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这个既是礼仪之邦,又是美食之都的国度里,饮食文化中的饮食礼仪自然也要颇费心思地学习。据说,中国的饮食礼仪始于周公,而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中,这套礼仪也是被打磨得更加细致。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西方饮食文化与中国饮食文化的不断碰撞和交流,中餐不再只是中国人的传统饮食习惯,同样,还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所以,在商务人员的专业交流中,对于中餐饮食礼仪的知情晓意,体现出了一个中国人自身的涵养,也表现出了一个专业商务人员的水平和素质。
无论是餐具的使用巨细,还是服饰和入座礼仪,或者是宴请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希望这些对礼仪问题的解答,可以帮助你在用餐中维持良好的风度,展现优雅的形象。
使用中餐餐具的基本礼仪
准确优雅地使用中餐餐具,不仅是最基础的餐桌礼仪,更是体现商务人士修养和风度的方式之一。而中餐中主要的餐具有以下4种:
1.使用筷子的礼仪
使用筷子,通常必须成双使用。用筷子取菜、用餐时,不可舔碰,更不可以其为人夹菜;与人交谈,不可手舞足蹈;不要将筷子竖插;不能用筷子剔牙、挠痒或夹取非食物的事物。
2.使用勺子的礼仪
勺子主要用以舀取食物,可辅助筷子使用,避免单用。以勺取食,不可过满以致食物溢出弄脏桌布或衣服。取食时,稍停片刻,以免汤汁流溢。菜肴太烫,不要搅拌,不要用嘴吹凉,可放之碗后晾凉,食用菜肴后避免反复舔舐。暂时不用时,将勺子放在自己碟子上,不要直扣餐桌或食物中。
3.使用食碟子的礼仪
食碟的作用是用来暂放公用食盘中取来的菜肴。用食碟时,忌讳一次性放多放杂。食物残渣应放在食碟前端,不要直接由嘴吐出,而应使用食筷辅助取出放在碟旁。食碟过满,可让服务员更换。
4.用水杯的礼仪
水杯用于盛放清水或饮料等。不要使用水杯来盛酒,更不可吐回进嘴之物,同时,切忌倒扣水杯。
休闲服难登大雅之堂
商务宴请时,得体的衣着穿戴是最基本的常识,同时也是商务人员专业形象的重要名牌,比在美国比弗利山庄,有一个外观很不起眼的餐厅,但这是一家好莱坞明星经常出没的高档餐厅,这家餐厅是拒绝穿休闲装的人进入的。如果客人穿休闲装来进餐,侍者会拿来西服让客人换上,才被允许进入。所以,正式场合的仪容主要应该注意以下两点:
1.挑选着装时,首先应该注意衣饰袖口、领口的服饰设计,选择方便用餐的样式。
2.因为使用筷子或者刀叉等餐具,从而使手指显得引人注目,所以女士应该注重指甲保养,以免指甲油脱落,有碍观瞻。
不做餐桌上粗俗的人
在餐桌上,展示良好的举止,不仅表现出一个人的良好素质,同时,也传达出属于商务人员的专业精神。不做一个用餐粗俗的人,要谨记以下3点避讳:
1.不能用餐巾擦鼻涕;不可在餐桌边化妆;尽量避免用餐时打嗝,万一控制不住,应该及时地向周围的人道歉。要站立起来拿取食物,拿不到的食物可以请别人传递。
2.对于喜好的食物,不可狼吞虎咽;对不感兴趣的食物也可稍微取放一些在盘中,用以显示礼貌。当东道向宾客添菜时,如果合口,也可适当添加,此举不算失礼。
3.直到上咖啡或茶以表示用餐结束时,方可吸烟。同时,应该礼貌地询问左右的人是否介意,还要留意是否在吸烟区。
中餐入座,看准自己的位置
宴请时,对于入座位次也要重视注意,因为根据身份地位的不同,每张餐桌的具体位次也有主次尊卑的分别。而排列位次的基本方法有以下5点:
1.主人大都应面对正门而坐,并在主桌就座。
2.举行多桌宴请时,每桌都要有一位主桌主人的代表在座。位置一般和主桌主人同向,又是也可正面对向主桌主人。
3.餐桌位次的地位高低,与主桌主人距离越近者,地位越高;反之,则地位越低。
4.在于本桌主人距离相同的情况下,以面向本桌主人为准,位于其右边的位置为尊。
5.如果所宴请的主宾的身份要比主人地位高,为表示尊重,可以安排主宾位于主人的上位,而主人则坐在主宾的位子上。
维护你的进餐风度
体现一个人的风度,其实是商务人员熟练掌握用餐礼仪所表现出来的涵养,在进餐这种轻松又严肃的时刻,为了向他人展示自身优秀的形象,时刻都不能放松,要警惕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打折。所以,要分别注意以下4点:
1.用餐时,不要出现大幅度的动作,切忌手舞足蹈、摇头晃脑,宽衣解带更是不允许的行为。食用饭点时,不可吃得响声大作、汗流浃背、汤汁四溢。不可擅作主张为别人添菜加饭。
2.地位高者先动碗筷。在用餐过程中,要尽量自己和长辈添加食物,如长辈给自己添饭,一定要道谢。切忌伏在桌上食用饭菜,这是十分不雅观的行为。正确姿势应该是一手端碗,食指、中指、无名指拖住碗底,大拇指紧扣碗口边沿,掌心中空。
3.多人一桌用餐,要考虑到他人的食用意愿,不可只顾自己。不要一次性夹取太多的菜,让别人无从下筷,以免失礼。
4.取菜时,切忌从盘子中间或靠近别人的一边夹起,应从靠近或面对自己的盘边夹起。不要将菜翻来覆去地搅拌挑选,更不要夹起后又放回。
敬酒的人最好事先准备好祝酒词
在大型参会上,要向尊敬的主人或客人敬酒,那么,敬酒者就最好想好祝酒词。祝酒词最好是事先准备好,并能烂熟于胸,于心下多演练几遍,以免自己因为一时紧张而忘掉。可以做个小草稿,在发表演说的时候瞥一眼,但是要尽量做得自然。要想发挥好敬酒词,一般要遵循以下5点。
1.一般先该先向主人敬酒。可以站在主人身边,或者是用刀叉适力地敲击杯子,以此来引起众人的注意。
2.在正式场合中,敬酒者致敬酒词时,理应站起身来,朝向被敬酒者。
3.在私人的或小型非正式餐会上,敬酒者和被敬酒者都可以坐着。
4.敬酒完毕之后,被敬酒者为了表示感谢,应该站起来,鞠躬致礼,也可以提议向主人、厨师,或者其他人敬酒。
5.被敬酒者应该喝一小口酒以示回应,表示自己的谢意,但是,切忌一饮而尽。其他不喝酒的人,出于礼貌也应该参与饮酒致谢的环节,但是,可以用水或其他饮料代替。
出席正式宴会要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
正是宴会的时候,应该更加谨慎地约束自身的言行举止,不要随意随性地贸然行事。稍有不慎,对自身的专业素质和商务理论都是一种消极的打击。正是宴会时,应注意以下4点:
1.进餐时可以与左右客人交谈,但是应该避免大声喧哗谈笑。不要将交际范围仅限于熟人,有陌生人时,可先介绍自己,同时,注意不要无端插嘴别人的谈话。
2.过程中,不要当众解扭脱衣。如主人请客人宽衣,男性客人可将衣脱下搭在椅背上,不可将外衣或随身物品随意放置在餐桌上。同时,用手接触头发会让人觉得不卫生。
3.的话题和内容应该能起到活跃气氛的作用,千万不要在这种场合谈论他人的是非,或者倾诉自己的烦恼,以及评论饭店的饭菜和别家的差别好坏,更要注重行事分寸,避免自带保健品或小菜,小心失礼于人。
4.服务生,应该与其目光相对,为了表示对人的尊重和礼貌,应点头示意,或手举起与肩齐平。服务生若是没有注意,不要大声喧哗,应该适声招呼,“麻烦你……”
结束宴会宜选在高潮时
结束宴会的最佳时机,应在宴会高潮时,此时主人宣布宴会结束,将会给人带去意兴正浓,流连忘返的感受,从而让人回味和印象深刻。要做到这个要求就要注意以下3点:
1.宴会的举行时间,不宜过长,也不宜过短,最佳应该掌握在90分钟左右,最多不宜超过两个小时。时间不可太短,让人感觉仓促不尽兴;时间不可太长,否则会让宾客疲劳,而破坏了原有的欢快气氛。
2.宾客离开的时候,主人应该亲自送客人出门或者下楼。分别之前,也要表现出依依不舍,同时亲切话别,并要真诚地感谢众宾客的光临。
宴会结束时热情与主人道别
宴会结束的时候,也有十分重要的礼节要注意,要把礼仪贯彻到底,而结束时更是不可马虎。所以,商务人员更应注意以下3点:
1.在宴会结束时,作为受到邀请的客人,应该热情地与主人或者其他客人话别。同时,还应该表现出对主人热情款待的感谢之情。
2.有时候为了更好地表达谢意,可在宴会后发致谢信或者打电话,用以真诚地表现谢意。时间最好定在两天后发出,但是也有一个星期的宽限。在表达谢意的过程中,应该礼貌地展示自己的愉快之情。这样,也会使主人感到很高兴。
3.有的时候,在中途可能因为急事要先行离开,这时,就要向主人说明,并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歉意。不可一声招呼都不打就不声不响地离开。
西餐:商务人士通晓的西餐礼仪
随着世界文化的交轨和互相渗透,在一个国家经历或者流行另一个国家的文化,已经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了。而在这样的环境中,饮食文化,在这个“民以食为天”的社会里,似乎更有感染力和吸引力。
所以,正如中国菜在世界各地的广泛传播,西餐,也以它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异国风情在中国展示着它与众不同的风采。而上西餐厅,同时,学习西餐的用餐礼仪,对于商务人士来说,已经成为了必不可少的功课之一。
在这个上西餐厅就代表品味和身份的时代,掌握充足有用的西餐用餐礼仪,具备实用的用餐知识,学习在整个西餐用餐过程中的注意事宜。不仅是一种得体的行为举止,而对于这种异国饮食文化的了解,更是一种教养和素质的体现。
预约是吃西餐的第一步
吃西餐时,和中餐又有许多不同的地方。西餐礼仪的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一步就是吃西餐前要预约。这是常识,更是一种礼节,要十分注意。而预约时则要注意以下5点:
1.越高档的酒店越要事先预约,不要到了当时当地才随意进入,这是很失礼的行为。
2.预约时,一定要说清楚时间、人数等问题,方便酒店安排,也方便之后的宴请。
3.预约时,一定要表明自己是否需要在吸烟区用餐,或者希望有一个视野较好的位置。
4.如果遇上了某人的生日或者其他比较特殊的日子,可以事先说明宴请的目的,同时也可以计划好预算。
5.一定要在预约好的时间到达,不要过早,也不可太晚,这是最起码的礼貌。
西式入座的礼仪
吃西餐式,也有自己的入座礼仪,事先一定要了解清楚。不要随意安排,给本来良好设定的宴会带来不便。西式入座礼仪,要注意以下3点:
1.最得体的入座方式,就是从椅子的左侧进入。
2.轻轻拉动椅子,不可发出巨大声响,否则会让人觉得很失礼。而当椅子拉开后,身体最好不要碰触到桌子,要在快要挨近桌沿时保持身体的直立。
3.不要入座后马上坐下,因为领位者会在他人入座,且身体已经保持站立状态的时候,讲椅子推进。当站立者腿弯碰触到椅子的时候,就可以轻轻地坐下了。
非正式宴会座位应遵循女士优先的原则
非正式的宴会,如果对其他礼仪还不是很清楚,那么就一定要谨记最基本的一条,那就是女士优先原则。这不仅是表现一位男性的风度和优雅,同时更是商务人员理应重视的尝试之一。那么,要遵循女士优先原则,就要注意以下几点:
1.如果是男士和女士两个人的进餐,那么,男士为了表现自己的礼貌和尊重,要让女士坐在自己的右边。同时,一定要记住,不可让女士一个人坐在人流来来往往的过道上,否则,就视为失礼。
2.如果订餐的位置,恰巧是靠墙的地方,应该请女士先就座,然后男士坐在她对面。但是,如果是两对夫妻一起用餐,那么就要让女士们靠墙而坐,先生们则坐在各自夫人的对面。
3.如果是两位男士和一位女士共同进餐,则应该安排女士坐在两位男士的中间。
4.如果是两位同性一起用餐,而此刻有正是靠墙而坐,那么就让地位高者或年长者坐在靠墙的位置上。同时,要谨记,无论是怎样的格局安排,男士都应该主动为女士移动椅子,让女士先就座。
优雅地使用餐巾
学会优雅地使用餐巾,是餐桌礼仪的重要内容之一,虽然看似是个很容易被忽视的环节,但是,餐巾的使用却是十分关键的。怎样使用餐巾,可以参照以下5点:
1.需要等大家入座后,方可使用餐巾。
2.将餐巾平摊在膝盖上,切忌塞进衣领或是腰带,切忌用餐巾擦拭餐具。
3.不可用餐巾用于擦脸或者擤鼻涕。
4.中途要离开时,应该将餐巾放在自己的座位上。
5.用餐完毕,最好将餐巾折叠好,然后放在桌上后离席。
喝汤不能一饮而尽
西餐的喝汤,也是十分有讲究的,无论是正式场合或者非正式场合,都要十分注意喝汤的礼仪,注重喝汤的每一个小细节,要小心地避免喝汤时的避讳。那么,喝汤时应该注意以下4点:
1.不要嘬饮汤汁,同时,切忌在喝汤时发出声响,更不要在喝下一口汤后咂嘴。在西餐礼仪中,这是要十分注意的行为,否则,会给人造成一种没有礼数和教养的印象。
2.如果汤菜过热,可以等汤汁稍微凉一些再喝。不要用嘴反复地去吹。同时,在喝汤的时候,汤匙的使用方法是由外往里舀取汤汁,汤匙的底部要置于下唇的位置,然后再将汤汁喝入口中。
3.喝汤的时候,汤匙要与嘴唇最好保持五度角的倾斜,饮用汤汁时,可以让自己的身体微微向前倾斜。同时,应该一次性喝完汤匙中的汤汁,不可分小口多次嘬饮,这样的行为是很失礼于人的。
4.如果盛放在汤盘中的汤汁快要饮用完毕时,那么可以用左手托住汤盘的外侧,微微抬升,让汤汁集中,然后再用汤匙喝尽。千万不要端起汤盘一口气全部喝光。喝汤完毕,就将汤匙放在汤盘中,同时,汤匙的柄要朝向自己。
吃鱼不能用餐刀
在食用西餐的过程中,也会有鱼类的食物。这时,当然就不可以像食用中餐那样去吃鱼。在西餐中享用鱼类,自然有自己的规矩和礼仪,具体有以下4点:
1.鱼肉本身比较鲜嫩,容易散碎,所以,不能用刀食用。而西餐厅中有专门为食用鱼肉而置备的汤匙。这种汤匙比一般用来饮用汤汁的汤匙要显得大一些,以方便直接切割菜肴,同时还可以舀尽菜肴的调味汁。
2.如果鱼肉一通搭配的还有蔬菜类,那么还是用叉子方便食用。所以,享用西餐时,要根据食物的不同种类,随时自然地变换手中的餐具,切忌“一叉到底”或者“一刀到底”。
3.在食用鱼类时,首先要把鱼头和鱼尾分别切割下来,轻轻移至盘内边沿。然后,在鱼鳃附近切割一条直线,不要太深,刺入鱼肉一半即可。在食用完一侧的鱼肉后,切忌将鱼肉翻身再吃,而是应该从头讲到深入鱼骨头下方,朝着尾部方向划开。当鱼骨被剔开后,将其放在盘边。
4.食用鱼肉时,应该按照从左往右、边切边吃的原则,不要一来就将鱼肉切分完毕。同时,如果在食用过程中吃到了鱼刺,要尽量用舌头将其顶出,再用叉子接住,将其放在盘边。如果被鱼刺卡中,就要用餐巾挡住,然后拔出。如果需要用柠檬汁调味,那么切记要在挤时用手遮挡好,以免汁液喷溅到他人身上。
甜点要用小叉勺
西餐中,还有小甜点,而不同的甜点,需要用不同的餐具去食用。要谨记这些甜点的区别,同时也要注意它们的食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主要的甜点有以下5种:
1.冰淇淋
食用冰淇淋,一般是使用小勺。当冰淇淋是同其他的甜点一起作为主餐来食用时,这个时候,就应当食用甜点叉和甜点勺。
2.蛋糕
食用比较绵软的蛋糕时,可以使用小叉子,将蛋糕一边切分一边食用即可;但是,当蛋糕比较硬的时候,就应该先使用小刀将其切分,然后再用叉子食用。
3.馅饼
食用水果馅饼时,一般是用叉子,可以的话,也能使用叉子和甜点勺一起食用,使用方法是用叉子稳定住馅饼,再用勺子舀食;食用的是冰淇淋馅饼的时候,就要同时用叉子和甜点勺了;而在食用奶油馅饼时,为了防止馅儿因为压力过大而漏挤出来,最好用叉子食用。
4.炖制水果
食用这种甜点时,一般情况下可以直接食用勺子;但是当遇到大块的水果时,也可以使用叉子;如果吃到带核的水果时,就要把核吐在手中,然后移至盘边。
5.果汁冰糕
当果汁冰糕是作为配餐的时候,一般是食使用叉子;而当它单独作为甜点食用时,则是使用勺子。
巧吃沙拉不狼狈
许多人在吃沙拉时,总是不清楚应该怎样使用餐具和食用方法。为了避免出现尴尬的场面,就要清楚沙拉在不同搭配方式下的食用方法。具体有以下3点注意:
1.吃沙拉,一般都是食用叉子,但是,当沙拉出现大块的情况时,就应该先将大块的沙拉切分至小块,然后再食用。
2.如果把沙拉当做主食,那么,就不应该把它放在餐盘中,而是应该把它放在黄油盘里,紧挨主盘。如果要把叉子上的沙拉堆放在盘中,不要直接将其在盘中刮划下来,而是应该用一块面包或者蛋卷将其轻推入盘里。
3.如果是无法一口吃下的蔬菜沙拉,比如番茄等,就应该将其切成小块再食用;如果是大片叶状的蔬菜,则是使用刀和叉将其卷叠,然后食用;如果是比较细碎的蔬菜,则可以使用叉子一次性叉上多一点的分量,为了防止在食用的过程中,蔬菜滑落,还可以在末尾叉上一块具有阻隔作用的蔬果,比如小黄瓜片。
自助餐:自然从容不失礼
自助餐,是一种非正式的西式宴会,它是将一些烹调好的冷菜、热菜、点心或者饮料等预备在长桌上,由客人按照自己的喜好和口味来选取食物。主要的特点就是表现出一种随意性和自在性。一般不预备正餐,而是由受邀者自行选择准备好的食物或者饮料后,可以自己,也可以和他人同桌食用餐点。
随着西餐在中国的盛行,自助餐这种方便的餐饮形式也随之而来。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加大程度,越来越多的经济文化交流,也促使自助餐这种于轻松氛围中谈商论友的餐饮形式受到了普遍的欢迎。而自助餐也以它自身价钱便宜、菜式丰富等特点,吸引着众多的消费者。同时,这样充满自由氛围的就餐形式,于商务人员来说,也可以适当地缓解一下商业利益和商业关系给双方带来的紧张感。所以,这就更需要你充分掌握自助餐的礼仪,做一个合格、优秀的就餐者。
杯盘不能随意端
吃自助餐时,要小心地使用杯子和盘子。特别是对于商务人员来说,吃自助餐是一件轻松同时也不轻松的事情。在吃自助餐的礼仪中,甚至于一个小动作,也会传达出一种个人的素质和水平。吃自助餐有以下3点注意:
1.在食用自助餐时,一定要使用的就是盘子和杯子,这里,也要着重提点一下盘子和杯子的托拿方式。为了方便取菜时候的便捷,一般都是单手托盘。盘子上一般都是先放上餐巾,然后再放上杯子。
2.在托拿杯盘时,通常要空出盘子左下方四分之一,用大拇指和食指稳固住盘上的杯子,然后再用小指、无名指、中指托住地盘,用这样的托拿方法,稳定住杯子和盘子。
3.如果遇到急事,需要在食用过程中暂时先离开一会儿,为了防止回来时,混淆不分自己的杯子,可以利用餐巾折叠成一个特殊的记号,这样就不会搞混了。
夹菜双手有分工
在食用自助餐时,为了准确地完成第一次夹菜,还有之后的添菜需要。这时,也要注意自己夹菜的动作。主要有以下3点事项注意,用以方便自己和他人:
1.夹菜的时候,如果可以放下盘子,就能够双手夹取菜品;如果不能,一般情况下,则是左手托盘,右手夹菜。
2.双手夹菜时,应该先用汤匙舀取菜肴,用叉子再往盘里装取。如果是带有汤汁的菜品,应该先沥干汤汁再放到盘里。
3.当左手托盘,单手要去夹菜时,应将食指置于叉子和汤匙手柄中间(注意叉子背面应与匙凹处相对),与其余手指配合将手柄夹住。然后水平方向拿着叉子和汤匙,用叉子背面压住汤匙上的菜肴,夹稳后放在盘子里。
交流从品菜开始
吃自助餐,并不能单纯地理解为吃饭,同时,在这样的场合中,也是拓宽自己人际圈子的有效方式。利用以下3点,可以做到在饮食的快乐气氛中,结交朋友:
1.自助餐会上,不要只和熟悉的朋友说话,因为那会错过扩大人际交往的机遇。这个时候,应当面带微笑,并主动同不相识的人打招呼,同时,更要适当地寻找一些可以交流的题,以此来结识新朋友。
2.想要主动寻求交友机会,重要的第一步就是合适的自我介绍。然后,在已经可以交流的时候,谈谈对餐会的氛围或者菜品的感想,或者自己的工作,当然了,也可以把餐会的主办方作为话题。
3.作为主人邀请的宾客,如果发现有人被晾在了一旁,而无人理会,你也有责任去帮助照应好那位客人。可以主动上前交谈,向他介绍你熟悉的人。
用餐完毕,可随时离开
既然是自助餐,当然和正式宴会不一样了。相对起来,自助餐的氛围更加的轻松,可以适当地表现出随意性来。在公务交往中,自助餐普遍情况下不会像正式宴会一样,对用餐的具体间做出正式的通知。而离席时间,可以参考以下3点:
1.一般情况下,就餐者可以充分享用自助餐,而不用太过于考虑时间问题。按照惯例,自助餐并没有正式规定的起止时间,一般情况下,被邀请者可以随到随吃,而不必等候“统一行动”的号令。
2.如果自助餐是作为大型活动的附属项目,那么自助餐会理应安排在活动完毕之后。具体的时间,可以参照人们平时的就餐时间。为了衔接顺利,在活动结束后,最好在短时间内宣布与之配套的自助餐即将开始,时间上千万别进行拖延。
3.用餐完毕后,就餐者亦可随时离开,而不必恭候大家集体退场,或是专门要向主人辞行。
茶道:品茶香,传修为
中国人最常引用的就是茶。故而,茶文化在中国历史的磨洗中更显其瑰丽。而说到茶,就更离不开与茶相关的礼仪,茶礼仪也就成了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茶礼仪是有一个完整有序的过程,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更是需要我们用心去经营的。从选茶、泡茶、敬茶、续茶等各方面来说,无论是主是宾,都要有其注意的各项巨细。每一个细节,都可以表现待客的诚意和真心,同时也传达着自身的敬意。相对的,受邀者也更要明晰这份“礼”中所蕴含的价值,同时也报之以“礼”。
茶礼仪是一个双向交流的过程,而商务人员更是要学会在这样的过程中,去传达自己和表现自己,让双方都能感受到彼此的敬爱,以此加深沟通和契合。
多备几种茶,以供客人选择
每个人的喜好不同,所以,口味也不同,这个喜欢凉茶,那个喜欢热茶,这个喜欢红茶,那个喜欢绿茶,这个喜欢清茶,那个喜欢奶茶……各不相同。所以,如果要用茶来款待客人,那么就要多备几种,以防不时之需。主要要考虑以下3点:
1.再有条件的前提下,多准备几种茶叶,让客人可以从中选择自己喜爱的一种。或者,可以询问一下客人的喜好。不要自以为是地替别人做出决定;如果只有一种茶,也要实事求是地说清楚,客人当然也会理解。
2.上茶有几点要注意,不可上过浓的茶,否则会因为其中过量的咖啡因导致过度兴奋,甚至惊厥、抽搐;不可上过满的茶,七分为佳,免得过热的茶水外溢而烫伤了客人。
3.也要考虑到有些人不好饮茶。所以,在上茶之前,也要询问客人自己的意见。并为之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饮料。
借上茶之机,向客人表达自己的敬意
在上茶之时,可以借机向客人表达自己的谦恭与敬意。那么,就要懂得标准的上茶步骤了,这个步骤有以下3点要求:
1.端茶盘需用双手,并将茶盘放在临近客人的桌几之上,然后右手拿杯托,左手托杯底。放置茶杯时,杯耳应向外侧,方便客人喝取;如果不使用杯托上茶,应双手捧茶,具体的手位应在茶杯杯高的二分之一以下。
2.奉茶时,应该从客人的左后侧双手将茶杯递上,避免妨碍其工作或交谈的思绪。如果不行,那么从右侧上茶,切忌从正前方动作。同时,为了提醒客人,也可以轻声告之,“请您用茶”;如果奉茶时已经打扰了客人,则要说声“对不起”。
3.双手奉茶时,注意手指不要碰触到杯中的茶水;在放置茶杯时,不要随意乱放,以免造成诸多不便。一般情况下,是放在客人右手可及之处。
上茶的次序不可肆意而为
如果有多位客人来访,那么上茶的时候,一定就要注意上茶的先后顺序,这也是十分有讲究的。应注意以下两点:
1.合乎礼仪的做法是:先为客人上茶,后为主人上茶;先为主宾上茶,后为次宾上茶;先为上司上茶,后为部下茶;先为女士上茶,后为男士上茶;先为长辈上茶,后为晚辈上茶。
2.如果多位来宾之间没有较大差别时,就按照由近而远的顺序地上茶;或者以门为起点,以顺时针依次上茶;或者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上茶;再者,有时不用明清顺序,直接饮用者自己拿取。
真心待客,勤斟茶续水
当客人杯中的茶水快要喝尽时,要及时地为客人添加茶水。同样的,续水也有自己需要主要的3点礼仪事项,以供学习参考:
1.一般来讲,客人喝过几口茶后,即应为之续水,切不可让杯中茶水见底。此做法的寓意是:茶水不尽,慢慢饮来,慢慢道来。
2.续茶时,不可做作过头,切忌并无交流之语,而频繁向客人斟茶续水。反复劝人用茶却又无话可说,往往暗示着来宾该是打道回府的时候了,即表现出一种送客出门的嫌疑。
3.续茶时,最好不要从客人的正面直接动作,以免打扰到客人;如果实在没办法,必须正面客人,那么添茶时应离客人稍远一些。
接受款待,勿失谦恭和敬意
用茶水款待客人是一种礼仪,当然接受款待的客人,更要展示出自己的“礼尚往来”,以礼还礼。那么,受款待的客人则要知晓以下3点礼节:
1.主人上茶前,会向客人询问喜好和需求,如果没有特殊的禁忌,客人应该在主人提供的集中茶品或者饮料中选取。
2.切忌向主人提出过高的要求,以免双方都感到尴尬和难堪。
3.主人为客人敬茶或者续茶之时,客人应该点头致意或者笑言谢意,以表感谢。
咖啡:要时髦更要得体
咖啡是并列于茶和可可的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它源自埃塞俄比亚的一个名叫“卡法(Kaffa)”的小镇,在希腊语中,它意味着“热情与力量”,而这也正符合咖啡的特点——提神醒脑。
咖啡也随着国外文化而进入中国,从而成为大众的饮料。而在商务交流中,咖啡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无论正式或者非正式的场合,无论是作为一种单纯的品尝或者休闲的点缀,怎样得体地饮用咖啡,则是喝咖啡礼仪的重要环节。要学习咖啡的引用时间、地点、配料等,避免出现一些常识性的举止错误,从而让人觉得失礼。
咖啡只是陪衬,最多不超过三杯
无论什么饮料,都只能作为陪衬,咖啡也是如此。所以,饮咖啡也有自己应该注意的3点细节:
1.有专业素养的商务人士在正式场合上喝咖啡,只是将其作为一种休闲或交际的陪衬。所以,咖啡最多不超过3杯,正所谓“过犹不及”,喝咖啡自然也要懂得“适可而止”。
2.喝咖啡时,不要双手端杯,不要嘬饮出声,更忌用小勺舀取食用。
3.普通情况,一杯咖啡也得喝上十几分钟,所以,需要慢慢品味,小口品尝。才能表现出举止的优雅和风度。
添加配料,需要自己动手
饮用咖啡时,也可根据自身的喜好和口味,添加牛奶或者糖块,而在添加这些配料的时候,也应该有所注意。尤其是以下4点:
1.添加配料的时候,最好自己动手。因为添加的配料是要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定的。所以,不可自作主张地为别人添加,否则,会造成别人的一种抵触情绪和不快感。若是他人为自己添加配料,则不宜责怪对方,而应该真诚地向对方表示感谢。
2.给咖啡添加牛奶时,可以直接操作,但是,切记要动作稳当,不要慌慌张张,避免出现将牛奶洒出的错误。
3.给咖啡添加方糖时,应先用夹子把方糖夹放在咖啡碟上,以避免直接夹取咖啡放入杯中时的咖啡的溅出,然后再用勺子将方糖放入杯中。
4.如果是添加砂糖,可以直接用小勺舀取,放入杯中。
不可以双手握杯
端取咖啡杯喝咖啡时,同时要注意饮用咖啡时的动作,以造成不必要的笑话。在这个过程中也有需要注意的4点礼仪:
1.饮用咖啡时,不要双手握杯,不要托着杯底,不要伏身杯上喝咖啡,不要以手端碟直接饮用杯里咖啡。
2.正确的拿咖啡杯的动作应该是,右手拇指与食指捏住杯耳,以此来端起杯子。
3.置于咖啡杯下的碟子,不仅是用来放置咖啡杯和咖啡匙,同时也可以承接溢出来的咖啡。当碟子上已经有溢出的咖啡时,应用纸巾吸干,不可随意泼洒。
4.饮用咖啡时,是根据具体情况来看是否要同时端起杯子和碟子的。如果离桌子较近且不走动,那么只要端杯就可;如果是需要四处走动或离桌子较远,则需要把杯碟同时端起,放置齐胸的位置。
咖啡饮用的时间因境况而定
喝咖啡也是一种礼仪活动,所以,对于饮用咖啡的具体时间,也是有特定的安排和选择的。根据以下4种不同情况,而各需制定安排。
1.自己饮用
自己一个人喝咖啡时,可以不受时间段的限制,随意性比较大。但是,需要提醒的是,不可过量饮用,以免出现过度兴奋的状态,从而对身体和休息造成影响。
2.单位待客
用咖啡在单位待客,无论是哪种饮用形式,都不宜超过下午四点钟。
3.外出会面
邀人在咖啡厅里会面喝咖啡,最佳时间一般是周末或者午后,根据具体情况而视。
4.宴会压轴
在正式的西式宴会上,咖啡往往都是“压轴”出现。较为正式的宴会一般都是晚上举行,所以,咖啡普遍都是在晚上饮用。不过,为了满足不同的人的不同喜好,一般都备有多种饮用品,以供来宾选择。
地点不同,咖啡饮用的礼仪也不尽相同
在不同的地点,喝咖啡也有不同的要求。无论是正式场合,还是休闲场合,饮用咖啡,都要视各自的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有以下6个地点:
1.会议厅
在会议厅内饮用咖啡,同时也适用于招待客人。
2.办公室
在办公室里饮用咖啡.主要是在工作间歇自己享用,此时要求并不多。
3.花园
在自家花园喝咖啡,属于自己人的休闲娱乐,也适用于招待客人。西方有—种专供女士社交的咖啡会,就是在主人的花园或庭院中举行的。而这种咖啡会,咖啡只是点缀,主要目的是在于交流交友。
4.餐厅
在西方,咖啡时正餐后的“片尾曲”。在餐馆用餐时,人们会点上一杯咖啡,以助用餐兴致。
5.咖啡厅(咖啡屋、咖啡室)
在这里,咖啡则成为了一种与鲜花、音乐、烛光同等重要的点缀物,可以营造出温馨浪漫的氛围。
6.咖啡座
这是一种露天咖啡厅,多在街道两旁,可以为客人提供桌椅和遮阳伞以供休息、休闲。适合自我放松或者周末会友。旨在自由自在地休闲娱乐或者观光风景。
洋酒:不装内行,优雅斟饮
都说无酒不成席,所以在宴请中一般是离不开酒的。在国际商务宴请中,洋酒又以它优雅的气质和独特的品位,如化冰一般的溶解彼此的社交坚冰。商务人员往往在品酒时,更是容易引发彼此的畅谈之心,让剑拔弩张的会谈,变得不再那么生硬。
而身为商务人员的你更要学习怎样去选择一款酒,品位一款酒,用最适合的酒香让与客户的谈话渐入佳境。或许,宴请人并不是很了解酒,但是,正是因为如此,更要在事前做好充足的准备。这样,一个淡定而自信的形象,得体的酒礼仪表现,会给商务合作伙伴留下深刻印象。
选酒,不要为不懂而尴尬
菜单看完时,谈话也渐入高潮,这时忽然有人对你说:“××,为什么不选种酒呢?”你可能会不知所措。但是,最好还是诚实地回答:“我很想选,可是我不懂酒,还是你来吧。” 不要为不懂酒而尴尬,实话实说就行了。学习一下以下3点洋酒的基本知识,可以让你从容应对这样的尴尬局面:
1.酒分为红酒和白酒,相对于过去对于酒色与菜肴的搭配,现在更注重于如何平衡酸甜度以增加食物的美味。
2.有些酒,尤其是美式酒,是根据葡萄的种类命名的,如夏敦埃酒和加州葡萄酒;还有一些,通常是欧式酒,是以酒的产地来命名的,如勃艮第酒和波尔多葡萄酒。
3.如果实在是不懂酒,就说出来,别人会理解的。不可不懂装懂,更不可随意乱选,坏了众人的兴致。
酒样不同,酒杯亦不相同
不同种类的洋酒,使用的酒杯也各有区别和讲究,比如,喝香槟酒应选择香槟酒杯,喝白葡萄酒应该选择白葡萄酒杯。切忌弄混和乱用,让人贻笑大方。选择洋酒酒杯有以下注意事项:
1.酒杯通常都放在就餐者右前方,并呈一字排列。取用时,可由右向左依次取用。
2.选取酒杯,可以看着别人怎么选,然后依样画葫芦。跟着行家走,跟着大家走,出错的几率自然就会小了。
饮用洋酒的基本礼仪
在饮用洋酒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一些小细节。喝酒也和所有事情一样,要适当为之。以下5点是适当饮酒时理应注意的礼仪适宜:
1.斟酒时,不可一次性盛入过多,不可一饮而尽,不要喝酒时透过酒杯看人,女士尽量不要把口红印在杯沿上。
2.应该小口品尝,时间上应该有所间隔。
3.不要动手去拿酒杯,而是应该将酒杯放在桌上,让侍者倒酒。
4.必须掌握正确的握杯姿势,这样可以避免手掌的温度影响到酒的味道。这时,应该用拇指、食指、中指握住杯脚,小指则托住杯底。
5.饮酒时,决不能吸着嘬饮,发出不雅的声响。摇动酒杯时,不要用力过猛,以至于酒从酒杯中洒出。
不同场合,区别对待
作为酒精含量较低甚至不含酒精的鸡尾酒,因其本身的色泽、口感以及所带来的愉悦感受,可以根据不同场合,来安排饮用的酒类。具体可以参照以下4点:
1.一人独饮佳品:青蚱蜢。平和的口感,很适合一个人静静地享受休闲时光。
2.与客户一起饮:马丁尼。锐利且深奥的口感,让人保持清醒,展开与客户的斡旋。
3.朋友聚会饮:蓝色玛格丽特。在清雅多姿的色彩中,展示一份娱乐的清新感。
4.与伴侣同饮:亚历山大。那份略带甘甜的口感,很适合女性饮用。
葡萄酒要浅尝细品
选好葡萄酒后,通常情况下,由做东的人试喝酒。一般由男士来试酒,试酒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4点:
1.确认
酒送来后,第一步就是确认是否是自己所要的葡萄酒牌子,确认完毕就可以示意开酒了。
2.观色
将酒倒入酒杯后,可以微微倾斜酒杯,观察是否有木屑等会影响酒的品质的东西在酒里。然后再观察酒的颜色,已成熟的酒(低档的轻型葡萄酒例外),杯沿的酒带褐黄色,而杯中央的酒色泽较深。未成熟(可贮藏更久才饮用)的酒内外则多呈紫红色。
3.嗅味
逆时针晃动杯中的酒,酒杯向内倾斜,可以用鼻子闻察气味是否香浓。
4.品尝
喝一小口,不要太多,然后微微地转动舌头去感受酒味是否香醇。如果是在餐厅,此刻你就可以决定是否享用这瓶酒。
试喝完毕,如果满意,就可以示意继续倒酒;如果不满意,就像服务生表示不能接受。此时,服务生也会自己品尝一点,如果证明这瓶酒真的有问题,一般的高级西餐厅会收回该酒。
鸡尾酒会上多走动
鸡尾酒会是一种简朴的招待会形式,其隆重程度低于正式宴会。一般都在白天举行,但是都会避过人们正常就餐的时间。而在鸡尾酒会上,则以下3点注意:
1.鸡尾酒会上补射座椅,但是设有酒水台,或者有服务生可以将酒水送到客人面前,所以,这样的酒会流动性较大,自然可以自由走动。
2.酒会上的人往往都是被允许手持酒杯或饮料,以自己喜爱的方式走动、交谈。
3.在人数众多的外交酒会上,往往很难喝到鸡尾酒,因为人数太多,调酒师忙不过来,所以,可以拿着酒自己去找对象聊。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