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雄争霸:中国历史演义春秋战国篇-三家分晋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韩、赵、魏是“战国七雄”中三个比较强盛的国家。它们是怎么形成的呢?这里面就有着一个“三家分晋”的故事。

    晋文公称霸的时候,晋国有十几家有名的卿、大夫。他们居卿位的同时,又是统率军队的将领,是晋文公的得力助手,为晋国的霸业立下过汗马功劳。因此,晋国取得霸业以后,这十来个卿大夫的家族在晋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势力,也一天比一天强大起来。但在以后相互的内部斗争中,有不少家族随着时势的推移逐渐零落,到春秋末期,就只剩下六家了。这六家是知氏、范氏、中行氏、韩氏、赵氏、魏氏,就是所谓“六卿”,当时也称作“六将军”。这六家的势力越来越大。他们既不把晋君放在眼里,又互相瞧不起,各自发展自己的武装和地盘,把一个好端端的晋国搞得四分五裂。这就是历史学家常说的晋国“六卿专政”。六卿中,范氏和中行氏的势力比较弱小,不久就被韩、赵、魏几家联合打败。从此,“六卿”,就只剩下了赵、魏、韩、知四家。

    这四家分别以赵襄子无恤、魏桓子驹、韩康子虎和知伯瑶为首领。其中知伯的势力最大,他时刻都想着吃掉别人,独吞晋国,由他自己来做晋国的国君。可是,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首先削弱韩、赵、魏三家。怎样才能把这三家一口一口地吃掉呢?知伯的一个谋臣献计说:“要让三家各献出一百里地。如若不给,就以晋君的名义,发兵攻打他们。”知伯采纳了这个主意。他派人把三家大夫召来,假惺惺地打着晋君的旗号,说:“我们晋国原来一直称霸中原,现在却不行了。为了增强晋国的防御力量,恢复霸主地位,晋君下令治兵伐越,要求各家献出一百里的土地和人民。”三家大夫听后心想:这不是明摆着要削弱我们的势力、扩大知伯自己的地盘吗?因此,都不愿意给出这一百里土地。可是他们三家又心不齐,尤其韩、魏两家力量较弱,都不敢与知伯相对抗。韩康子想来想去,终究消除不了对知伯的惧怕心理,最后还是画了一张割让地图,送给了知伯。魏桓子和韩虎一样,虽然明知道知伯是强行勒索,但又不敢违抗,也乖乖地交出了土地。只有赵襄子坚决地拒绝了知伯的无理要求。他说:“土地是祖宗的遗产,怎能随便给人呢?”知伯见赵襄子竟敢违抗命令,气得火冒三丈,立即率领全部人马,要去攻打赵襄子。他的弟弟知开忙说:“现在去不得。要去,也须联合韩、魏两家和我们一起出兵。这样,既显得我们军威浩大,又可以避免这两家和赵家联合反对我们。”知伯觉得这话有道理,可又想:“韩、魏两家愿意白白为我们出力吗?”“嗨,这还不好办,”知开看出了知伯的忧虑,连忙说,“咱们就说灭赵后和他们平分赵家的土地,他们肯定上钩。等到把赵灭掉,韩、魏两家哪里是咱们的对手!到时候,灭掉他们三家,土地还不都是咱们知家的。大哥你就等着做晋君吧!”一番话,说得知伯心花怒放,他拍了拍知开的肩膀说:“等我做了国君,一定重重封赏你。”于是,知伯就谎说和韩、魏两家平分赵家的土地,命令他们一同出兵去攻打赵家。韩康子和魏桓子接到知伯的命令,本来并不想去参与攻赵,但一来迫于知伯的威势,不敢违抗命令,二来也幻想着灭赵后能分得一块土地,扩大一下自己的地盘,便各出一军,跟着知伯浩浩荡荡地向赵家杀去。

    赵襄子听说知伯要来攻打自己,正想组织力量抵抗,没料到韩、魏两家也一起来犯,自知打不过他们,不敢硬拼,就带领家丁连夜逃到了赵家的封地晋阳(今山西太原)。

    知伯闻讯,立即带领军队,马不停蹄地追到了晋阳城下,把晋阳城前前后后围了个水泄不通。他想:赵襄子匆匆忙忙逃到晋阳,城内兵粮一定不足。待我死死围住他几天,等他缺兵少粮,看他不老老实实向我投降!可是他没想到,晋阳城池修筑得十分坚固,粮草器械也储备得十分充足,老百姓们又很拥护赵襄子,因此全城军民,紧紧地跟随着赵襄子坚守城池,没有丝毫动摇或投降的意思。结果,知伯的军队整整攻了两年,也没有攻下晋阳城,急得知伯像热锅上的蚂蚁,到处乱转。

    有一天,知伯带领随从去察看地形,看见晋水正经过晋阳城外,滚滚地流过。看着看着,他忽然欣喜若狂,大喊:“天助我也,原来我只知道河水是天然的护城河,可以用来守城。却没想到它也可以成为了祸根,能够把晋阳城淹掉!”有了这个主意,他恨不得现在就能把晋阳城淹成一片汪洋大海,让赵襄子和城里的人都去喂王八。他立刻赶回兵营,下令士兵们在晋水旁挖河筑坝,建蓄水库,准备水淹晋阳。堤坝挖好以后,正好赶上雨季,倾盆大雨很快就注满了蓄水库和大坝,暴涨的河水就像肆虐的猛兽一样势不可挡。知伯趁机下令掘开水坝,让大水直冲晋阳。

    刹那间,晋阳城里变成了白茫茫一片汪洋。房子被淹了,锅灶也被冲得无影无踪。人们饭也没法做,觉也没地方睡,只能待在用木板钉成的小木筏上避难。生病的人越来越多,城里的人口也急剧减少。眼看全城就要被淹没了,赵襄子十分着急。他吃不下,睡不着,一心想着要冲出去和知伯拼个你死我活。他的家臣张孟谈劝他说:“主公不要着急。城里的士兵和百姓都恨透了知伯,发誓说宁可淹死,也绝不投降。您怎么能抛下他们,一个人去硬拼呢?”赵襄子说:“看到百姓们跟着我遭受这么大的苦难,我能不着急吗?眼看着城就要无法守了。百姓们的生命时刻都有被大水夺去的危险,我除了拼命,还能有什么办法?!”张孟谈接着说:“主公的心意我能理解,正因如此,我们才不能硬拼。依我看,当务之急,是劝说韩、魏两家认清知伯的真面目,让他们与咱们联合起来,才能打退知家兵,解救全城百姓。”此时,赵襄子已走投无路,只好同意了张孟谈的建议。他让张孟谈装扮成知家兵的模样,在半夜里偷偷把他送出了城外。张孟谈趁黑摸进了韩、魏两家的兵营,见到了韩康子和魏桓子二人。他向他们揭露了知伯想独吞晋国的野心,又用“唇亡齿寒”的道理讲述了知伯灭赵对于韩、魏两家的害处。韩康子和魏桓子当初跟知伯攻赵,就不是心甘情愿的。现在听了张孟谈的话,心里都有些活动。但他们又担心万一谋反不成,又被知伯抓住把柄,到时候,偷鸡不成反蚀把米,那岂不是更糟糕。因此,竟不知该怎么办才好。正犹豫间,忽听外面有人喊二位将军,要他们陪同知伯登山观看水淹晋阳的情形。他们赶紧让张孟谈先藏起来,就出去了。

    知伯因偶然的时机,利用晋水淹城取得成功,显得十分得意。他看着滔滔的河水,想象着用不了多久晋阳城就会变成汪洋大海,城池不攻自破的情景,不觉飘飘然起来。他想,赵家是三家中最强盛的,如果攻破了晋阳,那韩、魏两家就不在话下了,他自己就要成为晋君了。想到这里,他情不自禁地对韩康子和魏桓子说道:“你们看,水的力量有多么大呀!晋水能够淹没了晋阳,那汾水和绛水不也能淹掉安邑和平阳吗?”韩康子和魏桓子听了这话,心里不禁大吃一惊,脸也都吓得煞白。原来,靠近汾水的安邑(今山西省解东县一带)是韩家封地的城池,靠近绎绛水的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县境)是魏家封地的城池。知伯由于得意忘形,竟泄露了他要在灭赵以后吞并韩、魏两家的野心。不料正是这番话,给他自己招来了灭顶之灾。

    本来,韩、魏两家虽然对张孟谈的话有所动心,但还没有放弃对知伯的一丝幻想,还想着知伯会看在两家共同帮他灭赵的情分上,和他们平分赵家的土地。今天听了知伯一席话,才不由得清醒过来:别说灭赵后他们根本分不到赵家的土地,就连他们自己也会落得个和赵家同样的下场。既然知伯这样无信无义,那他们还能无动于衷吗?于是,他们决定掉过头来,与赵家联合,共同除掉知伯。

    当天夜里,趁着知伯及其士兵们正在酣睡的时候,韩康子和魏桓子带领两家的士兵,神不知鬼不觉地包围了知伯的营寨。他们掘开了知伯营寨的挡水大坝,蓄足的水立时像脱了缰的野马一样直向知伯营中涌去。一时间,知伯营中像炸开了锅一样。兵士们逃的逃,淹死的淹死,砍死的砍死,不一会儿,就全军覆没了。

    一开始,知伯正睡得酣死,被外面的杀声惊醒后,看到军营里淹满了水,还以为是大坝漏了。正想招呼人去堵,只听得外面战鼓震天,“活捉知伯”的喊声不断,才知道大势不好。惊恐之下,连衣服都没顾得上穿好,就架起营房外的一个小木筏趁乱逃走了。他原想逃到秦国去借兵,再伺机反扑回来,没想到刚走到河边,就让早就埋伏在那里的赵家军给捉住了。赵家军被知伯围困几年,受尽了磨难,如今一看知伯被捉住了,不由得连声高喊:“杀死他,杀死他!”赵襄子当众列数了他的罪状,把他处死了。

    消灭了知伯以后,韩、赵、魏三家瓜分了知氏的地盘,这就是历史上说的“三家分知”。从此,晋国就成了韩、赵、魏的天下了。

    韩、赵、魏三家,势均力敌,虽然各有各的打算,但谁也不可能吃掉其他两家,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到公元前433年,晋哀公的儿子晋幽公即位。三家大夫见他年幼无知,软弱无能,就合伙商量了一下,干脆把晋君的地盘也瓜分了,只给晋幽公留下了两座城市。这样,晋国就算名存实亡了。这件事,就是“三家分晋”。

    韩、赵、魏三家虽然势力上都比晋君强大,但从名分上讲还只是一个“卿”,而不是诸侯。为此,他们非常不甘心,一心想让周天子册封他们。为此,他们于公元前403年各派了一个能说会道的使臣去向周天子讨封。实际上这时候,周天子也已经是个空架子,没有任何实权了。他看到晋国已经不行,“三家分晋”已成事实,就想顺水推舟做个人情。使臣们见周天子有意加封,又免不了多说些盛赞奉承周天子的话,并表示:“如果天子册封我们为诸侯,我们三家一定联合起来,保护周王朝千秋万代永不灭。”

    周天子听了心里非常高兴,就顺势下了一道诏命,正式加封赵襄子的后代赵籍为赵侯,魏桓子的后代魏斯为魏侯,韩康子的后代韩虔为韩侯。至此,韩、赵、魏三国正式成为诸侯,与齐、秦、楚、燕四国并称“战国七雄”。

    后来,他们又把晋君降为庶民,赶出了晋国都城,晋国就彻底灭亡了。由于三国都出自晋,所以历史上又统称三国为三晋。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