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宿舍都是双层架子床,几十张床排在一起,像当年绑在赤壁江面上的曹营战船。我坐在一个上铺上,心中充满战斗豪情。因为,我参加的是“全县教育工作会议”,和大家一起学习中央关于教育革命的最新部署。
那一年的4月15日到7月31日,长达三个月的全国教育工作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会议通过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提出了“两个估计”,即:解放后十七年,“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基本上没有得到贯彻执行”,“资产阶级专了无产阶级的政”;大多数教师和解放后培养的大批学生的“世界观基本上是资产阶级的”。从这“两个估计”出发,会议确定和重申了一整套政策,如“工宣队”、“贫管会”长期领导学校;让大多数知识分子到工农兵中接受再教育;选拔工农兵上大学、管大学、改造大学;缩短大学学制等。
这个座谈会结束后,山东省开了25天的会议来学习、传达,莒南县与会者回来在本县开大会,那就到了9月中旬。县里通知,每一所学校都要有一名代表。正是秋收大忙时节,有家口的老师事多,就让我代表宋家沟小学去参加会议。那时,相沟公社没有通往县城的公交车,我背着一床旧被子步行40里路,带着脚板上的多个血泡,踏进了莒南一中的大门。
县一中,是我心中的圣地。我上学的时候听老师讲,一中是大学生的摇篮,一般学生考不上,考上了也供不起,所以,直到1971年,宋家沟无一人在一中念过书。我到那里发现,教室那么多,礼堂那么大,操场那么广阔,心想:北京大学也就是这个样子吧?
这次会议,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参加会议的2074人,编成16个连,153个排,排以下还有班。连有连长,排有排长,班有班长。我们每天五点半起床,接着出操。相沟连的领操老师叫卢洪湘,是一位二十多岁的英俊青年,虽是民办教师,却受重用,每天含着一把铁哨子,领我们到大街上跑一个来回。早操之后是“天天听”,听罢吃饭,饭后八点到九点是“天天读”,集体学习与时事政治有关的材料。九点之后开会,午饭后开会,晚饭后开会或者观看文艺节目,九点熄灯睡觉。
第一次集合开大会,是去县委大礼堂。那是一排特别阔大的平房,在一个独院里,里面排满木连椅。两千多教育工作者坐不开,有一部分人只好坐在院里听大喇叭。我们相沟去的有幸坐在里面,见识了礼堂里的宏大场面。
我保存的笔记本上,记录着这次大会的议程:
16号上午,县教育组长刘东祥传达《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下午讨论。
17号,学习讨论,晚上看越南电影《森林之火》。
18号,上午学习讨论,下午大会批判。
19号,上午中会批判,下午小会批判,晚上看现代舞剧电影《红色娘子军》。
20号,上午听解放军樊政鲁科长传达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杨得志司令员讲话,下午学习讨论。
21号,学习北大、清华先进经验,晚上看武术。
22号,大会交流经验,晚上看红小兵表演。
23号,上午中会交流经验,下午小会交流经验,晚上看电影《看不见的战线》。
24号,上午听樊科长传达中共山东省委文件,下午小会讨论,晚上看《红色娘子军》(现已记不清为何要看两遍这部电影)。
25号,学习讨论,晚上看京剧《智取威虎山》。
26号,上午听樊科长做形势报告,下午讨论,晚上看县宣传队表演。
这是我平生第一次参加这样高规格、大规模的会议。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有这么几点:
第一,是军人介入会议。第一天开大会,主席台上就坐着几个穿军装的人。“一颗红星头上戴,革命的红旗挂两边”,气场十分强大。部队有一位樊科长,在大会上三次登台,两次是传达上级重要文件,一次是做形势报告。有一个文件,是济南军区司令员杨得志在山东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我记得,樊科长的形势报告,讲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都把毛主席看作心中的红太阳,自觉学习毛泽东思想,翻译成各种语言的《毛主席语录》供不应求。全世界人民都觉醒了,“打倒美帝国主义”的口号声震撼世界。社会主义国家和革命力量越来越强大,帝修反心惊胆战,惶惶不可终日。我们听了热血沸腾,频频鼓掌。
第二,是教育革命的一些举措。学习《纪要》,得知两个“估计”,让十六岁的我十分震惊。我想,这十七年是共产党的天下,毛主席是共产党的领袖,教育部门怎么会不贯彻执行他的教育路线呢?怎么会让资产阶级专了无产阶级的政呢?大多数教师和解放后培养的大批学生,“世界观基本上是资产阶级的”,这也太可怕了。教育革命,真是不搞不行呀。
会上,还学习了一些教育革命的典型材料。有一份材料,是讲北京大学如何搞教育革命,“工宣队”怎样把握革命大方向,一些优秀的工农兵如何昂首阔步走进北大,搞“上管改”(上大学、管大学、用毛泽东思想改造大学)。材料中提到一个例子:有一位矿工,一天学也没上,却被推荐上了北京大学。他正在井下采煤,接到通知,高喊着“毛主席万岁”跑出矿井,洗了洗脸上的煤灰就去上大学。到了北大,老师写了个算式“1+1”,他读作“一拾一”。但是,老师并不因为他文化程度低而歧视他,而是耐心为他补课。与会人员学到这里都很吃惊。有人说,时代真是变了,不识字也能上北大了!我听后则想,我的文化程度比那个矿工要强,照这样看来,我也有机会上大学,只是我的政治条件还不够。今后我要好好工作,努力创造条件。
第三,是会议伙食很好。一日三餐,都是以班为单位去食堂领,一盆菜,一盆饭。各班在宿舍外面各找一处空地,八九个人围成一圈蹲下,将各自带的碗放在菜盆周围。班长执勺把菜分完,大家从另一个盆里拿起馒头,或挖来米饭,就着菜吃起来。我在家长年吃地瓜或地瓜干做的煎饼,到这里吃白面馒头,吃大米干饭,觉得过上了共产主义的生活。当然,这里的面食,是交上粮票才有的。民办教师没有粮票,来之前凭会议通知,每人背了20多斤地瓜干,到公社粮管所换了15斤粮票。
不光吃上了好饭,还吃上了肉。会上每顿饭都有带肉的菜,让我这个一年到头难见荤腥的农村孩子大享口福。但是会议的第二天,我感到口福“享不了”。那天中午,每个班都领来了一大盆红烧肉,香气四溢。里面油多汤少,褐红色的肉块堆起来,在厚厚的油层之上像一座火山岛。老师们群情振奋,垂涎欲滴,将满满当当的一碗肉端到手中,就大快朵颐,甩开腮帮子吃起来。吃光了肉,把一碗猪油也“滋溜滋溜”喝到肚里。午饭结束,我觉得身上每一个毛孔都散发着猪肉的香气。然而下午开会时,我胃里很不舒服,脑壳也晕乎乎的。我明白,这是红烧肉“享着了”。我不敢走动,一走动就觉得猪油在嗓子眼里荡漾,随时会像大庆油田里的原油那样往外喷涌。让红烧肉“享着”的不只是我自己,还有好多人。有人坐在那里抚摸胃部,还有人起身跑向厕所。我去厕所时看见,那里有吐出来的,有拉出来的,反正是一片狼藉。我因为继承了父亲传给我的好肠胃,既没吐,也没拉,但是明白了一件事情:过犹不及,好东西用多了也受罪。我受的罪,就是胃里饱胀,整个身心都不舒服。
晚上再开饭,盆里的肉明显减少,近乎素菜,大家都吃得少了,都说让中午的肉“享着了”。有人发表意见,说管伙食的司务长也没个数儿,你一顿放那么多肉干啥,均匀一点好不好?你看看,搞得我们上吐下泻,不是浪费国家财富吗?对他的诘问,在场的每一位人民教师都提供不了答案。
十年后,一位食堂负责人才让我明白了其中三昧。那时我已经到公社党委担任秘书,年底到县里参加四级干部大会,每个公社都办起食堂。会议第二天,我又见到了这样一顿超量的红烧肉。我接受教训,没有多吃,吃罢去问管食堂的同志,为什么要这样办菜给大伙吃,是不是太浪费了?他诡秘地一笑:“你以为是浪费,其实是节约。”见我不解,他接着告诉我:“来开会的人,在家吃不上好菜,办这么一顿红烧肉,把他们撂倒,以后就吃得少了。”我听后恍然大悟,原来管伙食的并不是没有数儿,而是太有数儿,这充分体现了他们过人的智慧。
第四,是我在会上做了发言。会议开了几天,学区校长刘大胡子让我准备一份材料,在中会上交流。他告诉我,要突出贫下中农管理学校的主题,我答应了,心想,春天在公社开会,我念了别人写的稿子,这次我要念自己的了。
我构思了一番,参照会上材料,汲取有关精神,有空就在会上发的笔记本上写。这份发言稿,我一字不改录在这里,没有兴趣阅读的读者可以跳过去。
最高指示
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在农村,则应由工人阶级的最可靠的同盟者——贫下中农管理学校。
紧跟毛主席的伟大战略部署
坚决走贫下中农管理学校的光明大道
我村宋沟小学,在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的光辉指引下,在贫管会的领导下,教育革命蓬勃向前发展,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新胜利。虽然成绩是微不足道的,比兄弟单位相差太远,但也有点点滴滴肤浅的体会,我就向同志们汇报一下。
我们宋沟广大贫下中农为落实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光辉指示而成立的贫管会,从它诞生那天起,就一直积极地发挥着它的作用,成了我校教育革命的坚强柱石。广大革命师生说,贫管会是贴心人,是领导我们沿着毛主席革命路线胜利前进的可靠带头人。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贫管会的同志们,确确实实地把学校装到心里去了,把管理学校真正当作了他们义不容辞的光荣责任。他们管理学校,是怀着对毛主席无比深厚的阶级感情,对工作极端负责的态度来管理的。他们为什么这样做呢?贫管会负责人宋家美同志说得好:“过去,地主阶级压迫着我们,学校门都捞不着进,更谈不上管理学校了。现在,毛主席他老人家把学校的大权亲手交给咱们,这是对我们贫下中农的最大信任,最大关怀。我们要一定(一定要)把自己的学校管好,为我们贫下中农争光,叫毛主席他老人家放心!”这一句话,说出了广大贫下中农的心里话。
先介绍一下贫管会的人员。负责人是一村老党员宋家美同志,还有二村荣誉军人、党员高开秋同志,三村残废军人、党员丁甲友同志。他们三个人年龄都在五六十岁左右,但他们人老心红,为革命赤胆忠心。特别是宋家美同志,年龄六十多岁了,头发花白,他不但负责学校,而且也负责林场,工作繁忙,但他凭着对毛主席的一颗忠心,不怕疲劳,整天兢兢业业的(地)工作着,深深地感动着广大干群。贫管会的几位同志,和教师在一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每个人都怀着对毛主席无比忠诚的红心,为实现我校无产阶级教育革命而忘我工作着。
就拿建校来说吧,在没建以前,三个村的党支部、贫管会专门开了好几次会议,讨论校址和建校中的具体措施,广大贫下中农都非常同意,在每个步骤中都充分体现了贫下中农的威力。在买棒的时候,贫管会和宋世存老师一连赶了好几个集,在河西买到了棒,共买了120多棵。到了去运,党支部书记亲自上外庄借平车。大队都派出了主要干部负责,家美和世存又都去了。他们不顾天热,把这些全部拉来了。特别是贫管会和宋世存老师都这么大年纪了,去赶集买棒都是步行,这充分显示了贫下中农为落实毛主席的光辉指示而坚决办学的坚强革命意志。
在建校的时候,广大贫下中农都用毛泽东思想武装头脑,统帅建校,每天都把毛主席像、红旗、语录板带到工地,动手之前先学习一段最高指示,使大家提高了思想觉悟,明确了认识,工程进行得非常迅速。在劳动中,贫管会的同志以身作则,例如宋家美那么大年纪了,还是朝气蓬勃,看到石头赶不上,就亲自上石塘抬,上圈子推墙角石,也和青年一起去推。高开秋同志身患胃溃疡,还强忍病痛,坚持在工地。丁甲友小孩有重病,回家看了一眼,又马上回到工地。干部带头就是无声的命令。在他们的带动下,每个人都在劳动中任劳任怨,争先恐后,使工程得到了迅速发展。
在学习高家柳沟学政治学文化的群众运动中,贫管会的同志们都亲自抓。经过学政治带文化,广大干部和青少年大大地提高了思想觉悟,他们看见建校中石头搬不上使,就自发组织起来,利用晚上的时间去做义务劳动,一年搬了好几个晚上,共有200来人次。这里面有六十多岁的老人,也有不满十岁的儿童,有夜校学员,还有学校学生。一村党支部书记宋世前也亲自去搬,宋家美一家就有六口参加。他们高唱革命歌曲,没有抬筐就用肩扛,共搬了将近300车。特别是宋家美同志白天劳动一天,晚上还坚持去干,朝气蓬勃,和大家一起高唱革命歌曲。他这样是身体棒吗?不是,他这是靠光芒万丈的毛泽东思想武装了头脑。在贫下中农的努力下,学校工程发展得很快。
毛主席教导我们:“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我们革命师生遵照毛主席的光辉(光辉的)“五·七指示”,种的地取得了丰收。贫管会对此非常重视,在好收的时候,家美亲自去通知老师,叫去收。收了以后没有地方搁,家美就说:“放在我们林场里,我们给看着。”我们就把花生、黄豆都放在林场里,到时候好放了,他们就放开;好堆了,他们就堆起来。有一次来了雨,我们想起果子(鲁南人把花生叫果子——笔者2017年注)还没盖,可是跑到那里一看,早就堆好盖好了。果子磕(将花生剥皮叫“磕”)了以后,留的果种就放进他们的仓库里。师生都被他们的精神所感动,都表示要坚决学习贫下中农的高贵品质,作(做)贫下中农的接班人。
二、《五·七指示》是教育革命的胜利航向
(不知为何,一级标题只有二,没有一)
毛主席教导我们:“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遵照毛主席关于教育革命的一系列光辉指示,我校革命师生进行了教学改造,取得了一点成绩。
我们学校是六个班,六个人,课多、作业多。但我们用毛泽东思想武装头脑,课抽空备,作业抽空看,腾出时间去辅导夜校、教歌等。尤其是宋世存老师年龄那么大还带了一个班,可是他腾出时间,到建校工地去测量计算等。我们还抽空编出了三种课本,共600多本(一种妇女的,两种夜校的)。
“学校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转变学生的思想。”我们遵照毛主席的教导,掀起了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群众运动,还大力开展“四、五好”运动,使大家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好人好事层出不穷。例如,厕所清理了,还不知道谁清理的;五保户的园浇了,还不知道谁浇的;泉子脏了,有人主动去淘(宋家沟村民吃水,过去要到河边的泉子去取,隔一段时间要清理一下,叫作“淘泉子”);院子不干净,有人主动去扫。特别值得表扬的是:五年级学生宋佩珂,在假期中拾到一个书包,里面有七八元钱,好几尺布票,还有块布。可是他用毛泽东思想武装头脑,拾金不昧,毫不犹豫地交到大队办公室,交给失主。这件事受到了党支部的表扬,贫下中农都高兴地说:“这才是我们的接班人、我们的好后代啊!”
我们还注意抓学生的活思想。例如,四年级有个学生,以前是非常调皮,不是打人就是骂人,课程也不好。我们以为他是不可救药了,可是我们学习了毛主席关于“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教导,想到不能把这个学生看成一团黑。他出身贫下中农家庭,必然也具有很多贫下中农的优良作风的,我们就仔细观察这个学生的言语行动。有一次他看到厕所脏,就主动拿锨去清理了,我们就抓住这点表扬了他,他很受感动,以后他就变成一个好学生,还被评为“五好学生”。
我们遵照毛主席的教导,让贫下中农登上了讲台。例如宋家美同志用血泪斑斑的村史,使同学们懂得了爱谁恨谁。高开秋、丁甲友同志用当年战火纷飞的年代,使学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他们用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讲出的课,非常生动,学生都说:“贫下中农讲课就是好,使我们懂得了好多道理!”
回顾我们的历程,证明这条真理:在农村,要想搞好教育革命,就必须紧跟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走贫下中农牢掌文权的光明大道,才能把农村教育搞好。
我们学校虽然在毛主席无产阶级教育路线的指引下,在贫管会的指引下,做出了一点微不足道的成绩,但离毛主席的要求相差太远,比兄弟单位相差太远。我们今后一定要更高地举起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活学活用毛主席的光辉哲学思想和教育革命思想。坚定不移走贫下中农管理学校的光明大道,沿着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阶级教育路线,为彻底落实纪要而努力!
(我录这篇稿子,用了“有道云笔记”的语音记录功能,我读,它记。“有道”听不懂“贫管会”一词,记成“品贫会”、“评管会”、“平板会”甚至“嫔管会”;“语录板”记成“一路板”;“布票”记成“补票”。让我哭笑不得)
相沟连的中会,在男老师住处举行。大片双层架子床,上上下下坐满了人,谁发言谁就站到门内空地上。等到公社教育组长刘玉华点到我的名字,我从上铺跳下去,两手捏着笔记本就念起来。起初,我对自己的发言很自信,因为写好后给学区校长看过,他说写得可以。然而念着念着,忽听左前方有压抑着的笑声响起。我用眼睛余光一瞅,发现那是几个年轻女教师,都是未婚的大姑娘,坐在一张床的下铺上,一齐看着我笑,还捂住嘴怕笑出声音。其中一个特别漂亮,面色白嫩,用现在的话说,是我心中的“女神”。我想,这是怎么回事?是我写得不好,还是念得不好?那时来不及多想,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念稿子。然而,女老师们还是笑,那位“女神”笑得特别厉害,让我几近崩溃,声音也抖手也抖。此时,我特别后悔写这么长的稿子,居然三千多字,让我像跑三千米那么艰难。我趔趔趄趄终于“跑”完,急急忙忙爬到上铺,一头扎到我的铺盖卷上,自卑情绪像冷水一样浸透我的五脏六腑。我绞尽脑汁,猜想自己究竟在哪个方面出了问题,竟然让她们笑个不停?
我低头看见自己的腿脚,觉得找到了答案。我开会穿了一条旧裤子,因为是几年前做的,身体长高了它却不长,一段小腿就暴露在外。天气渐凉,我按农村人的习惯,不到冬天不穿袜子,又没有洗脚的习惯,两只脚背已经皴了,黑乎乎皱巴巴,非常难看。
我更加自卑,膀胱充盈也不敢下床,直到散会之后才敢去厕所。走路时,仿佛所有的人都在看我的脚面子。吃午饭时蹲在那里,我将裤筒往下扯了又扯,企图盖住我的丑陋。饭后我悄悄上街,去商店里买袜子。有一种军装色的“半尼龙”袜子,又厚又便宜,我就买了一双,一出商店就穿上。这样,裤脚和鞋之间的皮肉有了遮盖,让我重拾信心回到住处。下午开会时我注意观察,有没有人再看我的脚背,女老师是不是还看着我笑,结果是没有,人家谁也不再看我。
那是我第一次在不是冬天的季节里穿袜子,而且穿了从商店买来的半尼龙袜子。在县城穿到散会,回家的路上却没有穿,一是怕走长途磨损,二是怕村里人笑话。
那份发言稿,后来我一直没再看,直到四十六年后我写这部纪实文学,找到这个笔记本,才重读了一遍。我一边读一边笑,羞愧不已。至此,我才知道了当年那些年轻女教师发笑的真正原因。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