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帝国余晖-入主中原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清太祖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是后金的创建者,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生于赫图阿拉城(即兴京,今辽宁省抚顺市新宾县)。

    北宋末年,女真完颜等部建立金国,从东北迁入黄河流域。另外一些女真部落仍留居东北,在明朝初年分为海西、建州、东海三大部。后金就是居住在我国长白山一带的女真族建州部在明朝末年建立的政权。

    努尔哈赤出身武将家庭,祖父觉昌安、父亲塔克世是明朝建州左卫指挥。努尔哈赤幼年丧母,继母为人十分刻薄,家庭不和睦,兄弟闹分家。父亲塔克世在继母的挑唆下,分给努尔哈赤的产业极少,难以维持生活。青少年时代的努尔哈赤吃尽了苦,不得不采蘑菇,拣榛子,拾松子,挖人参,摘木耳,然后将这些东西运到抚顺去卖。不幸的童年让努尔哈赤饱受磨难,了解了社会,也大开眼界,并树立了雄心壮志。

    明神宗万历十一年至十六年(1583—1588年)间, 努尔哈赤靠武力统一了建州各部,接着又合并了海西与东海两大部,控制了东到大海、西到明朝辽东辖区、南到鸭绿江、北到黑龙江的广大地区。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称金国大汗,年号天命,以赫图阿拉为都城。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努尔哈赤召开誓师大会,然后率军攻打明朝,要灭掉明朝,统一全国。

    战前,努尔哈赤写信给抚顺明军守将,劝他投降。守将李永芳一看后金军来势凶猛,没有抵抗就投降了。明朝辽东巡抚派兵救援抚顺,在半路上被后金军击败。努尔哈赤下令毁了抚顺城,带着大批战利品回到赫图阿拉。

    消息传到北京,明神宗勃然大怒,立即派大臣杨镐为辽东经略,讨伐后金。杨镐集中了10万人马,号称47万大军,分兵四路进攻赫图阿拉。

    杨镐与诸将议定,总兵刘铤为东路,总兵马林为北路,总兵杜松为西路,总兵李如柏为南路。其中以西路杜松为主力,杨镐坐镇沈阳。

    那时,后金八旗军兵力合起来不过6万多人,一些后金将士得到情报后不免有点害怕。努尔哈赤胸有成竹地说:“不要怕,不管他几路来,我只是一路去。”他决定集中优势兵力,将明军一路一路地各个击破。

    这场大战从开始到结束只有五天时间,杨镐率领的10万明军损失了一大半,将官死了300多人。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萨尔浒之战”。

    萨尔浒之战是明清历史的转折点,从此明朝由进攻转为防御,后金由防御转为进攻了。

    萨尔浒之战后,明朝元气大伤。后金步步紧逼,接连攻占了辽东重镇辽阳和沈阳。

    萨尔浒大战结束之后,明廷派老将熊廷弼出关指挥辽东军事。熊廷弼很有才能,可是担任广宁(今辽宁北镇)巡抚的王化贞却认为熊廷弼影响了他的地位,千方百计阻挠熊廷弼的指挥。明天启二年,即后金天命七年(1622年),努尔哈赤向广宁进攻,王化贞带头逃进山海关内。熊廷弼无法抵御,只好保护百姓也退到山海关内。

    广宁失守,明王朝不分青红皂白,把熊廷弼和王化贞一起打进大牢。大宦官魏忠贤趁机向熊廷弼敲榨勒索,要熊廷弼拿出四万两银子,说可以免他死罪。熊廷弼是个正人君子,自然拿不出这些钱,阉党就诬陷他贪污军饷,把他处死了。

    明天启五年(1625年),努尔哈赤把后金都城迁到沈阳,改称盛京。此后,后金成了明朝最大的威胁。

    明天启六年,即后金天命十一年(1626年)正月,68岁的努尔哈赤亲率6万八旗军,号称20万,渡过辽河,向山海关外的宁远(今辽宁兴城)猛扑而来,企图拿下宁远,冲进关内。

    明朝大臣几乎都被后金的攻势吓破了胆。这时,兵部主事袁崇焕详细研究了关内外的形势,回京后向兵部尚书孙承宗报告说:“只要给我人马和军饷,我就能守住辽东。”听说袁崇焕自告奋勇,孙承宗赞成让袁崇焕去试一试。明熹宗批给袁崇焕20万两饷银,要他负责督率关外的明军。

    袁崇焕在关外经过一番实地考察,决心派兵进驻宁远,在那里修筑防御工事。袁崇焕在宁远筑起三丈二尺高、二丈宽的城墙,装备了各种火器、火炮。孙承宗还派出几路人马分驻宁远附近的锦州、松山等地,声援宁远。

    袁崇焕号令严明,受到军民的爱戴。关外各地的商人听说宁远防守坚固,纷纷从四面八方拥到宁远来,辽东的危急局面很快就扭转了。

    正当孙承宗、袁崇焕守卫辽东时,却遭到魏忠贤的猜忌。魏忠贤唆使阉党在明熹宗面前说了孙承宗不少坏话,孙承宗被迫离职。魏忠贤排挤孙承宗后,派他们的同党高第指挥辽东军事。高第是个庸碌无能的家伙,一到山海关就召集将领开会,说后金军太厉害,关外无法防守,要各路明军全部撤回到山海关内。

    袁崇焕坚决反对撤兵,说:“我们好不容易在关外站稳脚跟,哪能轻易放弃!”高第硬要袁崇焕放弃宁远,袁崇焕气愤地说:“我的职守是防守宁远,要死也死在那里,决不后撤。”高第说不服袁崇焕,只好答应袁崇焕带领一部分明军留在宁远,却下令要关外其他地区的明军限期撤回关内。这道命令下得十分突然,各地守军毫无准备,匆忙退兵,把储存在关外的十几万担军粮丢得精光。

    努尔哈赤看到明军撤退的狼狈相,认为明军容易对付,于是猛扑到宁远城下。

    这时,守在宁远周围几个据点的明军都已经撤走,宁远城只剩下一万多兵士,处境十分孤立。但是袁崇焕并不气馁,咬破指头,写了一份誓死抗金的血书给将士们看,并且说了一番激励的话。将士们听了,感动得热血沸腾,纷纷表示一定跟着袁将军死守宁远。接着,袁崇焕命令城外百姓带粮食撤进城内,把城外的民房烧掉,叫后金军没有粮食和掩体。

    努尔哈赤带领后金军气势汹汹地到了宁远城下,头顶盾牌,冒着明军的箭石、炮火猛烈攻城。在这紧要关头,袁崇焕下令动用早就准备好的红衣大炮向后金军猛射。炮声响处,后金兵士被轰得血肉横飞,被迫后撤。

    第二天,努尔哈赤亲自督战,集中大股兵力攻城。袁崇焕登上城楼瞭望台,直等到后金军冲到逼近城墙的地方,他才命令炮手瞄准敌人密集的地方发炮。这一炮使后金军受到更大伤亡,正在后面督战的努尔哈赤也受了重伤,不得不下令撤退。

    八月十一日,努尔哈赤在沈阳东40里的叆鸡堡忧愤而死。

    努尔哈赤活了68岁,政治军事生涯44年。努尔哈赤在中华文明史上开创了一个时代,由他奠基的大清帝国,到康乾盛世时成为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幅员最辽阔、经济富庶、文化繁荣、国力强盛的大帝国。

    努尔哈赤作为大清帝国的奠基人,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开创者,他所创建的八旗制度对清代历史产生了很大影响,八旗成为统一全国的主力军。

    努尔哈赤利用女真原有的狩猎组织形式创建了八旗制度。女真人狩猎时,每人各出一支箭,每十人中立一个头领,称牛录额真。牛录是大箭的意思,额真是首领的意思。后来,努尔哈赤起兵后,将这个相当于狩猎小组组长的牛录额真作为一级官名,牛录成了最基层的军事单位。无论是屯田征丁,还是纳赋服役,都以牛录为计算单位。后来,努尔哈赤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以发展,创立了八旗制度,规定每三百人设一牛录额真,五个牛录设一甲喇额真,五个甲喇设一固山额真。固山是满洲户口和军事编制的最大单位,每个固山有固定颜色的旗帜,因此汉语将固山译为“旗”。开始时只有黄、白、红、蓝四旗,后来兵员大增,又增添了四旗,在原来旗帜的周围镶边,黄、白、蓝三色旗镶红边,红色旗镶白边。这样,就产生了八旗,即满洲八旗。后来又逐渐增设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统称八旗,实际上是二十四旗。

    八旗平时耕田打猎,战时披甲上阵。八旗制度以八旗为纽带,将后金的军事、政治、经济、行政、司法和宗族联结成为一个组织严密、生气蓬勃的社会机体。八旗制度是努尔哈赤的一个创造,是清朝入主中原、统一华夏的军事保障。

    努尔哈赤晚年,特别是进入辽河平原之后,实行了一些错误的政策——大量迁民,按丁编庄,清查粮食,强占田地,满汉合居,杀戮汉族读书人,遭到了辽东汉民的强烈反抗,民族矛盾十分尖锐。这也是他最后兵败身死的原因之一。

    (二)皇太极

    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第八子,35岁继位,年号天聪,在位17年,是继努尔哈赤之后又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天聪十年(1636年)四月十一日,皇太极在盛京(今辽宁沈阳)大政殿举行即皇帝位的典礼,改国号为大清,改年号为崇德。皇太极改国号、称皇帝的用意表明自己不仅是满洲的大汗,而且是蒙古人、汉人以及所有人的皇帝。

    皇太极是一个英明的皇帝,他一改努尔哈赤的屠杀政策,重用汉族知识分子,让他们做官,帮助他治理国家;爱护汉人,分给汉人土地,发展农业生产。

    后金天聪元年(1627年)正月,皇太极命令二大贝勒阿敏等率军东征朝鲜。阿敏统率大军跨过鸭绿江,一举占领了平壤。三月,双方在江华岛杀白马黑牛,焚香盟誓,定下兄弟之盟。

    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称帝举行大典时,朝鲜使臣拒不跪拜。双方撕扯了一阵,朝鲜使臣仍不肯屈服。皇太极认为这是朝鲜国王效忠明朝、不肯服从他的表现。这年十二月,皇太极亲自统率清军渡过鸭绿江,一直打到汉城,朝鲜国王李倧逃进南汉山城。皇太极率军到南汉山城城下扎营,李倧只得请降,向清帝朝贡。于是,皇太极在汉江东岸设坛举行受降仪式,确立了大清国同朝鲜的君臣之盟。从此,皇太极得到了来自朝鲜的物资供应,也解除了南攻明朝的东顾之忧。

    为了解决南攻明朝的后顾之忧,皇太极又向北用兵,兵锋直指黑龙江上游、中游和下游。皇太极将宗室女儿嫁给达斡尔头人巴尔达齐,征抚并用,以抚为主,终于使贝加尔湖以东、外兴安岭以南、乌苏里江至鄂霍次克海的广阔地域归属清朝。

    为了解决南攻明朝的西顾之忧,皇太极又向西用兵,三征蒙古。明清之际,蒙古分为三大部:漠南蒙古即内蒙古,漠北蒙古即外蒙古,漠西蒙古即厄鲁特蒙古。漠南蒙古位于明朝和后金之间,同明朝定有共同抵御后金的盟约。漠南蒙古察哈尔部林丹汗是元太祖成吉思汗的后裔,势力强大,自称是全蒙古的大汗。明廷每年给林丹汗大量赏赐,使其同后金对立。天聪二年(1628年),皇太极利用漠南蒙古诸部的矛盾,同反对林丹汗的喀喇沁等部结盟,首次亲统大军进攻林丹汗,获得胜利,俘获11000余人。四年后,皇太极再次率军远征林丹汗,长途奔袭至归化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林丹汗闻讯,惊慌失措,星夜逃遁。此后,察哈尔部众叛亲离,分崩离析。林丹汗逃至青海打草滩,不久病逝。天聪九年(1635年),皇太极命多尔衮等统军三征察哈尔部。林丹汗之子额哲率部民千户归降。

    至此,皇太极可以放心大胆地向南用兵了。他曾五入关内,企图攻占北京作为大清国的都城,但毕竟兵力有限,一时未能得逞。

    后金崇德四年(1639年),皇太极围困锦州,明守将祖大寿告急。崇祯皇帝派洪承畴为总督,率8位总兵、13万步骑、4万马匹出山海关解锦州之围,明军采取“步步为营,且战且守,待敌自困,一战解围”的兵略,于崇祯十四年即崇德六年(1641年)七月进军至松山。两军初战,清军死伤甚多,几至溃败。消息传到盛京,皇太极带病急援。由于行军太急,皇太极鼻子流血不止,只得用碗接着。他马不停蹄,昼夜兼行500余里赶到松山后,立即下达了作战部署:埋下伏兵,断敌退路;袭劫积粟,断敌粮道;高桥设伏,击敌逃兵;大路列阵,截敌援兵。结果,明军大败,战死53783人,损失战马7440匹,骆驼66头,甲胄9346副,洪承畴退到松山城中。清军破城后,洪承畴被俘投降。松锦之战后,明军失掉了关外的军事凭借,清军转入新的战略进攻。

    清太祖和清太宗两代经过整整60年的奋战,终于将山海关外的大片土地揽入手中,为后来入主中原奠定了基础,准备了条件。

    (三)顺治皇帝

    皇太极死后,其子福临继位,史称顺治皇帝。顺治皇帝年方6岁,由叔父多尔衮摄政。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陷北京,崇祯皇帝在煤山(今北京市北海公园景山)自缢而死,276年的大明王朝灭亡了。

    李自成攻占北京城的军报传到盛京(今辽宁省沈阳市)后,多尔衮急召智囊范文程等人商议进取之策。范文程建议兴师入关,逐鹿中原。于是,多尔衮于这年四月初九统率14万大军奔向山海关。

    这时,山海关一带集结了三支大军:第一支是明山海关总兵吴三桂所统领的明军,第二支是李自成率领的讨伐吴三桂的20万农民军,第三支是多尔衮所率领的清军。从四月二十一日到二十三日,这三支大军在山海关展开会战。由于吴三桂降清,与清军联合起来,李自成大败。

    李自成于四月二十六日败归北京,于四月三十日匆匆称帝后,放火烧毁紫禁城里的一些宫殿,离京西走。

    多尔衮取得山海关大捷后,以吴三桂为先导,率领八旗军向北京进发。沿途官兵献城投降,奉表称臣。

    五月初二,多尔衮率领清军从朝阳门进入北京城。多尔衮建议迁都北京,但他的胞兄英郡王阿济格主张屠城。多尔衮说:“先帝说过,如果占领北京,当即迁都,以图进取中原。如今人心未定,岂可屠城东还。”

    为了尊重先帝皇太极的遗愿,清廷采纳了多尔衮迁都的建议。同年十月初一日,7岁的顺治皇帝因皇极殿(故宫太和殿)被李自成焚毁,便在皇极门(太和门)颁诏天下,定都北京。

    顺治皇帝在位18年,前8年因他年纪还小,由多尔衮摄政。

    多尔衮摄政期间,主要有两项弊政:一是圈地,二是颁布剃发令。

    清朝统治者入关后,多尔衮为了满足满洲贵族对土地的贪欲,为了笼络八旗将士,竟派遣官员跑马圈地。顺治元年(1644年)十二月下了圈地命令:“凡近京各州县民人无主荒田,及明国皇亲、驸马、公、侯、伯、太监等死于寇乱者,无主地甚多,……尽行分给东来诸王、勋臣、兵丁人等。”顺治二年九月,圈地的范围扩大到河间、滦州、遵化等京东、京南一带。顺治四年正月,又下令于顺天、保定、河间、易州、遵化、永平等42 府州县内圈地。不管有主无主的田地,一律都在圈地范围之内,先后共圈占汉人田地20万顷。多尔衮用圈占的土地设立皇庄,赏赐王公勋臣,或分给八旗兵丁,致使百余万汉人破产失业,流离失所,激化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同时也破坏了农业生产,阻碍了社会进步。由于壮丁逃亡和汉族人民的不断反抗,直到康熙八年(1669年)才下诏停止圈地。

    清在关外时原是游牧民族,经常骑马射猎。为了生活方便,男子把头部前面的头发剃光,后面的头发结扎成辫子。这样,在骑马飞奔时可以避免前面的头发垂下来遮住眼睛,后面的头发飘到前面来有碍行动。清兵入关后,多尔衮下了一道剃发令,要汉人也像满人一样剃发结辫,否则格杀勿论。剃发令在各地引起的震动极大,激起了汉族各阶层人士的反对,大规模的武装反抗斗争几乎遍及全国,此起彼伏的斗争历经37年之久,导致国内长期政局不稳,生灵涂炭。最终,还是清朝封建统治者靠武力镇压取得了胜利,坚持不愿剃发者要么被杀,要么流亡海外,要么遁入空门带发修行,其余的人都剃发结辫了。

    多尔衮摄政7年间,清廷消灭了李自成、张献忠的农民起义军和南明的抗清势力,基本上统一了全国。

    顺治七年(1650年)十二月,多尔衮病逝。第二年正月,顺治皇帝亲政,于二月宣布多尔衮十大罪状,抄了他的家,罢了他的封爵,诛杀了他的党羽。由于群臣纷纷上书弹劾多尔衮,揭发其贪污腐化的罪行,还举出了多尔衮逾制的铁证,说他有谋反之罪。顺治皇帝大怒,下令将多尔衮的坟掘了,抛尸荒野,还用棍子击尸,用鞭子鞭尸,最后把他的头割下来,令他身首异处。

    顺治皇帝亲政后,在母亲孝庄文皇后的帮助下整顿吏治,注重农业生产,提倡节约,减免苛捐杂税,广开言路,网罗人才,在各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为巩固清王朝统治作出了贡献,开创了清王朝走向强盛的新局面,为康乾盛世打下了基础。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