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大哲学 生活小哲理-幸福法则:保持一颗平常心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阳光心态引领幸福人生

    一个健全的心态,比一百种智慧都更有力量。

    ——狄更斯

    阳光心态是一种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真实表现,是人的良好影响力、有效工作与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阳光心态让我们学会微笑、留住微笑,给人以微笑,以微笑对待工作、善待生活。阳光心态是人们获得幸福的基础与动力。

    阳光心态不仅让人们流露出正面的情绪,也把快乐友善等好情绪调动出来,总让你处于健康喜悦、朝气蓬勃、幸福和谐的状态中,让你产生积极的进取力,使你每天都从微笑开始。

    良好的心态能够影响个人、家庭、团队、组织的发展,最后影响到社会的进步。好的心态能让你成功,坏的心态也能使你毁灭。所以只有心态好,才能获得健康,才能拥有快乐。亚里士多德说:“生命的本质在于追求快乐。”使生命快乐的途径有两条:第一,发现使你快乐的时光,增加它;第二,发现使你不快乐的时光,减少它。我们通过塑造阳光心态,就是要将兴趣和愉快这两个正面情绪调动起来,使大家经常处于积极的情绪当中。

    一个人幸福与否,在本质上与财富、相貌、地位、权力没多大关系。

    幸福由自己思想、心态而决定,我们的心可以造“快乐的天使”,也可以造“阴险的魔鬼”。如果你把别人看成是阴险,你就生活在“悲哀”里;如果你把别人看成是快乐的天使,你就生活在“愉快”里。如果你能把别人变成丑陋的魔鬼,你就在制造“悲哀”;如果你能把别人变成快乐的天使就在制造“愉快”。怎么才能把别人变成快乐的天使呢?要学会感恩、欣赏、给予、宽容。

    我们享受生活,要建立积极的心态。积极的心态是从正面看问题,乐观地对待人生,乐观地接受挑战和应付麻烦。这对一个人的为人处世至关重要。因为,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这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用阳光心态:享受生活,善于发现美。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要学会欣赏每个瞬间,要热爱生命,相信未来一定会更美好。

    心态是我们调控人生的控制塔。心态的不同导致人生的不同,而且这种不同会有天壤之别。心态决定命运,心态决定成败。心态是后天修炼的。我们完全可以通过修炼我们的心态来成就我们的事业,改变我们的人生。

    生活因为热爱而丰富多彩,生命因为信心而瑰丽明快,激情创造未来,心态营造今天。如果你心情好,你会发现沙漠为你唱歌,小草为你起舞;如果你心情糟糕,你会发现开放的玫瑰在流泪,奔腾的小溪在哭泣,这叫境由心造、相由心生。因为快乐的心态会像一缕温暖的阳光驱散心里的阴云,阳光会铺满每个角落。

    人的一生有太多的酸甜苦辣咸,关键是看我们以怎样的心态来面对生活,面对人生。你以高兴的心情看待人生,人生回报你的也将是一片阳光。但如果你以阴郁的心情去体味人生,它必然给你一个阴雨天。就拿阴雨绵绵的今天来说吧,有的人看了会手舞足蹈,而有的人看了就会心情不爽。同样是面对安史之乱,面对国家的破败,李太白仍然能写下“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诗句,而同时代的另一位大诗人杜甫的诗句则是另一番景象“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从中就可以看出二人的心态,一个浪漫阳光,一个现实阴郁。

    谁都曾遇到过挫折,谁都曾经历过灰暗的日子,谁都曾自暴自弃过……但你可以灰暗一天两天,一月两月,但你绝对不能灰暗十年二十年,更不要说一辈子了。,人的一生太短暂了,所以我们要珍惜今天。你用积极明媚的心情生活是一天,你用阴郁低沉的心情生活也是一天。同样是一天,那为什么不积极点,阳光点?当你以积极的阳光的心情对待人生时,你也会自觉不自觉地影响你身边的人,你的阳光会让你身边的人感到温暖,感到阳光的存在,自然而然地,他们也会变得更加阳光积极。

    反之,他们就会受你的影响而变得低沉。假使让你挑选搭档,你是选择一个天天开朗活泼的还是选择一个天天愁眉苦脸的,答案是不言而喻。

    给自己的心灵开一扇窗,让阳光进来。当明媚的阳光抚摸你的心时,你会有一种异样的感觉,那就是阳光心态。阳光心态,是信念的基点,是力量的源泉,是开启人生之路的探照灯,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

    生命因此而精彩!生活因此而瑰丽明快!如果把人生的过程比做船的旅途,那么阳光心态就是扬帆的风,乐意轻松帮我们驶向成功的彼岸。

    困境与生活共舞,面对愧疚与忧愁,阳光心态则是一种无言之美,让积极多点,让乐观增强点,让快乐张扬点,生活就会更加美好。

    阳光心态引领幸福人生,希望每个人都能开心快乐地度过每一天,享受美好的生活。

    生活小哲理:

    塑造阳光心态,畅享幸福人生。你的心态决定你的心情,愁也一天,喜也一天,不如以阳光心态快乐地度过每一天。

    有爱的人生最美

    爱是对人类之存在这一问题唯一明智而又令人满意的答案。

    ——Erich·Fromm

    爱是人生最美的旅程。人的一生,其实是一个寻找爱和学习爱的过程。一个拥有真爱的心灵的人,他整个生命里程中的一切行为,都是对爱的诠释和表现。只有以一颗深情真挚的爱心对生活中的逆境和坎坷勇敢挑战,才能最大限度地弘扬生命的伟力。爱的奇妙,在于它是超意识、超自我、超物质的一种感觉,是心灵中一种美丽的牺牲,一种有距离的欣赏与理解。自私、占有、猎奇、炫耀、自孽、孽人、逃避等都是爱的杀手。情用出去了‘,就不要考虑收回,爱不是放高利贷,投了资就能收回利润。爱又是这样一张存折,只要你不挥霍,珍惜每一次支出,每支一分,就有十分存入,使你一天比一天富有。

    有一位古稀老人,临终前把家里的土地和财产平均分给了两个儿子。

    老人过世后,小儿子想:“我独自一人日子容易打发,可哥哥拉家带口的,生活会比较艰难,我应该把自己的那一份,再分一半给哥哥才对。”

    他怕哥哥不肯接受,趁着夜黑风高,把自己分得的苹果和玉米,搬一半偷偷送到了哥哥的仓库里。

    住处在另一边的大儿子心里也想:“我已成家立业,只要一家人齐心协力,生活不会成问题,可弟弟孤身一人,应该当为他以后的日子多做打算。”可怕弟弟不肯接受,于是也趁着星月无光,将自己的苹果和玉米搬一半偷偷送到弟弟的仓库里。

    第二天早上,当他们走到仓库的时候,都吓了一跳,苹果和玉米丝毫未减,两兄弟都以为自己做了一个非常真实的梦。

    晚上,两兄弟再一次搬苹果和玉米到对方仓库时,竟然相遇了。兄弟俩扔下手中的东西,紧紧地抱在一起痛哭起来。他们决定不分家,共同经营父母留下的土地。

    这是一个在以色列民间广为流传的故事。这两个兄弟抱在一起哭泣的地方,后来成为耶路撒冷的圣地,也成为后人朝圣的地方。

    有爱的人生最美,人们对爱的向往要远远大于财富。爱使人生变得丰盈,每一分每一秒,我们都可以在生命中感受到生活的幸福和美好。

    温馨美好的生活,是每个人所企盼的,但这种美好,并非时时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人们的体会往往是:人生短暂,苦不堪言!但是,只要我们不断追求,认真体会,这种温馨和美好的感觉是可以找到的,它每时每刻就在我们身边,想得到一点都不难。

    当我们的心灵充满了爱、善良、友好时,我们便获得了善良、友好的回报,这种回报,比我们付出的要多得多。幸福、吉祥将时时围绕在身边,我们的生活怎能不充满阳光、充满欢乐?反之,如果我们的内心是自私、贪婪、仇恨的,我们就会把这个世界看得暗淡无光、冰冷僵硬,烦恼、忧愁、痛苦就时刻包围着我们。一个暴风雨后的早晨,许多被昨夜的暴风雨卷上岸来的小鱼,被困在浅水洼里,回不了近在咫尺的大海。

    有个男孩一次又一次地弯腰,捡起一条又一条的小鱼,用力扔回海水里去。有人问他,这么多鱼,你救也救不完,谁会在乎呢。男孩手上不停,把一条鱼扔到海中,说,这条小鱼在乎。又扔回去一条,他说,这条小鱼也在乎。

    有爱的人生,才是最美好的,有爱的社会,才能激发人类绵绵不断的能量,有爱的人生才是世间上最美的天堂。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爱,每一个人对爱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就像每一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不同。

    母亲对子女的爱是暖人心房、细致入微的。是在你半夜醒来的时候,煤油灯下为你一针一线缝补衣衫的爱;是在你去上学的时候,往你书包里塞满鸡蛋、腊肉、山楂片等小吃的爱;是你生了一点小病就忐忑不安在床前床后端药送水一个人偷偷流泪的爱;是你应当谈情说爱的时候婆婆妈妈要为你张罗对象的爱。

    朋友之间的爱是在你一无所有的时候与你同甘共苦有难同当的爱;是树倒了猕猴不散去的爱;是你被小人冤枉深陷大狱的时候,不畏强权不怕连累也要为你申冤的爱;是面对流言秽语挑拨离间还能深信对方的爱;是在你做了对:不起朋友的事给朋友造成巨大的伤害时,他还把你当成朋友并且原谅你的爱。

    陌生人之间的爱是你十年如一日在菜摊上,专门买一位残疾老奶奶的菜,并且还不露声色多给她一些钱的爱;是你去菜摊买菜的时候老奶奶总是把重量称得足足的,把一斤半当成一斤买给你的爱;是你走在街头往乞丐碗里扔上几毛钱的爱;是你不小心丢掉了钱包,为钱包里的证件担忧时,跑过来一个乞丐,把拾到的钱包给你,拒绝你给他100元钱的好意的爱。

    世界上还有许许多多的爱在发生着,只要我们留心就会发现。世界上正是有了这些美丽的爱,我们的世界才会这样的美丽温馨。让充满爱心的我们去分享友爱的世界吧!因为有了我们的爱,世界才变得如此精彩。

    因为有爱,我们感觉温暖。因为有爱,我们不断前行。

    生活小哲理:

    有爱的人生最美,因为爱点燃了我们心中的热情,因为爱照亮了我们回家的路。只要爱心永驻心间,你的人生必将被幸福围绕。

    善良是生命的黄金

    善良的心地,就是黄金。

    ——莎士比亚

    人之初,性本善。善良,是人类伟大的天性。善良是一种人性本质的体现,善良是每个人都应该拥有的自身性格。选择善良就是与人为善,选择善良就是选择男一种幸福,人们因善良而变得淳朴与友善。人们因为善良而放弃了罪恶,如果人人都拥有善良的本质,那么这个世界将没有所谓的世间烦恼,也没有隔世情怨,更没有因为暂时的利益而发动的战争。

    善良是一种爱的表现,善良是一种人具有的基本行为,在善良面前,我们不需要用任何虚华的语言去形容它,因为善良就在你我的身边。守住善良是每个人都应该做的事情,善良并没有完全从这个时代消失,因为善良的发掘者就出现你我之间,把握善良,把握自己人生的每一步,相信我,相信你,我们都会做到的。

    秋天,水稻成熟,田野一片金黄,农人聚集,庆祝丰收,大地洋溢着一片欢乐。佛陀来到农庄,许多人都恭敬地供养他。只有一个生性固执的农人,十分生气,他大怒道:“我们平时勤力耕种,才有今天的收获,你为什么不学我们呢?”

    “长者!我也是耕耘的。”佛陀和气地回答。

    “你是农夫吗?你的牛、种子和田地在哪里呀?”

    “众生的心地就是我的田地,八正道是我的种子,精进是我的犁牛。”

    佛陀向他解释说,“我在众生的心地撤下八正道的种子。我勤力耕耘他们的心地,使他们拔除烦恼,得到安乐。”农人听了,明白过来,立刻忏悔,拿出上好的奶饭供养佛陀。

    他说道:“佛陀,请接受我的供养吧!你已经耕耘我的心田,播下善良的种子,我将有幸福的收获。”

    善良,让我们始终用善意的眼光去看待生活,用善意的诠释去解读别人。一切的芥蒂和疙瘩,相逢一笑;种种的误会和敌意,坦然相对。

    我们见到的总是人心深处最清澈的水,我们因此减少了许多怨艾和哀叹,避免了许多无谓的争吵和打斗,增添了许多美丽的心情,从而为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创造了美丽的整体情境,在这样的情境中我们发展得更加顺利,别人也因为我们的善良相助而取得了成功,走出了困境。而在我们善意地对待别人时,我们发现,多数人也会善意地对待我们,在我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伸出援助之手,我们便因为善良,为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营造了和谐的人际关系,开掘了无限的潜力,拓展了广阔的空间。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称善良为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它可以使盲人“看到”、聋子“听到”。心存善良之人,他们的心滚烫,情火热,可以驱赶寒冷,横扫阴霾。善意产生善行,同善良的人接触,往往智慧得到开启,情操变得高尚,灵魂变得纯洁,胸怀更加宽阔。与善良之人相处,不必设防,心底坦然。

    播种善良,才能收藏希望。一个人可以没有让旁人惊羡的姿态,也可以忍受“缺金少银”的日子,但离开了善良,却足以让人生搁浅和褪色——因为善良是生命的黄金。多一些善良,多一些谦让,多一些宽容,多一些理解,让人们在生活中感受到美好和幸福。

    培根在其《论善良》一文中这样写道:善良,这不仅是一种慈善的行为。前者反映本质,后者则只是现象。善良,这是人类的一切精神和道德品格中最伟大的一种。因为上帝本身就是“善良”。如果人不具有这种品格,他就不过只是卑贱的鼠辈,既可憎又可怜。这种行善的品格也许会看错对象,但永远不会过分。过分的权势欲曾使得撒旦堕落成魔鬼,过分的求知欲也曾使人类的祖先失去乐园,但唯有善良的品格,无论对于神或人,都永远不会成为过分的东西。……善的天性有很多特征。对于一个善人,我们可以由此去认识他。如果一个人对外邦人也能温和有礼,那么他就可以被称作一个“世界的公民”——他的心与五洲四海是相通的。如果他对其他人的痛苦不幸有同情之心,那他的心必定十分美好,犹如那能流出汁液为人治伤痛的珍贵树木——宁可自己受伤害也要助人。如果他能原谅宽容别人的冒犯,证明他的心灵乃是超越于一切伤害之上的。如果他并不轻视别人对他的微小帮助,证明他更重视的乃是人心而不是钱财。最后,如果一个人竟能像《圣经》中的圣保罗那样,肯为了兄弟们的得救甘于忍受神的诅咒——甚至不怕被逐出天国,那么他就必定超越了凡世。

    善良也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远见,是一种自信,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种精神的平安,是一种以逸待劳的沉稳,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快乐,是一种乐观。

    善良是一种收获,你因为帮助别人,不亏枉别人,内心就会获得一种舒畅与幸福。善良是一种参悟,一种最明智之举,一种美德,一种细腻的情感。

    善良是生命的黄金,它高于一切。拥有善良之心的人们,会感受到那份真诚,感受到生活的幸福。

    生活小哲理:

    人之初,性本善。当你以一颗善良的心去面对世界,一定会收获幸福。

    苦也一天,乐也一天

    乐观是希望的明灯,它指引着你从危险峡谷中步向坦途,使你得到新的生命新的希望,支持着你的理想永不泯灭。

    ——达尔文

    人生短暂,日子似乎少得有些可怜,我们为什么不微笑着度过生命中的每一天呢?苦也一天,乐也一天,自己的心情自己掌握。

    任何时候都要保:持乐观,因为乐观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而悲观的人往往品尝失败。从前,有些人到非洲推销鞋子,那里的人不穿鞋子,赤着脚。乐观的人写报告说这里的市场很大,人人都没鞋子穿,很多人会来买我的鞋。悲观的人报告说这里没推销的机会,这里的人不穿鞋子。

    这是两种观念。生意上经常是乐观的人出创意,而悲观的人较保守。

    生活上遇到麻烦又如何,有些人说,我不是悲观的性格,但经常遇到倒霉事,怎能乐观?其实,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要保持乐观的情绪,尽快走出低谷。当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大家都知道他患上小儿麻痹症。

    很多人因为这样会很悲观,可是他不,最后以病残之躯当上了总统。他未当上总统以前,他的家给人进屋偷东西,偷走了很多财物。他的朋友安慰他,他写了一封信回复他的朋友,谈了三点:1.这个小偷偷了东西,没有伤害人是好事;2.他只是偷了部分的东西,没有偷全部的东西,是第二件好事;3.最重要的是,他当小偷,不是我当小偷,这是更大的好事。

    罗斯福遇到这种情况之下,仍然保持乐观。但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并不这样想,他们认为自己很可怜,今年走霉运,就会有很多一连串不同的反应。所以我们说,悲观跟乐观反映了两种人生态度,一种是光明的,阳光灿烂的,一种是比较潮湿的,阴沉的。

    关于乐观,法国作家阿兰在论述把快乐的智慧用于和烦恼做各种各样斗争时说:“烦恼是我们患的一种精神上的近视症,应该向远处看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这样我们的脚步就会更加坚定,内心也就更加泰然。”如果这会儿下雨了,就要引导女儿说“下雨了。”而不要说“该死的天,又下雨了。”因为这样说并不能改变下雨的事实。当然,就算说“太好了,又下雨了。”也不能使雨发生任何改变,可是如果把这种话说给孩子听,情况就大不一样!“瞧,太好了,又下雨了!小鸟在歌唱,小草也在歌唱,它们都得到了雨的滋润。”这样就会把快乐传递给孩子,让她无论面对何种环境,都保持一种愉悦的心情。

    乐观是一种性格倾向,使人能看到事情比较有利的一面,期待更有利的结果。即使生活中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事情,我们依然要选择乐观。

    美国作家拉马斯·卡莱尔的《法兰西革命》一书手稿,被女仆误作为引火材料烧毁了。几年辛劳,付诸东流。一时间,卡莱尔不免捶胸顿足起来。没多久,他那了不起的心理承受力,对灭顶之灾释然一笑的乐观胸襟,使这位作家跨越了危机,重新振作起来。后来,他重新一字一句地写完了这本书,此书为大众认可,成了经久不衰的名著。“乐观的心态永远比无谓的愤怒更有作用。而乐观的心态更能拒绝外来的打击。”一次,大哲学家苏格拉底与客人谈话时,他那脾气暴躁的太太忽然跑进来,大骂了苏格拉底一阵之后,还觉不解气,又提起一桶凉水往苏格拉底头上一淋,把他淋得像个落汤鸡。苏格拉底笑了笑,对客人说:“我就知道,闪电过后,必有大雨。”本来很难堪的场面,被苏格拉底的幽默一笑置之。

    每个人在其成长的道路上总会跌倒,从此满身伤痕,但是仍然要乐观。我们跌倒,是因为我们没有认识生活,是因为我们失去了求真的心,是因为我们惧怕跌倒而放弃乐观的权利。跌倒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前进的勇气;失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却追求的信心和生存的希望。

    唯有乐观,才能推动人向前,让人接近或拥有成功的爱恋和完美的生活,才能更好地走到终点。

    生活小哲理:

    乐观开朗的人,生活也一定充满快乐,人活着就要快乐,这也是生活的真谛。苦也一天,乐也一天,如何选择,全在自己手中。

    幸福来自心灵的自由与宁静

    心灵的自由,胸襟的坦荡,气质的超然,才是快乐的人生。

    ——佚名

    心灵世界是人的核心所在,内心空洞的人不会感到幸福。一个人最大的富足,就是心灵的富足与自由,微妙的快乐与幸福都源于内心世界的自由。

    在那个有着无限可能的世界,有着无限的广度、深度,除了基本的一些共同特点外,每个人的心灵世界是不同的。在那里,你就是你那个世界的主宰。一切随你而定,一切随你而变,是晴天,还是雨天,是乌云密布,还是电闪雷鸣,是晴空万里,还是烟雨朦胧,都是你主宰的!

    现代社会,人们在各种利益的驱动下,在巨大的生存压力下,变得越来越没有时间去审视自己的思想,去安抚自己的内心,去解决自身矛盾的状态,心灵的矛盾、痛苦与恐惧就在这时出现了,开始逐渐地侵蚀着每一个人。在钢筋水泥筑成的丛林中,阳光已无力穿透被污染的浓云,金钱、权利、所谓的时间,如同奴隶主一样,驱使着芸芸众生,心灵与思想已被既得利益所蒙蔽,眼睛也只能停留在外部世界,而无暇顾及内在的本质,于是生活的方向与和谐幸福状态背道而驰。人们内心深处的矛盾冲突,成为现代社会无法避免的痼疾。矛盾和痛苦会唤醒我们的心灵并警告我们必须学习人生的智慧。智者有日:越杂乱无序的时代,越需要心灵的平静。

    我们生活在永不满足的状态下,更宽的车子,更大的住房,更高的薪水,更好的工作……人类的欲望是永无止境的,它们时刻在吸引着我们,令我们心神摇曳。当我们对“更好”的要求永无止境时,不知足的心摧毁了宁静的心态。诚然,一个人的目标应该超越现状,适度的欲望是有益的,可理解为让人奋进向上的“理想”。但在此我们所谈论的只是超出度的欲望。“贫穷不在于一个人所拥有的减少,而是在于他的贪婪增加。”柏拉图对欲望如是解释。若我们被一些无法达到的欲望所奴役时,欲望就像一个时时举着鞭子逼迫我们不断向前的奴隶主,会让我们沮丧、苦恼,甚而处于崩溃的边缘。

    每个人都拥有两个世界——外在的物质世界和内在的心灵世界。欲望的驱使,使我们一直迷失于外在的世界追逐,而内心的世界越来越荒芜而被遗忘。以至于我们活得越来越不完整,越来越分裂。心灵的宁静,是人生幸福的基础,,也是魅力人格的重要品质。拥有一方恬静,享受一份心情,让心灵在宁静的春天里憩息,让心灵在弥漫的书香里憩息,让心灵在静谧的月光下憩息……世事纷扰,红尘滚滚,守住自己心灵的宁静,为自己的心灵留下一方净土。宁静安谧中,聆听自己平静而有节奏的心跳!心灵在宁静中憩息后,你会犹获新生!

    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感到浮躁不安,这是由于缺少一颗宁静的心。

    西方伟大的思想家塞斯曾经说过:“我们曾经结识过许多人,他们因为暴躁激烈的性格而使自己的生活变得痛苦不堪,他们毁灭了一切真与美的事物,同时也葬送了自己平稳安静的性格,并将肮脏心灵的瘟疫向四方传播。大多数人都因为缺乏自我控制而破坏了自己的生活,损害了原有的幸福。在生活中,我们碰到的真正能够沉着冷静、保持一份平稳安宁的人真的是寥落晨星。”

    问题就在于这里了,我们之所以浮躁烦恼,原因是我们没有一颗宁静的心灵。因此,不要被欲望所奴役,而要在自由自在的生存空间里舒展生命的本真和美好。真正自由驰骋自己生命快意的人,才是完整拥有自己的富有的人。

    芝兰生于幽谷,不因无人问津而不劳,这是一种淡泊的宁静;梅花开于墙隅,不因阳光不照而不香,这是一种自信的宁静;流水绕石而过,不因山石之阻而纷争,这是一种谦让的宁静;无花之树结果,不妒姹紫嫣红而孕育,这是一种朴素的宁静。

    拥有一颗宁静而自由的心,你可以没有太阳的炙热,但拥有月光的柔美;你可以没有花朵的鲜艳,但拥有果实的甘醇;你可以没有甜美的歌喉,但拥有了精彩的填词;你可以没有作家的成就,但拥有了读者的领悟;你可以没有水的灵活,但拥有了山的稳健;你可以没有酒的浓烈,但拥有了茶的清香。

    拥有一颗宁静而自由的心,纵然昨天的辉煌顷刻间化为乌有,我们也能冷静地耕耘今天;纵然今天的肩上重荷如山,我们也能乐观地憧憬明天;纵然明天依然荆棘满途,我们也能潇洒地步入后天。

    生活小哲理:

    幸福来自心灵的自由与宁静,只要保持内心的平和,就能不被外物所扰,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方净土。

    珍惜你所拥有的一切

    人世间最大的悲伤,就是人们对已经拥有的东西很难去想它,但对失去的东西却念念不忘。

    ——朱自清

    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会忽略自己身边的东西。当他们突然失去的时候,又会那么地懊悔。所以,从现在开始,请珍惜身边的一切。

    那些看似很普通的东西,其实却是我们最需要的东西。当你失去的时候,你才开始后悔。

    那为什么不从现在开始,珍惜你所拥有的所有东西呢?只有学会珍惜,才会体会到生活的真谛,感受到世间的美好。

    只有学会珍惜,才能在真正失去的时候,坦然接受。现实生活中的有些人,总是在羡慕别人,总在抱怨,这是因为他们不懂感恩,不懂珍惜。许多人也许认为,拥有财富和权力才会幸福,为此他们拼命奋斗,永无止境,他们来不及享受所拥有的一切,他们也看不见已经拥有的一切。然而,事实是,我们能够珍惜所拥有的才是最大的幸福。

    叔本华说过:“我们很少想到我们有什么,可是总想到我们缺什么。”

    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本质。我们总以为生活在别处,其实,生活就在身边。岁月的河水在我们的脚下缓缓流过,一去不返。两干多年前,孔夫子便曾在河川上感叹:逝者如斯。几乎在同一时代,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也在沉吟:“万物流变,无物常在。人不能两次踏人同一条河流。”先哲们那悠远的声音至今仍在耳边回响。千万要记住:珍惜你所拥有的一切,珍潜值得你珍惜的一切。

    在陕西边远地区有一位农民,他常年住的是黑乎乎的窑洞,每顿吃的都是玉米、土豆,家里最值钱的东西就是一个盛面的柜子。可是他整天无忧无虑,早上唱着歌儿去干活,晚上又唱着歌儿回家。别人真不明白他整天为什么会那么快乐。他说:“我渴了有水喝,饿了有饭吃,夏天住在窑洞里不用电扇,冬天热乎乎的炕头胜过暖气,日子过得好极了。”

    这位农民能珍惜他所拥有的一切,从不为自己欠缺的东西而苦恼,这就是他能感受到幸福的真正原因。其实,我们绝大多数人所拥有的,远远地超过了这位农民,可惜却常常被我们所忽略。我们总是抱怨自己收入太低,却忽略了我们拥有一个和睦的家庭,家中人人健康,无病无灾;我们总是抱怨自己的伴侣有诸多缺点,却忽略了他们是能与我们相亲相爱,真情到老的人;我们总是抱怨孩子没有出息,都没有看到他们懂得敬爱父母,总是在自我奋斗……

    有句俗语说道:“一个女孩因为她没有鞋子而哭泣,直到她看见了一个没有脚的人。”世间很多事情,常常是我们没有珍视身边所拥有的,而当失去之时,我们才又悔恨莫及。

    人世间,美好的事物实在太多,我们不可能拥有全部,因而便希望自己拥有更多。人生如白驹过隙,生命在拥有与失去之间,已渐渐走到了尽头。懂得珍惜的人,会永远感到幸福;而一个不会珍惜的人,只能让快乐与你擦启而过。

    生活小哲理:

    珍惜你所拥有的一切,你将领悟到幸福的真谛。世界上最永恒的幸福就是平凡,人生中最长久的拥有就是珍惜!学会珍惜吧,你的人生也会因此不同。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