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你的第六感-训练右脑的民间少儿游戏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发展心理学研究发现,游戏是幼儿期的主导活动。游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意义体现在3个方面:①游戏是幼儿教育的最佳途径。②幼儿的各种学习多是通过游戏活动进行的。③主导着幼儿认知和社会性发展。

    好玩游戏是绝大多数少儿的共同特点,我也不例外。在沂蒙山区民间有很多少儿游戏,我在少儿时代玩过很多游戏。我在研究第六感后才明白,沂蒙山区民间少儿游戏也特别有利于训练右脑(第六感)。

    我特别喜欢并经常玩的游戏有两个:

    【游戏1:“翻牛槽”】:小时候,妈妈教了我一种名叫“翻牛槽”的两人游戏,而且经常和我玩。这种游戏又叫翻棉条、翻绳、翻线等。

    道具:一个线环。把一根60公分左右的棉绳(毛线或尼龙绳等)两头接起来即可。

    游戏规则:一人以手指编成一种花样,另一个人则用手指接过来,并翻成另一种花样,相互交替编翻,直到一方不能再编翻下去为止。

    此游戏女孩最喜欢,这种玩法,花样繁多,趣味横生,充分表现出女孩子手指的灵巧和聪慧。我姐姐也很喜欢这个游戏,我经常和姐姐玩这个游戏。很多男孩也喜欢此游戏,我的小学同学大多会这种游戏,只是水平参差不齐,我常在课间和同学玩这种游戏。这也是一种智力游戏,需要右脑记忆各种形状的操作。

    这种游戏的好处还在于直接锻炼手指的灵巧,间接锻炼大脑。人类比其他普通动物的高明之处就是有一双灵巧的手。其他的器官在某些方面还不如某些动物。有一个成语叫“心灵手巧”,原意是说:心思灵敏,手艺巧妙。其实是:思维灵敏,手艺巧妙。人体的每一块肌肉在大脑层中都有着相应的神经中枢,其中手指运动中枢在大脑皮层中所占的区域最广泛,因而手的动作,特别是手指的动作,越复杂、越精巧、越娴熟,就越能在大脑皮层建立更多的神经联系,从而使大脑变得更聪明。因此,训练孩子手的技能,对于开发智力十分重要。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思想家康德曾说:“手是身体的大脑。”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将双手比喻为大脑的“老师”。康德和苏霍姆林斯基的话都是在强调手的高明之处。“翻牛槽”游戏是训练少儿右脑的非常好的游戏。人们都普遍认为女人的第六感总体上比男人灵敏,为什么会这样?我前面介绍过,女子的胼胝体比男人粗,这是女子天生的生理优势。我认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女人使用手的频率比男人高。通常女人是家务的主角,洗衣、做饭、缝缝补补、打扫卫生等家务都需要手,所以自古以来“心灵手巧”这个成语主要用于女子。“翻牛槽”游戏也是女孩喜欢的多,从总体上看女孩玩“翻牛槽”游戏的水平比男孩高。我小时候特别喜欢“翻牛槽”游戏,而且水平比较高,是一个例外,正是因为这个例外,才训练了我的右脑。在百度(图片)中输入“翻牛槽游戏”检索,就会立即找到很多翻牛槽游戏图片。这说明现在还有很多小朋友喜欢这个游戏。恳切希望家长和幼儿园(小学)老师重视这个游戏,若有的男孩不太喜欢这个游戏,家长和幼儿园(小学)老师要明确告诉他,玩这个游戏会使大脑变得越来越聪明。喜欢玩游戏是少儿独有的天性,一旦过了少儿期,这种天性就丧失了。少儿时期是右脑发育的关键时期,所以要务必重视利用像“翻牛槽”这样的游戏训练、开发少儿的右脑(第六感)。

    很有趣的是,我今生最喜欢的两个歌手邓丽君和彭丽媛都喜欢“翻牛槽”游戏。2006年,作为国家预防艾滋病“爱心大使”的彭丽媛在安徽阜阳市教艾滋病患儿玩“翻牛槽”游戏。我认为彭丽媛与艾滋病患儿做“翻牛槽”游戏的意义表现在三个方面:①能消除一些人对艾滋病患者的偏见。彭丽媛以与艾滋病患儿玩“翻牛槽”游戏的实际行动告诉公众,与艾滋病患者接触不会被感染。②这种通过游戏与艾滋病患儿互动的方式,体现了彭丽媛对艾滋病患儿真心关爱。③有利于开发儿童右脑的沂蒙山区的“翻牛槽”游戏会引起更多世人的关注。

    我从年轻时到现在一直是邓丽君和彭丽媛的铁杆粉丝,大概主要有4个原因:①感觉她俩唱的歌特好听。但在大学时代听邓丽君的歌就像做贼一样,因为那时候邓丽君的歌被当时的左棍指责为“靡靡之音”。②我认为她俩特别聪明。她俩都是出身平民,都是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个人奋斗一步步走向成功。现在我想,彭丽媛和邓丽君特别聪明与有利于开发右脑的“翻牛槽”游戏有一定的相关性。我习惯从某个人的日常生活小事中观察其聪明程度,彭丽媛与艾滋病患儿玩“翻牛槽”游戏这件小事就体现了她的聪明和勇气。③欣赏她俩脱俗、高雅的气质。④山东情结。彭丽媛是标准山东人,邓丽君是半个山东人。彭丽媛是山东菏泽郓城人,郓城属于沂蒙山区。由此看来,“翻牛槽”游戏在郓城肯定很流行,所以彭丽媛很喜欢“翻牛槽”游戏。邓丽君1953年出生于台湾,邓丽君会“翻牛槽”游戏,肯定是她妈妈教的,因为她妈妈是山东泰安市东平县人。1990年代初我曾经有一个梦想,希望能看到邓丽君来大陆和彭丽媛同台演出。很遗憾,我的这个梦想破灭了……

    【游戏2:抓石子】:小时候,我跟伙伴学会了一个名叫“抓石子”的游戏,简称“抓子”。

    道具:较圆的小石子。两个人或多个人玩。石子的数量在5个以上。

    游戏规则:①每人依次将全部石子抛向空中,然后用手背接住一部分石子,以接的石子数多少决定比赛次序。接的最多者是头家,其次为二家、三家……②把石子全部抓在手里,抛向空中,迅速翻动手掌,使手背朝上,让部分石子落到手背上。③再把石子全部抛起来,迅速翻动手掌,接住其中一颗石子,让其他石子散落在地。④把手里的那颗石子抛向空中,用手迅速抓起地上任意一颗石子后再接住空中那颗石子,把抓起的颗石子放在一边。⑤再抛起手里的那颗石子,用手迅速抓起地上任意两颗石子,把两颗石子也放在一边;以此类推,抓三颗石子、抓四颗石子……⑥每次抓地上的石子时,手都不能碰触到这次不抓的石子,否则只能按次序让给后面的人。最后谁赢的石子最多谁就是胜者。

    那时候许多小孩都喜欢玩这种游戏,街上经常有三五成群的小孩在玩这种游戏。多数小孩用右手玩,我两只手都会玩,而且左手比右手玩得好,这也是我半个左撇子的体现。这种游戏主要是直接锻炼手的灵活性,也有利于训练右脑的空间感,也有利于训练直觉,所以这也是训练右脑(第六感)好游戏。

    我在百度图片中输入“抓子”检索,居然找到了不少抓子游戏图片,这说明现在的许多孩子还喜欢这个游戏。希望能有厂家生产较园的石子或玻璃子供城市孩子玩,玻璃子最好不要太滑,最好是毛玻璃。

    我小时候玩过的有利于训练右脑(第六感)的游戏很多很多,仅介绍这两个游戏算是抛砖引玉吧。

    民间少儿游戏也是中华民族的先人的聪明才智的体现。据我调研,全国各地、各民族都有很多民间少儿游戏,民间少儿游戏源远流长,代代相传。民间少儿游戏能让孩子在娱乐中训练右脑(第六感),所以恳切希望家长和幼儿园(小学)老师重视民间少儿游戏。

    另外,少儿过分迷恋网络游戏会对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家长和幼儿园(小学)老师在现实中引导孩子玩健康的有趣的有利于训练右脑的游戏,还可以避免孩子迷恋网络游戏。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