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叔智惩鱼贩子
有个贪得无厌的鱼贩子,他勾结官府,强行低价收购鱿鱼,大秤入,小秤出;低价进,高价沽,榨取了许多渔民的血汗。渔民们非常恨他,就请当地的机智人物鲍勃想法子整治他一下。
有一次,这个鱼贩子又低价收购了一批鱿鱼,担到街上叫卖。
鲍勃换了一身崭新的衣服,潇洒地来到街上。他在糖食铺里买了一些龙珠糖,叫来一个在路边玩黄沙的三岁小男孩,对他说:“小弟弟,来,叔叔给你糖吃!”孩子吃了糖,很高兴。鲍勃就抱起孩子,来到了贩子的鱼摊前。
鲍勃对鱼贩子说:“喂!老板,你还记得我吗?我是宫廷里的听差!”
鱼贩子并不认识他,但听说是宫廷里的人,便装着记起来的样子说道:“嘿嘿!差点儿
忘啦!有空儿吗?到我家里吃顿便饭吧!”
鲍勃说:“如今公事在身,不得空闲。宫里明天办大事,派我亲自下来办点儿海味,你老兄这鱿鱼是卖的吗?”
鱼贩子听了十分高兴,说:“卖的,卖的,谢谢老朋友帮忙啰!”
鲍勃让他称过鱿鱼,算好价钱,也不还价,就把那个孩子从怀里放到地上,说:“宝贝儿,你在这里等一等,我先把鱿鱼挑上船去,顺便把银子拿来给老板,再抱你回去。
”说着,又从口袋里抓了一把糖塞给孩子。孩子拿了糖,听话地点点头,坐在一旁高
高兴兴地吃糖去了。
鲍勃又对鱼贩子说:“我马上就把银子送来,麻烦你帮着照看一下孩子。”
鱼贩子说:“放心放心!你只管去吧。”
鲍勃就这样大大方方地把鱿鱼挑走了。
一连等了几个时辰,天都快黑了,还不见鲍勃回来。鱼贩子有点儿沉不住气了,就
问那孩子:“你爸爸怎么还不来呀?快带我去找他!”
孩子说:“他不是我爸爸。”
鱼贩子急了,忙问:“那他是你的什么人?”
孩子摇摇头说:“我不认识他。”
鱼贩子这才知道上当了。
鲍勃回去后,叫渔民们把鱿鱼拿到城里卖掉,卖的钱都分给了穷苦人。
【故事智慧】
当智慧被善良的人所掌握,就能化为惩恶扬善的利器,为人间增添一份温暖。聪明
的鲍勃摸透了鱼贩子的心理,先用“宫廷听差”的身份唬住他,再用小孩子稳住鱼贩子,自
己挑着鱿鱼扬长而去。等到鱼贩子发觉上当时,已是悔之晚矣。
一千零一夜
传说古代在阿拉伯地区有一个叫萨桑的国家,国王山鲁亚尔本是一位仁慈宽厚的君主,他关心
自己的臣民,更宠爱娇艳的王后。一次,国王得知王后对自己不忠贞,愤怒地把她杀死了。
国王从此便怀疑和仇恨一切女人。他每天娶一个女子为妻,第二天便杀掉她。这种暴行持续了三年,萨桑国的妇女或死或逃,但国王
的报复之心丝毫未改。
宰相有两个女儿,山鲁佐德和敦亚佐德,她们都非常聪明。大女儿山鲁佐德博览群书,知
识丰富又深明大义。她深为那些无辜被杀的女子惋惜,并决定牺牲自己。她毅然向父亲提出,要进宫当王后。在山鲁佐德的一再请求下,宰相终于答应了。临走时,山鲁佐德对妹妹如此这般说了一番话。
第二天,宰相带着大女儿进了宫。国王非常高兴,而山鲁佐德一见国王便哭哭啼啼。国王
问为什么,她说是想见妹妹最后一面。国王便派人将她的妹妹接进宫。敦亚佐德说:“姐
姐,请你给我讲个故事,让我们快快活活地过一夜吧。”国王欣然答应了。
于是山鲁佐德便开始讲述第一个故事。国王和敦亚佐德都入神地听着。当天色变亮时,山鲁佐德的故事正讲到高潮处,她突然停住了。敦亚佐德说:“姐
姐,你讲的这个故事多么美丽,多么甜蜜,多么有趣啊!为什么停止了呢?”
山鲁佐德说:“要是国王开恩,让我活下去,那么明晚我要讲的故事会比这个更有趣呢。”
国王也听得兴趣正浓,他心想:“我暂且不杀她,等她讲完下面的故事再说。”
之后,山鲁佐德每夜如此,当故事讲到高潮时,天也正好变亮,故事便戛然而止。国王
想听下面的故事,就决定再让她多活一天。一千零一个夜晚过去了,国王终于为山
鲁佐德的才智所折服。他意识到了自己的报复行为是多么的荒唐和错误,从此不再如此对待妇女了。
后来,人们把山鲁佐德讲的故事汇集成书,这就是流传至今的《一千零一夜》。
【故事智慧】
聪慧的少女利用了国王的好奇心,生死之夜变成了美丽而神秘的一千零一夜。荒唐
止于智慧,人性中美好的东西终于被这令人沉醉的一千零一夜所唤醒。
以房换刀
日本古代有一种德政:官府不定期地发出“德政布告”。布告一出,人们的借贷关系就宣告解除。这种德政的出发点是帮助穷人,但实施起来却漏洞百出,甚至闹出了许多笑话。
正是“德政布告”张贴的一天,一个外地和尚游历到一个小镇上,借住在一家旅馆里,他还不知道“德政布告”公布的事。
和尚的行囊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把造型美观、刃口锋利的宝刀。店主是个喜欢武术的人,他十分觊觎,便向和尚借这把宝刀,和尚自然不好拒绝。
店主拿着宝刀来到店外的空地上练武,围观者很多,有人惋惜地说:“宝刀虽好,但可惜是别人的。”
店主听了大喝一声:“谁说这把刀不是我的?”
正准备休息的和尚听见外面人声喧哗,便探出头来张望,正好听到了店主的话。他连忙走下楼向店主索还宝刀。
“这把刀是我向你借的不假,但现在我已经不用归还了。”店主说着指指路边树上刚张贴出的“德政布告”。
和尚虽觉得店主无赖,但也无话可说。
有一个爱打抱不平的人看不惯店主的行径,就站出来对店主说:“执行德政布告是应该的,这把刀不用还给和尚了。”
店主听后大喜。
此人马上话锋一转,对和尚说:“你也不必难过,你现在不是借住了旅馆的一间客房吗
?你也不必将客房归还给店主了,一把刀换一间房子也不算吃亏。”
和尚听了转忧为喜,而店主却发愁了,他想:一间房子的价值比一把刀高得多,况且,
一幢房屋中有一间房子归他人所有,多么不方便啊!于是他连忙求饶道:“我情愿归
还宝刀。”宝刀就这样物归原主了。
【故事智慧】
社会中总是有一些人喜欢钻制度的空子,要制服他们并不难,因为这些
人大都有一套冠冕堂皇的理由为自己辩护,这个时候不妨采用“归谬”的推理方式,让这些
人自食恶果,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黑夜里的警笛声
玛丽现在已是一位孤独的老太婆了。她的老伴前几天去世了,儿女们都想接她去住,可她实在
难以割舍住了一辈子的老房子。
这天深夜,她又失眠了,她独自在家中走来走去,东翻西找,似乎要寻回一些往日的记忆。突然,她不小心跌倒在地,头撞在桌角上,再也爬不
起来了。她残余的记忆里只剩下人人皆知的火警号码——119。她抓起电话,拨了这个号码。
消防支队值班员拉斯马森听到报警的电话铃声后,立即拿起话筒:“喂,这里是消防支队,请讲。”
拉斯马森呼叫了许久,终于,一丝微弱的声音传了出来:“我不行了,快来救命……”
“你是谁?住在哪里?”拉斯马森急切地问道。
“我是个孤老太婆……在我家中……我跌倒了……”玛丽艰难地说。
“请告诉我门牌号码,我们立即就去!”
“可是我……我实在想不起来了……”玛丽痛苦地回答。
“是在市区吗?”拉斯马森问道。
“……是,是的。靠近马路……我家里的灯很亮……我受不了了……快来呀……”
救命如救火!但必须先查出老太太的住址。拉斯马森望着手中尚未挂断的话筒,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他让消防车拉响警笛沿街行驶。因为老太太的电话未挂断,消防车一旦
经过老太太所住的街道,警笛声就会通过老太太的电话传入值班室,一旦传入,他就让消防车上的队员就近查找亮着灯的人家。
警笛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地响亮。不一会儿,值班员就在对讲机里兴奋地叫道:“听到了!听到了!”
就这样,拉斯马森很快找到了危在旦夕的老太太。
【故事智慧】
把原本用来开路的警笛和听筒中的声音联系在一起,循声找人,用常规方法使难以解决的问题迎刃而解。
顺势引贼上钩
罗斯是闻名世界的大化学家、百万富翁。他买了很多精美绝伦的世界名画和珍贵文物,并将这些价值昂贵的东西放置在宽敞的客厅里
,供客人欣赏。
一个小偷得知此事后,便想去偷几件卖掉。
一个深夜,他悄悄进入罗斯家中,发现室内无人,就大胆地摘下了一幅价值二十
多万美元的名画,并抱起桌上一件古色古香的文物,正欲溜出门去。这时,一瓶酒
吸引了小偷的注意。酒液清碧,散发出阵阵扑鼻的酒香。这小偷爱酒如命,马上拧
开酒瓶盖,仰起脖子大口大口地喝了起来。忽然门外传来了脚步声,小偷马上放下酒瓶,夺
路而逃。
警察在屋里没发现罪犯留下任何的指纹或脚印。这时罗斯的仆人说,放在客厅里的酒少了半瓶,一定是那窃贼贪酒,
喝了几口。警长乔尼听后心生一计,吩咐罗斯马上写一份声明,在当天的晚报上登出。第二天,窃贼竟然来叩罗斯家的门了。躲在屋内的警察马上冲出去抓住了窃贼。
罗斯登报声明写了什么内容,竟使小偷自投罗网?声明内容如下:“我是化学家罗
斯。今天回家,我发现家中桌子上绿色酒瓶里的液体被人喝了几口。那不是酒,是有毒液体
。谁喝了快到我家服解药,否则两天内有生命危险。请读者阅后相互转告。万分感谢
!”
【故事智慧】
顺势是一种急智。乔尼警长抓住了人惜命胜于惜财
这一点,迅速地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那瓶“解药”成了一种巨大的诱惑,使窃贼自投罗网。
少女巧擒凶犯
美国某家电视台正在播放一条悬赏通缉抢劫杀人犯霍勒斯?波特的通告。而这个杀人犯却借
着夜幕的掩护,闯进了一座幽雅的别墅。
“不许喊叫!否则,我会打死你!”杀人犯用手枪对准惊愕的劳拉。
劳拉大吃一惊:他不就是正被通缉的杀人犯吗?她吓得跳起来,直往后退。
杀人犯说:“别害怕,小姐,只要你老老实实,我不
会伤害你的。”说着把门、窗关上,顺手从食品柜里拿出一碟三明治,坐到劳拉身边,
美餐了一顿。
“漂亮的小姐,你怎么一个人呆在家里?”杀人犯边吃边问,“有钱吗?快拿来!”劳拉摇摇头。杀人犯见她的手上戴着一枚宝石戒指,便一把捋了下来。
忽然,门外传来了刺耳的警笛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而近。
有人敲门。杀人犯脸色骤变,用手枪抵住劳拉的背,压低声音说:“你就说已经脱光衣服睡
第三章 计深谋远——惩恶扬善的民间百态 (2)
了,有事明天再来!”劳拉问道:“谁呀?”
门外的人说:“我是刑警斯蒂文斯,请问劳拉小姐,这里来过可疑的人吗?”
劳拉尽量克制内心的恐惧,镇定地说:“没有来过,我丈夫刚从华盛顿演出回来,您托他买
的东西买到了。可是,史蒂文斯先生,我丈夫已经睡了,您明天再来找他好吗?”
史蒂文斯一听这话,不禁一愣,他知道劳拉小姐根本没有结婚。他立刻明白了
:劳拉小姐是在暗示她家来了一个男人,她一定是受到了威胁,不能说出真实情况。
这个男人很可能是那个杀人犯!为了麻痹对方,史蒂文斯也随机应变地说:“好的
,谢谢您,明天我一定来看望老朋友,不打扰了。晚安!”
脚步声远去后,杀人犯这才松了一口气,又从食品柜里取出一瓶威士忌,美滋滋
地喝了起来。忽然,门被人踢开了,史蒂文斯端着枪冲了进来。与此同时,玻璃窗也被
打碎了,从外面伸进几支黑洞洞的枪口。劳拉小姐早有准备,马上跑到一边去,不让杀人犯拿她当人质。
杀人犯霍勒斯?波特就这样被劳拉送到了他该去的地方。
【故事智慧】
不合常理的地方往往会引起别人的疑心,劳拉就是利用这一点从容脱
险。思维的广阔性是不可限量的,关键时刻的快速反应总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金币变绿豆
从前,巴格达有个名叫阿里的单身汉。一天,他决定出外旅行,可是总不放心手头积蓄的
一百枚金币,放在家里怕人偷,带着上路怕人抢。他只得把金币放到一个坛子里,上面
装满绿豆,把坛子封好,交给邻居的米店老板,请他帮忙保存。
阿里一走竟是七年。一天,老板娘做饭想用绿豆,老板心想阿里说不定不会回来了
。于是,他去库房找阿里的绿豆坛子,打开坛子后,发现绿豆已经变质,便继续往下翻,
竟发现下面全是金币,不禁喜出望外。第二天一早,老板把坛子里的金币拿走,又买了些绿豆装满坛子,照原样封好。
不料没过几天,阿里旅行归来。把坛子拿回家后,他发现坛子里一枚金币也没有了,于是去找
老板,客气地说:“要是您把我坛子里的金币拿去用了,请您写一个借条,什么时候有了
再还我。”
“胡说!”老板并不认账,“坛子里放的全是绿豆,哪里有什么金币?”
阿里便去找国王哈里发告状。哈里发问他:“你在往坛子里放金币时,有人看见没有?”阿里说
没有。哈里发说:“既然没有人看到,我怎么能相信你的话是事实呢?”
为了调查案情,哈里发打扮成平民模样,走街串巷探听虚实
。一天晚上,他看到路边有三个男孩子在演一出戏:一个扮成阿里,一个扮成老板,另一个扮成哈里发。
“哈里发”指着坛子问“阿里”和“老板”:“现在里面放的是绿豆吗?”“是的。”两人
同时回答。
于是,“哈里发”从坛子里拿出几颗绿豆放在嘴里嚼,发现有的豆子发硬变质,有的豆
子新鲜发甜。最后,“哈里发”指着“老板”的鼻子说:“你在撒谎!你是偷阿里钱的贼!”
哈里发看到这出戏后又惊又喜。
第二天他便派人让阿里带着绿豆坛子到王宫来,同时被叫去的还有老板、绿豆商人和扮演哈里
发的那个孩子。哈里发对男孩说:“今天我要让你来审阿里的案子,我相信你既公正又
聪明,一定能判断出谁在撒谎。”
那孩子一本正经地对绿豆商人说:“你去看看坛子里的豆子放
了多久?”
商人从坛子里取出几粒豆子一一品尝,然后说:“发硬变质的豆子有七年之久,松软的豆子是新鲜的。”
话音一落,男孩就指着老板喝道:“是你把金币偷走了!你拿走了金币后,又往坛子里填上
新鲜的绿豆——这不是很清楚吗?”
老板瞠目结舌,跪地求饶,阿里的金币也失而复得。
【故事智慧】
坏事是不可能天衣无缝的,只要用心观察,你定能找到破绽,辨别真相,戳穿谎言。
彦一智斗盗贼
这是发生在日本明治年间的事。
神户有一个小男孩叫彦一,尽管他长得矮小,但他的聪明机智在神户一带几乎无人不晓。
一天,彦一随父亲到京都去办事。
京都在德川幕府时代是日本的首都,到了明治时代,首都迁到江户(今东京),京都的治安一下子差了许多,打家劫舍的事经常发生。
夜里,彦一和父亲住在城郊的一家旅店里。
“起来,快起来!”
彦一和父亲忽然被低低的吆喝声惊醒。
“谁呀?”彦一揉揉惺忪的睡眼。
待他借助从窗户透进来的月光看到眼前站着一位蒙面黑衣人时,着实吃了一惊。
“别喊,谁叫出声,我就要谁的命!”
说罢,黑衣人将手中的钢刀一晃。钢刀在惨淡的月光下更增添了几分寒意。
父亲握住彦一的小手,示意彦一不要害怕,但他惊奇地发现,这个七岁的孩子似乎比自己还要沉着。
强盗恶狠狠地说:“快,把钱拿出来!”
父亲没办法,只得把手伸到枕头底下去取钱。他的手刚伸到枕边,就被彦一拉住了。
强盗威吓道:“别磨蹭了,跟老子玩花样,小心老子一刀砍死你们!”
“是,是。”彦一唯唯诺诺,做出一副很害怕的样子,同时东摸西找,装作在找钱。
“哎呀,爸爸,你刚才不是把钱袋放进那只布包里了吗?”
“是啊,可现在黑灯瞎火的,根本就看不清楚!”父亲会意地答道。
彦一苦苦哀求:“好汉爷,就让我把灯点亮再找吧!”
这时,更夫敲更的梆子声在远处响了起来。强盗急了,咬着牙说:“好,小兔崽子,量你也不敢跟我斗。快!你要敢出声,今天,你们父子俩谁都别想活!”
彦一点亮了灯,一步一步地走向挂着布包的衣架。
强盗举着刀,紧张地看看彦一,又看看他父亲。
终于,彦一从布袋里掏出一包东西,走向强盗。
“这里面的钱全给你,就请你饶了我们父子的性命吧!”
“少废话,打开看看!”
果然,里面全是钱。
强盗一把抓过钱,目露凶
光,正准备举刀砍
向彦一。突然,外面的更夫大声叫了起来:“快来人哪,这儿有强盗,快来抓强盗啊!
”
强盗一惊,再也顾不得房中的彦一父子,慌忙转身准备翻窗逃走。因为他知道这时旅馆内的人必已惊醒,夺门而逃是没有希望的了。
可彦一和父亲又哪会让强盗轻易逃脱呢?彦一的父亲立刻举起凳子向强盗砸去。
强盗拿钢刀一架,挡住了。没料到彦一在后面用头向他猛地一撞,强盗没有防备,竟踉跄了几步才站稳。这时,众人已撞开门冲了进来。
强盗被众人捆绑了起来,他叹息道:“唉,我干这种营生也有几十年了,想不到,今天竟会
在阴沟里翻了船。”
原来,这强盗不是初出茅庐的泛泛之辈,而是一个作案几十次、被官府通缉多日的江洋大盗!
这时众人才想起勇擒强盗的小男孩来,大家纷纷用惊奇和敬佩的目光打量这个瘦小
的男孩。就连彦一的父亲也忍不住问他:“我们又没叫喊,更夫怎么会知道屋里有强盗
呢?”
彦一笑着回答:“这并不难啊。我点亮了灯,这样,强盗举刀的影子不就映在窗
户上了吗?更夫一看,自然明白了。”
原来,那时候的窗大多是用白纸糊的,影子的确很明显。可一个七岁小孩,在那么危急的情
况下想出这个方法,多不简单啊!
【故事智慧】
灯一点亮,人的影子自然就映在窗户上了。这个应该是个常识,可贵的是彦一这样的小孩子在危急关头也能巧妙地利用这一点,抓获了凶恶的强盗。惩恶扬善不需要匹夫之勇,冷静与理智才是最佳选择。
惩罚偏心的法官
有个人一心想占毛拉?纳斯尔丁的便宜。一天,他在街上遇到了毛拉,上前
就给了毛拉一个响亮的耳光。毛拉一把抓住那人,那人却滑头地说:“啊,对不起,我认错
人啦!”
毛拉不肯就此罢休,告到法官那儿去。那人与法官是有交情的,法官就轻描淡写
地说:
“那么,我就罚他赔你一个金币吧。”法官朝那人挤挤眼,“你回家拿一个金币来。”
毛拉开始还以为法官的判决很公正。谁知等了好长时间,也不见被告来交罚金,毛拉这才知道上当了。面对这偏心的法官,毛拉很是生气,走上前给了法官一记耳光。毛拉对捧着脸的法官说:“我还有事,等不及了。那人回来后,就请你收下金币吧!”
【故事智慧】
本来金币是作为毛拉被打的补偿,但是法官毫无诚意。聪明的毛拉索性将这一逻辑推演下去,将“耳光=金币”转移到法官身上,让偏心的法官自食其果。
魔刀
缅甸有个船主,常常骗走船夫的工钱。在航行途中,船主只管船夫的伙食,工钱要到航行完毕以后才
付。每到航行结束时,这个船主总要耍些花招,引诱船夫打赌,把他们的工钱骗光。
一天,有个受过骗的船夫对船主说:“我愿意跟你签订下一次航行合同。
”
“好极了。”贪心的船主很高兴。
到了船上,这个船夫拿出一把式样非常奇怪的刀,神秘地对大家说:“我父亲给了我这把魔
刀,让我在航行的路上用。”
“你的刀有什么用处?”其他船夫问。
“我不知道它有什么用处。”这个船夫回答,“反正它是魔刀。”
一路上,大家都拿
魔刀的事打趣这个船夫,但他似乎一点儿也不放在心上。这天,船正停泊在一个村子边,他又拿出那把刀来,这时刀突然从他手里滑出来,掉在了水里。“快下水去找吧!”船夫
们劝他说。可是他却借了一把刀,在船舷上刀掉下去的地方做了一个记号,说:“我已经做了记号,什么时候都可以下水去找。”
“你这个大傻瓜!”其他船夫说,“不多会儿咱们的船就要开了,你以为你那把
奇异的魔刀会在水底跟着船走吗?”“这我倒不知道。”这个船夫说,“我只知道我已经做了记号,什么时候都可以下水去取。”贪心的船主认为这是个天赐良机,就对船夫说:“你愿意跟我打赌吗?一会儿,我们要在离这儿不远的一个村子边停船。你要是在那儿跳下水去,能够找到你的刀,我就把我所有的船都给你。不过你要是找不到那把刀,你的工钱就没有了。”
“好吧,我就跟你打赌。”船夫回答说。
不久,船在村子边停下,船主叫船夫下水去找刀。船夫跳下水去,片刻就浮出水面,将那把魔刀举在手里挥舞着。
其他船夫同声说:“我们过去老是嘲笑你,现在我们向你道歉。你的刀真是一把魔刀。”
“这里面有鬼,这里面有鬼。”船主怒气冲冲地大声喊。
船夫说:“我不是早跟你说了吗,我的刀是一把魔刀,早晚可以找到的呀!”船主最后不得不把所有的船都给了那位船夫。
其实,船夫有两把式样完全相同的刀,一把丢在水里,另一把藏在衣服里,这哪里是什么魔刀呢?
【故事智慧】
第三章 计深谋远——惩恶扬善的民间百态 (3)
人人都知道“刻舟求剑”是愚蠢的行为。但是巧用这一方法,船夫狠狠惩戒了贪心的船主,真是大快人心。
聪明的农夫
印度尼西亚西部的苏门答腊岛上住着一个农夫。在他那块巴掌大的土地上长着一棵香蕉树。
一天,一个和尚、一个医生和一个高利贷者经过农夫的房前。高利贷者看见香蕉树,就
对同伴说:“我们有三个人,农夫是不敢阻止我们饱餐一顿香蕉的。”于是
,他们当着农夫的面,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农夫心痛极了,心想:他们三个人,我孤身一人,寡不敌众。可我怎能眼看着他们在我
的土地上横行霸道呢?于是他对三个不速之客说:“今天,我能见到上天的
仆人和著名的医生,真是太幸运了,但我奇怪的是,像高利贷者这样卑鄙透顶的人,怎么会
跟你们混在一起呢?他多么贪婪呀!你们刚摘一个香蕉,他已摘了五个,还都是熟透了的
。”
和尚和医生勃然大怒,齐声对高利贷者喊道:“你这馋鬼快滚开!可别等我们惩治你!”
高利贷者想:他们有三个人,我吵不过他们。于是他只好狼狈地走了。
过了一会儿,农夫又对医生说:“尊敬的先生,请别生我的气。我总觉得,凭你的医术是
不能治好病的。”
“你懂什么医术,大老粗!许多人都是我治好的。”
“可我认为,他们之所以能好,全凭佛祖保佑。”
医生生气地说:“和佛祖有什么相干?人是我治的,不是佛主治的!”
和尚生气了:“什么?你竟敢怀疑佛祖的神力?”
农夫对和尚说:“师父,他侮辱了佛祖,犯了滔天大罪!”和尚叫了起来:“你这
臭郎中马上给我滚开!”
医生想:他们有两个人,我吵不过他们。医生也只好离开了。这时,农夫对仍在吃香蕉的和尚
说:“你读过无数神圣的佛经,上面是不是说禁止侵占他人的财产?”
和尚说:“当然禁止喽。”
农夫紧接着说:“那么你为什么乱吃别人的香蕉呢?”
和尚还没来得及回答,农夫就抄起一根大棍,怒气冲冲地对他说:“按照你们神圣
的佛经办事,赶快上路吧,不然我就对你不客气了!”
和尚只得扔下香蕉,慌不择路地逃走了。
【故事智慧】
聪明的农夫采取各个击破的方法,利用三个人职业和信仰上的差异,巧妙地挑拨了他们的关系,保住了自己的香蕉。
瓜蒂寻瓜
西班牙有一个农民叫布斯卡,他在自家的菜园里种了不少南瓜。他的南瓜长得就好像大枕头一样,谁见了都冲布斯卡竖起大拇指。
一天夜里,有个小偷来到布斯卡的菜园里,偷走了40个最大的南瓜。
第二天清晨,布斯卡见自己辛苦栽种的南瓜被偷走了,心中十分难过。
他想:这么多的大南瓜,小偷一时半会儿也吃不完,他一定会运到集市上去卖。于是,布
斯卡就来到集市上,四处找寻自己的南瓜。
在集市的一角,有个小贩正在出售南瓜。布斯卡上前一看,这些南瓜正是从他的菜园里偷来的。
布斯卡严肃地对小贩说:“这些南瓜不是你的,是从我的菜园里偷来的,你应该把它们还给
我。”
小贩却说:“南瓜明明是我的,你见这些南瓜长得好,就想讹我是不是?”
两个人争得不可开交。
这时,警察赶了过来。听了双方的理由,警察也感到真假难辨,就把他们交给市场管理部门调查处理。
小贩怒不可遏地对布斯卡说:“如果你不能拿出证据证明这些南瓜是你的,我就要告你诬陷!”
布斯卡追问:“这些南瓜肯定是你的吗?”
小贩毫不迟疑地回答:“那当然!如果你能证明是你的,我甘愿受法律的惩罚
。”
布斯卡不再说话了,他解开一个布袋,从里面倒出一堆绿色的南瓜蒂。他说:“我的南
瓜被偷了,可南瓜蒂还长在瓜秧上,我的瓜蒂绝对能和这些南
瓜配起来。你们看,这个瓜蒂是这个瓜上的,这个瓜蒂和那个瓜配合得一点儿缝都没有……”
小贩的脸色变了,他无话可说了。
布斯卡找回了自己的南瓜,也讨回了公道。那个小贩——不,准确地说,应该是小偷—
—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故事智慧】
被偷走的瓜留下了瓜蒂,这些大小形状不同的瓜蒂就
是最好的证据,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甄别事物的特征,就能让它们本身成为自己最
得意的帮手。
十三郎脱险擒匪
北宋时,一个叫十三郎的小孩非常聪明。
一年正月十五元宵节,五岁的十三郎由家人领着去看花灯。由于人多,他与家人被挤散了,一个陌生人
把他扛在肩上就走。十三郎并没有害怕,他明白自己是被人拐走了。他担心自己帽子上的明珠被坏人抢走,就把帽子摘下来,揣在怀中。
十三郎被坏人扛着走了很远,忽然,他看见四五乘官轿,就大声喊道:“
救命!救命!”坏人吓得扔下十三郎逃跑了。十三郎因此而得救了。
宋神宗听说了十三郎的事,就召见了他,表扬他机智勇敢,但又惋惜地说:“可惜的是
,我们很难查出这个坏人!”十三郎回答说:“您要追查这个坏蛋,一点也不难。我早已在他的衣服上作了标记。”原来,十三郎摘下自己的帽子后,发现上边有妈妈为他避邪
用的绣针彩线,于是悄悄地在贼人衣领上缝上了一条线。宋神宗听了十分高兴,忙派人追查。官兵按着这条线索,很快就抓住了那个坏蛋。
【故事智慧】
聪明勇敢的十三郎临危不惧,灵活应用身边可利用的东西,在贼人身上留下了不易察觉的标记,而且抓住机会寻求救援。机智敏捷和善于抓住机遇都是十三郎能够脱险的关键所在。
华盛顿智擒小偷
华盛顿是美国第一任总统,美国现在的首都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华盛顿从小就聪慧过人,有一次,他家的一些东西被偷了。华盛顿几经思索,判定小偷就是村里的人。
一天晚上,村民们听说华盛顿要给他们讲神话故事,都聚集到了村头大树下。华盛顿是这样开头
的:“黄蜂是上帝的使者,它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能辨别人间的真伪、善恶。当月亮升
起来的时候,它受上帝的指使飞到人间……”人们正听得津津有味,他突然用右手往前一指,
高声喊道:“哎!小偷,他就是小偷!黄蜂正在他帽子上打转,就要落下来了!”
偷东西的人刚好在听故事的人群中,他做贼心虚,被吓得赶快伸出手,想把帽子上面的黄
蜂赶走。这下他可上了当,大伙儿当场把他捉了出来。
【故事智慧】
作为美国历史上最受人尊敬的总统之一,华盛顿从小就具备非凡的智慧,深谙心理战术。俗话说:“做贼心虚”,华盛顿正是抓住小偷的这一心理特点,使小偷自投罗网。
厨师边渡
两百多年前,日本还处在德川幕府的统治下。那时在京都,有位叫边渡的厨师,他烧的菜美味
可口,誉满京城。
一日,将军偶然听到部下说起边渡烧的菜可算是京都第一,他并不相信。第二天
,将军带领几个手下,亲自到边渡掌勺的饭馆去一探虚实。将军点名要边渡做菜。不一会儿,一道道香气诱人的菜端上来了。将军一尝,果然味道鲜美。他的手下个个都睁大了眼睛,口水直流,不过,没有将军的吩咐,谁也不敢动。
“吃吧,吃吧。”将军见他们那副馋样,不禁又好气又好笑。
不过,将军还有些不甘心,总得挑出点刺来,才能善罢甘休。他叫来店老板说:“本将军
对边渡烧的菜很满意。三天后,请他来将军府,我要宴请城中名流,让他掌勺。”
“是,是,小的一定转告边渡,让他准时到将军府,烧几道好菜,给老爷们助兴。”
将军一走,老板马上到厨房去把命令传达给边渡:“边渡啊,将军刚才亲自到咱们店来,要
你三天后一早上将军府做菜,这可是你的荣耀啊!”
边渡却并不这么认为,将军并非善类,上他那儿做菜,可得万分小心,万一惹
他不高兴,麻烦就大了。
第三天一大早,边渡准时来到了将军府。
边渡一进府就被管事领到了厨房。管事吩咐他:“今天由你掌勺。你可
得小心些,将军说了,只要今天来的达官贵人中有一位对你的菜不满意,他就要将你治罪。
不过,若大家一致称赞的话,将军定会重重有赏。”
果然,这件差事十分危险,边渡更加担心了。
这时,管事又指着一些厨师说:“他们是将军府的厨师,今天给你打下手。你可得好好干啊,这是你的荣耀!”
又是荣耀?边渡无可奈何地苦笑了一下。
那些将军府的厨师早就对边渡不服气了,虽说让他们打下手是将军的命令,但他
们脸上还是有一种愤愤然的神情。
边渡对厨师们毕恭毕敬地说:“今天要做许多菜,有劳各位了。请多多帮忙。”说罢,他鞠了一躬。
大家开始工作了,不久,厨师们凑在一起,不知在商议什么。
当边渡让人给他拿点醋做调料时,一个厨师把一个竹筒递给他。边渡一闻就觉得不对劲,里面盛
的是香油!他疑惑地问道:“你会不会拿错了?”
那人说道:“不会啊,醋明明就在里面,只不过,竹筒不够了,我们就把醋和香油倒在了一起。”
话音未落,其他厨师都大笑起来。
边渡知道他们是故意等着看好戏,其实,这也正是将军所希望的。将军知道府里的厨师
对边渡不服气,就故意让他们给边渡打下手,这样一来,他们一定会想办法捉弄边渡。
边渡稍一思索,向一位厨师要了一个塞子和一只碗。然后,他把竹筒塞紧,再把它倒过来,用
力一晃,由于油的密度比醋小得多,倒过来的竹筒下层是醋,上层是油。
众厨师都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边渡手中的竹筒,过了一会儿,边渡轻轻松开塞子,醋就慢慢地流到了碗中。
大家全都傻了眼,边渡不愧是轰动京都的名厨师啊!自愧不如的厨师们一下子散开了,老老实实干活去了。
最后,边渡烧的菜赢得了一致好评,将军的阴谋也没有得逞。
【故事智慧】
聪明的边渡利用逆向思维,从竹筒下面取出了醋。生活常识人人都懂,但能在关键时刻巧用常识为自己解围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拿破仑激将救人
拿破仑是一位军事天才,他不仅会带兵打仗,而且有突发事件时,他总能以出人意料的举动从容对待,这使他赢得了士兵们的敬重和好感。
有一次,拿破仑骑马到炮营视察,当他路过一片森林的时候,突然听到了呼救声。拿破仑连忙挥鞭策马,飞快地朝着呼救的方向赶去。呼救声来自一个湖泊。拿破仑来到湖边,看一名士兵正在湖水里挣扎,岸上的士兵们乱作一团,但没有一个人会游泳。拿破仑问道:“这是怎么回事?他不会游泳吗?”
第三章 计深谋远——惩恶扬善的民间百态 (4)
“他会游几下,想表演给我们看,谁知道他根本不行,没游几下就成了这个样子。”有人回答说。拿破仑想了一下,突然从侍卫手中要过一支枪,对水中的士兵命令说:“你还在湖水里折腾什么,赶快游回来!”
“报,报告,我已经不行了!”士兵一面挣扎,一面呛着水。“胡说!我说你行,你就行!”拿破仑举起了枪:“你如果再不回到岸上来,我就枪毙你!”
“你就是枪毙我也没有办法。”士兵认为拿破仑是在吓唬自己。这时候,拿破仑真的举起了枪,瞄准水面,“啪!啪!”子弹打在士兵的身旁,激起了层层浪花。士兵顿时吓得面色苍白,只见他猛地转过身体,扑通扑通地划着水,居然很快就游回了岸边。
保住了性命的士兵跪拜在地上说:“陛下,我差点儿被淹死了,你还要枪毙我!还好,子弹没有打中我。”拿破仑哈哈大笑:“傻瓜,如果我不拿枪吓你一下,你恐怕真的要在湖里淹死了。”
大家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拿破仑是用激将法救了他一命。
【故事智慧】
一个人在生死攸关的时刻,往往会爆发出连自己都意想不到的潜能。救人也需要运用智慧,拿破仑不愧为深谙心理学的军事家,在危急时刻巧妙地激起了士兵心中潜藏的能量,达到了救人的目的。
少妇智斗杀人犯
一天傍晚,在夜莺别墅的二楼窗口,站着一个女人,她神情呆滞,不时喃
喃自语:“怎么办?怎么办?”
她叫阿丽克斯,是这座别墅的女主人。几个月前,她同她现在的丈夫杰拉尔德?马可相识。
他看上去似乎真的爱上了她,向她求婚。她的朋友劝她说:“这个男人对你来说,完全
是个陌生人,你一点儿也不了解他。”但她还是接受了杰拉尔德的求婚,并很快结了婚。
谁知,今天下午她在帮丈夫收拾房间时,意外地发现丈夫写字台抽屉里收藏着一大叠剪报
。出于好奇,她打开剪报阅读了起来。这些全是七年前的英国报纸,报道一个叫查理斯?拉
迈特的罪
犯,他专门找有钱的女人结婚,然后设法杀死她们,将钱财据为己有。据说,大部分和他结
婚的女人,婚后不久便失踪了。然而,在法庭上他极力狡辩,法官也没有得到有
利的证据,只好凭一些小罪证将他关进了监狱。
三年后,拉迈特越狱逃跑了。从那以后,他一直逍遥法外。报纸还报道了
他的性格特征、他那专门迷惑女人的手腕,报上还有一位妇女描述拉迈特左手内腕处有一块伤疤
的文字和拉迈特的照片。
一阵惊恐袭上阿丽克斯的心头,她意识到,这个罪犯就是她丈夫。她丈夫的左手腕内侧正有
那样一块伤疤!顿时,她感觉整个房间旋转了起来。
一阵口哨声把阿丽克斯从呆滞的状态中拖了回来。她的丈夫回来了,他手上拿着一把铁锹!
阿丽克斯马上明白了,今天晚上……恐怕他要采取行动了……
她想逃出去,又怕引起丈夫的怀疑。于是,她连忙拿起电话,找她的好朋友狄克,请他
迅速赶来。
她放下电话,到厨房煮了一杯咖啡,端给丈夫,然后,平静地坐到椅子上。
杰拉尔德喝了一口咖啡,说:“这咖啡怎么这么苦?”
“这是我用新方法煮的,如果不喜欢,下次可以另煮。”
阿丽克斯故作镇定地拿起一件衣服缝了起来。杰拉尔德看了几页书,抬头看看钟,将书扔
到一边说:“八点半了,我们该到地窖里工作了。”
阿丽克斯一惊:“不,现在还早,到九点再去吧。”
“不,我的姑娘,八点半,这是我安排好的时间。走吧,阿丽克斯,我一分钟也不愿再拖了
。”
阿丽克斯看了他一眼。他的手微微抖动,眼睛闪着寒光,看样子,他马上就会动手了。果然,他走到她的身旁,一把抓住她
的肩膀,拉她站了起来。阿丽克斯大叫:“不,不!”
她绝望地尖叫着,竭力想挣脱他的手。此刻,她明白自己孤立无援,但又逃不出
去。
“杰拉尔德……你等等……我有件事要告诉你,向你忏悔……”
“忏悔?”他惊奇地说。
“是的,是向你忏悔。”她企图分散他的注意力。
一丝不快流露在他的脸上,他问:“是以前的情人吗?”
“不,是别的事。我想,你听了,一定会说,这是犯罪!”这时,她发现她的话已使他的注意力转移了过来。她马上有了勇气,人也镇静了下来。
“你最好坐下。”她平静地说。在镇静背后,她迅速地编造了一个故事,以便能吸引住他,直到朋友狄克赶到。
“我曾告诉你,”她慢慢地说着,“我当了十五年打字员,那并不是事实。在这期间有两个插曲。第一个是,我二十二岁时,和一个男人相识了。他虽然年纪很大,但很有钱。相识不久,我们便结了婚。我还劝他参加了人寿保险。”
她看见丈夫的脸上突然出现了一种好奇的神色,信心更足了。
“战争时期,我曾在一家医院工作。那时,在我手里经管不少稀有的毒药。”
毫无疑问,杰拉尔德已完全听入迷了。杀人犯往往对谋杀十分感兴趣。
“有一种毒药,只需一丁点儿便可致人于死地。当然,你对毒药也有所了解吧?”
她突然提出这个问题,是想试探一下他对毒药知道多少。如果他颇为精通,那她再往下说就
得小心一点儿了。
“不,”杰拉尔德说,“我对毒药知道得很少。”
“你也许听过天子仙碱这种毒药吧?那毒药刚开始发作时还可以从人体中查出,可一旦发
作之后,就再也无法从人体中查出了。我当时偷了一点儿这种药,藏在身边。”
她停了下来。“往下说呀!”杰拉尔德催促道。
“婚后,我对丈夫一直很好。他经常在邻居
前夸奖我,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我是个贤惠的妻子。每天晚上,我都亲自为他煮咖啡。有一天晚上,我们俩单独在一起,我悄悄地将毒药下在了咖啡中……”
阿丽克斯停住话头,悄悄瞟了一眼凝神细听的杰拉尔德。
“一切都很安宁,我悄悄注视着他,不一会儿,他开始咳嗽,然后说想呼吸新鲜空气。我打
开窗子,可他却无法从椅子上移动一步。不一会儿,他死了。”
“那么,人寿保险金是多少呢?”杰拉尔德问。
“大约两千英镑,可由于不小心,我把钱丢了。所以,我不得不重新到办公室
工作,但并不打算呆多久。不久,我又遇到一个男人。他比前一个男人年轻、漂亮,也有一
笔钱。我们悄悄
结了婚。他也参加了人寿保险。他一死,他的钱自然还是属于我。他
像前一个丈夫
一样,喜欢喝我亲手煮的咖啡。”阿丽克斯沉思片刻,笑了,接着又补充道:“我的
咖啡煮得很好。”
“那一次,我得了四千英镑。于是,我把钱存起来,直到现在,你知道……”
突然,她的话被打断了。杰拉尔德用发抖的手指着她,另一只手拼命抠自己的喉咙:
“咖啡,怪不得这杯咖啡……”她镇定地看着他。
“我明白了。怪不得这杯咖啡这么苦。你这魔鬼,你对我下毒了!”
他的手紧紧抓住扶椅,看样子就要起身扑上来了。阿丽克斯向后退了一步,仍镇定地注视着
他。
“是的。”她说,“我下毒了,现在毒性已发作。不过,我下的毒不多,你还不至于很快死去,只
会全身麻痹而已。等着吧,会有人来收拾你的。现在,你一步也别想离开椅子了。”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了脚步声,大门被撞开了。
狄克和警察冲进屋里,杰拉尔德像死猪一样躺在椅子上,已经被吓得不能动了。
【故事智慧】
面对穷凶极恶的杀人犯,阿丽克斯没有陷入恐慌之中,而是迅速地冷静下来,以其人之道,还
治其人之身,利用杀人犯的心理编造出一个吸引他的故事,成功地拖延了时间,终于让
杀人犯落入了法网。智慧即使在最柔弱的人手里,也能成为惩恶的利器。
江洋大盗反盗窃
盗窃汽车的犯罪分子一直是警方重点打击的对象。一般的做法是,逮捕他们并监禁起来。
可是,国外有一家警察局,却利用这些人做起了反盗窃的。有一回,他们抓住了一个专门
偷窃汽车的江洋大盗。经过审讯,他们了解到,这个人从18岁就开始盗窃汽车,他的技术十分熟练,一般的高级轿车,只需要一分钟就能盗走。警察局长觉得,可以充分利用他的盗窃技术来反盗窃工作。于是,局长让他担
任警察局的“汽车防盗技术指导”,并专门成立了一个技术小组,对汽车的防盗工作进行深入的研究。
果然,经过江洋大盗的指导而发明出来的汽车防盗设备,效果特别好。
【故事智慧】
用盗贼的技术服务于社会,化弊为利,使事物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这就是警察局长的智谋。
处变不惊驱毒蛇
这个故事发生在印度。一对英国官员夫妇举办了一个丰盛的
宴会,地点设在他们家宽敞的餐厅里。客人中有军官、政府官员及其夫人,还有一位美国自然学家。
午餐时,一位年轻女士同一位上校进行着热烈的讨论。这位女士的观点是如今的妇女已经有所进步,不再像以前那样,一见到老鼠就从椅子上跳起来。可上校却说:“不论碰到什么危险,妇女们总是会尖叫,并且惊慌失措。而男士们碰到相同情形时,却能用勇气控制自己,冷静对待。”
美国自然学家没有加入这次辩论,他只是默默地坐在一旁。忽然,他
发现女主人露出奇怪的表情,两眼直视前方,显得十分紧张。很快,她招手叫来一位
男仆,对其耳语了几语。仆人很快离开了房间。
除了自然学家,没有其他人注意到这一细节,当然他们也就没有注意到那位仆人把一碗牛奶放在门外的走廊上。
自然学家一惊。在印度,地上放一碗牛奶只代表一个意思,即引诱一条蛇。也就是说
,这间房子里肯定有一条蛇。他抬头看屋顶,那是蛇经常出没的地方,可那儿什么也没有;再看饭厅的四个角,也没有发现蛇;现在只剩下最后一个地方了,那就是坐满客人的餐桌下面。
自然学家的第一反应便是应该向后跳出去,同时警告其他人。但他转念一想,这样肯定会惊动桌
下的蛇,而受惊的蛇最容易咬人。于是他一动不动地向大家说了一段话:
“我想试一试在座诸位的控制力有多强。我从1数到300,这会花去5分钟,这段时间里
,谁都不能动一下,否则就罚他50个卢比。预备,开始……”
自然学家不紧不慢地数着数,餐桌上的人都像雕像似的一动不动。当数到288
时,他终于看见一条眼镜蛇向门外有牛奶的地方爬去。他飞快地跑过去,把通向走廊的门
猛地关上了。蛇被关在了外面。
“上校,事实证明了你的观点。”男主人叹道,“正是一个男人,刚才给我们做出了从
容镇定的榜样。”
“且慢,”自然学家说,然后转身朝向女主人:“温兹女士,你是怎么发现屋里有条蛇的呢?”
女主人脸上露出一抹浅浅的微笑:“因为它从我的脚背上爬了过去。”
【故事智慧】
镇静是一种处变不惊的大智慧,如果没有这种智慧,很难想像这个故事的结局会怎么样。正是这种大智慧,保证了主客的安全,使事情有了个圆满的结局。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