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男孩教育在西点-工作课——牢记责任,不为失误寻找借口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把荣誉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上

    西点军校的荣誉准则是培养领袖人才的精神支柱。“责任”、“荣誉”、“国家”六个大字,是西点精神的结晶,是西点军人引以为傲的座右铭。其中的“荣誉”,是西点军校对学生在道德行为方面的要求。学生在校期间的一言一行都必须遵循《荣誉准则》和《荣誉制度》的规定。这是西点军校能够培养出高素质领导人才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西点认为,荣誉教育可以激发学员完成学业,取得成就,并进而影响学员的一生。

    西点教授告诉学生,应该把荣誉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荣誉感的形成有助于完善人格,促进道德的全面发展,高尚的品格是一个人立足的根本。

    西点军人骄傲地认为荣誉的光辉可以照耀人的一生。荣誉是人生中最大的资本,有了它,你才可以赢得别人的信任和尊敬。一个名誉扫地的人,会得到人们的排斥,很难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维护和谐的社会关系。

    无论什么时候,年轻人都应该意识到:你的目的不是一味的获得。或许为了荣誉我们必须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但是,荣誉永远都是无价的。

    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我们每个人都不应该向某种低下的社会道德让步而放弃自己的荣誉道德准则。成功之树需要我们用完善的品德去浇灌才能收获果实。有时不是我们缺乏成功的机会,而是我们没有强迫自己去修炼自身的品格,来把握这些机会。

    1966届的学员中有一个不幸的人,他由于过不惯冷峻单调的生活而心慌意乱,跑去参加一个学员的宗教团体晚会,想在那里找到几小时的安慰。当时,他不知道按照章程规定自己也有权利参加这个聚会,他是忍不住偷偷去的,并在自己的缺席卡上填了“批准缺席”。当晚回到宿舍后,他又回顾了一下自己的所作所为,左思右想总觉得自己犯了罪,于是便向学员荣誉代表坦白交代了。这时他才知道自己有权参加这个聚会,但为时以晚。虽然他的行为一点也没有违反校规,但荣誉委员会认为他有违反荣誉准则的动机,因而第二天就被开除了。

    这个决定看起来似乎非常残酷,但是在西点,荣誉制度和纪律规定相比而言似乎前者更引人注目,更有权威,也更严厉。背离荣誉准则的处罚一般也要比违反纪律的处罚来得严重。受不断功利化的大环境影响,现在的很多年轻人,不注重自己的名誉和道德培养,只是重视一些表面化的东西,只有在名誉上跌倒后才恍然大悟。成功人士具有的素质之一就是“个人的吸引力”。要想有吸引力,就必须具备良好的个人品质。

    优秀的品质是一个人具有的积极、健康、良好的个人德行和品格。一个优秀的年轻人必须具有这种优秀的品质。

    优秀的品质是一个人具有的积极、健康、良好的个人德行和品格。一个优秀的年轻人必须具有这种优秀的品质,才是德才兼备的特殊人才。如果说卓越的能力是“才”,那么优秀的品质便是“德”。

    每个西点军人都把荣誉看得是至高无上的。他们甚至说:“西点军校的荣誉制度高于法律,我们不会受到社会上一些品行不端的人的影响。我们要坚持西点的道德标准。西点军校的道德标准比国家的标准更高一层。”

    西点军校毕业生蒙哥马利·C·梅格斯说:“我们应该继续执行荣誉准则,因为军事管理者需要更高的荣誉美德。但是,如果法律上的漏洞使犯罪的学员获得自由,我们又如何维护学员的荣誉呢?”

    著名的马修·李奇微将军也持有相同的观点。他说:“西点军校一直是美国陆军高尚道德精神的无穷无尽的源泉,是陆军军官中的西点毕业生,把这种精神反复灌输给了全体军官、学员。我认为,这种道德力量是没有任何事物可以取代的。我们绝不能为向某种低下的社会道德让步而放弃西点军校的荣誉道德准则。”

    而作为一个员工,既然选定了一个公司,就要把自己的事业和公司的发展结合起来,对该公司的企业文化有一个认同感。这样,你就会与公司一起同生死、共命运。在公司兴旺发达时,你就会有巨大的成就感和荣誉感。同时,公司会为拥有像你这样优秀的、忠诚的员工而自豪,你也会为与这样伟大的公司合作而深感荣耀。当公司景况不佳时,你就会感到责任重大,并为扭转公司形势而倾心尽力。

    只有这样,你所服务的公司才会像西点军校那样成为百年老店,你也会在这样的公司氛围中实现自己的理想、成就自己的事业。

    牢记责任,不为失误寻找借口

    美国西点军校之所以能够弛名世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把“没有借口”作为学员最基本的行为准则。没有借口的背后,隐含着的是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荣誉感和纪律意识,是一种服从、自信、诚实、主动和敬业。

    “没有任何借口”看起来似乎很绝对,很不公平,但是人生并不是永远公平的。西点就是要让学员明白:无论遭遇什么样的环境,都必须学会对自己的一切行为负责!借口就是一块敷衍别人、原谅自己的“挡箭牌”,就是一副掩饰弱点、推卸责任的“秘密武器”。寻找借口惟一的好处,就是把属于自己的过失掩饰掉,把应该自己承担的责任转嫁给社会或他人。这样的人,在企业中不会成为称职的员工,在社会上不是大家可信赖和尊重的人。这样的人,早就注定了失败的命运。

    巴顿将军在提拔下属之前,通常会把所有的候选人集中到一起,然后将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摆在他们面前。

    一次,巴顿说:“伙计们,今天我要在仓库后面挖一条八英尺长,三英尺宽,六英寸深的战壕。”说完,他就走开了。其实他这样做只是装装样子,在那帮候选人旁边,有一个带着窗户的仓库,巴顿将军就待在里面悄悄观察外面的人。

    那些人领到工具以后议论纷纷,他们搞不懂巴顿将军为什么要挖这样一条战壕。

    “六英寸深,连个人都藏不住!”有人大声嚷嚷。

    “这样的战壕不行,待在里面一定很冷。”“不,是很热。”也有人这样争论。

    “这种事情怎么能叫军官来干?”还有人提出质疑。

    最后,有个人对大家喊道:“让我们把战壕尽快挖好再赶快离开这个鬼地方吧,那个讨厌的老头儿想用它干什么都和我们没关系。”这个人后来被巴顿提拔了。

    巴顿总结说:“我必须挑选不找任何借口完成任务的人。”

    巴顿为什么要选一个不找任何借口而能够即时完成任务的人呢?

    原来,在西点军校流传着关于“四个标准答案”的说法。西点军校的学员在回答长官问话时必须非常简明,而且只有下面的四句话可以选择。第一句是:“是的,长官!”第二句是:“不是的,长官!”第三句是:“我不知道,长官!”第四句是:“没有任何借口,长官!”

    这其中的第四句,就是要求军人必须做到:不管身处什么样的环境,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必须牢记自己的责任,不准用任何借口来为自己开脱或搪塞。因此,挑选不找任何借口坚决完成任务的人,也就成了巴顿选人用人的一个重要标准。

    莱瑞·杜瑞松在第一次奉派外地服役的时候,有一天连长派他到营部去,交待给他7件任务:去见一些人、请示上级一些事,还有些东西要申请,包括地图和醋酸盐(当时醋酸盐严重缺货)。杜瑞松决心把7件任务都完成,虽然他并没有把握要怎么去做。

    果然事情并不顺利,问题就出在醋酸盐上。他滔滔不绝地向负责补给的中士说明理由,希望他能从仅有的存货中拨出一点。杜瑞松一直缠着他,到最后不知道被杜瑞松说服了,相信醋酸盐确实有重要用途,还是眼看没有其他办法摆脱杜瑞松,中士终于给了他一些醋酸盐。

    杜瑞松去向连长复命时,连长并没有多说话,但是很显然他有些意外,因为要在短时间里完成7件任务确实非常不容易。或者换句话说,即使杜瑞松不能完成任务,也是可以找到借口的。但他根本就没有想到去找借口,他心里根本就没有过失败的念头。

    不找借口是一种成功者的姿态,它能够帮我们打一场场人生的胜仗。其实,“不找借口”的原则不仅适合于军人,适合任何职业。在我们的工作中,只有尽心尽力、不为失败找借口才能够完美地完成任务。

    以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应该“没有任何借口”:

    在一个漆黑、凉爽的夜晚,坦桑尼亚的奥运马拉松选手艾克瓦里吃力地跑进了奥运体育场,可是他是最后一名抵达终点的选手。

    对于这场比赛的优胜者早就领了奖杯,而且庆祝胜利的典礼也已经结束了,所以当艾克瓦里一个人孤零零地抵达体育场的时候,整个体育场已经几乎空无一人。艾克瓦里的双腿沾满血污,绑着绷带,他努力地绕体育场跑了一周,跑到了终点。在体育场的一个角落,享誉国际的纪录片制作人的格林斯潘远远看到了这一切。接着,他怀着好奇的心情走了过去,问艾克瓦里,为什么要这么拼命地跑到终点呢?

    这位来自坦桑尼亚的年轻人轻声地回答说:“我的国家从两万多公里外送我来这里,不是叫我在这场比赛中起跑,而是派我来完成这场比赛的。”

    然而,在责任与借口之间你会作出什么样的选择呢?这往往体现了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当遇到某些困难时,你可能会懊恼万分。这个时候,你必须牢记一个原则:千万别纵容自己,永远不为自己找借口。

    一个有责任心的人永远都不会为自己的失败寻找任何借口。一个人的责任心源于对工作的热情,一个对工作具有热情的人,他对待工作没有借口;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他就会始终保持平常的心态,扎实的作风,兢兢业业、尽心尽职做好每一件事情,哪怕是一件毫不起眼的小事。

    一个有追求的人永远都不会找借口。一个人之所以平庸,并非能力不足,而是轻视工作、马虎拖延、敷衍塞责的处事习惯和态度作祟。对一个人来说,工作只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而每个人所选择的职业,则是一种个人兴趣爱好的体现,只有事业,才是一个人应该追求的人生目标。一个有追求的人,他不会懈怠;一个有追求的人,他不会平庸;一个有追求的人,他更不会有借口。

    一个有自信的人永远都不会找借口。人总是渴望取得成功,虽然对成功的理解因人而异,但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会伴随着挫折和失败。有的人敢于直面挑战,冷静处理挫折,从容面对失败,在总结中不断提高,在挫折中逐步完善,最终能够达到成功的巅峰,获得成功的喜悦;而有的人在追求的过程中,一旦遇到挫折,就怨天尤人、一蹶不振,并努力为自己寻找一些失败的借口,最终只能半途而废。

    总而言之,一个优秀的员工,不会在工作中寻找任何借口,他会全力以赴地做好任何事情,从不推脱;他会善始善终地完成好每一项任务,解决好每一个执行中的问题。一个生活的强者,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会勇敢地迎上前去,直面惨淡的人生,主动克服困难,直到获得最后的成功。这样的人,永远都不会纵容自己,寻找不必要的借口,这样的人根本就不需要任何借口!

    做必须做的事,但不要忘记责任

    对于西点军人来说,推卸责任是一种耻辱。当一个国家把自己的安危交付给他们的时候,西点军人觉得没有任何事情能比承担起这个责任更为重要和伟大的。曾在西点军校的罗伯特·爱德华·李说:“责任在我们的语言里是一个最崇高的字眼。做所有的事情都应尽职尽责;你不能越俎代庖,你也永远不要期盼得过且过”。

    事实上,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我们像西点军人一样怀着一颗勇担责任的心,全心全意,尽职尽责,那么我们的事业便会变得一帆风顺,而生活也会变得更加充实和意义非凡。

    下面事件就是推脱责任会给生活带来严重后果:

    一次,一个工厂的生产部主管来找技术部主管,他很着急地问道:“你看,这张图纸标错了一个数据,车工按照图纸工作,结果一个齿轮车小了。现在机器不能用,厂家还一个劲地催着交货。怎么办?”

    技术部主管明知这件事和自己有关系,但是他是一个怕承担责任的人,于是他看了看图纸说:“这是大清朝的图纸,都什么时候了才来找我?这跟我没有关系,你找车工去吧!”

    生产部的主管一听急了:“老兄,你有没有搞错?图纸的毛病就摆在那里,你难道真的看不出来?这是你经手的事,你就应当负起责任来才行!”

    很显然,这个技术部的主管是在推卸责任,他不愿意承担任何风险,他不想承认自己的错误。我们都知道,不管是什么时候的图纸,只要是自己经手的就应当达到零差错率。身为技术部的主管,就应当时时刻刻保持高标准,不允许在这个环节上出任何问题,让差错从自己手里出去。这不仅仅是信誉问题,更重要的是它关系到整个生产的成败。

    当问题真的出现时,如果你是一个有担当的人你就应该说:“是我的责任!”这样你才能用所有的精力去解决问题,才能把损失减少到最小。这是最重要的。否则,你会发现,一个不肯负责任的人,不但推不掉责任,还会使自己因不肯承担责任而蒙受巨大的损失,也许你会因此失去一个良好的工作机会,在老板和同事的心目中失去信誉。没有人会看重一个不肯承担责任的人。

    伯纳尔到一家钢铁公司工作没多久,就发现很多炼铁的矿石并没有得到完全充分的冶炼,一些矿石中还残留没有被冶炼好的铁。他想,长此下去公司一定会蒙受巨大的损失。

    于是,他找到了负责这项工作的工人,跟他说明了问题,这位工人说:“如果技术有了问题,工程师一定会跟我说,现在还没有哪一位工程师向我说明这个问题,说明现在没有问题。”伯纳尔又找到了负责技术的工程师,对工程师说明了他发现的问题。

    工程师很自信地说:“我们的技术是世界上一流的,怎么可能会有这样的问题。”工程师并没有把他说的看成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还暗自认为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懂什么啊?不过是为了博得别人的好感来表现自己罢了!

    但是伯纳尔认为这是个很大的问题,于是拿着没有冶炼好的矿石找到了公司负责技术的总工程师,他说:“先生,我认为这是一块没有冶炼好的矿石,您认为呢?”总工程师看了一眼,说:“没错,年轻人,你说得对。哪里来的矿石?”伯纳尔说:“是我们公司的。”“怎么会,我们公司的技术是一流的,怎么可能会有这样的问题?”总工程师很诧异。“工程师也这么说,但事实确实如此。”伯纳尔坚持道。“看来是出问题了。怎么没有人向我反映?”总工程师有些发火了。总工程师召集负责技术的工程师来到车间,果然发现了一些冶炼并不充分的矿石。经过检查发现,原来是监测机器的某个零件出现了问题,才导致了冶炼的不充分。

    公司的总经理知道了这件事之后,不但奖励了伯纳尔,而且还晋升伯纳尔为负责技术监督的工程师。总经理感慨地说:“我们公司并不缺少工程师,但缺少的是负责任的工程师,这么多工程师就没有一个人发现问题,而且有人提出了问题,他们还不以为然。对于一个企业来讲,人才是重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真正有责任感的人才。”

    责任是对归属感的一种确认,当一个人确认自己属于某一个集体,这个集体可以是家庭,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社会,只要他确认自己属于这个集体,他就会为这个集体承担责任。

    世上的人才可以有很多,但一个具有高度责任感的人才却是非常难得的。如果只有才能而没有责任感,将会是一件非常悲哀的事情。但如果一个人既具有非凡的才能,又具有责任心,那么他将会是企业里不可多得的一员。毕业于西点军校的麦克阿瑟将军曾是西点军校的校长。《责任—荣誉—国家》是麦克阿瑟将军在西点军校发表的一篇激动人心的演讲,其中讲道:

    你们的任务就是坚决地、义无反顾地赢得战争的胜利。这是你们的使命与职责。此外,一切公共目的、公共计划、公共需求,无论大小,都可以寻找其他的办法去完成;而你们就是训练好参加战斗的,应该做好随时参加战斗和为胜利而献身的准备——必胜的信念应该时刻激励着自己。战争中最明确的认识就是为了胜利,这是不可替代的。倘若失败了,国家就要遭到破坏,此时,责任—荣誉—国家就是你的做人准则。

    责任是西点军校对学员的基本要求。它要求所有的学员从入校的那天起,都要以服务的态度自觉自愿地去做那些应该做的事,都有义务、有责任履行自己的职责,而且在履行职责时,其出发点不应是为了获得奖赏或避免惩罚,而是出于发自内心的责任感。正是西点军校多年来向其学员实施的这种责任感的教育,为学员毕业后忠实地履行报效祖国的职责和义务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西点军人勇于承担责任,在执行任务中,不论要面对多么艰巨的任务,他们都会毫不犹豫地接受,从不推卸责任。对西点军人来说,责任是一种义务,也是一种荣誉。西点军人历来称能够承担责任的军人为勇士,这和为国捐躯一样光荣。

    海军中将纳尔逊是西点军校的毕业生。他在1870年参加海军,21岁升为上尉。他在1894年的一次海战中失去右眼,1896年晋升为分舰队司令,次年授予海军少将军衔。在一次战役中他失去右臂,复员返乡。1896年,他重返军队时晋升为海军中将。1898年10月21日,在古巴特拉法尔加角海战中,他率军大败法兰西联合舰队,最终挫败西班牙入侵美国的计划,英勇献身。作为一名西点军校的军人,他的遗言是“感谢上帝,我履行了我的职责”。

    纳尔逊习惯在战争中祈祷,祈祷内容包括,期望海军以人道的方式获胜,以区分于他国。他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他曾经两次下令停止炮击“无敌”号舰,因为他认为该舰被击中了,已丧失战斗力。可惜的是,他最终死于这艘他曾两次手下留情的炮舰。当两舰甲板之间的距离不超过15码(1码=0.9144米)的时候,敌舰从尾桅顶部开火,击中了他的肩膀。更糟糕的是,他的前胸也不断涌出鲜血。

    经过检查,确认这是致命伤。这事除了哈定舰长、牧师和医务人员知道外,向所有人保密。但纳尔逊似乎已经意识到回天无术了,所以他坚持让外科医生和那些他认为有用的人离开,保存军队实力。

    当哈定舰长说毕提医生可能还有希望挽救他的生命时,但纳尔逊却非常固执地说:“哦,不,这不可能,我的胸全被打透了,毕提会告诉你的。”然后,哈定舰长再次和他握手,此时,纳尔逊痛苦得难以自制,匆匆地返回甲板。

    哈定舰长离开船舱15分钟后又回来了。纳尔逊很费力地对他说:“不要把我扔到大海里。”他说最好把他埋葬在父母墓边。他说话越来越困难了,但他仍然清晰地说:“感谢上帝,我履行了我的职责!”他几次重复这句话,这也是他留给世人的光辉榜样。

    西点军校的优秀军人纳尔逊用生命诠释了职责的神圣含义。

    工作本身就意味着责任。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不需要承担责任的工作,相反,你的职位越高、权力越大,你肩负的责任就越重。不要害怕承担责任,要立下决心,你一定可以承担任何正常职业生涯中的责任,你一定可以比前人表现得更为出色。在需要你承担重大责任的时候,你应该马上去承担它,这就是最好的准备。如果不习惯这样去做,即使等到条件成熟了以后,你也不可能承担起重大的责任,你也不可能做好任何重要的事情。

    巴顿将军说过:“自以为了不起的人一文不值。遇到这种军官,我会马上调换他的职务。每个人都须心甘情愿为完成任务而献身。”“一个人一旦自以为了不起,就会想着远离作战前线。这种人是地道的胆小鬼。”他是这么看重责任,也通过实际行动证明了责任重于一切。

    巴顿想强调的是,在作战中每个人都应勇于付出,要到最需要自己的地方去,做自己必须做的事,而不能忘记自己的责任。

    要立即行动,不要拖延

    人们总是不快乐,而不快乐的人共同缺点是,他们容易被还未发生的事所主宰。他们总是等待未来会发生快乐的事:结婚、完成学业、赚更多钱、买新车、完成某项任务、付一笔帐单或克服困难。他们持续失望并感到挫折。他们不明白,如果快乐的体验与现在无关,就完全无法体验。但是,如果我们不能立即行动,我们就永远都无法体验到。当你解决一个问题的时候,另一个问题也会接踵而至。人生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不论大小,对于那些具备行动力的人而言,不过是挑战和成长的机会。

    你无法将快乐建立在不确定或可能发生的事情上。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要改变人的一生,第一,立即行动。第二,满腔热情地去做。第三,没有例外。”西点军人说:“要立即行动,不要拖延。”他们也用行动证明了这一切。

    拖延是一种对成功的恐惧,人们之所以拖延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不应该得到努力的结果。因为成功很沉重,需要负责任,而且要持续立下典范。

    我们常说工作要端正态度,因为态度会影响工作。因此,我们要想成为一个具备行动力的人,就要学会改变态度。要有一个积极的心态,对什么事情都抱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当然,态度的改变依赖于思想的改变。所以,我们首先要改变的是内心的思想。思想改变了,态度自然就有了变化,最后表现于作风,就是一个积极向上、不拖延工作的形象了。

    曾经有个人问一个非常成功的人士:“请问你为什么会成功?”

    他说:“马上行动!”

    他问:“请问你成功的秘诀到底是什么?”

    他说:“马上行动!”

    “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你如何处理?”

    他说:“马上行动!”

    “当你遇到挫折的时候,你要如何克服?”

    他说:“马上行动!”

    “在未来当你遇到瓶颈的时候,你要如何突破?”

    他说:“马上行动!”

    “假如你要分享你成功的秘诀给全世界每一个人,那你要告诉他什么?”

    他说:“马上行动!”

    由此可见,当我们遇上挫折时需要立即行动,当我们无法突破人生的瓶颈时需要立即行动,当我们一度渴望得到成功的垂青时需要立即行动。只有立即行动,我们的命运才会有一个美好的转机。

    著名传道家比利山戴曾说:“犹豫不决是魔鬼最喜爱的工作。”只有下定决心并积极采取行动,才能得到你所要追求的东西,光是幻想,是不能够有成功的。

    哥伦布是西点军人学习的好榜样,他的事迹激励了无数的西点军人为梦想而立即行动,他让无数的西点军人努力改正自己喜欢拖延、喜欢幻想的坏习惯。

    哥伦布还在求学的时候,他偶然间读到了一本毕达哥拉斯的著作,知道了地球是圆的。后来,经过长时间的思索与研究,他大胆地提出,如果地球真是圆的,他便可以经过极短的路程而到达印度了。自然,许多有常识的大学教授和哲学家们都对他的看法没有任何疑义。然而,还有一些不善于学习、思想偏激的人对他所说的意见不但否定,还告诉哥伦布:地球不是圆的,而是平的,并且又警告道,他要是一直向西航行,他的船也就有可能会驶到地球的边缘而掉下去……这不是等于走上自杀的路途吗?

    然而哥伦布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的推论,因为他对这个问题很有自信,只可惜他家境贫寒,没有钱让他实现这个冒险的理想。他想向别人借点钱,帮助他成就事业,但是,当时他一连空等了几年,还是无人冒险借钱给他。此时,他认为自己不能再这样继续空等下去,他决定自己行动于是起程去见皇后伊莎贝露,沿途穷得竟以乞讨糊口。

    幸运的是皇后居然非常赞赏他的想法,并答应赐给他船只,让他去从事这种冒险。然而让他为难的是,那些水手们都害怕死,没人愿意跟随他去,于是哥伦布鼓起勇气跑到海滨,捉住了几位水手,先向他们哀求,接着劝告,到了最后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用恐吓的手段逼迫他们去。另一方面他请求皇后释放那些狱中的死囚,允许他们去冒险成大事,以此而免罪恢复自由。

    等他们一切准备妥当以后,哥伦布就率领三艘帆船,开始了一个划时代的航行。就在他们刚开始航行几天的时候,就有两艘船破了,接着又在几百平方公里的海藻中陷入了进退两难的险境。这个时候,他就亲自拨开海藻,这样他们才能够继续向前航行。

    而他们就这样在这个浩瀚无垠的大西洋中航行了六七十天,也不见大陆的踪影,水手们都失望了,他们要求返航,否则就要把哥伦布杀死。而哥伦布兼用鼓励和高压的方法,说服了那些船员。

    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在他们继续向前驶进的时候,哥伦布忽然看见有一群飞鸟正在向西南方向飞去,他立即命令船队改变航向,紧跟着这群南去的鸟。因为他知道海鸟总是飞向有食物和水并且适于它们生活的地方,因此他预料到附近可能有陆地。哥伦布就这样一直跟着这群鸟,果然很快发现了美洲的新大陆。

    试想一下,哥伦布如果一直等下去,可能会葬身大海之中,并且美洲大陆的发现者可能会是别人。成功的桂冠也永远不会属于哥伦布了。哥伦布从美洲带回了大量黄金珠宝,并且还得到了国王的奖赏,还以新大陆的发现者名垂千古,最终成为英雄。这个结果都是因为行动,并且因为行动,发现美洲大陆的所有权属于哥伦布。要是他不抓住那个时机,不主动地去探求一番,那么人类科学史上就不会留下哥伦布的名字,他也不会因此成为历史的英雄。

    立即行动是获取成功的法宝。在应该行动的时候,我们就应该立马行动起来,像许许多多的伟大人物一样开始实现自己的梦想。一旦你这样做了,你就会发现自己离目标越来越近。

    当然要“立即行动”就得改掉拖延的习惯,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1)确定一项工作是否非做不可。

    有时,我们感到一项工作不重要,于是做起来就拖拖拉拉。如果这项工作真的不重要,就把它取消,不要因拖延耽误而后悔。有效分配时间的重要一环,是把可有可无的工作取消掉,把你的日程表中乱七八糟的东西清除掉。

    (2)把工作委托给其他人。

    有时候,工作是能完成的,但是你不喜欢做、你不愿意做,或许与你的个性或专长有关。这时,如果你把工作委托给一个更适合、更乐意做的人,你和他都会成为赢家。

    (3)弄清楚有什么好处,然后行动起来。

    很多人往往只想着收获而不去耕耘,因此做事拖拖拉拉这山望着那山高,结果一事无成。解决拖沓的最佳办法是从你的目标与理想的角度分析这项工作。倘若你坚定你的目标,并且坚持不懈。无论多少困难都会迎刃而解,再难做的工作都会变得简单。距离你的目标就越近,你的理想就能实现,成功也将属于你。

    (4)养成良好习惯。

    有拖沓习惯的人,要想完成一项任务是很困难的。如果你想改掉这个习惯使自己工作、生活、学习更有意义,你就要重新训练自己,养成良好的习惯马上行动起来,现在就做,克服懒惰。静下心来想一想,确定你的行动方向,然后再自我提醒我最快能在什么时候完成这个任务,定出一个最后期限,然后努力遵守。每做一件事都这么坚持。渐渐地,你就会习惯成自然,生活工作学习就会发生质的变化。

    (5)建立时间有限的观念。

    假设你的生命只剩下一年,这样你就会有紧迫感和危机意识,并将它化作激励你前进的动力。如果没有效果,就把时间缩短至六个月,或者只剩一个月。抓紧每天每分每秒的时间,尽力做好每件事。世间万千变化我们都无法得知什么时候生命才会结束,这样的不确定性会让我们以为自己还拥有无限的时间,但事实上生命却非常地短暂,请随时保持着时间有限的心态,把握今天,掌握当下,立即行动,这样的人生才会有意义。

    千万别纵容自己,给自己找借口

    美国西点军校之所以能够弛名世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把“没有借口”作为学员最基本的行为准则。没有借口的背后,隐含着的是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荣誉感和纪律意识,是一种服从、自信、诚实、主动和敬业。

    “没有任何借口”看起来似乎很绝对,很不公平,但是人生并不是永远公平的。西点就是要让学员明白:无论遭遇什么样的环境,都必须学会对自己的一切行为负责!借口就是一块敷衍别人、原谅自己的“挡箭牌”,就是一副掩饰弱点、推卸责任的“秘密武器”。寻找借口惟一的好处,就是把属于自己的过失掩饰掉,把应该自己承担的责任转嫁给社会或他人。这样的人,在企业中不会成为称职的员工,在社会上不是大家可信赖和尊重的人。这样的人,早就注定了失败的命运。

    巴顿将军在提拔下属之前,通常会把所有的候选人集中到一起,然后将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摆在他们面前。

    一次,巴顿说:“伙计们,今天我要在仓库后面挖一条八英尺长,三英尺宽,六英寸深的战壕。”说完,他就走开了。其实他这样做只是装装样子,在那帮候选人旁边,有一个带着窗户的仓库,巴顿将军就待在里面悄悄观察外面的人。

    那些人领到工具以后议论纷纷,他们搞不懂巴顿将军为什么要挖这样一条战壕。

    “六英寸深,连个人都藏不住!”有人大声嚷嚷。

    “这样的战壕不行,待在里面一定很冷。”“不,是很热。”也有人这样争论。

    “这种事情怎么能叫军官来干?”还有人提出质疑。

    最后,有个人对大家喊道:“让我们把战壕尽快挖好再赶快离开这个鬼地方吧,那个讨厌的老头儿想用它干什么都和我们没关系。”这个人后来被巴顿提拔了。

    巴顿总结说:“我必须挑选不找任何借口完成任务的人。”

    巴顿为什么要选一个不找任何借口而能够即时完成任务的人呢?

    原来,在西点军校流传着关于“四个标准答案”的说法。西点军校的学员在回答长官问话时必须非常简明,而且只有下面的四句话可以选择。第一句是:“是的,长官!”第二句是:“不是的,长官!”第三句是:“我不知道,长官!”第四句是:“没有任何借口,长官!”

    这其中的第四句,就是要求军人必须做到:不管身处什么样的环境,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必须牢记自己的责任,不准用任何借口来为自己开脱或搪塞。因此,挑选不找任何借口坚决完成任务的人,也就成了巴顿选人用人的一个重要标准。

    莱瑞·杜瑞松在第一次奉派外地服役的时候,有一天连长派他到营部去,交待给他7件任务:去见一些人、请示上级一些事,还有些东西要申请,包括地图和醋酸盐(当时醋酸盐严重缺货)。杜瑞松决心把7件任务都完成,虽然他并没有把握要怎么去做。

    果然事情并不顺利,问题就出在醋酸盐上。他滔滔不绝地向负责补给的中士说明理由,希望他能从仅有的存货中拨出一点。杜瑞松一直缠着他,到最后不知道被杜瑞松说服了,相信醋酸盐确实有重要用途,还是眼看没有其他办法摆脱杜瑞松,中士终于给了他一些醋酸盐。

    杜瑞松去向连长复命时,连长并没有多说话,但是很显然他有些意外,因为要在短时间里完成7件任务确实非常不容易。或者换句话说,即使杜瑞松不能完成任务,也是可以找到借口的。但他根本就没有想到去找借口,他心里根本就没有过失败的念头。

    不找借口是一种成功者的姿态,它能够帮我们打一场场人生的胜仗。其实,“不找借口”的原则不仅适合于军人,适合任何职业。在我们的工作中,只有尽心尽力、不为失败找借口才能够完美地完成任务。

    以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应该“没有任何借口”:

    在一个漆黑、凉爽的夜晚,坦桑尼亚的奥运马拉松选手艾克瓦里吃力地跑进了奥运体育场,可是他是最后一名抵达终点的选手。

    对于这场比赛的优胜者早就领了奖杯,而且庆祝胜利的典礼也已经结束了,所以当艾克瓦里一个人孤零零地抵达体育场的时候,整个体育场已经几乎空无一人。艾克瓦里的双腿沾满血污,绑着绷带,他努力地绕体育场跑了一周,跑到了终点。在体育场的一个角落,享誉国际的纪录片制作人的格林斯潘远远看到了这一切。接着,他怀着好奇的心情走了过去,问艾克瓦里,为什么要这么拼命地跑到终点呢?

    这位来自坦桑尼亚的年轻人轻声地回答说:“我的国家从两万多公里外送我来这里,不是叫我在这场比赛中起跑,而是派我来完成这场比赛的。”

    然而,在责任与借口之间你会作出什么样的选择呢?这往往体现了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当遇到某些困难时,你可能会懊恼万分。这个时候,你必须牢记一个原则:千万别纵容自己,永远不为自己找借口。

    一个有责任心的人永远都不会为自己的失败寻找任何借口。一个人的责任心源于对工作的热情,一个对工作具有热情的人,他对待工作没有借口;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他就会始终保持平常的心态,扎实的作风,兢兢业业、尽心尽职做好每一件事情,哪怕是一件毫不起眼的小事。

    一个有追求的人永远都不会找借口。一个人之所以平庸,并非能力不足,而是轻视工作、马虎拖延、敷衍塞责的处事习惯和态度作祟。对一个人来说,工作只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而每个人所选择的职业,则是一种个人兴趣爱好的体现,只有事业,才是一个人应该追求的人生目标。一个有追求的人,他不会懈怠;一个有追求的人,他不会平庸;一个有追求的人,他更不会有借口。

    一个有自信的人永远都不会找借口。人总是渴望取得成功,虽然对成功的理解因人而异,但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会伴随着挫折和失败。有的人敢于直面挑战,冷静处理挫折,从容面对失败,在总结中不断提高,在挫折中逐步完善,最终能够达到成功的巅峰,获得成功的喜悦;而有的人在追求的过程中,一旦遇到挫折,就怨天尤人、一蹶不振,并努力为自己寻找一些失败的借口,最终只能半途而废。

    总而言之,一个优秀的员工,不会在工作中寻找任何借口,他会全力以赴地做好任何事情,从不推脱;他会善始善终地完成好每一项任务,解决好每一个执行中的问题。一个生活的强者,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会勇敢地迎上前去,直面惨淡的人生,主动克服困难,直到获得最后的成功。这样的人,永远都不会纵容自己,寻找不必要的借口,这样的人根本就不需要任何借口!

    做必须做的事,但不要忘记责任

    对于西点军人来说,推卸责任是一种耻辱。当一个国家把自己的安危交付给他们的时候,西点军人觉得没有任何事情能比承担起这个责任更为重要和伟大的。曾在西点军校的罗伯特·爱德华·李说:“责任在我们的语言里是一个最崇高的字眼。做所有的事情都应尽职尽责;你不能越俎代庖,你也永远不要期盼得过且过”。

    事实上,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我们像西点军人一样怀着一颗勇担责任的心,全心全意,尽职尽责,那么我们的事业便会变得一帆风顺,而生活也会变得更加充实和意义非凡。

    下面事件就是推脱责任会给生活带来严重后果:

    一次,一个工厂的生产部主管来找技术部主管,他很着急地问道:“你看,这张图纸标错了一个数据,车工按照图纸工作,结果一个齿轮车小了。现在机器不能用,厂家还一个劲地催着交货。怎么办?”

    技术部主管明知这件事和自己有关系,但是他是一个怕承担责任的人,于是他看了看图纸说:“这是大清朝的图纸,都什么时候了才来找我?这跟我没有关系,你找车工去吧!”

    生产部的主管一听急了:“老兄,你有没有搞错?图纸的毛病就摆在那里,你难道真的看不出来?这是你经手的事,你就应当负起责任来才行!”

    很显然,这个技术部的主管是在推卸责任,他不愿意承担任何风险,他不想承认自己的错误。我们都知道,不管是什么时候的图纸,只要是自己经手的就应当达到零差错率。身为技术部的主管,就应当时时刻刻保持高标准,不允许在这个环节上出任何问题,让差错从自己手里出去。这不仅仅是信誉问题,更重要的是它关系到整个生产的成败。

    当问题真的出现时,如果你是一个有担当的人你就应该说:“是我的责任!”这样你才能用所有的精力去解决问题,才能把损失减少到最小。这是最重要的。否则,你会发现,一个不肯负责任的人,不但推不掉责任,还会使自己因不肯承担责任而蒙受巨大的损失,也许你会因此失去一个良好的工作机会,在老板和同事的心目中失去信誉。没有人会看重一个不肯承担责任的人。

    伯纳尔到一家钢铁公司工作没多久,就发现很多炼铁的矿石并没有得到完全充分的冶炼,一些矿石中还残留没有被冶炼好的铁。他想,长此下去公司一定会蒙受巨大的损失。

    于是,他找到了负责这项工作的工人,跟他说明了问题,这位工人说:“如果技术有了问题,工程师一定会跟我说,现在还没有哪一位工程师向我说明这个问题,说明现在没有问题。”伯纳尔又找到了负责技术的工程师,对工程师说明了他发现的问题。

    工程师很自信地说:“我们的技术是世界上一流的,怎么可能会有这样的问题。”工程师并没有把他说的看成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还暗自认为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懂什么啊?不过是为了博得别人的好感来表现自己罢了!

    但是伯纳尔认为这是个很大的问题,于是拿着没有冶炼好的矿石找到了公司负责技术的总工程师,他说:“先生,我认为这是一块没有冶炼好的矿石,您认为呢?”总工程师看了一眼,说:“没错,年轻人,你说得对。哪里来的矿石?”伯纳尔说:“是我们公司的。”“怎么会,我们公司的技术是一流的,怎么可能会有这样的问题?”总工程师很诧异。“工程师也这么说,但事实确实如此。”伯纳尔坚持道。“看来是出问题了。怎么没有人向我反映?”总工程师有些发火了。总工程师召集负责技术的工程师来到车间,果然发现了一些冶炼并不充分的矿石。经过检查发现,原来是监测机器的某个零件出现了问题,才导致了冶炼的不充分。

    公司的总经理知道了这件事之后,不但奖励了伯纳尔,而且还晋升伯纳尔为负责技术监督的工程师。总经理感慨地说:“我们公司并不缺少工程师,但缺少的是负责任的工程师,这么多工程师就没有一个人发现问题,而且有人提出了问题,他们还不以为然。对于一个企业来讲,人才是重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真正有责任感的人才。”

    责任是对归属感的一种确认,当一个人确认自己属于某一个集体,这个集体可以是家庭,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社会,只要他确认自己属于这个集体,他就会为这个集体承担责任。

    世上的人才可以有很多,但一个具有高度责任感的人才却是非常难得的。如果只有才能而没有责任感,将会是一件非常悲哀的事情。但如果一个人既具有非凡的才能,又具有责任心,那么他将会是企业里不可多得的一员。毕业于西点军校的麦克阿瑟将军曾是西点军校的校长。《责任—荣誉—国家》是麦克阿瑟将军在西点军校发表的一篇激动人心的演讲,其中讲道:

    你们的任务就是坚决地、义无反顾地赢得战争的胜利。这是你们的使命与职责。此外,一切公共目的、公共计划、公共需求,无论大小,都可以寻找其他的办法去完成;而你们就是训练好参加战斗的,应该做好随时参加战斗和为胜利而献身的准备——必胜的信念应该时刻激励着自己。战争中最明确的认识就是为了胜利,这是不可替代的。倘若失败了,国家就要遭到破坏,此时,责任—荣誉—国家就是你的做人准则。

    责任是西点军校对学员的基本要求。它要求所有的学员从入校的那天起,都要以服务的态度自觉自愿地去做那些应该做的事,都有义务、有责任履行自己的职责,而且在履行职责时,其出发点不应是为了获得奖赏或避免惩罚,而是出于发自内心的责任感。正是西点军校多年来向其学员实施的这种责任感的教育,为学员毕业后忠实地履行报效祖国的职责和义务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西点军人勇于承担责任,在执行任务中,不论要面对多么艰巨的任务,他们都会毫不犹豫地接受,从不推卸责任。对西点军人来说,责任是一种义务,也是一种荣誉。西点军人历来称能够承担责任的军人为勇士,这和为国捐躯一样光荣。

    海军中将纳尔逊是西点军校的毕业生。他在1870年参加海军,21岁升为上尉。他在1894年的一次海战中失去右眼,1896年晋升为分舰队司令,次年授予海军少将军衔。在一次战役中他失去右臂,复员返乡。1896年,他重返军队时晋升为海军中将。1898年10月21日,在古巴特拉法尔加角海战中,他率军大败法兰西联合舰队,最终挫败西班牙入侵美国的计划,英勇献身。作为一名西点军校的军人,他的遗言是“感谢上帝,我履行了我的职责”。

    纳尔逊习惯在战争中祈祷,祈祷内容包括,期望海军以人道的方式获胜,以区分于他国。他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他曾经两次下令停止炮击“无敌”号舰,因为他认为该舰被击中了,已丧失战斗力。可惜的是,他最终死于这艘他曾两次手下留情的炮舰。当两舰甲板之间的距离不超过15码(1码=0.9144米)的时候,敌舰从尾桅顶部开火,击中了他的肩膀。更糟糕的是,他的前胸也不断涌出鲜血。

    经过检查,确认这是致命伤。这事除了哈定舰长、牧师和医务人员知道外,向所有人保密。但纳尔逊似乎已经意识到回天无术了,所以他坚持让外科医生和那些他认为有用的人离开,保存军队实力。

    当哈定舰长说毕提医生可能还有希望挽救他的生命时,但纳尔逊却非常固执地说:“哦,不,这不可能,我的胸全被打透了,毕提会告诉你的。”然后,哈定舰长再次和他握手,此时,纳尔逊痛苦得难以自制,匆匆地返回甲板。

    哈定舰长离开船舱15分钟后又回来了。纳尔逊很费力地对他说:“不要把我扔到大海里。”他说最好把他埋葬在父母墓边。他说话越来越困难了,但他仍然清晰地说:“感谢上帝,我履行了我的职责!”他几次重复这句话,这也是他留给世人的光辉榜样。

    西点军校的优秀军人纳尔逊用生命诠释了职责的神圣含义。

    工作本身就意味着责任。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不需要承担责任的工作,相反,你的职位越高、权力越大,你肩负的责任就越重。不要害怕承担责任,要立下决心,你一定可以承担任何正常职业生涯中的责任,你一定可以比前人表现得更为出色。在需要你承担重大责任的时候,你应该马上去承担它,这就是最好的准备。如果不习惯这样去做,即使等到条件成熟了以后,你也不可能承担起重大的责任,你也不可能做好任何重要的事情。

    巴顿将军说过:“自以为了不起的人一文不值。遇到这种军官,我会马上调换他的职务。每个人都须心甘情愿为完成任务而献身。”“一个人一旦自以为了不起,就会想着远离作战前线。这种人是地道的胆小鬼。”他是这么看重责任,也通过实际行动证明了责任重于一切。

    巴顿想强调的是,在作战中每个人都应勇于付出,要到最需要自己的地方去,做自己必须做的事,而不能忘记自己的责任。

    尽心尽力做好每一个细节

    西点军校非常注重对新学员的细节训练。背诵新学员知识是西点细节训练中一个行之有效并且能行之久远的办法。这套冗长固定的新学员知识,除了记住会议厅有多少盏灯、蓄水库有多大的蓄水量,另外还包括日行事历。

    新学员都要轮流报日程——站在走廊的时钟下面,大声清楚地报时:“距离晚餐集合还有5分钟,穿上课制服。我再重复一次,距离晚餐集合还有5分钟……”

    新学员报日程的时候,如果有任何错误,学长都会过来质问。新学员必须背诵出当天相关的讯息:包括日期、值日官姓名、重要的运动或电影,一直到距离未来的重大活动还有多少天;最后的高潮是距离历届班的毕业典礼还有多久。“报告,距离毕业典礼还有215天又几分之几天。”西点学员每天都要检查服装仪容,包括皮鞋、扣环是否擦亮;上衣是否正确扎进裤子或裙子;衬衫衣叉和裤缝是否对直成一条线。有些公司也许会觉得这些细枝末节无关紧要,但其实这正是训练的重要工具。但是,事实上这些细节活动对公司员工的工作精神有很大的帮助。

    西点学员乔治·S·格林在“训练营”期间,曾经有一次来回向班长报到了12次,才通过服装仪容的检查。每一次他到了班长房间,都有通不过的地方,头发没有梳好、皮鞋碰脏了、衬衫后面的衣摆露出来了、某段新学员知识没有背好等等,每次都得回寝室去重新整理。

    西点前校长潘莫将军曾说:“细枝末节最伤脑筋。”他的意思是说,即使是最聪明的人设计出来的最伟大的计划,执行的时候还是必须从小处着手,整个计划的成败就取决于这些细节。一个人如果想成就大事就一定要注重细节。

    事实上,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愿意把小事做细的人却很少。其实,我们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而缺少精益求精的执行者。

    西点军人常常听到这样一件事:

    欧洲战场上,国王查理三世准备拼死一战。里奇蒙德伯爵亨利带领的军队正迎面扑来,这场战争将决定由谁来统治大英帝国。战斗进行的当天早上,查理派了一个马夫去备好自己最喜欢的战马。“快点给它钉掌,”马夫对铁匠说,“国王希望骑着它打头阵。”铁匠回答:“你得等等,我前几天给国王全军的马都钉了掌,现在我得打点儿铁片来。”马夫不耐烦地叫道,“我等不及了。国王的敌人正在攻打进来,我们必须在战场上迎击敌兵,有什么你就用什么吧,将就着点。”铁匠埋头干活,从一根铁条上弄下四个马掌,把它们砸平、整形,固定在马蹄上,然后开始钉钉子。钉了三个掌后,他发现没有钉子来钉第四个掌了。“我需要一两个钉子,得需要点儿时间砸出两个。”马夫急切地说,“我告诉过你我等不及了,我听见军号了,你能不能凑合着钉好马掌?”铁匠回答,“我能把马掌钉上,但是不能像其他几个那么结实。”马夫问。“能不能挂住?”铁匠回答“应该能,但我没把握。”马夫叫道,“好吧,就这样,你要快点,要不然国王会怪罪到咱俩头上的。”两军交战,查理国王冲锋陷阵,鞭策士兵迎击敌人。“冲啊,冲啊!”国王喊着,率领部队冲向敌军。远远地,他看见在战场的另一头,自己的几个士兵正在后退。如果别人看到这种情形,也会跟着后退的,所以查理策马扬鞭冲向那个缺口,召唤士兵调转马头继续战斗。可是,他还没走到一半,一只马掌掉了,战马跌翻在地,查理也被掀翻在地上。国王还没有抓住缰绳,惊恐的马就跳起来逃走了。查理环顾四周,他的士兵们纷纷转身撤退,敌人的军队包围了上来。他在空中挥舞宝剑,“马!”他拼命大喊道,“一匹马,我的国家倾覆就因为这一匹马。”他没有马骑了,他的军队已经分崩离析,士兵自顾不暇。很快,敌军俘获了查理,战斗结束了。所有的损失都是因为少了一个马掌钉。

    现实生活中的事件,有时候就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一点轻微的晃动就会导致整体系统的崩溃。一个小小的马掌钉,竟然决定了一场战争的胜负,这似乎有点不可思议,但这却是铁一般的事实。因此,我们要关注每一个细节,才有可能保持最完美的状态。

    现在的社会,“不拘小节”的人越来越不受人欢迎,更无法获得成就大事的机会。只有那些对自己负责、做事情一丝不苟的人,才会受到命运的嘉奖。

    有一所学校招聘教师,要通过面试从几名应聘者中选出一位。几位应试者都做了精心的准备。上课铃响之后,应聘者分别微笑着走上讲台,师生互相致意之后,开始讲课。导入新课、讲授正文、总结概括、复习巩固……为了避免出现差错,每个人都按照这个标准的讲课流程进行各项工作。一位应试者为了避免“填鸭子”似的灌输,也效仿前几位应试者自己设计了几道课堂提问。但由于题目设计得不高明,学生的反应并不是很积极。下课时,这名应试者觉得相比前几位,自己的表现并不理想,几乎没有成功的可能。

    谁知,第二天,这位认为自己没有希望的试讲者,却出乎意料地接到了录用通知。惊喜之余,他问校长为什么选中了他。校长微笑着说:“说实话,论那堂课的精彩程度,你的表现的确逊色于其他人。但是在课堂提问时,你表现出来的一个细节,却足以令其他人自惭形愧。因为你叫的是学生的名字,而不是他们的学号,更不是用手指。如果一位老师不愿意了解自己的学生,不尊重自己的学生,那么他怎么可能把学生教育好呢?你是惟一一个喊出学生名字的人,所以你是惟一的入选者。”

    一个小小的细节赢来的却是意想不到的成功。谁也没有想到学校看中却是一个能够喊出学生名字的教师,是细节使其赢得最后的胜利。

    很多年轻人在刚参加工作时,由于阅历和经验的限制,都不会被委以重任,做的工作大都是些创造性不足的小事。这时候,更应该把小事做到位,关照每件事情的细节。因为没有哪件事情小到不值得重视,也没有哪个细节细到不值得做好。比如,在过年过节时,为客户送上一句温馨的祝福,一个贴心的小礼物,都会给对方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这些都会让他们感觉到你的温暖和情谊,容易消除彼此的陌生感和警戒心。

    俗话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当一件事情的大致方向定了下来后,很多时候细节便成了决定胜负的关键。正所谓,很多大风大浪都闯过来的人,却容易在阴沟里翻船。乌鲁木齐一家做对外出口贸易的公司,好不容易将一个大的订单抢到手里,时间紧任务重,所有的人都加班加点地干,终于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任务。大家都不由地松了口气。可是,商品刚刚运到时,对方就打来了一个电话,气急败坏地对他们的工作责备不休。原来,这些产品的质量没有问题,但在包装上却出了问题。那个厂址本来是“乌鲁木齐某厂”,由于当时大多数人只是把重点放在了赶制产品上,却没有仔细审查外包装,结果“乌鲁木齐”被印成了“鸟鲁木齐”。虽然只有这一点没有做到位,但却毁了整个厂的声誉,损失惨重。

    也许有人还记得,2003年1月16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回航途中发生爆炸,飞机上的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事后的调查结果表明,造成这一灾难的罪魁祸首竟是一块脱落的泡沫。一块泡沫的脱落看似是一件小事,然而却造成了巨大损失。毫无疑问,这件“小事”的发生肯定是因为某个部门或是某个设计师的不重视细节,没有把工作中的细节做到位。

    魔鬼都藏在细节中。如果你不把它当回事,它就会溜出来给你的工作带来致命的打击。

    工作中,我们在把握好方向的前提下,一定要多注意细节,将工作做到位,只有这样才对得起自己的努力和热情,才不会给工作留下遗憾。许多人比我们进步快、晋升快的人,都是因为注意了工作中的细节,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才在工作中表现出色,同时也得到了自己应有的回报。

    让服从成为你的第一要务

    每一个西点军人都知道:服从高于一切。在今天的公司里,服从也应该成为员工的第一要务。没有服从理念的员工不是优秀的员工,并且也无法向自己的人生目标迈进。所以,在西点军人的观念中,服从就是一种美德;同样的道理,服从也应该是员工的第一美德。每一个员工都要学会这种美德,将服从作为核心理念来看待你的上司,时刻了解自己的权限有多大。给自己一个定位,明确自己的职责。服从于你的上司,服从于你的老板。因为老板就是老板,员工就是员工。

    服从是第一生产力。但是很多公司因为员工的不服从、执行能力差而导致失败。公司在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计划,而计划的执行者是公司中的每个员工,所以执行能力的提升对于一个公司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作为一名员工,只有通过服从,才能对公司的价值理念、运营模式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每个人都要有意识地服从老板、服从上司。如果有不同意见,可以在老板没做决策前,给出建议。一旦老板决定了,你就要服从他的决定;即使这个决定违背了你的本意,你也要服从。

    哈里·杜鲁门总统为什么解除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的职务?朝鲜战争的失败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杜鲁门总统在解除麦克阿瑟将军职务时说,他之所以终止麦克阿瑟将军的政治生涯,既不是由于麦克阿瑟将军同他意见不一致,也不是由于麦克阿瑟将军对他进行人身攻击,而是由于麦克阿瑟将军不尊重总统的办公厅,这是绝对不能容忍的。麦克阿瑟最后被撤职,就是因为他不服从上级。

    麦克阿瑟不服从上级指令可是历来有名的。在20世纪30年代初的经济危机期间,一些退伍军人及其家属到华盛顿请愿,要求政府发给现金津贴。当时任陆军参谋长的麦克阿瑟到示威现场阻拦。在任总统胡佛指示麦克阿瑟不要动用军队对付示威者。麦克阿瑟对总统的指示不予理睬,用军队驱散了示威的人群。

    二战结束后,杜鲁门总统尽管对麦克阿瑟印象不佳,但对麦克阿瑟还是委以重任。麦克阿瑟成为日本的绝对统治者,他对日本的政治、经济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使日本基本上消除了军国主义、法西斯主义,走上了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道路。但麦克阿瑟在没有经过华盛顿批准的情况下,擅自将驻日美军削减一半。麦克阿瑟的举动实属目中无人,杜鲁门大为恼火。战争结束后,杜鲁门两次邀请麦克阿瑟回国参加庆典,都被麦克阿瑟以“日本形势复杂困难”为由回绝。

    1951年4月11日,杜鲁门总统毫不犹豫地撤消了麦克阿瑟的一切职务。最让麦克阿瑟尴尬的是,他是在新闻广播中获悉自己被撤职的。这一消息实在太突然了,没有丝毫思想准备的麦克阿瑟听到后,面部表情一下子呆滞了。他怎么都没有想到,功勋卓著的他,会被总统在战场上撤消一切职务。

    服从上级指令不仅是在战场上、政坛上,同样在组织中,在公司里,不能与上司保持友好合作关系,只会带来失望的结果。要忠于公司,这当然是说你一定要同意上司的任何意见。在公司中,必须要保持上级指挥下级,下级服从上级的制度。如果你不注意到这一点,不但会给本人和上司造成麻烦,公司的业务进展也会不顺利。

    现在让我们看一个这样的故事:

    可口可乐公司有一位叫普尔顿的年轻人,上司让他去一个新的地方开辟市场,那是一个十分偏僻的地方,很多人认为在此打开销路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在把这个任务分派给普尔顿之前,上司曾经三次把这个任务交给过公司里别的职员,但是都被他们推托了,因为这些人一致认为那个地方没有市场,接受这个任务只会一无所获。普尔顿在得到上司的指示后什么也没有问,只带着一些公司产品的样品出发了。

    三个月后,普尔顿回到了公司,他带回的消息是那里有着巨大的市场。其实,在普尔顿出发之前,他也认定公司的产品在那里没有销路。但是,由于他的服从意识,他依然选择前往,并用尽全力去开拓市场,结果最终取得了成功。

    由于服从的观念,这个年轻人毫不犹豫地接受了上级的指示,尽管很多人都认为那是一个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很幸运,奇迹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年轻人取得了别人难以想象的成绩,自然也就成了公司里的一名骨干人员。

    在一个企业里,只有那些不找任何借口的绝对服从的员工,才是老板所期望的好员工。当公司需要我们发表意见时,坦而言之,尽其所能;对上司已做了决定的事情,理解的要服从,不理解的也要坚决服从,努力执行,绝不表现自己的小聪明。

    没有服从就没有执行,所有团队运作的前提条件就是服从,有时可以说,没有服从就没有一切。所谓的创造性、主观能动性等都在服从的基础上才得以成立,否则再好的创意也推广不开,也没有价值。

    如果不能把“服从高于一切”的思想渗透到每一个员工的内心深处,公司是没有什么发展前途可言的,在市场的竞争中注定了失败的命运。所以,你一定要牢牢记住:“不找借口地服从并执行命令的员工才是最好的员工。”

    把上司当作最优秀的教师

    在复杂的职场上,上司永远是对的。如果你想在职场傲立不倒,就要了解你的上司,并以他为榜样,从而得到上司的赏识。

    西点48届学员IT公司总裁阿拉斯考格曾说:“我们所要学习的对象就在我们眼前,指挥官绝对是我们的榜样,我们严格遵守上级给我们的一切命令,绝对服从,这是一个合格军人的天职。”

    在西点,胸怀大志的年轻军官多半是由学长们培养出来的。正是这些学长——而不是军官或指导员——在几个月的时间里指挥新学员,把他们培养成合格的西点军官。学长对待新学员是极其严厉的,新学员害怕他、尊敬他、服从他、钦佩他,从他那里学会了怎样在战场上生存的本领。

    尊重上司是西点军校的传统。他们比任何新学员都清楚西点怎样才能运作得更好,而且能够很好地将祖辈们积累下来的战争经验代代相传。在他们各自的基础训练营里,士兵和胸怀大志的军官都会请求他们给予指导、管理和认可。

    在新学员的潜意识里,西点给他们留下了难以消除的印记,即使后来能成为将军,他在西点的活动也必须得到学长的批准。许多军官会大声地对他的部属下令,其威信使新学员敬畏。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虽然军队比相对民主的现代公司有着更多的等级系统,但是军队里的上层管理者(军官)对下层管理者(士官)却更加尊重。虽然军官、士官和士兵都去各自的俱乐部,在自己的圈子里进行社交活动,但是不同的等级之间会相互影响,公司也会特意建立一种平等的文化,但上层和基层管理者之间的协调配合却要少得多。

    公司可以很好地仿效西点,将基层的管理者视为老师。刚刚毕业的工商管理硕士觉得从公司管理者那里根本无法学到什么有用的东西,但是没有人比基层管理者能够更清楚地了解每个部门的生产流程,以及公司政策对于普通员工的影响。

    西点新学员能够把学长看成自己的老师,因为他们知道学长必然在某一方面存在着过人之处,不管承认与否,这都是客观存在的。

    在西点,好的军官对新学员以诚相待,他们让新学员在没有严酷的价值判断、公开批评或者军队官僚干扰的情况下顺利成长。虽然好的军官也难免有自己的特性、怪癖,甚至有时表现得并不大度,但从整体上来说,还是处处可以表现出经验丰富、工作努力、贤明旷达、智慧深邃的姿态的。

    在公司中,一个有思想的员工要尽早地找到这样的上司,并为他们效力。仔细地观察他们、研究他们的一举一动,观察他们如何处理问题、如何对待批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陷,上司也有缺陷,但这并不能抹杀他们的能力。做上司不一定要比员工更有效率,或者在一些专业性问题上懂得更多。上司的主要责任是制定公司的长远发展战略,而下属负责具体的实施。上司要做的是,聚集一批优秀的人才共同为今后的成功来打拼,共同为未来的发展而努力奋斗。

    公司的领导者应该适时地反省一下,看看自己是否具有领导天分?是否发现员工的增长点?这是非常重要的。

    同样是公司,同样的起点,同历风雨,为什么有的公司能经久不衰,而有的却只能苟延残喘?这是公司管理者和员工都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

    有一些员工的能力远在上司之上,却因为他们缺乏身为上司所应具备的特质,始终处于被雇佣的状态。也许上司在很多方面不如你,例如生活情趣、体育运动,甚至在人际关系上,但只要他具备作为上司的优秀品质,这些方面都不是他成为上司的阻碍。

    也许你的上司并不见得比你高明,但只要是你的上司,就必须服从他的命令,并且努力去发现那些优越于你的地方,尊敬他、欣赏他、向他学习。如果我们都抱着这样的心态,即使彼此之间有种种隔阂,有许多误解,也会慢慢消除的。

    任何公司都面临着一个不断成熟、不断发展的大环境,员工的学习和创新就显得尤其重要,勤奋学习的人才能够超越别人。一个公司的生存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员工的素质,员工要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锻造良好的素质,就必须要不断学习,而公司就是一所很好的学校。

    公司的发展,每个员工都曾拥有均等的机会,每个积极向上的员工都要具备自觉学习和自我批判的能力,既要学习工作技能,更要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素质。在公司这所学校里,你可以学到先进的管理经验、经营技巧、工作技巧以及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等,这些都是你以前在课本里很难学到的东西,可以说能够成为你一生最宝贵的财富。员工一定要有学习的能力和意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有灵性和悟性。有些员工甚至学历很低,但是他却在不断地学习,做出了非常优异的成绩,在公司中提拔很快,并担任了一些重要职位。

    公司跟西点军校一样,也是一所很好的学校,上司就是这所学校中最优秀的教师。我们都应该在这所学校里不断地学习,不断地交出优秀的答卷,等待我们的将是一个无比美好的未来。

    只有懂得协作的人,才能赢得最后的胜利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曾问他的弟子:“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弟子们面面相觑,没有一个人知道答案。释迦牟尼说:“把它放到大海里。”

    一个人如果不能很好地融入团队,就会像离开大海的水一样迅速“干涸”;只有全身心地融入到团队中去,让自己成为团队的一部分,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的价值。

    在我们工作和生活的每一个领域,都会有一些相对出色的个人,他们拥有过人的天赋和才能,在自己的领域达到了别人难以逾越的高度。在一般人眼中,他们也许是“完美”的,然而事实往往并非如此,他们的“完美”,有时候反而会成为所在团队的麻烦。

    米卢在分析中国媒体吹捧的某位“球星”时曾说:“按照他的个人素质,也许能成为世界级的球员,可惜他还欠缺与队友配合的意识,不能融入到整个队伍中,也就是说,他不是一个能够为团队做出贡献的球员。”

    在团队中,个人或许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个人英雄主义是一定要杜绝的。球队获胜的关键,在于成员之间的配合和默契,而不是一两个所谓的“明星”球员;乐团如果想要走得长远,就一定要注重成员之间的平衡,而不是只突出某一个成员的才华和技巧。作为团队的一员,不要只想着展现自己的实力,而是要具有整体意识和大局观,更好地服务于整个团队。

    现今的工作大都是程序化的工作,每一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领域,学会与他人互相配合,是每一个员工必备的素质。如今,越来越多的公司把是否具有团队协作精神作为招聘员工的重要标准。工作能力强,具有团队协作精神的员工,是公司高薪留用的对象;而一个不肯合作的“刺儿头”,势必会遭到公司的拒绝。

    在美国的一次艺术品拍卖现场,拍卖师拿出一把小提琴当众宣布:“这把小提琴的拍卖起价是1美元。”还没等他正式起拍,一位老人就走上台来,只见他二话没说,拿起小提琴就演奏起来。小提琴那优美的音色和他高超的演奏技巧令全场的人听得入了迷。

    演奏完,这位老人把小提琴放回琴盒中,还是一言不发地走下台。这时拍卖师马上宣布这把小提琴的起拍价改为1000美元。等正式拍卖开始后,这把小提琴的价格不断上扬,从2000美元、3000美元,到8000美元、9000美元,最后这把小提琴竟以10000美元的价格拍卖出去。

    同样的一把小提琴何以会有如此的价格差异?很明显,是协作的力量使这把小提琴实现了它的价值潜能。

    微软刚创立时还不是很起眼,当时,美国最大的电子公司——IBM公司正在研制一种新型的个人微机,这种新型机需要配置相应的磁盘操作系统软件,美国几家软件公司都密切关注着,想抢到这笔生意,微软也不例外。

    一开始IBM并不重视微软,而当时一家公司的CP/M系统在市场上非常有名气,可是不久之后,IBM突然致电比尔·盖茨,想与他进行商谈。

    比尔·盖茨知道这是一次提高公司声誉、扩展公司业务难得的好机会。于是,他先花钱买下西雅图一家小公司的86-DOS进行修改和扩充,制成一种新型操作系统软件,命名为MS-DOS。

    比尔·盖茨带着这种新型软件,亲自去IBM总部联系业务,亲自操作这种软件给IBM总裁看,说明这种软件的优越之处并尽量压低自己的要价。

    1981年8月12日,这是电脑行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天,全球最大电脑生产商IBM宣布他们生产的个人电脑正式推出,而它的操作系统正是微软公司的MS-DOS。

    消息传出,整个世界计算机行业为之震惊,微软公司的名声响遍了世界各地,许多公司纷纷上门洽谈生意,微软公司的业务顿时扩展了数十倍,成为美国软件业的佼佼者。

    在这次合作中,虽然微软公司实际上并没有获得多少利润,但由此带来的声誉却为他们赚取了百倍的利润,更为微软公司的未来开辟了一条光明大道。这一切,均缘于相互协作精神。

    西点军人十分注重相互协作,他们明白只有合作才能发展,单纯依靠个人自身的力量是不能真正强大起来的。然而,要想并肩作战一定要选择适合的伙伴。同样,许多公司就是没有正确认识到两家公司合作的因素是什么,只认为合作兼并上好公司就能化危机为商机,而忽视了条件的重要。在西点,每个优秀的学员都懂得,良好的伙伴关系要求对合作双方都有互补性,而真正的互补又需要付出很多努力才能建立。

    从美国军人那高效能的协同作战中,我们可以窥见极富团队精神的智慧影子——西点。而知名的公司如:沃尔玛公司、英荷石油公司、微软公司等也极富有团队精神,并构筑了自己独特的公司文化。

    协作永远是使自己受益也让别人受益,而只顾自己的人不会让别人受益,自己也不会受益。只有懂得协作的人,才能明白协作对自己、别人乃至整个团队的意义。一个放弃协作的人,也会被团队所抛弃,被成功所放弃。

    永远都要保持自动自发的心态

    如果想登上成功阶梯的最高处,你就必须首先培养并永远保持自动自发的心态。当你逐渐养成这种自动自发的做事习惯时,你就会认真勤勉、自觉主动地对待任何事情,并且能够要求自己积极上进、努力学习。

    西点军人认为,自动自发地做事,同时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承担责任,那些成就大业之人和凡事得过且过的人之间的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成功者懂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没有人能促使你成功,也没有人能阻挠你达成自己的目标。

    迪基和多利同时受雇于一家商店,并且领同样的薪水。一段时间过后,多利青云直上,受到老板的器重,迪基却仍在原地踏步。迪基对此感到非常气愤,终于忍不住对老板发了牢骚。

    老板耐心地听他抱怨完,对他说:“你现在到集市上去看一下有什么卖的。”没过多久,迪基从市场上回来了:“只有一个农民拉了一车土豆在卖。”老板问:“有多少?”。迪基又跑了一趟,回来告诉老板:“一共40袋。”老板又问“价格呢?”。迪基委屈地说:“您没有让我打听这个。”。老板心平气和地说:“好吧,那么你坐在那儿,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于是老板把多利叫来,吩咐他到集市上看一下有什么东西卖多利很快从集市上回来了,他向老板汇报说:“今天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共40袋,价格是两角五分钱一斤。我看了一下,质量和价格都不错,给您带回来一个样品,另外我从这位农民那儿了解到西红柿的销量也很好,他车上还有一些不错的西红柿,要不您同他谈一下吧,他现在就在外面等着呢。”

    这时,老板转向迪基说:“现在你知道多利之所以能够加薪升职的原因了吧?”

    让多利升职加薪的不是别的,是他自动自发的工作态度。而迪基的失败也恰恰在于他只是按照老板的命令去做事,他的做事方式是消极被动的,只是为做事而做事,所以结局如何就可想而知了。

    工作需要自动自发,每个公司也都努力把员工培养成对待工作自动自发的人。自动自发的员工不会墨守成规,像机器人一样吩咐他做什么就做什么,他们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能自觉发挥主动性,积极、有效地执行,并出色地完成任务。所以说,一个任务被自发、有效地执行时,就会及时、甚至有可能提前完成,一个创新的战略或经营方式才不会被对手模仿、或赶超。而一个公司一旦形成这种自发执行的企业文化,就没有什么战略执行不下去,就没有什么业绩不可能实现。

    费尔顿一直在诺基亚公司手机研发部工作,但最近他却打不起工作精神,一直闷闷不乐。同事见了就开玩笑地说:“费尔顿先生哪儿都好,就是太不知足了。咱们研发部不像生产部和销售部,又没有什么硬性指标,薪水甚至比他们拿得还多,该高兴才是啊!”

    费尔顿反驳说:“我不是为了薪水想不开,我是在想,我们整天待在研究室里,除了完成上面交代的任务,改进一下机型,做不了任何开拓性的工作,也拿不出什么新创意,这样的工作实在是没有挑战性!”

    “是你考虑的太多了,你想一下我们现在已经是世界第一了,不管是技术性能,还是外观形象,早都深入人心了,还上哪里去找创意?”

    尽管同事们说的也有些道理,但费尔顿还是暗下决心:“自己一定要让诺基亚的研发工作有一个质的提升!”

    给自己定下目标后,费尔顿一扫之前的低沉与委靡,立马进入到新的挑战中,他每日里除了完成公司下达的任务,满脑子考虑的都是如何才能让产品更符合消费者的要求。

    一天,在地铁里他得到了一个惊喜的发现:很多时尚男女都配带着手机、数码相机和袖珍耳机,这给了他很大的启发:“能不能把这三个最时髦的东西组合在一起呢?如果真能做到这样,不是既轻便又快捷吗?”

    第二天他马上找到主管,对他说:“如果我们在手机上装一个摄像头,让人们在接听音乐的同时,把自己和外面能见到的所有美好事物都拍摄下来,再发送给亲友,该是多么激动人心啊!”

    主管被他的创意所打动,激动地说道:“好样的费尔顿!我们马上就着手研制!”

    很快,这种具有拍摄和接听音乐功能的手机很快研制成功,刚一推向市场,就大受青睐!费尔顿不但实现了自身的价值,而且还得到了应有的奖赏。更重要的是,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费尔顿得到了从未有过的满足与快乐!

    当然,对于分外的工作,你可以拒绝去做,就像费尔顿的那些同事们。但是你也可以选择自愿去做,以激励自己更快速的前进,像费尔顿一样。在工作中,选择“要我做”,还是选择“我要做”,是区分优秀员工与平庸员工的一个重要标尺。因为,那些习惯于“我要做”的员工,展示出的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工作素养,它能使人变得更加主动、更加积极,而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能使你从职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其实,工作是一个包涵了诸多智慧、热情、信仰、想象和创造力的词汇。卓有成效和积极主动的人,他们总是在工作中付出双倍甚至更多的智慧、热情、信仰、想象和创造力,而失败者和消极被动的人,却将这些深深地埋藏起来,他们有的只是逃避、指责和抱怨。

    工作首先是一个态度问题,是一种发自肺腑的爱,一种对工作的真爱。工作需要热情和行动,工作需要努力和勤奋,工作需要一种积极主动、自动自发的精神。只有以这样的态度对待工作,我们才可能获得工作所给予的更多的奖赏。

    应该明白,那些每天早出晚归的人不一定是认真工作的人,那些每天忙忙碌碌的人不一定是优秀地完成工作的人,那些每天按时打卡、准时出现在办公室的人不一定是尽职尽责的人。对他们来说,每天的工作可能是一种负担、一种逃避,他们并没有做到工作所要求的那么多、那么好。对每一个企业来说,他们需要的决不是那种仅仅遵守纪律、循规蹈矩,却缺乏热情和责任感,不能够积极主动、自动自发工作的员工。

    无论做什么工作,都应该全力以赴

    一个人无论做什么工作,都应该全心全意、尽职尽责,这不仅是工作的原则,也是生活的原则。

    美国著名作家威廉·埃拉里·钱宁说:“劳动可以促进人们思考。一个人不管从事哪种职业,他都应该尽心尽责,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求得不断地进步。只有这样,追求完美的念头才会在我们的头脑中变得根深蒂固。”

    在工作中,很多人都认为自己做的很好了,真的是这样吗?你真的已经做到尽善尽美了吗?你真的已经发挥了自己最大的潜能了吗?造物主赋予我们每个人一种突出的才能,也许你有绘画的天赋、写作的灵感、思考的潜能、管理的资质等等。无论你的特长是什么,都不要把自己藏起来,你应该积极地把你的才能发掘出来并发挥得淋漓尽致。

    面对激烈的竞争,你应该不断地超越平庸,追求完美,你需要制定一个高于他人的标准。

    我们都知道《把信送给加西亚》这本书,书中的罗文之所以成为企业学习的榜样,就在于他送信给加西亚的时候,为自己设定了一个比他人更高的标准:不推脱、不敷衍、尽全力。这样的人是一个优秀的人,他不仅仅会做别人要求他做的,而且会出人意料地做得非常完美。

    约翰·伍登曾说:“成功就是知道自己已经倾注全力,达到自己能够达到的最极致的境界。”

    成功者绝不会以平庸的表现自满,而且他们不管做什么事情,必然都会全力以赴、追求完美。

    曾在西点军校的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也有同样的观点:“凡事都要全力以赴。”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鲍威尔是美国前国务卿。他于1937年4月5日出生于纽约市哈勒姆黑人居住区的一个贫寒家庭。其父母是牙买加移民,父亲卢瑟是码头的搬运工,母亲艾丽是个缝纫工。他们一直租房居住,直至他父亲卢瑟在一次“击中号码”的赌博中取得一笔意外之财,才在昆斯区买下了一间小屋。

    鲍威尔从父母的辛勤劳动和对子女的严格要求中感到了生活的压力。小鲍威尔每周五晚上都要去犹太教堂打工,以挣得25美分来贴补家用。在艰难的生活环境中,他小学和中学的学习成绩都很一般。17岁那年,鲍威尔到百事可乐装瓶厂当勤杂工,工厂规定只有白人孩子可以在装配线上工作,黑人孩子只能干擦地板的杂活,到了工厂,鲍威尔领了一个拖把,这是世世代代黑人工人干过的活。所有的勤杂工全是黑人,而在装瓶机上工作的都是白人。每天总有50次可乐瓶子在搬运中摔碎,弄得满地板都是黏糊糊的苏打水,鲍威尔尽力把地板打扫得干干净净。过了几天,工头通知他:他晋升为装瓶部门主管。暑期结束,工头对他说:“小伙子,你擦地板非常干净,明年夏天再来,我要给你一份工作。”鲍威尔说:“谢谢,可是擦地板的活我不想干啦,我想上装瓶机工作。”第二年暑期,工头真让他上了装瓶机。到暑期末,鲍威尔当上了副领班。这段经历让他记住了:所有的工作都是光荣的,任何时候都要尽力而为,因为总会有人注意到你的。

    后来,鲍威尔在西点军校演说,曾以“凡事要全力以赴”为题,对学员们讲述了一个故事:在建筑工地,有三个工人在挖沟,第一个人心浮气躁,每挖一阵子就停下来说:“我将来一定做房地产老板!”第二个人不断地埋怨干这样的下等活时间长、报酬低。第三个人不声不响挥汗如雨地埋头干活,同时脑子里琢磨如何挖好坑令地基牢固——若干年后,第一个人仍无奈地拿着铲子干着挖地沟的辛苦活;第二个人虚报工伤,找个借口提前退休,每月领取微薄的退休金;第三个人成为一家房地产公司的老板。

    出身于西点军校的鲍威尔不仅是“全力以赴”的典型,而且还时时刻刻把这种精神发扬光大。他以“凡事要全力以赴”的演讲赢得了无数西点军人的称赞,与此同时也激励了无数人为工作投入全部的热情、并且尽心尽力地将其做好。

    在面对一项工作任务时,人们往往有三种想法:一是试着做做,遇到困难就停下;二是尽力而为,如果真有无法跨越的障碍,那就不能怨自己了;三是全力以赴,努力做到尽善尽美。显然,第一种想法不可取,第二种想法难以服众,因为你在刚着手做事时,就为失败找到了很好的借口。至于第三种,当然是我们应该提倡的,做事全力以赴、追求尽善尽美,只有这样,你才有可能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取得不平凡的成就。

    美国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的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尤金·奥凯利在他的著作《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中说:“从此,我将以全部的精力投入工作,不仅要完成计划中的任务,而且还要多做一些。如果我遭受苦难,正像我经常会遇到的遭遇,如果我怀疑我的努力,正像我常常想的那样,那么我也仍要坚持工作。我要将整个身心都倾注在工作之中,那时,天空将变得格外晴朗,在困惑与苦难中,生活中最大的快乐即将到来。让我遵循这条特殊的成功誓言:做任何事情,我将尽最大努力。”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是全美最大的会计师事务所之一,尤金·奥凯利在事业上无疑是一位成功人士,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做事全力以赴的态度。当然,尤金·奥凯利绝不是特例。

    下面故事中的彼得·德鲁克也是一个能够为工作全力以赴的人。

    彼得·德鲁克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从表面上看,是因为他从1933年23岁时写出第一本书,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期,出版的很有影响力的著作就达到29部之多,真正做到了著作等身。然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也许,从他在汉堡时的一段经历,我们可以找到答案。他没有像他父亲指望他的兄弟那样,直接进大学,然后再读医学院,相反,他到汉堡当上了学徒工,那年他才17岁。当时,他的上班时间是从每周星期日早上7点到下午4点,星期六是中午下班。而在周一到周五的每个晚上,他都会到汉堡市立图书馆读书。“整整15个月的时间里,我除了看书还是看书。读的书有德语的、英语的和法语的。”他每周会到汉堡歌剧院去一次,在那儿,有一件事改变了他的人生。

    有一天,他观看了威尔第最后一部歌剧《福斯塔夫》的一场演出。当他了解到这部精神激昂的作品是威尔第在80岁高龄时写成的之后,他受到了很大的触动与震惊。当有人问威尔第,他为什么这么大的年纪还要着手编写一部如此充满了挑战的剧作时,威尔第是这样回答的:“在我作为音乐家的一生中,我一直都在为追求完美而奋斗。但是,这个目标总是在躲避我,因此,我真切地感觉到一种责任,觉得应该再努力一次。”

    威尔第的话给彼得·德鲁克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暗暗发誓:“我一定要以威尔第的这种精神投身于自己的毕生事业。”他还下定决心:“如果我能够长寿,我就永不放弃,而会继续努力。”果然,彼得·德鲁克在80岁之后,还完成了6部著作,可见,他确实坚持了“威尔第精神”。

    “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有人问我对自己哪一本书最满意时,我都会微笑着说,‘下一本!’”

    那么,什么是“威尔第精神”呢?其实就是一种为追求事业完美而奋斗的执着精神。

    “大师中的大师”彼得·德鲁克用威尔第精神鼓舞自己,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对事业有着完美执着地追求,从而也成就了一个又一个令世人惊叹的完美。

    一次他接受《新视角》杂志采访时,记者问他:“你在空余时间里都干些什么?”德鲁克不解地反问:“什么空余时间?”原来,在德鲁克看来,他把一切时间都用于思考、研究、写作和讲学了。

    当你为自己的目标全力以赴,并且实现了量变到质变的转化时,命运就会给你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古往今来的无数事例都证明了这一点。由此可见,成功永远都属于那些为梦想而全力以赴的人。

    全力以赴者,他们永远积极乐观、从不抱怨。他们从不自设樊篱,因而总能激发出自身的无限潜能。他们整天都生活在正面情绪里,时刻都在享受着人生的乐趣。他们总是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总能让希望之火重新点燃。即使是在最艰难的时刻,他们也还在鼓励自己,并且会尽量用自己的积极情绪感染周围的同伴。

    全力以赴者,他们会规划好未来的走向,在争分夺秒的时间战中快乐地前行;他们的事业与爱好同步发展,精神与物质携手上路;他们不会有精神贫乏窒息的感觉,他们对生命对生活有着最高昂的斗志与最火热的激情。

    当别人总是在一味慨叹无事可做时,全力以赴者早就先行几步,走在了清新明媚阳光灿烂的精神的康庄大道之上,正在大步地向着美好的未来前进呢!

    在遇到重大生活危机时,全力以赴者也不会坐以待毙,而是头脑清醒、情绪镇静、目光深远、思想睿智,他们会搜索迎面而来的发展机遇,用丰厚的学识与自信去争取属于自己的一切。

    全力以赴者,心中总是盛满喜悦的甜蜜,胸中常存无限激情的歌。从现在开始,请为你手上的工作投入百分之百的热情吧,出色地完成你手上的每一份工作,相信命运之神一定会青睐你的。

    学会忙里偷闲,不懂得休息就是浪费生命

    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这是很多人都明白的道理。人是有思维能力的,思维能力的不同,导致了人的思想意识的相异。人会在自己的思维的指导下有意识地工作,当然,工作是一个人生存所必须要经历的过程,但是,假如你根本不顾自己生命过程的特征,一味地以工作为目的,以一种狂热的态度去工作,那就是对自己的极端不负责任了。

    你异常热情地投入工作并不能表明你是一个喜爱工作的人,相反的,这是你对自己的生命所进行的危害。一个为工作而发狂的人,必然不能顾及自身的健康,虽然你不能理解那些平时总是不去加班的人,但他们确实是比你更会工作与生活。在那些人的眼里,你充其量只是一个可怜的工作狂,他们会不屑看你那种只要工作而不要健康的蠢相,即使你是因为确实有任务要加班也没有人会相信你,你已经失去了所有人对你的信任。

    一个聪明的人绝不会去做工作狂,因为他们知道休息,更注意自己的健康,他们懂得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不会因为疯狂地去工作,而抛弃了生活中应有的轻松和快乐,更不会拿工作获得的高额报酬,来出卖自己宝贵的健康和生命。只有愚蠢的人才一头扎进钱堆里,为了多劳多得,做了工作狂。

    相信很多西点人都听说过这样一个寓言故事:有三条毛毛虫经过长途跋涉,最后来到目的地的对岸。一条毛毛虫说,我们必须先找桥,然后从桥上爬过去。另一条说,我们还是造一条船,从水上漂过去。最后那条说,我们走了那么远的路,已经疲惫不堪了,应该静下来先休息两天。

    听了这话,另外两条毛毛虫十分诧异:休息,简直是天大的笑话!没看到对岸花丛中的蜜快被喝光了吗?我们一路风风火火,马不停蹄,难道是来这儿睡觉的吗?话未说完,一条毛毛虫已开始爬树,准备摘一片树叶做船。另一条则爬上河堤的一条小路去寻找一座过河的桥,而剩下的一条则爬上最高的一棵树,找了片叶子躺下来美美地睡着了。

    一觉醒来,睡觉的毛毛虫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翅膀扇动了几下就轻松过河。此时,一起来的两个伙伴,一条累死在路上,另一条则被河水送进了大海。

    人们经常说这样一句话:“会休息才会更好地工作。”事实的确如此,人们做任何事情都需要讲究劳逸结合,有张有弛。该努力时拼命努力,该休息时尽情放松。这样才是聪明的做法。

    曾经有一位著名的实业家每天承担巨大的工作量,可是没有人可以替他分担一点点。在整日的繁重的工作之余,他每天还得提着一个沉重的手提包回家,包里装的都是必须由他亲自处理的急件。

    紧张劳累的工作,使得这位实业家身心疲惫不堪,他不得不去医院进行诊疗。医生给他开了一个处方:每天散步两小时;每星期空出半天的时间到墓地一趟。

    这位实业家对此迷惑不解:“为什么要在墓地待上半天呢?这与我的身体健康有什么关系吗?”“因为……”医生不慌不忙地回答:“我只是希望你四处走一走,瞧一瞧那些与世长辞的人的墓碑。身处墓地时,你仔细思考一下,他们生前也与你一样,认为全世界的事都得扛在自己肩上,如今他们全都长眠于黄土之中,也许将来有一天你也会加入他们的行列。然而整个地球的活动还是永恒不断地进行着,而其他世人则仍是如你一样继续工作着,丝毫不会因为谁而改变什么。整个世界年年月月就如此循环着,永无止境。”

    实业家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生命的意义不在于紧张、忙碌,应适当放松、缓解,有了放松的身心,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从医院回来后,实业家放慢了以往匆忙的脚步。沉重的手提包,在上班时间一过,就被他慎重地搁下,晚饭之后,他会携同妻儿一同散步,按照医生的叮嘱,也会抽出一些时间去墓地冥思。当他投身于这一切时,他感受到仿佛有人在静静听他诉说那不堪负重的压力,安慰他那压抑的心灵。从前那种累累重压的苦闷一下子被驱除了,这种轻松的心态也使得这位实业家在事业上平步青云,在生活中乐观开朗。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些感悟:在匆忙工作之中,别忘了忙里偷个闲,给自己的心境放个假,让它充分享受放松带来的愉悦。别总以为把内心装得满满的就是充实,其实卸下心灵的负荷更是一种幸福。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丘吉尔到北非蒙哥马利指挥部讨论战略事宜时,蒙哥马利对他说:“我不喝酒,不抽烟,晚上10点钟准时睡觉,所以我现在百分之百的健康。”丘吉尔却持相反的意见,他说:“我既抽烟又喝酒,而且从不准时睡觉,但我现在却有百分之二百的健康。”很多人知道后都引为怪事,为什么会有百分之二百的健康呢?

    原来,生活中的丘吉尔,在战事最紧张的周末依然能去游泳;在选举战白热化的时候依然能去垂钓;刚一下台依然能去画画;还有再忙也不忘点燃以示悠闲心境的斜插在微皱嘴角的那只雪茄。

    有时候人们之所以容易迷失和苦恼,是因为想要的太多,并且想一下子得到,结果拼命地去争取,却把自己局限在一个狭窄的圈子里而不能自拔,并且经常忘记自己活在世上到底是为什么,难道仅仅只是为了工作而不要健康和生活了吗?

    其实,工作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生存,更为重要的是为了给个人的生活赋予意义,赋予光彩。不管你是谁,也不管你是做什么的,作为一个人,你人生最重要的意义莫过于保持愉快平和的心理状态,当然还要使你至爱的情侣亲朋快乐。如果你把心思全放在完成工作任务上,你就永远不会找到生活的乐趣。除了工作,人生中还要有亲情、爱情、雅兴,以及一切能够提高生活质量的因素。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