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人生的120个阳光心态-绪论 让心灵在阳光下自在呼吸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世上。

    为了成为阳光,我祈祷上苍。

    ——巴尔蒙特

    关注心理健康

    夏天的黄昏时分,有一美丽的少妇投河自尽,被正在河中划船的老艄公救起。艄公问:“你年纪轻轻的,为何寻短见?”“我结婚才两年,丈夫就遗弃了我,接着孩子又病死了。您说我活着还有什么乐趣?”艄公听了沉吟有顷,说:“两年前,你是怎样过日子的?”少妇说:“那时我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呀!”艄公问:“那时你有丈夫和孩子吗?”少妇说:“没有。”艄公问:“那么你不过是被命运之船送回到两年前去,现在你又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了。请上岸去吧……”话音刚落,少妇恍如做了一个梦,她想了想,便上岸去了。从此,她没有再寻短见。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非常明显的道理,那就是心理陷阱是一片隐藏在我们每个人心里的阴云。只有无视这片阴云,重视心理调节,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人们才能走出那一片阴雨地带,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

    “生活如流水”,人们经常如是说,可这个比喻并不怎么恰当。静静流淌的水囊括不了生活的全部内涵,生活应该说是一条波涛汹涌的大河,穿峡谷、过险滩、漫平原,九曲十八弯,时缓时急,直至奔腾入海。人则是这条大河上的航行者,时而激动万分,时而忧心忡忡,时而又迷茫惆怅,但终归还是保持向着海的航向,这就是生活中人心理的写照。

    的确,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背负着一些让自己疲惫的东西,金钱、荣誉、地位、财富、亲情、人际关系、健康、事业,等等,当然也包括了烦恼、忧郁、沮丧、焦虑等情绪。正是这些东西,压得人们喘不过气来,使人们多了许多烦恼,失去了本可以享受的乐趣。

    2003年4月1日“愚人节”,香港著名艺人张国荣富有戏剧性的跳楼自杀震惊了各界。后来的调查结果显示,张国荣的死因与其生前患有严重的抑郁症有关。随着城市文明程度的提高,由于社会、家庭、事业、情感而造成的各方面压力,使得很多人产生了类似抑郁、恐慌、思维紊乱等精神问题。有资料表明,20世纪以来,世界各地每100人中就有一个是心理疾病患者。美国精神医学会的资料表明,现代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有可能患上心理疾病。而且,越是城市文明化水平高的地区,这类疾病的发病率越高。因此,关注心理疾病、保持心理健康的问题越来越受到现代人的重视。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健康的心理呢?对这一概念的界定,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而不断变化的。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米特乐曼提出的10条心理健康标准,是目前公认的“标准的标准”。

    1.有足够的自我安全感。

    2.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出适度的评价。

    3.生活理想切合实际。

    4.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9.在符合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那么你的心理是否健康呢?下面这个心理测试是一种简便的自我检查方法,可以测试你的心理是否健康。共50题,回答“是”或“否”。请诚实地回答每个问题:

    1.看见陌生人是否会手足无措?

    2.紧张时,头脑是否会不清醒?

    3.看见陌生人是否会使手头的活不能进行下去?

    4.每当考试或被提问时,是否会紧张得出汗?

    5.心理紧张时会出差错吗?

    6.经常把别人交办的事搞错吗?

    7.会无缘无故地挂念不熟悉的人吗?

    8.常犹豫不决,下不了决心吗?

    9.没有熟人在场会感到恐惧不安吗?

    10.总希望有人和自己闲聊吗?

    11.被人认为不机灵吗?

    12.在别人家里吃饭,会感到别扭和不愉快吗?

    13.和别人会面,会有孤独感吗?

    14.会因不愉快的事缠身,而一直忧忧郁郁、解脱不开吗?

    15.经常哭泣吗?

    16.因处境艰难而沮丧气馁吗?

    17.感到厌世吗?

    18.是否有生不如死之感?

    19.家庭中是否有愁眉不展的人?

    20.总是愁眉不展吗?

    21.遇事会无所适从吗?

    22.别人认为你有神经质吗?

    23.家庭成员中是否有严重精神病患者?

    24.是否有神经官能症?

    25.家庭成员中是否有人进过精神病医院?

    26.是否进过精神病医院?

    27.家庭成员中是否有神经过敏的人?

    28.神经过敏吗?

    29.感情容易冲动吗?

    30.一受到别人批评,就会心慌意乱吗?

    31.被人认为是个好挑剔的人吗?

    32.总是会被人误解吗?

    33.一点也不能宽容别人,甚至连自己的朋友也是这样吗?

    34.会一门心思想某件事或做某件事,而不听从别人的劝告吗?

    35.脾气暴躁、焦虑吗?

    36.做任何事都是松松垮垮、没有条理吗?

    37.稍有冒犯就会火冒三丈吗?

    38.被人批评就会暴跳如雷吗?

    39.稍有不如意就会怒气冲天吗?

    40.别人请求帮忙就会感到不耐烦吗?

    41.会怒发冲冠吗?

    42.身体经常发抖吗?

    43.经常会感到坐立不安、情绪紧张吗?

    44.会因突然的声响跳起来,全身发抖吗?

    45.别人做错了事,自己也感到不安吗?

    46.半夜里经常听到声响吗?

    47.经常会做噩梦吗?

    48.经常感到胆怯和害怕吗?

    49.经常有恐怖的景象浮现在面前吗?

    50.会突然间出冷汗吗?

    评分分析

    凡答“是”计1分,答“否”计0分。得分在15分以上的人,即有可能有某种心理问题,需要在专业人员的咨询和治疗下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那么,我们又是根据什么定出15分这个标准呢?通常,通过衡量人的行为适应情况来判断人的心理健康与否,这是一个比较严格的标准,如果某人能很好地按自己的社会角色做事,对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能安然处之,并能有效地解决自己所面临的问题,则其心理是健康的,反之则为不健康。

    相约阳光心理

    上文的心理健康的标准,从个人意志、情绪、人格、人际关系等方面提出了对心理健康的理解,实际上就是人们用一种积极的心理来对待自我以及与他人的关系。其实只有你自己的内心充满力量,你才能释放力量。要想与别人和谐相处,必须先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拥有一个充满阳光的健康心理,才能真正地接纳自己与他人,才能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感受到幸福。

    健康的心理用现在比较流行也比较形象的词,就是阳光心理。阳光心理有如下几个特征:

    1.拥有阳光般的心情

    保持一颗平常心,做到仁爱、平静、理智、乐观、豁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想得开,想得宽,想得远,对名利得失之类,完全采取超然物外的态度,一切顺其自然,处之泰然;把什么风风雨雨、飞短流长,统统置之脑后;对那些不愉快的事情,要拨开迷雾,化忧为喜。因为不管你遇到什么不顾心、不如意的事,如果整日愁眉不展,不但于事无补,反而有损于身心健康。法国作家大仲马说:“人生是用一串无数小烦恼组成的念珠,乐观的人是笑着数完这串念珠的。”一个人如果能乐观地对待不如意的事,自然烦恼自消、愁肠自解。

    常怀一颗欢喜心,调节好自己的情绪,使好的心情与自己结伴而行,做到这一点,生命的每一天都会充满阳光。

    2.做一个心地纯洁的人,用善良、宽容、温和、感恩来装点人生

    人最宝贵的是什么?答案应该是一颗清白的良心、一个善良的品格。法国作家雨果说过:“善良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是人类最高贵的品质。”

    一个人只要拥有了纯洁的、善良的品质,他的内心就会平静、柔和,没有焦虑、恐惧等负面心理的立足之地,他的一生就会充满幸福与欢乐。总之,多一些善良,多一些谦和,多一些宽容,多一些理解,人们才能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与幸福。

    3.认识自我、善待自我,做自己的主人

    在希腊拉斐尔神庙的柱子上刻着经世名言:“认识你自己。”只有认识了自己,才能更好地奋斗和成长。

    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在努力适应社会、适应他人,我们不得不学习各种规章制度、条文准则,我们不得不学习各种知识技能、生存本领,于是我们便努力奋争、拼命学习、全力工作,我们常常忘记自身的存在。

    我们必须要意识到自我的存在,任何时候都不应忽略。或许我们会为一时的忙碌所羁绊,为暂时的失败而落魄,但绝不能迷失自己。我们学会了善待别人,却常常忘记同样应该善待自己,不应随便伤害自己。如果我们在失意的时候发现自我的存在,就一定能激发起巨大的潜能。

    人不仅要认识自我、善待自我,还要做自己的主人。

    某人在屋檐下躲雨,看见一位有名的禅师正撑伞走过。这人说:“大师,普度一下众生吧,带我一段如何?”禅师说:“我在雨里,你在檐下,而檐下无雨,你不需要我度。”这人立刻跳出檐下,站在雨中:“现在我也在雨中了,该度我了吧?”禅师说:“我也在雨中,你也在雨中,我不被淋,因为有伞;你被雨淋,因为无伞。所以不是我度自己,而是伞度我。你要被度,不必找我,请自找伞!”说完便走了。

    想要成功,首先要自己做主,不能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任何人。你再强也不必和别人比,你再弱也要跟自己比。你挑战过了自己,把以前的你比下去了,那你就是最强的,你就是你自己了。

    4.积极追求和开拓新的人生

    以积极的心态努力学习。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知识无限,学海无涯。无论任何人,都不可能占有所有的知识,因此,只能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无论在人生的哪一个阶段都不要满足,要努力地提升自我。用充实自我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从而在现实中立于不败之地,这样才能使自己充满自信,增加生活本身的魅力。

    用快乐的心态面对工作。安德鲁·卡耐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发人深省的话:“如果一个人不能在他的工作中找出点‘罗曼蒂克’来,这不能怪罪于工作本身,而只能归咎于做这项工作的人。”的确,工作带给你的是快乐还是折磨,主要在于你自己,在于你对工作的态度。对于你所从事的工作,爱与厌、苦与乐,大都存乎一念之间。对于同样的工作,有人成天郁郁寡欢,抱怨自己的工作不好;但也有人天天心情舒畅,把工作当享受。可见,我们需要做的并不是急急忙忙地去寻找适合自己的新工作,而是要在你目前所从事的工作当中寻找快乐。

    5.广交朋友,与人为善,经营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情冷暖,世事无常,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敌人多堵墙。人类在相互交往中寻求安慰、价值和保护,正是这种星罗密布的关系使人们不至于独自与这个世界抗争。如果说,人的一生就像拼凑一片片的拼图,那么,唯有能充分享受拼凑过程中“找寻与思维”乐趣的人,才能充分体验生活的乐趣与领悟生命的真谛。

    与人相处要学会释放胸襟、开阔心胸,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件很容易的事。既不要对自己有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也不要过于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要学会善意地理解别人。交往是人的本能行为,主动扩大交际面,有利于缓解工作压力。在人际交往中,使自己的交际方式大众化,与人为善,主动帮助他人,从中获得人生乐趣。

    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会给人们以美好的生活,而且还会引起人体的化学反应,使人的心理更加健康。高血压和其他疾病可能会导致人体的荷尔蒙增多,而有良好人际关系的人可以很好地减轻压力,从而降低荷尔蒙水平,使人的身心恢复健康的状态。

    6.怀抱一颗博爱的心

    任何负面的情绪在与爱接触后,就如冰雪遇上了阳光,很容易就消融了。如果现在有个人跟你发脾气,你只要始终对他施以爱心及温情,最后他便会自发改变先前的情绪。

    福克斯说得好,只要你有足够的爱心,就可以成为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人。

    有一个住在非洲的伊斯兰教教徒,他来到喜马拉雅山朝圣,那是人们很难到达的地方。那个伊斯兰教教徒尝试了。他带了很少的行李,因为带很多行李在高山上行动非常困难,那里空气稀薄,呼吸很困难。就在他前方,他看到一个小女孩,年纪不超过10岁。她背着一个很胖的小孩,一直在流汗,而且气喘得很厉害。当那个教徒经过她的身边时说:“我的女儿,你一定很疲倦,你背得那么重。”那个女孩生气地说:“你所携带的是一个重量,但是我所携带的并不是一个重量,他是我的弟弟。我爱他。”

    他感到很震惊,她是对的,这之间是有差别的。在磅秤上当然没有差别,不管你背的是你弟弟或是一个背包,磅秤上将会显示出实际的重量。但是就心而言,心并不是磅秤,那个女孩是对的。爱可以化解重量,爱可以消除重担,来自爱的任何反应都很美。

    选择了爱,就是选择用一颗充满爱的心去关心身边的人和事物,就是选择把自己的这颗心用于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世界的感恩。正是有了爱,世界才变得如此美丽。

    总之,塑造阳光心理,就是培养快乐、积极健康的情绪,拥有善良、高贵的品格,充分认识自我、善待自我,不断进取,积极面对生活,广交朋友,用爱来营造自己的人生,用心来照亮整个世界。

    怎样获得阳光心理呢?其实方法很简单,请敞开你的心灵。

    有个国家被巫师控制了。这个国家的两个孩子,从生下来就生活在幽暗的古堡中。由于卧室的窗户整天都密闭着,他们看到屋内阴暗,外面阳光灿烂,觉得十分羡慕。有一天,王子的军队攻下了这个古堡,囚禁了巫师,给在黑暗中生活的人们以自由。兄弟俩商量说:“我们可以一起把外面的阳光扫一点进来。”于是,兄弟两人拿着扫帚和畚箕,到阳台上去扫阳光。

    等他们把畚箕搬进卧室里的时候,里面的阳光却没有了。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扫了许多次,屋内还是一点阳光都没有。他们只好去找王子。兄弟两个站在那儿半天不敢说话。最后王子问道:“你们想做什么?”他们回答说:“房间太暗了,我们想扫点阳光进来。”王子笑道:“只要把窗户打开,阳光自然会进来,何必去扫呢?”

    所以,请不要再埋藏自己、封闭自己,把心灵的窗户打开,伴着下面的文字,开始一段阳光的旅程。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