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刀石:专注与圆融解码-揭开学习的神秘面纱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个人来到世间,在父母哺育下习得爬行、说话、走路、吃饭、穿衣戴帽、与人交流等生活技能,学习唱歌、跳舞、算术、写字、图画,即便退了休,很多人还自愿上起了老年大学,研习书法、美术、音乐、简单的医学、保健知识……毫无疑问,学习和生活难分难舍,说它是伴随人类终身的一个实践活动一点不过分。

    从人生启蒙到成长成熟,学习可以帮助个体建构知识和生活技能,累积人生经验,促进身心和智力发展,培养健全的认知、情感、意志,增长人生智慧。从这个意义上讲,学习能力的强弱决定了一个人未来整体素质的高下,影响着生命质量的优劣和人生价值的走向。

    由于学习是在机体内部发生的变化,因此,人们历来都认为它是一个抽象而复杂的现象,好比刮风一样,看不见、摸不着,但可以预测(考试成绩)到它的效果。近百年来,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对人类乃至其他动物的学习机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形成了一系列学习理论,从学习动机、行为特征、学习方法等方面阐述了学习所蕴含的内在规律,依据不同的视角和不同的兴趣点形成了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两大学习理论流派。行为主义学派,提出了刺激——反应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在环境提供的刺激与个体做出的某种反应或奖励之间形成的联结,是一种机械性反应,几乎是无意识的行为,代表人物包括巴甫洛夫、桑代克、斯金纳等。以布鲁纳为代表的另一学派则提出了认知主义理论,认为,学习的本质是学习者主动收集信息并将这一信息转换到一种适合于解决当前任务的形式。强调学习者通过有意识的努力对外界接受的信息进行理解、加工和再认识的过程。

    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学派关于学习理论的见解,最大的贡献在于揭示了人类乃至一切动物学习的本质内涵,从宏观上诠释了学习的普遍规律,使我们对人类学习的内在规律的认识由抽象变得更加具体和明晰。从儿童和青少年的学校学习来说,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学习是通过师长(包括老师、父母、家教)的辅导或看书钻研引起认知、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发生的持久性变化过程。学习成绩优劣以及未来成就大小与学习的情感准备、思维的品质和认知准备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情感准备——求知的力量源泉

    每个学生从跨进学校大门的第一天起,关于居里夫人、爱迪生、达尔文、陈景润、莎士比亚的故事就会从不同管道进入人们的脑海。这些科学巨匠、文学泰斗的每一项发现发明、每一部文学作品的问世,给人类生活带来的福祉和美好享受以及为推动社会文明发展进步做出的卓越贡献,很快在每个幼小的心灵上产生一种敬仰之情。一代又一代学生无一例外地在伟人的感召下,期望自己通过读书学习在不远的将来能够取得辉煌成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甚至让世界听到自己的声音,从而对学习产生一种难以名状的渴望。然而,很多学生往往一到中学,提到学习心里就发怵、打开书本立马头疼,学习常常处于被动应付状态。有的学生学习上出现偏科现象,喜欢文科,语文课上热情很高,但对理科没有丝毫的兴趣,打心眼里对物理化学没有好感;还有一些学生偏爱理科,压根儿与文科没缘。同一个老师,有的学生视之为至高无上的恩师,有的则被当成怨家仇人,学生对学习所持的态度,心理学称之为学习的情感准备。

    情感是个体内心对某一事物喜欢与厌恶、赞同与否定所持态度的体现。一般来说只要是喜欢的东西,再大的困难人们都愿意干,不喜欢的东西再重要,怎么也打不起精神,更不会全力以赴,自然不会有好的收获。比如,有人让我们从山上背一个石头回城里去,人们肯定非常不情愿,但当我们知道这块石头是一块璞玉,背再远的路程谁也不会拒绝。原因很简单,这样的劳动具有非同寻常的现实意义,能够给人带来愉悦的精神体验。

    学习的情感准备涵盖了学习兴趣、动机以及对待老师的态度等,是学习的力量源泉。比如,听课、做作业前的心理趋向、喜好,生理激活水平,心情愉悦、兴奋、精力投入程度,身心是否处于最佳状态,直接决定着学习(听课、看书和作业)的质量,最终影响着学习效果。

    积极的情感准备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所学知识与已有经验形成联结,好奇心得到满足,从而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其二是不断增长的知识和由此而来的社会成就感对学习产生渴望,两者构成一种稳定、深刻的心理倾向,机体细胞能够兴奋起来并产生持续不断的学习冲动。

    不同学生会对学习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准备,在学习态度和效果上表现出很大差异。有积极情感准备的学生学习兴趣浓,对学习充满内在的渴望,自觉将学习潜在的动机转变为实际行动,长时间专注于学习内容。学习过程中充满积极愉悦情感,思维活跃,学习劲头大、动力足,在学习上与老师和家长形成默契,用不着外界督促,知道自觉完成学习任务。即便遇到困难也很有耐心,懂得用建设性思维去克服障碍,轻易不会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自然能够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

    一般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当我们比较喜欢某一学科时,有关该学科的种种印记时刻都会不停地在大脑中闪现,一定对揭示其中奥秘产生渴望,迫不及待地想搞清楚其来龙去脉。有了这种难以割舍的爱,学习起来容易上心,随时随地以喜悦的心情、专注的神情、活跃的思维、饱满的精神对待学习,表现出强烈的学习的欲望,朝思暮想地玩味学习内容。全身心投入其中,必然对所学的知识点理解领会得快、记得牢,遇到困难会主动找老师和同学帮助解疑释惑。反之,缺少积极的情感准备,对学习反应冷漠,思维兴奋不起来,当然难以取得优异的成绩。没准那些勤奋用功的学生,刻苦认真的态度也会退化,失去学习热情,从此惰怠起来。

    一个同事的儿子贾杰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北京大学,我时常与她交流孩子学习的话题,试图挖出考上北大的秘诀。其中,有一件事让我产生兴趣。同事告诉我,儿子上中学后,她每天早晨六点钟起床后第一件事是打开录音机(后来改用CD播放机),播放英语磁带或光盘,让儿子利用穿衣、洗漱、吃早点的时间锻炼听力。从初中到高中整整六年时间从未间断,结果儿子英语成绩特别棒,高考时接近满分。

    我的儿子上初中后,也非常勤勉,自发地制定了“燕园计划”,雄心勃勃地要登上北京大学的殿堂。受同事的启发,我复制了北大高才生贾杰早晨锻炼听力这一做法,每天早晨起床后播放英语磁带。一开始儿子勉强接受,但两个星期过后,儿子告诉我,白天学了一天,实在太累,早晨起来需要安静和放松,不想再听英语磁带,希望能够看看电视,播放些轻松欢快的体育或音乐节目放松一下,我只好顺从他的意思。后来,我又问那个同事,一大早起来播放英语对话,儿子烦吗?同事告诉我,他没说喜欢,也没有反对,反正我们就放。结果可想而知,我儿子当然没有实现自己的“北大梦”,只上了武汉大学。不过,我们全家对这样的结果仍然非常满意。

    这一事例再一次印证了一个哲理,态度决定行动,有什么样的内心需要,就有什么样的情感准备,而且学习的情感准备与学习效果正相关。

    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来说,知情意与行动完美结合才能产生良好学习效果。学习的情感准备取决于每个人的内心需要,当个体某种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动机的激活功能发生作用,必将促使人们产生某种行动。

    人类动机理论研究领域杰出代表马斯洛认为,个体的需要包括生理(饥、渴、性等)需要,安全(安定、可靠、摆脱或威胁等)需要,归属与爱(被人或社会接受)的需要,自尊(被人赞许、认可等)需要,自我实现(个人潜能)的需要五个部分。认为前四位的需要是生存的需要,有明显的先天性的本能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很大程度上是从精神层面满足一种社会价值,是一种无止境的高效需要。这一理论告诉人们,一个人学习的情感准备最原始的动机大都来自内心这些生存和生长的真实需要,而且,有什么需要就会有相应的情感准备。比如,有的学生做梦都盼望着未来能有个理想的职业、幸福美满的家庭,并清楚地知道读书是实现这些目标的最佳或唯一途径,于是,自觉地以刻苦认真的情感准备去对待学习。

    美国人格理论鼻祖哈利·斯帝克·沙利文认为:“需要是有机体内外环境的不平衡引起的张力。”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适值我的中学时代,生活相当困难。我们这些来自农村的学生,穿着打补丁的衣服和鞋子,吃了上顿还不知道下顿在哪,经常为学费、生活费发愁。然而,班上有几名厂矿子弟,人家穿着雪白的网球鞋、时尚的衣服,用的是中华牙膏、护肤霜等“名牌高档奢侈品”,一个个光鲜靓丽,精神抖擞,每每表现得趾高气扬。一到晚上,农村娃乖乖地坐在教室里复习、做作业,下了晚自习,教室、寝室熄灯后,有的学生还在路灯下看书;那些居民娃打球、约会、遛马路、看电影,如此时尚安逸的生活,让我们乡里娃好生羡慕和嫉妒。

    同样是花季少年对学习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准备,农民子弟玩命地啃书本,城里孩子却尽情地消费自己的青春年华,原因不言自明。农村娃因为物质和精神生活现状与内心需求严重失衡,体内隐藏着一种改变生活境况的强大张力,期盼着有朝一日跳出“农门”成为城里人。而丰衣足食、无忧无虑的城里娃不需要太用功读书,高中一毕业就可以内招或接班进厂当工人,过上“小康”生活,内外环境相对平衡,张力和压迫感不强,又何必去挑灯夜战呢。所以,当他们安逸地躺在热被窝里睡大觉的时候,农村的穷小子们正在发奋读书,锻炼肌肉,磨炼意志品质,积攒超越他们的本领。几十年过去了,我这个农村娃从大都市回到故乡,看到当年那些城里的“贵族”子弟多数已经下岗,心里难免有些酸楚。这就是不同学习情感准备造成的不同心态和不同命运。

    进入互联网时代,基本解决温饱问题的国人思想空前解放,人的思想多元化,社会价值多元化,人的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相当多的家庭不再为生存发愁,不少青少年不再像父辈那样世俗和功利,有了多元的价值观取向,更多地关注精神需求,渴望个性化发展,对音乐、文学、自然科学等纯粹的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从更广阔的视野来满足自我价值的实现。从而导致同一个群体的学生因为不同的生理和心理需要和认知驱动,对学习表现出多样的情感准备。概括起来有:探究性情感准备、实用性情感准备和成长性情感准备。

    探究性情感准备

    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名言:“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大千世界,尽管人人都有吃喝享乐的生理性需求,不少人热衷于满足眼前美食、安全和情感享受。然而,人类终归和低级动物有着天然的区别,有追求精神满足和自我实现的社会需要。婴儿从娘胎来到世间,一睁眼,面对的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感觉到周围的一切都是那样的新鲜。成长的每时每刻对各种声响,大人们的每一个动作表情,眼前形形色色的玩具、食物、饮料等所见所闻表现出很强的好奇心理。在下意识地模仿中与成人进行交流,试图弄清楚眼前各种事物的来龙去脉,由简单到繁杂逐步学会一些生活技巧,明白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识。知事后,进入幼儿园学习游戏、唱歌跳舞、识字,内心会产生一种难以名状的愉悦和成就感,对所看到、听到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并渴望把这些新鲜玩意儿搞清楚。于是,人们发现许多小朋友,逐渐对幼儿园的生活产生兴趣,一旦消除因陌生引起的不安全心理后,有一天,父母想随意阻止他(她)不要上学,孩子肯定不会答应。在他们看来,学校每天都能增长见识,学到新知识,得到难以名状的精神收获,相比而言,待在家里则显得没有意思。

    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放了寒暑假在家待上一段时间,都盼望着早点开学,原因再简单不过,待在家里生活单调,接受不到新的信息,感到无聊,学校能够收获在家无法得到的精神食粮。种种现象表明,学习乃人之天性。一个智力正常的学生,从懂事的第一天起,都会有天然的学习认识新事物的兴趣,有探求知识创新生活的原始冲动。

    在一个信息社会,儿童和青少年接触的社会更加宽泛,探求未知世界的愿望愈加强烈,很多孩子好奇心使然,对生活中的新鲜事物喜欢刨根问底,常会提出一连串的为什么。从走进学校的第一天起,孩子们都期望能够上一所理想的中学,考一所有名的大学,受到好的教育,未来能够在某一学科、某一领域有所建树,使生命更加精彩。即令许多成年人,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也关注精神感受,对音乐、美术包括各种小发明充满向往。这种积极健康的心理需要,促使人们产生探究未知世界奥秘的愿望,以此实现自己的创新性思维,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

    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真正的学习常常会伴随着一种兴奋感。当学习者了解到有意义的关系,理解了一个完型的内在结构,弄清了一个事物的真相,会伴有一种令人愉快的体验”。探究性需要引发的学习是在好奇心驱使下的纯粹意义的学习,学习的目的、方法着眼于了解事物的本质内涵,增加认知的清晰度及其与自己知识经验联系的广度和深度,而不是机械地记住解决问题的具体步骤,也不会带着其他功利性目的被动地学习。学习使一个人从混沌、杂乱无序的状态转变成清晰有条理的状态,帮助人们弄清事物的内在本质属性,感受到学习本身具有的潜在的社会意义。相伴而生的是一种令人精神愉悦的“高峰体验”,这种体验是人的存在最高、最完善、最和谐的状态,是对学习者的一种自我褒奖。例如,当我们破解一道难题,发现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形成了知觉重组,或写了一篇优美散文等都会隐现一种快感,这是人类所具有的最积极的体验之一。客观地说,为满足探究性需要为目的而学习的人所占比例虽然不是很大,但它确实是一种兴趣性、稳定性、持久性极强的内在驱力,是学习情感准备的最高境界,以此引发的是一种自觉自愿、终生不断的创造性学习。

    把探究性需要作为学习情感准备的人,多半具有非凡的人格特质和浪漫主义色彩,对生命的意义有极高的感悟,有多元的价值追求,崇尚事本位的人生态度,能在人生道路上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最优良的品格。古今中外,众多志士仁人,他们性格超脱开放,内心始终对自然、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的认识、探求充满渴望,期许提高认知水平以发现并突破某一科学命题,或以追求艺术的最高境界为无上荣光,在尝试新事物中体味一种精神上的美妙感受。他们看好所追求目标中蕴含的社会价值,把学习当作一种生活方式,一旦确立了目标,一定会以苦为乐,苦中取乐,以忘我甚至是癫狂的执着战胜并超越自我,全心全意地攻坚克难,破解科学技术奥妙。在别人看似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中寻觅属于自己的那份乐趣,并终其一生,乐此不疲,直到创造出惊天动地的伟大奇迹。

    具有探究性需要的个体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内心深处隐藏着一种非同寻常的发现性学习潜质。他们遵循独自特有的认知程序,以积极探索者的身份参与知识获得过程,像猎鹰一样捕捉知识,主动发现思考问题,坚持不懈地寻觅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提出个人独到见解,直到建立完善该学科的知识体系。学习过程中坚持以我为主,把老师看作学习的向导和疑难问题的解答者。他们既不是被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也不是简单地记住老师和教科书上所讲内容,而是在老师没有告诉是什么之前,主动地思考、发现问题,自己来揭开谜底。它比接受学习被动地等待老师把现成答案讲解出来,对知识领悟得更快、更深、更活。

    以知识探索者的身份进行发现学习,大脑始终处在高度的兴奋状态,不断调动机体潜能,从而使个体能够保持持续不断的钻研精神和饱满的学习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愿意在学习上多投入一点时间。长此坚持下去,当然能够取得令人惊叹的成就。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学习劳心费神算不上一件美差,一生能够拿一个硕士或博士文凭已经非常不容易了。但是,42岁的中东人后裔英国男子费尔哈特·侯赛因却在过去17年中做了一件一般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截至2012年12月,他先后在英国的牛津、剑桥、埃克塞特、曼彻斯特、爱丁堡、约克等10所大学获得了10个硕士学位,还计划拿下3个博士学位。研究领域包括历史、考古、古迹保护、国际政治、社会学、教育学、医药学等。

    很多人听说他读书上瘾,百读不厌,前半生一直在当学生,几乎成了“读书狂”,感觉有些好奇。侯赛因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读书不是为找工作这样的实用目的,而是为了了解人类历史文化的方方面面,我是真的热爱知识”。除此之外,“过去20多年经历高等教育方面的技术革新和学习方式的变化,也是一件令人陶醉的事情”。

    费尔哈特·侯赛因由于对多个领域都感兴趣,在如饥似渴地读书的同时,还担任海湾国家咨询顾问工作,经常到美国、加拿大、中国等国家做访问学者,并到世界各地为大众、公司和大学讲学。他还勤奋写作,除了自己在各个领域的论文外,还出版过一本有关北欧海盗的着作和一本教人如何提高学习技巧的着作。最近,他刚刚完成一本40多万字的着述,讲述全世界医院的历史,创作作品多达150万字。目前,他正在撰写《文化互动》和《欧洲史》以及一本学习及工作动力指南。

    我们常常赞叹这些发现学习的高人具有拨云见日一眼看透事物本质的绝技,能够想到看到别人想不到、看不到的东西,觉得如此超人的智慧让人有些不可思议。心理学家布鲁纳一语道破谜底,他认为,“大多数发明创造的人之所以有发现学习的本领,关键在于他们具有直觉思维的特点,采取跨越走捷径的方式来思考问题,在丰富想象力的基础上形成的印象或图像式立体式思维,有别于常人靠语言信息形成的平面逻辑思维,能够在看似平常的事物中发现特有的学习意义。”

    以探求知识为需要的学生,从小就会表现出非凡的理想和抱负,关心人类发展和文明,带着内心的冲动和情愫遨游于知识的海洋,最大限度地挖掘出个人潜能。他们崇高而执着的人生追求,为学习奠定了坚持不懈的情感准备,即便周遭环境噪音四起,思维一般不会受到打扰,遇到再大困难也不会轻易懈怠。可以预见,这样的学生终究会以惊人的成就受到世人敬仰。

    享誉全球的苹果公司的缔造者——乔布斯,自幼聪明顽皮,性格叛逆,鄙视权威,然而,与众不同的是,他在父亲的影响下,打小对电子技术表现出奇特的爱好,喜爱捣鼓简易的无线电装置。11岁时,这个理想主义色彩极浓的追风少年,把“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立志要在电子领域里干出一番事业来。带着这样的情感准备他借助邻近美国着名“硅谷”的便利条件,每个周末、暑假都加入惠普探索者俱乐部,参观全息摄影实验室,还到电子器材商店做仓库保管员,与先辈们探讨发光二极管等电子零件的功能及工作原理。当他还是一名中学生的时候,就制造了频率计数器和一台带有光感器的装置,展示了他在电子学方面惊人的天赋。由于乔布斯对电子计算机的热爱到了着迷的程度,几年后,这个在常人眼里有些怪异和顽固激情的青年,居然在大一那年表现出了超级叛逆的本性,突发奇想,做出退学的决定,成为雅达利游戏公司的一名职员。与一位朋友在自家的小车库里拉开架式琢磨便携式计算机,经过艰苦的闭门造车,成功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个人电脑,他本人因此成为信息产业界第一个登上《时代》杂志封面的人。最终,这个超人以伟大的创新发明福利于人类,以卓越的成就名垂千古。乔布斯兑现了自己改变世界的承诺,是他那炽热到有些偏执的富于创造力的个性使然,也是西方发达国家尊重人之思想自由这一先进教育理念的必然结果。

    实用性情感准备

    顾名思义,实用性情感准备是个体为满足当前或今后一个时期生活和生存需要,从自身利益出发而对学习产生的一种情感准备。当一个学生有了学习的实用性需求时必然产生学习的激情,进而在内心形成持续不断的学习动力。实用性情感准备与探究性情感准备的本质区别在于,动机上,前者遵循利本位思想,以追求现实利益为目的;后者秉承事本位思想,以探索问题追求真善美为中心,旨在最大限度地超越自己,追求崇高,把生命的潜能发挥到极致。态度上,实用性情感准备是外在的被动学习,多数时候仅仅用眼睛、耳朵等感官读书,浅尝辄止,学个皮毛;探究性情感准备是高度自觉自愿前提下全身心地投入,对学习的内容反复参研,长年累月地玩味,希冀洞见其真谛。效果上,实用性情感准备收获的仅仅是一些文字符号、理论或技能等;探究性情感准备在理论与实践的契合点上启迪了内在智慧与悟性成长,旨在用知识和经验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福利大众。当今我国的应试教育更多的是培养“高考状元”和“学霸”,很难造就令世界侧目的科学家和发明家。

    尽管实用性需要产生的学习情感准备程度不同地带有一定的功利色彩,但它符合人的生理和心理以及社会发展与竞争的现实需要,同样值得推崇。拥有巨大财富和美满生活是现代社会成功的标志,对绝大多数普通人而言,几乎每个人都清楚地知道,当今社会成功的学习在未来将会给自己带来丰厚的经济利益和至尊的社会地位。因此,现实社会几乎每个人都希冀通过寒窗苦读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考上名牌大学、学热门专业、拿到响当当的文凭等同于获得令人羡慕的就业机会,未来能够谋得一份好职业,在服务大众造福人类的同时,得到较高的收入回报和社会认可度,人生更加精彩。

    期待是力量的源泉,比黄金、钻石还要珍贵,是每个成功者共同具有的人格特征。对未来前程有个良好的期待是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能够驱策我们把学习的需要变为实际行动。每个人只要有所期待就能够有所收获,期待有多强烈,成功就来得多快。即使在人生最迷茫、最百无聊赖的情况下,期待也是剂兴奋剂,它可以唤醒我们体内沉睡的潜能,产生一种足以令世界为之震撼的力量,迫使个体约束自己的行为,主动抵御外界的各种干扰,抑制足以毁灭我们前程的游戏和物质享乐的诱惑。

    当今是个知识爆炸的时代,越来越多的知识精英和学界名流受到社会的广泛尊重,他们在业界取得的巨大成就正在使他们成为广大青少年学生崇拜的偶像,为每一个后生发奋读书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相当多的学生期望有一个很好的发展平台,有机会与其他顶尖高手比肩竞技,成为某一行业、学科领域的领军人物,为自己赢得鲜花和掌声,实现崇高的人生价值,也给社会乃至全人类带来福祉。于是,能够跨进名牌大学的校门正在成为一大批中小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有了这样的学习目标,他们学习上更加自觉,更加刻苦努力。

    对一名中学生来说,有什么样的需要和人生期待,就有什么样的学习动机,进而在学习上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准备,学习标准、态度以及对自己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一个有经验的班主任曾深有感触地说,有抱负、成就动机高的学生,会表现出积极健康的情感准备,学习时有毅力,遇到疑难问题不会轻易放过,积极寻求更好的解决办法。不但按时完成规定的作业,还自己给自己加压,超额完成一些课外作业,理所当然会取得优异成绩。2009年北京市高考理科“探花”顾湾湾,早年在妈妈的启发下,确立了考入清华大学建筑系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美好愿景,她在学习和生活上对自己的要求近乎苛刻的地步。湾湾和同龄女孩一样喜爱音乐和时尚的东西,但是为了实现人生梦想,每天学习任务不完成,再好的演出、电视节目她都不会动心,即使同学相邀,她也很难打破自己定下的规矩。

    心理学家奥苏贝认为,“凭借真才实学获得褒奖的需要以及对职业的抱负,历来被认为是个性成熟的标志”。“担心学习失败以及与此相联系的惩罚——失去地位和自尊,这对于为维持学业成就而长期努力的学生来说,也是一种必需的动机。尽管许多教育家在理论上否认这类动机的作用,但实际上他们都依赖于这种动机,使学生为分数、学位和文凭而学习。因为大家心知肚明,仅凭学生的认知驱力来探索世界的奥妙、创新艺术新天地的期望,就能够使学生努力学习、按时完成作业、始终为学业付出艰辛的劳动,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学生毕竟是凤毛麟角。”

    奥苏贝同时认为,“失败的威胁也是引起学习动机的一种方式”。在人的一生中,入学、升学要考试,就业要考试,晋职晋级也离不开考试。考试几乎成了人生的一道道重要关卡,学习上的实用性情感准备在于顺利通过考试,避免失败,无疑是翻过这一门槛的直接动力。

    小范是一个来自西部边远地区的小伙子,20世纪80年代,初中毕业就顺利考取当地一所有名的专科学校,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当谈到他的学习动机时,小伙子饶有兴趣地说,他从小学到中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每次考试成绩出来,别的同学都会投来羡慕的眼光,成就感带来的喜悦心情油然而生。特别是每当自己能够解答其他同学无法解开的难题,或帮助别的同学弄明白了学习上的疑点时就会感到无比自豪,学习劲头越来越足。然而,在后来的工作岗位上,作为一名教师,尽管业绩很出色,但由于自己只是一个专科生,得不到领导的器重,很多调职、进修的机会都让有本科学历的年轻同事捷足先登。这种有失公允的“唯学历”做法对他的刺激很大,同时再一次激发了他的学习热情,平添了无穷的学习动力。应该说,正是这种愉快的体验和不公的待遇驱使他不断地学习。在以后的几年时间里,小范通过自学成功地考上一所名牌大学研究生,获得硕士学位后,在参加国家公务员招考时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国家某机关录取,人生随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期许优异的成绩给人生带来荣耀,忌惮学习成绩不理想未来可能面临糟糕的处境,而不是知识本身的诱惑产生的情感准备,纯粹把学习当作谋生或改善生存状况的工具,间或有一种愉悦的精神感受,却鲜有“高峰体验”。人生的需要是一种选择,体现的是一种价值取向。把实用性需要作为学习情感准备的人,以现实利益得失为驱动,其学习动机过于短浅和现实,这种功利色彩较浓的学生,一旦达到某一目的,学习动机随之降低标准,情感准备渐行渐远,学习成绩很快就会出现下滑之势。因此,实用性需求形成的情感准备是内部动机的低级形式,这样的学习很多时候并非自觉自愿,有很大被动成分在里面,平时想不起来学习,临考前突击一阵子。一些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学个皮毛,很难领会知识的精华,大学毕业了,还不知道读书为了什么,学习意义究竟何在,当然无法提高生命的境界。

    小屈就读某市级重点中学,中考前,期末考试进入年级前50名,按照学校规定,屈某顺理成章地与学校签约直升本校高中部就读。然而,由于屈学习目标不是很高或者自认为目标已经实现,后半学期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学习劲头松懈下来,中考时砸了锅成绩下滑到年级100名之外,差点被学校拒之门外。

    没有目标和期待就会失去学习的动力,被动地学习,很难有快乐可言。这种失败的教训对每个学生都是一种难得的宝贵财富。在一个唯金钱论的社会里,很多在优裕环境下长大的独生子女,从小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缺少艰苦生活的历练,思想肤浅,把追求物质财富当成人生的全部。在他们看来,人生在世不过吃喝玩乐而已,学习就是为了今后多赚钱,生活得体面一些而已。而当父母早已为他们准备好房子、车子、票子后,感到自己别无所需,别无所求,人生开始迷茫,认为成绩优劣对今后生活没有太大影响,没必要再苦行僧般地去学习。不乏一些天赋很高的学生满足于现状,没有生活的压力,自然缺乏强烈的学习动机,很难把精力集中在读书学习上,只期望有个大学上,有一份工作就万事大吉,干吗活得那么累呢。学习劲头不足,游戏、交友、网络、武侠小说等在他们的生活中处于不可或缺的重要位置,在外界干扰下这部分学生不但无法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不少人玩物丧志逐渐被社会边缘化。

    人格特质理论的代表人物、美国着名心理学家高尔顿·奥尔波特的机能自主理论告诉我们,“人的很多动机是自主的,产生于以往系统但独立于他们的现有系统”。也就是说,这些动机与它原先赖以产生的需要已没有依赖关系,过去的动机与现在的动机在机能上没有联系,所以,过去的已经过去,一个人当下的动机是机能自主的。事实上,今天,在教育、科研、文艺创作领域内有所成就的人,很多人当初根本谈不上对所从事的专业有多么热爱,可能是为了谋生养家糊口,也可能受命于父母、组织,不辱使命。但是,随着学习探索和创作的深入,逐渐在感情上难以割舍。当他们成绩斐然,有了一定社会知名度,不再有生活上的顾虑时仍然乐此不疲,兴趣越来越浓,并把它当成了终生追求的事业,成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这对每个青少年学习或确定人生选择都是一种很好的示范。

    当今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动机也都是混乱的或是复合型的,拿绩优生来说,他们拼死拼活地学习,既有为了和同学竞争、考取名牌大学出人头地这些外部动机,也有受好奇心驱使对未知世界产生兴趣,愿意在某一学科有所突破、有所创造的因素。完全有理由相信,不少青年学生随着人格的成熟,能够把实用性需要转化为探究性需要,开创一片真正属于自己的天地,使人生价值最大化。

    成长性情感准备

    父母、老师的赏识鼓励能够帮助青少年激发学习热情,坚定信心,战胜自身固有的惰性,诱发积极向上的情感准备,把精力集中在学习上,它和粮食、空气、水一样是儿童和青少年学习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补给。

    不过,有实际学习效果支撑的鼓励和奖赏才能在学生的内心世界产生波澜,激发他们的良好愿望,把积极的学习情感准备长久地保持下来。对于许多学业困难的学生,学习上存在着难以突破的瓶颈,并一天天沉淀下来,质变成一种畏难情绪,从而失去学习的内在动力。此时,老师和家长的褒奖在短时间内能够起到一定的鼓励兴奋作用,大部分学生随着学习困难的阻挠,这种积极的情感准备会逐渐衰减直到完全消失。也就是说,对于学业有困难的学生,赏识鼓励仅仅能起到一种短期的心理抚慰,由此产生的情感准备是一种外在的学习动机,很难将它转化为对学习的内在渴望,其作用无法长久的固化下来,学习永远是被动的。但是,任何人都不能低估和忽视赏识鼓励潜在的作用,它能够对青少年学习和健康成长产生积极的情感准备。

    每一个青少年从懂事的那天起主观上都有很强的成就欲望,有发奋学习的愿望,谁也不甘心掉队成为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的人。加之,这个阶段学习普遍带有一定的趣味性,竞争尚不激烈,功利性色彩不浓,一般学生都会对自己学习成绩感到满意,为习得知识、掌握新的技能而引以为自豪,能够程度不同地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对人生充满无限的向往,在学习上保持良好的情感准备。因此,从幼儿园到小学阶段,几乎找不到没有学习愿望的学生。没有谁生来就甘于认输,即使那些成绩较差的孩子,他们也轻易不会承认自己在智力上与别的同学有太大差距这样一个残酷的现实,内心对取得良好学习成绩受到别人尊重有着无限的憧憬,仍然在学习十分吃力的情况下强忍着巨大压力和煎熬,披星戴月,一天不落地上学读书、做作业,期盼有朝一日出现奇迹,赶上和超过同学中的“牛人”。正是这种美好的期许,一些明知自己梦想难以实现的学生,从本意上也不愿就此放弃学习,心甘情愿地陪“太子”读书,很少有人在小学阶段就产生辍学的想法。

    进入初中阶段,课程难度增大,学习任务加重,竞争激烈,很多学生的确努力了,在学习上使出了吃奶的劲,成绩却始终不尽如人意,学习上的失败连自尊心也输得片甲不留。思想压力随之增大,往往觉得自己比别人笨,怀疑甚至彻底否定自己的学习能力。尤其是每每看到别的同学取得很好成绩,洋洋得意的样子,就会恨自己不争气,经常心急火燎,在学校真有度日如年的感觉。

    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学业困难的学生失去内在学习动力,因为糟糕的成绩使他们看不到希望,因此便产生自卑心理而信心动摇。好比江河中逆水航行的船只,自身动力系统出现故障不能发挥作用,又得不到外界的支持,很快就会被激流冲毁。

    此时,老师家长一个真诚而甜蜜的微笑,一句赏识赞许的话语,甚至一个真诚友好的眼神都弥足珍贵,能够给自信心受到挫伤的学生以心灵上的安慰,使他们沉寂的情感准备又浮出水面,重新点燃学习的激情。心理上得到了必要的支持与帮助,这些年幼体单力薄的学生一般都会咬咬牙挺过去,把初级教育进行到底,轻易不会自暴自弃做出辍学的决定。

    然而,残酷的现实有时候往往让人感到有一丝丝心酸和悲哀。在这个功利很强的社会里,人们习惯于锦上添花,而不愿雪中送炭。很少有人去同情弱者,谁的学习成绩不好,拖了全班的后腿,谁就是害群之马,成为同学羞辱欺负的对象。老师认为他们没有追求,朽木不可雕也,是人渣,批评和冷嘲热讽成为家常便饭。同学瞧不起,经常拿他们开涮,心灵遭受打击。从此,有的学生看不起自己,痛恨社会无情,人与人之间缺少真情和关爱。在他们思想出现困惑时,没有人真正地告诉他们学不进去的原因在哪儿?应该如何努力?一天到晚只能无助地在那里默默地忍受着精神上的折磨,形成消极的人生价值观,成为遭受学习失败和人格受辱双重打击最不幸的人。

    人生起跑阶段一败涂地的孩子,在学校得不到丝毫同情和鼓励,他们会一遍又一遍怨恨自己无能,不够聪明,内心产生低人一等的自卑感,唯一希望能够得到最最信赖的父母精神上的支持和心灵上的慰藉。但是,很多家长在孩子们最需要关心的时候不知道真傻还是装傻,一点也不理解孩子的苦楚,反倒认为当学生的坐在教室里风吹不着、雨淋不上,用不着出力流汗,读书唱歌学知识多好的事,还不好好学习。片面地认为孩子没有抱负,不刻苦,不求进取,怀疑他们脑子进水了。有的家长骨子里觉得自己孩子学习成绩比别的孩子差,让自己没有颜面,气头上还骂孩子,“没出息”“败家子”“不可救药”,辜负了父母的一片苦心,一再往他们的伤口上撒盐,致使孩子一肚子苦水没有地方倾泻,产生被社会、亲人抛弃的感觉,常常陷入极度烦躁、对立、怨恨的情绪状态。

    有一部分学生因为成绩差,得不到老师和家长诚挚的关爱,表现出消极的学习情感准备,人生理想追求可能会偃旗息鼓,产生放弃学习的念头。有的在矛盾和纠结中不能自拔,性格因此变得叛逆又自卑,上网游戏、交异性或志同道合的朋友成了他们的精神支柱,百无聊赖时以抽烟喝酒打发日子,遇到外界不良刺激便会鬼火乱冒发脾气、打群架发泄心中的不满。一些学生不堪忍受在学校这份洋罪,与其在挣扎中活着,不如寻求自我解脱到社会上找点事干,即便回家种地、外出做苦力,也不愿再受这些窝囊气。于是,他们中的一些人在初中或小学没有毕业就产生辍学想法,离开学校成了他们最好的选择。

    我上初中时,班上有两名十二三岁的同学,身高不到一米五,家庭条件并不差,但他们却早早辍学回生产队劳动。当时有些伤感,不明白事情原委,现在回想起来,当初,他们在课堂上回答不出问题,或考试成绩不好时,老师经常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训斥他们为“废物”“二傻子”“造粪的机器”,人格遭受侮辱,稚嫩的自尊心被无情抽打,使他们继续上学读书的勇气一天天丧失。

    未成年人在心智发育尚未成熟的年龄被逼迫辍学,诚然,有家庭经济拮据、成绩跟不上、升学无望,对上学产生焦虑和畏难情绪等客观因素。但主要还是因为这些成绩差的学生经常受到同学的歧视,老师和家长对学习内涵的理解存在偏差,无视个体智力上的差异,把学习当作成功的唯一,强人所难,对学生提出不合实际的成才要求,使他们失去成长所必须的心理支持和精神支柱,永久性失去学习的信心,对人生做出消极的选择。

    还有一部分学生学习能力本身没有问题,成绩也不错,但由于家长期望值太高,每当考试成绩出现波动,父母就认为孩子贪玩、学习不用功,对孩子很少有满意的时候,唠叨多于正面肯定,导致他们思想压力增大,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而出现逆反心理,更体会不到学习的意义,渐渐由厌学走向辍学。有些学生失去生活目标,人生即刻陷入迷茫,只好用物质享受来填补空虚心理,常常把人生挫折归因于社会不公,在不良的社会环境下,稍有诱因,非常容易出现打架、抢劫、盗窃、报复杀人等反社会行为。

    17岁的初中男生白杰(化名),本来是天真无邪的年龄,但他却因为身背9条人命,成为公安部通缉的最年轻的A级要犯。

    白杰是出生在东莞的外来打工子弟,小学时常常考第一名,中学一度学习成绩也很不错。但他调皮、贪玩,经常遭到老师批评。学校怕承担责任几次下了“劝退令”,父亲只好带着全家打道回府。

    回到贵州后,白杰学习成绩开始出现下滑,白爸爸气头上的时候,顺手就给他两个耳光,白杰从不顶嘴,表面上认错态度很好,但内心里很不服气,一挨了打就开始旷课泡网吧。老师问及原因,他要么沉默不语,要么用“身体不舒服”“睡过了头”进行搪塞。父亲母亲苦口婆心地讲道理,当时答应得很好,过后照样往网吧里钻,有时候,周末干脆背起书包直奔网吧,彻夜不回家。为了挽救浪子早日回头,父亲放弃了年收入5万元的工作回家看着他,每天接送他上学。白杰灵机一动经常和父亲玩“躲猫猫”游戏,从猪圈的窗子里往外跑,到附近的镇上浪荡、玩游戏。父亲每次把白杰从网吧找回来就是一顿暴打,有几次还用棍子打得白杰头上身上伤痕累累。白杰对如此严厉的惩罚,不但没有悔改之意,私下还做出辍学的决定,经常十多天不回家,气得父母直跺脚。有一年春节前,白杰离家出走,家人和亲戚四处寻找,直到正月十二才从县城一家网吧把他找了回来,但没在家待两天又消失得无踪无影,这一走就是四个多月。直到有一天,公安机关找上门来,全家才知道孩子摊上大事啦,尽管一开始他们根本不相信这样的事实。

    据办案人员通报,白杰最后一次离家后,在社会上认识了一个叫何俊的混混,一同参与了犯罪团伙行动,先后在贵阳、安顺、毕节等地连续实施抢劫、杀人。他们冒充乘客搭载出租车,有时候是黑车,将司机或乘客杀害抢得现金等贵重财物,然后再把尸体藏匿山野密林之中,又开着车载客。前后共作案6起,杀死无辜群众9人。

    在这个五人抢劫团伙成员中,多半都因为学业困难过早辍学,白杰是唯一的“90后”。有一个叫刘刚(化名)的青年,初中没毕业就辍学,开始在社会上混,闯荡世界,在他的日记中写满了仇恨的话语,恨自己不争气,是个“熊包”,恨老师唯利是图,恨父母、恨社会无情无义……心中充满仇恨,只有杀人、报复社会才能慰藉他们失落的心灵。

    青少年在成长的关键时期过早辍学,心不甘情不愿地去从事与他们年龄和心智水平不相符合的体力劳动,是对人性的摧残,完全背离了青少年成长发育的规律,导致人生失去方向。过早辍学留在他们记忆中的全是失败的痛苦回忆,自信心荡然无存,永远觉得低人一等,一辈子都抬不起头来,沦为社会弱势群体是其中多数人的必然归宿,很多人会成为社会不安定的因素。

    由此可以看出,未成年人的初级教育不单单是上大学和就业的需要,更是身体发育和心智健康成长的需要。中小学时期学习成绩出现好、中、差完全是一种自然现象,文化课成绩差,不等于没有自尊和人格,不等于其他方面也不行,不等于连职业技能、音乐、美术等其他课程学习也要放弃,不等于未成年就拒绝在学校的心智培养。事实上,只要学校和家庭能够平等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给这些学业困难的学生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精神上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关爱,每个青少年都能够树立正确的求知态度,培养起健康的人生观,平安地度过躁动的青春期危险期。

    恰如其分的褒奖无疑好比一场及时雨,可以使一个干渴的心田得到爱的滋润,使绩差生放松身心,振作精神,或许能对原本厌恶的学习产生好感,重新激活学习兴趣。对于那些在学习上打了败仗,失去生活信心的学生而言,赏识鼓励也许是他们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它无法保证在学习上发生奇迹般变化,但完全能够使他们濒临枯萎的心灵得以滋养,使他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尽管自己学习不好,但人世间依然充满着温情和真爱,还有很多条路供自己选择,从而建立积极的成长性情感准备,对人生充满美好的愿景。

    有了这样积极的心态,他们就能够平和理性地对待个体智力上的差异,发挥自己其他方面的优势,找到个性化的成才方向。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同样能够得到成功,避免因学习失败过早辍学而对人生失去信心,消极地对待生活。退一万步讲,即使上不了大学,没有拿到显赫的学历,只要有一个健康乐观的性格,树立起“行行出状元”“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这些从夹缝中挺过来的人,心性和生存能力受到了很好的磨炼,一般都具有比较坚毅的性格,走向社会后纵然找不到高端的就业机会,或许可以凭借热情圆融、勤勉坚韧和吃苦耐劳的性格,在某一行业发挥自己的特长,找到咸鱼翻身的机会,同样可以获得成功,这样的事例在我们眼皮底下随处可见。

    赏识褒奖是一种没有成本的精神关怀,很多时候可以使某些行将崩溃的灵魂得到拯救,帮助学业困难的学生建立积极的成长性情感准备,看不到这一点,无视孩子们这些起码的需求就是失职,必将受到良心的谴责。因此,满足孩子的成长性情感准备需要,关键是老师家长要回归理性,树立自然教育观,对孩子成功成才保持合理的期望值。

    当然,给予褒奖满足孩子成长性情感准备也需要一定的智慧,不加分析滥用物质奖励,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奖励的东西而不是学习成长本身,弄不好还会分散学习精力,助长他们贪婪的欲望。

    激活学习的兴奋点

    在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中,社会环境道德水准高、价值观念和学校整体氛围蓬勃向上,越能够促使学生树立起远大理想,在学习上培养积极的情感准备,容易激发学生追求成功的愿望,用全部心思去钻研思考问题探索知识奥秘,一步步向人生目标迈进。反之亦然。

    进入20世纪70年代末,拨乱反正,实行改革开放,国家恢复高考制度,“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成为时代的最强音。知识分子地位显着提高并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广大学生如梦初醒,切身感受到了读书学习的社会意义,求知欲望被唤醒,懂得了用知识武装自己的道理,如饥似渴地吮吸知识的营养。那些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男女,为了避免在竞争中被淘汰,仍然利用业余时间读电大、学函授进行充电,更新知识,提高自己。伴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凭知识吃饭,靠能力发财,学习优劣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生成功与失败,优秀的学生在财富、事业、家庭幸福方面抢得先机。越是竞争激烈的发达地区学习的紧迫感越发强烈,绝大多数学生能够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准备投入学习之中,成功理所当然非他们莫属。

    从人类最原始的学习动机来说,只有当我们真切感受到学习内容的现实意义时,才会对与其相关信息产生积极的探究性情感准备需要。“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对于一个涉世不深的青少年而言,实践的机会越多、见识越多、眼界越宽广,越能够更多地感受到某种知识技能蕴含的社会意义。因此,越来越多的父母从本意上鄙视“填鸭式”早教,鼓励儿童和青少年走出家门、走向社会,在大千世界中培养好奇心,以自己的真实体验找到读书的兴奋点。

    然而,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谬论时时撩拨着人们焦虑的神经,很多家长按捺不住急躁的心情,似乎不早点让孩子学习ABC、参加奥数辅导班,进行智力开发,孩子真的就会输在起跑线上。不少家庭过早地把孩子关在家里教他们识字、记单词、背诵唐诗宋词,生怕干点家务活、多玩一会儿耽误学习时间。更为荒唐的是,有的父母把学习和青少年喜欢的游戏、文艺、体育及社会活动完全割裂,孩子们的视野被框得太死,根本不明白读书学习究竟为了什么。有的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时,老师、父母不停地指责埋怨,学习留下的记忆除了痛苦还是痛苦,感受不到读书的快乐,这些消极的体验只能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比如,我们提倡素质教育,让孩子学习音乐,掌握一两种乐器,本来孩子可以带着悠闲的心情享受音乐之美,借助音乐的美妙旋律促进大脑皮质发育,培养思维的专注力。然而,不少家庭把获得考级证书当成学习音乐的根本目的,以此作为上重点学校的“敲门砖”。带着这样的“紧箍咒”给孩子们平添了无形的压力,满怀喜悦地去学习音乐,一想到考级顿时紧张起来,音乐的益智功能打了折扣,培养积极的学习情感准备永远只能是一种奢望。很多家长不明个中原因,反而抱怨孩子没有读书学习的兴趣,殊不知,家长的功利思想不知不觉把孩子的兴趣和天赋扼杀在襁褓之中。

    建构积极的学习情感准备,需要从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入手,而且兴趣越宽泛、越抽象越好,越容易找到读书学习的兴奋点。中国传统教育倡导“无为而治”,注重让孩子们学习一些自己喜欢但暂时没有实际用处的东西,培养起他们对事物的好奇心,也使专注力得到滋养,久而久之他们可能在兴趣的诱惑下成为一个贪婪的阅读者。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杨振宁的父亲,曾经是一位数学教授,在他发现儿子振宁身上的数学天赋时,没有为了让其早日成才督促他玩命地学习数学,而是让他熟读在当时看起来没有用的《孟子》,花一年时间背诵理解《孟子》的精华部分,学到了许多教科书学不到的知识,凭着对人生和社会的理解加深了他对读书的渴望。

    现代社会中具有国际大视野和高品位价值追求的家长也不在少数,他们不被眼前利益所蒙蔽,不再强求孩子过早地去学习那些实用知识。重视在实践中启发他们的灵感,尤其看重实践在促进孩子心智发展中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尽可能地多给幼童提供玩的时间,经常带宝宝参加小工艺制作,让他们在自由自在的游玩中提高动手能力,开发幼儿智力,扩大头脑中见识事物的数量,不断丰富想象力,发现自己的兴奋点乃至创新灵感,培养创造性思维。不少智慧的家长带着孩子参观各种博物馆、科技馆,工厂、车间、乡村,在直接感受中引发他们对陌生世界的思考,诱使这些幼小的心灵通过阅读寻找答案,实现书本知识和实践的联结,体验读书的社会意义,对读书产生无限的渴望。让他们在充满兴趣的时候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并使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有些父母还抽出更多的时间和孩子一起参观美术馆、听音乐会,感受一些抽象的文化艺术,唤醒孩子对美的追求,把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运用于学习,用习得的知识来解释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逐步培养起探究性需要的求知欲望。当孩子表现出阅读学习的愿望时,及时给予指导,让他们用自己的话语概括阅读内容的大意,归纳提炼其精髓,并对作者某些观点进行辨析,回答一些刨根问底的问题,引导孩子成为一个积极的读书人。

    一些有社会责任感的老师和知识型父母,还注重用自己正直、快乐、达观的性格帮助青少年在心灵深处埋下美好的种子,建构起丰富健康的情感世界,引导孩子把与同学竞争的动机转化为勇于挑战自我的行动,不断取得认知上的突破,以此在学习上形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内在动机,从而培养起他们更加宽泛的竞争能力。

    学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世界级数学大师陈省身自小酷爱数学,被誉为微积分之父。用他自己的话说,“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数学。”晚年住在南开大学,住所取名为“宁园”,园内几乎所有的东西都与数学有关。他把自己在数学方面取得成就的秘诀归结为“好玩”,永远怀着一颗年轻、快乐、开放的心,在游戏、寻找数学内在美的状态下进行科研,发现数学的无穷奥妙,最终走向人生成功的顶峰。

    陈先生的辉煌成就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启示,要想在学习上培养积极的情感准备,首要的是提高审美情趣,引导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发现学习本身具有的意义,自觉感受到学习不是父母强加给的,是真心地喜欢,连奖励都可有可无。学习过程不但没有痛苦,反倒像游戏一样好玩,越学越有味道和乐趣,驱使他们从内心深处对学习产生冲动,并在日常时间用所学知识本身的魅力把心拴在学习上,这样才算得上真正的学习教育。

    美国匹兹堡大学语言教授斯托夫人,在女儿小维尼芙雷特5岁时教她学习世界语,后来,发现女儿有过于贪玩的毛病,学习时心不在焉,不是很投入。斯托夫人心里萌生了引入趣味学习的想法,从世界语年报上挑选了几名年龄相仿的俄罗斯、法国、日本小朋友,找出他们的家庭住址,让女儿与这些异国小朋友通信。每当小维尼芙雷特在信中看到不同国籍的孩子介绍本国历史、宗教、自然风光和民俗时,异常兴奋,急切地了解信中的内容,遇到疑难问题就翻词典,查阅资料。稍大一点,小维尼芙雷特渐渐对这些异域风情由一般性喜欢开始感到渴望了解,后来到了有些着迷的程度。小维尼芙雷特的心思从游戏完全转到了对世界语的学习上,一有空就经常到书店或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消除疑惑,不间断地用俄语、法语、日语与这些异国同龄人交流学习和生活,饶有兴趣地探讨这些国家的地理气候、经济和人文特征,互相启迪。这种带有趣味联谊的学习方式,不单使小维尼芙雷特外语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还培养了惊人的学习兴趣。

    近代西方的发明创造一直领先世界,与其说是在技术创新上独占鳌头,不如说他们是在文化教育理念方面技高一筹。不管学校和家庭教育都十分看重青少年的个性培养和潜能挖掘,尽最大可能去发展他们的独立精神,鼓励孩子们带着激情去学习,在学习思考中提高原创能力。

    迄今为止,没有一项证据证明爱因斯坦一出生就比别的孩子聪明,也看不出他天生就具备一个科学家的禀赋。但是,令人想象不到的是,在他四五岁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父亲给了他一个磁性指南针,看着指针转动时他简直惊呆了。尽管根据当时的认知水平他无论如何也不明白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奇怪的现象,然而,正是因为对指南针转动的不解和疑惑使他对这个小玩意儿产生了极大的好奇,以至于后来带着这样的好奇心促使他立志要解开心中一个个谜团。11岁时,他开始阅读绝大多数孩子尚看不懂的科学和哲学方面的书籍,深入思索科学与哲学方面相互矛盾的观点,并迷上了数学,深深地陶醉于欧几里得几何学的确定性和纯粹性之中。到12岁时,他快速学完了一本几何教材,当看到毕达哥拉斯定理时决定自己动手进行证明,经过三个星期艰苦不懈的努力终于证明成功。这种好奇心培养了他坚定的意志品质,随时准备为他感兴趣的挑战而做出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促使他最终走上了科学之路。

    无独有偶,以石破天惊的巨着《物种起源》闻名于世、带来生物学和人类学领域革命的达尔文,幼年几乎也看不到一点神童禀赋。学习成长及其生活环境并非想象得那么优越,他的父母也从未有过望子成龙的愿望,更没有刻意让他去和别的孩子竞争。但和其他赫赫有名的伟人一样,小达尔文早期很长一段时间贪婪的阅读兴趣使他学到了各种有用的本领,知识远远超过了同龄人,学习兴趣有了惊人的提高,能够一连数小时专注于自己的领域,即使在大部分时间里他未必有意地在学习,这种专注的态度对他日后的成功仍是至关重要的。

    达尔文从小就喜欢收集蝴蝶、蛾和其他昆虫,当时他热衷于采集甲壳虫,这种热爱后来成了他生活的组成部分。10岁时,第一次到威尔士海岸度过了短暂的假期,这时他的标本采集活动已经开始系统化,按主题进行分类。他还意外地发现有些蛾子在威尔士海岸随处可见,但在什洛普郡却不见踪影。很多同学已经注意到,虽然达尔文功课平平,但在博物学方面知识却非常丰富,即使在校期间他也把很多空余时间用于采集标本,并擅长辨识同学拿给他看的各种标本。

    随着知识的丰富,观察技能的成熟,达尔文采集活动的性质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到了青年时代,童年很多兴趣爱好变成了达尔文生活的方式,从一个不加选择的采集者变成见多识广的博物学家,或者说从一个严格意义上的“业余”博物学家变成严谨治学的生物学家。由于长年跋山涉水采集动物标本,时常会感到疲惫和艰难,然而,兴趣与目标形成的直接驱动力很快就将疲倦一扫而光,所以,不管面临多大困难他从未懈怠过。

    我们总是羡慕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技术创新和浪漫的生活方式,殊不知,他们的血液里早已凝聚了多元的价值观念和超然物外的元素。西方文化中的理性思维使每一个家长在孩子的成长中能够从长计议,有意识地让他们多了解一些抽象知识,多接触或近距离观察奶牛、猴子、黑猩猩等动物,从动物的习性中发现其生活规律和大自然的无穷奥妙,在多彩的社会生活中刺激大脑发育,以此启发他们探索世界的好奇心。有一年夏天,乔布斯随同父亲去农场参观,无意中发现一只刚刚出生的小牛犊落地几分钟就挣扎着站了起来,踉踉跄跄地往前走。第一反应是:这样了不起的行为是与生俱来的,非习得所能。他还用软硬件的术语来解释这一奇特的现象:“好像是设计好的一样,动物的身体和他大脑里的某些东西在它出生后就立即开始协同作用,而不需要它去学习。”今天,当苹果品牌的电子产品风靡全球的时候,谁能否认他众多电子设备里很多人性化的技术其灵感不是源自于大自然的启迪。

    二、思维——学习之灵魂

    中国人重视教育由来已久,“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是妇孺皆知耳熟能详的黄金定律。学习可以增长智慧、创造财富,使一个普通人变得儒雅,取得辉煌成就。学习作为个体通向成功的桥梁,其意义不管是青少年或者成年人都不言自明。客观地说,每个人从懂事的那一天起,主观上对学习都有着积极的情感准备,热切希望受到很好的教育,没有一个孩子自甘落后。但是,现实的确非常残酷,同样的年龄,同一个班的学生,差不多同样的学习、生活环境,大家彼此早出晚归经受了无数个寒窗的洗礼,不一样的是,有的学生学习天天都有新收获,付出一定努力就能够考取理想大学。学生时代既收获了知识、体验到了快乐,同时也把自信和幸福收入囊中,命运随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多数人一天不落地坐在教室里听课、做作业,工夫没少下、苦没少吃,成绩始终平常一般,与自己的愿望差距甚远,无法到达理想的彼岸,也很难感受到人生的快乐。

    当然,比这更惨的学生,他们和别的同学一样起早贪黑读书学习,成绩差了好几条街,老师家长横眉冷对批评挖苦,那些绩优生趾高气扬蔑视嘲笑,使他们自尊全无,一想到上学就直摇头。学业上的失败,每每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是个彻头彻尾的孬种,从此,连自信也输得精光,做什么事都畏首畏尾,人生变得黯淡起来。几十年过去了,夜晚常常从作业、考试、家长会的噩梦中惊醒,心灵创伤久久难以平复。足见,单有积极的情感准备、刻苦认真的态度并非就能取得理想的学习成绩。学习充满了神秘色彩,想说爱你真不容易,其背后一定有另外一只看不见的手,有必要从学习的本质中去揭示其内在规律。

    学习是在老师、家长的辅导或看书钻研引起认知、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发生的持久性变化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大致都要经过信息接受、理解加工、练习强化、认知重组四个阶段。仔细体味学习起来,我们会注意到,大脑有一项功能自始至终在幕后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它就是——思维,它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与学习能力和效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思维一旦“脱轨”,偏离了学习内容就谈不上真正的学习。

    思维品质

    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认识,是大脑一种复杂而高级的认知活动,可以简单地把它理解为思考认识问题的方式。思维品质如何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智慧的核心元素。

    儿童在学校的学习,一般是在对老师授课或看书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初步理解加工的基础上,再由记忆、练习强化对其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利用,最后对这些零散孤立的知识进行知觉重组,与原有的经验完形,形成知识体系。学习过程中,思维有别于感觉、知觉、记忆这些初步加工,类似于知觉重组,是对输入(听课、看书)的信息进行的深加工,揭示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又要紧紧依靠感知觉和记忆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推理和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学习之目的。

    大脑认知活动的特点说明,思维在学习过程中发挥着非同寻常的关键性作用,不同的思维品质表现出不同的学习能力,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主导着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思维品质包括专注、机敏和建设性三个维度。

    专注。是在精神和谐、思想纯粹的前提下,思维固定在一个目标上的强度和持续时间长短的表征。思维专注表现在对某个认知客体或活动保持长时间的注意,而且能够对其进行控制,意味着大脑有很强的“定力”,收放自如,该发散时发散、该辅合时辅合,常想什么、少想什么、不想什么,先想什么、后想什么,控制得当。思维专注还表现在能够快速地把精力百分之百地集中在学习的对象上,想集中多久就集中多久,而且,同一时刻只想一个问题,很少有二心,想当下问题把前面的念头完全抛开,不藕断丝连。思维专注的学生,不管听课或看书,注意力和思维高度一致地契合于老师说的每一句话、写在黑板上的每一个符号,或所看书的每一行文字,并将它们理解掌握得清清楚楚,融会贯通,贮存在大脑记忆中。尔后,用这些理论知识解决其他问题,转化为改造现实的实践能力,学习的目的才算达到。

    真正会学习的人其过人之处不是所谓与生俱来的才智,而是有着集中精力不断思索的性情,培养了长时间投入于纯粹思维活动的能力和更高水平的思维技巧,从而,能够获得丰富的知识和智慧。

    财富如浮云,只注重财富积累而忽视精神的修炼终将归于贫乏,当我们得心应手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造福人类时,很容易感受到精神的充实和由内到外的富足,同时,专注形成的优质遗传基因还能够富贵千秋万代。常言道,“专注是金”。专注几乎是杰出人才的共同秉性,从众多天才科学家的成长过程不难看出,他们一旦认准要干某一件事,就会如痴如醉地投入其中,仿佛周围的一切都不复存在。爱因斯坦、陈景润、华罗庚等无一不是长期沉浸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自主思考,不局限于书本上习得的方法和要领,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运用学习积累的知识发现事物运行规律,形成自己独立思想和学派。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所有成功者无一不是从专注的思维中获得智慧的。

    思维专注,具有管控自己的欲望的本领,延迟欲望满足,理性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愿望,不会因为不当的欲望而造成思维的混乱;思维专注表现出的可控性,能够以清醒的认知和坚定的意志管控好情绪,永远保持轻松愉悦的精神状态,准确归纳、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温和地对待不公平的事件,遇到争执或冲突时思想有一定的弹性,平和地认同和接纳“灰色”地带,不是非白即黑,在挫折和诱惑面前保持理性和淡定。

    机敏。在思维过程中,大脑机敏程度,理解接收信息以及分析综合概括速度的快慢,直接决定着听课、阅读的质量和效果。思维活跃,反应迅捷精准,能够高效地进行情境转换的学生,思维同步甚至超前于老师的讲课节奏,对授课内容理解和把握较反应迟缓的学生要好得多,自然能够比较全面地领会老师的授课内容。这种机敏的嗅觉使他们有极强的阅读能力,快速捕捉信息,为提高学习效率插上了翅膀。当然,反应速度快慢首先取决于脑细胞激活水平,同时也取决于思维的专注程度,专注的学生,思维形影不离地跟着老师走,对老师的授课提示没有时间差,第一时间做出快速反应。那些反应迟钝的学生,注意力多数时候不在课堂上,经常在别的地方忙得不可开交,老师提醒时,他们才如梦初醒,转过身来,匆匆忙忙往回赶,有明显的时间差,反应当然慢了半拍,无法全面深刻地领会授课内容。

    建设性。思维是借助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推理、抽象和概括来实现解决问题的目的过程。心理学家弗洛姆在他的论着中,把建设性概括为爱、工作和理性三个维度。有建设性思维品质的学生秉承事本位的人生价值观,从成熟的仁爱情感出发,一开始就把思维的基点定位在创造性劳动上,表现出一种积极勤勉高尚的人格特质。他们用纯粹的、发散的思维来探求知识,思维永远集中在对人生有建设性意义的读书学习上,始终不偏离主题。超级专注的思维长期聚焦于自己关注的对象,而对能够给人带来暂时愉悦的游戏保持足够的警惕。读书学习中,思维不囿于教科书上原有的定见,自觉不自觉地从不同角度突破思维定势,或沿着不同路径发现独具特色的新思想,发明创造出新事物,把习得的知识转化为造福人类、服务社会的实践,为人类创造出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在实现人生追求中体味精神之快乐,感悟生命的意义。他们与那些仅仅把思维局限于了解掌握老师要求的学习内容、考个高分、上个名牌大学满足自己功利性需要的学生来说,显然要哲学很多、高明很多、智慧很多。同时,具有建设性思维的个体思维方式非常理性,大智若愚,有反思的智慧,能够客观理性地评价自己、看待别人,有自我否定、自我纠错的勇气和能力,永远保持着健康的人格。而非建设性思维的学生思想贫乏、没有自信,以自我为中心,有强烈的占有欲望和剥削性格,缺乏创造性精神,只有物质财富才能够填补他们空寂的灵魂。

    学习的本质

    热恋中的情侣,感情纯真专一,恋爱成功率大都比较高。学习中,思维纯一执着,听课、看书时,思维与接收的信息,一如恋人情投意合,相逢时,紧紧地相拥在一起,如胶似漆,专心专意,心潮澎湃,旁若无人地陶醉其中,难分难舍;课余时间仍然苦思冥想,像恋人别离,朝思暮想,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自然可以取得丰硕的果实。由此观之,学习就其本质而言,是思维与认知客体的自然契合。当思维对学习内容爱恋到了疯狂的程度,一定会取得令人惊讶的成绩。反之,学习像儿戏式的恋爱,三心二意,若即若离,或吃着碗里,惦记着锅里的,不专一、不执着,只能是外显的伪学习,不会有好的结果。

    纵观卓尔不群的绩优生与芸芸众生的绩差生表面上看没有明显不同,但是在思维的专注、机敏和建设性方面的差异显而易见,最终导致了他们之间人生差之千里。以刚入学的儿童为例,大家的知识水平相差无几,老师讲授同样的课程,有的学生一点就通,一听就懂,一学就会,学习像玩儿一样简单;而有的学生听课却很费劲,学了半天云里雾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作业时困难重重。有人可能说那些孩子聪明呗。没有错,是聪明,但聪明的标志又是什么呢?或者说,用什么来衡量一个学生聪明不聪明呢,答案是:思维的品质,它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信息接受阶段。信息接受也可以称为感觉登记。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主要是借助听老师授课或看书阅读来实现的,而且,只有学习内容在大脑神经系统产生刺激,进入感觉登记,外界信息在大脑中形成初步印象时学习才算发生。如果学生没有参加听课,事后也没有对该课程进行自学研习,没有进行感觉登记,学习就没有发生。假设,一个新生婴儿,一出生就让他与外界隔绝,只给他提供必要的营养品,周围人不与他进行语言和肢体交流,不让他接触其他任何复杂的情境。除了吃喝之外,大脑没有受到任何刺激,一片空白,没有形成其他任何印记,十年数十年后,他仍然学不到任何东西,智力上,不可能有丝毫长进,不会说话,没有复杂的思维,也不会发生认知和行为能力上的实质性变化,日后注定成为一个白痴。英国有一项对不同阶层的3岁孩子掌握词汇量的调查显示,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的孩子,父母日常生活中与他们交流的平均词汇比普通工人、农民家庭的孩子高出三分之一,比靠社会救济过活家庭的孩子高出三分之二。显然,后者白白地浪费了与孩子交流的机会,在孩子智力开发上存在严重缺失,十分可惜。因之,现代社会很多年轻父母已经或正在认识到启发式学习对幼儿智力开发的现实意义,经常与宝宝进行眼神和语言交流,通过对神经系统刺激开发大脑,促使他们持续专心地分析思考问题,搜寻合适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意思,达到提高孩子的智力水平的目的。

    信息接受阶段是学生能否学得进去的第一道门槛,学习的内容是否登记成功,不但要看个体是否参加了听课或看书学习,关键还要看思维能否牢牢地专注于学习(刺激)的对象,并与刺激形成一一对应的联结。假如,听课了、看书了,但思维专注程度不够,老师授课、看书的内容没有在视觉、听觉器官上留下印象,大脑受到相关内容的刺激不够强烈,或者说没有进行感觉登记,学习只是过了一下脑子,与没有学不无二致。也就是说学习唯有全身心地专注于老师讲课所传达的每一个信息,而不是关注老师穿什么衣服、留何种发型,方能把授课内容的精髓在自己的大脑神经系统打下深深的烙印,否则,就谈不上真正的学习。思维不够专注的学生,注意力像天上的浮云忽来忽去,永远处在飘移不定的幻想之中,遇到什么新鲜刺激就追求什么。漫无目的胡思乱想,学习积极性再高,决心再大,由于注意力飘忽不定,对学习对象的关注时断时续,表面上也在听课,但似听非听,学习的内容没有或只有部分进行了感觉登记,没有留下太多的印记,只能了解个皮毛,不能够很好地领会掌握学习内容的完整意义及其深刻内涵,如此糟糕的学习能力,别指望他们有好的学习成绩。

    早些时候我在机关工作时,参加某一次会议,事前,按照领导要求要把会议某个重要讲话的主要内容记录下来(没有带录音设备)。尽管带着任务我一边听一边用笔做速记,但由于领导讲话语速快还是遗漏了一个小问题。会后,我找同行的其他几位同志帮我补充一下,遗憾的是先后问了四位同事,得到的共同答复是:没记住。后来,我才知道,这些空话、套话,若不是带有任务性地记录,很难引起人们的注意,不会对大脑产生太深刻的刺激,也就进入不了感觉登记。很多知识枯燥乏味,若没有专注的思维,当然无法透彻理解掌握学习内容。

    同时,思维专注还有个持续时间长短的问题,思维可控性强、专注时间长的学生,整个听课、阅读过程中,能够长时间专注于学习内容,保证听课、看书能够全面完整地进行感觉登记,形成完整的故事情节。否则,听课看书获得的信息断断续续,也就无法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

    理解加工阶段。听课作为感觉登记只是学习的第一步,并不是学习的实质性阶段,学生只有理解学习内容、了解其社会意义,并将相关内容牢记在心,才算得上是真正地学习。因此,教育心理学一直把理解和记忆看作是学习的两个最核心的阶段。在理解加工阶段有两项任务,其一,是把老师的授课或阅读内容理解并融会贯通,搞清楚每个问题的来龙去脉,然后将这些知识与以往的经验进行联结,建立起该学科的知识体系,转化成为学生的经验和知识技能的组成部分;其二,把感觉记忆变成短时记忆。进入感觉登记的信息只是一种瞬间记忆或工作记忆,是记忆系统在对外界信息进行加工之前的暂时登记,只停留0.25秒~2秒时间,几乎是一晃而过,很容易消退或遗忘,需要在对老师授课的主要内容以及阅读的每句话进行理解、加工编码(《学习论》布鲁纳:对信息进行分类组合)的基础上,然后把这些知觉信息贮存在短时记忆里,便于将习得的知识“迁移”过去解决其他问题,学习的目的才算达到。靠自学走向人生辉煌的着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把读书“由薄到厚”又“由厚到薄”两个过程作为自己的学习经验。这种“由厚到薄”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分析理解的加工过程。

    通常说,理解领会了学习的内容等于学习任务完成了一半,一点也不过分。假如,我们对老师授课、看书的内容没有搞清楚,对这些信息只是进行了简单而机械地累积,很多问题似是而非,不但进入感觉登记的信息成为过眼云烟,也会因为该知识环节没有理解掌握好,而给下面的学习、阅读造成障碍,学习看书就无法继续下去。同时,在这个阶段,进入感觉登记的信息包括有用信息和无直接作用的信息,要求学生在全面理解知识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需要经过选择性知觉,对注意的内容进行认知筛选,过滤忽略掉无关紧要的信息,认真理解加工有用信息,并将它纳入短时记忆范围,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知识体系。

    理解加工的重要性提醒人们,学习是一种能动建构的过程,越是理解得深刻透彻的学习内容,特别是顿悟得来的知识,不仅有助于与自己原有的经验形成联结,自如地迁移出去解决其他问题,更有利于把这些知识和技能恒久地贮存在记忆里。皮亚杰认为,只有在学生仔细思考问题时才会形成有意义学习。在理解加工阶段,思维专注,上课专心听讲,反应机敏、理解速度快的学生,思维会更多地集中于有用的信息,忽略掉无关信息,把老师讲课的内容完整地领会下来。思维不专注的学生,老师讲课津津乐道,他们脑子里正在想别的事,距离老师的授课内容十万八千里,或反应迟钝,跟不上趟儿,无法全面领悟到授课内容。纵然学习的对象已经进行了感觉登记,由于理解不深,无法与原有知识进行联结,大脑神经接收到的信息,左耳进、右耳出,很快就会遗忘,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学习效果。

    这一点很容易理解,一堂课45分钟,老师要简单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讲授本课的新知识,中间可能还会回答解释某些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可能要纠正个别学生的不良行为,讲个笑话、来个小插曲,说两句与课内无关的话,帮助学生们把情绪调整好,尽可能地让大家稍微放松一下,然后把注意力和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能够驾驭自己注意力的学生,当老师讲到学习的重点内容时,他们的思维与老师的授课高度契合,会紧紧地跟着老师移动,直到把老师所讲的每句话、每个知识点的精髓吃透。当老师话题转到与学习无关紧要的话题时他们也不会闲着,不是跟着去瞎凑热闹,而是抓紧点滴时间反复理解深入思考那些重要的问题。偶尔有点疑难问题,及时找老师解疑释惑。思维一直忙正事,知识掌握非常系统,学习上很少留死角。

    毫不夸张地说,思维品质好是众多优秀生的共同特质,这些学生的聪明之处在于他们非常推崇意义学习,因为,从理论上把所学知识的基本原理和深刻内涵搞懂弄通是学习之关键。反过来讲,没有理解,就谈不上记忆,更别说运用它去解决其他类似问题。为此,学习中,在理论知识没有搞清楚之前,他们轻易不去做练习。有一名高考状元把发现学习这一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视为自己成功的一条经验。每次上新课前,都要提前对学习的章节进行阅研预习,了解学习内容的大意,发现重点难点问题,适当加以内化,形成初步印象。对于理解不了的疑点问题反反复复多看几次,直到看懂为止。实在搞不懂的地方会标注出来,上课时有意识地听老师讲解,或课后找老师同学释惑,保证每堂课的学习内容当堂理解消化,不欠账,也就没有知识的盲区。可见,能够自始至终把精力集中在学习内容的理解加工的过程中,是学习丝毫不能忽视的重要环节。

    阅读对思维的品质也有非常高的要求,思维专注的学生,阅读过程中眼睛浏览着书上的文字,大脑即刻呈现出由文字表达出来的情景画面,这些感觉印象加深了学生对阅读素材的理解,形成完整的情节链,阅读才能够顺利进行。如果学生在看书过程中思维不专注,眼睛瞅着书,心里想其他事,把一段文字草草地浏览过去,没有明白所阅读内容的大意和深刻内涵,或者对阅读的内容一知半解,看了半天书没看出所以然,书中的故事情节抓不住心,成为无效阅读,很多学生出现阅读障碍概因如此。不能在读书学习中摄取人类思想的精华,当然建构不了智慧的大脑,想取得惊人的成就只能是痴心妄想,这样的无效学习是学习兴趣的最大杀手。由此可见,思维专注程度如何、反应的快慢,直接决定着理解加工的深度,影响学习和阅读质量的优劣。

    过去有些书没看明白,我常常认为是因为内容太深奥,或作者表述不够翔实,要么觉得自己很笨。可当我回过头认真看第二遍时一下就明白了其中的意思,除去再次看书时掌握阅读内容的梗概后,承上启下,便于系统地理解全部内容。仔细回想一下,刚才阅读该段落时思想开了小差,在想其他问题,没有把阅读内容完全理解吸收进去。同样的道理,对于听课时,大凡没有听懂的环节,有时候可能属于相关知识基础差,认知准备不够,但多数情况下还是因为思想开了小差,思维发散,没有把老师所讲内容听进去,当然理解消化不好。

    练习强化阶段。学习获得的一些新概念、原理大部分进入短时记忆,或浅记忆,停留时间短,一般只能保持1分钟左右的时间,且记忆的容量、范围非常有限,约为7±2个单位。以记阿拉伯数字为例,我们看一眼一般只能记住5~9个数字。学生上一节课、阅读一本书,会接受大量信息的刺激,即便有些学习内容已经完全理解并融会贯通,但这些信息如果仅仅停留在短时记忆阶段,不再回忆、复习强化,过不了多久习得的知识就会部分或全部遗忘。因此,要把学习的新知识、阅读的新内容变成自己知识的一部分,需要通过回忆、精细复述、做作业、复习、考试或提取部分信息解决其他类似问题等强化练习。再经过继续不断地对重要信息进行联想、加工编码,借助长时记忆把这些新的信息同化到已有的认知图式(《学习论》皮亚杰理论: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方式识架构),并与以往的知识重新组合完形(《学习论》韦特墨:把知觉到的东西用最好的形式呈现出来),不时地重复强化,使之永远保持下来转化为长久记忆,在头脑中生根发芽,变成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才算得上是完整而有效的学习。

    学习需要强化,更离不开强化。但是,强化不是机械地重复,是在理解基础上的强化,而理解的本身是在思维专注的情况下的一种认知过程,思维品质不好无法全面深入地理解学习内容,作业困难,很难达到强化目的。我上小学时,那些很业余的老师经常让学生把一个生词抄写三五十遍,但考试时还有人重复这些低级的错误。原因很简单,这样的练习只是简单机械的重复,没有心理主动参与建构进行内化,抄写几十遍仍然记不住就再正常不过了。对于用心学习的学生,遇到一个生字、词,非常认真地去翻字典,学它的发音,了解它的意思、出处,有什么典故,通过积极参与构建,将这个字的相关信息其本身内涵形成刻骨铭心的理解和记忆,和其他信息一起同化到自己的认知图式(知识体系)中去,折腾这一次就会终生不忘,这样的学习才是真学习。

    心理学有个实验,让两个组的学生背30个单词,要求第一组记住单词,以后要复述的;第二组则要求他们用每个单词造句。两天后测验,第一组平均只记住50%的词汇,而第二组则能够复述其中95%的单词。第二组的记忆效果之所以好于第一组,关键在于其通过造句,提取其他熟悉的词汇与其联结,加深了对单词词性的理解。如果没有理解学习内容的意义,去死记硬背各种毫无关联的知识,这种机械记忆得到的信息只是简单地加进一些新痕迹,是孤立的,对事物的知觉还处在未分化状态,看不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只能应用于非常具体的情境和类似问题的解决。

    单纯从记忆的角度讲,学习需要不断把新接受的知识和已往的经验长久地保存到头脑之中。思维专注的学生,自控力超强,大脑主要接受学习方面的信息,把其他无关的信息过滤在外面,保持了大脑整洁和思路清晰。课堂上每时每刻都专心专意领会老师的授课内容,随时通过心记趁热打铁对习得的一些重要内容适时进行强化,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并能够举一反三,快速地提取已有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当老师处理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时,他们也不会轻易放松自己,更不会走神胡乱想其他无关琐事,细心的学生会不失时机地对老师所讲的重要内容进行记忆加工。有很多学生养成了记笔记的习惯,对老师授课的关键性词句、重要概念以及脑海中稍纵即逝的灵感,及时用自己的语言记录下来,课后再进行概括整理完善,经常翻看,以便课后复习巩固,达到永久性记忆。

    对于那些思维散乱的学生,一般都认为自己记性不好,前学后忘。其实,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有程度不同的注意力多动障碍,大脑装满了杂七杂八的东西,像个废品仓库一样。听课或看书时,脑子不停地受到已往那些烦心事,或当下其他“重要事儿”的骚扰,精力分散,学习内容理解不了,本该记的东西记不下来,原先已经掌握的知识渐渐淡出遗忘。

    记忆、复习、巩固是学习的重要环节,要想取得优异的成绩更需要大量艰苦的练习,没有一个优秀学生不是经过几年长期有规律的练习能够取得骄人的学习成绩。即使那些所谓的天才,幻想凭借自己的聪明不花费太大努力就取得惊人的成绩也是绝对不可能的。古人语,学而时习之。有些思维散乱自制力较差的学生生活没有规律,也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不能按时对学过的东西进行复习练习,也不能定期对已有的知识进行再认记忆,只能像狗熊掰棒子,掰一个丢一个。

    积极的情感准备强化了大脑对记忆内容的好感和天然联系。当我们喜爱某一样东西或对它有着特殊的感情时,大脑中早已存在大量堆积如山与其相关的回忆,一遇到类似问题的信息就会与原有的经验碰撞火花,注意力很快就集中起来,很容易接受这方面的信息,并把它们理解透彻记忆下来。

    一般情况下,再笨的人都会把自己家人或要好的朋友的电话号码记下来,当他换了一个新手机号,过不了多长时间新的电话号码就会镌刻在他的脑海里,几十年后仍然记忆犹新。如果遇见一个无关紧要的人,比如说保险推销员,每次见面送你一张名片,但你没有购买保险的意向,也不会对其产生亲近感,更不可能将这个保险推销员记在心上,名片在抽屉里睡觉,他的电话号码你永远记不下来。所以,提高记忆力的诀窍,除了要有专注的思维,倘若能够对认知客体保持情人般的好感和兴趣,记忆就能过目不忘。

    知觉重组阶段。心理学家韦特墨认为,学习即是知觉重组。这一观点早已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同。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真正的学习是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积淀学习新知识,不断超越已有知识的过程,使认知从未知的混沌模糊状态到清晰的有意义状态不断地升华过程。而不是对所学的各种概念、定义、原理的机械叠加积累,也不是用新获得的知识简单地替代原有知识,整个学习过程都在不断进行知觉重组。即,通过对原有知识经验进行改组、综合概括和更新,厘清事物的内在联系、结构,重建完形,形成一种科学完整的方法和技能,并把新的能力迁移过去解决其他类似问题,最终使自己的行为和心理趋向发生一种潜在性变化。

    比如,幼儿或小学生学习朗诵,当老师讲解了朗诵的方法要领后,孩子们经过练习(强化),就能朗诵几首简单的儿歌。按照孩子当时的理解水平,自认为已经掌握了朗读的要领,但是,客观地讲孩子只是掌握了最基本的朗诵方法而已。在以后的学习中,老师会进一步引导他们如何准确地利用发音部位、怎样做到抑扬顿挫,朗诵的水准又会提高一步,孩子对朗诵有了新的认知;紧接着学生还会学习到朗诵的表情、肢体语言,朗诵又向专业化迈了一步;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和生活阅历的丰富,学生对朗诵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朗诵时倾注了浓郁的感情色彩,懂得利用自己的生理条件,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由此,我们看到,要让学生掌握朗诵的基本要领,不是把老师传授朗诵知识、方法简单的积累起来,而是不断地学习新的方法要领,总结经验,提高认知,修正不合适不科学的环节,利用自己的音域条件形成独特的朗诵风格,一次次完形,最终达到知觉重组。

    初级教育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学习的内容是一个庞杂的知识体系,每一天、每一堂课都有全新的学习内容,单单把这些知识理解好、经过练习强化记忆下来远远不够,还需要进行知觉重组。实现这一目标,要求每时每刻都要专注于学习这个主题,保持思维的连续性,全神贯注所学内容,每个问题都要理解得全面深刻,概括得非常精准。思维不够专注,某一时刻思想开了小差,或反应迟钝,在个别板块出现知识缺口就很难形成知识链,漏洞太多,无法保证所学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同时,还不能忘记学习是为了解决问题,实现学习这一终极目的客观上要求学生要发挥好思维的建设性作用,善于运用创新性思维对学到的理论知识和经验进行改组、重建,不断丰富灵活多变的新路数,方能够提出解决各种理论和现实问题的建设性办法。

    兴趣·毅力·思维品质

    有人可能认为,思维品质固然重要,尤其是专注必不可少,但是没有积极的情感准备对学习产生不了兴趣,或缺少坚强毅力,学习不能持之以恒,一曝十寒,同样不可能取得骄人的学习成绩。一点没错,情感准备和毅力的确是两个好东西。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好的思维品质,积极的情感准备和坚强的毅力都无从谈起。

    知识是新奇而鲜活的,本身具有凝心聚力的功用。学习上积极的情感准备来自于学懂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弄清楚了一个理论的深刻内涵、内部逻辑关系,或对一个物理现象的原理有了透彻的理解,往往会产生一种顿悟的快感和少有的兴奋。但是,这一切都是以思维专注为前提和基础,思维专注的人,能够长时间地不厌其烦地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入思考,才能够全面深刻地领悟所学内容。没有专注,不能吃透学习对象的核心,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心中困扰已久的谜团无法解开,新的知识不能与原有的经验形成联系,学习的社会意义显现不出来,不能产生积极的情感准备,学习兴趣很难培养起来。

    在一般人眼里,一个学生有较强的学习自觉性和优异的学习成绩,大都因为他们学习踏实认真,勤学苦读,有非同寻常的毅力。其实,这些认识难免有些肤浅。毅力与认知驱力息息相关,它同样是在对自己所追求目标有了愉悦精神体验的前提下的自觉坚持。

    学习是一个充满着兴奋与抑制的矛盾,一方面因为学习中的疑惑解决而茅塞顿开,给自己带来一种极大的满足和欣快,从而铸就个体与众不同的自信和坚强毅力,愿意花更多的时间、投入更大的精力积极学习。不管遇到多大阻力,学习劲头不减,追求目标的信心不会动摇。即便偶尔出现失败或挫折,往往归因于自己努力程度不够,或其他客观原因,绝对不会气馁,总是不断地为自己加油鼓劲,直到成功为止。这样坚强的毅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成功学习所获得的愉悦感受,以及由此转化而成的强大的精神动力;另一方面,学生本身有积极的情感准备,也下了相当大的功夫,因为注意力障碍,很多问题百思不得其解,习得性无助,学习困难重重,跟不上趟儿,每次考试都当副班长,内心充满煎熬和畏惧,再有决心的学生也很难坚持下去。客观地说,这真的不是学生没有追求、缺乏毅力的表现,而是因为学生大脑神经系统的生理性原因,比如,思维散乱,在学习上出现了不可逾越的障碍,或者说不是读书的那块料,可以看作本能的放弃。

    有一个老师跟我说,把思维不专注作为学业困难的挡箭牌,道理上说不过去。原因是,他们学习不专注,为什么玩游戏时那么专注,一玩七八个小时不吃不喝,那又怎么解释。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游戏也算得上一种简单而机械的智力活动,游戏商开发制造软件时为了吸引更多的人使用他的产品,整体设计上由简单到复杂,环环相扣,一关一关过就到了顶峰。如果你是个新手或反应慢点过不了关,没关系,可以退回去重新来,随着熟练程度的提高,一般人都会完成游戏的全过程,非常人性化。其次,游戏的节奏感很强,把你的思维紧紧地抓住,根本没有机会想其他的事,连肚子饿的感觉都没有了。再笨的人往游戏机前一坐,一学就会,一玩就上瘾,只要你稍有进步,闯过这一关,马上就能够得到相应的奖励。游戏的内容最符合心理学关于人类行为动力学原理,即追求快乐,避免痛苦。在游戏的世界里,可以满足你任何要求,那里有楚楚动人的大美人,可以与你结婚生子,过温馨的家庭生活;给你封地授衔,有千军万马听从你指挥调遣,让你成为战无不胜的至尊王;给你现代化的武器装备,名车、豪宅,现实世界想要而得不到的东西,在这里应有尽有,让你感受到至高无上的心理满足,瞬间就能找到人生的价值(虚拟)。身临其境,给你一种积极的反馈和暗示,令人神往,很快就会把虚拟世界当成现实社会,游戏会成为天堂,想入非非,神魂颠倒,产生难以割舍的心理依赖。

    学习作为一种复杂的智力游戏,根本没法与游戏比。虽然学习也是由浅入深,但很多知识枯燥乏味,学起来很费劲,一个知识点没有搞懂,前进道路上就多了一个障碍。此时老师非但不会停下来等你学懂再上新课,而且还会把你当成累赘,成为指责发泄嘲笑的对象。知识链上现在的缺漏会成为下面学习的障碍,更多的内容听不懂,出现恶性循环,被大部队甩得越来越远。像古代打仗一样,指挥官只会带着精兵强将拼命往前冲,抢占制高点,摧城拔寨,那些残兵败将则成为追兵的美餐。学习上困难堆积如山,感受不到丝毫乐趣,沮丧、埋怨、愤怒、物欲等不良情绪找上门来,脑袋瓜子全是负面的想法,思维当然无法专注于学习。

    所以,撇开思维的专注,单纯把毅力的重要性及其作用强调到不适当的程度,纯属非专业人士错误认知,误读了毅力的属性。即使有一部分玩性大的孩子,学习不上心,简单地归因于学习态度问题,认为他们没有毅力,对学生同样不够公平。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贪玩的毛病并非完全出自本意,不排除思维品质出了问题,在学习上找不到乐趣,只好把多余的精力释放在其他地方。只有那些专心下来也能学得进去,但自作聪明,华而不实的人,遇到点困难就退却放弃,这种缺乏韧劲才是没有毅力的表现。由此观之,判断有没有毅力要看在什么情况下放弃努力,不能一概而论。

    思维不专注,学习钻不进去,要让他们攻克知识的堡垒,有心而无能为力。好比一个发动机功能较差的汽车,司机有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像别的奔驰、宝马一样高速飞奔。对思维品质不好的学生,家长看不清问题的症结,不停地在后面让学生加油挺住。超越人体极限的过分要求,则是对人性的摧残,诟病学生没有毅力,绝对是鲁莽而危险的玩火。

    三、不可小瞧了认知准备

    学习本身不见得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只要有积极的情感准备、良好的思维品质和认知准备,一步一个脚印地跟着老师走,每堂课都能很好地把老师的授课内容理解领会好,学生一般都能取得不错的成绩。即便个别学生反应慢一点,只要学习态度端正,与老师保持良好的互动,有疑难问题虚心向老师和同学求教,成绩不会差到哪儿。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具备积极的情感准备和良好思维品质的学生,之所以没能取得理想的成绩,不排除存在着认知准备不充分的问题。

    认知准备,是学习新知识前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简单地说,就是学习复杂的理论和技能,要具备必要的认知基础,这样所学的新知识才能与原有经验进行联结,形成全新的认知结构和知识体系(指学生现有的知识量、清晰度和组织方式),引起思维和行为变化。

    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学习任何一种新的知识技能,都是以已经习得的、从属于他们的知识技能为基础的(见《学习论》)。也就是说,前一次学习都是后一次学习的基础和先决条件,完成一项新的学习任务还要看你与之相适应的基础知识建构得是否牢固。任何新的学科都有深奥、复杂的理论,而这些理论又具有连贯性、逻辑性强的特点,客观上要求学生在学习某一新知识时务必具备与之相关的简单、具体的知识,所需的基础知识掌握得越广博、熟练,越能够把所学的新知识理解吸收好,越容易迁移过去解决其他更新的复杂问题。

    择校,准备好了吗

    在独生子女时代,一个孩子的成功与否代表着一个家庭的未来,甚至影响着整个家族的兴衰,为数不少的父母把子女教育当成了家庭的头等大事,孩子学习重于一切。相当多被就业竞争急红了眼的家长,很少有理性的时候,在他们心目中不管三七二十一,只要能上个好学校,请个名气大的老师当家教,任何学生都能够考上名牌大学。

    谁也不否认好学校和优秀教师在学习教育中的作用,然而,学习的确是个自主性很强的智力游戏,学习的过程是主动理解、消化、吸收知识的过程,学习效果的好坏,学生是关键中的关键。重点学校教学水平、难度系数、教学节奏总体上高于普通学校,那些高水平老师已经把所教的书读得很薄很薄,教学过程中技巧新颖、语言简洁、精练,优秀的学生听起来很来劲,所学知识能够很好地消化吸收和利用;但是,基础不扎实、认知准备不充分的学生,理解接受能力差,老师讲了半天,云里雾里,费了老鼻子的劲,很可能像听天书一样,没有听出所以然来。授课内容不能与学生原有的经验形成联结,无法变成自己的知识,老师水平再高也是白搭。一堂课下来百思不得其解,除了增添更多的紧张焦虑和怨恨外一无所获。

    赵强(化名),原是西安某重点中学一名高三男生,在距离高考前15天的时候,以极其残忍的手段把同班一位交往不是太深、无冤无仇,也没有任何情感瓜葛的漂亮女生强暴并杀害。令人蹊跷的是,当办案人员询问他作案动机时,这个眼神有些冷峻凶煞的小青年却说,“我自己也不知道!”

    一起无由的杀戮,一连串令人费解的疑问,难道这个浑小子患有精神病或是天生恶魔,非也。赵强,生于河北省雄县,身高1.85米,聪明伶俐,健壮彪悍。上初中时,学习成绩拔尖,是个绝对阳光帅气的男孩。在大家的印象中,他为人热情,正派仗义,充满自信,常给人大哥哥那种感觉。即便犯下如此不能让人饶恕的罪孽,认识他的老师和同学都不敢相信这事他能干得出来。

    初中毕业后,经在西安某军校担任教官的大伯转学到西安××一中读高中,期许以后报考军队院校,未来能够顶立赵家门户。从小城镇来到西安这个繁华大都市,一下子远离了往日的亲朋好友,他觉得自己像一只漂泊的孤舟,完全被淹没在陌生的茫茫人海之中,孤独让他内心感到一丝忧伤,做梦都盼望着“找几个能够帮助我的朋友”。幸好,住在大伯家里,优越的生活环境和大妈无微不至的关怀使他孤寂的心得到暂时慰藉。

    很快,凭借挺拔的身材和热情开朗的性格渐渐适应了新的环境,并自荐当了副班长,还是校篮球队绝对主力。球场上他激情似火、拼劲十足,越是比赛处于下风的时候,越表现得沉着冷静,从不慌乱,关键时刻别人上不去的时候,他能够勇敢地站出来,担当起精神领袖的角色。

    尽管赵强在老家上初中时成绩还是比较靠前的,但毕竟是普通中学,现在就读的学校是陕西省升学率排名前三甲的重点中学,他所在的虽然是个普通班,仍然高手如林。因为基础差,上课时,赵强腾云驾雾一样,很多时候听不懂,不时举手提问。有时因为所提问题过于简单幼稚,招来同学哄堂大笑,学习异常吃力。

    老家河北雄县,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爸爸妈妈靠做塑料制品维持全家生计。同龄人大都早早辍学外出打工,寒暑假回到家乡,儿时的伙伴听说他在西安这所大城市里读书,为自己的理想奋斗,很多同学投以期待和羡慕的眼光,他发誓要混出个样子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尽管他学习非常刻苦,可是,高二时成绩却一直排在全班四十名开外,常常为此沮丧。

    学习带来的压力和焦虑,使这个阳光少年突然变得敏感多疑起来。住在大妈家,有时晚上看会儿电视、周末早晨起床晚点,不时听到大妈的唠叨声。赵强感到十分郁闷,常常有寄人篱下的感觉。从此,开始有些沉默寡言,总是在电话中向母亲抱怨大妈管得太多。

    转眼间到了高三,学习成绩依然没有多大起色,每次考试后都会觉得自己输得体无完肤,有被高手淹没的感觉。眼看着大学梦即将破灭,他越发愧疚,身心疲惫。

    一天,大妈在整理房间时,无意从赵强的日记中发现了关于“性”这一敏感话题。晚饭后,大妈委婉地与侄儿谈了谈这个话题,提醒他要以学习为重,别为男女间的事分散精力。小赵对大妈触动自己隐私的举动非常伤感,认为自己唯一的空间受到了侵犯,严重地超越了底线,并在日记中对大妈做出了警告。也许是精神压力太大的缘故,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刺激即刻引起他的强烈反弹,心灵也开始出现扭曲,对人生充满了疑惑。

    高三寒假前的一次期末考试,小赵只考了最拿手的语文就请病假回到了老家准备过年。小赵酒过三巡,伤心地哭了起来,一股脑儿把自己三年来的苦水全部倒了出来:大妈唠叨、学习成绩跟不上、高考无望……无颜面对父母,辜负了亲人的希望。父母一再开导他要坚持到底。

    看得出,此时正在挣扎中的小赵精神压力已近极限,但仍然对上大学充满着渴望,期望通过努力实现人生目标。然而,思想混乱,心静不下来,学不进去,听课、看书写作业时总想其他事,没完没了的烦恼和自责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在他日记中反复出现“让我为了自己的未来做出最后一次努力”“有效学习时间:无”“浪费的时间”“坚持下去就是胜利”“挺住”“要战胜自己”“一直战斗到最后”等挣扎的字眼。

    心里想着要挺住,然而,超负荷的精神负担早已超过极限。眼看高考临近,学习成绩一再下滑,很难跟上全班的步伐,他开始有些绝望,打算离开学校回大妈家复习。可刚回大妈家复习两天,因为一点小事与大妈又发生口角,情绪几近失控状态。

    少小离家、思念亲人、寄人篱下、成绩落后、高考无望、看不到人生的出路在哪、愧对亲人、青春期躁动不安等伤心的回忆一起涌上心头,不顺心的事也接踵而至,几乎让他窒息。于是,萌生了彻底清算和大妈恩恩怨怨的念头,并制定了详细的行动方案。从此,可以与自己的痛苦、烦恼进行一次性了断。他在遗书中称自己本来梦想“当一名和尚”,但这个梦想无法实现,只好去追求更高层次的清静(永远地走了)。

    案发前的两天,学校举行模拟考试,赵强在每张卷子上只答了选择题,总分只有100多分,此时,他的精神已经濒临崩溃,不再在乎学习成绩,甚至漠视周围的一切。

    正当他按计划要杀害大妈刘××时,这个为他做了三年饭的恩人却得到了老天的保佑,回到了老家河北。于是,他想起了本班同学晓蕾(化名),这个长得水灵的班花便成了大妈的“替死鬼”。

    现在想来,按照赵强初中时的良好成绩,继续在河北老家的学校就读下去,考一个普通大学一点问题没有。退一步讲,即使考不上大学,他那英俊潇洒的外表、开朗的性格和超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干什么不成呢?然而,他的父母和那个有些业余的教官叔叔,本身对青少年学习成长不专业,偏要越俎代庖,用所谓专业者的权威来设计孩子的未来,结果弄得鸡飞蛋打。

    这一事例提醒我们,学习除了情感准备、思维的品质外,认知准备也万万不能忽视。有些男孩子小学时玩性太大,不知道好好学,到了中学开窍懂事了、醒悟了开始发力。但是,知识架构中缺漏太多,认知准备不充分,新知识学习过程中到处是“拦路虎”,学起来吃力费劲,虽然很刻苦,下了很大功夫,结果,很难达到满意的效果。

    具备相当的认知准备是学习一切新知识的前提。很多有责任感的老师除了能够科学地确定教学难易程度,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外,常常在学习新课前复习相关的基础知识,尽可能地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和准备。但是,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弱项和知识“短板”,单指望老师帮助查漏补缺显然不很现实。对一个基础不是很扎实、想要取得佳绩的学生,则需要能动地建构知识,比如,进行课前预习,了解即将学习章节的重点内容,哪些问题还存在疑点,有针对性地做好认知准备,并在上课时对重点内容随时注意,不懂的地方课后及时找老师释惑,这样才能全面地理解掌握新的学习内容。

    通常学校都是按照中等学生的水平安排教学内容,确定教学进度。提高学习效率,不但要在课前从微观上做好学习的认知准备,学生的学习能力总体上具备学校中等水平这种宏观上的认知准备也不能小视。很多家长过分迷信名校在开发智力、提高成绩上的作用,不惜一切代价为孩子择名校,实际上陷入一种教学的误区。让学习能力和成绩三流的学生就读一流水平的学校,本身不具备重点学校、重点班学生所必备的水平,教学的难易程度超出学生认知能力太多,认知准备差一大截,适应不了重点学校的教学水平,跟不上老师的授课节奏,课堂上别的同学听得津津有味,咱们的孩子却像听天书一样,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坐在教室使出浑身解数,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作业质量没法保证,每次考试都落在后面,免不了常常受到同学的白眼和冷落。不但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成绩,学习兴趣,自信心也会受到挫伤,精神上遭受折磨。

    因之,奉劝那些望子成龙的家长一定要明白,不管是从学习或培养孩子自信心的角度讲,择校是选择适合孩子学习能力水平的学校,而不是一味地把教学质量高的重点学校作为首选目标。可以择略高于孩子现有水平,但目标一定要适度,通俗地讲,让学生蹦一下够得着。否则择校就是择痛苦。

    这样说或许有些家长不以为然,不妨看看从网上下载的《一个中学生的死亡日记》。

    8月9日

    今天,爸爸妈妈非常高兴,因为我终于被市重点中学录取了。妈妈高兴地说:“儿子,好好学习,将来考北大,考清华,出国留学,妈妈就是吃糠咽菜也供你。”爸爸不爱说话,只是说:“小子,别给我丢脸!”

    老师都说我不是读书的料,不知爸爸妈妈为什么非要让我进重点中学?也许因为爸爸妈妈没上过大学,我就一定得替他们上吗?干别的就没脸面吗?我想开车,可爸爸说开车没出息。现在还说这干什么,为那5万元的择校费,为了爸妈的辛苦,我只能拼了!

    9月1日

    下午妈妈参加家长会。班主任陈老师在会上说:“这几位学生是怎么进来的你们家长心里明白,这里竞争非常激烈,每次月考都是全校10个班排大榜,你们要给孩子找补习班,别让他们拖我们全班的后腿。我这个老师还想保住饭碗呢!”我感到十二分地忐忑。

    爸爸下岗,摆地摊;妈妈还上班,可每月只挣400多元钱,还经常开不出工资来。为我上学,家里已经一贫如洗了,正常上学就得一大笔费用,哪还有钱上补习班呀!但是,为了不想看人家的白眼,爸妈还是让我双休日补两整天课,希望不要掉队。

    10月9日

    今天学校公布了第一次月考成绩,全校初一450名学生,我考了437名,陈老师在班上说:“后10名的同学,从明天起每天晚走1小时,我们几个老师轮流给你们补课。”

    我低下了头,如果有个地缝,一定钻进去,可没有。我知道,当时同学们的目光齐刷刷地扫在我的脸上,我是罪人,对不起爸爸妈妈,对不起陈老师。可是,我用功了,每天晚上11点之前没有睡过觉,周末补课也用了心。我真的很笨吗?为什么努力用功,还是学不好?

    2月12日

    昨天下午,参加期末考试,我突然昏倒在考场上。

    躺在病床上,心里真不是滋味,怎么能这个时候病倒呢?我要证明自己不比他们差。期中考试,我考了406名,比第一次月考的成绩好,可在班里还是倒数第一名。陈老师摸着我的头说我尽力了,让我慢慢地赶,不要上火。爸爸妈妈都安慰我,可我不敢看他们的眼睛,我知道他们失望极了。全家收入的80%都被我花掉了?我却这么不争气。当时死的念头都有,可是,不能死!我死了,爸爸妈妈就没有希望了,他们多伤心呀!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为他们争光。

    2月24日

    今天是大年初一,昨天我跟爸爸妈妈都去爷爷奶奶家过年了。可是,今天早晨我就赶回来了,跟妈妈说我要回家写作业。其实,我是害怕见人。看着人家过年,我真难受,真难受!

    最不敢见的就是舅舅,为了我上学,他求了那么多人,到头来我给他丢人。姨妈都不敢见,他们给我拿了5万元上学,我的成绩这个样子,还有脸见他们吗!

    6月18日

    今天是我最高兴的一天,我考了全校327名,全班我考了31名,不再是差生了,真高兴。爸爸妈妈笑得也很开心。晚饭,爸爸竟喝了两瓶啤酒,还边喝边唱,妈妈搂着我一个劲地傻笑。我知道,他们的快乐是我带来的,是我这不算好的成绩带来的。我得更加努力,要不太对不起爸爸妈妈了。

    我越来越觉得身体没劲,也许真的像医生说的那样,疲劳过度。我的视力越来越差,不过,眼睛瞎了也得拼命学,我还有别的路吗?下决心要更刻苦学习,让爸妈的脸上永远有笑容。

    7月2日

    这几天,我每天晚上11点钟之前就得睡觉,否则头都抬不起来,看来真的是严重睡眠不足和疲劳过度。可是,我的功底差,跟不上,老师讲课内容好多听不懂,作业做得慢,我只好4点起床,写作业背课文背单词。到了学校刚开始上课,就困得睁不开眼睛,不得不一把一把地拧自己的大腿,真觉得生活比在地狱里都苦。

    7月4日

    下午放学了,我走进自行车棚发现车胎瘪了,还以为路上扎坏了,刚一抬头,我们班的张强过来边说边喊:“大家看,就是这个小子,每次考试都是全班倒数第一,这次更出彩了,全校倒数第十。气是我放的,想怎么着?就你这德行,大家给你背分,我们班的脸都让你给丢光了……”我推着没气的自行车走了,我没有资格跟他理论、打架。他说得对,我是什么东西?倒数第一,还有资格跟人打架吗?

    9月23日

    暑假补课班的考试成绩出来了,两个班96个人,我考了第89名。一个假期,天天补课,花掉了家里许多钱。为了供我上学,妈妈从不买新衣服,爸爸不再喝酒,可是,我的成绩越来越差,一考试就紧张,常常看着考题满脸冒虚汗。这次又考这么差,我真的想到了死,可又一想我才14岁,死了不值呀!

    12月8日

    今天是上初二的第一次期中考试,我知道成绩一定会很差。一进考场,我就浑身发冷、哆嗦,平时会做的题都不会做了。明天还有两门,但愿能好一点,要像今天这样,肯定还是全班倒数第一,那我就只能去死了。

    12月12日

    期中(终)成绩下来了,又是全班倒数第一,好不容易挨到了放学,我背起书包就逃出了教室,害怕这个教室,觉得每个人的眼睛都在看我。

    我第一次走进游戏厅,因为我一直是爸爸妈妈的好孩子。玩了一会儿口袋里两元钱就花光了,半夜才回家。

    妈妈坐在家里,问我去哪儿了,并说爸爸去找我了。一会儿爸爸也回来了,他们都没骂我,也没问我成绩,我更没脸说了。昨天晚上我做了个梦,梦见全班同学排着队,所有的手指向我,大家齐声说:“陈奇生,滚出去,滚出去!我们不跟这样没出息的人做同学!”被自己的梦吓醒了。现在明白了,我应该滚了,可是,滚到哪里去呀!?要滚,只能去死了。

    2月6日(自杀前夕——引者注)

    再过两天就要期末考试了,失眠睡不好觉,上课没精神,连作业都常做错。再考不好,我怎么面对老师和同学,怎么面对爸爸妈妈还有那么多亲人。爸爸妈妈呀,不是儿子不孝,我真的不是上大学的料,我尽力了,真的没办法了。

    读完日记,我为这位身在天国的孩子感到十分痛心。这样的父母太可怜,省吃俭用,四处借债让孩子上重点中学,是用爱的名义对孩子实施精神暴力,分明是把孩子往悬崖下面推,这和杀戮有何区别?孩子更可怜,哪里是在读书,简直就是花钱买罪受。

    好学生是学出来的,非教出来的

    学习也好,教育也罢都有其内在规律,任何人都必须遵循青少年成长教育的规律,急不得,更逼不得。对大多数家庭来说,多理解并从精神上给孩子关心就是最好的教育。然而,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学生时代适值“读书无用论”盛行的年代,与大学擦肩而过,便把自己没能实现的理想寄托到孩子身上,希望下一代能够圆自己的大学梦。不管孩子是不是那块读书的料,一概要求孩子上重点中学、考理想的大学,结果事与愿违。孩子因为压力太大,幼小心灵受到无情地摧残,自导自演了一幕幕悲剧,这是家庭和社会的不幸。

    一些企业老板、社会白领等所谓的成功人士,试图把自己的成功延续下去,孩子一上学就开始制定“3岁方案”“5年计划”,请一对一的家教,认为只要能进入重点中学乌鸦也会变成金凤凰。从不考虑孩子的学商水平,不惜一切代价择名校,很多孩子能挑50斤,家长非要给他80斤的担子,稚嫩的心灵过早地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因为精神紧张学习受到影响,在学校时常遭到老师批评和同学轻蔑的目光,觉睡不好、饭吃不香,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

    在这个多元的世界里,有钱可使鬼推磨,可以成为影视明星,可以买到暂时的情感,甚至可以成为宗教领袖等。但是,再多的钱、再高的地位都无法换来孩子好的学习能力。道理很简单,学习作为人的大脑的一项高级智力活动,是人的主观能动过程,外在环境再好,老师教学水平再高,传授的知识你吸纳接受不进去,天大的本事都是白搭。

    学习所具有的内在规律告诉我们,好学生是学出来的,绝不是教出来的,因为教仅仅起个辅助作用。也就是说,学习上的事家长真的帮不上多少忙,管得太多只会帮倒忙。真要孩子出息起来,家长首先要自己平静理性下来,少唠叨两句、少制造点不和谐杂音,不帮倒忙,用自己的淡定创造一个静谧温馨的学习氛围比什么都强。真要想尽点责任,不妨在闲暇时给自己补补课,学习一点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理性客观地评估孩子的智力水平和学习能力,确定合理的成长预期是对孩子的最大帮助。到了中学阶段,孩子学习任务日益繁重,压力较大,父母业余时间能够看点书,与孩子一同学习,探讨一些学习、人生方面的话题,让孩子感觉到不是他一个人在“战斗”,你就是一个称职的家长。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