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智慧故事全集-启智弃愚——小寓言中的大智慧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第四章 启智弃愚——小寓言中的大智慧 (1)

    生活的玄机

    希腊神话中说:

    天神创造了人之后,不想将生活的秘密告诉人类,但又不知该把秘密藏在哪里,才不会被人类发现。

    一位神说:“把它埋在山底下。”

    天神说:“万一人们去开山掘地,就会发现的。”

    另一位神说:“那就把它藏在深海里好了。”

    天神说:“人类以后发展高科技,自然也有办法到海底去。”

    这时,有一位小神来到天神的面前说:“我想把生活的秘密放在人类

    的心灵深处。人类的天性只会向外追寻,从不会探索自己的心灵深处,这样人类就永远找不到它了。”

    诸神全部都点头同意小神的意见。于是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活了一辈子,仍然不能洞晓生

    活的秘密。

    【故事智慧】

    人类智慧中最大的缺陷是只会将眼光放在外部世界中,却忽略了对自己内心的拷问。生活的秘密只有在内心深处才能挖掘到,至高无上的智慧只有打开心灵之门才能找到。

    海格立斯和三个金苹果

    迈锡尼国王命令海格立斯到天边的圣园里去摘金苹果。圣园在世界的尽头

    ,也就是巨神阿特拉斯顶着天空的地方。

    巨神的四个女儿看管着圣园,园里的一棵树上结着累累的金苹果,一条百首巨龙日夜看守着

    。要想摘取金苹果,是很困难的。

    海格立斯日夜兼程,来到大海边。他在树林里砍下大树,做成小船,在波涛汹涌的大海里航

    行。在一个小岛上,他遇见了海神涅柔斯。海神被他不畏艰险的精神所感动,给他指引了道路。

    他又从小岛向南漂流,到达了利比亚海岸。

    利比亚国王安泰是个力大无穷的巨人。他早就听说了海格立斯的大名,所以一定要跟他比武。在格斗中

    ,海格立斯发现,安泰被打倒后,只要往地下一靠,就会获得更大的力量。于是,海

    格立斯把安泰举在空中,用他那具有神奇力量的双臂紧捏安泰。安泰终于认输了,摆了盛宴为

    海格立斯饯行。

    海格立斯穿过利比亚,越过非洲大沙漠,来到了大洋岸边。一只巨大的海碗漂到他的面前,他毫不

    犹豫地爬了进去。等他一觉醒来,海碗已把他送到了世界的尽头。

    他登上了岸,只见一个像大山那样高的巨人,双手托住蓝天。这巨人就是阿特拉

    斯。传说他由于参加反抗天神之王宙斯的战争,被罚在这儿顶着蓝天,已经站了一千年。

    他看见海格立斯,就用雷鸣般的声音问:“你是谁?来干什么?”

    “我是海格立斯!”海格立斯用跟巨人一样大的声音回答,“我要到圣园去采金苹果。”

    “嗬嗬,嗬嗬!”巨人笑道,“除我之外,没有人能采到金苹果,因为看管圣园的四个女神

    都是我的女儿。”

    海格立斯灵机一动,对巨人说:“如果我在这儿替你顶着天,你能帮我去采金苹果吗?”

    “这倒是个好主意!”巨人高兴地说,“我很快就回来。”

    于是,海格立斯爬到巨人身后一座高山上,让巨人把天举起来移到他肩头上。这时,天空

    颤抖了一下,星星和月亮都摇晃了起来。

    巨人伸伸懒腰,舒展了一下筋骨,笑着向大海走去。

    不知过了多久,巨人回来了,手里拿着三只金苹果。“我为你摘来了三只金苹果,

    你怎样报答我呢?”巨人狡黠地笑着说,“你在这儿替我扛着这沉重的天,让我到世界各地

    去走走,怎么样?”

    海格立斯一听急了,可是天还在他肩上压着。他灵机一动,对巨人说:“顶天挺好玩的,我很

    乐意。不过我用光肩膀扛着好疼,请你再把天举起来,让我垫上狮皮吧!”

    巨人不知是计,就把金苹果放在地上,又用劲把天顶了起来。

    海格立斯一脱身,立刻下了山,他拾起金苹果向巨人挥挥手说:“我们各有各的事情,谢谢

    你,再见了!”

    巨人知道上当了,十分后悔。他本想用三只金苹果换取自由,结果却仍然擎着天。

    【故事智慧】

    与天神比起来,人的力量微小如草芥,但人所具有的智慧却是人能战胜天神的无穷无尽的力量。

    羊尚炭灰肥皂

    有一次,古埃及法老胡夫举行盛大的国宴,厨工们忙得团团转。

    一名小厨工不慎将刚炼好的一盆羊油打翻在灶边,吓得他急忙用手把混有羊油的炭灰一

    把一把地捧起来扔到外边去。他扔完后洗手,手上竟出现滑溜溜、粘糊糊的东西,而且洗

    后的手特别干净。

    小厨工发现这个秘密后,便悄悄地把扔掉的羊油炭灰捡回来,供大家使用,结果每个厨工的

    手都洗得干干净净。

    后来,法老胡夫发现了这个秘密,盘问之下,小厨工如实道出了原委。法老胡夫试后赞不

    绝口。

    很快,这个发现便在埃及推广开来,并传到了罗马。

    在此基础上,人们研制出了肥皂。

    【故事智慧】

    一些不经意中获得的突

    破,往往能揭开发明创造的神秘面纱,“无心插柳柳成荫”,创造的机遇可能与你近在咫尺。

    盲人提灯走夜路

    某天晚上,一个盲人右手抱着一只水晶瓶,左手提着一个灯笼,在漆黑的山道上慢慢地行走

    。

    他的一个朋友刚好路过此地,见状感到很好笑:    “喂,老弟,你怎么做出这样

    可笑的事情来。你的双眼早已失去光明,何必还打灯笼呢?简直是多此一举。”

    “哦,亲爱的朋友,”盲人回答道,“没有灯笼别人可能会撞到我,那样就会撞碎我的水晶瓶

    ,我提着灯笼,其他路人就不会撞到我对我和其他路人都是有好处的。”

    朋友听了盲人的一番话,觉得很有道理,连忙向盲人道歉。

    【故事智慧】

    盲人提灯,貌似荒唐,却蕴含着一般人所体会不到的道理。换个角度看问题,就能为自己拓展出一片空间。那些看上去不那么中规中矩的事情,往往隐含着惊人的闪光智慧。

    最好的菜与最坏的菜

    著名的寓言作家伊索,他年轻时曾经当过奴隶。有一天,刻薄的主人要他准备最好的酒

    菜来款待一些哲学家。当菜端上来时,主人发现满桌都是各种动物的舌头。

    客人们议论纷纷,气急败坏的主人将伊索叫进来问道:“我不是叫你准备一桌最好的菜

    吗?”

    伊索谦恭有礼地回答:“在座的贵宾都是知识渊博的哲学家,需要靠舌头来讲述他们高

    深的学问。对于他们来说,我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比舌头更好的东西了。”

    哲学家们听了他的话都开怀大笑。第二天,主人又要伊索准备一桌最不好的菜,招待别的

    客人。宴会开始后,端上来的还是舌头,主人不禁火冒三丈,气冲冲地

    质问伊索:“你昨天还说舌头是最好的菜,怎么这会儿又变成最不好的菜了?”

    伊索镇定地回答:“祸从口出,舌头会为我们带来不幸,所以它也是最不好的东西。”

    【故事智慧】

    伊索运用貌似自相矛盾的逻辑,解决了刁钻的难题。这是一种创新思维,没有创新思维,就很难超越障碍,在生活中也是寸步难行。

    占星师的死期

    法国国王路易十一酷爱占星学,他在宫廷里养了几个占星师,其中一个的预言尤其灵验。

    一天,这名占星师预言一名贵妇将在三日内死亡。大家开始不以为然,但贵

    妇真的在三日内死亡了。大家都十分震惊,路易也吓坏了。他想,占星师的法力太高深了,这已经威胁到了路易本人,因此他决定处死占星师。

    于是,路易召见占星师,并提前告诉埋伏着的士兵们,只要一接收到他发出的暗号,就冲出来抓住占星师,用剑把他刺死。

    在发出暗号之前,国王决定问占星师最后一个问题:“你自诩能够看

    清别人的命运,但你知道自己的命运如何吗?告诉我,你能活多久?”占星师稍稍思考了一

    下说:“我会在您驾崩前三天去世。”

    听了这番话,路易放弃了杀死占星师的念头。占星师不但保住了性命,还得到了国王的全

    力保护。国王聘请高明的宫廷医生照顾他,    占星师一生享尽了安康和奢华的生活。

    最后占星师甚至比路易还多活了好几年,虽然这与他的预言不符,但是他却用自己的智慧驾驭了他人,延长了自己的生命。

    【故事智慧】

    善于思考的大脑就像一个熔炉,越在危急时刻就越能熔炼出智慧的黄金。

    等待酬金提高

    从前,有一位富翁家的狗跑丢了,于是富翁在当地报纸上登了一则启事:有狗丢

    失,归还者,付酬金1万元。并附有小狗的一张彩照。

    启事刊出后,送狗者络绎不绝,但送来的狗都不是富翁家的。富翁觉得可能是捡到狗的人嫌给

    的钱少,于是把酬金改为2万元。

    一个乞丐在报摊上看到了这则启事,他立即跑回他住的窑洞,因为几天前他在公园捡到了一只狗,现在狗就在他住的窑洞里拴着。这正是富翁家的狗。

    乞丐第二天一大早就抱着狗出了门,准备去领2万元酬金。当他经过一个小报摊的时候,无

    意中又看到了那则启事,而酬金已变成了3万元。

    乞丐又返回了窑洞。第四天,酬金果然又涨了。

    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乞丐天天浏览报纸的广告栏。当酬金涨到使全城的市民都感到

    惊讶时,乞丐决定把狗交还给富翁。可是狗已经死了,因为它在富翁家吃的都是鲜牛奶和

    烧牛肉,对于乞丐从垃圾桶里捡来的食物根本受不了。

    【故事智慧】

    没有人能预知未来,所以应该“该出手时就出手”,否则很可能会错失良机,徒留悔恨。

    金子?大蒜?葱

    有一位商人带着两袋大蒜,骑着骆驼,一路跋涉到了遥远的阿拉伯。那里的人们从没

    见过大蒜,更想不到世界上还有如此美味的东西,因此,他们用当地最热情的方式款待了这

    位商人,临别还赠予他两袋金子作为酬谢。

    另一位商人听说了这件事后,不禁十分动心。他想:大葱的味道不也很好么?于是他带着

    葱来到了阿拉伯。那里的人们同样没有见过大葱,而且觉得大葱比大蒜的味道还要

    好!他们更加热情地款待了商人,并且一致认为,用金子远不能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因此他们决定赠予商人两袋大蒜!

    【故事智慧】

    要想取得成功,就要依靠自己的智慧,东施效颦者则只能成为成功的旁观者。成功只会垂青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葡萄园里的宝藏

    在地中海的一个岛国里,农民们都致力于种植葡萄。有一个勤劳的农夫,他每天都勤勤恳

    恳地在葡萄园里劳动,他种出的葡萄酿的酒是最甜美的,他的葡萄园因此远近闻名。

    第四章 启智弃愚——小寓言中的大智慧 (2)

    可是勤劳的农夫有一块心病,那就是他有四个不成器的孩子。他们非常懒惰,无论农夫怎么教育,总是不肯劳动。由于他们不愁吃喝,因此养成好吃懒做的习惯。又因为兄弟人多,该干活的时候,他们总是相互推诿。

    终于,农夫老得干不动农活了。他病倒在床上,怎么也起不来。眼看着他苦心经营的葡萄园就这样一天天荒芜了。

    农夫知道自己不久就要离开人世了,他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如何使儿子们明白劳动致富的道理呢?焦虑更加重了他的病情。

    这一天,农夫的一位好友来看望他,这位朋友给农夫出了一个好主意。

    第二天,农夫把四个儿子叫到床前,对他们说:“我不久就要死了,我必须告诉你们一个

    秘密。在我们家的葡萄园里,我埋着几箱财宝,它就埋在……”话还没说完,农夫就咽气了。

    办完了父亲的丧事,四个儿子就开始到葡萄园里寻找财宝。

    由于农夫病倒多日,葡萄园已经杂草丛生了。为了寻找财宝,儿子们带着工具出发了

    。

    大儿子拿着铁锹,由园中心开始挖,杂草都除掉了,土翻得很深,地也翻松了,可

    是什么也没找到。

    二儿子牵着一头牛,套上犁,把整个园子从头到尾犁了一遍,结果同样一无所获。

    三儿子扛上锄头,在园的四角挖掘,挖得极深,结果把泉眼给打出来了,清澈的泉水

    滋润了整个葡萄园。那些即将干枯的葡萄藤又开始变绿。可是三儿子也没找到财宝。

    四儿子也出动了,他既用铁锄又用铁铲,但还是一无所获。

    四个儿子虽然没有挖到财宝,但把葡萄园里的土地翻得又松软又平整,加上三儿子打出的几个泉眼,园里的葡萄茁

    壮成长,比往年的收成还要好。

    葡萄成熟了,四个儿子把葡萄运到城里去卖,路上遇见了农夫的那位朋友。他看到满车的葡萄,感到特别欣慰,并告诉农夫的四个儿子说:“其实,农夫并没有在园子里埋什么财宝,财宝来自于勤劳的双手。”

    四个儿子终于明白了父亲的苦心。

    【故事智慧】

    习惯决定命运,如果农夫没有想办法改变儿子们的懒惰,而是任其发展,那么农夫

    的儿子们仍然会一事无成。这个故事的结局饶有趣味,四个儿子虽然没找到宝藏,却获得了比往年收成还好的葡萄,最终也懂得了父亲的良苦用心:拥有勤劳的双手就等于拥有无穷的宝藏。

    挑水与挖井

    有两个和尚住在相邻两座山上的庙里。两山之间有一条溪,两个和尚每天都会在同一

    时间下山去溪边挑水。久而久之,他们便成了好朋友。就这样,不知不觉已经过了五年。

    突然有一天,左边山上的和尚没有下山挑水,右边那座山的和尚心想:“他大概睡过头了

    。”便不以为意。哪知一个月过去了,左边那座山的和尚还是没有下山挑水。右边那座山的和尚想:“我的朋

    友可能生病了,我要过去拜访他,看看能不能帮上什么忙。”

    等他到达左边山上的庙前,看到他的老友后,他大吃一惊。因为他的老友正在庙前打太极

    拳,一点儿也不像一个月没喝水的人。他好奇地问:“你已经一个月没有下山挑水了,难道你

    可以不用喝水吗?”左边那座山的和尚说:    “来来来,我带你去看。”于是,他带着右边

    山上的和尚走到庙的后院,指着一口井说:“这五年来,我每天做完早课后,都会抽空挖

    这口井。如今,我终于挖出了水,就不必再下山挑水了。”

    【故事智慧】

    “妨碍人们创新的最大障碍,并

    不是未知的东西,而是已知的东西。”凡事多想一步,当别人挑水喝的时候,你已开始挖井,那么,你必然能创造出别人所无法企及的功绩。

    铁匠教子

    从前,在泰国的曼谷,住着一位老铁匠,他精湛的手艺闻名遐迩。

    老铁匠的儿子十分好吃懒做,每次父亲劝他学手艺,他总是找借口推辞。更糟的是,他还结交了一群酒肉朋友,天天泡在酒馆赌场里。

    老铁匠为了儿子的事,真是伤透了脑筋,操透了心。

    一天晚上,儿子又在外面喝得酩酊大醉,跌跌撞撞地推开家门。

    老铁匠生气地说:

    “你看看你,这副德性!你可给我听好了,从明天开始,你要自己赚钱养活自己。至于怎样赚钱

    ,随你!只要不偷,不抢,不违法,不昧着良心就行了。”

    儿子的酒忽然醒了大半:“啊?要我自己赚钱?可我什么活也不会干,这哪成呢?”

    老铁匠斩钉截铁地说:“我可不管。你要花天酒地也行,不过,我可没那么多闲钱供你挥霍

    !”

    儿子脾气也不小:“哼,这有什么了不起的,顶多去做苦力。”

    第二天一早,儿子准备出门找活干了。但他从没干过正经活,赚钱谈何容易?这时,

    母亲来了,她悄悄地塞给儿子一个铜板,说:“儿子,你要是觉得太辛苦的话,就别干了

    ,出去找个地方过一天,晚上回来,把它交给你爹,就说是你自己挣来的。”

    这正中儿子的下怀。于是,他去找朋友混了一天。晚上,他装出一副精疲力竭的样子回家,把铜板交给父亲。

    老铁匠接过铜板,看也没看,就把它扔进烧得正旺的炉火里。儿子呆住了,可他并不敢

    说什么,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枚铜板落入火中……

    老铁匠冷冷地说道:“我知道,这枚铜板并不是你自己赚的。哼,早料到你

    没用,却想不到,你还这么没骨气。”

    儿子愣住了,父亲怎么会知道的呢?

    夜里,儿子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想着父亲的话和自己平时的所作所为,他暗下决心,要自己去赚些钱来让父亲瞧瞧。

    第二天,他早早地起来,又准备出门了。母亲送他到门口,说:“你父亲太精明了,这回,一切都只能靠你自己了。”

    儿子坚定地说:“您放心吧。这次,我一定老老实实地干活,赚钱回来。”

    这一次,过了三天儿子才回来,而且,还带着满脸的倦容。

    老铁匠看着浑身像散了架似的儿子,问道:“这三天里,你可曾赚了钱?”

    “瞧,都在这儿了。”儿子像宝贝似的捧上三枚铜板。

    “嗯。”老铁匠点点头,接了过来,又把它们投入了炉火。

    “不!”儿子发疯似的跳了起来,冲向炉子,可是已经晚了……

    他绝望地冲着父亲喊道:“你知道吗?为了它们,我流了多少汗。这三天里,我在饭店里没

    日没夜地劈柴、挑水、洗碗;在木器店里锯木头;甚至……甚至,我还去另一家铁匠铺帮人家打铁。现在可好,全被你扔进了火里!”

    老铁匠拍着儿子的肩,说道:“现在你明白赚钱有多辛苦了吧。上次,我把钱扔进火里,你吭都不吭一声,我就知道,那钱不是你自己赚的,否则,辛辛苦苦挣的血汗钱,哪会任人糟蹋?

    儿子明白了父亲的用意。从此,他改掉了坏毛病,成为一个勤劳的手艺人。

    【故事智慧】

    父亲用把钱扔到火里烧掉的办法来告诉好吃懒做的儿子:人只有对自己辛苦挣到的

    东西才会珍惜。不劳而获的所得最终会被挥霍掉,流自己的汗,用自己的双手挣来的财富才会被珍视。

    钻石就在自己的花园里

    印度流传着一则关于农夫阿利?哈费特的故事。

    一天,一位老者拜访阿利?哈费特,并对他说:“倘若您能得到拇指大的钻石,就能买下附近全

    部的土地;倘若能得到钻石矿,还能够让您的儿子坐上王位。”

    钻石的价值深深地印在了阿利?哈费特的心里,他请老者指教在哪里能够找到钻石。老者告诉他:“您在很高很高的山里寻找淌着白沙的河。倘若能够找到,白沙里一定埋着钻石。”

    于是,阿利?哈费特变卖了田地,让家人寄宿在街坊家里,自己出去寻找钻石。

    但他始终没有找到宝藏,失望地在西班牙投海死了。

    可是,故事并没有结束。

    一天,买了阿利?哈费特房子的人,把骆驼牵进后院,想让骆驼到后院的小河里喝水。这时他突然发现河里沙中有块发光的东西。他从沙里挖出一块闪闪发光的石头,带回家放在炉架上。

    过了些时候,那位老者又来拜访这户人家,一进门就发现炉架上那块闪着光的石头,他惊奇地嚷道:

    “这是钻石!阿利?哈费特回来了!”

    “不!他还没有回来。这块石头是在后院小河里发现的。”新房主答道。

    后来,新房主又从这块土地上挖掘出了许多钻石。献给维多利亚女王的那块有名的钻石也是出自那里的。

    【故事智慧】

    财富在哪里?与其跋山涉水地奔波,不如发掘已有的资源,将它转化

    为财富。以“近贵远贱”的世俗观点看待事物,放弃眼前的东西,为缥缈的镜花水月操

    劳,注定只是徒劳。

    释迦牟尼的劝解

    传说曾有一位母亲,因失去了心爱的儿子而悲痛欲绝,她向释迦牟尼苦苦哀求:“用您无边

    的法力救活我的儿子吧!”释迦牟尼答道:“那必须有个条件:先到从未举行过葬礼的人家

    那里取来香火。”这位母亲不禁转悲为喜,赶紧去寻觅。

    可是,那位母亲所到的每一家都死过人,举行过葬礼,最后她只能空手而归。这时释迦牟尼说:“现在你明白了吗?任何人都有失去亲人的遭遇,都尝过生死离别的悲恸……”

    【故事智慧】

    生死自有天命。面对失去儿子极度悲伤的母亲,释迦牟尼让她“到未举行过葬礼的人家那里取来香火”,从而让这位母亲领悟:人人都免不了一死,每个家庭都遭受过丧失亲人的悲痛。

    在面对不幸时,我们并不是孤单的,有很多人和我们一样,也承受着忧伤和不幸。

    国王和牧童

    从前,有个国王总是爱向别人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而那些问题连最聪明的大臣也回答

    不了。这一天,国王和一些大臣到草原上去玩,看见有

    个牧童在放羊。

    国王就把牧童叫了过来,问:“我有三个问题,你能回答吗?”

    牧童说:“您问吧,我什么问题都能回答。”

    国王问:“第一个问题——海里有多少滴水?”

    牧童回答:“陛下,这可真是个难题。不过,您得把所有的河流都堵起来,免得海再继续变大。到那时候,我再替您数吧。”

    “很妙!”国王开心地说:“第二个问题——天上有多少星星?”

    牧童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三包细小的花籽,把它们全都撒在了草地上,说:“天上的星

    星和这地上的草籽一样多,您自己慢慢数吧!”

    “好极了。”国王满意地点点头,接着又说,“还有最后一个问题——现在你一定得告

    诉我,永恒包含多少个瞬间?”

    牧童连想都没想就回答说:“陛下,地球的尽头有一座钻石山,高要走一小时,深要走一小

    第四章 启智弃愚——小寓言中的大智慧 (3)

    时,宽要走一小时。每隔一百年,就有一只鸟飞到山上磨嘴巴。等到整座山磨平了的时候,

    永恒所包含的第一个瞬间就过去了。陛下,我们为什么不一道等下去,也好数一数永恒中所

    包含多少瞬间呢?”

    国王哈哈大笑,夸赞道:“连我的大臣们都不如你聪明啊!”

    【故事智慧】

    牧童对国王的三个问题都做出了巧妙的回答。国王的问题实际上都是不能给出确定

    答案的,海在变化,星星无数,永恒也有无限个瞬间,牧童的回答就妙在也同样是“虚

    ”的,把问题又归还到了国王那里,使他无话可说。这种应变方式,能够很快地

    化被动为主动,将烫手的山芋扔给别人。

    小老鼠滚出的铜钱

    古时候,当梵授王在波罗奈治理国家的时候,那里有个青年商人,他聪明睿智,具有天生的经营

    本领。

    有一天,他在大街上捡到一只老鼠,便决定用它为资本做点买卖。他把老鼠送到一家药店

    ,得到了一枚铜钱。他用这枚铜钱买了一点糖浆,又用一只水罐盛满一罐水。他看见一群制作

    花环的花匠从树林里采花回来,便用勺子盛水给花匠们喝,每勺里搁一点糖浆。花匠们喝了水

    ,便每人送给他一束鲜花。他卖掉这些鲜花,第二天又带着糖浆和水罐到花圃去。花匠

    临走时,又送给他一些鲜花。他用这样的方法,不久便积聚了8个铜币。

    有一天,风雨交加,御花园里满地都是狂风吹落的枯枝败叶,园丁不知道怎么清除它们。

    商人对园丁说:“如果这些断枝落叶全归我,我可以把它们打扫干净。”园丁同

    意了。”

    这个商人走到一群玩耍的儿童中间,分给他们一些糖果,他们帮他把断枝落叶堆在御花园门口。这时,皇家陶工为了烧制餐具,正在寻找柴火,看到御花园门口的柴火,就从商人手里买下运走了。这天,他通过卖柴火得到了16个铜币和水罐等餐具。

    商人现在已经有24个铜币了,他心中又有了一个主意。他在离城不远的地方,放置了一个水

    缸,供给500个割草工饮水。割草工说:“朋友,你待我们太好了,我们能为你做点

    什么呢?”“等我需要的时候,再请你们帮忙吧!”商人说。之后他四处游荡,结识了一个陆路商人和

    一个水路商人。

    陆路商人告诉他:“明天有个马贩子要带500匹马进城来。”听了陆路商人的话,他对割草工

    们说:“今天请你们每人给我一捆草,而且,在我的草没有卖掉之前,你们不要卖自己的草

    ,行吗?”他们同意了。马贩子来后,走遍全城,

    也找不到饲料,只得出1 000个铜币买下商人的500捆草。

    几天后,水路商人告诉他:“有条大船进港了。”他花了几个铜币,

    雇了一辆备有侍从的车子,十分体面地来到港口,以他的指环做抵押,订下了全船货物

    ,然后在附近搭了个帐篷,坐在里边,吩咐侍从道:“当商人们前来求见时,你们要通报三

    次。”

    大约有100个波罗奈商人听说商船抵达,都前来购货,但得到的回答是:“没你们的份了,全

    船货物都包给一个大商人了。”听了这话,商人们只得到青年商人那里去。侍从按照事先的吩咐,

    通报了三次,才让商人们进入帐篷。100个商人每人出了1 000枚铜币,取得了船上货物的购买权。

    这个年轻商人以一只老鼠为本钱,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富商。

    【故事智慧】

    一只老鼠只能换一枚铜钱,而这枚铜钱滚动起来,最后竟创造出了千万资

    产。日常生活中,一些人的思维跨度总是很大,能够海阔天空地想方法;而另一些人

    则只能在事物本身的框框内绕来绕去,思路总是打不开,对于这些人来说,老鼠永远只是老鼠。

    聪明的王后

    很久以前,古波斯有个国王年纪已经很大了。他只有一个宝贝儿子。王子

    明过人,生得又十分英俊、潇洒,许多大臣都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王子。但是,王子嫌这些名

    门闺秀太娇气,太愚笨,一个也看不上。为此,老国王很是忧愁。

    一天,王子对父亲说:“父王,我想到市场上逛逛,可以吗?”

    “去吧,你想做什么都随你的便,遇到了合适的姑娘,可不要放过。”

    王子来到市场,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脑子里闪现出一个念头:试一试这些人的智慧。他站

    在市场中央,向人们高声宣布:“臣民们,今天我出两个谜语,猜着了,有赏;要是没有一

    个人能猜着,以后大家就别想做买卖了!”沸腾的市场顿时平静了下来,人们静静地听着王

    子的谜语。

    时间过去了一顿饭工夫,没有一个人能够猜出来。王子得意地笑了笑说:“既然没有人能够猜出,那就散摊吧。”人们只得怏怏地离去了。

    一个贫穷的农夫回到家里,不断地叹息,他的女儿忍不住问道:“爸爸,

    你有什么心事?怎么这样不高兴啊!”

    “孩子呀,”农夫愁眉不展地对女儿说,“今天王子到市场上来了,他宣布了两条谜语,说要是猜不出来,就别想再做买卖了。唉,不做买卖我们可怎么活呀!”

    “王子让你们猜什么呢?”女儿问。

    “他让我们猜:早晨走路用四条腿,中午走路用两条腿,晚上用三条腿,打一生物。”

    女儿想了想回答说:“这很容易,爸爸。这个谜语说的是‘人’。”

    “何以见得?”农夫问。

    “人的生命之晨——幼年的时候,是用双手和双脚在地上爬;长大以后,用两条腿走路;到

    了晚年,就要拄一根拐杖了。这不就是‘人’吗?”

    “好闺女,真聪明!”接着,农夫又讲出了第二个谜语:“什么树上长十二个杈?每个杈上长

    三十片叶?”

    “这个也很容易猜,爸爸。”女儿回答,“那棵‘树’说的是‘年’,一年有十二个月,每

    个月有三十天。”

    农夫高兴地点了点头。

    一周过去了,又逢集日,王子再次来到了市场。他问道:“今天你们猜到了吗?”

    农夫上前回了话,他说:“猜到了,殿下。您的第一个谜语是‘人’;第二个是‘年’、‘

    月’、‘日’。”

    王子很高兴,把一大把金币赏给他,并说:“我要到您家做客,行吗?”

    农夫受宠若惊,连声答道:“欢迎您,殿下!”

    农夫的女儿见爸爸和一个年轻英俊的青年在一起,她立刻猜出了他就是那个出谜语的王子。王子刚一迈进门槛,农夫的女儿就对王子

    说:“欢迎光临!”

    王子看了她一眼,问:“家里都有谁?都在做什么?”

    农夫的女儿说:“奶奶出门去了,去看一个从未见过面的人;弟弟正在用水冲水;我常呆在

    两墙之间。”

    王子不禁暗暗吃了一惊,他没想到这农家之女竟如此聪明。于是,又细细地打量了她一番

    ,见她身材苗条娇小,充满了青春的活力和劳动者的健美。姑娘被他看得有点儿不好意思,

    慢慢低下了头。

    “你说‘奶奶去看一个她从未见过面的人’,我想她一定是个接生婆;你说‘弟弟用水冲

    水’,那他一定是浇园子去了;至于你‘在两堵墙之间’,说明你在家织布。因为你身后

    有堵墙,面前是架织布机。”

    姑娘见王子果然不俗,也打心眼儿里佩服。

    夜幕降临了,全家人都回来了。为了招待贵客,农夫杀了一只鸡,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

    当鸡端上来的时候,王子很有礼貌地站起来,说:“让我来分这只鸡!”

    他把鸡头分给了农夫,翅膀分给了姑娘,鸡大腿给了小男孩,鸡胸脯给了奶奶,轮到自己

    ,只留两只鸡爪。聪明的姑娘领会了王子分鸡的意思,多么聪明而善良的人哪!她的心房淌进了一股暖流。

    王子告辞之前,深情地望着姑娘问:“你对刚才分鸡有什么想法?”

    姑娘莞尔一笑,说:“因为我爸爸是一家之首,所以会分得鸡头;奶奶是一家的主心骨,所

    得了鸡胸脯;弟弟将来是家里的依靠和台柱,所以分得了鸡大腿;而我……”说到这里,姑

    娘的脸不由得涨红了,“因为我迟早要飞的,所以才分了鸡翅膀。”

    “那么,我呢?”王子意味深长地问道。

    “您是客人。来,靠的是双脚走来;走,您也靠双脚离去。所以,您才留下鸡爪子。…

    …以后,您还来吗?”姑娘说完,低下了头。

    “来,我一定来!”王子深深地被姑娘的聪明和美丽所打动。多年来,他一直寻觅的意中人不就在眼前吗?他忘情地抓住她的手,说:“你愿意做我的新娘吗?”

    姑娘又惊又喜,但很快就推开了王子的手:“这不可能!您是尊贵的王子,而我是贫女……

    ”

    “不!”王子说,“我一定要娶你!”

    第二天,王子对父王说:“您让我找的那个意中人,现在已经找到了。”国王听了很

    高兴,立刻问道:“她是谁?”

    “农夫的女儿。”

    “什么,农夫的女儿?这简直是奇耻大辱,有失国体!不行!”国王很气愤。

    “如果您不答应,我就一生不娶!”王子的态度十分坚决。

    国王最后只得让步。

    王子当天就来到了农夫的家里,他送给未婚妻一份丰厚的礼物,同时也郑重地向她提出了

    一个奇怪的要求:“你要记住!如果有一天,你的智慧超过了我。那一天就是我们分道扬镳

    的日子。”

    “一切听从您的安排。”姑娘平静地说。

    在婚礼前夕,姑娘派人找来一位巧木匠,订做了一口大箱子,有一人多长,箱盖上钻了几十

    个小孔,就像美丽的图案。她用彩色的绸缎给箱子做了衬里,把妆奁整整齐齐地放到里面,

    之后把它抬进了洞房。

    几年过去了,王子和她一直相亲相爱,在王宫里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老国王去世以后,王

    子就继承了王位。

    有一天,年轻的国王在宫殿里审理一个案件:有两个女子抱着一个孩子在公堂上争执不下。

    国王被闹得束手无策。这件事惊动了王后,她问侍从发生了什么事?侍从回答道:“两

    个女人在争一个孩子,她们都说孩子是自己的。”

    王后想了片刻说:“你去告诉陛下,让他拿一把刀子,把孩子劈开分给她们。”

    侍从转身要走,王后叫住他,嘱咐道:“不要告诉陛下这是我给你出的主意。”

    侍从跑到殿上,把判案的办法告诉了国王,国王点了点头,转身对大臣说:“拿一把刀

    子来,把孩子劈开分给她们吧!”

    “啊,国王陛下,您的判决多么公正!”一个女人这样说道。

    “不!”另一个女人哭着喊道,“请不要把孩子杀死!孩子死了,我也不想活了!”她声

    泪俱下,泣不成声。

    国王立刻把孩子判给了哭泣的女人,说道:“不愿意让孩子死的,才是他的母亲。”

    争夺别人孩子的女人受到了惩罚,而国王也隐约猜到了给侍从出主意的人是谁。

    第四章 启智弃愚——小寓言中的大智慧 (4)

    退朝以后,国王的心情很沉重。他终于认识到了自己并非天下第一聪明的人。“如果有一

    天,你的智慧超过了我,那一天就是我们分道扬镳的日子。”国王痛苦地想起他以前对王后说

    的话。

    “我是一国之君,岂能食言!”国王横下心来对王后说:

    “你还记得在我们订婚时订下的协议吗?”“记得,陛下。”王后的语气很平静。

    “那你离开这里吧!”国王强忍住眼泪。

    “陛下,请您恩准我们在一起吃最后一次午餐,然后我就离去。”

    国王同意了她的请求,并慷慨地补充道:“宫里的东西,凡是你心爱的都可以带走。”

    王后亲手准备了菜肴,趁国王不注意时在里面放上了麻药,然后把菜端到国王面前。

    国王毫无戒心,吃完便昏睡过去。王后把他扶起来,让他躺在那只出嫁带来的箱子里,小心

    翼翼地把箱盖盖好,然后把随从叫到跟前,宣布她要回家省亲。

    一进娘家门,王后立刻打开箱盖,把丈夫移到床上,耐心地等待他苏醒。

    直到傍晚,国王才睁开眼睛,他惊奇地问道:“我是在哪儿?是谁把我带到这儿的?”

    王后回答说:“是我。”

    “这是怎么回事?”

    王后面带微笑地答道:“陛下,您还记得么?您对我说:‘王宫里的东西,凡是你心爱的都可

    以带走。’可是宫中没有任何东西比您更令我珍爱,所以,我就用箱子把您运出来了。”

    从此国王和王后更加心心相印,他们回到王宫过着幸福的生活,一直到去世的那一天。

    【故事智慧】

    王后用自己的智慧赢得了国王的爱,使自己和心爱

    的国王能够幸福地长相厮守。如何更好地与心爱之人厮守,也是智慧的一门必修课呀!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有一位国王喜爱打猎。有一次,在追捕猎物时,不幸弄断了一节食指。国王忍着剧痛,立即

    召来智慧大臣,询问他对意外断指的看法。智慧大臣轻松地对国王说,这是一件好事,并

    请国王多往积极的方面去想。

    国王听了这话,非常气愤,认为智慧大臣是在幸灾乐祸,于是把他关进了监狱。

    待断指伤口愈合之后,国王又兴冲冲地四处打猎,不料竟中了丛林里野人

    的埋伏,被活捉了。

    按照野人的惯例,必须将活捉这队人马的首领献祭给他们的神。献祭仪式刚刚开始

    ,巫师发现国王断了一截食指,而按照他们部族的习俗,献祭不完整的祭品给天神,是会遭

    天谴的。野人连忙把国王解下祭坛,将他赶走,又抓了另外一位大臣来献祭。

    国王狼狈不堪地逃回朝中,暗暗地庆幸自己大难不死。这时,他忽然想起智慧大臣所说的

    ,断指确实是一件好事,便立刻把智慧大臣从牢里放了出来,并向他道歉。

    智慧大臣笑着原谅了国王,并说这一切都是好事。国王不服气

    地问道:“说我断指是好事,如今我能接受了;但我把你关进牢里受

    苦,难道也是好事吗?”

    智慧大臣笑着回答:“臣在牢中,当然是好事。今天我若不是在牢中,陪陛下出猎的大臣会是谁呢?”

    【故事智慧】

    这个故事和“塞翁失马”的典故如出一辙,“失之东隅,得之桑榆”,坏事未必会带来坏的结果,好事也有潜伏的危机

    ,得亦不喜,失亦不忧,才是人生的大智慧。

    反其道而“说”之

    小狐狸一家搬进了一座新房子。新房子很漂亮,红红的顶,白白的墙,门前有个小花园,四周围着一圈绿色的铁栅栏。旁边还住着羚羊爷爷和花鹿大婶等几家邻居。

    一天放学后,小狐狸回到家里,正在写作业,忽然听到外面“当当当当”一阵乱响,好像有谁在用力敲铁栅栏。

    小狐狸打开窗户一看,原来是小野猪、小犀牛和小狗熊三个淘气鬼。他们各自挥动着一根木

    棒,使劲地敲击着铁栅栏,边敲边笑,似乎从中得到了极大的乐趣和满足。

    “孩子们,”花鹿大婶实在忍不住了,走出家门说,“你们小点声行吗?我的小女儿刚睡着

    就被吵醒了……”

    “就不!”他们敲得更起劲了。

    第二天,还是这个时候,小野猪、小犀牛和小狗熊又来了,拼命敲击着铁栅栏。

    “你们怎么这么不听话!”羚羊爷爷发怒了,“再不回家去,我可要告诉你们老师了!”

    “就不,就不回家!”小狗熊说。

    “不怕,告诉校长也不怕!”小犀牛喊。

    “我们偏要敲,天天都来敲!”小野猪更来劲了。

    花鹿大婶和羚羊爷爷叹着气,摇着头,把门窗关得紧紧的。

    小狐狸蹦着跳着出来了。他跑到他们身边,很有礼貌地说:“你们好!”

    “怎么,要打架吗?你根本不是我们的对手!”

    “不,”小狐狸笑着说,“我觉得你们敲得很好听,像乐队的钢管琴……”

    “真的吗?”小狗熊很兴奋,“我是不是最棒的?”

    “别吵!”小野猪说。“你想怎么样?”他问小狐狸。

    “我想请你们每天都来这里表演三个小时,我会给你们每人两个大苹果。”

    “好的,就这样。”他们同意了,“从明天开始。”

    第二天他们准时到了,刚敲了几分钟,小狐狸就出来了:“真对不起,我们家的苹果快吃完了

    ,我今天只能给你们每人一个。”

    “真小气!”小犀牛嘟囔着,接过苹果咬了一口,“那我们也不能给你敲那么长时间!”三

    个家伙吃完苹果,随便敲了几下就走了。

    第三天,他们刚到,就见小狐狸站在门口,手里只拿着一个苹果,愁眉苦脸地说:“我

    家只有这一个苹果了,你们三人分吧。不过,今天请你们千万多敲几下好吗?”

    “什么?”小野猪他们气得脸都绿了,“你太抠门儿了!一个苹果就想让我们费那么大力气为

    你表演打击乐?做梦吧!我们再也不来了!走!”看着三个家伙远去的背影,小狐狸的大尾巴

    得意地左右摆动着,他把手里的苹果放到嘴边,轻轻地咬了一口……

    【故事智慧】

    这是个让人读后会心一笑的童话故事。三个淘气的小动物以敲铁栅栏取乐,

    而小狐狸用苹果做诱饵,让他们觉得自己敲栅栏是一件吃

    亏的事,巧妙地解决了噪音问题。可见,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如果

    退一步或者转换一下思维方式,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打开 珠宝盒的盖子

    国王新近得到了一盒珍宝,这是一个大臣作为寿礼献给国王的。

    国王见惯了各种珍宝,早已对珠宝不感兴趣了。可是这只珠宝盒却是那么新奇、珍

    贵,国王第一眼就喜欢上了它。

    这只珠宝盒看上去并不像一般的珠宝盒那样俗不可耐,它的设计非常新颖,高贵大方,它的做工极其精细,盒面上镶嵌了各种各样的宝石和珍珠,盒子边还雕刻着美丽的花纹。

    这只珠宝盒最特别的地方,就是它既没有装锁眼儿,也没有锁和钥匙,国王小心翼翼地看了半天,也不知道该怎样才能把它打开。

    献珠宝盒的大臣刚好不在宫里,国王又急着想看盒里的珍宝,眼瞅着就要发火了。这时候,有一个大臣说:“或许可以请宫里制造精巧物件的专家来看看?”国王点头赞同。

    专家奉旨来了。国王说:“你要想办法把盒子打开。但是要注意,不准把盒子弄坏,更不能

    损坏里面的珠宝。”

    专家听了国王的话十分紧张,他把珠宝盒翻来覆去地检查,一会儿按按大珍珠,一会儿抠抠钉

    子,一会儿又拉拉盒子的把手,但是,盒子仍然没能打开。

    专家开始着急了,他表面上虽然镇静,可心里很慌。而国王已经发出了不耐烦的声音。

    折腾了半天,盒子还是没打开,专家终于放弃了努力。

    国王早就急了,他不耐烦地挥挥手,示意专家不要再琢磨了,专家只好羞红着脸,把珠宝盒送了上去。

    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国王从专家手中接过盒子的时候,没有拿稳。只听“哗啦”一声,盒盖掉到了地上!所有的人都不由自主地叫了一声。原来,盒盖就是直接盖在上面的,根本没有什么机关,打开盒子原本不用花任何力气。

    【故事智慧】

    “盒子里有什么秘密呢?”这是我们看这篇寓言时持有的疑问,可看到最后,却看到了戏剧化的一幕。制造精巧物件的专家都没办法打开的盒盖,原来只是很普通的,直接盖在盒子上面的盒盖。其实,很多事情并不困难,只是人们人为地把它们复杂化了。化繁为简往往能让看似扑朔迷离的问题迎刃而解。

    跳出枯井的驴子

    在一个小村庄里有一口枯井。一天,一只驴子不小心掉了进去,它的主人绞尽

    脑汁想要救它出来,但几经努力,都失败了。

    最后,主人放弃了营救活动,并决定将井中的驴子埋了,以免驴子痛苦。于是主人请来左邻

    右舍帮忙,大家手持铲子,将泥土铲进枯井中。

    驴子很快意识到了自己的处境和即将到来的死亡,于是凄惨地叫了起来,但填土的人们并

    没有停下来。忽然,驴子的惨叫声停止了。

    主人好奇地探头往井底一看,眼前的景象令他大吃一惊:当铲进井里的泥土落在驴子背上

    时,驴子将泥土抖落在一旁,然后站到泥土堆的上面。

    就这样,驴子不但没有被土活埋,反而离井口越来越近。

    很快,这头驴子便上到了井口,然后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快步跑开了。

    【故事智慧】

    驴子把掩埋自己的泥土化为救命的绳索,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其实人类只要发掘自己的潜能,因势利导,便能扭转乾坤,将不幸的泥土踩在脚下。

    本街最好的裁缝

    伦敦的一条大街上住着三个裁缝。因为离得太近,生意上的竞争非

    常激烈。为了能够压倒别人,吸引更多的顾客,裁缝们纷纷在门口的招牌上做文章。

    一天,一个裁缝在招牌上写上了“伦敦城里最好的裁缝”,结果吸引了许多顾客光临。

    看到这种情况以后,另一个裁缝也不甘示弱。第二天,他在门口挂出了“全英国最好的裁缝

    ”的招牌,结果同样招揽了不少顾客。

    第三个裁缝非常苦恼,如果不能想出一个更

    好的办法,他恐怕就要成为“生意最差的裁缝”了。但是,什么词可以超过“全伦敦”和“全国

    ”呢?如果挂出“全世界最好的裁缝”的招牌,无疑会让别人觉得虚假。到底应该怎么办?正当他愁眉不展的时候,儿子放学回来了。当他知道父亲发愁的原

    因以后,告诉父亲也许可以在招牌上写上这样几个字。

    很快,第三个裁缝的门前挂出了一个更加吸引人的招牌,上面写着“本街最好的裁缝”。于是很快第二个裁缝店里的客流如云。

    【故事智慧】

    一个“本街最好的裁缝”完全将“伦敦城”和“全英国”都比下去了。的确因循守旧,踩着别人的脚印前进,你只会陷入思想的沼泽地。只有挣脱思维模式的桎梏,才能欣赏到别人所看不到的风景。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