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大哲学 生活小哲理-合作法则:单打独斗难成功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在当今社会,要想成功,就需要学会与人合作。合作能力是现代人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如果不能与人融洽相处。那么不要说成功,就连生存都会变得很艰难。

    合作是生存之本

    唯有具备强烈的合作精神的人,才能生存,创造文明。

    ——泰戈尔

    人类之所以生存到现在,不是因为刀耕火种的演化,也不是因为战火纷飞的时代变迁,而是因为他们学会了如何合作。

    昆虫在大自然中进行着千古的演变,风吹雨打之下如果没有叶子的遮蔽,幼小的蛹茧怎样也无法化为那飞舞的彩蝶,可见合作在大自然中也时有发生,这足以证明,无论是人还是自然界的一切,要生存在这充满竞争的世界里,就一定要学会合作。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渔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个渔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光。

    吃完鱼后,他又没有什么办法维持生活了,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渔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一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看到不远处那片蔚蓝色的海洋时,他最后的一点力气也使完了,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感撒手离开人间。

    又有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恩赐的一根渔竿和一篓鱼。

    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寻大海。他们每次只煮一条鱼,经过了漫长的跋涉,终于来到了海边。从此,两人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我们生存在一个充满竞争的年代,生存似乎变得越来越艰难,然而正是如此,我们才需要与别人合作。一个人的才能和力量总是有限的,唯有合作,才能最省时省力、最高效地完成一项复杂的工作。没有别人的协作与合作,任何人都无法取得持久性的成功。

    一位生前经常行善的基督徒见到了上帝,他问上帝天堂和地狱有何区别。于是上帝就带他到天堂和地狱参观。到了天堂,在他们面前出现了一张很大的餐桌,桌上摆满了丰盛的佳肴。围着桌子吃饭的人都拿着一把十几尺长的勺子。不过令人不解的是,这些可爱的人们都在互相喂对面的人吃饭。可以看出来,每个人都吃得很愉快。天堂就是这个样子呀!他心中非常失望。

    接着,天使又带他来到地狱参观。出现在他面前的是同样的一桌佳肴,他心中纳闷:天堂和地狱一样啊!天使看出了他的疑惑,就对他说:“不用急,你再继续看下去。”过了一会儿,用餐的时间到了,只见一群骨瘦如柴的人来到桌前入座。每个人手上也都拿着一把十几尺长的勺子。

    可是由于勺子实在是太长了,每个人都无法把勺子内的饭送到自己嘴里,这些人都饿得大喊大叫。

    世界上的物种,其生存与发展总是离不开竞争与合作的。生存是以竞争来展开的。达尔文的进化论的中心是“物竞天择”,也就是说,要生存、要繁衍,就必须以自身的优点去取得发展的机会。在非洲的一个大草原上,一条大河将草原分成两半,东岸的鹿群有着它们的天敌——狼,西岸的鹿群则在享受着草肥叶嫩的天地。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东岸的鹿群虽然被狼有所消耗,但它们却越来越精壮、越来越团结;西岸的鹿群无所节制地繁衍,食物供不应求,整个鹿群逐渐消亡殆尽。

    所以说,没有了‘竞争,也就失去了生存的机会与能力。现代社会,竞争亦是无处不在的,在能力上竞争,在金钱上竞争,在权力上竞争,我们的生活因此变得更美好、更精彩;要是哪一天大家都与世无争,整个世界不就变得死气沉沉吗?

    如果生存只有竞争,那这种竞争是事倍功半的,所以我们更需要合作。如果生存是一条伸手不见五指的黑路,合作就是我们挽起的手;如果生存是一堵难以逾越的高墙,合作就是我们互相支撑的肩膀。如果说竞争是生存的方式,那么合作便是生存的秘诀了。

    生活小哲理:

    合作是生存之本,学会与人合作,就能更轻松、更迅速地获得成功。

    舍作共赢

    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滨孙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起,他才能完成许多事业。

    ——叔本华

    大凡明智的人都懂得联合起来,借助别人的力量改变自己的命运。

    因为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与人联合则可以壮大自己。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生存的关键是借力,借力离不开相互合作。而只有共赢的合作才能长久。

    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一个人的力量总是很有限的,就像孤掌难鸣一样。万事不求人,只会吞下自我封闭的苦果;团结一致,紧密协作,才能走向成功。团结就是力量,合作就是力量。要想成功任何人都需要他人的帮助。卡耐基说过:“一个人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而85%则要靠人际关系和他的为人处世能力。”而这不正是合作的能力吗?要想办事成功,就要善于与人合作。不管是帮助自己还是帮助别人,那样效率才会高一些。善于利用和帮助是一个人一辈子需要学会的事情,如何使效果达到最大化,还得自己斟酌。别闷在一大堆事情中间,探出头来,你会找到更好更有效率的解决方式,只有这样才会取得最大的效率,走向成功。

    如今,合作不单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生存需要。新世纪的生存之路绝不比我们以往的路好走。无数挑战在等待着我们。然而生活中,有许多才华出众的青年却不懂得合作的重要,他们不明白如果他们在一个组织或集体中同其他人合作会制造出单个人无法创造的奇迹。

    只有合作,才能实现共赢。狼和狈,是两种长相十分相似的野兽,只不过狼的两条前脚长,两条后脚短;而狈却是两条前脚短,两条后脚长,狈总是趴在狼的身上一起活动,狼凶猛,狈聪明,这两种野兽,经常一起去偷猪、羊等家畜。有一回,狼和狈来到一个羊圈外,看到羊圈中的羊又多又肥,就想偷吃。但是羊圈的墙和门,都很高,狼和狈都不能爬进去。于是,它们就想了一个办法:先由狼骑到狈的脖子上,然后狈站起来,把狼抬高,狼进入羊圈。狈用前脚抓住羊圈的门,慢慢伸直身子,狼抓住羊圈的门,也慢慢伸直身子,然后把两只长长的前脚伸进羊圈,把羊圈中的羊偷了出来。狼和狈经常这样合作,而且走在一起的时候,显得非常亲密。后来,人们就根据这种现象总结了“狼狈为奸”这个成语,用来形容那些相互勾结干坏事的人。成语的来源大家基本上是耳熟能详,但是其中蕴含的道理却是十分深刻。作为动物,它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了一起,并且开始学会了合作的技巧,懂得了取长补短,所以总能达到目标,从这个层面讲“狼狈为奸”的故事可以说是合作共赢的典范。

    每年冬季,大雁总会成群结队往南迁徙。在飞往南方的途中,雁群会排成V字队形,一方面克服来自风的阻力,一方面借助彼此间的上升气流,让飞行更省力。雁群在飞行过程中还会不断调整各自的位置,每当这时,大雁之间就会互相配合调整速度,以便保持队形,飞得更快更轻松。通过相互间的默契配合,保证了雁群顺利完成万里迁徙。

    在这个真实的自然界故事中,因为有共同目标,成群的大雁借力飞行,从而实现了单靠自己无法完成的任务。然而,它们是靠什么借到彼此之间的力呢?是合作的力量。

    合作,是人们为了实现共同目标,通过彼此联合来实现互补互助互惠的过程。大家一起出力,共享资源,共享利益,这是一种很好的借力方法。就像平常说的“众人拾柴火焰高”,也是合作的体现。

    在社会发展的今天,谁不善于与他人进行有效的合作,谁就会被经济大潮的巨浪所打翻。故智者的合作方式,使他能永立潮头,做时代的弄潮儿,而愚者的单打独斗的方式,只能使他做潮水中的虾兵蟹将,永远也不能成为翻江蛟龙。

    人类的优势在于合作,如果不懂得合作,或放弃与他人合作的机会,你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老虎可谓高大威猛,但是他独来独往,离群索居,所以很害怕人的合作力量。智者从不把自己与大众隔离,而是努力地融于大众之中,与大家团结合作。智者深谙其中道理,他们广结人缘,与人有效合作,借助他人的力量,很容易使自己在事业上获得成功。

    对于一个心智成熟的人来说,一定要抛开个人英雄主义的想法,从思想意识中明确“孤掌难鸣”、“独木不成林”的道理。正确认识单打独斗、个人英雄的闭门造车的做事方式在现今社会是越来越不可取了,反而团队的分工合作方式正逐渐被社会认同。因此,要想获得成功,就要学会借助他人之力,促成双方实现共赢。

    生活小哲理:

    合作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仅凭个人力量走向成功是远远不够的,没有一个人可以独自走向成功。要想走向成功,就要做一个善于与人合作的人,因为只有合作,才能实现共赢。

    要竞争,更要合作

    如果你不能战胜对手,就加入到他们中间去。

    ——美国商界谚语

    在现代社会中,有一个永恒的话题,那就是竞争与合作,一个人不可能独立地生活在社会中,而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又是我们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树有长短,水有清浊,芸芸众生忙碌于大干世界,他们都离不开竞争与合作。

    现代社会,竞争与合作都是不可缺少的,竞争能激发人的潜能,但竞争也能使人产生紧张和不安,合作能使任务更出色地完成。从前,有一个长者听到五个手指在议论:大拇指说:“我最粗,干什么事都离不开我,别的四个手指都没用。”食指说:“我的个子最高,只要我一个人就能做很多事。”无名指说:“真讨厌,大家都不给我一个名字,我真不愿意和他们在一起。”小指说:“他们长得那么长,那么精,有什么用,我是小而灵,我的作用最大。”长者听了他们的话,语重心长地说:“你们当中的竞争我不能否认,但是你们要好好合作,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可五个手指根本不去理会,于是长者拿出两只碗,其中一只里面放了一些豆子,要求五个手指各自把豆子拿到另一只碗里,结果没有一个完成这件事,然后长者又让五个手指一起合作把豆子放到另一只碗里,结果很快完成了,手指们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惭愧地低下了头。

    很多人认为有了竞争就不能有合作,有了合作就不能有竞争。其实无论干什么不能没有竞争与合作。因为竞争能不断推进科技的发展,但是有了合作才能优势互补、取长补短,所以我们一定要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在竞争的同时,也不要忘记合作!

    竞争与合作并不是对立的,不能只谈竞争不谈合作。现实生活中,有些人认为与人合作就是培养了一个潜在的竞争对手,对自己不利。他们认为竞争就是你死我活,竞争就不能有合作。竞争双方似乎注定是利益截然对立的“冤家”对头。这样的人是自私的,最终将被社会淘汰。

    有些人则认为竞争是没有必要的,片面讲究合作,从而导致了安于现状,无进取心的悲惨状态,当他们还在安乐窝里做着美梦的时候,这个世界已将其遗忘。所以,以上的两种做法都是不正确的。我们应该把竞争与合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让它们物尽其用,物为我用,使自己达到更高的境界。有合作才能优势互补、取长补短、收拢五指、攥紧拳头、形成合力。马克思说得好,协作不仅可提高个人的生产力,并且是“创造一种生产力”,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神奇效果。聪明的人不但要积极与伙伴合作,也要勇于与竞争对手合作并从中获益。

    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要竞争,更要合作。把竞争与合作结合起来,既竞争又合作,就能突破孤军奋战的局限,把自身优势与其他企业的优势结合起来,把双方的长处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既提高自己也提高别人的竞争力,实现双赢或多赢。

    要竞争,更要合作!合作与竞争,看似水火不容,其实,它们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它们是同一问题的不同方面。一般来说,竞争要求合作,竞争促进合作。只有善于合作,借势助力,才能在合作中发展自己,才能增强参与新的竞争的实力。因此,竞争和合作都是促进事物发展的动力。

    在自然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人类社会,竞争同样是激烈的,有时还是残酷的。竞争带给人的压力和动力,最大限度地激发了人的潜能,提高了效率;竞争促进了自我的发展;竞争使集体富有生机,竞争增添了生活和工作的乐趣。

    竞争与合作存在于社会的每个角落,我们身处一个竞争的时代,很多人忽略了充满积极韵味地合作,只是一味地去发挥自己的优势。他们不顾集体的利益,认为在某一方面占有了一席之地就成功了,就会拥有鲜花和赞誉。我认为那是不可能的,如果你把合作和大多数人的利益丢在一边,采用卑鄙、劣质的手段去竞争,得到的荣誉和丰厚的利润,不会让人们感觉荣耀和灿烂,相反会得到人们的谴责和唾弃。因此,竞争和合作是息息相关的,永不分开。

    与别人合作是一个人品德和人格的表现,“家和万事兴”这句话是自古至今人们信奉不移的一句话,句中的“和”字是实现万事兴的必经之路,而且在不断竞争中建设和谐社会成了今天的主旋律。因此,让我们端正自己的心态和工作态度,齐心合力,从大局正确地认识问题、大胆地提出问题、合理地解决问题,在合作的基础上互相学习,互相超越。

    让合作与竞争不再暗淡无光,而是精神抖擞,一起奏响一曲和谐的歌,在美的旋律中使我们的理想和目标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吧!

    生活小哲理:

    要竞争,更要合作!合作是成功的前提,也是走向成功的润滑剂。

    要想取得成功,就要学会与人合作,只有这样,你才会达到自己的目的,否则,你将会被社会所淘汰。

    与对手合作

    同我们角斗的对手强健了我们的筋骨,磨炼了我们的技巧,我们的对手就是我们的帮手。

    ——埃德蒙·伯克

    竞争的最高境界之一就是与对手合作。这个社会处处充满竞争,适者生存是唯一的法典。但是竞争并不是唯一,有远见卓识的商人应该学会与对手合作,在竞争中借势造势壮大自己,这是商道智慧的最高表现。

    冰雪始融、春回大地的时候,是沙丁鱼向近岸作生殖洄游返回大海的时节。沙丁鱼是海洋中最有礼貌最守纪律的生物。在“迁徙”过程中,沙丁鱼数量庞大,多如天上的星斗,但它们非常自觉地排着整齐的队伍,似训练有素的大部队。浩浩荡荡、井然有序地向理想中的家园进发。海豚已经追随它们几天了,只等适合的时机、适合的水域“下手”。

    壮观、密集的沙丁鱼群跟着海水的“洋流”,跋过浅水,涉过深水。

    当它们又一次进入浅水海域时,蓄谋已久的海豚施了一个小小的“手段”,将其中的“一股”沙丁鱼截断。使它们从大部队里分流了出来。海豚们用超声波“误导”迷路的沙丁鱼群,将它们控制在“股掌”之间。

    可是,它们要想在短时间内吃到可口的沙丁鱼,却相当费力和困难。

    这是因为,海豚不能长期待在水底,必须每隔几分钟浮到水面呼吸一次。尽管海豚“捕猎队”团结一致,分工合作,轮流呼吸,轮流围追,可终究“一心不能二用。”。在它们换气轮岗的时候,沙丁鱼不可能“坐以待毙”,而是更紧密地“抱”成一团,左冲右突、上蹿下游。这样的“战术”持续几十个来回后,海豚也会精疲力竭,功亏一篑,失去嘴边的一顿大餐。

    就在海豚们有些力不从心的时候,它们的死敌——鲨鱼不期而至。

    鲨鱼远远地嗅到海豚的气味,快速地朝它们的食物游来,准备进行一场生与死的搏杀。然而,当鲨鱼看到被海豚控制的沙丁鱼,如一个巨大的“鱼肉团”时,立刻自发地游到海水深处,也就是沙丁鱼群的下方,协助海豚合力“围剿”。瞬间,原本的冤家、死敌,精诚合作,目标一致:鲨鱼队“严守”沙丁鱼往下逃跑的路径,海豚队则分散在沙丁鱼上方水域的四周,进行包抄、夹击。沙丁鱼无路可逃,晕头转向,茫然无措地抱成一团,徒劳地左冲右突,却是掉进一张张“血盆大口”,水面上击起很大的声浪……

    箭鸟闻“讯”赶来,箭一样射进水里,大快朵颐。密集的箭鸟的身影,很快招来饥饿的毛水獭。毛水獭一见被包围、滚动的大“鱼肉团”,也顾不得箭鸟,一起加入“饕餮”的大军,分得一杯羹……等待沙丁鱼的,只能是“全军覆没”的命运。

    或许,今天的两个对手,为了生存而相互争斗、厮杀,但也许明天,两方就会携手共进,结为联盟。这的确是聪明之举。当然,如何与竞争对手合作,这既是度量也更是一种胆识。管仲家贫,自幼刻苦自学,通“诗”、“书”,懂礼仪,知识丰富,武艺高强。他和挚友鲍叔牙分别做公子纠和公子小白的师傅。齐襄公十二年(前686年),齐国动乱,公孙无知杀死齐襄王,自立为君。一年后,公孙无知又被杀,齐国一时无君。

    逃亡在外的公子纠和小白,都力争尽快赶回国内夺取君位。管仲为使纠当上国君,埋伏中途欲射杀小白,箭射在小白的铜制衣带钩上。小白装死,在鲍叔牙的协助下抢先回国,登上君位。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齐桓公。桓公即位,设法杀死了公子纠,也要杀死射了自己一箭的仇敌管仲。

    鲍叔牙极力劝阻,指出管仲乃天下奇才,要桓公为齐国强盛着想,忘掉旧怨,重用管仲。桓公接受了建议,接管仲回国,不久即拜为相,主持政事。管仲得以施展全部才华。

    与对手合作,然后获得共赢,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也是合作的最高境界之一。与竞争对手实现双赢,可以避免恶性竞争。堵死了别人的出路,自己的路也不会太好走,处于这种竞争状态中的人必然都是输家。

    生活小哲理:

    与对手合作,就是更好地发展自己。通过与竞争对手的合作,可以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成功需要合作的精神

    正如树枝和树干连接在一起那样,脱离了树干的树枝很快就会枯死。

    ——奥格涅

    一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只有拥有合作精神,才能拥抱成功。

    一人之力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需要风浪的推动;一人之力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经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需要朝霞的映衬;一人之力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婴儿,需要母体的滋养。

    成功需要合作精神,合作是生活、工作、学习的需要。合作不仅能帮助他人解决问题,同时自己也能从别人那里得到新的思想和新的方法,体会到人与人之间欢乐,共享成功的喜悦。合作需要每个成员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在看待事物上也会有不同观点,在对事物的解决上会有自己独特的方法。

    但一个人的知识面是有限的,思路也是有限的,单凭一个人的力量往往无法对事物进行全面完整的分析,找出至善尽美的解决方法,但结果发扬合作精神,效果就会不一样了。正所谓“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一个帮”。大家在一起可以集思广益,最终取得优异的成绩。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合作虽然也给个体带来了一些优势,但它也带来了不少弊端。

    如个体处于合作的情况,在合作的团体中,个体总认为别人会去承担责任,结果最后责任没有一个人承担。

    生物学家发现,互助合作是各种动物战胜强敌的最锐利的武器。一个单独生活的昆虫、野兽,很难逃脱彻底毁灭的命运。蚂蚁有许多天敌,它的卵和幼虫是许多动物的美食,一只蚂蚁的防御没有多大价值,但成千上万的蚂蚁并没有受到鸟类或食蚁兽的太大摧残,而且为许多虫、兽所畏惧。蜜蜂由于实行了集体生活,共同工作,使它们的个体力量、安全系数都增加了若干倍。鹦鹉是极其合群的鸟,它们互相依恋,患难与共,除了人以外几乎上没有其他的敌人,很少有猛禽或哺乳动物敢去攻击它。

    狼群最重要的品质就是它们的团队精神,我们几乎可以将狼群的行动看成是“合作”的隐喻。狼群之所以强大,就是因为它们的团队精神。

    羚羊是草原上跑得最快的动物,但却常常成为狼群捕食的对象,而速度比它们慢的马群却很少被狼当做捕食的目标。为什么狼能够捕获到跑得快的羚羊,而很少能捕获跑得慢的马群呢?原来马群也有像狼群一样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因为它们知道,如果不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就很可能会成为狼群的食物。每当有食肉动物来袭时,成年的强壮的马就会头朝里、尾巴朝外,自动围成一圈,把弱小的和衰弱的马围在中间。

    只要敌人一靠近,外围的马就会扬起后蹄去踢敌人。一旦被马蹄到,即使不死也会受重伤,所以很少有食肉动物愿意冒着被踢的危险去袭击马群——即使是最具有合作意识的狼群。

    合作精神是通向成功的指向标。丹麦天文学家第谷用30年时间精密观察行星的位置,积累了大量精确可靠的资料,但他不善于理论思维和科学整理,未能有重大发现。临终前第谷将资料交给助手开普勒,并告诫他按这些资料编制星表。第谷的精确观察和开普勒的深刻研究相结合,终于引出行星运动三大定律的发现,揭开天体运动的秘密。

    合作精神是铺向成功的基石。战国时期的蔺相如多次立功,并完璧归赵,被赵王重用,担任赵国宰相时,廉颇老将军居功自傲,十分不服气,处处刁难。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利益,对廉颇老将军处处相让。在廉颇老将军明白了蔺相如的初衷后,非常惭愧,亲自到宰相府负荆请罪。

    他们在处理国家事务中精诚合作,使赵国日渐兴旺,将相和被传为历史佳话。

    合作精神是开往成功的列车。公元前318年,楚、赵、魏、韩、燕五国组成联军抗击秦国的侵略,但是,由于人心不齐,只想自己的眼前利益,不能很好的合作,导致失败。若各国在当时精诚合作,集中各国的兵力、物力和财力,是一定能够打败秦国的。

    任何人在这个世界上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要和周围的人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比如说:一个人组不成一个集体,而一群学生就可以组成一个集体;一个战士打仗很难打赢,而一个部队中所有战士在一起,打赢仗的几率就会明显增高;一个人玩孤单,一群人在一起玩就愉快……

    这些都是合作精神的体现!

    成功需要合作精神,学会与人合作,你已经成功了一半。所以,培养与人合作的精神非常必要,它是你走向成功的跳板。

    生活小哲理: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中,善于与人合作是人们取得事业成功的基础。合作精神也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是一个全面型人才所必备的能力。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