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教育,还是招数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上帝安排的音乐

    打骂来自打骂的惯性

    以上所讲意在说明什么是真正的教育,我认为这个问题相当重要,因为你要是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当一种新的教育冒出来的时候你就不会准确判定。

    近几年,在我国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教育,比如,赏识教育、自主教育……怎么看待?它们属于哪种性质、哪种档次?这些都需要我们准确地判定,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合理地取舍与吸收。

    就拿赏识教育来说,我认为周弘先生对中国教育的贡献很大。而且,他的努力正在改变一批成人对待孩子的态度,中国目前太需要这个了。

    但是,赏识是一件很难的事情,首先,有个心理承受的问题,比如,孩子在学校出了事,老师把家长叫去训了一顿,回到家,他能不能心平气和地对孩子微笑?平等地、在不剥夺孩子尊严的情况下与孩子讨论问题?有些人做不到,会劈头盖脸,将孩子打骂一通。

    有些家长说:李老师,我做不到。有这样一位母亲,她的儿子很淘气,老惹事,每次出事老师都要把她喊去告状,一回家都要打孩子。结果打成了习惯,天天打,没有一天不打。她的打骂似乎不是为了打骂,而是由于有了“打骂”这样的惯性。最后孩子干脆不学了,不喜欢任何事情。我说:你把孩子打成这样了,问题还是不能得到解决,为什么不想着换一种方式呢?她说李老师,我也不想打,我忍不住啊。我说你必须得忍住,坚决不要打孩子。等你能够做到不打孩子之后,再试着采用一下赏识的办法,比如,今天老师找你告状了,你回来给你儿子说:老师说你最近表现不错,上课已经能听十分钟了。她说这哪行呀,明明老师把我叫去了,回来一见一肚子气,让我怎么做到?

    我说你用你的方式不但没有效果,反而给孩子造成了其他的问题,你的孩子已经陷在泥潭里了。你是把他往上拉呢,还是往下踹?她说往上拉。我说好,那就从现在起,至少不要再打孩子了。

    惯性来自心中的蒙昧

    这位妈妈身体很好,红胖红胖的,胳膊那么粗,经常笑嘻嘻的。我就想:这么快乐的一位妈妈怎么忍心打孩子呢?如果说她的打骂来自打骂的惯性,这个“惯性”又从何而来呢?来自她的内心,心中的蒙昧,教育的误区。

    她告诉我孩子一天不打都不行。老师经常告状,孩子上课从来不听讲,她气得不行,就打,送到我这里不是为学画,是专门让我挑毛病的。孩子一开始干脆不进教室,在外面荡来荡去,无聊得不得了,拿几个珠子弹来弹去。我也过去跟他一起弹珠子玩,他说:你玩得没意思,我不跟你玩。他特别讨厌成人。

    在我跟孩子的妈妈那次谈话之后,过了一个星期,她又来找我,说李老师,我都一个星期没打儿子了,他怎么还没变好?我说你坚持四个月不打孩子看看有没有作用?你不打,四个月之后你的孩子才能出现变化,比如说,开始撒娇、胡闹……当出现这些症状时这才算有救。你回去,坚持不要打。

    又过了一个星期,我正在做家长咨询,看见她气势汹汹地上楼,一头就往教室里冲,我说停下停下,你干什么?她说谁谁谁的女儿说我儿子在教室里不画画,光玩。我说你儿子以前连教室都不进,现在终于坐在教室里了,你难道看不到这一点吗?你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她说唉,我听了实在气得不行,想看看到底怎么回事儿。我说你回去,而且,你儿子回家之后不许问他这件事。

    后来,有一次家长沙龙之后,她对我说:李老师,你让我别打儿子,我一天到晚忍着,憋得难受。我说你把你身体吃得这么好,好像专门为了打儿子的,要是我天天这么打早累倒了。你知道这个世界上谁能救你儿子吗?只有你。是由我来监督你去救他。你还是听我的,别再打了。当时好多家长在场,都说:你就听李老师的吧。

    我说的一点都不过分,她的儿子完全麻木了,打完了还那样,她不解恨,就用毛衣针戳。

    这位妈妈看了周弘先生的书,也听了我的讲座,所有的道理都能明白,就是做不到。

    就算心理承受解决了,赏识更需要智慧,高度的智慧,这是赏识教育的另一大难点。能把赏识做到周弘先生那一步简直太了不起了。智慧要是不够,就会赏识出一个问题孩子。

    关于这一点,周弘先生也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一位家长,好像是个作家,结果把孩子赏识得一塌糊涂。

    蒙昧制造不良的后果

    我们也有这样的例子。我们给家长推荐周弘先生的书,有位父亲看了,结果呢,他六岁的孩子开始出问题了,老师在上面讲课,无论讲什么他都在下面说你讲的都是狗屁,其他孩子回答问题他也说狗屁。

    我对孩子的爸爸说:你的赏识有问题。赏识必须要找到具体所指,避免笼统地夸奖,帮助孩子发现做好的地方。比如,孩子做了一件事,这件事里有一部分做得很好,你就要具体指出来,用配对的语言,如这个地方很不容易做到,你竟然做到了。决不能泛泛而论,如太棒了、你太聪明了,等等。

    孩子写了10个字,你说:你这6个字写得真不错。这样孩子就会用6个写得好的字与4个写得不好的字进行比较,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如果说:呀,你今天写得真是不错,而不说哪几个字不错,孩子就会以为所有的字都写得不错。你要是每次都这样说,时间一长,你的孩子就觉得自己永远都对,觉得别人都不如自己,容不得半点批评。

    而且,你的赏识不分场合、事件、轻重。孩子做得好的地方你赏识他,做得不好呢?你怎么办?这才是关键。

    你看,一个好的方法,使用它的人如果没有脱离蒙昧状态,必定会制造不良的后果。

    一些家长就连需要赏识的事件都认不清,更别提怎样赏识了。当你连赏识的事件都辨认不清的时候,怎么做到正确地赏识呢?人们一般都将赏识当成了只有正面一种方式,这是对赏识的误解。赏识,既可正着来,也可以反着来,既可赏识他的优点,也可以从他的缺点中找到赏识的契机。我觉得赏识是个无底洞,可以把它发展,广泛化地运用。当一位妈妈跟一个不爱学习的孩子做题时故意把题做错,从而调动起孩子学习的兴趣,这也算赏识。

    示弱是一种很好的赏识方法。当一个孩子发现成人竟然错的时候,他会很激动的。我给五岁的孩子进行人体结构知识的输入时,故意画一个没有脖子和身子的人,四肢直接长在头上,我说看,这是老师的自画像!孩子兴奋得不得了,说老师,你没画脖子。他们一下便对人体结构发生了兴趣。

    示弱不但是一种很好的赏识方法,而且,还要专门赏识孩子弱的地方。比如,我的儿子,停学之前,他在班里搞人际关系不行,老受同学欺负。后来上了学,我就特别害怕旧剧重演。我跟他讲:妈妈觉得你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很有办法,这一点甚至比爸爸都厉害,你爸爸一到生人圈子里,总是不能很快与别人融合到一起,你肯定能让周围的人跟你成为朋友的。没多长时间,他告诉我,说连班里最坏的同学都来找他聊天。

    上帝安排的音乐

    在某种情况下,就得采用正面的赏识。有个名叫王双喜的孩子,11岁了,被父母折腾得糊涂到什么都听不懂、什么都不感兴趣的程度,根本不会使用自己的大脑。就像他的手一直被绳子绑着,从来没有使用过一样。有次课是“奇怪的香水瓶”,非常有意思,其他的孩子都能创造出独特的香水瓶,什么吸盘香水瓶呀,什么多功能香水瓶呀……王双喜竟然一点反应都没有,他在纸上连一根线条都画不出来。

    到了叙述的时候,每一个孩子都迫不及待,等不及了。因为这种时候最能表现自己了……比如,那个吸盘香水瓶,你还没注意,叭的一下就吸到你的鼻子上了;喷气香水瓶,如果不小心按错了按钮,就会喷出一股臭气。孩子们一个个上来,滔滔不绝,他呢,无论怎么劝还是不动窝。劝到最后,干脆伏到桌子上,把脸埋在胳膊里面。

    这个孩子是我们想的办法最多,下的功夫最大的一个孩子,几个月都没有大的改变,直到最近有一次,班里搞时装设计与模特大赛。孩子排成队,一个挨一个轮着上,轮到他了,我们都担心他不上,可能是氛围的缘故,他竟然把一件衣服勒到腰里头,慢腾腾地上去了。他走得慢,正巧赶上慢节奏音乐,是那种轻轻的、柔柔的、懒洋洋的音乐。他的姿势呢,就像被谁打了一顿马上就要倒下去了似的,两腿叉开,脚慢慢地蹭着,仿佛刚尿了裤子,跟音乐非常协调,正好合上那种节拍,好像那音乐就是专门为他创造的一样。

    现在想起来,要是他碰上的不是这段音乐,而是一段很快、很激烈的音乐呢?肯定是另一种结果。

    可是那天,真好像是天意,他正好碰上这样一个机缘。磁带走到那儿正好就是这段音乐,就像上帝安排好了似的。

    当时,我给任课的老师挤了一下眼睛,对方马上心领神会,就说哇,王双喜终于放开胆子了,他的表演太棒了,我们应该为他的勇敢精神鼓掌!哗,一通掌声,一下把他的自信心找了回来。

    当然,正面的赏识一定要在点子上面,要是王双喜那天碰上一段快节奏音乐,动作没有做好,要是你说他做得很棒、给他鼓掌,他会认为你是在故意赏识他,反而让他更加自卑。我们有过这样的教训,有次课设计香水瓶,他什么都没画,没办法,任课老师帮他画了,我不知道。我去的时候所有的画已经贴在黑板上面,我一幅挨一幅看,看到那幅画时心里很吃惊,随口说了句:呀,王双喜今天画得真棒。班里有个孩子大喊:是老师帮他画的!王双喜一下趴在画板上,再也没有抬头。

    模特大赛下来,王双喜一下子放开了,开始往孩子中间钻,甚至还跟同学打架,放学时,一声不吭地帮着老师收拾教室。他的妈妈也一下子满脸阳光灿烂,孩子的学习也开始好转,画画也自信了,以前他是一笔都不画的,也不思考。

    记得有一次我问:王双喜,老师问你,有一头毛驴过河,身上驮着一袋盐,不小心掉进水里,上来以后感觉变轻了,为什么?他一脸茫然,答不上来。旁边有个老师提醒,说王双喜,驴身上驮的是盐,不是糖。他这才明白过来,说可能是盐化在水里了。我又问:后来,这头驴又要过河,这回驮的是棉花,也掉进水里,上来感觉变重了,又为什么?他想呀想呀,最终没有想出来。

    像王双喜这种孩子,一放开,往往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因为他在治疗他的创伤,在自我修复。除了打架,见了所有的老师都要往身上靠,那么大一个男孩,坐在老师腿上,让抱着,他觉得中心的老师都应该对他好,如果哪个老师不够重视他,他就会闹情绪。

    开始这样是允许的,但时间不能太长,必须断奶,断的过程要注意方式方法,比如,闹情绪时可以假装没看见,然后找个机会不经意地关注他一下,使他能与其他孩子一样平等。他刚跟同学打架时我们都高兴得不得了,现在已经开始制止了,但要讲究方式方法。

    现在,他已经和其他孩子一样了,不再需要单独的关注。

    你今天真酷

    赏识本来是教育的基本手段,为什么在中国作为一个问题专门提了出来呢?

    这是因为我们没有这样的传统,我们的传统是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成人害怕赏识会让孩子骄傲,会变坏。我们从不把骄傲与自信、自主这些联系在一起。我们很少有一批像西方那样彻底研究孩子的专家。不像西方,他们有这个传统,对孩子的了解、对教育的把握早已深深地渗透到每个人的灵魂里了。所以,要我们国家,真正的教育推行起来很难,因为没有基础,要建立这种东西不是一代人能够解决的,我们这代人只有很少一部分才能在观念上有一些改变,然后,下一代人,甚至再下一代,才能有大的成效。

    我看过一部外国影片,里面有个七岁小男孩,爱上了面包师的女儿。那个姑娘已经20多岁了。为了能见到她,他每天放学都要到面包店买一个面包。有一个镜头,男孩在走进面包店之前,将两块糖塞到嘴里,使两个腮帮鼓起来,再戴上一副大人的墨镜,做出很酷的样子,可笑极了。但是面包师的女儿没有丝毫嘲笑,很平静地说:噢,你今天真酷,晚上请我吃饭吧?男孩学着大人的样子说:没有时间。姑娘就说:噢,求你了,求求你了。小男孩拿出大男人的架势,说:行吧。

    一个卖面包的姑娘,不是个教育家,连教师都不是,却知道在这种状态下该怎么做,根本没有任何吃惊与嘲笑的意思,这也是一种赏识,是吧?

    有一次,这个姑娘到男孩家开的餐厅送面包,男孩前去打招呼,发现姑娘眼睛哭得又红又肿。他问怎么啦,姑娘不吭声,放下面包走了。这时,有个人说:肯定是和她男朋友闹矛盾了。小男孩着急地说:我是她的第一男朋友!我将来要跟她结婚!他的妈妈,这时候走过来,说:先去洗澡,把耳朵洗干净,结婚还早呢。

    你看,在发达国家里,似乎每个人都知道孩子是怎么一回事,该怎么做,这就是传统。要是我们遇到这种事情会怎么样?好一点的,会嘲笑一通,把能表示好笑的表情全做出来。差一点的,就会大吃一惊,继而严厉地训斥:怎么这么小就想这种事情啊?

    其实,六岁的孩子正是婚姻敏感期的初始阶段,对结婚这件事特别好奇,开始注意异性,不管是大是小,也不管伦理关系,只要觉得喜欢你了就要跟你结婚。比如,“我长大了要和小姨结婚”、“我要和爸爸结婚”。我们的家长一般听到这种话就会吓坏的,觉得孩子是不是出了毛病。有个笑话:儿子对父亲说,他将来要跟奶奶结婚,父亲很生气,说:你怎么能跟我的妈妈结婚呢?儿子反问:你能跟我的妈妈结婚,我怎么就不能跟你的妈妈结婚?

    2.工厂流水线上

    千分比、万分比

    还有一本书,名叫《哈佛女孩刘亦婷》,书中介绍了非常具体的方法,好多家长拿来照搬,但是据我了解,假如有100个家长使用了这种方法,100个都不会成功。

    为什么呢?刘亦婷的妈妈是几千个,甚至几万个里面的一个,而不是100个里面的一个。所以,说到成功,不能用百分比,要用千分比、万分比。

    刘亦婷的妈妈使用的是卡尔·威特的教育方法,这是一种高难度运作,需要无论知识还是智慧都很高的人来运用。卡尔·威特是个什么人呢?是个全面的、修养很高的人,科学、艺术、历史、地理什么都通,而且他是一个牧师,闲暇时间很多,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了,所以才培养出孩子的种种才能。

    要是我们的家长能达到卡尔·威特那么高的文化水平的话当然可以,要是达不到,后果就会不堪设想,会比不用这种方法糟糕得多,会把孩子心智成长的自然规律全部破坏掉,又在知识方面不能给孩子建构起来任何东西。比如,手的敏感期你不知道,就不会去发展这方面的能力。卡尔·威特在这方面的知识很丰富,他很早就知道胎教。在那时,人们都以为孩子在肚子里是一片寂静的世界,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听不见,其实他能听见各种声音,出生之后再重新利用视觉将以前听到的声音协调起来,这种混合信息的过程会使大脑得到发展。但大多数父母都把这个时期给错过了。

    卡尔·威特

    卡尔·威特是200多年以前的人了,在那个时代,欧洲的教育甚至比我们现在的教育还要糟糕。实用性、目的性太强,方法上比中国的教育还要死板严厉,体罚更重。这里有份资料,有一位德国老师,他竟将自己从教师生涯中体罚学生的方式与次数全部做了记录:用藤条打学生911527次,用棍子打学生124010次,用戒尺打学生20989次,用手打学生136715次,打耳光7905次,打嘴巴10235次,打头部1115800次,用课本打学生22763次,罚学生跪豆子777次,跪三角板613次,戴愚人帽3001次,举棒1707次。有所学校的校长想用罚金替代体罚,结果遭到全体老师的反对,他们高喊:去你的罚金,棍子万岁!校长只好屈服。

    卡尔·威特很反感这种教育,他自己设想了一种既不使孩子感到痛苦,又能使孩子喜欢学习的方法,而且学习的速度要比当时的教育快几倍,可是没有人听。他就想在自己的孩子身上使用。可是他的第一个孩子不幸夭折了,这对他打击很大。后来,好不容易,他的妻子又怀了孕,他就特别注意,从怀孕期开始注意,就像现在的胎教。就是现在看来,他的方法仍不过时。

    比如,他要妻子保持心情愉快,有天他出门不在家,另一位妇女的孩子死了,到家里找他妻子哭诉,等他回来,发现妻子很伤心,就后悔自己出门,因为这件事影响了妻子的心情,对孩子不好。为了使妻子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情,他养了许多猫呀狗呀的。

    由于这些动物身上有病毒,孩子一出生就失去了健康,浑身抽搐,反应麻木,这就更增加了他用自己的方法教育孩子的决心。孩子九岁时,许多学科都达到了很高水平,小小年纪考上了大学。

    他的方法主要是教机,把握或制造教育的机会。教机就是孩子感兴趣的那个时机。当孩子对某一事物感兴趣时,教育的机会就来了。

    比如,生物知识,一个人如果待在房子里,他就不可能从经验方面获得这些知识。卡尔·威特带儿子散步,路边草丛里突然跳出来一只蚱蜢,他会跟儿子一起去逮,这个逮的过程会使孩子特别兴奋,也为研究提供了前提。一般孩子逮住之后只是把蚱蜢胡乱折腾一通而已,因为没有成人引导他,观察呀、研究呀也就无从谈起。卡尔·威特却能在孩子激动得哇哇大叫的时候利用这种机会,与他一起观察、分析、研究蚱蜢的特性、结构等,一边研究一边适时地输入生物学方面的知识。但是孩子并没有意识到这是学习,他只知道在玩,而且特别好玩。就这样,他的孩子由对昆虫的兴趣逐渐进入到动物,再到其他生物。

    再比如音乐,他想为孩子培养起音乐方面的素养,不像我们硬逼着孩子弹钢琴,而是首先让孩子感兴趣。他用钢琴与孩子玩游戏,比如,将一件玩具藏起来,让孩子去找,事先与孩子商量好用琴声的高低来表示距离玩具的远近,要是孩子离玩具近了,他的琴声会越弹越高,要是远了,琴声就越来越低。直到有一天,他的儿子突然走到钢琴前面去按琴键,以前他只是对琴声表示出来的意义感兴趣,现在却对这个琴声是怎样发出来的感兴趣。你看,教育的机会就这样来了。兴趣是学习的发动机,先得让他产生兴趣,之后,才能实施教育。

    工厂流水线上

    从另一方面讲,卡尔·威特对我们来说已经算是古人了。那时候还没有像现在这样成熟的儿童心理学,更没有全社会共同的对于教育的不断探索。他是一个超越时代的人,他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进行这方面的思考、试验,从这一点讲,他还是很了不起的。但是,用现在的标准看,他的教育有很大缺陷,他只是像挑战人类极限一样做了一次试验,证明有些事是可以做到的。

    首先,他没有建立起一个完善的体系;其次,没有相应的儿童心理学、儿童成长机制作为支撑;还有,在品格与知识的实体化方面不成系统,更没有深入地挖掘,也就是说,他在教育核心方面做得很不够;还有,这一点很要命了,就是他在塑造孩子而不是培养孩子,从而剥夺了孩子的自然属性。从这个角度讲,按照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孩子也是一种“非人”,只不过高级一点罢了。

    就是说,他的孩子是按照成人的意志塑造出来的,成人想让他成为什么样他就成为什么样,他就像工厂流水线上出来的产品。他太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了。他完全把孩子给塑造了,孩子成为原料,他是加工原料的工人。

    但是,卡尔·威特还是一位对人类教育有很大贡献的人。比如,关于潜能问题,儿童虽然具备潜在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着递减法则的。比如说,生来具备100度潜在能力的儿童,如果从一生下来就给他进行理想的教育,那么就可能成为一个具备100度能力的成人。如果从5岁开始教育,即便是教育得非常出色,那也只能成为具备80度能力的成人。而从10岁开始的话,就是教育得再好,也只能达到具有60度能力的成人。也就是说,教育开始得越晚,儿童的能力实现就越少。

    在这里,卡尔·威特使用“教育”这样的词,并不是“开发”,潜能是不能开发的,因为每个人内心都有这种东西,只要很好地保护就行。什么是教育?卡尔·威特以为必须是知识的输入才是教育,实际上,在符合孩子成长规律的前提下,帮助他们成长才是教育。

    “奉献”编织的怪圈

    父母过度挖掘孩子的潜能还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形呢?比如刘亦婷,当她长大以后,由于她的父母对她多年的教育,考上了哈佛,得到了众多的赞扬,心里也一定无比自豪,也一定很幸福,很感激她的爸爸妈妈。

    刘亦婷是幸运的,因为她有一对能够承担此任的父母,其他的父母是不是能够做到这一点呢?要是做不到,那就会把孩子的自然属性给剥夺了,孩子就会不知道在自然状态下的童年是个什么样子,因为他从来不知道人的童年、自然的童年模样,他的童年被成人剥夺了、虚构了、侵略了。这样,作为人,他便失去了自己,不知道自己是谁。孩子被培养成了一个父母理想中的人,而不是应该成为的人。从人的生命质量看,这样做无疑是不正确的,从事业的角度看,这种剥夺、虚构、侵略也是一种变相的拔苗助长,会使被教育者致力于土地以上的部分,忽略了土地以下的部分。

    上一代教育下一代,不但是人类,也是许多动物的本能与义务,但是,这种教育应该有个限度,不能因为教育过度而剥夺了人的自然属性,也不能因为教育下一代而全部剥夺了上一代所有的时间、精力与幸福。但是,在你看了卡尔·威特,看了刘亦婷的妈妈之后你就会知道,人类要是按照这样的方式演进的话,那么上一代的生活也会被下一代侵略,他们没有个人的生活,没有放松的时间,没有休闲,没有享受,一年到头始终处于忙碌、焦虑、疲于奔命的状态,这时,你能说他是幸福的吗?如果真有幸福,也只是劳碌了几十年之后一声感叹:呀,我的功夫总算没有白费,我的孩子总算成了,我总算可以歇一歇、享受享受了。但是,我们知道,他生命中最为重要的年代早已不复存在,我们人不能只有到了老年才有自己的生活。

    这种由“奉献”编织的怪圈还要继续循环下去。下一代人,作为孩子时,他们的奔命程度甚至要比他们的父母严重,好不容易熬成了大人,紧接着,又要再为下一代奔命了。这样,上一代永远为下一代劳碌,下一代永远与上一代一道忙碌,人生的目标与意义全成了为下一代而生存,人就越来越成为一种工具,而不是一个人。我认为人类的教育应该有一种更放松、更自然、更有效的方式。

    我不愿做哈佛女孩

    据我所知,卡尔·威特的教育目前在国外没有多少学者提起,教育者也很少完全使用,那为什么在中国能引起这样大的共鸣呢?

    这是因为与我们塑造的、急功近利的心态非常吻合,我们一直摆脱不掉快速成才的情结,而且几千年一直崇尚神童。我们说“三岁看老”,是指孩子如果先天就是神童的话,长大就会很有出息。我们等不及孩子遵从自然规律逐渐成长为一个理想的成人,而是非要在他小的时候达到这样的状态。事实上,从古到今惨痛的例子非常多,就说现在,很多大学的少年科技班都办不下去了,失败了,可是我们仍然一如既往,从不吸取教训。

    有人说得很对:我们应该好好反思一下刘亦婷现象,是不是要把那种“制造神童”、“克隆天才”的想法从我们的骨子里清除干净?教育的内涵是什么?素质的内涵是什么?我们不能把“素质”仅仅理解成考上北大、考上哈佛等名校的“素质”,是不是让我们对于“素质”理解更宽广、更深入?

    当父母为了实现炮制一个“哈佛女孩”的愿望时,孩子只好没日没夜地拼命,像个陀螺一样不停地旋转,陀螺靠什么旋转呢?是父母手中的鞭子。在实现父母愿望的同时,孩子对未知世界的新奇和兴趣、对事业的激情与主动、对生活的热爱和参与、对命运的思考与主宰就会被无情地吞噬,他们心灵中微弱的智慧闪光与力量可能因此会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真的,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们应该少些精英意识,多些平常心理。像联合国《童年宪章》所倡导的那样,让孩子享受应有的快乐,得到充分的尊重,拥有选择的权利,让他们成为一个身体、心灵、智慧都健康的人,这才是最重要的。家长们应该冷却冷却自己的热望,少一些功利色彩,多一些长远目标,还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这也是孩子的大幸,更是中国能够可持续发展的大幸。

    教育是一件严肃的大事,家里出了哈佛学生,不过是个案,个别的事例不具有普遍性。因为每个孩子在个性、智商、兴趣、特长以及环境条件方面都有不同之处,对这个孩子有用的办法,对那个孩子未必适合。

    我看过一篇文章,叫“5岁女童抗议母亲照本宣科:我不做哈佛女孩”。文中提到:青岛一位5岁的孩子因为不满母亲按照哈佛女孩刘亦婷的成长模式对她进行培养,强烈抗议:我讨厌刘亦婷,再也不想听名著了。

    原来,那位母亲在读了《哈佛女孩刘亦婷》之后,就开始在女儿身上做起了实验,结果呢,原本开朗听话的孩子变得孤僻暴躁,只好送进医院治疗。

    作者说: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对子女的培养也需因人而异。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的权利,在通往成功的路上,如果只有一个标准,只有一个模式,这个世界是不是太单调太乏味了?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成为天才,也没有必要把每个人都塑造成天才。即使你拼尽全力营造出与天才一模一样的外部环境,播下的龙种还不知道会收获什么!我认为这话说得很对。周弘先生也说过同样的话:你不要希望牡丹发出月季的香味。

    你要是到书店转一转,《哈佛女孩刘亦婷》、《轻轻松松上哈佛》、《我家笨笨上剑桥》、《北大女孩谢舒敏》、《清华男孩章启轩》这类书简直铺天盖地。然后呢,一些急功近利、望子成龙心切的父母就会蜂拥而至,把那些方法死板地往自己的孩子身上套,急欲克隆出一个一模一样的天才。

    针对上面那个事件,有位心理学家指出:孩子的潜能是多方面的,如果所有的家长都依照刘亦婷的模式培养孩子,机械模仿、照本宣科的话,将使部分孩子的有效潜能受到压制,必然在心理上形成不良影响,严重的可能要引发心理疾病。

    3.贪求永无止境

    鱼籽事件

    再说自主教育,就是《千万别“管”孩子》,从书中看,陈宇华的父亲作为一个优秀的家长还是很不错的,她的妈妈比起来就有点问题。

    比如,那个“鱼籽事件”,宇华跟着妈妈到妈妈朋友家串门,那家的孩子名叫小越,“是一个很调皮的小男孩,特别爱动,一分钟也闲不下来。”

    在这里“爱动”、“调皮”对孩子而言是正常的呢,还是不正常的?从书中用词上我们可以看到宇华的妈妈认为不正常,因为其中的用词带有贬义性,这是一;第二,这个孩子为什么要捣乱?作为成人,有没有用他们的心灵感受孩子的心灵?关注他内心的需要?家里来客人了,他想引起人家的注意,于是采用了“捣乱”这种方式,有没有这个可能?另外,小越的捣乱,总想拿鱼籽吃,这里面除了“馋”的因素之外是不是也想引起妈妈的注意?作为一个孩子,特别想吃鱼籽是不是捣乱呢?

    你看,这些问题她都没有注意,无论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还是从教育学的角度,她都没有关注。直到后来,小越的妈妈吓唬小越:“小孩子是不能吃鱼籽的,吃了就会变笨。”小越被吓住了,宇华也在夹鱼的时候小心翼翼,生怕吃到了鱼籽变笨。鱼籽是很有营养的东西,作为孩子,不论是抢着吃还是怎么吃,吃了就行,为什么非要吓得他不敢吃呢?

    这样多的问题,宇华的妈妈一点没有干涉。如果她懂得儿童心理,教育的理念是成熟的,就应该赶快制止小越妈妈的这种做法。

    贪求永无止境

    有一次,宇华得了长沙市三好学生,爸爸、姐姐非常高兴,为了让妈妈也高兴,让她吃惊,还事先安排了一场演出。妈妈回来了,爸爸一个手势,姐姐跟宇华唱起了“让我们荡起双桨”那支歌,爸爸一边说着“看,宇华多么了不起”,一边拿出了奖状,可她只是瞟了一眼便进厨房做饭去了。当时啊,三个人别提多失望了。宇华的爸爸还求她“看一看嘛”她都不看,只好说宇华得了长沙市的三好学生,妈妈说:长沙市的?那在全国呢?

    宇华成绩基本上都是满分,家里挂满了奖状,但是妈妈从没表扬过一句。她总是说:“这有什么了不起?小学的时候要是不能得满分,就甭想考上大学!”“三好学生,一个班40个人就有十几个,有什么了不起的!”“嗬,全班第一就高兴成这样,怎么不和人家全校第一比呢?真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啊!”

    全是成绩、学习、最好这些,从宇华妈妈的身上我们看到的,只是对于学习成绩的贪求,这个贪求永无止境,却很少考虑孩子的心灵,不让孩子哪怕幸福一秒。全班第一了要得全校第一,市里“三好”了,要得全国“三好”。要是真得了全国“三好”,宇华妈妈也不会表扬一下,因为还有世界的,这样就没完没了了。

    所以,当看到这里时,我感到心里特别难受。

    还有,这里面还有一个幸运,就是宇华本身是个心力很强的孩子,是属于周弘先生说的盐碱地里能够长出的庄稼,这一点关系很大。

    与全家举杯庆贺

    让我想不通的是,我们中国人为什么从古到今一直害怕骄傲呢?听说中国古人参加科考,考不上会被暴打一顿,考上了也会被暴打一顿。考不上挨打是因为没有考好,考上了挨打是让他不要骄傲。骄傲往往是与自信、舒展连在一起的,而我们的传统是要一个人夹着尾巴做人、活得灰溜溜的才算满意。

    我想,就算暂时骄傲一下,比起孩子的心灵、幸福,哪一个更重要呢?宇华的妈妈当时完全可以采用一种更有人性的方式与孩子一起分享成功的快乐,比如,买一罐可乐什么的,与全家举杯庆贺,祝贺她得到了这样的荣誉。把孩子抱起来,大声说:真棒,妈妈祝贺你!要是孩子真的骄傲了,再解决骄傲的问题。比如,她的成绩掉了下来,掉到十名,甚至二十名,再问她有什么感觉?与孩子一起反思,去认知骄傲。

    宇华妈妈的内心显然没有足够的力量经受这样的事,不敢用这个教机。许多家长都是这样,只敢用小教机,不敢用大教机。

    再说,一个人幸福了、自信了并不一定就会骄傲,我们可以想办法既让他幸福,又不使他骄傲。我们不能天热的时候为预防天冷就天天背着棉袄。骄傲是人的生命质量比较低下的表现,如果我们真正给孩子在内心建立起很有品味的人格状态,他就不会骄傲。

    骄傲了,成绩掉下来了,受挫折了,这会给孩子带来切身的体验,这件事会影响她的一生。然后反思,追赶,对骄傲刻骨铭心,来一个实体化过程,提高生命质量。

    在我的经验中,许多家长都不敢表扬孩子,好像一表扬孩子肯定骄傲、变坏似的。就像宇华的妈妈,好像给了孩子一个笑容,祝贺一下,孩子就骄傲了。作为成人,做了一件出色的事,大家也不能祝贺你,一祝贺你就骄傲了?

    迷彩衣

    在这件事的处理上,宇华爸爸显然比她的妈妈周到得多,最起码他知道应该处理这个问题,只是方法有些欠妥。

    有一天妈妈在做红烧鱼,宇华见了,着急地说:妈妈妈妈,快把那些鱼籽丢了,不要吃。妈妈只是笑笑,继续做鱼,也不解释。当吃的时候,看见爸爸夹了鱼籽,宇华急得跺脚:爸爸,不要吃鱼籽!爸爸问她为什么,她说吃了鱼籽会变笨的。爸爸问她谁说的,宇华说,是小越的妈妈。爸爸说:你试过了没有?宇华说没有。爸爸说:别人说的不一定正确。意思是,只有亲自试过了才能算数。

    宇华爸爸的这番话用在其他方面是有道理的,用在这里就不适合。为什么呢?吃的东西是不能随便让孩子试的,万一有毒怎么办?鱼籽没有毒,这你知道,而且让她试也在你的监控之内,要是万一不在你的监控之内,孩子也去试一种吃的东西,一种有毒的东西,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宇华的爸爸不分性质、场合、大人还是孩子,不管适合不适合,把一个“道理”拿来就用,这就有些误导了。这样做极有可能导致孩子不管什么事情都会以“身”试“险”。

    宇华爸爸的说法不仔细琢磨很难分辨出其中的错误,因为它外面罩着一件迷彩衣,这就是自主。让孩子建立自主的精神固然重要,但得有个边界,尤其是涉及生命安全时更应特别注意。

    框架之中

    说完这些后,宇华的爸爸讲了一个故事:小马过河。就是小马要去看外婆,到了河边不敢过,因为不知道水深水浅。这时候过来一只小兔子,小马向它打听,小兔子说河水太深了,差不多有两个我深呢。于是小马被吓住了。一会儿又过来一头老牛,小马向它打听,老牛说:哟,这哪叫河呀,充其量不过是条小溪嘛,连我的腿肚子都不到。小马这下更是拿不定主意了:一个说深,一个说浅,到底谁对?它站在河边徘徊来徘徊去,直到外婆等不及了,来找它,问它为什么还不过来。小马只好以实相告,外婆说嘿,你这孩子,下去试试不就知道了吗?小马下去,发现这条河既不像黄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兔子说的那样深。

    表面看,这个道理是对的,但是,宇华的爸爸和小马的外婆同样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无论是宇华还是小马,还没有发展到能够推理这种逻辑的年龄。外婆批评小马:兔子那么小,当然认为河深,老黄牛那么大,当然认为河浅。这个道理要是没有大人的帮助孩子是没有能力推理的,就像几个月大的婴儿,在看见一个物体时,如果不同时看见自己的手,他就不知道怎样去拿那个物体。一个说河浅,一个说河深,小马糊涂了,采取等待的方式,这对一个没有推理能力、没有经验的孩子来说是智慧的,外婆应该肯定小马才是。而宇华听说吃了鱼籽会变笨,不敢再吃,也可以说是智慧的,这是人的自我保护机制。

    动物都有自我保护的本能与权利。在没有给孩子输入正确概念的前提下,不能让一个孩子用自己的生命去做试验。

    在爸爸的激励下,宇华终于夹起了一粒鱼籽,闭上眼睛放到嘴里,一脸紧张的样子,半天才慢慢睁开眼睛,看着爸爸说:我变笨了吗?再后来,爸爸出了算术题,还有唐诗,都说答出来了,以证明没有变笨。

    就算是中毒,也不是所有的毒效都会在瞬间发挥出来,有些得过上一小时,有的可能要过几天甚至几个月。这个阶段的孩子正是概念形成的时期,宇华的爸爸又给她输入了一个错误的概念。

    教育要特别注意这个概念形成的过程,给孩子输入正确的概念:这种鱼籽,爸爸妈妈已经吃过好多遍了,它是不含毒的,我们的脑子并没有变笨。先给孩子一个定心丸,这是一。然后,给孩子输入如果要试,就要做到不会危及生命,决不可拿生命当儿戏这样的概念。

    这本书,就我前面看到的这一部分而言,有不少误区,比如,还有那个“糖醋鱼事件”中的傻媳妇的故事,丈夫让妻子做衣服的时候只说要做得一模一样,并没有说不挖那个洞,妻子是依令而行的,怎么就成了死脑筋了呢?宇华爸爸这样说,只能把孩子引进他的思维状态,那个框架之中。

    在心灵方面,漏掉的就更多了,他没有让孩子不仅要用思维分辨,更要用心灵去感受,心灵与心灵之间的互动是高于思维高于智慧的,这些都没有注意到,他的注意大都集中在自主呀、思维呀、灵活呀这些方面。

    4.教育,还是招数

    在底色前面

    这本书提出“自主”这个概念是对的,问题是他们没有把教育作为一个系统来理解,没有让教育建立在一个坚实的基础之上,比如,儿童心理学、儿童发展机制,等等。

    周弘先生的赏识教育,刘亦婷妈妈使用的教育都存在这样的情形。自主呀、赏识、教机呀都不是教育的专利,就像“寓教于乐”不是教育的专利一样,任何教育,最起码都应在赏识、自主、利用教机、寓教于乐的基础上进行,就像人要吃饭一样自然。

    就是说,这些东西只是教育机器上的一个零件,是机器与零件的关系。你不能拿着零件加工产品,你必须拥有一架完整的机器才行。而且,还要看是架什么样的机器,你的零件不能安在应试教育的机器上面,要是那样,就等于把孩子从应试教育的“地狱”中解救出来,再重新营造一个应试的“天堂”。

    这就像一般情况下每个人一生中只能钻研一门学科一样,但是这门学科必须要有一个背景,一个深深根植于土壤里的根。这个根就是思想与心灵,任何单科都得有一个大的文化背景,在底色前面。

    教育,还是招数

    教育要有完整的体系,不能只是零碎方案,不能把一些招数当成了教育本身。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应该包括四个方面:第一,理念,你得建立一个很高的、思想性很强的理念;第二,课程设置,就是要有一套科学的、操作性很强、能够实施你的理念的课程结构;第三,教法学,就是如何将课程实施的方法;第四,心理学,就是要让你知道什么是孩子,因为我们在教人而不是在教书。教育者只有找到适合于绝大多数孩子的方式,才能称得上是成熟的教育。

    把这四个方面当作一根尺子,来衡量这些教育,我们就会发现:不管赏识教育、自主教育,还是刘亦婷妈妈所使用的卡尔·威特的教育,就都够不上有完整体系的教育了。他们没有终极意义上的目标,没有让教育成为一个系统,更没有从教育的深层进行改革。如果拿到学校,面对群体的时候,确实有些单薄。

    赏识为了什么?自主为了什么?是不是为了让孩子学习很多的知识,考很高的分数,然后上一个好的大学?是这样的。所不同的是,传统教育是在赶牛,老师拿着鞭子跟在后面,你不走我就抽,搞得牛特别讨厌这条路;而自主呀赏识呀是扔掉了鞭子,走在牛的前面,手里还拿着一把好吃的草,牛就高兴了,乐意跟你走,走哪条路呢?老路。

    再说,这些招数往往只会对某一类或某一个个体的孩子起作用,对于另一类或另一个孩子不起作用。方法必须因人而异,现在国内出版界把任何一位父母的个案都要作为一种教育来推广,家长应该认真反思这一现象。

    教育不应该由功能来命名,用功能命名只会分割了整体,比如,成功教育、自主教育、赏识教育、情景教育,等等。我认为教育只有两种,一种是趋向于正确的教育,一种与此相反。除此之外再没有教育。

    但是,从另一方面讲,现在出现这样多的教育也是一种好的现象,这说明大家已经开动脑筋开始探索了。肯定还有许多人默默地探索着,建构着他们自己的体系。这样的人也会慢慢多起来,汇小河而成江海,总有一天,中国的教育就会进入真正的轨道。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