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处世术:91种左右逢源的圆融处世艺术-摆脱纠缠的艺术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56.应避免和别人冲突

    一个人即使为协调人际关系做出了很多努力,事实上仍然不能完全免除同别人的冲突。只要人们之间发生交往,就会或多或少产生矛盾,这是由人的天性所决定的。

    发生矛盾的原因不外乎这么几点:

    (1)观点不同。这是人们之间发生冲突的最主要的原因,多见于领导成员之间,也经常发生在学术界。古人云:道不同不相为谋。由于对同一个问题产生不同的看法,人们之间便相互产生矛盾和隔阂,进而导致双方互存偏见,相互攻击,以致发展到势不两立的地步。

    (2)趣味相异。这类冲突多发生在同事之间、邻里之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趣味和爱好,有不同的优点和缺点,甲所崇尚的东西乙未必就崇尚,乙所追求的东西甲可能嗤之以鼻。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志趣完全相同的人。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志趣不同的人是难以建立密切的联系的。

    (3)感情不和。这类冲突主要发生在亲属之间,如夫妻矛盾、婆媳矛盾、父母与儿女之间的矛盾等。家庭是一个人生活的主要场所,如果后院经常起火,一个人是难以把精力和注意力全部投入到事业上的。一个在事业上建立了辉煌成就的人,必定离不开家庭的支持。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必定有一个作出巨大牺牲的女人,反之亦然。

    (4)个性抵触。性格、气质不同以致相反的人,相互之间也会产生冲突。例如,一个急性子人会看不惯一个慢性子人做什么事都磨磨蹭蹭;一个慢性子人又会抱怨一个急性子人干什么都风风火火,总之,这两种人常常互相不能理解和谅解,结果便产生一些矛盾。

    (5)产生误会。人和人相处,即使主观上不想发生摩擦,但仍然难以避免产生一些误会,有些误会甚至还是根深蒂固、难以消除的。

    (6)发生纠纷。生活中有些冲突是隐性的,比如志趣不同的两个人之间的冲突未必就公开化,但是也有不少矛盾是会激化的。例如同事之间、邻里之间,甚至两个陌生人之间,都往往会因一点小矛盾而发生显性的冲突,轻则产生口角,重则拳脚相加,以至于发展到不共戴天之仇。

    产生矛盾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归根结底还是由于诸如狭隘自私、敏感多疑、刚愎自用等人性的弱点造成的。人们思考和处理问题往往习惯于从自我出发,平时疏于同别人理解和沟通,因而出现矛盾后,总认为真理在自己手中,别人都是错的。

    发生这样那样的冲突应该说对双方都是不利的,必然会对各自的事业产生消极的影响。一个想要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人,必须想方设法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千方百计地消除各种矛盾,使自己有一个宽松和谐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那么,一个想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人,如何才能防止同别人产生冲突呢?

    (1)要胸怀宽广,高瞻远瞩,凡事讲大局,讲风格,讲团结,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2)要注意调查研究,及时掌握员工的思想动态,努力化解各种矛盾,防患于未然,减少或完全消除人们之间的隔阂。

    (3)以理解的眼光看别人,懂得大千世界是五彩缤纷的,人也是各种各样的。别人不可能完全同我们有一样的志趣,我们不能像要求自己那样要求别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有不同的长处和短处。

    (4)宽容别人的过错,明白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包括自己在内谁都有缺点,谁都有可能犯错误,要给别人改正错误的机会,就像希望别人也原谅自己的过失一样。

    (5)对别人不要求全责备,要小事糊涂,大事明白,记住水至清则无鱼。对别人要求过高就会曲高和寡,对别人太苛刻就会拒人于千里之外,对别人横挑鼻子竖挑眼,就没有人同我们共事。

    (6)除非是涉及到原则性的问题要搞清楚是非曲直之外,对一些无关紧要的事,不能抓住不放,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甚至有意装糊涂。绝不应简单问题复杂化,本来没有多大的事,却非要弄个水落石出,论出个我是你非,那只能是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7)冤家宜解不宜结,即使有了矛盾,也应开诚布公,想方设法寻求理解和沟通,就事论事,不要把矛盾扩大,要勇于做自我批评,以自己的真诚换取别人的理解。

    总之,化解矛盾要首先从自己做起,记住你如何对待别人,别人也会如何对待你,要走进别人的心灵,自己就要首先敞开胸怀。

    57.对你不喜欢的人也要宽容

    宽容不但是做人的美德,也是一种明智的处世原则,是人与人交往的“润滑剂”。常有一些所谓厄运,只是因为对他人一时的狭隘和刻薄,而在自己的前进路上自设的一块绊脚石罢了;而一些所谓的幸运,也是因为无意中对他人一时的恩惠和帮助而拓宽了自己的道路。

    宽容犹如冬日正午的阳光,去融化别人心田的冰雪变成潺潺细流。一个不懂得宽容别人的人,会显得愚蠢,大概也会苍老得快;一个不懂得对自己宽容的人,会为把生命的弦绷得太紧而伤痕累累,抑或断裂。

    我们生活在一个越来越不忽视功利的环境里,但倘若太吝惜自己的私利而不肯为别人让一步路,这样的人最终会无路可走;倘若一味地逞强好胜而不肯接受别人的一丝见解,这样的人最终会陷入世俗的河流中而无以向前;倘若一再地求全责备而不肯宽容别人的一点瑕疵,这样的人最终宛如凌空于高高的山顶因缺氧而窒息。

    曾有人把人比喻为“会思想的芦苇”,弱小易变,因而情绪的波动随时都在改变对事物的正确了解。人非圣贤,就是圣贤也有一失之时,我们何以不能宽容自己和别人的失误?

    宽容并不意味对恶人横行的迁就和退让,也非对自私自利的鼓励和纵容。谁都可能遇到情势所迫的无奈,无可避免的失误。考虑欠妥的差错。所谓宽容就是以善意去宽待有着各种缺点的人们。因其宽广而容纳了狭隘,因其宽广显得大度而感人。

    在日常生活中,当自己的利益和别人利益发生冲突,友谊和利益不可兼得时,首先要考虑舍利取义,宁愿自己吃一点亏。郑板桥曾说过:“吃亏是福。”这绝不是阿Q式的精神自慰,而是一生阅历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清朝时有两家邻居因一道墙的归属问题发生争执,欲打官司。其中一家想求助于在京为大官的亲属张廷玉帮忙。张廷玉没有出面干涉这件事,只是给家里写了一封信,力劝家人放弃争执,信中有这样几句话:“千里求书为道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谁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听从了他的话,邻居也觉得很不好意思,两家终于握手言欢,反而由你死我活的争执变成了真心实意的谦让。《菜根谭》中讲:“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嗜。此是涉世一极乐法。”可谓深得处世的奥妙。

    有这样一个女人,总在喋喋不休地向人们说邻家的污秽不堪。有一回她故意将一位朋友领到家里,指着窗外说:“您看那家绳上晾的衣服多脏!”可那位朋友却悄悄地对她说:“如果你看仔细点儿,我想你能弄明白,脏的不是人家的衣服,而是你自家的窗子。”

    是啊,我们在同一蓝天下生活,为什么不学着去宽厚地待人,而是去轻易地指责呢?即使脏的真是邻家的衣服,我们为什么不能表示理解和容忍呢?要知道,这样做不会给我们造成任何损失。

    努力去爱你不喜欢的人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宽容。

    小杜毕业后初入社会,在某合资公司外贸部就职,不幸碰上一个爱拍马屁、什么本事都没有的主管。此人每天下班后没什么事儿也要跟着日本科长拼命“加班”,无事生非,把白天理好的文章弄得一团糟,转眼出了错,又把责任全部推给小杜。小杜不是一个会“争”的女孩子,只好忍气吞声等日本科长长出“火眼金睛”,结果等了三个月,还是等不来一句公道话。

    一气之下,小杜就去了另一家外资公司。在那里,她出色的工作博得了许多同事的称赞,但无论如何也没法使苛刻、暴躁的马经理满意。心灰意冷间,她又萌动了跳槽之念,于是向新加坡总裁递交了辞呈。总裁先生没有竭力挽留小杜,只有告诉她自己处世多年得出的一条经验:如果你讨厌一个人,那么你就要试着去爱他。总裁说,他就曾鸡蛋里挑骨头一般在一位上司身上找优点,结果,他发现了老板两大优点,而老板也逐渐喜欢上了他。

    小杜依旧讨厌她的经理,但已悄悄地收回了辞呈。她说:“现在想开了,作为一个成熟的人应该放开心胸去包容一切、爱一切。换一种思维看人生,你会发现,乐趣比烦恼多。”

    卡耐基说:“如果一般说来你不喜欢他人,有个简单的方法可以教化这种特性:寻找别人的优点,你一定会找到一些的。”释迦牟尼说:“以爱对恨,恨自然消失。”试着去爱你不喜欢的人吧,他们也会喜欢你的。

    当我们受到不公平的和很深的心灵损伤之后,我们自然对伤害者产生了怨恨情绪。一位妇女希望她的前夫和新妻的生活过得充满艰难困扰;一位男子希望那位出卖了他的朋友被解雇。怨恨是一种被动的和侵袭性的东西,它像一个化了脓的不断长大的肿瘤,它使我们失去欢笑,损害健康。怨恨,更多地危害了怨恨者自己而不是被仇恨的人。因此,为了我们自己的缘故,这个肿瘤必须切除。

    然而这个肿瘤又如何能割除呢?小孩子张开小手,可以让抓在手中的彩蝶飞走;你能这样让心灵的创伤离你而去吗?

    下面就是帮你实施宽恕的几点方法:

    正视你的怨恨

    没有人愿意承认他恨别人,所以我们就把怨恨藏在心底。但怨恨却在平静的表面上奔流,损伤了我们的感情。承认怨恨,就等于强迫我们对灵魂施行手术以求早日痊愈,即作出宽恕的决定。我们必须承认所发生的一切事情,面对另外一个人直接地说:“你伤害了我。”

    丽兹是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一名副教授。她是一个很称职的老师,她的系主任答应替她向教务请求提升她。然而,在他向教务长提交的报告中却严厉地批评了丽兹的工作,以至于教务长对她说:“走吧,你只好另谋职业去了。”

    丽兹恨透了系主任对她的诋毁。但她还要从他那里得到一纸推荐书,以便另找工作。当系主任对她说:“真抱歉,尽管我在教务长面前为你说了许多好话,但仍然不能使教务长提升你。”她假装相信他的话,但她难以忍受这口怨气。一天她将这口气直接向这位系主任吐露了,而他却断然否认了这件事。这使她看出他是多么可怜多么卑微的人。于是她感到不值得和他生气,并最后决定把这桩事情抛在一边。

    将错事与做错事的人区分开

    这就是说,对错事本身感到愤怒,而不是对做错事的人感到愤怒。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应该重新估价这个人的优点、缺点,以及他做错事时所处的环境。凯西是一个16岁的头脑爱发热的少女,她小时候就被她的生身父母遗弃了,对此她十分愤恨。她不明白为什么她就不值得她的父母自己来抚养。后来她才发现她的生身父母很穷,并且生她时还未结婚。

    后来,凯西的一位朋友怀孕了,在担惊受怕的情况下,把她的婴儿送给了别人抚养。凯西分担了她朋友的忧虑,并且意识到在这种环境下这样做是最好的办法。这使她逐渐认识到她自己的父母那样做也是对的——他们自己没有能力抚养孩子,他们把自己的孩子给别人抚养,是因为他们太爱孩子了。凯西对自己父母的新看法促使她的怨恨逐渐降低,并最终谅解了生身父母。从此她更看重自己的富有生命力的、有价值的人生了。

    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

    一位漂亮的女演员几年前在一次车祸中成了残废。她的丈夫陪伴着她,直到她几乎完全康复。然而,他却冷酷迅速地离开了她。

    她只好沉湎在美好往事的回忆之中,而于未来,她只有愤恨。但最终她还是宽恕了他,她说:“如果我只是终日地沉湎于对他旧日的情爱的回忆之中,整天只是怨恨他的冷酷。那么,我只有终日流泪的份,对我的身体有害无益。让过去的事情过去吧,我需要的是获得未来的幸福。”

    58.灵活应付麻烦人和麻烦事

    面对固执的人,表示赞同

    一天,一位女商人在市中心登上一部计程车。当时交通繁忙,她因为要赶乘火车,便向司机提议走另一条路线。哪知司机嚷道:“我开计程车15年了,难道不知道哪条路好走!”

    那女士分辩说自己无意得罪他,但司机却继续叫嚷。她明白司机太激动了,很难跟他讲道理,于是另出奇谋。“你说得对,”她对司机说,“我竟然以为你不晓得穿过市区哪条路最好走,我真笨。”

    司机大感错愕,从后视镜中瞟了她一眼,神色狼狈,然后把车转进她刚才提议的路。到达车站时,她刚好来得及赶上火车。“一路上他没有再说话,”她告诉朋友,“待我下车付钱后,他才开口说声谢谢。”

    要是你遇上像这位计程车司机那样的人,你会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冲动,想坚持己见,结果就会导致争论不休,友谊受损,丧失事业机会或破坏婚姻。要想避免任何冲突或麻烦演变成不可收拾的大祸,办法也很简单,关键是你能否设身处地看看对方所说的话有哪些是有道理的,然后表示赞同,那就会令你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面对烦躁易怒的人,采取启发和等待的态度

    史提夫的14岁儿子亚当,几天来都很烦躁易怒。史提夫问儿子为什么这样,亚当总是一句顶过来说:“没什么!别管我!”然后悻悻然走回自己的房间。

    我们都见过这样的人。他们有困难时,便闷闷不乐或行为乖戾,不发一言。

    遇到这种情况,史提夫要先问问自己,为什么亚当不肯说出真相?儿子可能是为了学校发生的事而担忧,或者他是在生父亲的气,但又不敢明言,害怕一开口批评,父亲便只顾辩白。史提夫可根据这种种可能,在下次跟儿子倾谈的时候说:“我注意到你闷闷不乐。我想如果你有问题,就拿出来谈谈,这或许会有帮助。你或许会觉得很难开口,因为我一向都没有好好地听你说话。如果真的是这样,我很难过,因为我爱你,绝不想令你失望。”

    如果亚当仍然不肯说,史提夫不妨采用另一种策略。“我很关心你的近况,不过等你的心情好转我们再谈吧。”

    这个策略令双方都能好好地下台。儿子的问题终要说清楚和解决的,现在他不愿意说,硬迫他说不会有效果,采取启发和等待的态度是比较明智的。

    对怨天尤人的人,可唯唯诺诺

    布莱德现年32岁,是个按摩医生。他最近对我提起有位病人令他很不开心,他说:“我曾问巴利先生:‘你的近况怎样了?’谁知他竟滔滔不绝地诉说他的身世——他的家庭问题和经济困难,但我向他提出意见,他却充耳不闻。”

    布莱德应该明白,那些事事抱怨的人,通常是不需要别人提意见的,他们只是要人听他们倾诉,了解他们。所以布莱德可以只是这样说:“听起来你这个星期真不容易过。又是待缴费的账单,又是向你唠唠叨叨的人,还有你这个病,当真不是那么好受。”抱怨的人听了一般都会泄了气,牢骚也不发了。所以秘诀是不要提意见。对于他的观点,你只要唯唯诺诺,就能令他感到好受一点。

    对待令你为难的朋友,可稍作拖延

    麻烦的人并不是经常发怒或者只是抱怨的,有时候他们令人觉得麻烦是因为他们的诸多要求。可能你的朋友要出远门而要求你为他做件差事,令你非常为难。你自己的事情已经够忙,但你也可能会勉为其难答应他的请求,结果憋了一肚子气和不快;或者你拒绝的方式不当,触怒了朋友。对这样的事,你不知道要怎样应付才可免伤和气。

    “稍作拖延”是很好的对策。你可以告诉对方要先考虑一下他的请求,然后再答复。比方说,一位同行打电话给你,千方百计要你到他的大学去讲一堂课。你可以这样说:“你想到找我,我真是荣幸。请让我先查看一下日记簿,稍后再打电话给你。”

    这样做你便有时间考虑,万一要拒绝时,怎样才不会感到歉疚。假如你决定还是拒绝邀请的好,那么稍作拖延,便可以有时间想好在复电时应该怎样说。“很感谢你的邀请,”你可以说,“可是我发觉那天我已经定了许多约会,希望你下一次还会给我这个机会。”

    59.如何避免遭受冷语的伤害

    在生活中处处都存在着冷语,每个人都难免偶尔遭受冷遇的攻击。冷言冷语多得难以分门别类,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些话都会使你心烦意乱,情绪暗淡。本能地进行反击,其后果往往是讽刺挖苦、侮辱打击的恶性循环。正确的办法是拔掉倒刺,提高自尊。如果你下次遇到冷语,不妨照下面说的去试试。

    探究缘由

    心中窝火容易使人出语伤人。如果你的确不明白是什么地方得罪了别人,最好的办法就是问一问。记住,并不是每个人都存心要找你的麻烦,因此,要退回一步,找出根源。

    女招待所以冲你发火,也许是因为昨晚她在男朋友那里受了委屈。司机超车插到你前面也许并不是为了和你比高低,而是送重病的孩子上医院。当你这样去假定他人是无辜的时候,你就会为你的宽厚和善意而感到快慰。

    正视挑衅者

    顶住侮辱并非易事。办法之一是针锋相对,用严肃的对答来对付消极的评价,如你可以说:“你有什么理由来伤害我的感情”,或“要知道你的话也许会对别人有用。”

    作为一种选择,你可以要求挑衅者澄清他的原意:“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或“我希望能弄清你的意图”,一旦挑衅者意识到你识破他的意图时,他们就会停止挑战。没有比行动被识破更丢脸的了。

    运用幽默

    有人曾对玛丽说:“一条新裙子?这布料更像是用作包椅子的。”

    玛丽回答说:“那好,坐到我膝盖上来。”

    路茜的母亲苛刻得简直像有洁癖。

    一天,母亲发现女儿厨房里有蜘蛛网。“那是什么?”她故作吃惊地问。

    “一项科学工程。”路茜幽默地回答说。

    让生活闪光是对付攻击的最佳武器。急中生智几乎可以击败一切对手。

    设置信号

    戴丝的丈夫喜欢在公共场合出她的丑,她的对策是携带一块小手帕,每当丈夫出语伤她时,她就把手帕放在额上,他尴尬得只好住嘴。

    顺水推舟

    接住话头是个好主意。例如,如果你妻子说:“你重了20磅了,亲爱的。”你就回答说:“准确地说是重了近25磅。”语言所以有力,是因为你承认了它的力量。当你顺水推舟时,你就能使它失去活力。

    不屑一顾

    他人的评论并不“属于”你,因此你完全可以不理睬它。原谅是我们能够培养的最重要的生存技巧。

    如果你还没有完全准备好,那就让说话人知道你听见他的话了,但不想作反应。下一次他再伤害你,你就佯装揩去裙子上的污点。当他问你在干什么时,你就说:“噢,我以为什么东西在咬我,我肯定搞错了。”一旦他明白其意时,他就会变得谨慎又谨慎。

    你也可以装作没兴趣。眨眨眼睛,打个呵欠,环顾左右,皆在告诉他们:怎么这样讨人厌?任何人都不愿自己遭人厌的。

    拒绝接受

    一个男人出语伤害布达赫后,布达赫说:“孩子,如果有人拒绝接受一份礼物,那这份礼物会属于谁呢?”那人回答说:“当然是属于送礼物的人。”

    “那就好了,”布达赫说,“我拒绝接受你的指责。”

    世界上有许多人喜欢通过贬低别人来建立自己的价值,他们口袋里装满轻蔑,他们随时都可能取出来交给别人。拒绝接受他们的侮辱伤害,巧妙地还给他们,这样你就会减少紧张,增加快乐。

    60.巧妙应对羞辱你的话

    公然直接羞辱人的言语不论怎样,都有一个共同点:说话的人很冲动,而且被逼得无话可说,你不可以被他的一句辱骂感染而变得像他一样失去理智。应付他的基本对策是保持冷静安详,这样才能够稳操胜券。下面列举几种对待侮辱性语言的方法。

    “你说话之前应该先想想”

    什么人说话之前不先想过呢?对方这样说,并不是真的提醒你去运用思想,而是指责你说了令他不悦的话。

    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试着选用下列方法应付:

    方法一,你把重点放在时间问题上:“哦,那么‘以后’该怎样呢?”

    方法二,接受他的好意:“好,我尽力而为就是。不过,我一向习惯在你说话之前先想。”

    方法三,采取幽默的态度,为他抱不平:“可是我想了你不想,对你不是太不公平了吗?”或“我在这儿想,冷落了你,太失礼了。”

    方法四,报以微笑,然后默默不语,如果他不耐烦了,想再说什么,你就打断他:“嘘……我正在想呀。”

    “你父母是怎样教养你的?”

    谈话之中突然牵扯到你的父母,这是最令人冒火的事,但是你千万别为父母受了指责而生气,对方与你父母无冤无仇,并不真打算侮辱他们,他的目标是惹你发火。

    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试着选用下列方法应付:

    方法一,装傻充愣。你说:“我是爷爷奶奶带大的。”

    方法二,侧面躲避。你默默想一会儿,再说:“我记不得了,恐怕得麻烦你自己去问他们。”

    方法三,正面回击。可以做肯定的答复回敬他:“我只记得一点,那就是不可以问这样没礼貌的问题。”

    “我不要跟你这种人讲话”

    这样可恶的人决定不和你讲话,是你该觉得幸运的事,你就该坦白表示出来。

    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试着选用下列方法应付:

    方法一,“啊,太好了!”“真是老天有眼。”

    方法二,他这句话是对你讲的,你当然可以说:“哦?抱歉,我还以为你是在和我讲话。”

    方法三,对付这种无礼言辞的另一个方法就是假装没听见:“你说什么?”“你是说……”“我没听见,你再说一遍好吗?”不管他是否肯再说,都是他输了。假如他果真糊里糊涂再说一遍,你就以牙还牙:“抱歉,你这种人说的话我听不见。”

    “你自以为是什么人?”

    这样的话是要你对自我认识产生疑问——你为什么说出这种话?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试着选用下列方法应付:

    方法一,不要动怒,索性把他的话说清楚:“依你的意思,我要是某某人才够资格和你说话,是吗?”

    方法二,谦和一点,请教他:“我倒没想过这个问题,你常常自以为是什么人吗?”

    方法三。用开玩笑的方式:“我不大确定,不过我一定算是个人物吧,有不少人给我写信呢。”“现在吗?我自以为是受害者。”“不管是谁,反正是你没听过的人。”“或者干脆指指旁边的人”“我自以为是他,你再问问他自以为是谁。”

    “你少来这一套”

    这是不太重的话,即便是当众以不同的语气对你说了,你仍应该礼貌地答复。回答的方式不外乎一般客套:“不必客气。”“请笑纳。”

    如果是你说的一句话惹怒了对方,而使他说出这样的话,你觉得他的怒意莫名其妙,你的话可以说重些:“本是你应得的,何必恭维!”

    61.有效地反驳别人不适当的言行

    一个吝啬的老板叫伙计去买酒,伙计向他要钱,他说:“用钱买酒,这是谁都能办到的;如果不花钱买酒,那才是有能耐的人。”

    一会儿伙计提着空瓶回来了。老板十分恼火,责骂道:

    “你让我喝什么?”

    伙计不慌不忙地回答说:

    “从有酒的瓶里喝到酒,这是谁都能办到的;如果能从空瓶里喝到酒,那才是真正有能耐的人。”

    显然,老板想不花钱喝酒的言行是不适当的,而如果伙计不知如何机智应对的话,或者可能遭到老板的严厉斥责,或者自己贴钱给老板喝酒。

    在现实生活中,反驳别人的不适当言行可采用这样一些技巧:

    比对方更荒谬

    一位记者向扎伊尔前总统蒙博托说:

    “我很富有。据说你的财产达30亿美元!”

    显然,这一提问是针对蒙博托本人政治上是否廉洁而来的。对于蒙博托来说,这是一个极其严肃而易动感情的敏感问题。蒙博托听了后发出长时间的哈哈大笑,然后反问道:

    “一位比利时议员说我有60亿美元!你听到了吧?”

    记者的提问显然是认为扎伊尔前总统蒙博托不廉洁,但并没直说,而是用引证的方式来委婉表达的,蒙博托如果发脾气正言厉色地驳斥,则既有失风度体统,又有“此地无银三百两”之嫌;心平气和地解释恐怕也行不通,谣传的事情能够三言两语澄清真相吗?于是蒙博托除了用“长时间的哈哈大笑”这种体态语表示不屑一顾外,还引用一位比利时议员的话来反问记者,似乎在嘲弄记者的孤陋寡闻,但实际上是以更大的显然是虚构的数字来间接地否定了记者的提问。

    委婉点拨

    19世纪意大利著名歌剧作曲家罗西尼对自己的创作非常严肃认真,非常注意独创性。对那些模仿、抄袭行为深恶痛绝。

    有一次,一位作曲家演奏自己的新作,特意请罗西尼去听他的演奏。罗西尼坐在前排,兴致勃勃地听着,开始听得蛮入神,继而有点不安,再而脸上出现不快的神色。

    演奏按其章节继续下去,罗西尼边听边不时把帽子脱下又戴上,过一会,又把帽子脱下,又戴上,这样,脱下戴上,戴上又脱下,接连好几次……

    那位作曲家也注意到了罗西尼的这个奇怪的动作和表情,就问他:“这里的演出条件不好,是不是太热了?”

    “不,”罗西尼说,“我有一见熟人就脱帽的习惯,在阁下的曲子里,我碰到那么多熟人,不得不频频脱帽了。”

    艺术贵在独创,这样才能形成带有个性特征的风格乃至形成流派;抄袭与模仿,则只能在艺术巨匠的浓阴中苟且偷生,毫无建树。因此,要反对单纯的模仿,更要杜绝抄袭行为。19世纪意大利著名歌剧作曲家罗西尼对模仿、抄袭行为的深恶痛绝概源于此。然而,直接的指斥恐怕会使对方十分难堪,罗西尼便用体态语及其说明(一见熟人就脱帽的习惯)来委婉地表示:“在阁下的曲子里我碰到那么多熟人”,言外之意是你抄袭了他们的作品。虽然没有明说,那位作曲家的脸一定会涨得通红!

    循循善诱

    俄国伟大的十月革命刚刚胜利的时候,象征沙皇反动统治的皇宫被革命军队攻占了。当时,俄国的农民们打着火把嚷道,要点燃这座举世闻名的建筑,将皇宫付之一炬,以解他们心中对沙皇的仇恨。一些有知识的革命工作人员出来劝说,但无济于事。

    列宁同志得知此消息,立即赶到现场。面对着那些义愤填膺的农民,列宁同志很恳切地说:“农民兄弟们,皇宫是可以烧的。但在点燃它之前,我有几句话要说,你们看可不可以呢?”

    农民们一听这话,列宁同志并不反对他们烧,立即允诺道:“完全可以。”

    列宁同志问:“请问这座房子原来住的谁?”

    “是沙皇统治者。”农民们大声地回答。

    列宁同志又问:“那它又是谁修建起来的?”

    农民们坚定地说:“是我们人民群众。”

    “那么,既然是我们人民修建的,现在就让我们的人民代表住,你们说,可不可以呀?”

    农民们点点头。

    列宁同志再问:“那还要烧吗?”

    “不烧了!”农民们齐声答道。

    皇宫终于保住了。

    迁怒于物往往是情感朴直、思维简单化的一种表现,关键在于疏导。面对愤激的群众,列宁的5句循循善诱的问话,理清了群众思路,提高了其思想认识,保住了皇宫这座举世闻名的建筑。他采取的步骤是,首先理解和赞同群众的观点,这样可以争取到引导群众的时间和机会;其次,正本清源,使农民们懂得,皇宫原来是沙皇统治者居住的,但修建者却是人民群众;如今从沙皇手中夺过来回归人民群众,就应该让人民代表住,这个道理是可以服人的,因此农民们点了点头。最后一问,是强化迂回诱导的结果,让群众明确表态:“皇宫不烧了”,从而完全达到了目的。

    针锋相对

    有一位女作家写完了一部长篇小说,发表后引起轰动,一时成为最畅销的热门书。有个评论家曾向女作家求婚遭到拒绝,怀恨在心,经常在评论中旁敲侧击地贬低这个女作家的才干。有一次文学界举行聚会,许多人当面向女作家表示祝贺,称赞作品的成功。女作家一一表示感谢。忽然那位评论家分开众人,挤到前面,大声向女作家说道:

    “您这部书的确十分精彩,但不知您能否透露一下秘密,这本书究竟是谁替您写的?”

    女作家还陶醉在众人的赞扬声中,冷不防他竟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就在她一愣的刹那,已有人偷偷发笑了。女作家立即清醒地估量了形势,做问题以外的争吵于自己不利,她马上镇静下来,露出谦和的笑容,对评论家说道:

    “您能这样公正恰当地评价我的作品,我感到十分荣幸,并向您表示由衷的感激!但不知您能否告诉我,这一本书是谁替您读的呢?”

    评论家的问话,用意十分明显;而女作家的反问,同样针锋相对,潜台词是说,你从来不认真读别人的作品,所做的评论无非信口雌黄。连书都不读的人,有什么资格做评论!巧妙的反问,使评论家陷入了十分狼狈的处境。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

    在一次国际会议期间,一位西方外交官挑衅地对我国外交代表说:“如果你们不向美国保证:不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那么显然就是没有和平解决的诚意。”

    面对这种挑衅性的无稽之谈,我代表回答道:“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采取什么方式解决是中国人民自己的事,无需向他国做什么保证。”说到这儿他话锋一转,反问道:“请问,难道你们竞选总统也需向我们做什么保证吗?”

    这针锋相对的反诘,使对方无言以对,讨了个没趣,满脸窘态。

    运用幽默的力量

    有时候我们在工作或生活中需要肯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我们在受到某种不合理的阻挠或不公正的待遇时,不妨哇哇叫仉声,这也是在运用幽默的力量。

    当问题已经十分明显,这时再坚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是懦弱的表现。

    有一家公司的餐饮部,伙食很差,收费昂贵。职员们经常批评吃得不好,甚至也谩骂餐厅负责人。有一回一应职员买了一份菜后叫起来,他用手指捏着一条鱼的尾巴,把它从盘子中提起来,冲餐厅负责人喊道:“喂,你过来问问这条鱼吧,它的肉上哪儿去啦?”另一位职员要的是香酥鸡,他发现没有鸡腿,于是他也叫起来:“上帝啊!这只鸡没有腿!它怎么跑到我这儿来了呢?”

    同样,当别人妨碍你的工作时,你也可以提高嗓门回敬他一个幽默。

    有一位女乘客不停地打扰司机,车子每行一小段路程,她就提醒他,说她要在某个地方下车。司机一直很耐心地听着,不吭声。后来女乘客大叫:“你不说话,我怎么知道要下车的地方到了没有!”

    司机也叫起来:“那你就看我的脸吧!我的脸笑开了,你就下去吧!”

    著名电影导演希区柯克有一次拍摄一部巨片。这部巨片的女主角是个大明星、大美人。可她对自己的形象“精益求精”,不停地唠叨摄影机的角度问题。她一再对希区柯克说,务必从她“最好的一面”来拍摄,“你一定得考虑到我的恳求”。

    “抱歉,我做不到!”希区柯克大声说。

    “为什么?”

    “因为我没法拍你最好的一面,你正把它压在椅子上!”

    在和不喜欢的人相处的时候,运用幽默的力量,既能巧妙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又能避免造成过分尴尬的局面,深深伤害别人的感情。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