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故事365天-酉卷 酒趣之三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今夜,我们为你而醉

    张明重

    一个多年未见的朋友从外地回来见我,给我带来了一份见面礼——两瓶茅台。

    我早就听说过“人中龙凤,酒中茅台”这句话,茅台是酒中之王,喝茅台是爱酒人最心驰神往的一件事。虽说我有10多年的酒龄,但是我从来没有喝过,只在专卖店里远远地一睹她雍荣典雅的风采,只听喝过的人眉飞色舞地向我说起她如何如何地好喝。在我内心深处,我直有这样一个愿望:有机会一定要品尝一下茅台酒,去感受一下令无数人为之倾倒的滋味。这次,看来我多年的愿望就要实现了。

    于是我对妻子说:“去炒两个好菜,我要美美地享受这人间的极品。”妻子白了我一眼:“拉倒吧,这么好的酒你也舍得自己一个人喝?”我想也是,但是怎样处理这两瓶酒呢?我想起了我的高中老师贺老师,在我人生的道路上,他曾给予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在我迷茫徘徊的时候,他为我指点迷津,使我能一步步取得今天的成绩,干脆把酒送给他得了。我把想法告诉了妻子,妻子说:“你就没有再想想。”我想起了父亲,父亲也好酒,但在我的记忆中,父亲在酒瘾上来的时候喝的都是一元多钱一斤的不知名的散酒,为的是省下钱供应我们兄妹几个上学。对,这样的好酒应该送给父亲。

    妻子有点愠怒,说:“你的脑子是猪脑子呀!”我回过劲来,恍然大悟:我的岳丈没事也爱喝两口,人家把一个心肝宝贝都送给咱洗衣做饭、生儿育女,不送给他送给谁。我连忙陪着笑说:“这酒该送给我泰山大人。”

    妻子嗔怪道:“我想你也不是没有良心。算了,有这份心就行了。这样吧,晚上你把贺老师、我爸、你爸,还有你那帮狐朋狗友都请来,我做几个好菜,你们好好聚聚。”

    晚上,当我把那琼浆玉露般的茅台酒小小翼翼地斟入酒杯,一一捧给他们的时候,我看到他们眼里都闪耀着抑制不住的激动和兴奋。我的老师站了起来,举着酒杯大声说:“琼浆玉液喜相逢,茅台美酒见真情。来,干。”我把酒杯捧到唇边,一股自然的酒香充满我的全身,雅致、和谐,令人如坐春风。我迫不急待地咂了一口,我立即感到全身的细胞都在自由地伸展,一种暖洋洋的感觉从胃底升腾,象电流一样扩散全身,我有一种婴儿躺在舒适的摇篮里的感觉。

    那夜,一杯茅台酒你敬敬我,我敬敬你,两瓶酒喝了很久,我们聊到很晚,很晚。本来酒量都很大的我们醉了,醉在茅台酒的醇香中,醉在浓浓的亲情、友情中。

    酒未开樽句未裁

    忘川彼岸

    林白清楚地意识到,当一个人对自己说不要爱上谁的时候,那就已经相当危险了,因为正是你所逃避的那种威胁感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林白所烦心的那位“谁”倒并没有什么要不得的原则性问题,她只是觉得难以捉摸,好像无法确定无法掌控。他们很少独处,见面不是在办公室,就是在餐厅商店这样的公共场所,连电影院也没有去过。但林白总觉得他对自己与对其他人不同,比如一群人在一起聊天,他总是先认真地看着她,等她的目光有所回应的时候,他才会突然微笑,说出他要说的话。又比如吃饭的时候,他决不会点林白不吃的羊肉,而且总是坐在她的左边,就因为她是左撇子。林白说不出什么确凿的证据,证明他的心意,可越是比较琢磨就越是让她满腹狐疑。他的眼神很深,好像很沧桑,又好像很真挚;他从不提及自己的情感经历,连钱包钥匙扣这种小细节也毫无蛛丝马迹可寻……

    林白就像掉进了一个没有出口的迷宫,她决定放弃。不管他是老谋深算还是天真无邪,只要一想到这种不可捉摸如坠深渊的感觉,林白就觉得又累又烦,生活已经犹如冲锋陷阵了,她希望自己的感情越简单越好。

    既然已经放弃,就应该把自己牢牢锁住,杜绝一切可乘之机,直到警报解除。但通常情况下,理智跟感情是屡战屡败的,不然林白就不会接受他的邀请,到他家去为他庆祝生日。而且更让人沮丧的是,现场除了寿星本人,就只有她一个。林白曾设想过无数种独处的可能,但真正上演的却是第N+1种,预先套好的招、设计的对白全无用处了。

    不能自乱阵脚,林白站起来打量着四周。她不动声色地摸了摸沙发靠背的缝隙——没有灰尘,又抬头看看玻璃灯罩——很洁净,墙上是莫奈的画,桌巾是绿色的格子布,没有污渍……这真是一个30岁单身汉的家吗?

    林白的脑袋再次混沌一片,不想了,见招拆招吧。她踱到客厅的另一边,发现一个精致的酒柜。林白不懂酒,但还是看出了蹊跷:喜欢藏酒的人一般都是术业有专攻,有专门收集葡萄酒的,有专门收集威士忌的,也有到处搜罗白酒的。但这个酒柜虽然不大,却是包罗万象,既有那种一看就很昂贵、连瓶盖都镀金的洋酒,也有整齐躺着的红酒,有国产的西凤茅台五粮液,也有小瓶子的二锅头,甚至还有罐子特别设计的啤酒……想从爱好看出他的本来面目?这也太不可靠了。

    “你喜欢哪个?”背后很近的地方传来他的声音,林白吓了一跳。

    “没有,我不懂酒。”林白向左闪一小步,率先出招,“你收藏的范围很大嘛。”

    “算不上收藏,只是觉得有趣,品酒如品人。”对方四两拨千斤。

    “怎么讲?举例说来听听。”少说多听,最保守的战术。

    “比如啤酒就像朋友,咕咚咕咚喝下去,又爽口又解渴,简单,还不会醉得找不着北。”

    “那这个呢?”林白指指二锅头。

    “这个就像家人,郁闷了狂饮滥醉一番,说说胡话,不用遮掩,心里痛快。”

    “原来如此,照你这种理论,它们,”林白指着最上层的一溜洋酒,“它们岂不是官太太?外表金碧辉煌,内容却无可回味。”

    “哈哈,精辟!我本来觉得它们像爆发户,你这么一说,官太太也挺贴切。”

    几句夸奖,林白得意忘了形:“那你说,红酒像什么?我觉得红酒像情人,你觉得呢?”话一出口,林白心里直呼糟糕,怎么扯到情人去了,难道是潜意识作怪?

    他却似乎并不在意:“我也这样觉得,”说着拿起一瓶红酒,狡黠地说:“身段玲珑,暗香浮动,酸酸甜甜,口味多变,说它是情人再合适不过了!”

    “有情人酒,就得有正宫夫人酒吧?”林白出一险招。

    他缄默不语,把手里的红酒放回去,又顿了顿,拿出角落里那瓶茅台:“喏,正宫夫人酒。”

    林白盯着他的脸,她还从未如此大胆地直视着他的脸,眼看就要分出胜负了,为什么他的表情依然难以捉摸呢?

    “国酒茅台,大家闺秀,沉静内敛,意韵无穷,可以喝一辈子,却不能随便喝。”他若无其事,又得一分。

    这就是谜底吗?林白的思维又开始乱了。

    他把茅台放回酒柜,退后一步,伸出双手把玻璃门轻轻关起来。林白能闻得见他衬衫上清洁的气味,甚至能感觉到他温热的呼吸。喀哒一声,玻璃门关起来了,林白紧张得一动不敢动,他却突然转身,向厨房走去,一边轻快地说:“差点忘了,早晨还买了螃蟹,蒸一下马上好。”

    是自己神经过敏想太多吗?林白连愤恨的耐心都消失殆尽了。

    他开始摆碗盘,背对着林白。

    “我们喝点酒吧,今天的菜很不错喔!”他突然说。

    思绪被打断了,“哦,好。”林白漫不经心地答应着。

    “你自己选吧。”他仍然背对着她,“选一种酒,我们来喝。”

    林白蓦地转过头,想看穿他结实的背,望见他的心。他到底在想什么?这是试探吗?还是暗示?面对偌大的酒柜,她觉得好可怕,哪种酒才对?哪种身份才对?朋友啤酒?情人红酒?还是……正宫夫人,茅台?

    最后,他们沉醉在茅台之中……

    国酒·国威·国魂

    刘永飞

    我军某部七连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每年新兵下连队第一件事,就是安排参观连里的荣誉室。七连是个英雄的连队,他在“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多次战役中战功显赫。在荣誉室众多的实物中,有一瓶“茅台酒”总会令新战士们长时间驻足,几乎每次都会有新兵问问这瓶酒的来历。既然把一瓶酒放在一个英雄连队的荣誉室里,这背后一定会有一个不平凡的故事。

    要说起这个不平凡的故事还要从1985年的老山前线说起。

    1985年春节刚过,贵州茅台酒厂组织去老山前线慰问,时任茅台酒厂党委书记兼厂长邹开良一行人,除带足其它慰问品外,还特意带上了国酒茅台。用国酒去慰问前线的英雄,这酒就不单纯是酒了,它某种程度上承载的是国人期盼——那就是希望人民子弟兵们早日凯旋。

    而这瓶茅台酒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来到七连的。能在作战条件恶劣的前线喝上国酒,是战士们万万也没有想到的,这让他们格外兴奋。但当时连长金琼德和政治指导员吴健龙商量后却宣布:立功后再喝这瓶酒!此时,战士们当然理解领导们的苦心,你想啊,要是在立功后戴着军功章再饮此酒,那意义自然非同凡“想”了。

    同年七月,金琼德、吴健龙分别调上级机关任职,消息传开,七连的官兵既高兴又依依不舍,新上任的连长、政治指导员一起琢磨:“老连长、老指导员带领我们出生入死,情同手足,如今他们要离开了,这瓶茅台酒他俩不喝谁有资格喝呢?”

    当老连长、老指导员听到这个消息,当即就急了,他们语重心长地对徐竹良和陈尧兴说:“每当看到这瓶酒,它就让我们想起当年和我们并肩战斗、为国捐躯的战友们,可以说是他们的牺牲才让我们健康地活着,才使我们国家的领土免遭损失,这瓶酒存在着就更能激励我们活着的同志,为国家、民族多作贡献、多建新功,所以这瓶酒我们不能喝,就让它时刻激励全连官兵吧!”最终,这瓶茅台酒被保留下来。

    后来,曾在七连当过连长、后被提为副参谋长的唐建国,1986年要转业下地方。临行前他来到七连告别。官兵们想到从此将与老领导天各一方,有人便主张用这瓶茅台酒为老连长饯行,再把金琼德、吴健龙一同请来,岂不是一举两得。

    唐建国知道后,诚挚地对七连官兵说:“今天我是来向我的老连队——“神炮连”告别的,不是来喝茅台酒的,大家的好意我心领了,今天高兴,喝其它酒都可以,唯独这瓶茅台酒不能喝。”于是这瓶茅台酒又没喝成。

    1989年6月6日,是七连荣获中央军委授予的“神炮连”四周年的好日子,在这个大喜的日子里,经过连队领导充分讨论,决定打开这瓶茅台酒,以示对这个节日的隆重庆贺。

    正当官兵们沉浸在欢乐中,七连突然接到上级命令,要求七连立即执行一项紧急任务。大家一致说,等完成任务后再喝吧。于是这瓶茅台又被放下了。后来七连的全体官兵经过努力,圆满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可是最终还是没喝这瓶茅台酒。他们决定把它永远保存下来,作为连队传统教育的实物,以激励全连官兵奋发向上,不断进取。为此,有个心灵手巧的战士还为这瓶茅台酒做了一个精美的盒子,镶上玻璃,把这瓶小心翼翼存放在里面,盒子上还书写着:“牢记人民关怀,不负党的重托”十二个字。就这样,这瓶茅台酒一直保存至今。

    如今,这瓶茅台酒在英雄的连队里静静地躺了23年,而这23年也正是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从发端向繁荣富强阔步迈进。回首往昔,这并不是在一个特殊时期一瓶酒与一个英雄连队的一个简单的佳话,更多的是承载了一段厚重的历史,她时刻提醒我们要建设一个强大的祖国需要什么,那就是需要一个像七连这样能打出军威,炼出国魂的人民军队,只有这样的人民军队才能保护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的成果。

    今天,如果你有幸来到七连的荣誉室参观到这瓶酒,甚至再有幸喝上我们的国酒茅台,相信你心底的那种国酒与民族自豪感的完美结合而传达出的意味会更加深刻。

    “女强人”不怕“男子汉”

    仲夏

    在中国众多美酒中,国酒茅台酒素有“男子汉”的美称,这主要是因为其度数高,后劲足,一般酒量的男人不敢轻易碰它,更别说女人了。然而在茅台酒厂却有一个出了名的不怕“男子汉”的“女强人”。

    话说1989年11月,贵州省作协组织省里的少数民族作家班成员来茅台酒厂参观采访,众作家们参观了茅台酒厂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酿酒作坊,看着井井有条的车间,齐全的现代管理理念,个个感慨万千。

    参观着酒厂,身陷氤氲醇厚的酒香之中,作家们肚子里的酒虫开始蠢蠢欲动,要知道这些作家所在的民族个个都有豪饮的传统,个别民族还以善饮为荣,比如“客家人”,据说家里来了客人,要不把客人灌醉就是没招待好客人,就有失礼之嫌,那是顶丢颜面的事儿,当然要想把客人灌醉,主人要是没几分酒量自然是不成的。所以这些作家们从小在这种传统的熏陶下,个个都是好酒量。你想想,今天他们遇见的是国酒茅台,他们心里能不痒痒吗?

    当天晚上,酒厂举行酒会,隆重招待作家们。此时的作家们早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同时他们还在思量今天来作陪一定得是个人物,否则这样的接待就不“对等”了,他们相信酒厂也知道他们这些民族作家们都有豪饮的传统,甚至今天来的都是酒仙级别的,那么,今天作陪的一定酒量差不了。

    然而,当他们知道当晚作陪的是女副厂长汪华时,他们都笑了。看到前来作陪这个“貌不惊人”的女同志,这些个民族作家们心想这酒量是不用再比了,高低已经出来了,然而,作家们还是心不甘,认为自己有些被轻视之嫌,于是大家个个撩袖把盏,决定给“国酒厂”一个下马威。

    可是,他们根本没有想到,今天来的副厂长汪华竟有着公斤级的海量。开始,这些大老爷们根本没把汪华放在眼里,经过十几轮的举杯换盏,你来我往,汪华面不改色,而自恃酒量过人的作家们早就昏头转向了,这下作家们算是彻底知道天外有天了,而且还是个“半边天”,结果还没到酒会结束,他们个个都白旗高举、缴械投降了。

    在整个招待会中,一直表现都很活跃的苗族作家吴恩泽深深被汪华颇具男人的豪爽性格和豪饮酒量所折服,钦佩之余,他硬着舌头连连夸赞汪华说:“我真的喜欢你哟!真的喜欢你哟!”此言一出,整个现场顿时笑作一团,此时的吴恩泽看到大家这么笑,一时还没明白是自己嘴里跑舌头了。

    事后人们重提起这件事,吴恩泽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是被女厂长多灌了两杯,说的大实话罢了,不过话又说回来,像汪华这样的不怕‘男子汉’的酒中豪杰可是真不多见呀!”

    其实汪华何止在饮酒上是豪杰,而在工作中更胜于酒桌上的表现。熟悉她的人都知道她还是个“霸气十足”的女强人。这些你看看汪华的成长足迹就知道了,

    汪华曾是五十年代末期毕业的中专生,来到酒厂后,她曾在车间背过酒糟、推过板车,制过曲药,可以说从茅台酒最初的一道工序到最后一道工序她都参与过并熟练掌握。由于她勤奋工作,善于钻研,又从一个基层女工成长为副厂长、省评酒委员会委员。几十年来她一直没有离开过制酒、品酒、勾兑酒、化验酒、分析酒。是人们公认的既懂酒又能驾驭酒的女工程师,也是厂里唯一敢碰“男子汉”的人。

    其实,茅台酒厂就是有了像许许多多个像汪华这样巾帼不让须眉的员工,她们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攻难克坚,也正是因为这样,国酒茅台才能历经百年的风风雨雨而屹立于世界美酒之林而不倒。

    祖父的酒壶

    王海椿

    在我的家里有一个很旧的军用水壶,一直挂在堂屋的墙上,初见的人都会觉得很奇怪。他们不知道,这是我们家人怀念祖父的最好方式。

    水壶是我祖父留下的,他很爱喝酒。祖父是个鞋匠。每天出去的时候,都不忘把一个军用水壶往腰间一挎,那里面装着酒。他干活歇息的时候,就从口袋掏两个花生米嚼着,喝一两口酒。

    说起来,祖父在伪县政府当过差,其实也就是个勤杂工,主要负责扫地。有个国民党勤务兵和祖父很谈得来,两人经常在一起聊天。那个勤务兵调离时送给他一个军用水壶,祖父当宝贝似的收着,后来就成了他从不离身的酒壶了。伪县政府倒了以后,祖父就在城里学了鞋匠的手艺,摆了个修鞋摊。祖父晚上回家,带个咸鸭蛋,就是下酒菜。我和弟弟看着咸鸭蛋,只流口水。祖父就说想吃吗?这是下酒的,想吃得喝点酒。说着就把军用水壶递到我们面前,我们只用舌头在壶口舔了一下,直觉得很辣很辣,祖父就用筷子挑一点点鸭蛋给我们吃。

    我们村是个“杂拼村”——大多是解放前从外地逃荒至此落户的难民,那时村里人都很穷,祖父因为在县城修鞋,日子过得显得比别人滋润些,这引起了一些人的忌妒。“文革”期间,村里要批“地富反坏右”,有人就把祖父在伪县政府当过差的这桩历史翻了出来,于是祖父就成了批斗对象。

    他们把祖父补鞋工具砸了,说他修资本主义的鞋,过着资产阶级的生活,整天喝酒!批斗会上,祖父腰间的酒壶,被造反派一把拽下,丢到地上,踩得扁扁的。

    晚上祖父摸到开批斗会的地方,在土沟里找到了酒壶。回到家,他用一节钢筋从壶口抻进去,把瘪了的地方弄鼓起来,最终酒壶被弄得疙疙瘩瘩的,像个大蛤蟆似的。祖父照例灌了点酒进去,狠狠喝了一大口,然后把酒壶收了起来。

    有时一天批一次,有时几天批一次,每次批斗下来,祖父都累得直冒汗。回到家,照例拿出酒壶,喝几口酒。可是,家里的一小点酒很快喝完了,祖父不能去修鞋,再也没钱买酒了。

    转眼到了春节。那时穷人最盼过年,又怕过年。盼的是小孩子,过年有好吃的;怕的是大人,没钱买年货。我家的日子很艰难,眼看春节就要到了,还没有秤猪肉的钱,更别说买酒了。可祖父说,怎么也得弄点酒,没有酒喝,不算过年。腊月二十八,祖父去了趟县城,回来提着个布袋子,里面装着一块肉和两瓶散装酒。原来他是靠老面子,从县城老相识那里,赊了点肉和酒。

    年三十,全家人在一起吃年饭,其实主菜也就是很少的肉加上一锅菜。那天,祖父喝了有半斤多酒。他说,有酒喝是福呀。

    后来,“文革”结束了,祖父才得以解脱,他又可以把酒壶挂到腰间了。

    那时,祖父喝的都是打来的散装酒,多是6毛钱一斤的“山芋干酒”,最好的是8毛一斤的“高粱酒”。后来,父亲到乡中学当了教师,母亲在家种地,农植物也是年年丰收。生活好了,我们家不再买散装酒了,经常喝的是地产的高沟、洋河、汤沟酒。酒的包装也越来越漂亮,但祖父还是习惯把酒倒进那个军用水壶喝。有一次祖父说,听说茅台酒很好喝,不知到底是什么滋味?我说,等我长大了挣钱,一定买一瓶给您尝尝。

    但祖父没有等到这一天。他临终前从腰间摘下酒壶,递我到手中,说:“把这个留下,想爷爷的时候,就为爷爷斟两口酒……”

    后来,我到广州工作,因业务上的关系,认识了一个贵阳的朋友,他来广州玩时,给我带来了两瓶茅台。回家乡时我把酒带了回去,刚一打开,那醇厚的芳香满屋四散。父亲抿了一小口,连夸好酒好酒,真是难得一尝呀!突然,父亲沉默了,望了望墙上的那个旧水壶,说,可惜,你爷爷没能喝上这么好的酒。

    见父亲这么夸茅台,去年春节,我又特地买了两瓶带了回去。

    父亲又说,要是你爷爷还在就好了。他取下墙上的酒壶,把茅台酒倒进去。我和父亲来到祖父的墓地,虔诚地向祖父敬了三杯酒。我们告诉他,我们赶上了好时代,过上了好日子。

    但我还是常常想起祖父的那只破军用水壶,怀念那里面飘出的淡淡酒香。回忆是为了珍惜,往事是我们心灵的养分,每当想起逝去岁月里那辛酸的一幕幕,我会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每一点幸福。

    半瓶茅台一生情怀

    欧阳卓智

    秋来,风起,雨滴梧桐。

    夜半,未眠,想念阿贝。

    和阿贝相识有些意外。

    那年,全省大学生运动会,我们学校的篮球队和另一所高校篮球队争夺冠军。当时我刚上大一,在运动会组委会帮忙组稿,就喊了一些人去助阵。没想到不是球迷的我,一下子就看呆了。两队交锋,旗鼓相当,分分紧咬,气氛紧张又热烈,最后三分钟时,我校10号球员突破重围,腾空跳跃,连连得手。更为惊奇的是,就在锣响的前一刻,10号飞一个三分球,稳中!漂亮夺冠,全场沸腾,队员们将10号抛向空中。有人告诉我,那个10号叫阿贝,是物理系的研究生!

    我来了兴趣,混进庆功宴,大家正闹腾,阿贝笑着从自己的背包里摸出了一瓶酒,有人惊呼,啊!贵州茅台?!有人笑道,阿贝早就胜券在握嘛!阿贝自信地说,那当然。他给在座的斟酒,最后轮到我,我是一个滴酒不沾的人,见白酒更是怕得要命,赶紧推辞。阿贝见我把酒杯藏了,顺手就把酒瓶放在桌旁。他去和大家举杯时,也不知我的右手怎么划拉一下,“嘭”一声,酒瓶倒地,酒水全洒了。满室的清香扑鼻而来,啊呀——大家一喊,我一时蒙了……有人冲我叫,你怎么回事啊,难得这么好的酒,国酒呢!还有大半瓶呢!弟兄们还想好好乐一乐的,真扫兴!还有人开始讽刺,什么人也到这里来,耍笔杆子的瞎掺和什么呢?我脸发烫,任谁都知道茅台酒贵,十年前的学生兜里能有几个钱啊,眼泪不争气地往外冒,我急急地对阿贝说,我赔你茅台,我赔你……阿贝笑道,哈哈,你拿什么赔?你就有钱现在也买不到罗!阿贝又指着他的队员说,你们不要说了,她是我小妹,真的,不许说我小妹。谁再说我跟他急!我破涕为笑。

    后来我从伙食费中省下一些钱,又找同学借了点,真的去物理系找阿贝要赔他茅台,他点着我的鼻尖哈哈大笑道,整一个傻小妹!

    我以为他那次开我的玩笑只是帮我解围,不料他真的当我是他小妹,常来文学系找我,带我看球游泳打乒乓,假期领我上云南飞海南。还有还有,总之有了什么难处,他好像会算,立马就出现。一直到我毕业,他当时正考博,百忙中还跑来帮我定论文选题等等……

    我闯了祸却得个这么好的哥,我好得意。得意就常常忘形。大大咧咧不管不顾的,有点肆无忌惮。一次我去北京学习,他说要来送站,可左等右等也没见他的影子,差点误了我上火车。他后来打来电话,一个劲说,小妹小妹对不起,我让系里的事给耽误了,赶到站台晚了几分钟。我……不等他说完我就直嚷嚷,少来吧,谁是你小妹啊!小妹是随便好叫的啊?

    后来他的哥们和我说,那会儿他当场就红了眼圈。你说别的都行,就是不能那样说阿贝。他是真心拿你当妹妹。因为他上中学的时候,他的亲妹妹和同学下河游泳,呛了水再没上来,他捶胸顿足打自己,说没照顾好妹妹。许多年,谁一提妹妹他就流泪……我这才恍然大悟,从此柔软、乖顺。而阿贝呵护我更甚。

    那一年,阿贝出国留学,我想送他一件礼物,逛了好几天商场,总觉得买什么都嫌俗,最后灵机一动,送他一瓶极品茅台。他愣住了,盯我好久,问,你还记着啊?

    是……我本想说加拿大的冬天特别冷,茅台酒可以御寒。可话没出口已是泪雨滂沱。

    阿贝大概没想到惯常嘻嘻哈哈的我,对他的远行竟会这样的不舍。他一下搂紧了我,说,好小妹,哥会常常回来看你的。他找了一个同样的酒瓶,把那瓶极品二一添作五,留了一半给我。还说,喝一点,心里暖。

    阿贝出国之后,我几乎天天拿出我们在玉龙雪山下的合影,看看看看看想想想想想……他是那样的阳光、那样的爽朗、那样富于真情……我无可救药。但我知道我和阿贝不是爱情故事,从一开始就不是。他有很好的女友,他是一个非常理性的人……可我,管不住我的思念,像那装在瓶子里的茅台酒,时间越久香味越浓,夜来,梦中,这份情怀浓得化不开……

    过了两年,阿贝回国一趟。见了面,话并不多。只是想着法儿帮我做事。有一天,可能硬是憋不住了,说,小妹,你也不小了,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我一怔,回答,我哪棵树上也不吊!很有点斩钉截铁的味道。

    他“扑哧”一乐,笑我幼稚,但我分明感到了这笑里还有些什么隐藏着。一种很锋利的东西从心上划过。

    从此,我消失了,消失在阿贝所有的视线里。

    不想让他牵挂,不要他再有负担。然而眼泪还是轻轻地往下掉,这么多年我是怎样地依恋他啊!

    时光苍凉。不是爱的人就可以和他在一起。宿命给我的结局,或许只有忘记。我应该去爱上任何一个陌生的人?

    偶尔,我会悄悄地打开阿贝留下的半瓶茅台,呷一小口,清凉爽心,以缓解思念的疼痛……

    茅台情结

    申弓

    老八公如西边落日,放倒在地铺上都三天了,却一直气若游丝,就是去不了。老八公的眼光总是盯着小窗口。??

    这时,老八婆刚从城里赶回来,取出一个精致的酒瓶,放到老八公的眼前,只见老八公的眼光一亮,手指一动。老八婆拧开瓶盖,就着盖子给八公倒了一勺,放到老八公的唇边,慢慢地渗进嘴里,老八公啧了啧嘴,那眼睛便慢慢地闭上了,面上出现了微微的笑容。

    众人抢过老八婶的酒瓶子一看——啊,茅台!原来这老八公是恋着国酒茅台!

    三十二年前——

    小八子从小就学会了饮酒,可都是饮那些糖波酒。所谓糖波酒,即是糖厂里用吉水酿制的白酒,这种酒度数较高,喝起来容易醉人,而小八子却能喝上一斤也醉不倒,这在乡里算是能喝的了。一天,他们刚参加完一个批斗大会,一帮人集结在镇上的小酒店里正喝着,他的老师,一个见过世面的知识分子也来了。酒间,聊起了酒。一个说,最好饮的是黑糯酒。另一个说,那不算酒,只能算为饮料,带甜味的。一个说,木薯酒最好,这自然是从价钱上说,那时是九分钱能打一斤。另一个说,饮酒还是饮米双酒,既醇也不伤人。小八子说,要是米双我一餐可以饮三斤,不划算。问到老师喜欢什么酒。老师说,我吗,最喜欢的是茅台,可我饮不起。大家都是第一次听到茅台这个名字,自然要老师再说说。老师便说出了茅台出名的故事:你们知道吗?我们国家的茅台,早在1915年到巴拿马参加万国博览会,开始没人问津。

    后来,老板自生闷气,认为这么好的酒竟然没人要,便自喝了一瓶,趁着酒气,在展厅里撒野,将一瓶摔于地上,那酒香飘到了每一个角落,引得所有与会人都流出了口水,纷纷前来订购。自此,我们的茅台便出了大名,听说周总理就最爱喝这种酒。    啊,周总理爱喝的,一定是好酒。小八子认定了这个理,下决心要喝上一回。可一到商店去看,那价格吓了一跳:一斤装9元9角!要知道,这时的鸡蛋才是3分钱一个。也就是说,得攒330只鸡蛋才可以购得一瓶。那时家里也只有鸡蛋,于是,小八子天天抓虫子喂那三只母鸡。待最后攒够了十元钱的时候,兴冲冲地来到镇供销社,要买那瓶茅台。可就在他走向供销社台阶时,他看到了女同学阿秀,两眼肿得得桃子一样,便停下来问为什么,阿秀诉说她的母亲得了急病,现在卫生院里动手术,家里却拿不出10元钱来。小八子听了,二话没说,便从贴身兜里掏出了钱到了阿秀的手上。    阿秀的母亲得救了。阿秀也变成了小八嫂。

    二十四年前——

    小八婶得知小八叔对茅台的痴情,更深感小八叔对她的好,为了能让小八叔喝上茅台,小八婶跟小八叔一起攒鸡蛋。家里的母鸡添到了十只,甚至连坐月子也舍不得吃蛋,省出来让小八叔去卖。好在这时的鸡蛋得了价,已卖到了5角钱一个,也就是说,一个鸡蛋顶上以前17个了。这天小八叔带上所有的钱,到学校为儿子交了学费,剩下来的就下决心买瓶茅台回去。可小八叔到供销店一看,吓,那茅台长得比鸡蛋更快,变成了250元了。看着手上那可怜的钱,小八叔无奈地回了来,小八婶早已做好了小八叔爱吃的下酒菜:一碟猪耳朵,一碟炒花生和一碟老虎菜。看到小八叔两手空空回来,问:怎么?没买?    又长了,跟不上啊。    那我们再攒吧。

    十年前——

    这时,茅台已升到了420元。八叔看看老是靠攒鸡蛋,那这辈子是喝不上茅台的了。便用自己的三间土房抵押,向信用社贷了三万元,在海边搞了个虾塘养虾。养虾是一项不错的事业,可一靠技术,二也靠运气。第一年下来赚了,还清了贷款,剩下的资金马上购进虾苗、饲料及药物,打算大干一场。不想那虾长到如筷子大时,一场台风,连着罕见的大海潮,将他的虾塘吞没了。风停雨住时,八叔的信心也随台风去了。清塘剩下几千元,八叔便买回五十只母海鸭,每天赶出赶入地跟着那些老鸭,每天里总是瞅着每个鸭屁股要鸭蛋,好在现在的人都爱吃那些吃小鱼小虾小螺产的海鸭蛋。半年多的时间,八叔已攒了六千多元。老八想,这回总可以买得一瓶茅台了吧。正高兴之际,儿子跑来报喜:考上了中山大学。这确实是件值得高兴的事,一个村子,甚至一个乡多会儿出个大学生?可那学费也令人头疼。六千多元全给了儿子还差一半!茅台,对不起了。经过多方筹措,儿子终于如愿地上了大学,可每个月还得供给生活费。于是,八叔就只好更加看紧那些海鸭屁股了。等到儿子大学毕了业,在城里找到了工作,又要娶妻子买房子买车子生孩子,叔八还得赔上个老婆子,让八婶也入城去带孙子了。

    日前——

    老八婆赶了回来,还好,总算让老八公如了愿,黄泉路上没有留下遗憾了。

    一只茅台酒瓶

    邓建华

    在父亲的遗物里,有一只空空的茅台酒瓶,我一直不肯舍弃。父亲是一个平常人,在我的记忆里,他这一生中,没有谁为他倾倒,只有酒瓶子,一个个为他倾倒。

    他爱酒,始于少年。听说是因为家里蒸谷酒,他在边上帮忙添料,偷酒喝,慢慢也就离不开酒了。

    在我的记忆里,父亲最开心的事,便是劳作之后,端出几杯酒,和左邻右舍团坐禾场边,你一口我一口地喝。当然,酒是低劣的红薯酒或稗子酒,但氛围却不亚于办喜事。他们一边喝着酒,一边唱着花鼓调,间或来一段民间传说,调侃几句晕话,只喝得看月亮的眼朦朦胧胧,才肯进屋歇息。

    生活的艰辛和尴尬,便在酒气和歌声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那年,贵州大伯父要回,先来信问父亲,希望给他带点什么。大伯父是当兵出去的。他很诚恳地问这,一是感到自己出去这么多年,祖父母都是父亲在供养,自己尽责太少,欠兄弟的太多,应该回报,二是兄弟多年不见,不知该怎么表达。

    父亲收到信后,直接就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听说你那边有种酒,闻着都醉了,喝着赛神仙,不知能否捎瓶回来。

    说实话,在肚皮都填不饱的年代,这是最奢侈的要求。父亲也就是说说,他估计伯父也不会真当一回事。

    我也不知道,就几十元钱一月,还要喂家糊口的大伯父,是花了怎样的功夫,才弄到一瓶酒的。总之,茅台酒是给弄回来了。

    父亲抱着那个瓷瓶,左瞧右看,不肯松手,那份高兴劲,像是捡了金元宝。他马上悄悄通知常来的几位邻居。

    大伯父有点不高兴,警告说:这瓶酒,可能比你这一仓早稻谷还贵,你就省省吧,自个慢慢地品吧。

    父亲马上应允,打发走邻居。

    过了几天,大伯父要回贵州去了。等大伯父前脚走,父亲后脚就出门邀人。

    好家伙,一下来了十多个,有的还带来二胡和笛子。大家坐在月光浸润的樟树下,凝声静气,像是等待一个神圣的时刻来临。父亲打开了那瓶茅台酒,一股清香漫延开来,喧闹的蛙声变得温顺,悠悠的晚风变得清凉。酒香染醉了乡村的夜晚。就这样,一个酒杯在他们手中传来传去,轻轻咂一下茅台酒,品味一下传说中的玉液琼浆。然后嗓子痒痒的,父亲就带头唱起花鼓段子。歌声书写了他们喝酒史上的辉煌顶点。

    这一夜,成了他们日后许多年的谈资。

    酒喝干了,有收废品的,想出高价来收这酒瓶,父亲反正不松口。把那酒瓶紧紧地锁在柜子里,有了好谷酒,就拿出来装。每每把谷酒当茅台喝,喝得豪情满怀,就把苦日子当神仙日子过。

    前几年,父亲得了食道癌,人生的旅程走到了尽头。饭吞吐咽不下去了,酒也更无法喝了。

    可有一天,我分明看到,他从那只茅台酒瓶中倒出一杯酒,在浅斟,十分陶醉。天啦,都什么时候了,还喝酒?我赶过去抢过酒瓶,一闻,没酒味。是白开水?

    父亲笑曰:死,其实不可怕,人都有那么一天。只是现在,要是还能喝一口,多好!

    父亲的眼里,流露出对美酒的无限向往,对美好生活的无限留恋。我心底湿透了。我知道,他是在怀念,那和大家一起分享快乐的美好时光。

    我将那个茅台酒瓶珍藏着,像藏着一个传家宝。

    其实,在芸芸众生里,无数的父亲,都像故乡的一丛茅草,春去秋来,生老病死。他们勤劳,他们友善,他们豁达,活得无怨无悔。

    一个朴实无华的父亲,不只有酒瓶子为他倾倒,还有他的儿子,始终为他不屈的精神,和乐观的生活态度倾倒。

    我与茅台酒的故事

    刘绍泉?

    第一次听到茅台酒还是在我很小的时候。听父辈们说茅台酒是中国最好的酒,但我从没见过,更没喝过。学会喝酒还是到部队以后。那时因为工作需要,要经常陪首长下部队考核干部,考核领导班子。下边招待少不了酒,不喝是不行的,我也只好硬着头皮去喝。多年来各种白酒没少喝,但却一直没喝过茅台。在我心里,茅台是国酒,是国家名牌产品,不是谁都能喝到的。所以,能品尝一下茅台的醇香滋味,一直是我的期望,甚至是奢望。有缘的是,我的这种“奢望”还真的实现了。那是我一生中唯一一次喝茅台酒,每每想起来还会异常兴奋。那是在我提干六年后的1990年,当时我还在师干部科负责全师的干部档案管理、干部统计、薪金调整、班子考核等几项工作。这一年,在全科同志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受到上级首长的高度赞扬。统计工作获得了集团军综合评比第一名,档案管理获军区评比第二名,我个人被军区评为档案工作先进个人,受到了军区的通报表彰,荣立了二等功。辛苦了一年,又获得了这么多荣誉,大家就想庆贺一下。恰好,那天同事龙老兄请我们到他家去喝茅台酒。于是我们准时赴约。龙老兄准备了两种酒,一是茅台,二是泸州老窖。

    先喝的是茅台,这是他珍藏了十几年的唯一的一瓶茅台酒。在我们的印象中,茅台是很神圣的,只有在国宴上外宾和国家领导人才有资格喝。而现在,我们这些名不见经传的普通战士也能喝上茅台酒了,那种兴奋与荣耀真是无法形容。我们同去的有五个人,要分享一瓶茅台酒,可见“狼多肉少”是无法满足要求的。于是,我们不分大小,平均分配,连平素不喝酒的,也不愿放过这个难得的机会。一瓶酒,我们一人一杯,轮流坐庄。说几句话,抿一口酒,气氛融洽而热烈。轮到我时,出于对茅台酒的喜爱与珍惜,我总是一点一点地把酒倒在舌头上,再细细地品咂那种浓郁的酱香味,生怕一口喝掉,连味道都没有品尝出来而把“茅台”两个字都辜负了。两个多小时后,我们才把这瓶茅台喝光,不是喝得太慢,而是实在舍不得喝。龙老兄说:“这酒是好,就是太少了!先让弟兄们高兴高兴,以后有机会再喝。”大家也纷纷地说:“挺好的,能喝到这么好的酒,已经很荣幸啦!还别说,喝茅台的感觉就是不一样,一杯下肚,感觉很柔和、耐品、不刺喉、不口干,不上头,酱香明显,协调醇和、回味无穷,真好!”那一天,大家喝完茅台后就没再喝泸州老窖,为的是让茅台酒的香味能在口中多保持一段时间。

    从此以后,我对茅台酒又有了感性认识,喝过茅台酒也成了我引以为骄傲的资本。每每谈论起来,我都会自豪地说,我喝过茅台,那种自豪感丝毫也不亚于考试得了一百分,买彩票中了头奖。只是可惜的是,直到现在我却再也没喝过茅台,那段在部队时喝茅台酒的经历也便成了我永远的记忆。

    迄今,茅台酒一直是中国国宴上的精品佳酿。至于我们普通人家,如果招待客人的餐桌能摆上一瓶茅台,那招待的规格一定是提高了很多。至今我仍然记得一句描写茅台酒的诗句:“风来隔壁千家醉,雨过天晴十里香。”这形象是那么贴切,这赞叹是那么传神,难怪茅台在人们的心中已经神化了。这不是盲目的崇拜,而是茅台酒本身的魅力使它香飘万里,醉暖千家的。

    茅台,我愿续写与你不离不弃相亲相爱的故事。

    遗憾的孝心

    天涯

    父亲是极爱酒的。

    据他自己说,15岁那年,他喝下了人生第一杯酒。大冬天,父母双亡的父亲,在师傅家学木工手艺。师母看他冷得实在受不了,就偷偷倒了一小杯师傅喝的黄酒递给他,说喝了就会暖和。父亲接过,仰头一口灌下肚去,结果因喝得太急,呛得他满脸通红,这一咳,倒是驱散了不少寒意。

    不知道是不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父亲喜欢上了这杯中物。自从我有记忆起,父亲不抽烟,就爱喝点酒。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家家户户条件都很差,由于父亲吃的是手艺饭,当时他在县城的一个建筑公司工作,经常跟着建筑队到处造房子,一个月回农村的家一次。这一大帮年轻的建筑工人在一起,工作之余,大家就凑在一起打打纸牌,喝点劣质的酒,解解乏。父亲的酒量在日积月累中变得越来越好。

    等到九十年代,这酒的品种多了起来,条件也比过去好了,父亲自然也喝得更欢了。黄酒、啤酒、白酒。有什么酒喝什么酒,每餐多少都要喝一杯。但好酒是喝不起的,比如茅台。很多次听父亲说,这茅台酒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喝,他说这是很高级的领导才能喝,普通老百姓哪能喝?虽然他心里很渴望,常在不经意中流露出对茅台酒的向往。

    父亲对酒的感情,我和两个妹妹是不了解的。甚至我们还跟母亲一起,对父亲的这个爱好颇有微词。因为每次父亲喝了酒,话就变得特别多,而那些话偏又是我们最不爱听的。可父亲说,他这辈子没其他爱好,就喝点酒,如果连酒都不能喝,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见父亲把喝酒上升到活着的意义这个高度,我们自然也就不好再反对。更何况,父亲虽爱喝酒,但每次喝的量并不多。

    后来,我到成都去打工,每年回家,总不忘给父亲带上两瓶白酒,但不是茅台。不是没想过给父亲买茅台,可总觉得价格有点高,认为都是白酒,应该味道差不多吧。

    记得有一次,父亲在喝我带来的四川产白酒时,突然说,他尝过茅台酒的味道,他在一个局长家里做装修时,人家请他喝的。

    我好奇地问,这茅台酒到底是啥味道?

    父亲说,茅台酒是酱香型的,喝了不会上头,不刺激,口感很好。然后他指了指桌上的小酒杯,说我买来的是浓香型的白酒,味倒是浓的,就是感觉有点冲,没有茅台好喝。

    我吐了吐舌头,没有说话。心想,那当然,要不这茅台也不会成为国酒,价格也不会这么高,总是有理由的嘛。

    父亲想归想,自己是不会掏钱去买茅台喝的,他很节约。而我虽有想给他买瓶茅台喝喝的孝心,可一直没有行动,总觉得以后有的是机会,等有钱了一定给他买。

    没想到,去年父亲病了,上医院一查,肾脏和肝脏都出了问题。动了手术后,医生警告父亲,从今以后再也不能喝酒了,再喝下去,等于在喝毒药。

    已经喝了四十多年酒的父亲,就这样突然断了与酒的缘分。这其中的痛苦,恐怕也只有父亲才清楚。

    当医生告诉我们父亲的病情后,我从来都没有这样后悔过,后悔没有在父亲身体健康时候,给他买一瓶茅台酒好好品尝。

    我想给父亲买一瓶茅台,这个念头疯狂地缠着我,可我又怕,怕这酒会害了父亲,加速他的病情发展。因为我可以百分之百地肯定,如果我给父亲买了茅台酒,他一定会偷偷地把那瓶酒喝完。对他来说,喝一瓶正宗的茅台酒,似乎已成为一个情结。

    忍不住,在私底下与母亲和妹妹们商量,结果遭到她们的一致反对,因为父亲的肝和肾已变得非常脆弱,不能再受酒精的刺激了。无奈,我只好在心里对父亲说一声对不起。

    前几天,参加一个饭局。

    席间,我惊讶地发现,主人招待我们的居然是53度的飞天茅台酒。瓶体是我非常熟悉的白玉色,防伪瓶盖上挂着细细的红绶带。白底红色的中国贵州茅台酒几个字很有气势地贴在瓶体中间。

    来一杯,来一杯。主人握着酒瓶,给大家斟上了门前杯。

    我是不喝白酒的,可这杯茅台酒无论如何我也要把它喝下去。也许,在我的潜意识里,这杯酒我是替不能再喝酒的父亲喝的。

    来,为我们的健康干杯!

    举起晶莹的酒杯,我听到玻璃与玻璃的清脆声,穿过绵长幽香的酒液,直抵我情感的心扉……

    借酒行事

    于卓

    说到我的婚事,就得提提茅台酒,而提了茅台酒,自然就要讲讲我哥哥。我哥哥也算是个有出息的人,安身北京,是国家某部的公务员,那年哥哥从北京回湖南老家,带了一瓶正宗的贵州茅台酒。

    我们家里阳气比较足,齐刷刷兄弟五个,住在韶山区最偏远的农村,田景不盛,人气不旺,黄土是我们这里唯一的财富。过日子总得有奔头,而且是越不景气越有盼头。在农村,房子是压在我们庄稼人心头上的大事儿。1976年,我们家东拼西凑,从亲朋好友那里借来几百块钱,满心憧憬地将茅草屋改建成了五间土砖瓦房。

    土砖瓦房似乎给我带来了一些好运,那年我考取了大专,带着某种说不明的兴奋,离开土砖瓦房开始了我的另一种人生。毕业后,我被分配到本市一所农村高中学校,每月挣三十多块钱的死工资。每次工资到手后,我得算计着花,因为还要拿出一些钱来,给父母偿还盖土砖瓦房时拉下的饥荒。

    后来在我二十五岁那年,一位好心的长辈给我介绍了一个对象,说对方是家里的独苗,人长得要模样有模样,在纺织厂上班,而且她父母都是按月领退休金的人。那时她们的厂子,虽说是吃计划经济的大锅饭,但日子普遍好过,福利好得也是让外人眼馋。她每月挣到手的钱,有时能从二百上下浮动到三百左右,令我感叹。

    记得我们相识后不久,我心里的落差就显现出来了,感觉到我们之间在许多方面都不能比,同时也意识到她对我不是很热情,交往就有些疙疙瘩瘩。我这人拿得起放不下,我非常喜欢她。可是恋爱这事儿,剃头挑子一头热哪行,我得想办法让她的芳心升温。怎么才能打动她的芳心呢?愁了一些日子,我终于等来了表现的时机。

    那天哥哥讲,喝他从北京带回来的茅台酒,一来孝敬辛劳的父母,二来哥几个热闹一下。听了这话,我灵机一动,脑子猛然间开窍,悄悄溜出家门。

    我来到了女友家里。路不算近,二十多里地,我只用了一小时二十分钟不到。见到女友父母,我把早已编好的词儿甩出来,说是父母今天特地让我来请二老过去见见面,吃顿饭。不等二老反应,我又跟上说,其实也没什么大鱼大肉,就是准备了一瓶茅台酒。这后一句话,显然分量十足,可我却是故意说得有一搭无一搭,只是把住音调不跑不散。后来我心里索要的那种气氛,果然就给我的小表演制造出来了。她父母都是好酒之人,一听说有茅台酒喝,眼里就不由得放出了亮光,嘴上嗬嗬哈哈,手上的动作也不少,说过去只是听人说韶山宾馆里,存着两对茅台酒,没想到这辈子也能有这么一回口福,满口应下。看着眼前这二位多少有些失态的贪酒老人,当时我并不觉得好笑,因为在当时的农村,能喝上茅台酒,怕是一般人家做梦都做不到,甭说喝到嘴里了,就是能看上一眼茅台酒,那也是你有身份、有地位的象征!

    爸、妈,你们这是干什么去啊?这时一个姑娘,推着一辆全新的飞鸽单车进了院子,看着从头到脚换得整整齐齐,脸上眉开眼笑的父母有些犯蒙。我心里一阵急跳,我知道她这是刚刚下班回来。她父母让她一起去我家,她问去做什么,她父母许是心情好,就不说开,跟女儿卖关子,女儿就更是一脸蒙在鼓里的表情了,还不时地偷看我。我身上热乎乎的,意识到是时候了,我得趁热打铁,借酒行事,自己的梦自己圆……

    那天的茅台酒,醉了她父母的心,当下就把女儿与我的终身大事敲定了。一瓶茅台酒,就这样让我在受阻的爱情河流中,找到了解围的渡船,香醇了我的生活。当年那个空茅台酒瓶,我至今保存着,置放在爱巢里最显眼的地方,闲暇时,我和妻子一回想起昔日这瓶茅台酒赋予我们浪漫的爱情故事,心里仍然有股初恋的滋味。

    茅台酒尽孝

    汤其光

    每天晚饭前都是父亲最幸福的时光。他会急切切把心爱的小方桌搬到院子里,回头招呼正做晚饭的母亲,弄个菜来,我要喝两杯!不待母亲回答,便宝贝似的打开那塑料酒桶的盖子,凑到跟前长长的吸口气,全身心的享受着酒香渗透心肺的感觉。倒上酒后,父亲会盯着杯子里的酒注视一会儿,神态专注而安静,渐渐地他和酒便都融入了一片金黄色的夕阳余辉里。

    父亲爱喝酒,但不酗酒,每天晚上都喝,每次只喝三杯,从不少喝也不多喝。自己喝如此,来了客人也是如此。记得有次在外地工作的舅舅来家,全家人都很高兴,父亲陪着舅舅喝酒,三杯酒后就摆手说我好了,你随意。母亲就劝他,说今天小弟来了,你就不能再陪他几杯?破回例!父亲摇头,满脸的歉意,一个劲的说,我是真的喝好了。舅舅过后对母亲说,姐夫是真懂酒的人,因为爱,所以珍惜,把酒当成人敬了。

    父亲爱喝酒自然也爱评酒,哪地方的酒有什么特点?什么来历谈起来都如数家珍。他对全国的酒比较来比较去,最推崇的还是茅台酒,说茅台酒是国酒,列第一绝对是天经地义的事。见我有些疑惑地望着他,父亲便详细的讲解起来,说小光,你知道我为什么说他是第一白酒?因为茅台酒有不同于其他酒的整个生产工艺,生产周期7个月,要经过八次反复蒸馏,蒸出的酒入库贮存4年以上,再与贮存5年、8年、10年、20年、30年、40年的陈酿酒混合勾兑,最后经过化验、品尝,方能出厂。说完,一脸敬仰的表情,最后感叹道,这那是在酿酒?就是在精心制造件艺术品吗!

    父亲如此推崇茅台酒,却从来没有喝过。我小时候听他每次介绍完茅台酒后都有些失落地叹口气,自言自语地说,如果那天能喝上一杯就好了。但向往也只能是向往。因为当时才改革开放,家里也是才解决温饱问题,喝茅台酒也只能是个梦想。我见父亲那样总有些不忍,就有些豪气地对他说,爸爸,等我长大挣钱了一定给你买瓶茅台酒。父亲听了高兴的一个劲地点头,脸上的笑像盛开的花,连说好好,幸福的好像马上就能喝上茅台酒似的。

    终于我长大了,大学毕业参加了工作,领到参加工作的第一个月工资,我便拉着女朋友向商场奔去。积压了太久的梦想一旦就要实现,我的心里竟又些紧张,兜里的钱也被攥的湿漉漉的。在茅台酒专柜面前,我用不容置疑的口气说,来瓶茅台酒。

    女朋友看了看酒的价格,轻轻扯扯我的衣襟,小声说,好贵啊,可不可以给爸爸买瓶其他的酒?我摇摇头,说不行,接着就把父亲对茅台酒的向往讲了一遍,我对女朋友说,你想想,一个对茅台酒那么钟爱,那么熟悉的人竟然没有喝过茅台酒,这该是件多么遗憾的事!女朋友听后点点头。

    父母见到我和女朋友一道回家高兴的合不拢嘴,做了丰盛的晚餐来招待归家的儿子。父亲拿出瓶酒,说小光,今天爸爸高兴,你要陪爸爸喝两杯,我说不忙,我给你带的好酒。说完我冲女朋友眨了下眼,女朋友点了下头出去了。父亲楞了下,突然感觉到了什么,脱口而出,你真给爸爸买了茅台酒?说完眼角亮晶晶的。

    等茅台酒被女朋友放到桌上,父亲表现出了与年龄不相符的激动,反复地看着商标,啧啧称赞,双手亲昵地抚摸着乳白色的酒瓶,那神态就像抚摸一个熟睡的婴儿。小心、庄重而幸福。我要把酒打开,父亲摆摆手,意思他自己来。父亲酒打的很慢,打开后,父亲又对着瓶口深深地吸口气,眯起眼睛,幸福的有些颤抖,连连说,好酒好酒,真是名不虚传,闻一下这香气都能记一辈子!倒一杯,父亲一饮而尽,竟露出了醉意。

    回去的时候我私下征求父亲对女朋友的印象如何?父亲听后瞪起了眼,说能陪你给我买茅台酒的女孩子还能错了?你小子给我听着,可得好好对待人家。还有,对你那岳父说一声,叫他有空来,我用茅台招待他。

    恩师酒

    黄克庭

    “现在,全村的青壮年都下山赚钱去了,仅剩下不到四十来个体衰的老年人。算来算去,今年61岁的贾老师,是如今住在村子里最年轻的人了!”老村妇得意地说,“我比贾老师整整大一轮,是看着贾老师长大的堂婶。”

    听老村妇说,贾老师是该村唯一念过大学的人。现在,贾老师每天与七八只羊做伴,早出晚归,满山遍野地跑。他常常跟人说,养了大半辈子猴子,最得意的是,教出了36只会说洋话的灵猴,没想到,这些学会了说洋话的猴子全跑到国外去了。

    “贾老师常对人说,最可气的是,他的宝贝儿子出国留学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还娶了一只说什么‘大吉大利’(意大利)的洋猴做老婆;他的女儿,竟然被他的猴子勾引到了卖(美)国。这还不算,最终,他的老婆也跟随女儿出国不回来了,专为女儿养小猴子去了……”

    站在贾老师的老屋前,听着老村妇的娓娓诉说,我忽然发现我哥的脸色变得铁青,我忙问:“你咋了?不舒服?是不是爬30多里山路累着了?”

    哥没说话,也没看我,只是两眼毫无目的地扫视着山屋。

    贾老师是我哥的恩师,原是县城第一中学的数学高级教师,是我哥高中三年的班主任。贾老师是个很偏心的人,高二上学期末,同学们起初没评我哥为“三好学生”,结果害得全班学生举行了7轮“三好学生”的评比,直到全班都知道非把我哥评上不可为止。没有贾老师,决不会有我哥的今天。

    1978年我哥考上北京大学,我家特地邀请贾老师来家做客。那天,我哥怕请不动贾老师,遂叫我一同前往,说是兄弟俩“就是拖也要把贾老师拖来”。我们从家里走了四十多里山路后,到了县城一中,说明来意后,贾老师竟很爽快地答应了。

    那晚,贾老师和我们兄弟俩同睡一张床,一晚上几乎没睡觉。因为贾老师喝醉了酒,我和哥守着贾老师直到天明。

    贾老师的酒风令我终身难忘。贾老师酒量不大,喝了两杯酒后就说“喝够了”。可是,我爸、妈、哥和我每次给他斟酒,他都并不大力推辞,只是竖着双掌在他自己的胸前一个劲地摇动,口里说:“够了,够了,我已经喝够了……”

    由于贾老师并不掩住酒杯,且每次都与我们一样把酒干掉,我们都以为他并没有喝够,仍很认真地给他敬酒……结果,贾老师喝了个酩酊大醉!

    事后,我们问贾老师:“你酒量不大,为何总是把别人敬的酒都喝了?”贾老师说:“喝够了,我自个必说,但你们都不信。看到你们那么真诚地敬酒,怎么能不喝呢?!”后来,我们才知道,只要有人劝酒,贾老师是每喝必醉之人。

    一晃三十年过去了。虽然后来我再没见过贾老师,虽然贾老师从没教过我,但每每在酒席上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贾老师。

    这次,我哥回乡是以“外商”的名义回来的。在老父的一再督促下,终于,我陪我哥来到了贾老师的祖居前。这是我哥出国留学以后首次来拜访贾老师。

    “我的故乡并不美,低矮的草房苦涩的井水,一条时常干涸的小河,围绕在小村的周围……”忽然,从远处飘来了雄壮而沙哑的歌声。老村妇闻声忙笑着对我们说:“贾老师回村了,你们到村口看看去吧!”

    渐渐地,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三只雪白的大山羊首先从前面约百米外的山岗的树林中蹿出,四五只童羊尾随其后,而后一个清瘦的挥舞着羊鞭、吆喝着歌声、穿着一身灰黑中山装、散乱着满头华发的山民爬上了山岗。

    “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归来吧,归来哟,别再四处漂泊……”忽地,半首分明有些走调的《故乡的云》从贾老师那沙哑的喉咙里向四周飘散开去。

    我正要向前去迎接贾老师,不料,我哥却向后拉了我一把。

    “我们躲一躲,还是不见为好……”哥留下两瓶精制茅台酒,请老村妇转交给贾老师。

    没想到,五个月后,哥哥在美国收到了贾老师寄回的两瓶精制茅台酒。

    贾老师在信中对我哥说:“茅台酒是中国的国粹,出国在外的人更应该记住她的香和醇!”

    感恩

    徐均生

    丈夫心事重重地对我说:“你说怎么办?我们总不能空着手去感恩吧。”

    我也很为难,我说:“我也找不到合适的礼物。”在加纳的很多商店里,找不到能代表我国特色的商品。我跑了不下十多家商店,还是找不到能让我眼睛一亮,又很符合心意的礼物。

    丈夫叹息道:“无论如何春节前,我们得去拜访他,去感谢他。”丈夫说,春节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在这个时候,去拜访,送上礼物,最能代表我们的心意。

    我想也是的,可这礼物真的很难找。我对丈夫说:“我们再去找找,实在找不到的话,就买本地产的吧。”丈夫无奈应道:“只好这样。”

    事情是这样的,我们到了加纳不久,我和丈夫旅游时迷路了。迷失在森林里,我们怎么转也转不出来。我和丈夫都非常害怕,谁都知道,这森林里野兽很多,野兽们把我和丈夫当点心吃了,是最简单不过的事。更要命的是,丈夫不小心被一条毒蛇咬伤了。丈夫的脸色在慢慢发青,生命危在旦夕。在这种地方,无论我多么痛苦,哭天抹泪,都无济于事。就在我们绝望时,来了一位老人,他二话没说,吸住丈夫的伤口,把毒血吸出来。然后,采了一种草药,掏烂后敷在伤口处,经过简单包扎后,背起我丈夫往外跑去……

    事后,我们才知道,老人发现我和丈夫进了森林,怕我们迷路,便进来找我们。丈夫伤愈后一直想去看望这位老人,表达我们的感恩之情。因找不到一件能向恩人表达心意的礼物,而一直拖延着。

    这天,我干完使馆的活,又上街了,找礼物找得筋疲力尽,还是一无所获。我拖着灌了铅似的双腿,回到了家。丈夫还没回来。丈夫下午给我电话,说要去外地找找。

    我做好了晚饭,直到十点钟,才听到丈夫回来的声音,我连忙冲出屋去,连声地问:“买到了买到了吗?”丈夫苦笑一下,放下手里的包儿,然后“嗨”地叹息了一声。我的心顿时冰冰凉,只好安慰自己说:“我们别找了,随便送件礼物算了。”丈夫却狠狠地瞪我一眼,喝道:“你怎么能这样想呢?这是我们的心意,不到最后一刻,绝对不能放弃!”

    离春节越来越近,丈夫的脾气也越来越急躁,他每天都去商店找,有时还跑到外地去,我也委托认识的朋友,朋友们都说,要想在这加纳找出一件真正能代表中国特色的商品,是难于上青天!我也知道,在加纳,虽有许多国内的商品,吃的,穿的,用的,但都是一些大路货,根本没有多少特色可言。送给救命恩人的礼物,就显得轻飘了,是不合适的。

    就在那天,对,离春节前五天,使馆里要举行联欢晚会。当时,我并没有上心,一直认为这些活动都是热闹热闹的,增添一些节日的气氛。可大使的话,却让我惊喜异常。

    大使说:“小徐,你可要好好准备准备啊,晚会的一等奖可是茅台酒呢!”我一时没反应过来,直到大使走远了,才猛然醒悟:“茅台酒,不就是国酒吗?不就是代表中国特色的商品吗?不就是扬名全世界100多年的中国酒吗?”

    我顾不了许多,连忙跑出去,追住大使,连声问:“您说您说,一等奖是茅台酒真的是茅台酒吗?”得到了大使的肯定后,我的心忽然放松了,我对大使说:“我要得一等奖!”

    回到家跟丈夫一说,丈夫也是非常激动:“这太好了,真的是太好了,如果能送茅台酒给恩人,那将是我最大的安慰!”

    可是,就凭我的文化知识能得到一等奖,是很难的。我对丈夫说出了我的担心。丈夫说:“没问题,我们从现在开始准备。”于是,我去打听联欢晚会要搞的节目,比如投篮、投镖、摸鼻子、吹气球,最难的就是猜谜了。我和丈夫连续几个晚上,看一些猜谜的书箱,还熬红了眼睛。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联欢晚会上,我们得到了一等奖——一瓶茅台酒。

    老人接过这瓶茅台酒时,兴奋异常,连声赞道:“茅台,中国!中国,茅台!”

    “茅台,中国”这四个字,老人竟是用中文说出来的!

    一瓶茅台酒等于30斤白酒的故事

    曹多勇

    这个真实的故事就发生在我邻家大叔的身上,就发生在我十岁那一年。

    那一天,我邻家大叔嫁堂姐,堂姐哥送来两瓶茅台酒。大叔家住在农村,种着家里的几亩地,供养几个孩子上学,日子过得很紧巴。偏偏大叔是个喜欢喝酒的人,一天喝两顿,一顿二两五,两天就得一斤白酒。这一点堂姐哥还没做大叔的女婿之前就已经听说过。这一天堂姐哥正式娶大叔家的堂姐做老婆,正式做大叔的女婿,送两瓶茅台酒过来孝敬孝敬老丈人也是应该的。堂姐哥家庭经济条件不算差,堂姐哥在水电组上班,他的父亲在县检察院当院长。堂姐走了,房屋空了,我邻家大叔的两只眼睛微微地闭着,两手慢慢地摩娑着茅台酒的酒瓶,一副陶醉的样子像是在做梦,又像是早已闻见茅台酒的酒香。渐渐地,我邻家大叔的一副眉头紧皱起来,心里想到这么一个大难题——两瓶茅台酒我是自己喝呢,还是不喝呢?

    真实地讲,大叔喝大半辈子酒,酒的斤两喝进肚子里不少,酒的品种也喝进肚子里不少,要是说到茅台酒恐怕也只是听别人说一说,自己没喝过,连见都是头一回。这么名贵的两瓶酒,大叔想喝又舍不得喝。

    嫁走堂姐的第二天,大叔就来我家找我爸协商这件事。

    大叔直接地说:“我舍不得喝这两瓶茅台酒,不是我不想喝,是我觉得喝下去不合算。”

    我爸也是一个喜欢喝酒的人,知道大叔的一颗矛盾心理。我记得当时我爸是这么劝说大叔的。

    我爸说:“你我都这么一大把年岁了,还有什么舍得舍不得的,你想想要不是侄女嫁到县城里,谁个能给你送这么贵重的茅台酒呢?要是没人给你送茅台酒,你就是想喝又去哪里喝呢?”

    那时候,茅台酒的价格是30块钱1斤,我爸、大叔他们经常喝的白酒是1块钱1斤。

    大叔向我父亲算下这么一笔账:“我一天喝半斤,两瓶茅台酒只够我喝两天,我要是拿一瓶茅台酒换回30斤白酒,两瓶茅台酒换回60斤白酒的话,够我喝4个多月呀。”

    我爸咂吧咂吧嘴说:“不喝就不喝,有些酒喝比不喝是一种享受,有些酒不喝比喝是一种享受。”

    那时我小,听不懂我爸的话。大叔是个大人,两眼呆愣着的,也像是没听懂。

    我爸解释说:“就说集上卖的一块钱一斤的白酒,好多人都说味道差不好喝,你说我俩天天喝、顿顿喝,哪一天、哪一顿不是一个享受呀?”

    大叔点点头,说明他已经听明白。

    我爸继续解释说:“茅台酒是国酒,它的味道你想有多香就会有多香,喝进嘴里你想它有多好喝就有多好喝,依我看呀不喝比喝还要好。”

    我爸看出邻家大叔的心结,一番话也就解开邻家大叔的心结。一句话,还是那时候农村太穷了,两瓶茅台酒价值六十块钱,怕是值一亩地的一年收入呢。

    隔天一大早,邻家大叔就悄悄地拿着两瓶茅台酒去集上,找到酒坊主人说出要换酒的事情。那人也是一个爽快人,二话没说就与大叔成交这笔特殊的生意,还白白地送给大叔一只能盛百十斤重的大塑料桶。六十斤白酒装里边,大叔扛着塑料桶,孩子似的一路哼唱着歌曲回来家。那一天,我在村头的一片空场地上玩耍,听见邻家大叔嘴里唱的是一首很老的革命歌曲:“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一个毛泽东……”

    邻家大叔是个不会唱歌的人,也就是一个很少唱歌的人。在我的记忆里,这是我唯一一次听到他唱歌。

    大叔拿两瓶茅台酒去集上酒坊换六十斤白酒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村东村西,人人都知道。村人纷纷来大叔家看热闹,拥挤满满一院子。大叔不吝啬,拿出酒杯,倒出白酒,会喝酒的村人都上前尝一口。村人说,大叔的白酒味道跟他们家的就是不一样。为什么不一样呢?村人说,他们家的白酒是去集上买的,大叔的白酒是拿茅台酒换的,喝到嘴里自然就多出一股说不出来的味道。这股说不出来的味道就是茅台酒的味道吧。

    “喝——,喝——”邻家大叔一边让着村人喝酒,一边自己慢慢地醉起来。

    一晃十几年过去了。现在农村比过去富裕许多,邻家大叔后来喝没喝着茅台酒我不知道。邻家大叔“一瓶茅台酒等于30斤白酒”却在村子里流传至今,成了茅台酒的一个经典故事。

    (陆梦林提供素材)

    “饮胜”高潮

    杜秋平

    我并没有料想到,多年后林波居然能出人头地,不但现在可以坐着飞机出国,还真的把茅台酒摆到了我的面前,嘴里又高喊着“饮胜”和我碰杯。

    林波是我大学时候的校友。我学中文,他学外语。那时候我们住同楼层,又隔得很近,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不想认识也得认识。我起先并不怎么喜欢和他交往的,因为他是南方人,很多习惯和我不一样。后来慢慢地我被他的耐心和诚恳打动了,也便和他成了好朋友。不过,他似乎有点儿小家子气,譬如每次喝酒,他总是不喝净,看着不爽快。当我们高喊“干杯”的时候,他却用广东的方言高喊着“饮胜”,而后却只是泯一小口。我和几个哥们说他不地道,他却表情真诚地说:“饮胜嘛,是我对大家的心意,要胜利。喝多喝少都是心意嘛。”

    到了临近毕业的那天,我们几个哥们更是喝得厉害,林波虽然还高喊着“饮胜”往嘴里泯酒,却被我们几个给灌醉了。林波真的不胜酒力,才几两酒就醉得一塌糊涂。我们还是说他不够意思。他大着舌头说:“我真的看重咱们的友情,饮胜、饮胜。等以后我挣钱了,我请大家喝茅台!”很多人当他是信口开河的,又灌他酒,这小子家里没啥家底,学习、能力也很一般,能闯荡好吗?茅台,那可是国酒,谁不想喝,喝得起吗。我见他真的不能喝了,就又替他挡酒,我又喝了几杯。因为我一直认为林波并不算是个狡猾的人。

    毕业后忙着工作,忙着写书,我渐渐把林波淡忘了,淡忘了他的豪言壮语。我们偶尔还会联系。他向我诉苦的地方多,说自己大学没学好,许多要从头来,和别人谈生意,不但要英语流畅,汉语也要过硬,要有知识,有内涵。我哈哈笑着,不过感觉他真的很坦诚,什么都跟我说。我知道了他从事的职业,外贸。这个工作并不好做。

    没想到又两年不见,他突然就出现在我的面前了。样子帅气多了,也阔气得多了,西装革履、意气风发。他一面将几瓶茅台酒放到我的办公桌上;一面说,哎呀,老朋友,我是不会忘记你的,我们是好兄弟,我说过要请你喝茅台的。

    几碟小菜摆上桌子,我们坐下来小饮。现在,我已经不那么贪杯了。

    “老兄,记得我喝酒时常说的那个词儿吗?”林波笑着问我。

    大学时的场景便呼啦啦地全出来了,我们喝酒的醉像,特别是毕业前的那场。

    我说,好像是“饮胜”。我不会广东话,就说得很别扭。

    “对,就是‘饮胜’。而且我们要喝茅台进入真正的‘饮胜’。因为我看重你这个朋友。还记得吗,有好几次喝酒,你都替我喝了几杯,要不然,我早吐了。

    你们不知道,我对酒精过敏的,只有好点儿的酒才能多喝几杯,要不然喝了会特别难受的。你替我挡酒真是救了我呀,所以我一直当你是最好的朋友。”

    想不到好几年前的事他还记得这么清。

    茅台酒打开了,清香扑鼻。我这几年当教师,工薪阶层哪里品过国酒。一时高兴就开始高喝了,特别是看到朋友如此诚恳,更是要多喝几杯不可。

    我们都喝高了,他嘴里喊着“饮胜”,气势十足、豪情万丈。我也带着感情跟着他喊。父亲闻声走过来,奇怪地看着我们,不知道我们在说什么。我说,这是我最好的朋友,我们在高喊胜利。

    父亲笑了。林波给我父亲敬酒,大着舌头说:“叔叔,你也饮胜。我们那边不说干杯。我刚从马来西亚回来,他们国家的华人呀,都说饮胜。来,饮胜!”

    我突然想起一首诗,因为醉了,就当着父亲和林波的面炫耀:“今夜里我为你饮下一个大海/看群星升起在眼角/晚潮浅拍着太阳穴/桅樯晃荡了/风帆满了/我们起航/自这小小的/白巾餐桌/来!再来一瓶/来!再来一杯/饮胜!”

    没想到林波居然知道这首诗,说是马来西亚诗人吴岸的《饮酒赋》,这小子真知道增加内涵了。

    林波走后,父亲问我,这就是老跟你诉苦的林波。我说,是的,不过人家现在可是大老板。父亲笑着说,啥时候你也像人家一样风光。我调侃道,在不远的将来吧。

    现在,林波留下的茅台酒还剩一瓶,什么时候再饮胜一回,为胜利,为友情。

    好酒

    乔迁

    三叔好酒。

    三叔虽然好酒,但三叔经常得不到酒喝。乡下的日子艰难,汗流八瓣淌进泥土里滋润出来的那点粮食刚刚够填饱肚子的,哪里还有喝酒的余地,即使最最便宜的包谷烧三叔也不能天天喝,也要等到逢年过节及家里来了客人才喝的。

    三叔好酒,但一年中喝酒次数近乎用手指头就可以扒拉过来的。三叔喝起酒来并不像个馋酒的酒鬼,虽然眼睛望着酒杯也闪闪光亮,但并不是一大口一大口性急地喝,而是一小口一小口抿着喝,抿一口啧一下嘴,很回味地摇着头说道:“这酒……哪里比得上茅台酒啊!十万八千里啊!”每喝一次酒,三叔都要把这句话说上几遍的。家里人对三叔这句话已是无动于衷,倒是客人把眼睛睁大了望着三叔,一脸惊讶不已的样子。三叔望着客人半信半疑惊讶的目光叹了一口气说道:“我要是不回来就好了,就能天天喝茅台酒了。茅台酒知道吗?那是国家招待客人喝的酒啊!哪像咱这包谷烧,呛鼻子。茅台酒那个香,二里地都能闻得到。”三叔眯着眼睛,鼻子使劲地吸了吸,仿佛在闻茅台酒的香气。

    客人来了兴致,但还是不太信地问三叔:“你喝过茅台酒?真喝过?”

    三叔睁开眼睛,有些不悦地说:“喝过就是喝过,干嘛诳你!那酒,真是香,一辈子都让人忘不了。”

    三叔年轻的时候出外闯荡,用爷爷的话说是不安分。三叔后来还是回来了,回来的三叔再没有出去,但三叔经常讲起在外闯荡的事,其中常讲的便有喝过茅台酒的事。三叔说他到了生产茅台酒的地方,被一户人家看上了,要招他做婿,请他喝茅台酒,他当时被茅台酒的香熏迷糊了,就答应了。酒醒后,他才发现姑娘是个弱智,三叔后悔了,趁着姑娘家人不注意,跑了。跑回家的三叔提起这件事,总是唉声叹气地说道:“那个姑娘怎么就弱智呢?要不是弱智多好啊!我是不就天天喝茅台酒了啊!”

    这时三叔已经好酒了,爷爷看不惯,甩手一棍子敲在三叔的背上说:“有那好酒你还能回来。干活去。”爷爷的话,让本已相信三叔喝过茅台酒的我们又不信了,认为三叔是在胡诌。三叔看家人都不信,就有些急了地说:“真的,真的,我真喝过的。”家人笑笑,该干什么干什么去,不再搭理三叔。

    我出外上学时,家人为我送行,三叔喝着包谷烧,目光炯炯地望着我说道:“好好念,念出个模样来,挣大钱,给三叔买瓶茅台酒喝。这一辈子要再能喝一回茅台酒,三叔就活得值了。”家人都不说话,显然对三叔隐语自己喝过一次茅台酒的话是不信的。我点点头,对三叔说:“行,等我念书回来就给你买茅台酒。”

    三叔的眼睛一亮,随即暗了下来说:“不急,不急,等你挣大钱了再给三叔买吧!茅台酒贵着呢!但也真是好啊!”三叔的眼睛又慢慢地眯了起来,似在回味着茅台酒的香。

    一直到参加工作几年,我也没给三叔买茅台酒,先是条件不行,后也没时间回老家了,我几乎把答应三叔买茅台酒的事忘掉了。这年冬天,我接到了三婶从老家打来的电话,三婶在电话里说话犹犹豫豫的,但最终还是说明白了,三叔病重,没几天活头了,死前想喝口茅台酒……我忽地想起了答应给三叔买茅台酒的事,立刻买了茅台酒赶回老家。

    三叔已经病入膏肓,躺在炕上昏迷着。我来到三叔跟前,把茅台酒打开,三叔的眼睛一下子睁开了,鼻翼翕动着,艰难地吐出了几个字:“是茅台酒……”

    那一刻,我深信三叔年轻时是真喝过茅台酒的。

    一盅茅台酒

    甄建波

    十八岁那年,父亲允许我喝酒了。可那会儿家里穷,喝不起好酒,在来客人和过年时才喝一些:蚌阜,佳酿,红果酒……

    正月的时候,我和我的几位叔叔去姑爷家拜年。那一天也是我第一次上酒桌儿,心里未免有些兴奋和紧张。我与叔叔和表叔们围了一大桌。奇怪的是他们盯着酒桌上的酒瓶子,谁也不起头倒酒。难道他们是在等我这个晚辈倒酒吗?我自作聪明地伸手去拿酒,被我的一位叔叔拦住了。就在我涨得满脸通红时,姑爷起身离座,来到一个小酒柜儿旁,猫下腰,把左手探进最底层,摸索着什么。姑爷的脸却是面向我们这边的:那样子极为虔诚。终于,姑爷慢慢直起身,随着“喔——”地一声长嘘,他的手里托起一只乳白色的玻璃瓶。叔叔表叔们脸上露出喜色,纷纷将摆在面前的酒盅向前挪了挪,我也随着他们挪了挪自己的酒盅。

    姑爷返回身,坐好,拧开瓶盖,我尽量去看瓶上的字,酒瓶子在姑爷的手里遥遥摆摆着,变魔术似地不让我看清。我的那些叔叔表叔们却不急于知道瓶里装的什么酒,稳稳当当地等待姑爷倒酒。当姑爷将第一盅倒满后,我就觉得酒香打鼻儿。于是我在姑爷给我倒酒时问:姑爷,这是什么酒呀?怎么这么香啊?姑爷神秘地笑笑,看着其他人问:好酒,对吧?他们随即附和:对,好酒!我端起酒盅,一饮而尽,并不觉得过瘾,于是就很自然地将酒盅向前推了推,等待姑爷再为我倒满第二盅。可是这会儿姑爷已经将酒瓶子放回到原处。看着叔叔表叔们一小口儿一小口儿品尝的样子,馋得我直咽口水。

    回来的路上,叔叔们告诉我:那是茅台酒。只有在过年时你姑爷才拿出来让大家尝一盅。我在心里暗自骂道:抠门儿!

    再过年的时候,我不想去了。不过说实话,那会儿也就只能在姑爷那儿喝到茅台。

    那是七年前的事情了,表叔打电话来,说姑爷邀请我们去喝酒。还在电话里千叮咛万嘱咐,让我一定来!到了晚上,我和几位叔叔一起来到姑爷家。几年不见了,姑爷老了许多,我不禁心生愧疚。

    姑爷已经将几瓶子茅台酒摆在桌上,在给我倒酒时,还特意拍了一下我的肩膀:这次让你喝个够!然后姑爷问: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我们摇头。姑爷说:今天是奥运会申办成功的日子,是个喜日子,好酒就要在好日子里喝,好日子里就要喝我这茅台酒!我的全身为之一振,一个看似孤陋寡闻的老人家竟能牵挂着奥运?唉,我自叹不如。

    那一天我只喝了一盅,却是一点儿一点儿品味掉的。那茅台酒的香气久久不散。表叔偷偷告诉我:其实今天你应该尽情地喝,你姑爷在贵州工作的一个朋友,每年都捎两瓶茅台酒过来,你姑爷就把其中的一瓶留起来招待客人,另一瓶就自己慢慢享用,一瓶茅台酒由春品到冬,才喝完。这一次他把所有的茅台酒拿出来,一是为申奥成功庆贺;二是——说到这儿表叔的眼圈红了,你姑爷说,也不知道七年之后,他还能不能活着。

    七年之后的今天:2008年八月八日,奥运会开幕了。表叔把我们再次请了去,这一次却没有了姑爷,他老人家已经去世了。表叔拿出姑爷最近几年留下的茅台酒。姑爷生病的时候,喝不了酒了,就把所有的茅台酒都保存下来,等着这一天的到来。

    那天晚上,我们看完激动人心的奥运会开幕式后,打开了茅台酒。姑爷虽然不在了,可我们仍旧给他留了座位,把那一只他一直用的空酒盅倒满。我轻轻端起酒盅,搁在鼻尖儿,啊——那股沁人心肺的茅台酒香啊。

    姑爷,来,我陪您慢慢品完这一盅。于是,我便由这小小的一盅茅台酒里,品出了一位老人家的情操。

    对决

    陈力娇

    战争从凌晨三点开始,到天亮达到白热化程度。城市很快沦陷了,双方从攻坚战改为巷战,彼此损失惨重,进退不能。攻城的后继部队还没到,城里守城的官兵所剩无几。双方势均力敌,谁都无法向前一步。

    狙击手彭亮端着步枪,伏在一片坍塌的高楼上,他两天两夜没有合眼了,从一个阵地,转移到另一个阵地,他都不知什么是睡觉了。和他在一起守卫这个制高点的,是三班长老糕。老糕比彭亮大12岁,他凭着战斗经验命令彭亮卡住前面的交通要道,他说这是城市的喉舌,卡住这里,胜利就已经来临一半。

    从早上7点到下午两点,彭亮共打死敌人50余名。彭亮是神枪手,弹无虚发,他守在五层楼的残垣上,打死一个敌人就兴奋地在自己面前摆一颗石子。彭亮的射击方法非常聪明,他将一块小镜子射在交通要道敌人的尸体上,尸体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跳跃的光。这光不住地吸引敌人,使他们不敢前进也不敢放弃,在大部队增员之前,只有派兵单枪匹马接近那个亮点,结果他们无一例外地死在了那束白光之上。老糕高兴得直许愿,答应战争结束后,一定给彭亮弄一瓶茅台酒。

    彭亮才17岁,还不懂茅台酒,但他看到过,在有一次注定失败的战役中,他的老总喝着茅台酒指挥战斗,喝着喝着,那战争就转败为胜了,真是神奇呀,茅台酒,自此彭亮心中的崇拜,除了老总就是茅台酒。

    17岁的彭亮还是个孩子,两天两夜没合眼对他来说极其困乏。有那么一刻他吃不消了,老糕鼓励他说,别睡,龟儿子,你一睡,我自己就应付不过来了。老总临牺牲时怎么说的,老总说即使只剩下一个人,也要守住这个城市。彭亮听老糕这样一说,就把一个碗碴儿里的尿泼在自己的脸上,这是他自己一刻钟前解下的尿,尿对他们来说和水一样宝贵,和茅台酒一样宝贵。

    彭亮精神了一些,腥臊的尿水让他有些清醒,他们一人守着一侧,老糕怕他睡着,回头看他,这一看一颗子弹打中了老糕的左肩。

    彭亮为老糕简单包扎一下,眼皮还是不时地闭合,负伤在这场战争中已不能让他提神,反倒成了他的催眠曲。老糕说,龟儿子,挺一挺吧,我们的部队就要来了,茅台酒也就要来了。老糕的劝说,一点作用也没起,老糕索性就说,那你睡吧,敌人上来我再叫你。

    可是敌人并没有上来,半小时过去后,才有一个国民党小兵向着那明晃晃的光点移来,显然他们是把那光点当成什么稀奇珍宝了。他战战兢兢,端着枪,一步一步在死人的堆里前行。老糕看他已经接近了那光点,他把墙上的镜子挪了挪,挪得离国民党兵远一点,顺势叫彭亮,彭亮扑棱一下醒来。老糕为他指明了目标,老糕说,看,茅台酒!彭亮手起枪落,那国民党小兵就像酒瓶一样翻了下去。

    老糕说,龟儿子,我们打死58个敌人了,你都睡半小时了,也该我睡一会儿了。你给我十分钟时间就行,十分钟你叫醒我,我让你再睡半小时。

    老糕说完就眼皮一合睡着了,他流血太多,有点顶不住了,但是他不能服输,他必须利用有生力量,延长敌人的攻城时间。

    老糕睡过去了。

    就剩彭亮自己了。

    阵地一片寂静,敌人残余部队这时接到后方指令,让他们放弃攻城,速速回营。他们开始垂头丧气地向后退去。

    其中有一个老兵,没有按部队的指示行事,他偷偷地留了下来,等部队走后,他匍匐着接近那个让他抱有幻想的亮点。

    尽管他十分小心,他也还是没有逃脱彭亮的眼睛,彭亮在他接近那堆尸体时,又挪了挪镜子,亮点迅速远离了敌兵的位置,但那个老兵也真不要命,他还是执迷不误地去追逐它。

    彭亮没有立即打死他,而是继续挪着镜子,他想让老兵靠近一些再打死他,来个瓮中捉鳖。可是这老兵非常狡猾,他和彭亮耗起了时间,10分钟过去了,20分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当他好不容易接近亮点时,彭亮这一边已经无力举枪,难以抑制的瞌睡让彭亮的眼皮合上了。

    彭亮醒来时,身边多了一个人,那个人身着国民党军服,手里拿着彭亮的小镜子,还有一个空酒瓶,正守在他身旁流泪。

    彭亮一下子抓起了枪,那人拦住了他,说,弟弟,别打了,国民党投降了,你还没认出我是你哥哥吗?你五岁时我们就玩照镜子,照人,照狗,照母鸡的屁股,什么都照,有一次我们去照人家的新娘,被新郎一顿打,牙都打掉了,你不记得了?

    彭亮已认不出自己的哥哥,他的眼睛一会儿看看镜子,一会儿看看这人手里的酒瓶,这一看,眼前的人破涕而笑了,他说,弟弟你认我了,认我,我们就喝相认酒吧,你看这是茅台呀,我们长官喝过的茅台,我给你留了很久了。

    酒瓶启开,一股绵长的纯香,里面仅有的一滴二滴,滴入了两兄弟口中……

    心事

    钱国丹

    提起喝酒,我的岳父可以说是名噪一时。他的酒量宽,你没有斤儿八两的量,就别往他跟前凑,凑上去保准让你五迷三道,东倒西歪。岳父当大队长那阵子,什么公社干部、大队书记、供销社主任,农电所、兽医站、卫生院的头面人物,汉族的、回族的、朝鲜族的酒友,都不在话下。一阵猛喝,别人都不行了,他还频频举杯。那些人眼睁睁地看着他,只有咋舌的份儿。

    岳父喝酒还有“节目”,那是他喝到高潮了,抓起水瓢就水瓢,抓到碗筷就碗筷,敲得乒乒乓乓、有腔有调的。他受朝鲜族酒友的影响,能唱高丽歌,还能把“高丽舞”跳得惟妙惟肖,不明底细的人还以为他本来就是朝鲜族的阿爸吉呢。

    没有朝鲜族酒友的时候,岳父喝尽兴了,就来段山西民歌《送情郎》或安徽黄梅调《天仙配》,还有东北的二人转。岳父喝了唱,唱了喝,非弄到筋疲力尽决不罢休。

    我做为新姑爷第一次登岳父家门时,他老人家早就把酒瓶和酒杯摆好了,给了我一个下马威。那时候我不会喝酒,又不好却他的情,就婉拒着。岳父说,不喝酒哪算得上个男人?我的闺女不嫁窝囊废!他软硬兼施,又劝又哄,最后竟端起酒杯,硬往我嘴里灌。我被逼无奈,只得喝了几杯,结果脸红耳赤,天旋地转,竟倒在门外面的柴垛旁。朦胧中,只听得岳父哈哈大笑说,想当我家姑爷,就得过这一关!

    岳父喝的全是本地的小烧酒,62度。他颇有阿Q精神地说,什么瓶装酒,不纯,没劲!那是计划经济年代,家家都不富裕,一般人家谁喝得起瓶装酒?

    八十年代初的一次春节家宴上,岳父忽然对我说,你说茅台酒是啥滋味?我无语,因为当时我也没尝过茅台酒。岳父又说,人说那是国宴上用的,咱老农民这辈子怕是闻也闻不到了。我听了岳父的话,心里有点发痛,想,我要弄一瓶茅台酒来,孝敬孝敬他老人家。可当时我这个臭老九,哪有这能耐啊。

    有一天,我在一个同学家看见一瓶茅台,顿时眼睛一亮,就把它拿在手里,却发现只是个五星牌茅台酒的空瓶子。同学说,这是他父亲六十六大寿时一位当军官的朋友送的,当天就把酒喝没了。他见我对这个空瓶爱不释手,就说,你喜欢就拿去吧。

    我拿着这个酒瓶回到了家,天天对着它望梅止渴。我多想有一瓶真正的茅台,让岳父大人过过瘾啊。可一个空瓶有什么用?我考虑再三,决定来一次“真瓶装假酒”。于是我买一瓶北京二锅头,倒进了这个漂亮的茅台瓶里,然后用腊把瓶口封好。

    岳父70大寿那天,我拎着那瓶假酒走进了岳父家。岳父一看到这瓶“茅台”,竟激动得老泪纵横,他竖起拇指,把我狠狠地夸了一番。我有些尴尬,责怪自己欺蒙老人不应该。我硬着头皮,给岳父倒上一杯,岳父庄重地接了过去,轻轻地啜着,又使劲地咂巴着口舌,然后说,真香真纯啊!我的脸像醉酒般的发烧,可是岳父沉浸在极度的喜悦之中,一点也没发现我的窘态。岳父又说,我终于尝到茅台了,我这辈子没白活啊!

    岳父了却了一桩心事,而我却重重地背上心事了。我怎么能欺骗一位善良的长者呢?我一定要搞到一瓶货真价实的茅台,来弥补我对岳父的亏欠。

    可是还没等我买到茅台,岳父就过世了。

    这以后每次清明扫墓时,岳父的音容笑貌,都鲜活地浮现在我的眼前,我仿佛看到他竖起拇指,说,姑爷,好样的!茅台的滋味真是好极了。

    今年的清明节,我又一次来到岳父坟前。在那草儿青青的坟地上,我把祭品一一摆好,又从怀里掏出一瓶真正的五星牌茅台酒,打开瓶盖,斟满两杯。我跪在岳父坟前,举起一杯酒,对长眠地下的老人说,爹,你在九泉之下原谅你姑爷吧,当年给你喝的是假酒,只因那时我实在买不到真正的茅台啊,你若能活到现在多好啊,我会让你喝个够的!

    我把酒徐徐倾下,作为对岳父的酹祭。又端起第二杯酒,说,爹,我陪你喝一杯,请原谅我当年的不孝……

    接着,我把瓶中的茅台全洒在地上,空气中顿时弥漫着醉人的芳香。看着那些液体缓缓地渗入黑土中,我想,我终于了却一桩心事了。

    我的情人节,只有茅台相伴

    芊芊芊草

    那日晚归,邻里的白领姐姐的屋里有哭声。我敲门走进去,刚刚失恋的她,无限的悲伤写在了脸上。

    她在独饮,桌上的中国名酒茅台已经少了大半瓶。我惊愕,她原本对酒精是过敏的,少量的酒也会让她全身发红,她曾谈酒色变。

    我感言,失恋真能改变一个人。

    我力劝她,抢过那剩下的半瓶酒,她拼命相争。情急之下,我将那小半瓶茅台酒一气灌入口中。

    回到我的房间,没多久,滞后的酒劲涌遍了我的周身。头晕肤热,脚步踏云,飘飘欲仙。一个人,勉强地躺在床上,却不能寐,渐渐地,感觉出有种异常的兴奋。

    忽尔想起,心中早就有了的那个他——陈岩,是他把我带上酒途,可是我从未多饮尝试到醉意的滋味。

    于是,我趁着在这微醉的夜,忍不住拨通了他的手机,亲爱的:茅台美酒已让我进入仙境,似如嫦娥,只可惜,如意郎君不在我身边。

    我们天南地北的3000里,我欲乘风去,可高处不胜寒。他回:亲爱的,好好睡,明晨见,晚安。

    电话没有挂,我仿佛听懂到他的呼吸声,透过空宇,看见他那张牵挂着我的脸。

    一觉醒来,没经历乱梦缠身,周身轻松,顿觉力量倍增。想想如此安稳佳眠,也许是茅台美酒之神力?

    我为求一解,又特意去超市买了一瓶茅台酒。

    晚上,我取过高角杯,斟入半杯,慢慢摇动杯身,香醇可口的酒香窜入我的鼻息。

    灯光下,水晶般的杯身穿透着美酒的彩虹,折射出神奇般的色彩。联想前日的上好佳眠,我视酒若饮,酒未醉人,我先醉了酒。

    这次我不想牛饮,先嘴搭在杯边,吸入少量空气,抿一口美酒。不急于咽下,让酒液在唇齿间流连一回,给酒添气,待温润后,轻轻滑落喉间,只觉酒香浓郁香满口,有令人陶醉之圆润丰醇。

    我的全身细胞,同为之起舞跳跃,通体有种轻松的舒畅。此种视觉、嗅觉、味觉的三重精美绝伦的享受,怎不令人神往?

    渐渐,我日饮一口茅台酒成为习惯,更像是一种依靠。日久,茅台成为我的“男友”。

    三个月后,我远方的女友来看我,一见面竟发出惊异的眼神。她说,你的皮肤怎么变得这么好啊!越发光滑紧致,嘴唇丰润又有光泽。

    是吗?我疑惑。

    为了验证,我特意上网,打开MNS,同男友陈岩对聊。互相对视的瞬间,他一脸惊愕,冒昧地问我的脸,最近用了什么高级化妆品?银行卡刷掉多少现金?

    我,则把三个茅台空瓶子示意给他。

    2008年情人节,寂寞的我,忽听一阵敲门声。打开门,一个很帅的小弟,送来两瓶茅台酒。说:一个叫陈岩的北京男子,在网上购货送你的:祝贺当今的杨贵妃养颜有术。

    我一惊,后又笑:我的情人节,只有茅台相伴。

    酒香里孕育的爱情

    刘靖安

    女人买了一瓶酒,一瓶茅台酒。

    女人不喝酒,女人是给男人买的。平时,女人用钱很节约,一分一厘抠下来,就是为了今天,买这一瓶酒。女人付了钱,然后,把酒凑近鼻子,闭了眼睛,闻了闻。虽然,什么都闻不到,但茅台那种特有的酒香,还是穿过岁月,淡淡地飘了出来,让她不知不觉沉醉了。

    慢慢地,女人的脸上,漫上了一层红云。过了许久,女人像恍然大悟似的,连忙抱着酒,低着头,不好意思地从人们好奇的目光中,逃回了家。

    天色渐渐暗了,男人要下班了。

    女人坐在桌边,等男人。桌上,摆得满满的,有菜,有酒。女人看着已经倒满酒的杯子,贪婪地耸着鼻子。

    突然,敲门声响了起来。

    男人回来了,女人起身开门。

    男人顾不上关门,一把搂住了女人的腰,亲了一口,说,老婆,新婚快乐!这四个字,男人每年说一次,已经说十年了。

    吃饭吧。女人轻轻掐了一把男人,浅浅地笑了。

    于是,开始吃饭。男人端起酒杯,说,你也喝点吧。

    你知道我不喝酒。女人说。

    今天,十年了,少喝点。男人径直走进厨房,拿来酒杯,给女人满上了。女人端起来,和男人碰了一下,抿了一口。女人像不尽兴的样子,又抿了一口。男人看着女人,说,干脆,我们干一杯。好酒,慢慢喝,你要干,我给你倒一杯开水来。女人笑着说。

    你想烫死我呀,良心大大的坏了。男人坏笑着,给女人夹了一个菜。

    是啊,十年前就坏了,你没发现?女人也跟着笑。

    那天,是男人和女人见面的日子。女人走进约定的茶楼,泡好茶,等男人。可是,一杯茶都凉了,男人还没来,女人就生气了,想走。女人刚站起来,男人就来了。男人带一身酒香。男人说,不好意思,朋友聚会,非要我一起把一瓶酒喝完才让走。女人本来是执意要走的,但那时浓时淡的酒香,留下了她。于是,女人又坐下来,对服务小姐说,换一杯热茶。茶来了,男人端起就喝,结果,又一口吐了出来。男人尴尬地说,我以为热茶不烫呢。女人掩嘴而笑。笑完,女人故作轻松地说,是什么酒啊,那么大的吸引力?男人就说,茅台。女人说,难怪,这么香。因为酒香,女人就喜欢上了男人,喜欢得连女人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

    交往久了,男人就发现,除了茅台,女人闻不得其它酒味。有一次他喝了其它酒,女人一闻,就说头昏,想吐。那次约会,女人和男人,都扫兴而归。从此,男人不再喝其它酒了。只喝茅台,男人没这个经济实力,但男人没有酒瘾,能够克制。女人明白,男人这是宠她,但她也为男人着想。结婚前夕,女人说,酒喝多了,伤身子,以后,你每年喝一次,不喝别的,就是茅台。男人说好。顿了顿,男人又说,哪一天喝呢?女人说,这你别管,到时你喝就是了。不久后,男人就知道了。那一天,以及每年中的那一天,男人和女人,都像今天一样,很幸福。

    幸福,让男人情不自禁地抓住了女人的手。男人说,老婆,这些年,你辛苦了,来,我敬你一杯。

    有你的理解,有你的爱,我就知足了。女人说完,干了。男人也干了。女人喝过两杯酒,红云,又一次漫上了脸颊。

    女人用迷离的眼神,看着男人。女人说,你说,今天是什么日子?

    这还用说吗?男人弯曲了食指,轻轻刮了一下女人的鼻梁。

    不,我要你亲口说。女人嘟着嘴,像一个撒娇的小女孩。

    那,让我想想。男人故意逗女人。

    你想嘛,说错了,罚酒一杯。女人说。

    想起来了,今天,是儿子的生日。男人说。

    罚酒,女人说,儿子早送到他奶奶家去了,主角都不在,还生日。

    男人喝了酒,又说了两次,结果都错了。男人喝过三杯酒,女人忽然明白了。女人说,原来,你是骗酒喝啊。

    男人呵呵一笑,说,好啦,今天是我们的结婚纪念日,对吧?

    女人笑而不答。

    男人说,还吃吗?

    女人摇头。

    男人站起来,走到女人身边,抱起女人,向卧室走去。女人躺在男人的怀里,吊着男人的脖子,在一种幽幽的酒香中,好像又一次回到了新婚之夜。

    风吹来的时候

    李燕蓉

    她偶尔会想起父亲。那个少言寡语的男人。那个从茅台镇走出来的男人只有说起他的家乡才会露出像孩子一样的笑容。会暂时把生活的沉重放在一边。小时侯,父亲喝完酒,总是喜欢把她抱在腿上,然后哼着她听不懂的歌调。那时,风也会柔柔的吹过来。她问父亲:

    “你在唱什么?”

    父亲笑了。拍着她说:

    “长大你就懂了。长大爸爸带你去看爸爸的小镇。”

    “爸爸的小镇?那个小镇是爸爸的?”她天真地问。爸爸摇着她不再说话,继续哼着她听不懂的歌谣。夏天的夜晚被拉长了,像一条细线远远地牵出了一些遥远却亲切的回忆。

    那个男孩不会叫爸爸也不会叫妈妈。他的记忆里只有爷爷。谁也不知道他从那里来。有人说,看见一对年轻、漂亮的夫妇把他留在了福生大爷的门口。也有人说,只是一个外乡的女人,留下他时还哭了。福生大爷开门看见小包裹,眨了眨昏黄的老眼,抱起来说:

    可怜的小东西。以后就跟着爷爷吧。

    于是,他有了爷爷。镇上的人常常会送吃的过来。福生大爷常常都要说谢谢了啊,送东西的人总是笑着剜他一眼:

    还真以为崽是你自己一个人的啊,是咱们大家的。

    就这么着他长到了六岁。每天,爷爷砍完柴总要带一些酒回来,抿一口酒。然后,再长长的呼出一口气。爷爷总说:

    福崽啊,再长大,就给你也喝几口。咱茅台镇的酒可是神仙才能喝到的。瞧你爷爷都快九十了身板还这么硬。

    可爷爷还是走了。他哭了一天一夜,把小脸都哭青了。镇上的人都说:

    福生老汉有福呢!给人当长工当了大半辈子耽误了娶老婆,没想到临末了的还能捡个孩子给自己送终。送走了爷爷,镇里的人问他:

    想去谁家?崽想去谁家就去谁家。说吧。谁都能把你养大了。

    他摇了摇头,说:

    “我哪儿也不去,我要守着爷爷的旧屋,我要守着爷爷。”谁也没想到他会说出这样的话。大家都劝这个只有六岁的孩子跟自己回家去。孩子固执地回绝了。大人虽然摇头却也都红着眼说:

    福崽有良心呢!知道守老汉了。

    从那以后,镇上的人就开始轮着送饭给他吃。他吃的比村里的孩子都好。后来,他又和镇上的孩子一起念书。他和大家一样,快乐的时间像溜在冰上,一下子就滑过了。十六岁那年,他考上了城里的高中。像以往一样去山上看爷爷,结果被蛇咬了。撑着所有的力气拖着腿下了山,快到镇上昏倒了。那次,镇上的人几乎都来了。见他睁开眼,麻叔摇着酒瓶说:

    “福崽,没想到你的第一口茅台酒喝在了腿上。”人们都笑了。都说:

    吝啬的麻叔居然肯往福崽伤口上冲两瓶茅台酒呢!看来麻叔也不那么吝啬嘛!

    麻叔不好意思地笑了。要知道,平时,谁要想从他的酒瓶里喝一滴酒都要被他骂得跳脚的。他自己也总是一小口一小口地抿着喝。一瓶茅台要喝半个月呢!从那次腿好以后,他也开始喝酒了。也是小口地抿着。

    镇上从来没有人酗酒,镇上的人说:茅台啊,就要小口的抿才有味,一口酒进了嘴,像细线似的慢慢滑在胃里再回甘到嘴里。喝茅台的人一定要有茅台酒的酒品才算是真的喝上了茅台酒。

    长大后,考了外面的学校,出了茅台镇。夜里,他常常会想起茅台镇的河边风声。常常想起他一个人坐在河边,被风轻柔抚摸的那些日子。风里总浸润着镇上茅台酒那沁人的香气。再后来,遇上艰难的日子,只要喝一口茅台酒,记忆中小镇里人们呵护的眼神就会像以往一样扫过他的心灵。一切,都变得不那么艰难了。他知道,那是他的小镇。

    女孩站在茅台镇上想象着父亲的岁月怎样的从河边静静地流过。夜晚的风吹过,带来了阵阵酒香,浓郁、芬芳、饱满。女孩儿深深吸了口气。想起了父亲把她的手交给另一个男人时说的话:

    人生就和酒一样,需要时间精心去酿制,它才有可能变得醇香。而且,需要你用一生去慢慢品味。

    女孩笑了,她想起了父亲在困难时期省下钱买了茅台酒,一点点抿酒的样子。过去,她一直以为父亲是因为穷才喝的那么慢、那么少。但在经济宽裕的今天,父亲仍旧像过去一样,只肯一小口一小口慢慢抿着喝。喝酒的时候,父亲的眼神总是变得很绵长。父亲说,他喝了酒常常能依稀地看见他的福生爷爷。还有,童年那无悠的时光。又一阵夜风吹来,隐约带来了熟悉的歌声,她想,她终于听懂了父亲在唱什么。

    1978年的茅台酒

    初英子

    1978年春节,我从微山湖畔的煤矿回到家乡太仓探亲,我带了虾干、红枣、硬柿子等当地土特产,父母自然欢喜不已。然而,这次探亲我还有个人生大事要做,那就是去上海女朋友家中看望未来的丈人老头。

    俗话说“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欢”,但我们当地土话还有另一句不太上台面的话谓之“丈人老头看女婿,越看越触气”。我这毛脚女婿,头一次见未来的丈人,自然要给他留个好印象。记得当年流行见面礼送“手榴弹”(老酒)、“机关枪”(火腿)、“二十发”(香烟)等等。我已从女朋友那儿摸清了底细,她父亲,烟从来不碰,小酒偶尔喝点,但必须是好酒。那时洋酒还不流行,最好的酒当然非茅台莫属。我决定要买就买好的,弄两瓶茅台酒作为见面礼,那可是极有面子的事。

    只是,七十年代末,是个买什么都要凭票的年代,更何况紧俏的茅台。想要买到两瓶茅台酒不托点门路,谈何容易,远不是今天有钱就能买到的。

    我回太仓后,东托人,西托人,得到的回答惊人一致:“没有,抱歉”;“弄不到,对不起”。

    我不甘心,这儿打听,那儿打听。嗨,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得到一信息:我初中的一同班同学,部队转业回来后,分配在商业局当副局长。老同学嘛,也没啥好客套的,我实打实地告知:“我将要毛脚女婿上门,急需茅台酒两瓶,务请帮忙!”

    老同学很理解我的心情,悄悄地批了个条子给我,让我对外不要声张,上酒糖公司去买。

    那条子还真管用,我如愿买到了两瓶茅台酒,一瓶8元,两瓶16元。现在听起来,有点天方夜谭,8元钱,现在连一瓶高档点的啤酒都买不到,不过那时候,我工资才三四十元,8元钱一瓶也算是老价钱了。

    我记得很清楚,两瓶茅台酒并无精美的盒子外包装,只在白色的玻璃瓷瓶外,用一种半透明的棉筋纸包着。

    虽然有了茅台酒这份礼品,未来丈人到底喜欢不喜欢,我实在不敢保证,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我去了女朋友家。

    未来的丈人比我想象中要慈眉善目,他对我喜欢读书,喜欢写作似乎挺满意,只是对我送给他的茅台酒连看也没看一眼,难道他不喜欢茅台酒?可我又不便问。

    告别时,老丈人摸出20元钱,一定要我收下,说这茅台酒很贵的,很难买到的。心意领了,钱要照付。

    哪有毛脚女婿给丈人老头送礼,最后收钱的,我自然不肯收。固执的丈人说:“你不肯收钱,那我不收酒。”

    我无法可想只好收下钱。我还实话实说:“这茅台8元钱一瓶,两瓶16元,哪能收20元。”

    丈人说:“眼下市面上,谁能20元买到两瓶茅台,就算大本事了,拿好拿好,这酒,等你结婚时喝!”丈人这一说,我心也宽了许多。

    我是1979年金秋领的结婚证,那时婚宴大操大办还没成风,我只自己父母、兄弟、姐姐、姐夫一起聚了聚,热闹了一番。没想到结婚前夕,丈人很郑重其事地把一瓶茅台酒交给我,说:“两瓶茅台酒,一瓶我喝了,一瓶你婚宴上喝。”

    那时我两个弟弟还没结婚,全家就一桌人,可能大家都不舍得喝吧,那瓶茅台酒只喝掉半瓶。后来我大哥从四川回来探亲,见有茅台酒,高兴极了,边喝边赞这茅台酒香、醇。他喝光了半瓶酒,还提出要那空酒瓶,说是回去后把其他白酒灌装在空茅台酒瓶里,再倒出来喝,不但味道不一样,连感觉也不一样……

    也许吧。

    酒干倘卖无

    刘泷

    叶茂曾在吉隆坡拉过黄包车,后来这种不起眼的车子被崛起的“的士”洪流给淹没了。无奈,他就孑然一身回到山乡做起了收购酒瓶子的生意。他生活在华人区,尽管小镇不大,但文化的气息还是很浓郁的。那时,由侯德健作曲、程琳演唱的《酒干倘卖无》开始在国内外华人中间流行。由此,叶茂顺手给店铺起了个“酒干倘卖无”的名字。

    豆蔻年华的他摆正自己的心态,放下架子,在铺子冷清时,就骑一辆半新不旧的自行车,车后座架上绑两个硕大的竹篓,穿梭在山间渔村,高声叫喊着,酒干倘卖无?酒干倘卖无?

    扯起招军旗,就有吃粮人。每天下来,他也能小有收获,兑换个十几或者几十元揣入囊中。当然,收购这个行业,不仅仅有当地人叫“零吉”的钞票入账,还会有意外的惊喜。比方有人收旧书,在书中的夹页却发现了价值不菲的邮票;有人收废铜,却在一堆烂铜中发现了铜币或铜佛、金佛等古董;甚至有个别收购破烂的幸运者,在一箱废品中捡到了成叠的钱币或成条的项链!后者自然是有些奢侈的人把礼品当作废品扔掉啦!叶茂也是这样,有人竟然把茅台酒的瓶子卖到了他的手中!

    那是一个清晨,太阳刚刚染红东山,一位老者蹒跚着走来问他,掌柜的,我这个酒瓶子要吗?老者举着浑圆的酒瓶子,酒瓶子上系条红丝带,并且飘散着氤氲而诱人的酒香。其实,他收购的酒瓶子是和厂家签约、挂钩的,可以直接销回厂家。他是生意人,不可能远渡重洋把这个古朴的酒瓶子销往中国茅台酒厂。但是,是茅台酒的酒香和那个瓶子的魅力吸引了他,他凝重地颔首说,要!收购其它的酒瓶子是九分钱,他给了老者一元“零吉”。他想,名酒的瓶子就像贵妃的衣裳,是好东西。于是,他由此收藏起名酒瓶子来。

    从此,一发而不可止,十几年下来,叶茂居然收藏了五十七个茅台酒瓶子。这些酒瓶子有七八十年代用瓶塞的,有后来瓶口连体的,更有一只宝贝是民国初年的!这只瓶子像个高装的陶瓷碗,也有些像个罐子,是黄釉粗瓷,朴拙、粗陋、甚至土气。然透泻着袅袅的高雅、富贵之气,让他爱不释手,有时间就忍不住去抚摸一下,心头美滋滋的。他特意找匠人做了个橱柜,将这些酒器小心翼翼地摆放在上面,并让那个珍稀的宝贝瓶子刻意地坐落在独领风骚、鹤立鸡群的位置。

    看他对茅台酒瓶子情有独钟的样子,邻居揶揄道,叶茂啊,你不快娶个老婆,要和这些瓶子过一辈子呀?

    叶茂笑眯眯地说,在咱们这里,茅台是财富和友谊的象征,我有这些酒瓶子,精神也是充实的呀!

    邻人说,有美酒瓶子,再有个美人陪伴,不是更好吗?

    他说,有些东西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那是需要缘分的。

    还真有个美人光顾了他的“酒干倘卖无”。那天接近打烊时,朦胧的月色下,从停泊在他家门前的宝马车上款款走下个女子来。女子走近前,落落大方而又风生水起。她问,你是老板?

    叶茂被女子的美貌螫了一下,有些颤颤地说,是的。

    女子说,听说你收集很多茅台酒瓶子,可以让我一饱眼福吗?

    他想表现自己的学问,纠正了她的问话,说,我那是收藏,和收集不是一个概念的。

    女子嫣然笑了,说,你不是做生意的吗,收集酒瓶子不就是为了出售吗?

    他说,不一样的,收藏是轻易不出手的。

    女子哦了声,再次笑了,愈加妩媚。她问,我给你一个理想的价位呢?

    他思忖片刻,摇头说,我是不会动心的。

    女子递过一张名片,柔婉地说,买卖不成仁义在。这样吧,我们公司组织个旅游团,我这个董事长特邀你参加好不好?

    他见名片上标的是一家名气贯耳的葡萄酒加工集团,董事长叫朱丽。就欣然应允道,好呀,朱总。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这个小作坊主也好接受下朱总你的熏陶啊。

    女子蕴藉地笑了。

    吉隆坡海岸的绿中海是个神秘的迷你小岛。岛上,年轮有二百万年的古热带雨林覆盖在绿中海百分之八十的面积上,岛上的度假小木屋分布在山间水湄间,让您感受溪风加上如同在马尔代夫度假的神奇组合。这里,排名全球十大著名沙滩之一的翡翠湾拥有洁净的海水、常绿的山林河谷,是爱好浮潜人士的天堂。

    一整天,都是朱丽一个人陪他在这里畅游。傍晚,在回度假村小木屋的途中,朱丽问,怎么样,感觉如何?

    他说,朱总,我是个痛快人,你也不用绕弯子,有话就直说吧。

    朱丽说,那好,我还是想要买你的茅台酒瓶子。女子手握方向盘,向他飞个醉人的媚眼。

    他问,我可以知道你购买我那些酒瓶子的用途吗?

    她悄声说,老实告诉你,我想用这些瓶子装酒。

    他惊诧道,那不是造假吗?

    女子沉着地说,你不要大惊小怪的,现在的茅台在这里多畅销啊,如果再用那个古香古色的粗瓷瓶子造上一瓶,一定会产生轰动效应的。

    叶茂瞄她一眼,责怪道,你这商人不地道。

    女子说,我会给你大价钱的,五百万美元怎么样?

    他瞪大了眼睛,问,你是不是疯啦?

    她说,这不用你管,你就给个痛快话,同意还是不同意?

    他摇摇头说,你要造假茅台,我是说什么也不可能把瓶子卖给你的。

    女子笑吟吟地问,为什么?

    他说,茅台这个品牌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你不能玷污它!

    女子问,那你知道那个黄釉粗瓷的酒瓶子有什么来历吗?

    他老实地摇摇头。

    女子如数家珍地说,那是民国四年,美国为庆祝巴拿马河通航,在旧金山举办了“太平洋国际博览会”。茅台酒已小有名气,也被送往参展。但主持人小觑茅台酒简朴的装璜,不让参展。送展人情急生智,将黄釉粗瓷的酒瓶投掷于地,立时,瓶破酒淌,奇香四溢,在场者均耸鼻而立,惊叹不已,连美国总统威尔逊也禁不住品尝了茅台,之后,这位总统赞不绝口。最终,茅台酒在所有获奖名酒中独享“世界名酒”美誉,获博览会金奖。

    他惊叹道,你简直就是个茅台通啊!

    女子得意地说,我是因爱名酒而爱茅台,因爱茅台而收藏茅台酒的瓶子啊。

    他疑惑地问,你不是为造假茅台呀?

    女子说,我主要是为了考验下你的人品。

    他说,我做事从来不会昧良心的。

    女子娇媚地说,我知道。她又问,这下,你该支持我收藏了吧?

    男人沉吟道,你是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人,我还是要考虑一下。

    从此,两个人多有来往。

    邻人皆说,叶茂是痴儿有福啊,靠酒瓶子勾了个有钱的美女。

    他只是毫不介意地笑笑而已。

    今年五月十二日下午,叶茂蓦地找到朱丽,他皱着眉说,朱丽,我答应你,出让那些茅台酒瓶子!

    朱丽困惑地问,怎么,你想通了?

    他说,我要把所有出让的款项捐给四川灾区的同胞们。

    女子沉静地点下头,说,好,那我给你增加五百万。

    后来,在去四川机场的停机坪前,有人发现,叶茂和朱丽在拥抱、吻别,泪流满面。

    真假茅台酒

    陆宝华

    张七这几天挺闹心,给村长三皮送点礼出了事。事情具体过程是这样的,为包村里的鱼塘,一周前张七给三皮拿去了两瓶茅台酒,可没想到三皮家来客人时一喝,茅台酒居然是假的。三皮把没开外包装盒的另一瓶给张七拿了回来,张七和媳妇打开盒一看,里面的酒瓶封已经被弄开了,而且这瓶里面装的也是水。

    三皮把酒放到张七家炕上的时候,怒气冲冲的。原来镇里的几个领导到村里来,三皮想宴请一顿拉近点感情,就说邀几位领导品尝茅台,领导也真给脸,兴冲冲跟三皮去了他家。没想到一喝居然是水,李三皮颜面扫地,领导也是乘兴而来,扫兴而归。领导前脚走,后脚李三皮就拎着剩下这瓶茅台来到张七家。

    三皮从张七家走的时候气哼哼的。看三皮的样,张七明白这包鱼塘的事指定是折了。三皮走后,张七埋怨媳妇,我说送点鸡呀鸭呀或者钱的,你生说要送点高雅的,选了两瓶茅台,这下好吧,不如不送呢。媳妇也不示弱,我让买茅台酒不假,我说自己到城里去买,可你闲麻烦,非叫二狗子进货时给捎回来,要不也出不了这些事。话赶话说到这,张七眼睛一亮说,该不是二狗子从中做了手脚了吧。

    二狗子在村里开商店,经常不断到县城里进货。张七准备给三皮送两瓶茅台酒后,就找二狗子让他给捎两瓶。张七想这么做有两层意思,一个是他媳妇说的怕麻烦,另外更重要的是二狗子与批发商较熟,多少能便宜点,可没想到会出这样的事。张七说,我去问问二狗子,起身往外走。媳妇却喊住他,然后分析说,这事我总觉得不是二狗子干的,咱村找他捎东西的人多了,有的比茅台酒贱,有的比茅台酒贵,可从没听出过这样的事情。媳妇从兜中掏出一张纸条接着说,这是名烟名酒门市的发票,二狗子媳妇昨天在当街碰到我时给的,说你取酒那会给忘了。张七接过发票瞅瞅说,这家门市应该没假货,不管酒瓶中装的是什么,这事肯定和二狗子无关。媳妇自言自语到,那问题到底出在哪了呢?突然媳妇一拍脑袋说,该不是三皮自己弄的鬼。张七没听明白问,他自己弄什么鬼。媳妇说,他不想把鱼塘承包给咱们。张七不解,不想包给咱们,别收咱们的礼不就得了。媳妇说,跟你那么傻,还叫什么村长,这样礼还收了,喝完装上水,鱼塘还不包给咱们,咱们反过来欠他什么情似的,一箭多雕吗。

    张七认为媳妇分析得绝对正确,自此以后不再去找三皮说包鱼塘的事。

    后来,村里的鱼塘包给了三皮的兄弟四皮,听着消息当时张七对媳妇伸出大拇指说,你真是料事如神,四皮想包,咱们送十瓶茅台也是白费精神。不过两口子总觉得三皮白白喝了两瓶茅台,自己有点冤,有点来气。

    四皮包鱼塘两个月后,一天夜里突降大雨,泛滥的洪水冲进鱼塘,让四皮新放不久的鱼苗死伤一部分。张七和媳妇认为这是上天开眼,心态稍稍平衡一些。

    张七儿子的老师也姓张,四十多岁,因为没转正,现在还是独身一人。张老师很看重张七的儿子,对张七的儿子就好,张七一家对张老师也就都好。

    这天,张老师来家访,谈完事情不早了。张七媳妇在外屋收拾好饭菜,一家人把张老师留下来吃饭。放上桌子,张七叫儿子到二狗子商店去拿一瓶酒,张老师连忙阻拦说,不用麻烦,就喝你家的散白酒吧。

    张七见张老师心诚,就叫儿子把散白酒拿上桌,给张老师和自己各倒半碗,然后两人共同端碗,张老师喝一口,皱一下眉,咽下去。张七见状问,怎么了,不行还是让孩子去商店拿一瓶酒吧。

    张老师摇摇头说,不用,不用。喝几口后忍不住又问张七,你怎么不喝原来的散白酒。张七有点纳闷说,我一直就喝这散白酒。张老师却十分肯定的道,不是这种,两个月前你让你儿子带给我带那两瓶那样的,我记得清楚的,那酒喝着润口、绵长,清香扑鼻,比一般瓶酒的味道要好得多。

    美酒与美文

    吟泠

    美酒与美文,自古就堪称是一对风流倜傥的孪生姊妹,这两者之间优美儒雅的历史渊源,几乎可以追朔到人类社会的金色童年,它们所涵盖的范围,更多的是体现在人类生活的精神层面。孔子说“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美文如斯,美酒亦如是,它们都是开在物质基础之上的“棠棣之花”,给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增添了无穷的魅力。而国酒茅台,更是芬芳酒国之中盛开的一朵奇葩。关于它在第一届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的谐闻轶趣,至今都是那么令人为之沉醉、倾倒。

    我个人对于酒,一直怀有双重的情感。美好的一面,来自于流传千年的经典诗文,一句“何能解忧,唯有杜康”,会使人在某个孤独的瞬间将杯中之物当作最亲密的精神伴侣;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又将酒文化的丰富内涵几乎演绎到了极致;“一斛明珠万斛愁,关山漂泊腰肢细”,更是美得令人惊心动魄,尽管这也许只是我个人的奇妙感触。这些美好的玉液琼浆,常常令我对”酒”怀有一种私密的暗恋,仿佛它来自于王室贵族,而我只是躬耕于陇亩间的一介布衣,在我们之间,始终存在着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另一方面,则是于市井勾栏之间,见得太多饮酒无度,以致丧德失性的酒徒的斑斑劣迹,让人在无奈之中对酒的副作用又持有怀疑的眼光。在任何事情上,我几乎都是中庸的,“酒饮微醉,花看半开”,一个“微”字,一个“半”字,让我彻悟了酒的无辜以及人的无奈。

    其实,在很多方面,酒的命运与人的命运均有许多相似之处。苏东坡有诗云:“万人如海一身藏”,那是他经过人间大修炼之后结在智慧树上的粉红善果,然而结局总是事与愿违,期待“自拔荆钗付酒钱,生憎名字满天涯”的苏东坡偏偏在茫茫人海之中熠熠生辉,名扬天下了。一旦声名雀起,“东坡肘子”也便顺着时光之河顺流而下,不经意间又给我们的庖厨里增添了一缕别样的风味。名人往往如此,他生命中的一点一滴,都将成为穿越时空的典故与传奇,在我们记忆的夜空中熠熠生辉。国酒茅台,在这一点上,丝毫不亚于名垂青史的英雄豪杰,骚人墨客。

    军旅作家徐怀中或许从来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小说《西线轶事》,会在无意间与国酒茅台结下一份善缘,从而传为美酒与美文这对孪生姊妹的又一段佳话。原因起于小说中一号首长的一句话,他用习水大曲招待两个全身被淋得湿透的女兵的时候,一不小心说了这么一句话:“冻惨了吧?来,一人喝一口,这是‘气死茅台’——习水大曲。”那是在1979年,想必徐怀中还不曾具有依靠茅台来炒作自己的超前思维——艺术创作有其自由的空间和虚构的能力,这与习水大曲和茅台酒之间的孰是孰非、恩怨情仇并无根本的关碍。假如,徐怀中这样写:“来,一人喝一口,这是‘气死老白干’——习水大曲。”也许他就不会给自己惹来后续那些美丽的麻烦。

    也许是天意如此,也许在徐怀中的潜意识中,茅台的确就是酒中极品,老白干、绍兴黄酒或者杏花村酒怎么跟习水大曲好有一比?好歹也得具有可比性,能比在一个层面上才是。名酒正仿佛名人,对世俗生活的影响力,颇有些“树欲静而风不止”的相似之处。徐怀中无意中这么一段生花妙笔,却让那些执著、可爱而又具有强烈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感的茅台人从宁静的幕后走到了热闹的舞台,与他就“气死茅台”的科学理论和事实依据展开了富有戏剧性的“斡旋”和“交涉”。因为在茅台人的心目中,“茅台”已经不仅仅只是能够与白兰地、波拿巴等国际名酒相媲美的美酒佳酿,在某种意义上,它和陶瓷、丝绸以及太极拳一样,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标志与象征,在世界范围内,只要提起茅台二字,人们就会自然而然想到古老的东方,和神奇的中国。

    徐怀中一句“气死茅台”的台词,在正展开“爱我茅台,为国争光”的茅台酒厂引起了轩然大波,每天都有工人们来找厂领导,一致要为茅台正名,讨个“说法”。茅台酒业先是以信函与作家徐怀中进行了远距离的书面沟通,但徐怀中忙于创作,对这封来信并没有在意。他沉默的态度引起了茅台人的强烈不满,为此,厂党委又专门派了一位资深酿酒工艺专家亲自北上进京,与徐怀中就“气死茅台”进行了数个回合的“唇枪舌战”。虽然这次面谈最终理论双方并没有达成一致,然而徐怀中先生颇为诚恳地告诉酿酒专家,在他即将发表的另一篇小说《没有翅膀的天使》中,已经充分表达了他对茅台酒的褒扬与认可,它的殊荣誉满天下;它的醇香独一无二。这已经充分证明,在小说《西线轶事》中,他本人只是遵循文学创作的规律替那位首长代言而已,并非他有意诋毁贬抑茅台酒。至此,关于“气死茅台”的“南北战争”终于在和谐的氛围中落下了帷幕,一段诗酒佳话却不经意地流传下来,为名甲天下的国酒茅台增添了深厚的人文气息和浓郁的浪漫色彩。

    莫将风流付明月,空杯尚留满室香。当一个人,一处风景,一段记忆,一掬水,一杯酒……达到一种人所共仰的境界之时,我相信,即使是一点一滴,都会给这苍茫的尘世以贴心的温暖和永恒的安慰。

    生活似美酒

    邵昌玺

    前几日,与朋友小聚,在一家小巧而雅致的茶馆里,临窗而坐。秋日午后的阳光透过厚厚的玻璃窗,肆无忌惮地照在身上暖暖的,让人懒洋洋的。看着窗外飞奔的汽车、来去匆匆的行人,品着桌上冒着屡屡热气的香茗,突然有一种暂时的超脱感。于是任思绪放飞,从工作学习到家庭婚姻乃至生活琐事,想到哪说到哪,没有主题,也不用咬文嚼字,就连平时很严肃的朋友,此刻也很“放肆”,不知道是在宣泄,还是确实深有感触,反正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宣泄的内容无非就是他新婚后的生活如何不理想,他的老婆怎样由原来的“小鸟伊人”变成现在的“河东吼狮”……

    听着朋友的唠叨,看着他那带着血丝的眼睛,我笑了笑,说:“别着急,我给你讲一个关于茅台酒的故事。话说1856年,韦昌辉以三千之众,从江西赶回天京杀害了杨秀清全家,接着又把屠刀对准了掌握军事实权的石达开。石达开既遭清兵追剿,又受内讧胁迫,于是带着数万部众准备逃往云南另图良策。途经贵州来到茅台镇。想到自己半身戎马,出生入死,如今竟然找不到一个落脚的地方,不竟悲从心起。但漫天飘香的茅台酒给了他温暧,他的脑子里想起了李白的一首诗‘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故乡。’于是决定在此小驻一些日子。石达开在茅台镇住了几日,一天,他突然来了雅兴,想饮酒赋诗,便吩咐手下的人去弄酒。

    在手下去弄酒的间隙,他提笔吟咏了一首诗:“万倾明珠一瓮收,君王到此也低头;赤虺托起擎天柱,饮尽长江水倒流。”诗刚写完,手下人来报,由于几万军队驻扎在此,大饮茅台美酒,新酒、老酒都被饮光了。石达开非常失望,随即叫来茅台酒师,要他们连夜把窑坑里的原料蒸馏出茅台酒来。茅台酒师们见石达开心烦意乱,面带不悦,不敢推脱。石达开生怕酒师们捣鬼,便亲自督阵,一个窑坑一个窑坑地挖开,一个窑坑一个窑坑地烤,一连烤了几个窑坑的原料,竟连一斤茅酒也没烤出来。他好生烦恼,又叫人把已经烤过的原料加曲下窑后再烤。说来也奇,蒸馏出来的茅台酒竟是毫无酒味的白开水。石达开十分惊讶,认为这是天意,是他将面临灭顶之灾的兆头,于是带着他的部队一溜烟跑了。说来也巧,不久他便在大渡河全军覆没。”

    讲到这里,我停了下来,问朋友:“听懂了吗?”

    朋友看着我,摇了摇头。

    我一笑,继续讲:“其实,茅台酒的酿制技术被称作“千古一绝”。茅台酒有不同于其他酒的整个生产工艺,生产周期7个月,要经过八次反复蒸馏,蒸出的酒入库贮存4年以上,再与贮存的陈酿酒混合勾兑,最后经过化验、品尝,方能出厂销售。石达开不明其中奥妙,才蒸馏两次没能酿出茅台酒便认为自己厄运已到,实在是一个极大的误会……”

    这时,我又问朋友。

    这次,他没有摇头,笑了,而且是会心地笑。

    其实,通过茅台酒的酿制过程的确可以给我们的婚姻生活带来一些启示:当我们还没有走进婚姻的殿堂时,总感觉婚姻生活应该是很浪漫,很幸福,很甜蜜的。但是,当有一天,我们真正走进婚姻时,才发现生活是很现实的,不可能总是花前月下,卿卿我我……这个时候,没有耐心的人,干脆选择放弃,另觅新欢;有耐心的人,多沟通,多磨合,慢慢地就适应了,也就有了以后的生活甜如蜜,生活似美酒……

    农民父亲喝过茅台酒

    张记书

    父亲张齐贤爱喝“两口”在俺全村是有名的。

    解放前,俺家非常穷,为了生计,父亲不得不干些推车、挑担、卖小鸡儿、卖凉粉儿的营生。有时赚个小钱,除了吃个烧饼、来碗羊汤的父亲偶尔也会弄两盅酒,以解劳顿疲乏。

    解放后,随着物质生活不断提高,父亲几乎每天都喝一点。酒菜很简单,有时一盘小菜,有时一个咸鸡蛋,但父亲喝得津津有味。还常常感叹:“真是在天顶上过日子呀,比旧社会大地主赵老三还强呢!”

    后来,父亲当了村干部,迎来送往就更少不了推杯换盏。

    知道父亲爱这口,我长大参加工作后,每次回家都忘不了给父亲带点酒。到外地出差,更惦记着买两瓶当地名酒捎给父亲。于是,衡水老白干、杜康、刘伶醉、汾酒、竹叶青等名酒都成了父亲美好记忆的一部分,也成了他夸赞我是个孝子的资本。

    有一年中秋节,我和弟弟新书回老家与父亲同饮,酒桌上父亲十分感慨地说:“中国好酒喝过不少了,唯独没有喝过‘茅台’,啥时候能喝一回,这辈子就算齐了。听说周恩来总理招待外宾都喝这酒呢!”

    我和弟弟默默地记在心里。那个时代,好烟好酒凭票供应,弄瓶茅台酒比登天还难,有啥办法呢?从此,能让父亲喝上瓶茅台酒成了我最大的心愿。

    一晃几年过去,这年春节,我遇到了一位旧友,他刚刚调到市政府工作,主管后勤。他对我说,过节有什么困难可以找他。我就把买一瓶茅台酒孝敬父亲的想法说了出来。朋友说:“试试看,争取满足你的要求。”结果,一周后,他喜滋滋地塞给我一张茅台酒票,并告诉我,这是专供市委主要领导的,每人一张票。这张票是一个不爱喝酒的领导让出来的。我听了非常感动。

    当我用工资的1/3——12元钱买回这瓶茅台酒,交给父亲时,几乎轰动了半个村子。父亲拿在手里左瞧右看,然后让酒友们一个个传着看了个够。年三十晚上,父亲把全村爱喝酒的人都请到了家里,每人一杯,不多不少,然后再喝别的酒。那天,很多人都喝高了,大年初一,那些人的脸上还燃烧着幸福的红晕。

    事后,这个茅台空酒瓶也成了父亲的宝贝,每次打散酒,都拎着它,似乎灌进去的还是那次茅台的记忆。

    后来,改革开放,市场繁荣,再不用凭票买酒了。父亲却拒绝了我为他再买“茅台”的想法。他说:“好酒不易多喝,喝多了记忆就不深了,何况又那么贵。”

    父亲是1990年过世的,临终前他对站在他病床前的我们兄弟姊妹感慨地说:“草木一秋,人生一世,转眼即过啊。我这一生没白活,连茅台酒都喝了,还有什么呢?‘茅台’是咱们的国酒,是为国家添彩的酒,你们要好好工作,做出名堂来,像茅台酒一样有名分。”我们兄弟姊妹频频点头。

    父亲去世后,为他入殓时,我把这个茅台空酒瓶也装进了他的棺材,让他心目中这个具有着某种象征意义的物什和他那段美好的记忆一起不朽。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