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夜奔-一风阁,法国时尚杂志评介之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上海最IN生活据点

    外滩源地区,江西中路115号的MA.SPACE“一风阁”是个半商业半私人的会所,说它商业,是因为一楼的酒吧、发廊、二楼的画廊都已正式对外营业。说它私人,因为它实际是老板用来尝试、刺激自己创作的私人空间。

    虽然营业面积不算大,楼上楼下带楼梯,统共不到八百个平方,但是细节之美随处可见。几乎每堵墙上都挂了不少老板自己创作的现代风格画作,所以看起来,不仅二楼,哪里都很像一间画廊;摆放的桌椅家具又基本全是他的个人作品,借鉴传统明式家具纤细风格,融入现代家具实用性装饰性强的理念,大胆简洁、搭配独特,所以总体看起来又像是间张扬个性的时尚家具店;就连才五十多平方的发廊也装修得颇具法国风情,结果就是整个“一风阁”看起来,更像一间不中不西、不古不今的艺术展示厅。

    第一次去那里是出于工作需要,当天晚上,“一风阁”有一场以“禅之魅”命名的主题时尚秀。既然是个陌生新去处,好奇驱使我提前了一小时到达。

    一进门就看见了两根濒于朽烂的木头立柱,一打听,才知道这还是1927年的“遗物”。原来这座新式石库门房子的前身是中国石油大厦,有天被老板兜兜转转一眼瞅见了,于是签下一纸租期10年的合同。接下来便是繁重的改造工作,以做减法为主,光垃圾就拆下清理掉100多吨。这种做法好比范柳原相亲,先把人带进电影院搁个两三钟头,脸上出了油,胭脂花粉褪了色,可以看得亲切些;又好比那时装设计师一上来,就要对象先把衣服脱光,让长处短处充分暴露,这样设计起来也能有的放矢扬长避短。待到洗净铅华,遂开始按照自己审美标准做加法。建筑的外立面原封未动,因为把大理石贴面敲去后,底下的红砖“浮出水面”,与周围街区环境颇为协调。

    上得四级台阶,左手边,白色鹅卵石通往酒吧;右手边,黑色鹅卵石引去发廊,向左走还是向右走,抑或笔直向前?正对视线的,是数根分成两排的木头立柱,杵在几块经过精心切割,一眼看去好像儿时七巧板的玻璃墙面之前。

    我先进了酒吧,狮子头门环、竹条竖向镶门。门有夹层,中间嵌了玻璃,经过镂空,大、中、大两排各三个透明圆窗,将正对酒吧的发廊景象尽收眼底。

    酒吧不算大,加上吧台座位,大概只有四十个座儿。一进门,右手墙上便是一幅“梵音”画作,画下一只大红描黑泰鼓。墙虽刷白,但墙面斑驳残破的地方并未加以任何修复。墙根一溜黑色鹅卵石,拿起一块看看,应该是经过挑选的?手感像玉,光滑而自然,而且颜色也丰富,有渐晕渐染的层次之美。

    那么,光滑的鹅卵石配什么才会更有味道呢?很快,角落里的竹子就给了我答案,并且,是枯竹。枯竹和鹅卵石,几乎出现在酒吧的每一个过渡角落。后来我在画廊、发廊发现,这两样东西同样随处可见。

    现在很多人搞设计,包括外国人,都非常崇尚中西合璧,但是中西元素的融合光有中式的家具和摆设就够了吗?我始终认为,竹子是很中国很自然的东西,它活着的时候就很漂亮,死了同样有味道。别的盆栽死了都很难看。只有它,死了依旧有形。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却很少见到如“一风阁”这般,对竹子如此欣赏有加的设计。

    走马观花一圈,一旁清秀的服务小姐悄悄告诉我,酒吧是由老板的弟弟打理,他曾在法国和英国学习餐饮。不知道这位弟弟是否会像他的艺术哥哥一样,以艺术的心情来做美食呢?因为要到五月中旬才会推出简餐小食,所以只能看看酒水单。想到晚上还得采访、工作,自觉翻到无酒精饮料一栏,一眼看见爱喝的水果宾治,立刻兴致勃勃招手。

    宾治这玩意,严格说起来应该属于鸡尾酒的一种,它最早起源于印度,当地是用亚力酒、水、柠檬汁、香料等混合而成,因为用了五种原料,名字就叫Pancha(在梵语里,就是“五个”的意思)。后来被英国人流传到欧美各国,开始变化多端,基酒有葡萄酒、也有烈性酒,再加入各种甜露酒、果汁、水果,发音也改成了Punch。

    在我等待的当儿,眼睛可没安分,开始四处踅摸,这就让我注意到了手臂底下的酒吧桌子,桌子其实是一只大木箱,外面贴满了细细的竹篾条,木箱上搁了一只巨大的蒸笼,蒸笼底上居然垫了一层看上去毛茸茸的澳洲羊毛,蒸笼上头再固定了一块方方正正的玻璃。就连桌面上的小烛台也是经过主人自己加工的,截下一节竹筒,里面放上铝盒装小蜡烛。

    惊讶之余,一抬头,看见了更为大手笔的一溜横梁。原来整个吊顶都被卸去了,裸露出的横梁被刷上了黑色间红的油漆,绚而不烂、明而不媚。而吧台,我简直都要为主人扼腕了,因为过来泡吧的,谁会在黑灯瞎火里注意到这样微小的局部呢?长长的吧台外侧白色立面,做出了波涛一浪接着一浪的质感,不是仔细观察,很难联想到,这与正对面沿墙的萧萧风竹其实是遥相呼应的。

    兀自感慨着,“水果宾治”就端上了,白和绿两种主调,与我以前喝过的、有如彩虹般灿烂颜色的水果宾治大不一样,口感清甜、微酸,是在青春里,却不自知的一种味道。摇一摇,颜色也有些迷茫起来。

    椅子红黑两色,缎面、绣了蝴蝶,坐着极为舒适。也是,只有麦当劳、肯德基那样的地方,才会把椅子设计得如此难耐,是巴不得客人流水般来去呢。选了沿街的椅子坐下,对面阳台挂出的衣衫在晚风里飘扬,与生活只一窗之隔,心情却在生活之外了。很是煞风景地想到一句广告词,“眼光比生活高一点”,但这恐怕正是时尚与家常的美感距离罢。想来,当年在此间办公的石油大厦员工们,一定做梦都不会想到,这竟是他们中午时分来得都有些厌憎的油腻腻餐厅?

    小坐片刻后起身走去酒吧对面的发廊,主色为红,七个银色镜框镶了七面镜子压衬,对应七张座椅。中间一盏璀璨水晶灯,整个空间立时光彩照人,红的愈发鲜艳,亮得愈发通透。灯下一个六角型柜子,放了一些女人们热爱的首饰、手表、墨镜,仍用竹子做了贴面,只不过这里不再用原色,而是漆上了灵动的银色,增添了几分女性化气息。

    发型师只两个,其中一个还是原先花园饭店里的发型总监。剪发的客人自然也不多,那天就见到了一个,微微侧身坐着,眼睛半张着,似看非看整幅落地窗外的悠悠街景。脚踏车过去了、公共汽车过去了、拎着篮子的老人过去了,时间跟着,一并缓缓过去。

    从发廊转出,径直前走,上二楼,转角相当阔大,黑色细条纹地板上散落星点白色鹅卵石,墙面刷红,一张条桌靠墙置放,上面粘满货真价实的古钱币。一对硕大红绿蜡烛,绿的那一个,还特意做成了竹节款式,据说是老板自己设计了样式,拿去蜡烛厂定做的。

    楼梯原先是土黄色的,与时尚八竿子打不着的一个颜色,被改成了黑色间银。梯阶外侧立面也以银色和黑色间隔镶嵌,形成视觉上的跳跃感。可是有多少人上楼会看自己的脚底下呢?在我看来,对细节简直已经到了苛求地步。尤其墙面下了苦功,先用水泥刷出动感波涛的凹凸纹理图案,然后再用喷枪刷白,硬是刷出了昂贵无纺羊毛纤维刷漆墙纸的效果。

    二楼是画廊,转角处的丑陋配电箱变成了介绍“一风阁”的图片说明。拉开竹子做成的移门,发现这里与酒吧正相反,横梁全部刷成了白色。青砖墙面上用了不少当时拆下来的老砖,留心找找,还能找到不少将近一个世纪以前的印章呢。墙上挂的全是老板自己的画作,满目黑、白、银。喜欢对比感如此强烈的人,不是迷恋中国文化里的阴阳,就是自身性格有着神经质的趋向。

    那天晚上,整个二楼画廊挤满了平日大小场合点头微笑的同道中人,活动时间不长,大约1个小时就结束了,但是内容设置别出心裁,宛如一个精彩拼盘。先是来自香港的中国国画家范子登先生上场,和着鼓点节奏,现场画成一幅罗汉图,这种中西合璧的“秀”法颇为耳目一新,引来不少掌声。其后模特们身着六款“禅之魅”长袍翩翩来去,搞得我身后几个老外一个劲猛拍;以“禅”命名的人体彩绘最终也落到了“禅是一枝花”的实处……

    后来在新天地,无意中翻到一本法国时尚杂志,上面评介上海最IN生活据点之一,赫然就有此处。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