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狮王生死恋-鸽王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张国平

    姑父是位教书匠,教书育人多年,退了休,便饲养起了鸽子。

    姑父养鸽子的愿望小时候就有。姑父说他爷爷就是养鸽子的高手,他爷爷养的鸽子机灵漂亮,养了十几只。姑父的爷爷开一家布行,人称王掌柜。姑父很喜欢爷爷的鸽子,放了学就围着爷爷转,缠着爷爷要看鸽子。姑父的爷爷总威严地说,一边去。

    姑父的爷爷只让他远远地看,而不让姑父接近鸽棚。姑父不明白,爷爷唠唠叨叨地教授他养鸽技巧,却为什么不让他接近鸽子呢?直到有一天,姑父家突然闯进一帮日本兵,从鸽子腿上搜出一个小纸条,把爷爷五花大绑带走,姑父才明白,原来爷爷的鸽子是用来给八路军送情报的。

    姑父的爷爷临刑那天高昂着头,视死如归。

    姑父蓦然对爷爷和鸽子产生了敬畏之情,养鸽子的愿望在姑父心里一直埋了五十多年。姑父退休后,便把房顶用木板加了隔层,算是鸽子的安乐窝了。

    姑父精选品种,悉心喂养,不久,他饲养的鸽子就在庆奥运申办成功信鸽放飞大赛上取得全省第一名。当地电台报纸大加宣传,又因为姑父本来就姓王,故称姑父是小城“鸽王”。

    姑父最得意的作品并非信鸽,而是被称为“短嘴”的观赏鸽。“短嘴”因嘴短而小,出生时进食困难,成活率极低,很难喂养。据说全市的“短嘴”数量也不过二十只,而姑父就有九只。姑父喂养的“短嘴”,嘴短如豆,方头美尾,眼睛明亮,羽毛发光,都是珍品中的珍品。

    姑姑常唠叨,你姑父对鸽子的感情比对儿女都深,儿女的事能耽误,鸽子的事却很上心。耿直的姑父教了三十多年书,桃李满天下,政府机关都有他的学生,有的还是领导。学生问他有什么事,姑父总是一挥手说,没事,挺好。

    厂子不景气,表姐夫妻双双下岗,生活非常拮据。表姐央求姑父几次,想让姑父找他的学生通融通融。姑父总黑着脸,下岗的又不光是你一家,人家有饭吃,你就饿死了?姑父始终没有去找他的学生求情,为此表姐抹了好几次泪。

    倔强的姑父拿出自己多年的积蓄,让表姐开了一家文具店。

    姑父养鸽而不卖鸽,无论出多高的价格。姑父常说,金银有价玉无价,鸽子更是玉难换。而每当有鸽友请教养鸽经验,姑父总是仔细讲解,不厌其烦地传授。姑父在鸽友眼里是当之无愧的“鸽王”。

    一天,姑父的学生阿涛来看他,礼品带了满满两大包。姑父不高兴,来了就来了,带啥东西呢。阿涛说,这两年生意还红火,礼物是孝敬老师的,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啊。说得姑父脸上心里美滋滋的。

    阿涛围着鸽棚转,啧啧称赞老师的鸽子棒。姑父说,实在喜欢就送你一只。

    阿涛抓着后脑勺,不好意思。姑父说,送你可以,只怕你养不好,鸽子很有灵性。

    阿涛说,我把它当宝贝。阿涛指指着“白鸟”说,就这只吧。姑父心里“咯噔”一下,“白鸟”是“短嘴”中的佼佼者,洁白的羽毛,深红的眼睛,优雅得像个公主。姑父不好收回自己的话,只好眼巴巴望着阿涛抱走了“白鸟”。

    那天姑父逛鸟市,一眼就看见了他的“白鸟”。“白鸟”在一个西装革履的大肚子手里。大肚子吆喝着卖鸽,“白鸟”蔫头耷脑,眼无光泽,羽色灰暗。姑父心疼得想掉泪。大肚子说,朋友送的,珍贵品种,识货的话,三百元给你。姑父毫不犹豫地摸出钱按在大肚子手心里。

    姑父精心调养,“白鸟”终于恢复了昔日的神采,扑棱棱围着姑父“咕咕”地叫。姑父让“白鸟”站在掌心上,幽幽地说,谁也别想再拿走你。

    “白鸟”又不见了。姑父认真检查了鸽棚,并没发现有猫鼠进入的痕迹。姑父出门总是及时落锁的,难道说被盗了?

    姑父左思右想不得其果,像得了大病,终日茶饭不香。

    这天表弟拎瓶五粮液,要和姑父喝两盅。表弟刚刚被提拔,心里高兴。

    人逢喜事,不免贪杯。表弟几杯下胜便成了红脸关公,舌头也有些发硬。表弟劝姑父,有啥好生气的,不、不就一只鸽子吗,没、没什么大不了的。不拿它送、送人,我这科长能、能有戏?

    “出去!”姑父憋得脸色青紫,半天才吼出一句。

    姑父把所有鸽子送给鸽友,拆了鸽棚,从此大病不起。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