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戏曲故事经典-社会伦理故事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琵琶记》

    汉代有个书生叫蔡伯喈,父母年龄都已经很大了,为他娶了一个漂亮妻子,叫赵五娘。婚后夫妻两人相敬如宾,非常恩爱。公婆见五娘温柔贤惠,也甚是喜爱。不久,蔡伯喈的父母八十岁寿辰到了,伯喈便与五娘为父母安排寿宴,祝父母健康长寿。宴席上父亲听说朝廷要开科取士,便要求伯喈去考取功名。伯喈认为父母年事已高,需要照料,应该留在家中服侍父母,不想去应举。但是蔡公不同意,拿忠孝两全来训诫儿子,逼着伯喈去应举,在邻居张大公的劝说下,伯喈只好听从父命,告别新婚不久的妻子赴京应试。临行,他嘱托妻子在家好好照顾公婆。

    伯喈一路上日日思念亲人,很是感伤。到达京城,思念更甚,只盼望早日考完返回家中。应举之日,伯喈连连通过了第一场的做对,第二场的猜谜,第三场的唱曲。主考官大为赏识,就取了伯喈为头名状元。伯喈只得在京等待任命。京城有位牛丞相,府上有一小姐,生得国色天香、知书达理、聪慧过人,被丞相视为掌上明珠。如今待字闺中,为牛小姐说媒的人络绎不绝,牛丞相却为寻不着佳婿而日日发愁。

    伯喈自从离开家后,便与家中失去联系。五娘独自打理家中事务。她听从丈夫的嘱托,对公婆尽心竭力,朝夕奉养。对伯喈的思念也与日俱增,心中的深情更是无处诉说。蔡伯喈作为新科状元,被皇上邀请至杏园赴宴,伯喈骑马游街完毕,来到宴饮处,但见珠帘高卷,绣幕低垂。美味佳肴,葡萄玉液,一应俱全。正是:“琼林胜处风光好,别是人间一洞天。”席上,皇帝见伯喈风流倜傥,才华横溢,与牛小姐正是才子佳人,天生一对。随后传旨让伯喈入赘丞相府,牛丞相也正有此意,忙派官媒婆去状元处说亲。伯喈如今留在京城,不知父母安好,不知妻室怎样,想上表辞官,但不知圣意如何,心中闷闷不乐。媒婆的到来更让伯喈愁肠满腹。伯喈面对皇帝与丞相的权势,反抗无效,只得留京做官,入赘丞相府。

    不久,伯喈的家乡遭受了旱灾,颗粒无收,乡人纷纷饿死。伯喈父母因思念伯喈而争吵不休,恨儿子一去无回,五娘就劝慰公婆。家里粮食所剩无几,五娘为让公婆吃上米饭,就典当自己的衣服首饰,听说官府放粮济贫,五娘便去领取稻米,救公婆的性命,不想半路被抢。饥荒越来越严重,五娘做的饭食也越来越差,婆婆怀疑她在背后偷吃了好东西,心生埋怨,对五娘指责谩骂。五娘其实一直在吃糠咽菜,但不敢让公婆知道,只有背地里抹泪哭泣。五娘吃糠咽菜,变得面黄肌瘦。一日,婆婆在厨房看到了五娘吃剩的半碗糠,才知冤枉了儿媳,婆婆羞愧难当,痛悔过甚,不久就去世了。公公遭受打击,一病不起,五娘喂汤喂药,日夜服侍左右,但公公不久也去世了。

    伯喈自入赘牛府后,终日思念父母。便给家里写信,不料被一个扮作家乡人的拐儿骗走家书,拐儿拿到家书附带的金银逃跑,导致伯喈与家中音信不通。婆婆死时,是张太公周济葬了婆婆。如今公公又没了,五娘不想连累张太公,便剪下满头长发,希望卖些钱财为公公送终。五娘在街上艰难叫卖,被张太公碰着,太公收下头发,帮助其埋葬了蔡公。五娘用罗裙包土,为公婆筑造好坟台。张太公见五娘孤苦伶仃,就把她接到了自己家中。伯喈自送信人走后,家人迟迟不来音信,心中万分沮丧。一日,在书房弹琴抒发幽思,被牛小姐听见,牛小姐再三探问,伯喈才说出实情,牛小姐责怪伯喈既结为夫妻,不该对其隐瞒。伯喈是因担心丞相阻拦,才迟迟不说,牛小姐安慰丈夫,说她自有办法,不必忧虑。牛小姐告诉父亲,伯喈娶妻两月,即赴科场,如今别亲三五年,竟无消息。今欲归故里,要带自己同行,回家共事高堂,尽子道妇道之礼。牛丞相不同意,牛小姐就拿出伦理纲常来劝说父亲。牛丞相疼爱女儿,见女儿说得也合情合理,便派下人李旺接伯喈的父母和家中妻子来京城居住,避免女儿的路途跋涉之苦。

    五娘在张太公的帮助下亲手绘成公婆的遗容,身背琵琶,沿路弹唱乞食,来京城寻夫。来到京城,五娘衣衫褴褛,蓬头垢面,正好遇弥陀寺大法会,便往寺中募化求食,来到寺中将公婆真容供于佛前。恰巧伯喈也来寺中烧香,祈祷父母路上平安。见到佛前父母真容,不知何人放此,便拿回府中挂在了自己的书房内。五娘在京城听说丈夫早已入赘牛府,便扮作道姑,寻至牛府。牛小姐让下人把道姑请进府中,五娘见牛氏温文尔雅,有大家风范,便把自己的一切告诉了她。牛小姐非常尊敬五娘,认五娘做了姐姐,并为五娘改换衣装,梳洗打扮,希望伯喈能认出五娘。牛小姐知道伯喈挂在书房的是公婆的遗容后,便趁伯喈不在时,带五娘来书房,让五娘在遗容背后题了几句诗。伯喈回房,看到题诗,觉着熟悉,便叫来牛氏询问,牛氏带着五娘进来。伯喈见到五娘百感交集,五娘将他离去后的家中变故述说一番,伯喈听后痛哭流涕,遂与五娘相认。

    张太公自五娘离开后,就帮着看守蔡公、蔡婆的坟墓。一日,见有使者来请伯喈父母,便告知二老已经去世,五娘已进京寻夫。使者忙回京报告。伯喈即刻上表辞官,回乡守孝。牛小姐也要跟随回乡服孝,牛丞相心疼女儿,不肯答应,但牛小姐以理服人,父母只得遂其所愿,蔡伯喈拜辞岳丈,领着五娘与牛氏同归故里,共行孝道。答应待服满之后,再来侍奉岳父岳母。

    李旺回到牛府,告诉牛丞相蔡氏一家的情况,并被五娘的孝心感动,遂去朝廷上表,启奏蔡氏一门孝道。伯喈带领妻子来到家乡,在父母坟前恸哭无声,悔恨不已,正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蔡伯喈见到守墓的张太公,感谢他的大恩大德,并登门拜访。皇帝听了李旺的奏表,被蔡氏一家的事迹深深感动,为让后人做榜样,便下诏,旌表蔡氏一门。

    (二)《救风尘》

    汴梁歌妓宋引章,生得风姿卓越,美丽单纯。与洛阳秀才安秀实相识,两人一见钟情,定下婚约。郑州人氏周舍,是个纨绔子弟,他长年混迹于秦楼楚馆,做尽了坏事。他也看上了歌妓宋引章,为了把宋引章弄到手,周舍不惜花大量钱财,整日跟在引章后面,嘘寒问暖,百般殷勤。引章想自己应趁着风华正茂,尽快跳出火坑。周舍对自己如此关爱,况且家中又有钱财,不如尽早嫁给他,于是推掉与安秀才的婚约,忙着嫁给周舍。

    宋引章有个结拜姐妹叫赵盼儿,赵盼儿为人正直,阅历深广,机敏聪慧,是引章的好姐妹。安秀才知引章受周舍蒙骗,才与自己解约,便去与赵盼儿商议,让赵盼儿帮着劝一劝引章。赵盼儿让安秀才少安毋躁,自己前去劝劝引章,让秀才回去等信。赵盼儿来到宋引章居处,见引章忙着收拾东西,便笑问道:“妹妹,这是忙着到哪里探亲啊?”引章回道:“我不是探亲,是去嫁人。”赵盼儿嬉笑道:“我正来为你保亲。”引章忙问道:“姐姐为我保谁?”赵盼儿回道:“安秀才啊!”引章不高兴道:“我不嫁安秀才,嫁给他没有出头之日,我要嫁给周舍,将来给我立个妇名。”赵盼儿见宋引章说得决绝,就劝其三思而后行,不必操之过急。引章不听劝说,还是忙着收拾。赵盼儿便问道:“你为什么嫁周舍?”引章说道:“夏天他为我打扇子,冬天他为我温铺盖儿。我出门办事,穿哪一副衣服,戴哪一副头面,他都替我提领系,整钗环。就为他如此知重我,也应嫁给他。”赵盼儿听引章因这嫁给周舍,不禁哈哈大笑,说道:“周舍这种人就会演戏,欺骗妇女,现在对你百般恩爱,一旦娶回家中,就不是现在的样子了,你不听劝告,可不要后悔。”引章道:“就是以后死掉,我也不会来央求你的。”赵盼儿见宋引章已被周舍完全迷惑,便不再浪费口舌。这时,周舍刚好来接宋引章,周舍见赵盼儿长得标致不俗,便来献殷勤,赵盼儿把他奚落一番,起身返回。引章与母亲辞别,坐上轿子与周舍同回了郑州老家。安秀才见引章已嫁周舍,便要去应举,赵盼儿不让他离去,让他等上一段时间再说。

    宋引章跟周舍来到郑州,刚回到家中,周舍便将门关上,不问青红皂白,把她毒打一顿。周舍凶恶的样子,简直跟婚前判若两人。引章尽心服侍周舍,周舍稍有不如意,便对引章拳打脚踢。宋引章惨遭虐待,才真正认识了周舍这个人渣。不信好人言,必有恓惶事。引章现在后悔莫及,只能整日以泪洗面。一日,周舍又来打她,打累了便出去喝酒,扬言回来还要打她。引章知隔壁有个王货郎,听说他要去汴梁做买卖,便立刻写了一封家书,让其带给母亲和赵家姐姐,让她们快来解救自己。若来迟了,可能自己就被打死了。

    王货郎把信带给了宋引章的母亲,宋母见信,痛哭流涕,忙去找赵盼儿商议,赵盼儿感同身受,不计前嫌,马上筹划搭救引章妹妹。她深知周舍是个好色之徒,必须利用其好色的弱点去攻克其顽劣的本性。赵盼儿忙带上一些美食、美酒和绫罗绸缎坐轿赶往郑州。赵盼儿到达客店,精心打扮一番,带上东西去见周舍,扬言让周舍休了宋引章,自己要嫁周舍。周舍十分狡猾,他见赵盼儿不请自来,便戒心十足。但赵盼儿风情万种,略施心机,就把周舍这个风月老手迷得神魂颠倒。周舍固然对“自投罗网”的赵盼儿有非分之想,但也清楚不会凭空捡到便宜,他怕万一听信了赵盼儿的话,休了宋引章,到头来鸡飞蛋打,一个也捞不着,于是步步设防。赵盼儿私下与引章商议好,上演一场争风吃醋的大戏。赵盼儿在周舍面前大说宋引章的坏话,并说当初劝她嫁给安秀才,就是为了自己能嫁给周舍,没能劝说成功,对引章十分嫉恨。赵盼儿说时与周舍眉目传情,周舍动手动脚,赵盼儿攻守自如,把周舍弄得欲罢不能,像沾了腥的猫,想吃又吃不着,吊足了他的胃口。宋引章在家里也不消停,一边叫骂赵盼儿,一边让周舍不要抛弃自己,对周舍大哭大闹。周舍早就烦透了她,如今见赵盼儿有情于自己,就动了休她的念头。赵盼儿在周舍面前发誓赌咒,周舍终于被折服,慢慢打消了戒心。周舍已到了忘乎所以的境地,便一怒之下,一纸休书休了宋引章。

    宋引章忙带着休书去找赵盼儿,赵盼儿快速收拾东西,与宋引章坐上车返回汴梁。在车上赵盼儿把休书放好,又依样写了一封假休书。引章不知何意,赵盼儿说她自有用处。周舍休了宋引章,就去客店迎娶赵盼儿。来到客店才知赵盼儿已回汴梁,周舍发现上当,立刻骑马去追。途中追上了赵盼儿和宋引章,周舍拦住去路,对宋引章说道:“你要去哪里,你是我老婆。”宋引章道:“你已经休了我,休书在这里。”周舍忙说道:“你那休书上只印了四个指头的手印,不能算休书。”引章取开来看,周舍一把夺了过去,连忙撕得粉碎。奸笑道:“休书已被我撕掉,你还是我的老婆。”周舍对赵盼儿恨得咬牙切齿,如今休书已被自己毁掉,没有什么顾虑,要和赵盼儿回去见官,状告赵盼儿诱拐妇女。赵盼儿与宋引章欣然前往。

    在公堂上,赵盼儿说宋引章是有丈夫的,她是被周舍霸占为妻的,如今又写了休书。大人问道:“休书在哪里?宋引章的丈夫又在哪里?”赵盼儿不紧不慢地拿出真的休书,让大人查看,并派人去汴梁把安秀才请来,安秀才对宋引章痴情不改,便上堂作证。大人说道:“周舍,她是有丈夫的。你怎么还赖是你的老婆,这桩事我清楚了,若不看你父亲面上,就送你去问罪。你们一行人听我下断:周舍杖打六十大板,宋引章仍归安秀才为妻,赵盼儿等无事回家。”周舍后悔不已,都怪自己贪心,才有今日悲惨下场。从此,赵盼儿风月救风尘的故事被人们流传开来。

    (三)《看钱奴》

    古时候的汴梁曹州地,有一个叫周荣祖的秀才。他的祖上家财万贯,祖父是一个敬佛的人,并盖起一所佛院,每日看经念佛,祈保平安。但他的父亲不信佛,对佛大为不敬,拆毁了自家的佛院。后来,他的父亲就得了一场病,百般医治无效,很快就死了。从此,周荣祖掌管了家私。周荣祖满腹经书,欲走仕途之路。一年逢皇榜招贤,开放选场。他便携妻子与儿子长寿进京应试,将携带不走的祖财埋在了房屋后面的墙下。

    此地有一个叫贾仁的光棍,他自幼父母双亡。长大后,每天挑土筑墙,和泥托坯,担水运浆,做雇工艰辛度日,晚上就在破瓦窑中安身,日子过得十分穷苦。人们都称他穷贾儿。他心中愤愤不平,就常去神庙中怨天尤人,说神明不怜悯他。一日,他替人家打一堵墙,又去庙中对神明诉说自己的苦楚,不知不觉在庙中睡着了。神明有好生之德,就给了他一些暗示。在梦中把曹南曹家庄上一户人家的福力借给他二十年,待到二十年后,要还给那本主。贾仁正梦想着做财主的风光时,猛然醒来,道是南柯一梦。想起未打的一半墙,就晃悠着去打墙。

    自周荣祖携妻儿应举之后,便时运不济,命途多舛。落榜归来,不想埋在墙下的祖财也被人盗走,从此衣食难保。在一个大雪天,不得不把儿子卖给一个姓贾的财主。这个财主就是先前的贾仁,自从那天他给人家打墙,刨出一石槽金银来,趁别人不知道,都悄悄搬运到家里,便盖起房廊、屋舍、解典库、磨坊、油坊、酒坊等,如今是大富大贵起来。娶了妻子也好几年,就是没有一儿半女。他平日惜钱如命,悭吝无比,谁要是向他借一贯钱,就如同挑了他的一条筋,人们如今又都叫他悭贾儿。他的解典库里有一个门管先生,叫做陈德甫,替他家收钱举债,贾仁想让他为自家寻一个儿女来。

    这日,大雪纷飞,周荣祖一家三口饥寒交迫地赶路,见前面有个酒馆,就躲进去避雪。店小二善良仁慈,舍给他们每人一碗酒吃,见小孩长寿冻得瑟瑟发抖,命不保夕,就劝说他将孩子送给别人,留个活命。周荣祖夫妇也没更好的办法,就同意了。店小二忙去找管家陈德甫来,陈德甫又去通知贾仁。贾仁看了长寿,相中了小孩,但他吝啬无比,买孩子也不想出一分钱。就在立下的文书上耍赖,在文书的最后写道:如有反悔之人,罚宝钞一千贯与不反悔之人。唯独不提买孩子的正钱是多少。周荣祖知道他是财主,又加上陈德甫作保就立了文书。哪知贾仁把孩子带走后,也不给送钱来。周荣祖托陈德甫去要钱,谁知贾仁只给区区一贯钱。周荣祖不同意,要讨回儿子。贾仁就拿出立下的文书,表示想要回孩子,周荣祖就得罚一千贯,他明知道周荣祖拿不出钱来。管家陈德甫看贾仁一毛不拔,又见周家夫妇可怜,就预支自己两个月的饭钱,强向贾仁讨出两贯,共凑了四贯给了周荣祖夫妇。夫妇二人感谢了陈德甫后,抹泪离去。贾悭吝见陈德甫打发走了周荣祖夫妇,得到了长寿,心里十分高兴,就下狠心赏管家陈德甫吃了个烧饼。

    转眼二十年过去,小长寿已长大成人。与父亲贾仁不同,长寿是花钱如流水,只可惜父亲这个悭吝鬼看得紧,不能花得快活。一日,贾仁卧床不起,长寿去侍奉。得知父亲的病是因气而起。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那天贾员外想吃烧鸭,走在街上,见一个店里正在烧鸭子,油汪汪的肥鸭子把贾员外馋得直流口水。但这个悭吝鬼怎会舍得买,于是假装买鸭子,在鸭子上狠狠捏了一把,恰好五个指头都沾满了油水。员外回到家里吃一碗饭咂一个手指头,四碗饭咂了四个指头,一会瞌睡上来,就在板凳上睡着了,被狗舔了剩下的一个手指,员外气不过,就得了病。员外病得很严重,又想吃豆腐,就让儿子去买一个钱的豆腐,儿子说:“一个钱只够买半块豆腐,怎够吃?”员外只好叫儿子买十文钱的豆腐。儿子买回豆腐说:“别人只有五文钱的豆腐了,欠了五文,改日再讨。”员外一听,忙对儿子说:“寄着五文,你可问他姓什么?左邻是谁?右邻是谁?”儿子说:“问他邻舍怎的?”员外说:“假使他搬走了,我这五文钱问谁讨?”儿子被父亲弄得哭笑不得。儿子要为员外画一轴喜神,好让子孙后代供养着。员外对儿子说:“画喜神时不要画前面,要画背面。”儿子说:“父亲,你说错了,画前面才是,可怎么能画背身?”员外说:“你哪里知道,画匠开光明,又要喜钱。”儿子无奈地说:“父亲,你也太会算计了吧。”员外知道自己活不了几天了,问儿子:“你可怎么发送我?”儿子说:“我要给你买一个好杉木棺材。”员外忙说:“我的儿,不要买,杉木价高,我已经是死了的人,晓得什么杉木、柳木!我后门有个喂马槽,尽好发送了。”儿子说:“那马槽短,你偌大一个身子,装不下。”员外道:“槽短,要我这身子短,可也容易。使斧子把我这身子拦腰剁成两段,折叠着,不就装下了!我的儿,那时不要用自家的斧子,借别人家的斧子剁。”儿子道:“父亲,家里有斧子,为什么向人家借?”员外道:“你哪里知道,我的骨头硬,若使咱家的斧子剁卷了刃,又得几文钢钱。”儿子要上庙给贾员外烧香,便向父亲要香火钱,员外先是不让儿子去,怎奈儿子早已许了香愿,就狠心给了儿子一贯钱,儿子再三请求要出了三贯香火钱来。儿子临走,他还不忘提醒记得讨回那五文的豆腐钱。

    儿子长寿来到了泰安州庙里上香,天色已晚,便找地方休息,见一干净处有两个叫花子,于是把两个年老的叫花赶走,占用了干净处。长寿烧完香回到家中,父亲已死,办完了丧事就去看望陈德甫叔叔。陈德甫这二十年来一直在贾家做事,如今老员外已亡逝,自己也变得精神老惫,只得辞了管家,开一个小小的药铺过活,施舍些医药,普济穷人。这天他早早地开了店门,刚好有个贫苦的老人来求药,说老伴心口疼得厉害,陈德甫施舍了他一服药,让他给自己传个名就行,于是就说自己叫陈德甫。老人听着名字熟悉,回去和老伴一说,想起此人正是当年买他们长寿的保人。老两口于是登门拜访,向陈德甫说出他们就是周秀才一家,陈德甫仔细辨认,确实不假。恰巧长寿来探望,于是陈德甫就把长寿的身世说了出来。谁知两位老人正是长寿在泰安州上香时赶走的叫花子,两位老人怒气冲天,要去官府告长寿。长寿害怕就拿出一匣金银送给二老,买个平安。二老收下金银,只见银子上凿着“周奉记”,才知是自家祖上的财宝。遂与儿子长寿相认,然后一家三口欢天喜地到泰安州去回香。而贾仁这个守钱奴给周家守了二十年的家财,二十年后终究原本奉还。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