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正能量-清华正能量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清华释放出激情澎湃的梦想

    有梦就有希望,有希望就有明天,梦想能让人的眼神充满渴望,也能让一个人激情澎湃。有了梦想,成功和幸福就会来敲门。但是光有梦想是不够的,只有梦想的人就像一座没有基石的空中楼阁、海市蜃楼,就像一个人站在山顶的人,看得到远方,脚下却没有路,梦想也永远不会成为现实,成为可能。如果想要让梦想实现成为可能,这就需要正能量——一种积极向上的能量,它能让一个人释放出激情。正向能量是一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行胜于言”的精神状态,是一种健康的、与人为善的理性思维方式,也是一种使命和责任艰巨的无私奉献的道德情怀。而清华正是这种积极向上的能量的发源地和聚集地,它让清华人感到无比自豪,也帮助清华人找到了自己的梦想,到达梦想的彼岸。通过蝴蝶效应,这种正能量在清华生根发芽后,又被清华人传递出来,传给了每个人,传到了每个角落。可以说,清华对国家和个人的发展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清华积蓄了“自强不息、逆流而上、勤奋、求实、创新”的正能量,清华人将前辈通过自身经历诠释的正能量传承下来,告诉世人继续释放激情;而清华所具有的这种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是每个想要实现梦想的人必须汲取的精神能源。因为有了正能量这个法宝,梦想成真也就指日可待了。

    清华学子的自豪感源于清华能给他们无尽的正能量

    每个清华学子在走出校门时都会面带自信、憧憬的表情,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豪感,在他们身上体现出的是一种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精神气质,而这种气质是其他任何一所大学所没有的。为什么清华学子会比其他学子有着更强烈的自豪感呢?这一切很简单,因为他们身后有着一所具有历史厚重感的学校——清华,正是清华这个与中华民族风雨同舟的知名学府,赋予了清华学子无穷无尽的正能量。

    国家羸弱,外强凌辱,祖国和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清华就在中华民族风雨飘摇中应运而生。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使得清华在诞生之初就要承担起强大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这种使命和责任内化为清华精神,像血液一样注入到每个清华学子的血管中,洗炼心灵,焕发新生,使他们具有了忘我无私的爱国主义奉献精神。无数清华学子前仆后继奔赴在救亡救国的革命道路上,为新中国的诞生和民族的解放抛头颅、洒热血,一个个清华学子满腔热血,慷慨激昂,战斗在如火如荼的战争第一线,为改变民族命运赴汤蹈火。清华人始终与时俱进,和国家、民族同呼吸共患难,形成了优良的爱国主义革命传统。这种爱国正能量给予了后来清华人无限的力量,为他们在社会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这也是清华人感到自豪的基础。

    清华自建校以来,一直秉持着科学救国的理念。清华人在科学领域始终倡导“中西融汇、古今贯通、文理渗透、求实创新”精神,一批又一批学子在清华园中勤奋求学、严谨治学。清华为社会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栋梁之才,这使得清华一时间出现了门庭若市、桃李争辉的盛况,很快清华就成为了中国大学的领跑者,而且它还填补了我国科学领域的空白,如铁路总工程师詹天佑在铁路建设中取得的成就,极大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为民族实业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国学大师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等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开拓了新的视野;还有自然科学奠基者竺可桢等。在新中国成立后,清华人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投身于社会主义的教育、科研、建设事业。清华人秉承优良的学风,从严治学的教风,为新中国培养了许许多多兴业之士,这种勤奋、严谨、求实、中西融汇、古今贯通、文理渗透、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正能量深深地影响了每一个清华学子,他们也会继承这种正能量,不断积蓄,期待在祖国的各个领域创造辉煌。

    每一位清华人,他们身上都有着独特的人格魅力,这种独特的人格魅力也是与生俱来的。贺华勃说:“这是一种不可言喻的两情相悦,它给予我们的,犹如芳香给予花儿一样。这种魅力是不断进取、不断奋斗的精神,是坚忍不拔、毫不动摇的强大毅力,是一种恪尽职守、厚德载物的道德情操,更是一种公平正义、刚正不阿的伟大情怀。这种人格魅力的芳香飘洒在清华园,每一个清华学子吸进了自己的鼻孔,经过血液,渗透到皮肤,靠近他们就会有一种日久弥香的香味,一种难以磨灭的味道。”人类被认为是万物之灵,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这就注定了人类是无法孤立存在的,社会交往难以避免,而清华人的人格魅力让他们在人际交往中散发出温暖和勇气,无形之中提升了个人的力量,人格魅力的正能量也就变得越来越殷实。

    清华人是智慧的代名词,一提到清华人,就会想到其学富五车、聪慧、才华超群等赞誉的词汇,这一切的荣誉对清华人来说也是实至名归的,如清华学子钱锺书、茅以升、邓稼先、王国维、钱三强、华罗庚等等,无不让人对他们产生崇敬之情,他们用各自的成就谱写了清华一段段华美的篇章。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说:“智慧就像天使降临,举起鞭子,把犯罪的亚当驱逐出了他的心房。”智慧让一个人变得伟大,它洞悉社会一切现象,把握成功的本质和规律,实现心灵的升华和顿悟,让人生更加圆满和幸福;智慧潜藏在清华的每一个角落,甚至是没有生命的建筑,都被浸泡在清华行胜于言、求实、创新、勤奋的校风中,激励清华人树立远大的目标,勤奋学习,在人生道路上不断求知,充满积极向上的心态,继往开来,在这种灵秀之气的耳濡目染下,清华学子不知不觉就被悄悄注入了“清华”基因,成为一种血缘关系。

    清华正能量源远流长,它以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基础,勉励清华学子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激励清华学子崇德修业、发奋图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一种价值信仰,是一种品德修养,更是一种强大的精神正能量,是保持清华人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源泉。自强不息这种正能量赋予清华人在学习、工作中不服输、勇于创新的勇气和永远不向逆境和困难低头,敢于面对挑战的精神。

    清华人历经多年风雨洗礼,不断积蓄清华正能量,而这种正能量又不断鞭策和推动着一代又一代清华学子的成长,继续延续清华的辉煌,所以说清华人强烈的自豪感正是源于清华给予他们的无穷无尽的正能量。

    记住:清华绝不只是学府,更是能量的“聚集地”

    在不了解清华的时候,如果问你清华是什么?也许你会单纯地说:“清华,不就是中国一所着名的高等学府嘛。”如果这样看清华的话,你只能被大众认为是一个肤浅的人,因为认为它是一所普通大学仅仅只是看到了表面现象。马克思说:“看待事物,一定要抓住事物的本质。”清华大学从诞生的那一刻就注定它不仅仅是一所高等学府,一个培育人才的摇篮,最关键的是清华必须是正能量的聚集地。在一所普通大学学到的仅仅只是知识和一些浅显的做人道理,而在清华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还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为国家和民族传递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这种正能量的受众群体不仅仅是清华学子,它包括了整个中华民族,甚至整个人类。

    人一出生就必须要面临的问题是什么?它的解决方法又是什么?这是每一个人都必须面对的问题。当叩问人活着的意义的时候,人都必须要为自己的生存找到一个立足点和依据。对此,清华人给出了比较完美的回答:着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说:“各凭良心。”冯友兰先生却说:“累是累点,不以为苦。”是的,做人法则就是要讲良心,在工作上只要有敬业精神,就能打牢人生的根基。古希腊哲学家说:“没有经过反省的生命,是不值得活下去的。”生命需要反省,需要实事求是的生活态度,物理学家吴有训在科学方面就很讲究实事求是,他认为做人就像他从事科学研究一样,要实事求是,讲良心,这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资本。俄国着名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说过:“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这说明一个人要有“战士死于沙场,学者死于讲坛”的兢兢业业的敬业精神,清华人梁启超用自身的行为证明了为国家为学术“死而后已”的精神,这才是人生价值的深度和高度的体现,这种正义、实事求是的正能量也一直在清华校园蔓延。

    对于一所好大学来说,教授的知识只是一个学子所要学习的基本的东西,而学生更要学习的是强大的人格正能量,为人生树立一座道德的丰碑。清华人注重个人尊严,和他人平等相处,在任何场合都注重培养自身宠辱不惊、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情怀;在民族危难之际敢于挺身而出,发出正义的呼喊,有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伟大爱国情操,他们逆潮流而动,以不屈的毅力为支撑,不断完善自身人格,积蓄正能量。在生活中,对于一个正常人而言,道德永远高于知识,高于智慧。假如你是一个学富五车的教授,没有道德,别人一样不会敬重你。因此,一个人如果不懂注重加强道德修养,尽管他的知识很丰富,但是他离真理的距离却依然很远。清华师生用他们各自的行动完美诠释了这种道德的人格魅力,如一生清白的梅校长、以德服人的李建秋、宁愿饿死的朱自清、有大格局大胸怀的陈达等等,他们高洁清廉、坚守气节、胸襟旷达,大师们在道德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可称得上万世师表。完善的人格是人生的最高学府,也是人生的一股正能量。

    在大学的校园评比中,国内很多高校都不能与清华相提并论,清华园的美丽风景,烘托着清华智慧正能量愈加多姿多彩。在清华校园里,各种景色尽收眼底,自然少不了几多诗意的智慧,而知识是智慧强大的后盾,清华人对知识的渴求毫不夸张地说是近乎贪婪,这使得清华出现了很多“书虫”,如钱锺书对书的“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潘光旦,既读圣贤书又理天下事的王国维等等,他们在消化知识的同时,也吐出了人生的智慧和真理。智慧之花是需要勤奋耕耘的,成功的条件有很多,但是勤奋才是硬道理,那些声名远播、享誉中外的清华人所取得的成就靠的不是他们天资聪颖,而是脚踏实地的勤奋苦干和辛勤耕耘。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智慧的对立面是疯狂。”这说明了智慧的人生方向是需要理性来掌舵的,为人和为学的智慧都需要理性,没有理性的人生就会是盲目和混乱的。在人生的道路上,无论遇到困境、顺境、危险还是责难,理性都能帮你保持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沉着冷静、科学严谨地渡过每一个难关,如此才能让智慧之花在清华这片沃土上积聚,遍地开放,结出最丰硕的果实。

    中国是有着五千年灿烂文明的古老国度,博大的人文情怀是其立足之本。清华之所以能延续百年辉煌,不仅仅在于它能在科学领域取得卓越贡献,最本质的在于它有博大的人文情怀和源源不断的正能量。清华的一代代掌舵人始终关注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寻找人最本真的精神需求,正如梁思成先生所说:“走出半人时代。”正是在这种满含博大情怀正能量的历史情境下所提出来的。不管是在清华的校园里还是课堂上,你都会感受到春秋战国时期的那种百家争鸣的气象,清华人提倡“学术自由,独立思考”,他们敢于挑战、敢于打破常规,勇于创新,这种人文精神用清华教授陈寅恪先生的话来说是最合适不过了:“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博大的人文情怀还体现在清华人有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正能量,他们愿与祖国生死相依,巴金说:“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它,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也便无法写作。”一代代有着强烈民族荣誉感和爱国人文关怀的清华人,不仅因为他们在科学上取得卓越的成就而伟大,更重要的是因为他们博大的爱国情怀和高尚的情操令世人瞻仰和敬佩。这种人文正能量自清华建校伊始就在清华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因此,看待清华,不能用肤浅的眼光去看待,要看到她的实质,她不仅是中国最优秀的高等学府,而且还是世界一流的大学,更是一种积极向上的能量的聚集地。

    正向能量为何在清华如此“畅销”?

    很多人都有一个疑惑:正向能量为何能在清华如此“畅销”呢?

    世界上着名的“蝴蝶效应”说,一只身在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就有可能在美国的一个州引起一场龙卷风。

    汽车大王福特刚从大学毕业的时候,到一家汽车公司去应聘。当时应聘的人很多,而和他一同应聘的人学历都比他高。因此,福特感到应聘没有任何希望了,但他还是硬着头皮走进了董事长的办公室。一进门,他就发现地上有一张纸,于是弯腰把那张纸捡了起来,见是一张废纸,就又顺手将其丢进了垃圾箱里。这一个不起眼的小动作,被董事长看在了眼里。福特忐忑地坐到了办公桌前,正欲开口时,董事长马上打断他说道:“福特先生,欢迎你加入我们的团队。”这让年轻的福特感到非常诧异,因为自己还没有开始面试,便被录用了。直到后来他才知道,自己被录用的原因正是他弯腰捡纸的那个不经意的小动作,之后福特便开始了他的传奇人生,直到公司以福特的名字命名而享誉全世界。福特的收获看似偶然,实则是一种必然,他下意识的一个简单动作,其实就是一个人的一种习惯,这种习惯表现出来的就是一个人对生活的态度。

    着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这就是着名的“蝴蝶效应”理论。假如你真正了解蝴蝶效应的话,就不会再纳闷为什么正向能量在清华会那么“畅销”。在清华校园里,只要捕捉到一只具有正向能量的“蝴蝶”,清华人就能一通百通,这种一通百事皆通的理论被清华人赋予了一种精神叫不断“追求卓越”。

    清华“大师”的名誉不是世袭的,他们也没有超群的智力,他们和平凡人一样,唯一的差别就是,他们懂得如何运用“蝴蝶效应”,让自身具有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无论是一个怎样的人,哪怕他身上只有一点小小的正能量,比如喜欢求知,他就会去勤奋学习,因为只有勤奋学习才能求得真知,而真知的获得又必须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力。所以正能量在清华就是一种蝴蝶效应,正向能量的集聚和“畅销”正是通过“蝴蝶效应”,驱使清华人不断追求卓越、锐意进取,在科学和人生领域取得了极大的突破和惊人的成就。

    正向能量在清华的畅销和清华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追求卓越”的精神是分不开的。每个刚进清华的人,和普通人没有太大的差别,那为什么进入了清华之后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就走在了前面?这很大程度上要归结为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精神。英国文学家塞·约翰逊说:“有理性的人的生活,必须永远在进取中度过。”在1986年为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毕业生践行的宴会上,要去美国留学的李山来到校友朱镕基面前,朱镕基叮嘱道:“你学成一定要回来。”李山肯定地回答道:“我一定会回来,国家需要人才。”李山向朱镕基请教自己学习什么专业,朱镕基说:“什么都学,不仅要向美国人学习,还要向日本人学习。”朱镕基在李山的毕业赠言上写道:“博采众长,学通中外。”这不是简单的八个字,而是激励李山秉承的清华精神,那就是通过不断追求卓越,取得进步,实现长远发展。所以说正向能量的畅销很大程度上是受清华优良的传统精神影响。

    在清华,正向能量的“畅销”和“蝴蝶效应”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可以说正是蝴蝶效应,才使得正向能量在清华如此畅销。而正向能量的畅销也和每一个清华学子“追求卓越”的精神内涵是分不开的,同样,它也能在全国甚至世界畅销,所以要想让清华正能量在地球这个大家园里传播开来,人们就要效仿清华人,从自身做起,相信蝴蝶效应的力量和自强不息、不断进取的精神,因为总有一天,正能量最终能“畅销”在地球的每一个角落。

    与人为善是智慧处世正能量

    清华学子不仅能在科学领域取得卓越的成就,而且在社会生活中也游刃有余。这不是因为他们聪明,也不是因为他们拥有特异功能,其实这一切要归功于他们“与人为善”的处世哲学。

    在原始森林里,猴子被所有动物公认为最聪明的动物,因为有一次森林里举行智力比赛,它轻轻松松就登上了冠军的宝座,于是它就认为自己最了不起了。有一天,猴子正在屋子外面的树下荡秋千,看见小兔子和它的伙伴们在树下玩一个从未玩过的游戏。兔子们尝试了一次又一次,最终还是不会玩,猴子看了一会儿后,朝兔子喊道:“兔子兄弟,你恐怕是我们森林王国里最蠢最笨的动物了。可惜啊!如果要想让你变得聪明的话,就得长一条跟我一样长的尾巴。我看啊,你别叫兔子了,改叫短尾巴鬼得了!”兔子知道猴子是在取笑它,它却不急不忙,冷静地回答道:“世界是公平的,你尾巴长,但是你的耳朵短,你看我和你就相反了,你是耳朵短,尾巴长。所以如果你叫我短尾巴鬼的话,那么你就是短耳朵鬼。”猴子很不服气,用攻击的语气说道:“你看你的眼睛红红的,像是患了红眼病似的!”这下可气到兔子了,直接回应猴子。猴子更是得寸进尺,又说:“兔子,就你这样,还跟我比,难道你不知道我是森林里最智慧的动物吗?我可是智力比赛的冠军,就你那个笨样,还想在我面前臭显摆。”兔子很认真地说:“亲爱的猴子,我兔子从不显摆什么,也没什么可以显摆的,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你不要以己之长攻击别人的短处。我虽然不聪明,但是我与人为善,真诚待人。是的,我承认你非常聪明,但是你总是自以为是,到处笑话别人,这样你能有什么朋友!”猴子听后羞愧地走了。这个寓言故事所要揭示的道理很简单,那就是,要想获得别人的尊重和友好,就必须要以诚待人、与人为善。

    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与人相处是人的基本能力,一个人如果与他人难以和谐相处还谈什么成功呢?即使你能取得清华人一样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永远不可能像清华“大师”们一样令人们瞻仰和崇敬。“人情世故”不是简单的四个字,这四个字中透露着伟大的哲学智慧,它不是简单的圆滑世故,不是假意的虚伪逢迎,不是随波逐流,而是要明白人生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从而收获完美的人生,这就要求每个人都要具有与人为善的处世正能量。

    英国作家、科学家培根说:“和蔼可亲的态度是永远的介绍信。”人们经常认为做学问的大师们都是古板、孤僻的,但是清华的大师却不一样,他们都有火一样的热心肠,钱锺书就是这样的人。一位曾经照顾过钱锺书的护士说:“钱锺书心肠好,跟人说话特别客气,也十分尊重人,在病痛折磨下他也会强忍着,不给别人添麻烦。”有一名护士家里需要钱盖房子,但是由于工资太低了,她根本拿不出来这么多钱,钱锺书得知此事后,立马叫夫人杨绛送钱给护士。家里人经常给钱锺书送水果,钱锺书就经常请辛苦的护士们一块吃,护士们很是感动。钱锺书这种和蔼可亲的态度不仅在医院赢得了护士们的崇敬,在社会上也赢得了相当好的口碑。每个人都是存在的独立体,都需要获得别人的关怀和友爱,但是人们会经常因为种种原因而不去先给予别人关怀和爱,这不是一个智慧人的处世哲学,因为爱是相互的。钱锺书因为真诚、热情待人而赢得了护士对他的感激和爱戴。在日常生活中,处世也是同样的道理,有了这种和蔼可亲的态度,善待他人,自然就会赢得他人的善待。

    人与人的交往中,时间一长难免会因为一些小事产生摩擦和磕磕碰碰,当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一个有智慧的人应该怎么样做呢?曾经有人这样说过:“不要害怕说对不起!真诚而且勇敢的致歉,往往更能赢得别人的尊重。”这才是智慧的处世哲学。

    叶公超任清华西洋文学系主任时,吴晗、钱锺书、季羡林曾是他的学生。叶公超习惯迟到,但是从不早退。有一天,上课时间已经过了十五分钟,叶公超还没有到,于是学生们想调侃一下自己的老师,就玩起了捉迷藏,偷偷溜走了。当叶公超进入教室看到这样的情况后,非但没有怪自己的学生们,反而道歉道:“我上课来得慢,耽误了你们的宝贵时间。”学生们听完后都自觉是自己的不对,不但没怪老师,反而更加崇敬他了。叶公超还是个绝对的自由主义者,从不勉强学生们上课,但是上课的学生每节课都占满了教室。

    一个人,当生活中出现不和谐的局面的时候,没必要用谩骂或武力去解决,像叶公超大师一样用一句简单而又幽默的道歉话语,就能化干戈为玉帛,成就和谐的人际关系。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用一个微笑去解决一场战争,这才是一个高明人所必须具有的素养。

    生活中,人们往往会不自觉地“以貌取人”,法国思想家、文学家卢梭说:“根据外表判断是多么容易上当,而俗人往往最为重视这种根据外表去判断的方式了。”这就是俗人和大师的区别。在清华人的处世哲学中从来没有以貌取人,只看重你的才华和人格魅力。众所周知,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有很多弟子,其中一个叫子羽的弟子,长相实在是难看,孔子对他的态度也是不冷不热的,子羽受到如此冷落只好退学,回家自己钻研学问。子羽虽然相貌不是很理想,但是他爱学习、喜欢独立思考,经过发奋苦读,终于成为一名着名的学者,很多学子慕名到他门下求学,他的名声逐渐传播开来。这事被孔子得知后教育自己的弟子说:“从子羽身上我明白,不能以外貌来衡量一个人,因为外表和才华、内心有很大的差别。”从孔子的教训来看,在与人交往中,不能只看人的表面,更应该注重与人为善的理念,从各方面去衡量一个人,综合评价。

    与人为善是智慧处世的正能量,它体现出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大爱情怀,对别人的关爱和对社会的关爱,而只有拥有大爱情怀才会有大胸怀,才能真正成为一代名家。曾任清华校长的叶企孙就有这样的大爱情怀,他关爱学生是出了名的,即便过去许多年,他的学生在回忆起叶企孙对他们的关爱时,依然十分感动。抗战时期,清华西迁至云南昆明,有一天,叶企孙在给学生上完气体动力论课后,叫学生去公园举行茶话会,讨论一下对气体动力的看法。学生们入座喝茶的时候,叶企孙已经出去半个小时了,回来的时候只见老师手中有两大把果糕。当时的昆明物价飞涨,老师们的日子也是过得紧巴巴的,有些学生由于家庭困难,经常营养不足,叶企孙就把学生强行叫到自己的办公室,逼着学生喝牛奶。不仅如此,叶企孙在学习中也十分关爱学生,作业和试卷的批改都非常认真,若发现特别的学生,就用本子记下来,对其进行个别指导,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李政道就是其中之一。学生是国家的栋梁,叶企孙对学生的关爱就是对人才的关爱,更是对社会、对国家的关爱,叶企孙先生这种与人为善的处世正能量是一种何等的大爱情怀!

    清华正能量不仅映射在清华人的学习和科研中,这种积极向上的能量也能在生活中、为人处世中发光发热。都说清华人是智慧的代名词,这个形容一点儿都不假,清华人和普通人有着一样的智商,却有着超人智慧,这种智慧在学术研究中,也在为人处世中被一一证实。清华人本着与人为善的处世哲学,使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游刃有余,并能以其自身的这种正能量,感染身边的人。

    正能量让梦想成真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梦想是人们内心深处一种强烈渴望的、难以抹去的感觉和意识,也是令人亢奋的心理激素,而正能量正是引领我们梦想成真,走向未来,走向成功的秘密武器。

    正能量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状态。一个人整天用唯唯诺诺、无所事事、不求上进、得过且过、无精打采的精神状态去生活,他的生活质量怎么提高,生活怎么能丰富多彩?他的人生价值又怎么体现得出来,他又怎么会拥有独特的人格魅力呢?所谓自强不息,就是勉学励志,不怕艰苦的战斗作风。不仅个人需要有这样的精神状态,整个国家、民族甚至全世界的人们都需要具备这种精神状态。

    在美国第三十二届总统选举中,罗斯福以多数票顺利赢得大选,成为美国第三十二任总统。罗斯福出身名门望族,加上自身有非凡的才能,可以说在当时的政界混得风生水起。但不幸的是,罗斯福很小的时候就染上了脊髓灰质炎,下肢瘫痪,不过罗斯福凭借自强不息的毅力,和病魔斗争,坚持治疗,坚持锻炼,最终还是以残疾之躯登上了总统的宝座。在美国宪法中,总统的连任是不能超过两届的,但是这个下肢瘫痪、坐在轮椅上的总统却打破惯例成功连任四届。罗斯福在十六年的政治生涯中,推行新政,实施改革,帮助美国从严重的经济危机中摆脱出来,领导美国人民参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并取得胜利,他的政绩为二战后美国发展成为一个超级霸主奠定了基础。由此可见,从罗斯福身上所反映出的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正能量状态。

    要想“厚德载物”,就要海纳百川、兼收并蓄,不断积蓄道德正能量,正所谓“厚德”才能“载物”。无论是在学习中、工作上还是科研上,也不管是一个怎样的人,每天保证一定量的进步,哪怕是一点点小小的进步,当量的积累到达极点的时候,就会引起质的变化,所以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无“厚德”是难以“载物”的。

    清华梅贻琦校长是我国近代着名的教育家,一生廉洁奉公。在担任清华大学校长期间,他放弃了学校给校长的特殊待遇,住进学校的寓所,家里工人的工资、因公电话费都是自己付,甚至学校供应的最基本的设备他都放弃了,对于这些,他轻描淡写地说:“这是观念和制度的问题。”清华的科研基金是最丰厚的,但是梅校长从未动过一分一厘。他常告诫清华学子:“要有勇气去做一个平凡的人,不要追求轰轰烈烈,即使每顿只能吃上菠菜豆腐汤也要无怨无悔。”梅校长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厚德载物”的正能量,他的这种人生观也影响着后来的清华人。

    正能量是一种勤奋、求实、创新的理性光芒,能照亮每个人的成功之路。勤奋是成功的硬道理,成功没有侥幸可言,更没有“聪明”可言,成功是常人意想不到的艰苦学习和劳动,只有勤奋耕耘,人生梦想的沃土上,才会花叶繁茂,结出梦想之果。

    德国音乐大师贝多芬说:“划分天才和勤勉之别的界线迄今尚未确定,以后也没办法确定。”众所周知,清华人华罗庚是数学天才,而他“天才”的显露正是通过辛勤耕耘和磨练而成的。他刚踏入中学大门的时候,就有过一次数学考试不及格的经历。人们不相信这个“天才”会有这样的历史,好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是不是他曾得罪过老师,所以老师不给他及格?他却说:“这是因为我初中时特别贪玩,经常逃课看戏,考试不认真,写字潦草,这与老师无关。”由此可见,“天才”背后所付出的努力恐怕只有很少人知道,因为人们都喜欢看耀眼的光芒。有了这次不及格的教训,以后的华罗庚不再贪玩,学习刻苦勤奋,终于成就了他数学天才的地位。

    每个人都有梦想,只有在求实创新的正能量驱使下,才能让梦想成真。苏格拉底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梦想而奋斗。”毕业于清华电子工程系的中国着名流行男歌手李健就用他“求实、创新”的正向能量向人们展示出了梦想成真的过程。在哈尔滨出生的李健具有北方人实事求是的硬性格,在音乐道路上,他不像其他流行歌手一样,搞那些华而不实的花腔、高音,而是始终坚持自我,实事求是,不断创作属于自己内心最真的声音。久而久之,李健的音乐形成了他特有的风格,带给人与众不同的艺术享受,深得大家喜爱。他的歌曲空灵而悠远,正是求实创新的精神帮助李健在他的音乐梦想之路上越走越远。

    正能量如同源源不断的风力,给风力发电机无穷无尽的动力,推动着梦想的涡轮快速地转动。为了梦想能成真,每个人都需要正能量,持之以恒,不断挑战自我,开拓创新,拒绝诱惑,强化自身的人格魅力,“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时代在变,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也在变,只有怀揣梦想,努力奋斗,执着追求,才能让正能量成就一个伟大的梦。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