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俗语
追求幸福是人的天性,古往今来,人们孜孜以求的,名也好、利也好、荣华也好、富贵也好,概括而言就是两个字——幸福。幸福与财富间的关系,可以认为是“目的和手段”、“本与末”或“体与用”的关系,幸福是目的、是本、是体,财富是手段、是末、是用,积累财富的目的是为了换取幸福。
古希腊七贤之一的梭伦,将“有中等财富”视为幸福应具备的五个要素之首。可见,财富在一定程度上等于幸福。财富对人们幸福感的影响十分重要,由于金融资产形式出现的财富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容易转化为其他资产形式,因此它对幸福感的影响更加直接,也更加强烈。
但财富也不是完全等于幸福,在收入水平很低时,收入的增长对幸福感的增长影响强烈;以后随着收入增长,幸福感的增长趋于微弱;收入水平越高,幸福感增长越小。收入水平中有一条线,在这条线下,收入的增长对幸福感的增长影响强烈,在这条线上,收入的增长对幸福感的增长影响微弱。
从这个规律可以发现,基本的物质财富对于幸福是很重要的。缺乏基本的舒适生活条件的人,幸福感往往也较低,随着财富的增加,人的幸福感也慢慢增长。但在这种基本生活条件满足之后,财富与幸福之间并没有绝对正向的线性关系。在“衣食足”的这群人中,财富的多寡,与幸福的关系开始出现负面效应。或者说,在达到舒适富裕之后,财富的增加所带来的幸福感会越来越弱。
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当住房和食物这些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后,额外的财富很少能增加幸福感。而关于幸福感的许多调查也揭示:在美国和其他大多数富裕社会里,财富的增加,甚至还伴随着幸福感的下降。在过去30年里,随着国民生产总值增长超过一倍,形容自己“非常幸福”的美国人口比例下降了约5%,或者说减少了大概1400万人。此外,人群中患临床抑郁症的人比以前更多。
这一定会使得人们感到迷惑:如果收入的增加不一定能使人们的幸福感增加,为什么人们还要这么执著于追求更多的收入?为什么财富的增长不一定能带给我们幸福感的增长?难道我们追求财富原本不就是致力于幸福吗?神秘的幸福感究竟来自何方?
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们发现,较之“绝对财富”,“相对财富”的增加才是幸福感增加的真正原因。也即不管收入的具体数字是多少,只要和同类人相比是高的,那么人们就会感到骄傲和幸福,这种源于财富的幸福感大部分来自于“比较快感”。一位知名人士这样生动地为所谓的“比较幸福说”做了注解:幸福,就是你比你妻子的妹夫多挣100美元。
相关的测验诸如:当被问到你是愿意自己挣11万美元,其他人挣20万美元,还是愿意你自己挣10万美元而别人只挣8.5万美元呢?大部分的美国人选择后者。其中的道理正如我们所谓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可问题是,许多人总是做相反的事,他们总是与比他们强的比,于是挫折感、焦虑感由比较而生,幸福感便随之降低。
财富一直是人们所渴望的对象。确实,大多数人努力通过诚实的劳动来获取财富。他们的努力对造福社会有好处,同时也促进了他们财富的积累,因此也使他们更幸福。毫无疑问,尤其是在现代社会里,财富带来幸福。各种现代化的家用电器、时装和娱乐层出不穷、日新月异。
这一切使我们的生活更为舒适、丰富多彩。因此,没有金钱,我们就无法把羡慕变成现实。但是,如果我们不能正确对待财富,那财富也会导致灾难。它可以促使意志薄弱者养成恶习,如吸毒或赌博,并导致他们自身的毁灭。此外,如果一个人一心追求财富并沉溺于奢侈的生活,他就会失去理智、误入歧途。显然,如果我们不能正确对待财富的话,它也可能给我们带来灾难。所以,一定要正确看待财富与幸福的关系。我们认为,财富是构成幸福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但绝不是唯一。
生活小哲理:
财富是幸福生活的基础,但并不能因此过于看重财富。金钱可以增强幸福感,也可以削弱幸福感,这一切全在于能否正确看待和使用财富了。
人人都该懂点理财
诺亚并不是已经在下大雨的时候,才开始建造方舟的。
——巴菲特
理财的概念及其职业最近几十年在美国、英国、德国等金融大国以很快的速度得到普及。其原因有三:国民收入的提高使个人拥有金融资产的需要剧增,金融业竞争的激烈及规制的放宽,快速迈向老年社会的现实使人们重视退休后几十年生活的预先设计。
理财就是对个人、家庭财富进行科学、有计划和系统的管理、安排,简单说,是关于赚钱、花钱和省钱的学问。对我们绝大多数人来说,所谓的生活,不就是找个好工作、努力赚钱、减少不必要的开支,然后王子与公主就能一生幸福快乐吗?理财劳心又劳神,何必理财?然而,在现代社会中,理财能力是生存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会不会理财已经成为一个人立足社会的必要条件,学会理财就是学会生存,不会理财就不可能享受高质量的物质生活。只有学会聪明理财,才能帮助我们创造美好生活。
那么,到底该如何理财,其实很多人都不是很清楚。有这样一则圣经故事:某国王远行前,交给三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说:“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报告:“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于是国王奖励了他10座城邑;第二个仆人报告:“主人,你给了我一锭银子,我赚了5锭。”于是国王奖励他5座城邑;第三个仆人报告:“主人,你给了我一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巾里怕丢失,没有拿出来。”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那锭银子赏给第一个仆人,并且说:“凡是有的,还要给他,使他富足;但凡是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美国学者莫顿将这种社会心理现象命名为“马太效应”——穷者愈穷,富者愈富。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过得更好,衣食无忧,不为买房买车、教育医疗养老等压力压得抬不起头来。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不善于理财和规划,必将陷入财务困境。
理财不等同于投资,也不等同于保险,理财是对一生的规划。目前一般投资者做理财,主要存在两类比较极端的问题:一类是个人在理财时非常保守,对风险有一种极端的恐惧,不愿意承担任何风险,只要高于同期存款利息,收益多一点点就满足了;第二类极端的例子是理财者风险意识和风险控制手段极低,喜欢自己拿主意,理财横冲直撞。在理财的过程中,应该时刻铭记的观念就是未雨绸缪,通盘考虑,才能做好一生的规划。
理财是善用钱财,使个人以及家庭的财务状况处于最佳状态。对于钱不多的家庭来说,顺利的学业、美满的婚姻、悠闲的晚年,是多数人的追求目标。如何实现这些生活目标,金钱往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何有效地利用每一分钱,如何及时地把握每一个投资机会,便是理财所要解决的。理财的诀窍是开源、节流,争取资金收入。理财不只是为了发财,而是为了丰富生活内涵。成功的理财可以增加收入,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支出,可以改善个人或家庭的生活水平,享有宽裕的经济能力,可以储备未来的养老所需。所以,从今天开始就要认识理财,让理财伴随您的一生。
俗话说: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要想过上富足的日子,就必须懂点理财学,这也是幸福生活的保障。
省钱才是硬道理
小处不省钱袋空。
——托·莫尔
衣食住行是人们每天必须面对的,这些开销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省钱也是不容忽视的。省钱会不会意味着生活品质的下降?其实,省钱,是为了改善生活质量,并非降低生活质量。当我们盲目地开始省钱,戒掉去心爱的餐厅吃饭的习惯,戒掉逛街,戒掉和朋友在酒吧谈天说地,戒掉去电影院……我们的生活还能剩下什么?难道只是纯粹地作为一个生物活在这个世界上,失去任何乐趣吗?如果你打算这么做,那么很不幸地告诉你,你的省钱计划不出一个月就会举白旗。
只有在保证了生活质量地情况下,才能够开始省钱,这非常重要,因为它将决定你能持续多久。省钱并不是让你变成一个守财奴,锱铢必较,一毛不拔。定期下馆子、逛喜欢的百货公司、和朋友们外出消遣,如果取消这些活动让你感到沮丧的话,请继续,但是这并不代表你被允许胡吃海喝和刷卡血拼,你要记得只点可以装进肚子的,不点需要倒掉的,只买能用上的,不买用来囤积的。定期记账,知道自己的钱花在了什么地方,以便对下个季度的消费计划做出调整,把省下来的钱存进银行或者请专业人士为你设计投资理财计划,当你在工作两年后依旧在每个月底发愁,你需要停顿下来,重新理财。穷忙族的消费水平可以很高,但是,在你踏入25岁后,你需要开始设计自己的将来。省钱是一种负责的生活态度,不仅仅是为自己。
下面介绍几种!生活中的省钱方法:
第一,使用优惠券。从报纸杂志上把优惠券剪下来,尤其注意你附近商场或饭店的打折优惠券,你也可以在网上找到很多免费的优惠券。
如果你经常在一家商场购物,一定要办会员卡,因为一般会员卡都可以积分打折。
第二,利用免费图书馆。平时买书和影碟得花不少钱,即使租时间长了也得花钱。可以试试在图书馆看看,一般都能找到,而且都是免费的。
第三,减少下馆子的次数。虽然说在外就餐比家里方便,而且选择很多,但是要比家里吃饭贵得多。试着多在家里吃饭,即使只有每周一次,慢慢你就会发现每月的开支缩减了。以后外出吃饭,你也可以试着尽量缩减消费。
第四,结伴出行。如果你有汽车,尽量多几个人一起“拼车”,这样总体来说可以节省汽油,你自己的支出也会降低。如果想更省钱,可以试试自行车或者步行,不过如果路途较远的话,还是坐车吧,这样可以节省时间。
第五,拼房。指多个人以共同承担房租及其他费用的方式共同租住一套房屋并共同使用公用设施。拼房在一些大都市比较流行,而且多适用于年轻人群体。拼房不仅可以节省费用,而且可以认识很多新朋友。
第六,使用在线支付。很多网上商品的价格要比实际商场里的便宜,而且都是正品。在网二支付可以免去车费,而且节省时间。如果你使用了信用卡,是不是为每月手动还款而烦恼?使用在线支付,你可以设置每月从你的银行账号直接还款,这样就不用去营业厅等待,也省去了外出的时间。
第七,留意免费赠品。谁都想要免费的“馅饼”,在网上经常有一些免费试用或者赠送活动,商场里也有一些新产品的免费试用活动。如果你对这方面感兴趣,确实可以省下一些开支。
第八,用冷水洗衣服。如果想省下你的电费或者煤气费,那么试试用冷水洗衣服吧,其实用冷水洗衣服,效果一样干净,还可以节省费用。
第九,随手关掉电源。如果你想进一步节省电费,那么一定不要浪费。在电器不用的时候,随手关掉电源。这看起来只是一件小事情,但是一定要养成习惯,你可以在你下个月的电费单里看到这样做的效果。
同样的还有随手关掉水龙头,帮你节省水费。其实不光要在你自己家里这么做,在任何场合你都需要养成节省的好习惯。
第十,使用适合自己的生活用品。看看你使用的生活用品,哪些是真正适合自己的,哪些不是必须的。不要被广告和包装所吸引,然后买了不合适或者根本不需要的物品,这样本身也是浪费。下次买东西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需求,买适合自己的东西。
生活小哲理:
笼罩在经济危机的阴影下,人们过日子更需要节衣缩食。所以,省钱才是硬道理,它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开启财富之源
投资一门蠢人都可以做的生意,因为终有一日蠢人都会这样做。
——巴菲特
如何开启财富之源呢?看似有无数种选择,归纳起来不外乎以下几种:一是金融投资或投机,包括银行定存、证券、保险、信托、期货、外汇、房产等;二是职业投资,包括升学考试、技能培训等;三是实业投资,包括不动产投资、生意等。虽然这些划分比较简略,但大家从中可以得知,理财绝非金融投资或投机一种,不能一谈到理财,就只想到买保险、炒股票、购基金。开源之路有千万条,每个人、每个家庭都应该认真思量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做到扬长避短,合理地利用各种开源的方法,多多益善。
适当赚点外快,让生活变得更轻松。前几年如果你在工作之余做兼职。一定会偷偷摸摸,如同从事“地下工作”。如今在一些比较开放的大城市,兼职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兼职职位有高有低,需要根据各人的能力、机遇而定。不过,不管任何兼职,都可以锻炼能力、积累经验,同时还可以积累一定量的资金,又不占用上班时间,不用放弃目前的工作,真是一举两得呢。你的致富门道有多少?你是不是有了明确的认识:做兼职光明正大一举两得。
投资基金,让专家为你理财。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手中的资金能够增值,因为所有的人都会在生活中会遇到物价上涨、孩子升学、即将退休等等问题。你可能将钱投入股市,但是个人资金有限、时间有限,还要冒很高风险,甚至为担忧投资表现整日坐立不安。那么选择什么样的投资工具,才能解决我们的烦恼呢?投资基金可以成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选择了基金,就选择了专家为你投资,投资基金已成为世界上最流行的一种投资方式,仅美国就有八干多个共同基金。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投资基金有许多其他投资方法所没有的优点——专业化管理。
股票投资,它的好处在于不同于一般实业;从理论上讲,它可以做到无限大,不受行业瓶颈的限制。我们只要抓住行业的快速增长周期,选择其中的龙头公司,买入并持有,等行业高速增长后卖出,又选择其他高速增长行业重新介入,这样事实上我们相当于在跨行业做实业。如果你选择投资股票,你就已经踏出了成功的第一步,但同时也该注意风险。
房产投资。在股市低迷,国库券、基金市场收益不好确定的情况下,房地产市场价格却节节攀升,给了投资者很大的信心。但房地产投资产品有好有坏,投资时还需擦亮双眼。广大投资者在考虑投资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兼顾收益与风险来构建一个高效的投资组合,以此获得稳定安全的收益。选择在哪投资,采取何种方式能提高投资收益率等,都是很重要的问题。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种投资方式,总之,不要让自己的钱闲着,让它们去为你创造更大的利润。
生活小哲理:
开启财富之源,让金钱滚滚而来,你的生活也会变得美满。
金钱并不是生活的全部
金钱是一种有用的东西,但是,只有在你觉得知足的时候,它才会带给你快乐,否则的话,它除了给你烦恼和妒忌之外,毫无任何积极的意义。
——席慕蓉
拥有金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但它并不是生活的全部。因为那种利欲熏心的人生是可悲的人生,毫无价的人生,没有意义的人生。
没钱的确有太多的无奈。数以万计的人民食不果腹,无数儿童远离校园,医院门口的悲哀,所有这些都是没钱是结果,多少人因没钱受着离别的痛苦,又有多少人因金钱放弃了美好未来。
现代社会中,金钱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的,它早就渗透了人们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一个人如果口袋羞涩,那么他在社会上是很难立足的;反之,就可以建立一个在物质上比较富裕的家庭,也很可能过上较为舒适的物质生活。
金钱似乎具有一种令人疯狂的魔力,使人产生一种无止境的享乐。
有的人为金钱而绞尽脑汁、耗竭心血,最终劳累成积;有的人为金钱亲人之间形同冰炭,兄弟成仇,夫妻反目;有的人为金钱,作奸犯科,舞弊营私,贪赃枉法,偷盗抢夺,敲诈勒索;有的人为金钱出卖良心,出卖人格,抛弃信誉。
有人说,金钱代表邪恶。有人说,金钱代表幸福与快乐。金钱对于现实中的人们到底意味着什么?难道金钱真的是万能的吗?金钱真能使人幸福吗?非也!实际情形并非如此,金钱与幸福之间并不能画等号。
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里的葛朗台,既是个吝啬鬼也是个赚钱机器,他追求进取不是强烈的意念而是追逐的顽固,可这种顽固的执著到头来却成了摧毁家庭的力量。
的确,生活中很现实的事情就是没钱不行,但真的一味地去追求金钱,浑身散发着铜臭的庸俗,赚钱了去吃、去喝,去玩乐,即使有了很厚实的金钱又能怎么样?那只能说明你内心的空虚越来越大。
金钱固然很重要,但它不是生活的全部。人的财富不仅仅是金钱,它的内涵很丰富,金钱之外还有很多很多比金钱更重要的。一个人即使有很多金钱,但他的精神世界如果是空虚的,或者生活并不自由,那么就决不会有幸福,有时甚至是痛苦的。
可见,人生很多财富在金钱之外!金钱并不能换来幸福、健康与快乐。人的一生,最重要的是健康、平安、幸福、快乐、美满。而这些是金钱力所不能及的。不过,我们不能否认金钱的重要性。俗话说得好:金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的确如此,有钱的人未必就幸福,但没有钱的人一定不会幸福到哪儿去,毕竟很多幸福都是需要钱做基础的。很多时候,因为金钱的窘迫,常常把人推向两难的境地。于是,人们便通过满足社会的各种需要来获得它,并通过它获得社会提供的各种需要。
金钱可以用来换取一定程度的物质或精神生活!金钱又是一种可以用于消费、使用、交换的资源!很大程度上,它可以使堕落的人更堕落,使高尚的人更高尚。既不能为金钱而疯狂甘愿做金钱的奴隶,更不能视它为万恶之源。因为,金钱本身不会害人,是人在害人,金钱本身并没有道德意义。
因此,我们对金钱的态度应是“取之有道,用之有度”。只有能够赚取金钱,又能够淡泊金钱的人,才是真正明智的人。
金钱固然很重要,但它不是生活的全部。在这个物质社会,虽然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但金钱也不是万能的。人生很多财富在金钱之外!
金钱可以使人堕落,也可以使人高尚。关键在你怎样对待金钱,对金钱的态度应当是“取之有道,用之有度”。为金钱而活着是愚人的选择,而智者的追求除了金钱,还有很多很多。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