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头78了,腰弯成了一张弓。
王老头有两儿两女,老伴半年前去世了。儿女已成家立业,日子都凑合着能过。按说,王老头养老送终的事不存在问题。可子女们嫌弃王老头,自从老太太去世后便不再回家看他了。到底嫌弃他什么?邻居们也说不清。
老伴去世后,王老头感觉到自己真的老态龙钟了,老到吃喝拉撒都要有人照看。这天早晨,王老头在厕所里摔了一跤,半天没爬起来,直到居委会李主任敲他家的门,听到里面痛苦的呻吟声才感到事情不妙。李主任急忙打“110”报警,几位穿制服的小伙子赶到,三下两下把门打开后,王老头已奄奄一息。李主任一面叫人火速把王老头送到医院,一面拍着桌子吼:“到法院告这些不孝的兔崽子!”王老头出院后,李主任拐弯抹角地劝王老头到法院里讨回孝心。王老头想了很久,觉得是该想点办法了。
王老头拄着拐杖一步三晃气喘吁吁地走到居委会。坐到椅子上呼哧呼哧喘息了片刻,用颤抖的手从怀里拿出一个信封递给李主任。李主任接过信封问:“你终于要告那帮兔崽子了?”王老头连忙摇摇头说:“李主任,我的大半截身子都人土了,我告他们还有啥用?这是我的遗嘱。我离世的当天,请你打开。上面有我的临终愿望。”说完,也不看李主任诧异的目光,又一步一拐地回家去了。
王老头立遗嘱的事在小区沸沸扬扬传开了。有人不解,说遗嘱怎么不交给子女反而交到居委会;有人更是面带讥讽,说人老了鬼点子多,弄个遗嘱来糊弄人……消息很快传到王老头的四个子女那里。四个子女在电话里一合计,猜想老人一定有不少积蓄。常言说,肥水不流外人田。赶明儿四人轮流回家照看老人,一定要打动老人把遗嘱收回来。
四人商议好,按月到老人那里轮流服侍。这下老人吃饭洗衣不愁了,上医院不愁了,想吃新鲜鱼肉解馋也不愁了……四个子女的心像刀裁的纸一样齐:不让老人有怨言,用亲情感化老人。最后,让老人把遗嘱从居委会要回来交到他们手里。
老人也乐于享受天伦之乐,天天给他们讲故事,讲他们小时候的模样和淘气时的神情;讲自己退休后还走南闯北做生意……每次讲到快结束时,老人总得意地笑。子女们小心地搭着茬儿,心里却纳闷:老人怎么开口闭口不提遗嘱?几个子女明里暗里纷纷问老人百年后有什么要交代的。老人咳嗽两声,说:“唉,我现在已给你们添麻烦了,死后,不会给你们再添麻烦。”子女们见老人答走了题,又问:“你有没有给儿子女儿们留下些什么?”老人的脸痛苦地抽搐几下,歪着脖子不说话了。子女们怕老人生气——生气了岂不前功尽弃?只好换一种语气,像是在恳求:“爸爸,你就没有什么要留给我们作个纪念的?”每当此时,老人就长时间不说话了,好像守着一个巨大的秘密。子女们认为,老人不说话,恰恰是因为在心里算计那份遗嘱该不该收回。他们不相信老人真的会把财产拱手送给别人而不给自家人。
几个月后,老人突发脑溢血,没留下一句话就告别了人世。他走得很安详,脸上没有留下任何遗憾。四个子女争先恐后到场后,你看我,我瞅你,急吼吼问老人遗嘱有没有拿回来,又都失望地摇摇头。子女们大呼上当。老大说有急事,回家去了,心里却想:这老东西,把财产给居委会,就让居委会给他办后事好了,甭想从我身上掏半个子儿。其他三人也效仿老大转身逃走。
居委会李主任来了,可家属没有一个在场,只有瞧热闹的街坊邻居。李主任无奈,只得央求邻居花了半天时间,好话说了一箩筐,才重新把老人的四个子女找来。李主任当着四个子女和街坊邻居的面打开遗嘱,高声念起来:“我一生没有留下任何财产。我自愿捐献遗体,死后,遗体交市医学院供学生解剖和研究用。”
四个子女先是期待,接着是惊讶,后来都轻轻地松了一口气。他们知道,遗体送到医学院后,就用不着破费给老人办后事了。
老人死后很长时间,邻居们仍在谈他的事。有一位大胡子老头对王老头佩服得五体投地,说:“王老头是高人啊!一封遗嘱,两行汉字,就一箭双雕,解决了他养老和送终的两大难题。”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