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悟人生:用禅释译生活中的放下-淡泊名利,无欲则刚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佛说,摒弃贪欲吧,否则会万劫不复。贪欲会把人带向罪恶的深渊,使人相互摧残、相互欺诈,甚至最好的朋友也反目成仇。俗话说:知足常乐,无欲则刚。在生活中,那些淡泊名利、无所奢求的人,才能够活得开心、过得幸福。淡泊名利不是不需要名利,无所奢求不是不思进取,而是一种看透人生的态度,一种登高望远的大气,一种自得其乐的恬静。

    1.众生平等

    雪窦禅师是宋代人,他和当时一位叫曾会的著名学士相交甚笃。

    有一天,两人在淮水边偶然相遇。曾会关心地问道:“禅师,你要到哪里去呀?”

    雪窦回答说:“云水僧四海为家,没有固定的去处,到钱塘去可以,到天台去也可以。”

    曾会说:“禅师若是想去灵隐寺的话,我可以把你介绍给该寺方丈珊禅禅师,他是我的方外之交,一定会很好地接待你。”

    于是,雪窦禅师就揣着曾会的信函前往灵隐寺去了。到了寺内,他便挂单住进了云水堂,并未把曾会的函件交给当时的方丈珊禅禅师。雪窦禅师同普通僧人一样,过着清苦的生活,每天上殿、过堂、参禅、早起早睡,就这样转眼之间3年过去了。

    第四年春天,曾会因公事来到浙江,顺路到灵隐寺去探访雪窦禅师,他问遍寺院里的僧众,几乎没有一个僧人知道,就连方丈和尚也不清楚雪窦是何许人也。

    珊禅禅师索性自己到各个僧房去看,寺内僧人约有一千多位,他一一辨认,终于找到了,便问雪窦禅师道:“你在这里住这么多日子,怎么不去拜见一下珊禅禅师呢?是不是把我的信函丢失了呢?”

    雪窦说:“我是个云水僧,一无所求,岂可打扰别人?”说着,就从怀里摸出曾会的信来。双方相视哈哈大笑。

    无独有偶,善慧禅师同样能够以平常心来藐视名利、权势。

    有一天,善慧禅师讲经的时候,梁武帝驾到。众人都站起来迎接,只有善慧禅师端坐不动。梁武帝的一位近侍赶紧跑过来对善慧说:“圣驾在此,为什么不起立?”善慧坦然回答:“法地如果动摇,一切都会不安的。”

    依帝王的威严,圣驾一到,信众就得起立迎驾,以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尊严,但这却不是佛场中事。从梁武帝来看,其本身并不懂或者说不信佛法人人平等的理念,他之所以标榜信佛,是因为他想以信佛礼佛为手段,从佛那里捞到好处,以达到巩固帝位或长生不老之类的私欲,仅仅是一种交易。

    佛家说,众生皆平等,人人能成佛。如果让佛法屈从于帝王或其他什么人的威势,就是法地动摇。善慧禅师看出了梁武帝的私心,故而藐视他,以佛法大于帝法予以回敬。在善慧心中,佛法更大,众生平等的信念也更崇高。

    人人平等是人类追求的一种终极理想,但自古至今人类社会从来都是有差别、分等级的,这一点在封建社会尤为严重。然而,在佛家看来,人人平等其实就是一种心态,你想让这个世界变得平等,自己首先就要用平等的眼光来看待它。

    2.平常即是禅,本心即是佛

    有一个小孩子,虔诚地请求慧能禅师道:“请禅师慈悲为怀,收我为徒,救度众生。我恳切地要求拜师出家。”

    慧能禅师说道:“在我这禅宗门里,银轮王的嫡子、金轮王的孙子才能继承法嗣,不致损坏宗门风气。你是山野小村里的俗人、牛背上长大的孩子,怎么能够投入这个宗门来呢?这不是你分内的事!”

    小孩子讲道:“启禀禅师,万物平等,没有高低,您怎么能用这样的话妨碍我向善的心呢?再次请求禅师发慈悲收我为徒!”慧能见他颇有慧根,便收下了他。

    佛讲众生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万事万物皆有生命,皆有灵性,皆有佛心。在诞生之始,在生命之末,所有的人或物都是平等无异的。所以,才有了下面这则“禅师似驴”的故事。

    南塔禅师北游参见了临济和尚,又回来侍奉慧寂禅师。

    慧寂问:“你来干什么?”

    南塔回答:“参见禅师。”

    慧寂就问:“你看见禅师了吗?”

    南塔回答:“看见了。”

    慧寂又说:“你看禅师像不像一头驴?”

    南塔回答:“我看反正也不像佛。”

    慧寂又问:“你说不像佛,那像个什么?”

    南塔答道:“如果说像,那还是一头驴。”

    慧寂听后,不但不生气,反而高兴地说:“凡和圣都已忘掉,妄情除尽,实体显露。我用这个来检验人已经有20年了,以洞察徒弟的心理状态,但是没有人能辨明了悟。你要保持住你这个清醒的看法呀。”

    这以后,慧寂常对人夸南塔,说:“这人是肉身佛。”

    佛家反对偶像崇拜,反对将人分为凡人和圣人,认为平常即是禅,本心即是佛。慧寂自比为驴,并非自嘲自谑,而是因为他认为万物平等,驴不是什么卑贱之物,人也不是什么高贵之物。而南塔也了悟了“凡圣两忘”的禅理,认为“禅师似驴”,并无不妥。二人都是真正的智者。他们打破了对佛的神化,使之走下了神坛,还了其平凡的本来面目。

    事实上,这样的故事在佛经中比比皆是,例如:

    故事一:

    义存禅师问众人道:“这个水牯牛多大年岁了?”

    众人不知禅师的意思,都默不作声。

    义存自己回答说:“79了。”(义存禅师时年79岁)

    一僧人说:“和尚为什么要做个水牯牛呢?”

    禅师说:“这又有什么不好?”

    故事二:

    一日,灵祐禅师正在泥墙。朝廷李军容身着官服来了,手持笏板,站在禅师身后。

    禅师一回头,见是官员,也不作礼搭话,便将手中泥盘一斜,做出接泥的样子。李军容便用手中笏板,做挖泥、送泥的动作。

    禅师会心一笑,扔下泥盘,请李军容同回方丈室。

    佛门主张万法平等,众生平等,没有贵贱高低之分。义存禅师将自己视为大自然中平凡的一员,做个水牯牛并没有什么不妥。同样,灵祐禅师也是众生平等这一信条的身体力行者。在他看来,平民也好,僧人也好,官员也好,都没有什么差别,都应该“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因此他做出接泥姿势,看官员也做出架势,便洞察出他是真懂佛性,是个同道中人,故予以热情接待。

    所谓众生平等,不只是要别人平等对你,更重要的是你要平等的对待别人。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得意时沾沾自喜,认为“老子天下第一,别人都是傻瓜”,而等到失意时,便郁郁寡欢,埋怨别人看不起他,戴着有色眼镜看人。这种人真该学学义存、灵祐诸位禅师的样子。

    3.黄金有毒

    一天傍晚,两个非常要好的朋友在林中散步。这时,有个小和尚从对面惊慌失措地跑了过来,两人见状,便拉住他问道:“小和尚,你为什么如此惊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小和尚忐忑不安地说:“我正在移植一棵小树的时候,却忽然发现了一坛子黄金。”

    两个人暗自窃笑,心想:“这人真蠢,挖出了黄金还被吓得魂不附体,真是太好笑了。”然后,他们问道:“你是在哪里发现的,告诉我们吧,我们不害怕。”

    和尚说:“还是不要去了,这东西有毒,会吃人的。”

    两个人异口同声地说:“我们不怕,你就告诉我们黄金在哪里吧。”

    和尚告诉了他们具体的地点,两个人跑进树林,果然在那个地方找到了黄金。他们不禁瞪大了眼睛:好大的一坛子黄金!

    过了一会儿,其中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说:“我们要是现在把黄金运回去,肯定不太安全,还是等天黑再往回运吧。现在我留在这里看着,你先回去弄点饭菜来,我们在这里吃完饭,等半夜时再把黄金运回去。”

    于是,另一个人就回去取饭菜了。

    留下的人心想:要是这些黄金都归我,那该多好呀!等他回来,我就一棒子把他打死,那么,这些黄金不就全归我了吗?

    回去取饭菜的那个人也在想:我回去先吃饱饭,然后在他的饭里下些毒药。他一死,黄金不就都归我了吗?

    于是,回去的人提着饭菜刚到树林里,就被另一个人从背后用木棒狠狠地打了一下,当场毙命。然后,那个人拿起饭菜,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没过多久,他的肚子里就像火烧一样的疼,这才知道自己中毒了。临死前,他想起了小和尚的话,不禁暗自悔悟:和尚的话真是应验了,我当初怎么就没有明白呢?

    其实,不是黄金有毒,而是人心有毒。贪欲会把人带向罪恶的深渊,让人失去理智。它可以使人相互摧残,相互欺诈,甚至使最要好的朋友反目成仇,害人害己。然而,等到幡然悔悟,找回自己的时候,一切都晚了。这样的教训并不只有一个:

    在一间很破的屋子里,有一个穷人,他穷得连床也没有,只好躺在一张长凳上。穷人自言自语地说:“我真想发财呀,如果我发了财,决不做个吝啬鬼……”

    这时候,佛祖在穷人的身旁出现了,说道:“好吧,我会让你发财的。我会给你一个有魔力的钱袋,这钱袋里永远有一块金币,是拿不完的。但是,你要注意,在你觉得够了的时候,要把钱袋扔掉才可以开始花钱。”

    说完,佛祖便消失了。在穷人的身边,真的有了一个钱袋,里面装着一块金币。穷人把那块金币拿出来,里面又有了一块。于是,穷人不断地往外拿金币。穷人一直拿了整整一个晚上,金币已经有一大堆了。他想:啊,这些钱已经够我用一辈子了。

    到了第二天,穷人很饿,很想去买面包吃。但是,在他花钱以前,必须扔掉那个钱袋。于是,他拎着钱袋向河边走去。

    走着,走着,他又开始从钱袋里往外拿钱。每次当他想把钱袋扔掉时,总觉得钱还不够多。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穷人完全可以去买吃的、买房子、买最豪华的车子。可是,他对自己说:“还是等钱再多一些吧。”

    他不吃不喝地拿,金币已经快堆满一屋子了。同时,他也变得又瘦又弱,头发也全白了,脸色蜡黄。

    然而,他仍然虚弱地说:“我不能把钱袋扔掉,金币还在源源不断地出来啊!”

    终于,穷人倒了下去,守着一大堆金币,死在了他的破屋子里。

    对于有些人来说,个人所得是根本不会满足的。这不单单是金钱,还包括名声、各种物质利益,甚至情色。他们没有的时候想得到,得到了还想更多。为了这些东西,他们不惜抛却尊严、人性,最终却“竹篮打水一场空”。只有像第一个故事中“视黄金为毒物”的和尚那样,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我们才不会被自己的欲望淹没。

    4.达摩是个老和尚

    临济禅师因长住山西临济院而得名。他开创了“临济宗”,在中唐以后这种宗派很兴盛。临济宗的特点就是“机锋峻烈”,敢于“呵佛骂祖”,反对权威和经典。

    有一次,临济路过达摩塔。

    塔主问他:“你是先拜释迦牟尼,还是先拜达摩?”

    临济回答说:“佛和祖都不拜。”

    塔主不解地问:“他们跟你有仇吗?”

    临济不予理会,扬长而去。

    又有一次,临济上堂讲法,语出惊人:“佛教的十二部经典,是擦屁股的旧纸;佛是虚幻之身;祖师达摩只是一个老和尚。”见有的和尚大惊失色,他不慌不忙地解释道:“佛祖跟我们一样都是爹娘生养的,有生有死。你想成佛,就被佛魔抓住;你想求祖,就被祖魔抓住。如果有所求,都是苦事,还不如无所求。”

    最后,临济又说:“你们如果想得到佛法,就不要受人拘禁和迷惑。向里向外,应该逢着便杀,逢佛杀佛,逢祖杀祖,遇到罗汉就杀罗汉,遇到父母就杀父母,这样才能不拘泥于物相,真正解脱。”

    这里的“杀”,不是教人杀人犯罪,而是从心里面祛除、傲视的意思,说白了就是:无所求。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像临济禅师那样,“逢佛杀佛,逢祖杀祖”,能够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不错了。然而,事实上还有那么一些人,被自己的心魔抓住,追名逐利不择手段,到头来身败名裂。

    唐朝诗人宋之问有一个外甥叫刘希夷,很有才华,是一位年轻有为的诗人。一日,刘希夷写了一首诗,叫做《代悲白头翁》,到宋之问家中请舅舅指点。当刘希夷诵到“古人无复洛阳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时,宋之问情不自禁连连称好,忙问此诗可曾给他人看过。刘希夷告诉他刚刚写完,还不曾给别人看。宋之向便说道:“你这诗中‘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二句,着实令人喜爱,若他人不曾看过,让与我吧。”刘希夷说:“此二句乃我诗中之眼,若去之,全诗无味,万万不可。”

    晚上,宋之问睡不着觉,翻来覆去只是念这两句诗。心想,此诗一面世,便是千古绝唱,名扬天下,一定要想办法据为己有。于是他起了歹意,命手下人将刘希夷活活害死了。

    后来,宋之问获罪,先被流放到钦州,又被皇上勒令自杀,天下文人闻之无不称快!刘禹锡说:“宋之问该死,这是天之报应。”

    俗话说“雁过留声,人过留名”,谁也不想默默无闻的活一辈子,自古以来胸怀大志者多把求名、求官、求利当作终生奋斗的三大目标。三者能得其一,对一般人来说已经终生无憾,若能尽遂人愿,更是幸运之至。然而,有取必有舍,有进必有退,任何获取都需要付出代价。问题在于,付出的值不值得。

    为了公众事业,民族和国家的利益,为了家庭的和睦,为了自我人格的完善,付出多少都值得,否则付出越多越可悲。临济禅师所说的无所求,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提出的人生命题。在求取功名利禄的过程中,奉劝诸君少一点贪欲,多一点节制,莫为名利遮住眼。

    对于常人来说,求名并非坏事。一个人有名誉感就有了进取的动力,有名誉感的人同时也有羞耻感,不想玷污自己的名声。但是,什么事都不能过分追求,过分追求又不能一时获取,求名心太切,有时就容易产生邪念,走上邪道。结果名誉没求来,反倒臭名远扬,遗臭万年。

    在中世纪的意大利,有一个叫塔尔达利亚的数学家,在国内的数学擂台赛上享有“不可战胜者”的盛誉,他经过自己的苦心钻研,找到了三次方程式的新解法。这时,有个叫拉比丹诺的人找到了他,声称自己有千万项发明,只有三次方程式对他是不解之谜,并为此而痛苦不堪。善良的塔尔达利亚被哄骗了,把自己的新发现毫无保留地告诉了他。谁知,几天后,拉比丹诺以自己的名义发表了一篇论文,阐述了三次方程式的新解法,将成果据为己有。他的做法在相当一个时期里欺瞒住了人们,但真相终究还是大白于天下了。现在,拉比丹诺的名字在数学史上已经成了“科学骗子”的代名词。

    名利之心人皆有之,这当然是正常的,问题是能够自控,不要把名利看得太重,到了接近极限的时候,要能把握分寸,跳得出这个圈子,不为名利之争而舍弃一切。宋之问、拉比丹诺等也并非无能之辈,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里都是很有建树的人。就宋之问来说,即便不夺刘希夷之诗,也已经名扬天下。糟的是人心不足,欲无止境!俗话说钱迷心窍,岂不知“名”也迷心窍。一旦被迷,就会使原来还有一些颇有才华的“聪明人”变得糊里糊涂,使原来还很清高的文化人变得既不“清”也不“高”,做起连老百姓都不齿的肮脏事情,以致弄巧成拙,美名变成恶名。

    还是苏东坡先生说得好:“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美名美则美矣!只是对于那些还有一点正义感,有一点良知的人,面对不该属于他的美名,受之可以,坦然却未必办得到!得到的是美名,也是一座沉重的大山,一条捆缚自己的锁链,早晚会被压垮,压得喘不上气来。如果真有人对不该属于自己的美名能坦然受之,那这个人的品质也就算恶得可以了!

    在临济禅师眼里,连佛祖都没有,哪还会有什么名利。这才是真正的无所求。然而,这种境界不是一般人可以达到的。对于我们常人来说,做一个积极的、正直的,能够为他人、国家、民族做些事,与此同时,自己也得些名得些利,也就算是可以的了。但一定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能让名利熏了眼睛,从而迷失了做人的方向。

    5.放下架子做人

    有一位信徒到寺院礼完佛后,便到客堂休息,才坐下来,就听到一位年轻的知客师对已非常年老的无德禅师道:“老师!有信徒来了,请上茶!”

    不到两分钟,又听到那位年轻的知客师叫道:

    “老师!佛桌上的香灰太多了,请把它擦拭干净!”

    “拜台上的盆花,别忘了浇水呀!”

    “中午别忘了留信徒用饭。”

    这位信徒只见年老的无德禅师在知客师的指挥下,一下子跑东,一下子往西,实在看不过去,就问无德禅师道:“老禅师!知客师和您是什么关系呀?”

    老禅师非常得意地答道:“他是我的徒弟呀!”

    信徒大惑不解地问道:“这位年轻的知客师,既然是您的徒弟,为什么对您如此不礼貌?一下子叫您做这,一下子要您做那呢?”

    老禅师非常欣慰道:“我有这样能干的徒弟,是我的福气。信徒来时,只要我倒茶,并不要我讲话;平时佛前上香换水都是他做,我只要擦一擦灰尘;他只叫我留信徒吃饭,并不叫我去煮饭烧茶,寺内上下一切都是他在计划、安排。这给我很大安慰,否则,我就要很辛苦了!”

    信徒听后,仍不甚了解,满脸疑惑地问道:“不知你们是老的大?还是年轻的大?”

    无德禅师道:“当然是老的大,但是年轻的有用呀!”

    有句俗谚说:“和尚要能老,老了就是宝!”信徒供养僧众,大都也是供老不供小,护持僧众也是护老不护小。其实,这种现象在社会当中更普遍。很多人也往往因此端着架子倚老卖老,也许他并没有什么本事,只是资历老,便对比自己年轻的领导颐指气使,顶着来。同时,这种端着架子过活的人也影响了一大批年轻人。他们自以为是,觉得自己文凭高,本事大,往往对才能不及自己的领导横挑竖挑,这也不干,那也不摸。这样做最终吃亏的还是自己。相反,放下架子的人往往会收获很多。

    有一个年轻人,大学刚毕业就进入出版社做编辑。他的文笔很好,几乎在编辑部首屈一指,然而更可贵的是他的工作态度。

    那时出版社正在对一套丛书进行编辑印制工作,每个人都很忙,但社长并没有增加人手的打算。于是编辑部的人也被派到打印部、业务部帮忙,但整个编辑部只有那个年轻人接受社长的指派,其他的都是去一两次就抗议了。他们说:“我是编辑,不是打杂的!”

    但是这个年轻人却说:“吃亏就是占便宜嘛!”每次都乐呵呵的去帮忙。

    事实上也看不出他有什么便宜可占,因为他要帮忙包书、送书,像个苦力工一样!他真是个可随意指挥的员工,后来他又去业务部,参与直销的工作。此外,连取稿、跑印刷厂、邮寄……只要开口要求,他都乐意帮忙。

    “反正吃亏就是占便宜嘛!”他还是这句话。

    两年过后,他自己成立了一家出版公司,做得还不错。

    原来他是在帮忙的时候,把一个出版社应有的编辑、发行、直销等工作都摸熟了。他真的是占了大便宜呀!

    做人要放下架子,用一颗平常心来面对人生百态,这样不仅会有一个健康、乐观的心态,而且在为人处事上也会更加顺利,从而换取事业的成功。

    6.不松不紧

    一日,一位禅师听到了一阵悦耳的琴声。走近一看,是一个年轻人正在弹奏。

    “你的弦拉满了吗?”禅师问。

    年轻人回答:“没有。”

    “那么,你是把它放松了吗?”禅师又问。

    他回答:“没有。”

    “那么你是怎么调它的?”禅师故作不解。

    他答道:“不松不紧,这样才能奏出美妙的音乐。”

    禅师庆幸道:“生命,就是一场游戏,正如此琴般。若众生对待每一件事,皆轻松却不轻浮地去面对,便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在琴弦不松不紧的时候,才能弹奏出美妙的生命之歌来。”

    年轻人听后,谢过禅师点化,便投入生活中去感悟此意。渐渐地感悟到了人生的真正乐趣。

    日本近代有两位一流的剑客,一位是宫本武藏,一位是柳生又寿郎,宫本是柳生的师傅。当年柳生拜宫本学艺时,就如何成为一流剑客,师徒间有这样的一段对话。

    “师父,我努力学习的话,需要多少年才能成为一名剑师?”又寿郎问道。

    “你的一生。”武藏答道。

    “我不能等那么久。”又寿郎解释说,“只要你肯教我,我愿意下任何苦功去达到目的。如果我当你的忠诚仆人,需时多久?”

    “哦,那样也许要10年。”武藏缓和地答道。

    “家父年事渐高,我不久就得服侍他了。”又寿郎不甘心地继续说道,“如果我更加刻苦地学习,需时多久?”

    “嗯,也许30年。”武藏答道。

    “这怎么说啊?”又寿郎问道,“你先说10年而现在又说30年。我不惜吃任何苦,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精通此艺!”

    “嗯,”武藏说道,“那样的话,你得跟我70年才行,像你这样急功近利的人多半是欲速不达。”

    “好吧,”又寿郎说道,他终于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留下来跟武藏学剑。

    武藏给又寿郎的训练是:不但不许谈论剑术,连剑也不准他碰一下。只要他做饭、洗碗、铺床、打扫庭院和照顾花园,对于剑术只字不提。

    3年的时光就这样过去了,又寿郎仍是做着这些苦役,每当他想起自己的前途,内心不免有些凄惶、茫然。

    有一天,武藏悄悄从又寿朗的背后蹑进,以木剑给了他重重的一击。第二天,正当又寿郎忙着煮饭的时候,武藏再度出其不意地向他袭击。

    自此以后,无论日夜,又寿郎都得随时随地预防突如其来的袭击。一天二十四小时,他时时刻刻都准备品尝着遭受剑击的滋味。

    他忽然悟出了其中的道理,渐入佳境,武藏的脸上也绽出了满意的笑容。

    后来,又寿郎成了全日本最精湛的剑手。

    其实,学习、生活、做事都一样,不能急功近利,要保持一种不松不紧的状态。急功近利则“欲速不达”,不松不紧则“事半功倍”。说白了,急功近利也是一种欲望的驱使,只有放下它,才会获得快乐人生。

    7.俗眼无珠

    佛陀在灵山会上时,手中拿了一颗什色摩尼珠,问四方天王道:“你们看一看这颗摩尼珠是什么颜色?”

    四方天王看后,分别答道是青、黄、赤、白等不同的色泽。佛陀就将摩尼珠收回,舒开手掌又问道:“我现在手中的这颗摩尼珠是什么颜色?”

    四方天王不解佛陀心中所指,都不约而同地回答道:“佛陀!您现在手中根本就没有东西,哪里有什么摩尼宝珠呢?”

    佛陀真实地告诉四方天王道:“我将一般世俗的珠子给你们看,你们都会分别它的颜色,但真正的宝珠在你们面前,却视而不见,这是多么颠倒呀!”

    四方天王听后皆有感悟。

    所谓摩尼宝珠,是用来比喻我们的真心佛性。世间所有的人,每天都在忙碌着,所希求的都是一些荣华富贵、珍宝古玩、过眼浮名等一些身外之物,而往往对最宝贵的真爱、真情熟视无睹,随意丢弃。相信下面这则故事会让你有一丝感动。

    一天,一位先生要寄东西,问邮局的小姑娘是否有盒子出售,小姑娘拿纸盒给他看。

    他摇摇头说:“这太软了,不经压,有没有木盒子?”小姑娘问:“您是要寄贵重物品吧?”他连忙说:“是的是的,贵重物品。”姑娘给他换了一个精致的木盒子。

    他拿过那个盒子,左看右看,似乎是在测试它的舒适度,最后,他满意地朝小姑娘点了点头。接下来,他就从衣袋里掏出了所谓的“贵重物品”——居然是一颗红色的、压得扁扁的塑料心!只见他拔下气嘴上的塞子,挤净里面的空气,然后就憋足了气,一下子吹鼓了那颗心。

    那颗心躺进盒子,大小正合适。

    直到此时,小姑娘才彻底明白了这位先生要邮寄的乃是一颗充足了气的塑料心。

    这使小姑娘想起了古代那个砍断了竹竿子进城的蠢货,她强忍住笑说:“其实您大可不必这么隆重地邮寄您的物品。我来给您称一下这颗心的重量——喏,才6.5克。您把气放掉,装进牛皮纸信封里,寄个挂号不就行了吗?”

    那位先生惊讶地(或者不如说是怜悯地)看着小姑娘,说:“你是真的不懂吗?我和我的恋人天各一方,彼此忍受着难捱的相思之苦,她需要我的声音,也需要我的气息。我送给她的礼物是一缕呼吸——一缕从我的胸腔里呼出来的保真的呼吸。应该说,我寄的东西根本没有分量,这个6.5克重的塑料心和这个几百克重的木盒子,都不过是我的礼物的包装呀。”

    听完这位先生的讲述,小姑娘的脸莫名地发烫。

    人世间什么才是最宝贵的呢?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理解,世俗之人视荣华富贵为生命,佛陀的真心佛性是他最看重的,而对于懂得真爱的人来说,一缕呼吸就是全部。

    8.乞丐和狗

    游方和尚问曹山禅师:“人世间最珍贵的东西是什么?”

    曹山禅师抬眼远望,只见树的枝丫上悬挂着一团黑色的尸体,于是说:“死猫的脑袋最珍贵!”

    和尚圆睁双眼不解地问道:“为什么呢?为什么世人认为一钱不值的东西,禅师竟认为是人世间最珍贵的?”

    曹山禅师笑着说:“樗树根大枝弯,世人因为看它无用,它便得以生存;栎树虽然一表树才,但是做船船沉,做棺腐朽,造器具即折毁,当屋柱生蛀虫,完全没有用处,唯一有用的就是可以用来乘凉。正是因为它们无用所以才珍贵!死猫的头最贵,因为没有人出价争夺。”

    在曹山禅师看来,生命的最高境界,应该是无争、无价、安宁、幸福。财色与名利只不过是人生的泡沫与尘灰,何必抵死相争!然而,凡尘俗世很多人都想不通这一点。抓住任何一丝机会争名夺利,而且贪心不足,到头来却还是一场空。

    曾经有个流浪街头的乞丐,每当晚上躺在窑洞的茅草上就想,假如哪一天我能有2万元的钞票就好了。

    这一天,他清早起来,无意中发现了一只很可爱的小狗。他看四下无人,便把狗抱回窑洞,圈了起来。然后,他悠闲地来到街上乞讨,却听见周围的人正在谈论着那只小狗。

    原来那只狗非同一般,它是一只进口的外国名犬。它的主人是本市大名鼎鼎的富翁。当地电视台已经播发了一则寻狗启事:如有拾到者,请速还,酬金2万元。

    乞丐得到这个消息,想着自己发财的机会终于来了。他急忙跑回窑洞,抱起小狗,向电视台走去。他早就想好了有2万元的日子该怎么打发了。

    可是,快到电视台的时候,从临街商店里的电视上,乞丐却意外地发现,那则启事上的酬金已变成了3万。原由是那位大富翁寻狗不着,心里一着急,便把酬金涨了起来。

    乞丐顿时瞪大了双眼,脚步突然间停了下来。他想了想,又转身将狗抱回窑洞,重新圈了起来。

    乞丐已经没有心思去乞讨吃的了。他一整天都在街上的商店前,等着看电视上寻狗酬金的上涨。

    第二天,酬金果然涨到了4万。第三天又涨到了6万。

    直到第七天,酬金已经涨到了15万,那只狗已经牵动了全市所有人的神经。

    最后,有几个小孩,在乞丐住的窑洞里发现了那只可怜的小狗。它已经饿死了,就连旁边躺着的乞丐也饿得爬不起来了。

    后来,乞丐虽然活了过来,但他仍然是一个身无分文的乞丐。

    有些人之所以总是生活在愁苦当中,是因为他们的欲望太庞大了,永远也填不满,所以他们永远都处于饥渴、焦灼的状态,而只有那些抛却名利、无欲无求的人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9.圣人无名

    洞山禅师感觉自己即将离开人世了。这个消息传出去以后,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连朝廷也派人急忙赶来。

    洞山禅师走了出来,脸上洋溢着净莲般的微笑。他看着满院的僧众,大声说:“我在世间沾了一点儿闲名,如今躯壳即将散坏,闲名也该去除。你们之中有谁能够替我除去闲名?”

    殿前一片寂静,没有人知道该怎么办,院子里只有沉静。

    忽然,一个前几日才上山的小和尚走到禅师面前,恭敬地顶礼之后,高声说道:“请问和尚法号是什么?”

    话刚一出口,所有的人都投来埋怨的目光。有的人低声斥责小沙弥目无尊长,对禅师不敬,有的人埋怨小沙弥无知,院子里闹哄哄的。

    不料,洞山禅师听了小和尚的问话,却大声笑着说:“好啊!现在我没有闲名了,还是小和尚聪明呀!”于是坐下来闭目合十,就此离去。

    小和尚眼中的泪水再也止不住流了下来,他看着师父的身体,庆幸在师父圆寂之前,自己还能替师父除去闲名。

    过了一会儿,小和尚立刻就被周围的人围了起来,他们责问道:“真是岂有此理!连洞山禅师的法号都不知道,你到这里来干什么?”

    小和尚看着周围的人,无可奈何地说:“他是我的师父,他的法号我岂能不知?”

    “那你为什么要那样问呢?”

    小和尚答道:“我那样做就是为了除去师父的闲名!”

    是啊,所谓“闲名”者,就是没有用的名望。它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加之于人心反而是一种沉重,不得自由。不过,大多数人不仅不懂得除去闲名的道理,反而极其功利地去追求,最终弄巧成拙。

    有一位从事神圣工作的拉比好像在熟睡。他的旁边坐着信徒,他们正在地讨论这位神圣的人无与伦比的美德。

    “他是多么虔诚!”一个信徒带着陶醉叫了出来,“在整个波兰也找不到第二个像他的人!”

    “谁能和他比仁慈?”另一个狂热的呐喊,“他给人宽广无私的施舍。”

    “还有多么温和的脾气!难道有谁见过他激动吗?”另一个信徒眼睛发光地低语。

    “啊,他是多么的博学!”一个信徒用圣歌般的调子说,“他是第二个拉什!”

    信徒们陷入了沉默,这时这位拉比慢慢地睁开了一只眼睛,用一种受伤害的表情看着他们。

    “怎么没有人说说我的谦虚?”他责备道。

    这则故事的名字就叫《谦虚的拉比》,它嘲讽了一个毫不谦虚的拉比的愚蠢。

    有很多人总以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相信自己的名字会永垂不朽,自己是天地间最完美的,因此要求别人看自己的时候都要仰视。这种人往往是一个超级自恋狂,他越是如此,在别人看来越是低贱,只有那些看破名利,谦虚自然的人才能被人们所崇敬。

    10.过犹不及

    有一个学僧到法堂请示禅师道:“禅师!我常常打坐,时时念经,早起早睡,心无杂念。在您座下没有一个人比我更用功了,为什么就是无法开悟?”

    禅师拿了一个葫芦、一把粗盐,交给学僧说道:“你拿着这个葫芦,先装满水,再把这把粗盐溶化进去,这样子你就可以开悟了!”

    学僧一切照办,过了不多久,跑回来说道:“葫芦太小,盐块太多了。我装进盐去怎么搅都化不了,我还是无法开悟。”

    禅师拿起葫芦倒掉了一些水,只摇了几下,盐块就溶化了。禅师慈祥地说道:“一天到晚用功,不留一些平常心,就如同装满水的葫芦,摇不动,搅不得,如何化盐,又如何开悟?”

    学僧问道:“难道不用功可以开悟吗?”

    禅师说:“弦太紧会断,弦太松则弹不出声音,中正平和之心才是悟道之本。”

    学僧终于恍然大悟:时时刻刻急于开悟的人是永远无法开悟的。

    当一个人过份执著于做某一件事情的时候,他的思维就会变得僵硬、呆板,不懂得变通,没有回旋的余地,从而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远。这就是所谓的过犹不及。

    一个过路的人大起胆子去问一个卖鬼的人:“你的鬼,一只卖多少钱?”

    外乡人说:“一只要200两黄金!”

    “你这是搞什么鬼?要这么贵!”

    外乡人说:“我这鬼很稀有的。它是只巧鬼。任何事情只要主人吩咐,全都会做。又是只工作鬼,很会工作,一天的工作量抵得100个人。你买回去只要很短的时间,不但可以赚回200两黄金,还可以成为富翁呀!”

    过路的人感到疑惑:“这只鬼既然那么好,为什么你不自己使用呢?”

    外乡人说:“不瞒您说,这鬼万般好,唯一的缺点是,只要一开始工作,就永远不会停止。因为鬼不像人,是不需要睡觉休息的。所以您要24小时,从早到晚把所有的事吩咐好,不可以让它有空闲,只要一有空闲,它就会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思工作。我自己家里的活儿有限,不敢使这只鬼,才想把它卖给更需要的人!”

    过路人心想自己的田广地大,家里有忙不完的事,就说:“这哪里是缺点,实在是最大的优点呀!”

    于是他花了200两黄金把鬼买回家,成了鬼的主人。

    主人叫鬼种田,没想到一大片地,两天就种完了。

    主人叫鬼盖房子,没想到三天房子就盖好了。

    主人叫鬼做木工装潢,没想到半天房子就装潢好了。

    整地、搬运、挑担、舂磨、炊煮、纺织。不论做什么,鬼都会做,而且很快就做好了。

    短短一年,鬼的主人就成了大富翁。

    但是,主人和鬼变得一样忙碌,鬼是做个不停,主人是想个不停。他劳心费神地苦思下一个指令,每当他想到一个困难的工作,例如在一个核桃核里刻10艘小舟,或在象牙球里刻9个象牙球,他都会欢喜不已,以为鬼要很久才会做好。

    没想到,不论多么困难的事,鬼总是很快就做好了。

    有一天,主人实在撑不住,累倒了,忘记吩咐鬼要做什么事。

    于是,鬼把主人的房子拆了,将地整平,把牛羊牲畜都杀了,一只一只种在田里。将财宝衣服全部舂碎,磨成粉末。再把主人的孩子杀了,丢到锅里炊煮……

    正当鬼忙得不可开交,主人从睡梦中惊醒,才发现一切都没有了。原来,永远不停止地工作,真是最大的缺点呀!

    做人做事都不要走极端,做得不够固然不好,然而做得太多也并不是你想要的,所以保持一颗中正和平之心,顺其自然才是最好的。

    11.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唐朝时候,禅宗第四祖道信大师在黄梅一住30年。贞观年间,唐太宗仰慕道信大师的仙风道骨,就派遣使臣前往迎请,希望道信大师能进京与自己见面。

    使臣到了黄梅,向道信大师面告太宗皇帝的旨意,道信大师听后只是淡淡地说道:“请你为我回谢皇上的盛意,我年老了,过惯了山林生活,不愿再入繁华地方居住。”

    使臣将道信大师的意思回复了太宗,太宗不死心,第二次派遣使臣前来黄梅迎请道信大师。道信大师再次告诉使臣:“请你禀告皇上,我年老多病,不能进京。”

    道信大师这样倔强,使臣毫无办法,只好又把道信大师的意思禀告唐太宗。

    唐太宗见道信大师一而再、再而三地推辞,心里非常不悦,觉得道信伤害了自己的九五之尊。

    虽然如此,唐太宗仍然派遣使臣用轿子恭敬地迎接道信大师进京。哪知,又被道信大师拒绝了。

    “一之为甚,其可再乎?”太宗终于发怒了,就令使臣前去黄梅,以刀威吓道信大师:“若再不应诏进京,当取首级前去!”

    道信大师的徒弟们这时候都被吓得面无血色,纷纷劝其进京面圣,而大师却不但没有慌张,反而静静地伸颈就刀,令使臣大惊。使臣也不敢造次,连忙抛刀扶着道信大师,向大师顶礼忏悔。回京后把这情形禀告唐太宗。

    太宗听后,对道信大师的志向敬重不已,并赐以珍帛,以满足大师修行于山林的志向。

    自古就有很多圣贤之人,视珍宝为粪土,看功名如浮云。然而像道信大师这样,能够做到宠辱不惊,以至将生死置之度外,不为权势所迫,的确不是凡夫俗子能够望其项背的。但即便如此,我们还是应该以他为榜样,向圣贤靠近。

    12.人生的底线

    有一位禅宗大师隐居于山林。

    听到他的名声,很多人都千里迢迢来寻找他,希望能得到点化。

    人们到达深山的时候,发现大师正从山谷里挑水。

    他挑得不多,两只木桶里水都没有装满。

    按大家的想象,大师应该能够挑很大的桶,而且挑得满满的。

    他们不解地问:“大师,这是什么道理?”

    大师说:“挑水之道并不在于挑多,而在于挑得够用、一味贪多,适得其反。”

    众人越发不解。

    大师从他们当中拉出了一个人,让他重新从山谷里打了满满的两桶水。

    那人挑得非常吃力,摇摇晃晃,没走几步,就跌倒在地,水全都洒了,那人的膝盖也摔破了。

    “水洒了,岂不是还得回头重打一桶吗?膝盖破了,走路艰难,岂不是比刚才挑得还少吗?”大师说。

    “那么大师,请问具体挑多少,怎么估计呢?”

    大师笑道:“你们看这个桶。”

    众人看去,桶里划了一条线。

    大师说:“这条线是底线,水绝对不能高于这条线,高于这条线就超过了自己的能力和需要。起初还需要划一条线,挑的次数多了以后就不用看那条线了,凭感觉就知道是多是少。有这条线,可以提醒我们,凡事要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

    众人又问:“那么底线应该定多低呢?”

    大师说:“一般来说,越低越好,因为这样低的目标容易实现,人的勇气不容易受到挫伤,相反会培养起更大的兴趣和热情,长此以往,循序渐进,自然会挑得更多、挑得更稳。”

    “欲速则不达”,挑水如同做人,给自己设定一条底线,循序渐进,逐步实现目标,才能避免许多无谓的挫折。

    13.美在灵魂

    从前,有个大财主,他有7个女儿,个个花容月貌,美艳绝伦。每当家里来了宾客,财主总要把女儿们叫出来展示一番,他最想听到的就是客人们的赞叹声,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有一天家里又来了客人,财主照样让他看自己的女儿,然后问他∶“我的女儿美吗?”

    那个人说:“这样吧,你将女儿披上盛装,去各地街上行走。如果每个人都说她们美,我就给你500两黄金,只要有一个人说不美,你就输给我500两黄金,怎么样?”

    财主动心了,于是欣然同意。

    他带着女儿在各地游走,每个人都说他的女儿漂亮。眼看500两黄金就要到手了,财主又带她们来见佛祖,得意洋洋地问:“佛祖,你说我的女儿漂亮吗?”

    佛祖不屑地答道:“不漂亮!”

    财主非常不高兴,问道:“城里的每个人都说她们漂亮,怎么就你说不漂亮呢?”

    佛祖回答说:“世人看的是面容,而我看的是心灵,在我认为,身能不贪钱财,口能不说恶言,意能不起邪念,这样才是美!”

    财主听了佛祖的话,灰溜溜地走了。当然,他也输了500两黄金。

    美不只在外貌,还在灵魂。这种简明而深刻的道理不知道被世人说过多少遍,然而,到了真要做出选择时候,人们往往又回到了庸俗的观念,总是以貌取人。不过,世间事总没有那么绝对,不妨看看下面这则故事。

    傍晚,冬雪散步到天桥边,看见一个小伙子正吃力地背着个姑娘上天桥,额上渗着细密的汗珠。冬雪赶忙过去帮着搀扶,问小伙:“她生病了吧?我帮你叫车送医院。”

    来到天桥上,姑娘忽然大笑起来,小伙子忙向冬雪道歉:“对不起,谢谢您,我们在玩游戏。”

    “什么?”冬雪尴尬中有些愠怒。

    姑娘好半天才停住笑,她告诉冬雪说今天是他们结婚3周年纪念日,他们特意请假出来逛街。“他没有钱,我不要他买什么礼物,但他有力气,所以要他背我上天桥,才背3个来回,就累了,将来结婚30周年,我让他背30个来回,累死他这把老骨头……”姑娘趴在小伙子肩上又笑了起来。

    以旁人的眼光看,那姑娘长得俗气,甚至是丑陋,但此刻,她却被宠得像个娇贵的公主。

    很多人很多时候都以为,浪漫必定和鲜花、烛光、音乐相连,却不知道世上还有这样一种别致的穷人的浪漫。

    人不可貌相,一个女人的美丽与否是从脸蛋上看不出来的,关键是看她的心灵。一个不贪恋物质享受,真诚对待爱情的女孩无疑是最美丽的。

    14.世间最可怕的东西

    有个弟子问禅师:“世上最可怕的是什么?”

    禅师说:“欲望!”

    弟子满脸疑惑。

    禅师说:“听我讲一个故事吧!”

    有一个农民想要买一块地,他听说有个地方的人想卖地,便决定到那里去打探一下。到了那个地方,他向人询问:“这里的地怎么卖呢?”

    当地人说:“只要交1000块钱,然后就给你一天时间,从太阳升起算起,直到太阳落下地平线,你能用步子圈多大的地,那些地就是你的了;但是如果不能回到起点,你将不能得到一寸土地。”

    农民心想:“那我这一天辛苦一下,多走一些路,岂不是可以圈很大一块地,这样的生意实在是太划算了!”于是他就和当地人签订了和约。

    太阳刚一露出地平线农民就迈着大步向前疾走,到了中午的时候,他回头已经看不见出发的地方了才拐弯。他的步子一分钟也没有停下,一直向前走着,心里想:“忍受这一天,以后就可以享受这一天的辛苦带来的欢悦了。”

    农民又向前走了很远的路,眼看着太阳快要下山了,他心里非常着急,因为如果他赶不回去的话就一寸地也不能得到了,于是他走斜路向起点赶去。可是太阳也马上就要落到地平线以下了,于是他加紧了脚步。最后,只差两步就要到达起点了,但是他的力气已经耗尽,倒在了那里,倒下的时候两只手刚好触到了起点的那条线。那片地归他了,可是又有什么用呢?他的生命已经失去了,还有什么意义呢?

    禅师讲完,闭目不语,弟子顿有所悟。人的欲望与现实之间的鸿沟永远无法逾越。别去强求那些本来不应该属于自己的东西,因为那是徒劳的,一味的填充也无法填满你欲望的黑洞,倒不如坐下来,给自己定一个真正的目标,充分享受实现这个目标所带来的快乐。

    拉斐尔11岁那年,一有机会便去湖心岛钓鱼。在鲈鱼钓猎开禁前的一天傍晚,他和爸爸早早又来钓鱼。安好诱饵后,拉斐尔将鱼线一次次甩向湖心,在落日余晖下泛起一圈圈的涟漪。

    忽然钓竿的另一头倍感沉重起来。他知道一定有大家伙上钩,急忙收起鱼线。终于,拉斐尔小心翼翼地把一条竭力挣扎的鱼拉出水面。好大的鱼啊!它是一条鲈鱼。

    月光下,鱼鳃一吐一纳地翕动着。爸爸打亮小电筒看看表,已是晚上10点——但距允许钓猎鲈鱼的时间还差2个小时。

    “你得把它放回去,儿子。”父亲说。

    “爸爸!”孩子哭了。

    “还会有别的鱼的。”母亲安慰他。

    “再没有这么大的鱼了。”孩子伤感不已。

    他环视了四周,已看不到一个鱼艇或钓鱼的人,但他从父亲坚决的脸上知道无可更改。暗夜中,那鲈鱼抖动笨重的身躯慢慢游向湖水深处,渐渐消失了。

    这是很多年前的事了,后来拉斐尔成了纽约市著名的建筑师。他确实没再钓到过那么大的鱼,但他却为此终身感谢父亲。因为他通过自己的诚实、勤奋、守法,猎取到了更多生活中的大鱼——事业上成绩斐然。

    人类之所以被称为理性的动物,就是因为我们能够节制自己的欲望,我们能够用理性分析得与失,成与败。因而,一旦人放弃了自己的节制,让本能的欲望无尽的延续下去,最终受到伤害的还是他自己。

    15.一切皆同

    佛窟禅师,宋朝长安人,少年出家后,在浙江天台山翠屏岩的佛窟庵修行。

    他用落叶盖屋顶,结成草庵;以清水滋润咽喉,每天只在中午采摘山中野果以充饥腹。

    一天,一个樵夫路过庵边,见到一个修行的老僧,好奇的向前问道:“你在此居住多久了?”

    佛窟禅师回答道:“大概已易四十寒暑。”

    樵夫好奇地再问道:“你一个人在此修行吗?”

    佛窟禅师点头道:“丛林深山,一个人在此都已嫌多,还要多人何为?”

    樵夫再问道:“你没有朋友吗?”

    佛窟禅师以拍掌作声,好多虎豹由庵后而出,樵夫大惊,佛窟禅师速说莫怕,示意虎豹仍退庵后。禅师道:“朋友很多,大地山河,树木花草,虫蛇鸟兽,都是法侣。”

    樵夫非常感动,自愿皈依作为弟子。佛窟对樵夫扼要的指示佛法的心要道:“汝今虽是凡夫,但非凡夫;虽非凡夫,但不坏凡夫法。”

    樵夫于言下契入,从此慕道者纷纷而来。翠屏岩上白云飘空,草木迎人,虎往鹿行,鸟飞虫鸣,成为佛窟学的禅派。

    一坐40年,用普通的常识看,40年是漫长的岁月,但证悟无限时间,对已融入大化之中的佛窟禅师来说,40年不过一瞬之间而已。在禅者的心中,一瞬间和40年,并没有什么差距。

    禅者在悟道中,他所悟的没有时空的差距,没有你我的分别,没有动静的不同。做人也该如此,不分你我,不分亲疏,以一颗博爱的心面对世间万物,以一颗容人之心立足繁杂社会。那么,你收获的不只是尊敬,还有自己内心的宁静。

    16.真理才是法宝

    达摩祖师本名叫菩提多罗,南印度人,出身婆罗门贵族,是香至王的第三个儿子,后来遇到般若多罗,为祖师所器重而度化出家,改名菩提达摩。

    达摩未出家以前,就具有超人的才智和脱俗的善根。有一次,般若多罗指着一堆珠宝对达摩三兄弟问道:“世上还有比这些珠宝更好的东西吗?”

    老大月净多罗回答道:“没有!这些珠宝乃我们王者之家最为珍贵的宝物,世上再也没有什么东西能超过这些宝物了。”

    老二功德多罗也回答道:“我没有见过世上还有比这些宝物更珍贵的东西。”

    唯有老三菩提多罗却不同意这种说法,他说:“我不认为两位哥哥的话说得对,这些珠宝其实没有什么价值!”

    两位兄长齐声责问道:“为什么这些珠宝没有价值,有价值的宝物是什么?”

    菩提多罗说道:“因为这些珠宝自身不能认知自己的价值,必须假以人们的智能去分辨,否则只不过是一些没有知觉的东西而已。而佛陀说的佛法真理才是法宝,法宝是由人们的般若所发挥出来的智能,不仅能自照,而且还能区分各种形形色色的珠宝,更能分辨世间与出世间的一切善恶诸法,所以在各种宝物中,最尊贵的应该是无上真理的法宝。”

    什么才是真正的宝物?是佛、法、僧三宝。佛、法、僧又称自性三宝,此即人人本具,个个不无的真心本性,金银珠宝有毁坏的时候,真心本性没有毁坏的时候。菩提达摩终能继承祖位,而且东来传授佛法,一花五叶,分灯无尽,便是真理法宝胜于金银财宝的生动注解。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那些能够青史留名的人,为万世所敬仰的人,往往不是因为他们有多少珍宝,做多大的官,而是因为他们手中握有真理。而正因为大多数人都在追逐外在的财物,而不去发掘自身的宝藏,所以被人记住的名字少得可怜。

    17.玉钵

    金碧峰禅师自从证悟以后,能够放下对其他诸缘的贪爱,惟独对一个吃饭用的玉钵爱不释手,每次要入定之前,一定要先仔细地把玉钵收好,然后才安心地进入禅定的境界。

    有一天,阎罗王因为金碧峰禅师的世寿已终,应该把业报还清,便差几个小鬼要来捉拿他。金碧峰禅师预知时至,想和阎罗王开个玩笑,就进入甚深禅定的境界里,心想,看你阎罗王有什么办法。几个小鬼左等右等,等了一天又一天,都捉拿不到金碧峰禅师,眼看没有办法向阎罗王交差,就去请教土地公,请他帮忙想个计谋,使金碧峰禅师出定。

    土地公想想,说道:“这位金碧峰禅师最喜欢他的玉钵,假如你们能够想办法拿到他的玉钵,他心里挂念,就会出定了。”小鬼们一听,就赶快找到禅师的玉钵,拼命地摇动它。禅师一听到他的玉钵被摇得砰砰地响,心一急,赶快出定来抢救,小鬼见他出定,就拍手笑道:“好啦!现在请你跟我们去见阎罗王吧!”

    金碧峰禅师一听,才知一时的贪爱几乎毁了他千古慧命,立刻把玉钵打碎,再次入定。

    其实,世间很多有才能的人往往就毁在小小嗜好上,例如赌博、吸毒、贪恋女色、喜好古玩等等,这些东西一旦沉迷其中,便使一个人丧失了心智,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应该像金碧峰禅师那样,将玉钵打碎,及时放下,你才能够解脱自己,不为其所害。

    18.一个无法满足的人

    有一个人跑到西天向佛祖诉苦说,这个地球他住起来太不舒服,他说他要住在一个有珍珠门的天国。

    佛祖指着天上的月亮给他看,问道,“那不是一个好玩的玩具吗?”他摇一摇头,说他不愿意看月亮。接着,佛祖又指着那些遥远的青山,问他,那些轮廓不是很美丽吗?他说那些东西很平凡。再后来,佛祖指着兰花和玫瑰给他看,叫他用手指去抚摩那些柔润的花瓣,问他道:“它们的色泽不是很美妙吗?”那个人说:“不。”

    具有无限耐性的佛祖又带他到一个水族馆去,指着那些檀香山鱼的华丽的颜色和形状给他看。可是,那个人说他对此不感兴趣。

    佛祖后来带他到一棵多荫的树木下面,让一阵凉风向他吹着,问他道:“你不能感到其中的乐趣吗?”但那个人又说:“我觉得那没有什么意思。”

    接着,佛祖带他到山上一个湖沼边去,指给他看水的光辉、石头的宁静,和湖沼中的美丽的倒影,给他听大风吹过松树的声音。可是那个人说,他还是不能感到兴奋。

    佛祖以为他这个人的性情不是很柔和,需要比较兴奋的景色,所以,便带他到喜马拉雅山顶,到长江三峡,到那些有钟乳石和石笋的山洞,到那时喷时息的温泉,到那有戈壁和仙人掌的沙漠,到长白山的雪地,到黄山上的花岗石峰,问他:“上天难道没有尽力把这个行星弄得很美丽,以娱你的眼睛、耳朵和肚子吗?”可是那个人还是在吵着要去一个有珍珠门的天国,并说:“这个地球给我住起来还不够舒服。”

    佛祖说:“你真是狂妄不逊、忘恩负义啊!原来这个地球给你住起来还不够舒服。那么,我要把你送到地狱里去,在那里你将看不到浮动的云和开花的树,也听不到潺潺的流水,你得永远住在那边,直到完结了你的一生。”

    这个人显然是很难满足的。即使得到了那珍珠门,不久后,他也一定会感到相当厌倦,到那时候,他仍然会不开心的。

    怀有一颗菩提的心,就会发现处处皆美景,人人是菩萨。“无求便是安心法,不饱真为却病方。”限制自己的欲望,而不是设法满足它们,是快乐的真谛!

    19.财富、成功、爱

    从前,有个叫伊利沙的人,非常富有,但他生性吝啬,从来舍不得给别人任何东西,对自己的日常消费也十分刻薄,吃得是粗茶淡饭,穿得是破衣烂衫。偶尔一两个朋友来吃上一顿,他却要自己饿上几天,否则心里便会一直难受。

    伊利沙有一个邻居,钱财不多,可每天都吃鱼嚼肉,还经常宴请朋友,出手阔绰。伊利沙看到后,心想:我比他富多了,他天天过着王侯一般的生活,而我守着满屋金银财宝,却节衣缩食,也太可怜了。

    伊利沙心有不甘,有一天狠狠心,杀了只鸡,取出一升白米,偷偷驱车来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把鸡烤熟,把饭煮好,准备好好地吃一顿,解解馋。

    佛祖早就知道伊利沙是个吝啬鬼,觉得他这样生活真是太愚昧了。看到伊利沙今天一反常态,又杀鸡,又煮饭,便有心要和他开个玩笑。

    于是,佛祖变成了一条流浪狗来到伊利沙身边,转来转去讨食吃。伊利沙恨不得把鸡骨头都吞进肚里,哪舍得给狗这吃这些东西。但这条狗朝着伊利沙一个劲地摇头摆尾,口中还流着很长的涎水。

    伊利沙说:“你如果能四脚朝天,停留在半空中,我就给你吃一点。”话音未落,那条狗已经腾空而起,四脚朝天。伊利沙吃了一惊,只得扯下一点鸡皮,想送给狗吃,可又实在舍不得。

    伊利沙说:“这样吧,这点鸡皮我给你留着。如果你能让两个眼珠掉下来,我让你再吃些鸡肉。”

    话刚说完,那条狗的两个眼珠“啪!啪!”地掉在地上。伊利沙高兴极了,心里欢呼:这下好了!你眼睛瞎了,我就可以笃笃定定地享受美味了。他端起饭盘和鸡,换了个地方,大嚼起来。

    等他走远,佛祖变成了伊利沙的模样,赶着他的车子来到他的家。一进门,就吩咐守门人:“待一会儿若有人来,无论什么人,都给我一棒子把他轰出去。”然后进房,下令将所有的财产布施给穷人。

    再说伊利沙消受完他的美味后,心满意足地回到停车的地方,一看没了车子,可着急了。四处寻找,也没有找到,只得垂头丧气地步行回家。到了家门口,刚跨进门槛,便吃了一记闷棍。

    伊利沙火冒三丈,大声嚷道:“反了!连我你们也敢打!”守门人也不示弱:“管你是什么人,我们老爷吩咐过了,谁也不许进去!”

    “什么老爷不老爷!我才是你们的老爷!”

    “活得不耐烦了,是不是?还敢冒充我们老爷,看我不揍死你!”

    一顿乱棒之下,伊利沙瘫坐在地上。再注目一看,家里已经空空荡荡。心里一急,痴呆在那里。

    这时,佛祖变成了一个修行僧,走到伊沙利面前,双手合十,问道:“施主为何愁成这样?”

    “我被人戏弄,家财荡尽了。”伊利沙愣愣地说。

    “施主,恕我直言,钱财乃身外之物,钱财多了会带来烦恼和祸害。像你这样,拼命地攒钱,不舍得吃,不舍得布施给穷人,一朝死去,反成了饿鬼,即使投胎做人,也只能充当下贱的仆人。你想想看,这样做又有什么意思呢?”

    佛祖的这一席话,使伊利沙如梦方醒。随后,佛祖又把伊利沙原来的家产给了他。从此,他也一改旧迹,乐于济世助人了。

    世间有很多像伊利沙这样的人,他们认为:“这钱是我辛辛苦苦挣来的,凭什么要拿给别人用呢?”然而,他们不知道,帮助别人实际上是一种仁爱之心。正如一颗种子放在袋中,不肯把握季节播种子于土壤,一旦错过生长时机,则无法发挥作用。因此,种子必须及时播种培育,精心培育使其生长茁壮,等到因缘成熟,自然果实累累。

    有一个人出门,看见3位老者坐在他家门口谈笑风生,他听了一会儿他们的高谈阔论,觉得3个人说得有理,从他们的言谈之中可以看出3个人都很有智慧。于是,他走上前去邀请他们到家里做客。

    “我们不能一同进屋。”老人们说。

    “那是为什么?”此人感到疑惑不解。

    一个老人指着同伴说:“他是财富,他是成功,我是爱。你现在回去和家人商量一下,看看需要我们哪一个。”这人回去之后和家人一商量,决定把“爱”请进家里。

    这人出门问三位老人:“哪一位是爱,请进来做客。”“爱”老人起身向屋内走去,奇怪的是另两位老人也跟在后面。

    此人十分惊讶地问成功与财富两位老人:“您二位怎么也进来了?”

    老人们说:“其实我们两人一直是跟着爱的,哪里有爱,哪里就有我们成功与财富。”

    财富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是迷失本性的诱因之一。故而,佛家提倡布施,要求将钱财施舍给他人。布施于他人就是把爱、把温暖带给了他人,是一种慈善。因而,布施者便能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让他的事业更加顺利,财富更加充足。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