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与道家学派-道家代表人物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老子

    老子(约公元前604年—约公元前531年),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哲学思想及其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中国两千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于老子到底是谁,历来说法不一。一说姓李名耳,字聃,生活在春秋时期,曾在东周国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任守藏史(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阳向老子问礼,秦汉之际成书的《礼记·曾子问》有所记载。《庄子》也称其为老聃,书中的内篇《德充符》、外篇《天地》、《天运》、《田子方》、《知北游》等都视老子为前辈。

    一说老子即太史儋,或老莱子,见之于《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解释,“于周则老子”,“于楚老莱子”,可见老子和老莱子是两人。至于太史儋,司马迁说:自老子死后一百二十九年,有周太史儋见秦献公云云。有学者以此认为老子就是太史儋,战国时人。

    也有人认为可能“老”是老子的姓或氏,其名为聃,故称老聃。他们提出,先秦旧籍如《庄子》、《墨子》等,对孔、墨等人皆举其姓,称“孔子”、“墨子”,独老子称“老聃”而不称“李聃”,称“老子”而不称“李子”;古有老姓而无李姓,《战国策》中始有李悝、李牧,李姓起源较晚;再者,《庄子·天下》曾综述关于老聃的学说,《吕氏春秋·不二》也称“老聃贵柔”,名字与思想一致,故老聃就是老子。但是《老子》书中说:“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与传说中孔子问礼于老聃有矛盾,因而《老子》书是否为老聃所作也有疑问。

    据《史记》记载,老子庙堂阶前有一尊“三缄其口”的金人,孔子问其背后的铭文“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虑”是何意?老子回答:“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斋已。”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并在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前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最后不知所终。

    老子用“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把“道”抽象化,概括为普遍的无所不包的最高哲学概念。在他看来,“道”既是凌驾于天之上的天地万物的本原,又是自然客观规律,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还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摒除“利天命”的绝对权威。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无为是指不妄为,不胡作非为,不为所欲为,以达到“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理想境界。老子的哲学里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他指出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如“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还认为矛盾两方可以互相转化,即“反者道之动”,转化的途径是“守静”。

    孔子认为老子是神圣:“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网,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缯。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二)杨朱

    1.生平

    杨朱,字子居,又称阳子居或阳生,魏国(今河南开封)人,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生平已不可考,大概生活在墨子(约公元前479年—约公元前381年)与孟子(约公元前371年—约公元前289年)之间,行踪多在鲁、宋、梁一带。在当时各家的著述如《孟子》、《荀子》、《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中,其名多次出现,可见其人其说在当时相当著名。杨朱自比尧舜,自称是“得治大者不治小,成大功者不小苛”的贤人,“治天下如运诸掌然”。韩非评价杨朱与墨翟一样有治世之才。

    杨朱曾和老子会面,所以曾受老子思想的影响,后来有感于动乱的环境,困恼于越来越大的社会压力,于是扬弃老子学说中的部分内容,朝着“养生”、“存性”的方向不断深化,发展成以“为我”为中心的思想体系。杨朱之学闻名当时,《孟子·滕文公》篇云:“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于杨,即归墨。”可知春秋之世,杨朱之学与墨学齐驱,并属显学。惜其作品早已散佚不存,其说散见于《孟子》、《列子》及《淮南子》中。

    2.思想

    (1)“为我”学说

    杨朱以“我”作为自然的中心,认为人的生命,往往由于外界的蒙蔽、组织所拘束,因而无法明察到生命的真相,使个人失去主体性。他希望建立人人为自己而又不侵犯别人的社会,主张探求内在自我安身立命的境界,以摆脱社会的束缚。他说:“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意思是说,社会是由各个“我”所组成,如果人我不相损、不相侵、不相给,那么天下便无窃位夺权之人,便无化公为私之辈,这样社会就能太平,人才能“全生(性)保真”。这种主张与儒家、法家都不同,与墨家的“兼爱”当然更是针锋相对。

    既然反对社会的束缚,杨朱在政治上也就反对强权独占的霸道,主张天下为公,要“公天下之身,公天下之物”。那么,治理这个社会的人要“贤”,要有谦虚的美德,“行贤而去自贤之心”,即行为贤德而不自以为贤德。

    (2)“重生”、“贵生”、“全生”的主张

    在生命态度上,杨朱认为,人生短促,有生便有死,生有贤愚、贫贱之异,而所同者为死,尧舜与桀纣没有什么不同。因此,“知生之暂来,知死之暂往”,在生时必须享尽人生之乐,充分放纵人欲。

    杨朱认为,人生在世,要“轻物重生”,从而“乐生”,以“存我为贵”。其中,轻物,即轻视外在的功名利禄;重生,即全性保真,保持自然赋予人本身的真性。生命是“所为”者,是主体;“物”或“利”是“所以为”者,是服务于“生”的,因而“物”不应有损于“生”。所以,要“自纵一时,勿失当年之乐;纵心而动,不违自然所好;纵心而游,不逆万物所好;勿矜一时之毁誉,不要死后之余荣”。杨朱固然以“全生”为人生目的,对人的物质欲望作了充分的肯定,但是“全生之道”又不能聚物而累形,为“寿”、“名”、“位”、“货”所累,只要有“丰屋美服,厚味娇色”就够了。人不要贪得无厌,更不要因外物而伤生。“重生”、“贵生”的思想,除了重视个人生命之外,还包括重视个人独立性的思想,即反对屈从外在的权威,只想明哲自保、颐养天年。杨朱充分肯定了个人情欲的自然合理性,但不是享乐主义和纵欲主义,而是在“轻物重生”的范围内。这一轻视富贵利禄的思想在当时不乏赞誉之词,当时的“世主”曾“贵其智而高其行”。

    (三)列子

    1.生平及著作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又称“圄寇”、“国寇”),郑国莆田(今河南郑州)人,与郑缪公同时。战国前期思想家,开道家列子学派。列子曾师从关尹子、壶丘子、老商氏、支伯高子等。他隐居郑国四十年,终生致力于道德学问,淡泊名利,贵虚尚玄,清静修道,主张循名责实,无为而治。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李隆基封列子为冲虚真人。

    《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八篇,即《天瑞》、《仲尼》、《汤问》、《杨朱》、《说符》、《黄帝》、《周穆王》、《力命》,经永嘉之乱以后,只留存《杨朱》、《说符》两篇。今传本《列子》八篇由东晋张湛的先人重新搜集残篇编成,其中章节有重复之处,而且混入一些魏晋人的思想内容和语言文字。如《天瑞》篇讲天地万物形成的一章,文字全与《易纬·干凿度》相同;《周穆王》篇所载周穆王西游的经历,文字全与西晋汲冢出土的《穆天子传》相同。但是,今传本《列子》并非出后人伪作,如《杨朱》篇为杨朱主要学说一样。杨朱讲到“田氏之相齐也”,“民皆归之,因有齐国,子孙享之至今不绝”,足见确是战国时作品。《列子》有大量寓言、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如黄帝神游、愚公移山、夸父追日、杞人忧天等,篇篇珠玉,读来妙趣横生,隽永味长,发人深思。

    2.思想

    西汉刘向认为,列子之学“本于黄帝老子,号曰道家。道家者,秉要执本,清虚无为,及其治身接物,务崇不竞,合于六经。” 张湛认为《列子》之书“大略明群有以至虚为宗,万品以终灭为验,神惠以凝寂常全,想念以着物为表,生觉与化梦等情。巨细不限一域,穷达无假智力,治身贵于肆仕,顺性则所至皆适,水火可蹈。忘怀则无幽不照,此其旨也。”

    “贵虚”是列子的中心思想。《天瑞》篇解释“贵虚”就是“静也虚也,得其居矣”,即要自己修养到忘记自身的形骸,好像已经驾空乘风而行,列子把这样的境界叫做“履虚乘风”。列子认为,虚静符合自然的本性,可以心意凝聚专一,达到物我两忘的精神境界与状态。这为庄子的“坐忘”、“心斋”学说开了先河。

    列子认为,道是生化万物的,但它自己却不生不化。在产生天地万物之前,宇宙已经经历了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四个阶段,“夫有形者生于无形,则天地安从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太易”相当于老子所说的“道”,“太初”相当于老子所说的“道生一”中的“一”,“太始”为形之始,“太素”为质之始,此时“气形质具而未相离,故曰浑沦。浑沦者,言万物相浑沦而未相离也。……清轻者上为天,浊重者下为地,冲和气者为人;故天地含精,万物化生。”这种宇宙生成论,发展了老子的思想。

    (四)庄子

    庄子(约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战国时代宋国蒙(今安徽蒙城,另一说河南商丘)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庄周身世如迷,据说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庄子》记载,庄子住在贫民区,生活穷苦,靠打草鞋过活。他把自己比作落在荆棘丛中的猿猴,处势不便,未足以逞其能。《史记》记载,庄子曾做过宋国漆园吏,后来厌恶官职,“终身不仕”,《史记》上说:“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子函去!无污我。……我欲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庄子继承并发扬了老子的道家思想。他认为“道”是“虚无”的实体,生成天地与万物。《庄子》载:“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又说:“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要言,言而非也。知形形之不形乎,道不当名。”庄子认为,大道的真髓、精华可用以修身,其余都可用以治理国家,其糟粕可用以教化天下,即“道之真以修身,其绪余以为国家,其土苴以为天下”(《庄子·让王篇》)。在政治上,庄子继承了老子《道德经》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精髓,主张无为而治。为此,他对世俗社会的礼、法、权、势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得出“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精辟见解。在人类生存方式上,庄子看透了世俗不古的人心,崇尚自然,倡导“无为”,敝屣富贵,淡泊名利。庄子追求清静无为,返璞归真,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追求遗世独立,超然物外,放弃生活中的一切争斗,游心于物外,不为世俗所累,从而达到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逍遥境界。

    庄子的一生,正如他所言:“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治,无江海而闲;不道引而寿,无不忘也,无不有也;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不为福先,不为祸始;其生若浮,其死若休,淡然独与神明居。庄子者,古之博大真人哉!”作为富有诗人气质的哲学家,庄子在我国思想史、文学史上都具有极重要的地位,为人类思想史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后世道教继承道家学说,庄子被神化而奉为神灵,唐玄宗天宝元年被封为“南华真人”,宋徽宗时被封为“微妙元通真君”。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