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位世界著名将帅生活写真-功成身退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美国四星上将施瓦茨科普夫的家庭

    全名:诺曼·施瓦茨科普夫

    生卒:1934.8.22~

    出身:军人

    学历:研究生(西点军校、陆军军事学院)

    职务:美军中央司令部司令员、海湾部队总司令、多国部队司令

    军衔:四星上将

    夫人:布兰达·赫尔辛格

    子女:2子1女

    主要参战经历:1965年参加越南战争;1983年参与指挥美军入侵格林纳达;1990年指挥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实施大规模进攻。

    诺曼·施瓦茨科普夫出生在美国新泽西州的一个上尉家庭,在这样的家庭中,他从小就受到了父亲的影响。到8岁的时候,他就接过了父亲在西点军校时的佩剑,开始了他的追求。

    1947年,12岁的诺曼和姐姐一起随父亲来到中东,这对一个年幼的孩子来说,无疑是一次探险经历。当时汉尼拔和亚力山大大帝的战争故事激起了他无穷的想像力,激励他日后投身戎马生涯。

    回国后,诺曼被父亲送到一所名叫瓦利福奇的少年军校受训,在那里他以全校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随后,他又于1951年进入乔治谷军校,1952年毕业后正式穿上军装。同年秋,他考入了父亲的母校——西点军校。

    4年以后,1956年施瓦茨科普夫以全校第42名的优异成绩毕业,并被授予少尉军衔。第二年10月,施瓦茨科普夫进入本宁堡步兵学校学习,1957年3月获得伞兵会长,随后在美军第101空降师第18步兵团任连长。

    在这个部队里,作为军衔最低的施瓦茨科普夫,他的工作是一些琐碎的事情,除了管理仓库和在军事法庭充当辩护人外,有时候还得去调查财产丢失或被损事件。无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施瓦茨科普夫都是尽心尽力的做好,并且他从这些工作中学到了很多东西。

    1961年,施瓦茨科普夫被晋升为上尉,并被派到佐治亚州本宁堡步兵学校学习军官高级课程。只在这里学习了一学年的高级课程,施瓦茨科普夫就被派到地方大学去进修了,他从佐治亚州到了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在那里学习导弹工程并获得航天工业学硕士学位。后来,他又先后进入西点军校、美国陆军指挥与参谋学院、陆军军事学院进修深造。

    施瓦茨科普夫几进军校,经历了美军初级、中级、高级指挥院校的系统全面培训,打下了坚实的军事理论功底,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战争观和军事理论修养,为他以后从事战争实践活动奠定了基础。

    1965年,刚刚离开西点军校的施瓦茨科普夫就被派往越南,参加越南战争,帮助训练越南空降兵。一年后,施瓦茨科普夫返回美国,在西点军校担任副教授。

    在西点军校任教时期,是施瓦茨科普夫一生中的蓝色时期,忧郁但却浪漫。这位年过三十仍然单身的优秀男人,似乎有了充分的实践过上正常的交际生活。

    年轻的施瓦茨科普夫少校经常出现在西点军校的舞会和纽约城内的社交酒会上,成为了很多少女心目中的白马王子。

    随后在西点军校一年一度的校际美式足球比赛上,施瓦茨科普夫认识陪伴他一生的伴侣——布兰达·赫尔辛格。布兰达是纽约航空公司的一位空中小姐,一位美丽的姑娘。她有一双深棕色的大眼睛、修长的身材和如花的容颜,更让施瓦茨科普夫心动的是,她善解人意,温柔文静。在闪电般的恋爱之后,1968年6月,施瓦茨科普夫和布兰达在西点军校著名的教堂里举行了结婚典礼。

    婚后不久,这对新婚夫妇就到了堪萨斯州的利文沃思堡。这时,施瓦茨科普夫已经提前晋升为中校,并被选送到利文沃思堡的指挥与参谋学院深造。虽然施瓦茨科普夫的学习比较紧张,但学员们仍然有时间和家人团聚,所以施瓦茨科普夫和妻子布兰达一起过着甜蜜的生活。

    1969年施瓦茨科普夫再次被派到越南战场,他阔别新婚的妻子奔赴越南。在越南战争中,施瓦茨科普夫由于对士兵的体贴和照顾,使他深受士兵的爱戴,并受到嘉奖。

    在以后的海湾战争中,施瓦茨科普夫出任总指挥,摧毁了伊拉克对科威特的进攻,解放了科威特。

    在这次海湾战争中,美军和多国部队以绝对的技术兵器优势,最少的武装装备损耗率和最少的人员伤亡率,夺取了这场战争的胜利。因此,作为这场战争总指挥官的施瓦茨科普夫,他的卓越的指挥才能受到了人们广泛地赞扬,对他来说,也可以算是功成身退了。

    1991年4月28日,施瓦茨科普夫乘坐的灰白色美国波音707飞机出现在棕榈茂密的麦克迪尔上空,于预定的上午9点整降落在机场。当飞机慢慢滑向等待的人群时,登机扶梯也靠向了飞机主门,将军的妻子布兰达,姐姐萨莉和孩子们,立即拥到了飞机下。

    机门打开后,人们看见将军精神抖擞地敬了一个军礼,然后直视着聚拢的人群。底下传来一阵欢呼。25年过去了,当时他从越南回国的时候,迎接他的只是冷漠,现在却完全不同。

    敬礼后,施瓦茨科普夫撇开了所有其它军事礼仪,张开双臂,幸福地微笑着冲下扶梯,紧紧地和家人拥抱在一起。他慢慢地穿过人群走向主席台,时不时地停下来和人们握手,不停地亲吻小孩的脸。虽然他穿着沙漠工装和小山羊皮的沙漠靴,但人们一眼就认出这个高大的、体重达108公斤的人物。他从人群中走过,有时停下来和大家说话问好!

    当他走到主席台前时,突然看见一个参加过越战的老兵,施瓦茨科普夫将军立即转向他,紧紧地握住他的手:“兄弟”,施瓦茨科普夫说,同时,用一只胳膊搂住了那个老兵的肩膀。

    施瓦茨科普夫在家人的簇拥下走到了主席台上指定的位置,军乐队开始奏响了“国歌”。泪水从将军的眼里涌出来,他极力控制自己的情感:回家的喜悦,紧张的军旅余波,出色地为国效劳的自豪感。

    施瓦茨科普夫竖起大拇指,大声说“回家太好了”,他说:“我无法向你们形容我们回到这个伟大的自由国度之后的心情……还有听到这支伟大的国歌时,这种心情我永远也忘不了。”然后,他转向科威特大使说:“大使先生,我很骄傲地向你宣布,科威特自由了!”

    海湾战争使“施瓦茨科普夫”这个名字响遍了全美国乃至全世界。作为美军驻海湾部队的最高统帅、多国部队的指挥官,施瓦茨科普夫直接导演了一场举世瞩目的“沙漠风暴”,并因此成为美国及西方人崇拜的偶像,成为二次大战以来,美军中最有名望的将军之一。

    施瓦茨科普夫回到美国4个月后正式退休,结束了他35年的军旅生涯。自此,他和家人一起过着宁静的退隐生活,他回忆海湾战争的著作也已经完成了。

    现在,施瓦茨科普夫有一个温暖幸福的家庭:作为丈夫,他和妻子相亲相爱,相濡以沫;作为父亲,他对3个孩子慈爱和善;作为一个普通老人,他爱好广泛,尤其喜欢交响乐,并且还对小动物充满了特殊的怜惜之情。

    施瓦茨科普夫生活名言:

    对于一个团体来说,取胜的关键在于人员的团结一致和上下一心。

    有怜悯之心是人之常情,这也是人的本能,我们不能把这看做是一个人软弱的标志。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