬出去的。”

    佳音笑了笑,没有直接回答我,但是我可以从这些日子的朝夕相处中读懂她的意思:这就是她想要的生活,既然没有嫌弃,就更应该继续追求,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佳音就是这样的人,随遇而安,但是她为梦想那种满腔热血不愿放弃的精神,在这个日渐现实的社会里,已经很难再见到了。

    我在北京的时间也不算很久,但后来还是会跟佳音有一些联系,有时候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也会跟她抱怨一番,她总是笑嘻嘻地听了,然后从种种的不好中找出一些好处来分析给我听,而我也经常从她那里听到各种各样的喜讯:她的画越来越好了,微博粉丝也越来越多,有人称她为正能量女神,有个画廊通过微博联系上了她……

    我知道她不是在故意炫耀,只是习惯使然让她报喜不报忧,就像她还是住在那个小出租屋里,室友换了一任又一任……我不需要去安慰她,因为我知道,她的心中有光芒,她是自己的小太阳,即使生活再冷,她也能给自己补充能量,此时,外界的影响就会显得渺小了。与其同情,不如祝福。这是我跟她相处了这么久之后的经验。

    人生四季,难免会遇到寒冬,有的人靠外界的力量救赎自己,但是正如《肖申克的救赎》中所说:“只有强者才能自救,只有伟人才能救人。”当凛冬降临,外界的温暖显然少之又少,如果你的内心没有光芒,怎么能够成为那个自救的人呢?也只有像佳音那种一身正能量的人,才能够救己与救人了吧?毕竟无论前路如何坎坷,她心中的光芒都能够支撑她走到最后。而她身上的光芒,也能让最开始的非议者闭嘴,将那些不看好的非议都变成美好的祝福。

    也许决定人生的,不是你会走什么样的路,选择什么方向,而是你走的时候,有没有带上不可或缺的光芒。无论多冷,也要做自己的小太阳,再黑暗的路,也会被你照亮。

    纵使前途未卜,为爱也要策马天涯

    年年跟他女朋友是异地恋,远隔南北,众所周知的是“异地恋,分得快”,很多人都劝他:这个时候不分手,等着以后戴绿帽子吗?

    但是年年是我认识的最执着的人之一,脾气倔得九头牛都拉不回来,只要是他认定的事情,就一定会坚持到底,包括这段在别人看来有些脆弱的感情。当然,别人不看好这段感情不仅是因为异地恋,还因为年年的女朋友本身就是一个很娇气的女孩,娇气在大多数时候都不是一个缺点,但是在两人相距千里的异地恋中,毛病就会越来越明显,用一个通俗的说法就是:作。

    年年在大学里做兼职,可以说是最努力的一个人,但是经济状况还是常常出现赤字,因为他几乎将所有的钱都用来买机票了。一些重要的节日一定是要陪女朋友过的,一些不怎么重要的节日呢,也要飞过去给她一个惊喜。只要能够看到她脸上蓦然惊喜的笑容,就已经是人生最幸福的时刻了。

    虽然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但是两个人在热恋期,倒也甘之如饴。但是女孩还是会有不满意的时候,尤其是生病了,看到别人你侬我侬,而自己的男朋友却远在千里之外,身边连一个关心她的人都没有,就忍不住想:“为什么你不能在我身边?”

    而事实上,年年接到女友生病了的电话之后,就用最快的速度订了机票飞了过去,为她送水买药。这一场风波也终于通过这样的方式平息下来了,而且两个人的感情更为真挚。

    当然,也出现过戏剧化的情景。放假了的两人都想要给彼此一个惊喜,事先没有打招呼,然后彼此飞到了对方的城市,一打电话,才发现两个人做了一件很有默契却又很无奈的事情。年年赶紧回程,在熙熙攘攘的机场出口,两人都无视了周围奇奇怪怪的眼神,深情相拥。所谓的有情饮水饱,说的大概就是这样的状态吧。

    但爱情并不会因为一时的感动而变得更加长久。虽然年年一直抱着结婚的目的跟女友谈恋爱,但在大三的时候,女友还是跟他提出了分手:“这样的生活还是太累了,你和我以后都会变得更忙的,还是分了吧。”

    女友给他打电话的时候,他正兴冲冲地跑到她宿舍楼下,想告诉她一个好消息:“我找到实习工作了,在你的城市!”

    然而,年年的好消息还没有说出口,却看见自己朝思暮想的女友从一辆宾利车下来,满脸绯红,一脸娇羞。很明显,那个男人是一个高富帅,从哪个方面来看,年年都比不上。

    年年黯然离开,却依旧没有放弃。女友跟那个高富帅没有维持多长时间就分了手,在女友伤心欲绝之际,他没有落井下石,还是体贴地陪在了她身边,仿佛什么都没有改变。朋友们都劝他,好马不吃回头草,是女方先提的分手,他又何必去挽回这段不值得挽回的感情呢?

    但谁都不能阻止他的坚决。后来女孩也的确回心转意,现如今,他们早已步入了婚姻的殿堂,生活幸福。聊天的时候会谈起以前感情路的坎坷,年年的眉眼里却带着笑容:“到后来我也已经开始怀疑我们能不能走到最后了,但是想到这样无怨无悔的爱情只能经历一次,我还不想放弃,所幸,我等到了。”

    年年是幸运的,他为爱奔走,也的确收获了甜美的果实。但也看到过许多悲伤的结局,无论多么努力都不能挽回的爱,可就算如此,也没有人会后悔过当初拼尽全力的付出,只会告诉后来的少男少女:“趁着你还有力气去爱,一定要好好地爱一个人,以后未必会有这样的机会,也未必会有这样的精力了。”

    的确,长大了,恋爱成为一件奢侈的事。或早或晚,你会明白我说的话。

    影子是我的好友,她对这一段话深有感触。初恋男友是她的高中同学,本来约好了一起考同一个城市,男友却临时失约,但影子向来都是一个通情达理的姑娘,在男友解释了之后,她也就释然了。

    影子的男朋友是医学院的,各种课程繁忙,她舍不得让他两地奔波,又想念他,常常一个人坐十几个小时的火车赶到他的城市,就为与他共同度过一个周末。有时候钱不够了,就买硬座,随着“哐当哐当”火车的声音摇摇晃晃地到了终点站。影子长得漂亮又有气质,在学校也是女神级别的人物,但是再仙的人,一晚上的硬座火车下来,也成了蓬头垢面的流浪姑娘。

    她也是从小被娇养的女孩子,哪里吃过那么多的苦呢?虽然大多数时候去见男朋友都被满心的喜悦填充着,但是怎么可能真的一句怨言都没有呢?

    在火车上各种各样的声音混杂的时候,各种各样的味道混合的时候,女孩子特有的一些小情绪上来了,她觉得恶心得要命,眼泪就不自主地落下来了。她不想被人看见,赶紧跑到火车车厢末尾的洗手间洗把脸,结果被吸着劣质烟的男人们熏得够呛。

    但是再委屈的影子,在男朋友面前,也总会露出会心的笑容,让人感觉再累都是值得的。

    我和三两个朋友实在看不下去,一次在她难过的时候劝她赶紧分手,这又是何苦呢?不是明显给自己找不痛快吗?在最需要爱人安慰的时候他却不知道在哪里鬼混,这才是一个人最可悲的时候吧。

    恋爱中的姑娘都傻,这句话在影子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她一如既往地坚持着,也一心以为只要坚持就能得到一个好结果,天道酬勤,难道她用心如此之深,还不配拥有一份美好的感情吗?

    然而异地恋四年,也终于在毕业的时候落下了帷幕。是影子主动提出的分手,那个男生表情淡淡,似乎早就料到了,最后伤心的,却也还是影子,她大哭了一场,也不知道是哭这份无法挽回的感情,还是哭四年如花似玉的青春。但哭的同时,明显可以感觉到,她已经松了一口气。

    后来影子告诉我:“那也许是我这辈子最难忘的时光吧。我从来没有后悔过我的付出,但是以后肯定不会这么用力地爱一个人了。坐在一点都不舒服的硬座上的时候,我甚至升起过这样的念头,要不就这么算了吧?哪怕没有一个好的结果,我也觉得我已经尽力了,很多事情尽力就好,结果是强求不来的。”

    也确实,后来影子再也没有坐过硬座,那一段硬硬的垫子硌着她、各种各样的气味冲鼻而来的时光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再酸涩的果实,也冲不散那段时光的烙印。有时候太在乎一个结果会让人患得患失,斤斤计较会让人很难享受到过程的美好,尤其是爱情这回事儿,你听到圆满的故事很多,但是流落在记忆中残缺的结局更多,如果抱了“我一定能得到回报”这样的心理,只能伤人伤己。

    纵使前途未卜,也希望你为爱鼓起勇气,在还相信爱情的时候努力去爱,才不会辜负了最美的光阴。至于结局,还会有谁去刻意强求呢?

    在变老之前,我们还有很多事要做

    在我读大学的时候,非常喜欢一位选修课的教授,他很年轻,但长得不帅,并不是靠外貌风靡学校的那种教授,这里姑且叫他涛哥好了。他给我们传输的许多理念与大众的价值观背离,而且很严厉,尤其是遇到上课玩手机的,如果撞在了枪口上,说不定会被要求离开教室。

    这一点在今天的大学课堂,可能会让他成为不讨喜的老师,因为在所有人的认知里,大学是一个开放性的场所,学不学习全凭学生自己的喜好,而玩不玩手机,更不像在中学一样被管束起来了,尤其是选修课还是被公认的大学“水课”。但我很喜欢他说出来的理由:“你现在的四年,跟七八十岁时候的四年,密度是不一样的。你总要有一个目标,而不是像一只没头苍蝇一样乱撞。哦,当然了,哪怕你是乱撞的,也要比一动不动要好。”

    我有点儿迷信这段话,每次觉得自己撑不下去的时候,干了他的这碗鸡汤,就觉得自己一定还是有余力的,一定还没有达到极限,否则也没有精神来想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了。不想在七老八十的时候奋斗的我,只能咬牙爬起来继续拼命。

    “当你们在刷手机的时候,你们会有一种成就感,觉得全世界都在你面前,但事实上,除了一些无聊的八卦,你们什么都没有得到,你们真的想让人生就这样在手机面前刷过去吗?”涛哥从来不强求大家去听他上课,他认为如果那些翘课的人能够在他上课的时段里做更有意义的事情,那是再好不过的,但是来上课了反而开始刷手机,那就太没有必要了。

    也听过涛哥的奋斗史。说起来应该是在他读博的时候了,他研究的是非洲政治,于是去了非洲赞比亚大学读博,是靠国奖出去的。但是与众人想象的无限风光不同,一到赞比亚,他也被同化成了“难民”。

    国外的大学不同于国内有一体化建设,校内会配备价廉物美的食堂与超市,在国外,大学是一个绝对化开放的存在,不仅没有超市食堂,连固定的宿舍楼都没有,只能自己在大学城里找房子。能够租到什么价格的房子,全靠自己的一张嘴皮子了。在那里,只要你愿意,当然可以天天在外面吃,但你的荷包一定要够鼓。非洲农贸产业不发达,许多东西都是要靠进口的,所以物价比国内的一线城市还要贵个四五倍。

    单单靠一个国奖是不够的,已经读博了的他自然也不好向父母伸手,只能自己买了个电磁炉煮饭,国外大米太少,就买玉米粉,男生不擅长做饭,他就直接煮一锅汤,倒一些菜进去,再加一些玉米粉,几天的伙食就有了。

    这么单调的饭菜,吃一两顿就让人恨不得洗胃了。涛哥说,那时候觉得能吃到泡面都是一种幸福,实在没办法了,就去找兼职,跟同学一起联系了中国驻赞比亚的大使馆,找到一份翻译工作,每天的任务就是翻译赞比亚大大小小的报纸,总计二十七份,连广告都必须一字一句地翻过去。刚开始的时候他几乎将整天时间都耗在了上面,直到后面找到了窍门,才轻松了许多。

    涛哥在大使馆工作,一个月的工资是八百美元,包中午饭,钱不算很多,但是对于那时的他来说,管饭就是人生最大的福音了。大使馆工作的时间固定,使馆内手机信号屏蔽,电脑不能联网,不仅工作本身枯燥得要命,如果心不够静,待在那里分分钟都是煎熬。涛哥在那里翻译了大约两百多万字,到最后能被他带走的,除了留在脑子里的印象,一个字都不能带出大使馆。

    “几百万字都留在使馆,我觉得挺可惜的,但同时也很感谢那段时光。如果那个时候没有整天刷翻译,也不会有今天站在讲台上的我,现在没有一天翻译二十几份报纸这样的经历了,所以少年时候的努力与付出,绝对是至关重要的。你现在不努力,难道真的要等牙齿掉光了再出来混社会吗?”

    哪怕在使馆中的工作不能让涛哥积累足够的资历,也为他提供了很宝贵的经验。后来我看过他翻译的好几本与非洲有关的著作,笔法流畅,这不仅意味着他对语法的熟练,还意味着他对文化措辞之类的理解,与市面上许多半吊子作者翻译出来的作品完全不同。如果没有那段漫长枯燥的使馆工作,很难想象他现在是否能够翻译出这样流畅的作品。古人说的“厚积薄发”,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吧。

    在读中学的时候,很多老师都会这样告诉你:现在好好拼一把,等到大学就轻松了。而当你到了大学之后就会发现,剧情根本就不是这么发展的,的确有堕落的人,因为这里除了点名的时候老师会念叨你的名字之外,不会再有人管束你,你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生活,想要游戏通宵是可以的,想要四处旅行是可以的,想要一周七天假也是可以的,当然,期末能不能通过考试则是另外一回事,挂不挂科是另外一回事,重不重修也是另外一回事。

    同样的,你也会看到,很多人依旧在图书馆自习,努力地在社团组织刷着自己的存在感。理由也很简单,这个时候不拼,要等到什么时候去奋斗呢?

    当然,你也会告诉我一个理所当然的答案:不是还有工作的时候吗?等到工作的时候,我再努力一把好了。

    如果说,在同一所大学是不分等级的话,那么工作必然是会分等级的,当你被一个阶层束缚着的时候,才想着努力一把,真的能够跳出原来的阶层吗?就算可以,你要比平时付出多少汗水?在本来可以积累资本的时候却肆意浪费时间,在别人开始享受生活的时候不得不奔波,才是人生最可悲的事情吧。

    大学四年的密度,到底跟你七老八十的时候密度是不一样的,如果你想提前享受养老院的闲散生活,每天晒晒太阳,刷刷手机,那是没有问题的,只是你真的甘愿在毕业之后成为事事不如人的平庸之辈吗?而当你已经没有了青春年少时的热血,又该怎样燃烧你的生命去做你早就应该做的事情呢?

    其实人生有时候可以比作一张信用卡,在你青春尚好的时候拼搏积累,等以后自然也不用当一个每月还债的人。如果你要提前享受,也不是不行,但也需要做好负债累累,挎着老迈之躯汲汲营营地准备。

    相信谁都不愿意在暮年时这样说:“如果当初努力一把就好了。”相信谁都更愿意来一句:“当年我是竭尽全力拼搏,才有了现在的成就。”为了迎接第二种结局,在变老之前,我们还有很多事要做。

    比起不做而后悔,不如做了再后悔。——空白《游戏人生》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