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父母胜过好老师-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父母总是希望子女将来有出息,能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但是在如何教育子女的问题上却有不少父母走进了误区,虽然其出发点是好的,而结果却是糟糕的。有些父母总会对子女唠叨不休,结果精力耗费了不少,孩子却一句话也没听进去;有些父母克制不住自己的愤怒,对孩子严厉地责罚甚至打骂,不仅没有起到教育的作用,还让孩子心生怨恨;有些父母总在饭桌上审讯孩子,让孩子看到饭桌就胆战心惊……作为父母,只有避免走进这些教育的误区,才能培养出一位健康、优秀的孩子。

    戒律一:不能想起了才教育一次,刘先生上班时迟到了,被询问原因时声称是在家里教育孩子。原来他上初中二年级的女儿在英语测试中失利了,全班倒数第五,所以他在家狠狠地“教育”了孩子一顿。

    在生活中不难发现像刘先生这样教育孩子的家长。这类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只是被动地反应孩子的问题。换句话说,如果孩子没有出现学习或者行为问题时,家长便不理不睬,而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则反应过度,产生强烈的危机感,放大孩子的错误。试想,这种教育孩子的方法会收到满意的效果吗?

    其实,如此教育孩子不过是家长借机发泄消极情绪罢了。作为家长,必须要明白:教育与养育一个孩子是需要策划的,需要精心地设计和投入,需要制订一个计划、一个原则、一套方案,并有条不紊地加以实施。教育孩子不能想起了才教育,教育孩子要趁早,还要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首先,家长应当明确认识到对孩子的教育应该尽早开始,也就是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是相当关键和重要的。

    下面来看一下权威人士给出的结论。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一个孩子到4岁时,其智力发展了50%,另外30%到8岁时发育完成,其余20%到17岁完成。”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教育基础主要是5岁以前奠定的,它占整个教育过程的90%。”

    从根本上说,早期教育是伴随孩子童稚期大脑发育过程进行的,外界的刺激对大脑的发育是极其必要的条件。大脑经受外界刺激就会发育良好,而一个发育充分的大脑,对孩子一生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反之,失去或者错过这个时期的教育将会对孩子造成终身难以弥补的损失。

    孩子的可塑性极强也是尽早教育孩子的一个原因。他们的生活习惯、兴趣、情绪、性格等全是从小养成的。重要的是孩子的脾气、秉性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所以,这个时期的教育是奠定人一生发展的根基,丝毫不能放松,也不能马虎大意,应尽早开始。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说:“6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需顺势培养下去,自然能成为社会优良分子。倘使培养不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变。即使这些儿童升到学校教育,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去纠正他们已养成的坏习惯、坏倾向、坏态度也是事倍功半。”这说明早期教育十分重要,身为家长绝不可以抱有“等孩子长大点再说”的想法。否则,错过最佳教育时期那就损失太大了。教育孩子越早,对孩子来说也就越容易接受,这种接受程度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逐渐地减少。故事中的刘先生仅仅是发现孩子考试成绩不好才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却不知道此时的教育并非易事,只不过是自欺欺人的做法罢了。

    其次,教育孩子贵在持之以恒,不能忽冷忽热。对孩子实施教育的过程是相当烦琐的,没有捷径可以走。对孩子的教育也不可能出现立竿见影的效果。通常这份努力和付出是巨大的,如果没有爱心和责任心作动力,是无法坚持下去的。对于一个家长来说,教育孩子也是人性的一种考验,一个人必须要成熟到有关心别人的能力、爱别人的能力,才能对自己的孩子充满无条件的爱与关怀。因为在这种无直接收获的教育活动中,只有爱心和责任心才能成为持久的动力。

    通过文章开头的案例可以看出,刘先生教育孩子的方法是不可取的,所收到的教育效果也不会如人意。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想起来打骂一顿就可以完事的。换言之,刘先生的做法是相当不称职的。与其说是教育孩子还不如说是发泄心中的不满,为自己不会教育孩子找借口。

    教育孩子应该坚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教育原则,其中贵在“坚持”二字上。当教育活动能够成为一种相对固定的模式时,它的作用就会逐步地显示出来,这时教育的效果就会融入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变成孩子人格力量和能力的一部分。暂时的教育和不系统的教育不会构成对孩子有利的成长环境,只有长期、稳定的教育才更加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孩子的成功源于父母正确的教育方式,教育孩子不仅要尽早,还要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也许对于有些人来说,这样的教育方式太过于辛苦和劳累,但是,只有努力的付出才能有所收获。只要把教育孩子当做一种研究、一种兴趣,体会到了做父母的教育成就感,也就不会觉得累了。而且对于孩子的教育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显现出效果。

    戒律二:不能生气了就教育孩子放寒假了,王先生作为一名教师也享受着难得的休闲日子。王先生的儿子在最开始的几天表现还不错,做完了作业要么看电视,要么看书,倒也非常乖巧。可是好景不长,随着他堂妹的到来,家里就变得满地狼藉。他们把家里将近30平方米的客厅和阳台当成了娱乐和活动的唯一场所。尽管王先生再三叮嘱他们要小心家里的摆设,可到了晚上,两个人拿着羽毛球拍当做“打仗”的武器,把新买的电视机下面的边框敲瘪了一大块。此情此景让王先生气不打一处来,跑上前去朝儿子的脑袋狠狠地扇了一巴掌。儿子站在那儿满脸恐惧地看着他下完“暴风雨”,而后含着泪坐到沙发上去“反省”了。

    王先生推崇传统的教育方式和“棍棒下出孝子”的思想,但是看着儿子满脸的委屈和痛苦,王先生开始反思自己的这种“不打不成器”的方法是不是教育的最好方法。显然儿子眼泪的含义是“委屈”大于“错误”。

    讲道理才能真正让孩子学会明辨是非,适度的体罚是一种策略,但打不打孩子不是真正的重点,关键在于管教子女时的心态与智慧。家长可以心态平和但表面严厉地教训子女,这种理性又讲求方法的教育方式能够让孩子在接受处罚的同时感受到你那不忍又不得不为之的爱,其效果一定会比一概听之任之的溺爱或一味凶恶地打骂更好。

    思考良久,王先生拉起儿子的小手,他知道接下来应该怎么做了。

    对于孩子的教育不但要选择时间、场合、地点,还要选择在父母心情平静或者愉悦的时候进行教育。因为当父母心情糟糕的时候,教育孩子会将父母的不愉快和烦躁转移给孩子,也许孩子所犯的仅仅是一个小错误,但是父母可能因为心情不好而把这个小错误放大,最终给孩子的心灵蒙上一层阴影,甚至使其因为经常性地被呵斥而对父母的这种教育方式形成“免疫”,这也是很多孩子到了青春期就很难管教的原因。

    总之,在面对不听管教的孩子时,父母千万不能生气。要知道生气绝对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也不是最好的时机。一则父母因生气而难以顾及教育方法,二则孩子因害怕也难以接受。父母应当让自己冷静下来,尝试着走进孩子的内心,耐心询问孩子有如此行为的真正原因。当父母把心思放在了解孩子,并想尝试着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时,也许就会发现孩子的行为其实都是情有可原的,同时也会释放自身的很多负面情绪。

    天下没有哪个父母不期盼孩子有出息的,但是无数的事例又证明,没有一个孩子是在父母的打骂中成才的。家长不能带着生气的情绪教育孩子,只有把孩子当朋友才能教育出优秀的孩子。也就是说,教育孩子要心态平和,循循善诱,以理服人,这样才能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戒律三:不要当众教育孩子由于孩子年龄小,自我约束力、控制力较差,再加上是非观念也较淡泊,因此难免会犯错,出现不良行为。有的家长发现孩子犯错时会不分场合斥责孩子,哪怕当着众人的面也会劈头盖脸地把孩子数落一番,甚至说出一些羞辱、鄙视的话,这种教育方法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表面看来,孩子似乎听话了许多,其实内心不一定服气,但在家长面前他又没有自我反抗的能力,只有听家长的任意训斥,长此以往,孩子便会产生逆反心理。

    艾雅的一位美国朋友珍妮告诉她:“美国人最忌讳父母在人前教子,更不允许自己当着外人的面斥责孩子‘不争气’‘笨蛋’‘没出息’,他们认为这样会深深地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是犯罪行为。”

    珍妮带着她6岁的儿子大卫参加朋友们的聚会。当朋友们拿出食物或礼物给大卫时,珍妮从不代替儿子回答“不吃”“不要”之类的话,也不会在孩子表现出想吃或想要的时候呵斥孩子。珍妮对此的看法是,孩子想要什么或者想看什么是因为孩子有这个需要,任何人都没有理由来指责,但是珍妮也并不放纵孩子的这种欲望。有一次,当大卫还想吃冰激凌时,珍妮蹲在他身边轻声说:“宝贝,你已经吃过两杯了,第三杯应该是最后一杯。你不想继续拉肚子吧?”原来大卫前几日腹泻了。珍妮用委婉的方式提醒孩子注意,既给孩子保留了尊严也表达出了家长的意思,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艾雅对珍妮的教育方法很赞赏,并把这套方法应用到自己孩子身上,当孩子同院子里的小朋友嬉戏打闹时,艾雅会坐在一旁“纵容”孩子玩耍,顶多说上一句:“小心,别伤到人。”她从不会当众批评孩子,即使孩子犯了错误,她也会在私下里教育孩子,给他讲道理。

    艾雅的宽容得到了儿子对她的信任,孩子有什么委屈、烦恼都能勇敢地对妈妈讲出来。

    孩子虽然年纪小,但也是有自尊的。做家长的不能贪图自己的口舌之快或者为了在众人面前找回自己的面子而挫伤孩子的自尊心,这对于孩子来说是不公平的,而且也会给孩子带来极其长久的负面影响。有些孩子会因为家长当着众人的面批评他而一度消极、沮丧,很久都振作不起来;有些孩子会因为家长的这种做法而自甘堕落,一错再错;甚至有些孩子会因此对父母心生怨恨,和父母产生隔阂。虽然父母想要让孩子少犯错误的本意是好的,却选错了教育方法,因此就远离了原本的教育宗旨。

    在众人面前看到自己的孩子犯错,做父母的要表现得宽容和大度一些,给孩子一个改正的机会,或者是在众人离开后再告诫孩子,但是也不可放纵孩子的行为,一味地袒护孩子。对于孩子错误的行为要在保留其自尊的前提下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指正,这样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戒律四:不要把交谈变成说教父母们经常抱怨:“孩子什么事也不愿和我们说。”而孩子们却诉苦:“父母不理解我们的需要,他们想说时就说个没完,而我们说的他们却听得心不在焉。”这种情况是非常普遍的。

    交谈是教育孩子的一个好方法,但是家长不能把交谈变成说教。如果父母把孩子当做一个没有判断力和思维能力的木偶,是对家长的话言听计从的执行者,那么就错了。孩子也是有感情、有想法的,也许他们的想法比较单纯,也许他们的判断力不准确,但是他们更需要表达内心的想法,需要有人理解和支持。做父母的应该放下为人父母的权威,把孩子当做一位朋友,站在孩子的角度上看问题,帮孩子出主意。

    有一个13岁的男孩,由于母亲不再给他零花钱了,他没钱去打游戏机,因此对母亲很反感。母亲对孩子说:“你怎么能这么做呢?我们辛苦赚钱供你读书,你却每天去打游戏机……”孩子听得很厌烦,结果每次都是一甩头就走了,留下一脸的无奈和委屈母亲。

    后来,在外地工作的父亲回来了,他把自己的艰辛和经历都告诉了孩子,不久之后,妈妈发现孩子变得乖巧了许多。妈妈很不理解,问爸爸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孩子的爸爸说:“孩子也是人啊,很多问题只要你好好地跟他说,他自然就会明白了。你之前缺乏和孩子沟通啊。”

    什么是交谈呢?父母以长辈的身份教育子女不能称为“交谈”,更不能算沟通。要和孩子交谈就要把孩子放在和自己同等的位置上。孩子有时不是不理解大人,而是大人常把自己的位置放得太高了,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和孩子说话,这让孩子怎么能听得进去,又如何对你敞开心扉呢?父母常常以自己的身份来压制孩子,强制性地把自己认为好的、对的东西灌输给孩子。在孩子幼年的时候也许这种方式还行得通,可当孩子有了自我意识后,这种方式就再也行不通了。故事中的那位母亲感觉很委屈,她辛苦地努力工作,赚钱养家,供孩子读书。但这却不能成为她强制孩子按照她的意愿来执行的理由,更不能以此为借口来对孩子进行说教。相反,家长越是有以自己种种的辛苦和不幸牵制孩子意愿的想法,越是会遭到孩子激烈的反抗。

    孩子喜欢对家长说话,这是对家长的信任。只要可能,家长千万不要打断孩子的话,或者表示厌烦,否则,孩子比较脆弱的自尊心就会遭受伤害,弄不好还会从此向父母关闭敞开的心扉,实行自我封闭。

    孩子在校内或校外遇到不愉快的事情,一时又找不到可以信任的人诉说,只好闷在肚子里,待回到家后向家长倾诉。孩子这么做无非有两个目的:一是他在倾诉过程中,不满的情绪获得充分的宣泄,从而使身心恢复到常态;二是他的一番倾诉是为了寻求解决问题的良策。对于前者,家长自然不必多话,只需坐下来热情关注即可。对于后者,家长就得认真思索一番,用自己比较丰富的人生经验去指导孩子如何解决问题。

    孩子在学习或活动中获得了优秀的成绩,这时,他向家长诉说的目的无非是想让家长与他一同分享喜悦。对于这类诉说,家长更应该认真对待,并且向孩子表示祝贺。

    家庭是安全、可靠的港湾,孩子回到家中,有权利在这个港湾中获得心理上的调整与生理上的恢复,以便更好地投入学习与生活当中。由此可见,孩子在家中向家长敞开心扉,家长不仅应该高兴,而且应格外地予以关注。

    有个小孩放学回家指着裤腿不高兴地说,裤子摔破了。父亲问是怎么回事,孩子说:“学校举行百米短跑比赛。刚开始我还跑在前面,后来不小心摔了一跤,结果跑了个最后一名。真倒霉!”父亲说:“裤子摔破了没关系,只要坚持跑到了终点,就是好孩子!”听了这话,孩子高兴地接着说:“老师也夸奖我不怕困难,能坚持跑完,同样也是胜利者。”这种交谈方式让这位父亲得到了启发。以后,他每天都会询问孩子发生在学校里的新鲜事,并一直延续了这种交谈的习惯。

    试想,如果换成另一种方式又会怎样呢?父亲看到儿子裤子上的破洞说:“你又做什么坏事了?告诉过你不要闯祸。”此时,孩子是不是就没有和父亲说话的欲望了呢?父亲首先就以高高在上的姿态拉远了父子间的距离,交谈又如何继续下去?就算接下来儿子澄清了误会,父亲又这么说:“跑得快有什么出息?还不如多动脑子努力把学习搞好。”听了父亲这样说,儿子一定没了交谈的欲望。因此,交谈的过程中家长一定要多听少说,多给予鼓励式的肯定和建议而不是强制性的指令。

    交谈可以促进情感交流,增进感情,避免出现感情隔膜;交谈可以帮助父母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掌握孩子的思想动态,利于父母对孩子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交谈还可以提高孩子对事物的观察、分析、理解、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特别是对那些不善言辞、性格内向的孩子而言,更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交谈需要民主、和谐的气氛,交谈的话题应该是有益的,是孩子感兴趣的。交谈之前,家长应该诱导孩子没有顾忌地把心里话倾吐出来,然后根据孩子的想法提出自己的见解,切忌把交谈变成一场说教性质的教育。

    戒律五:尽量避免消极教育经常有母亲抱怨:“我家孩子老是听不进我说的话,真让人操心。同样的事要说好几遍!”究竟是孩子不听话,让父母“同样的事要说几遍”,还是父母“同样的事要说几遍”,孩子才不听话?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他们会认为既然父母的话随时都能听到,今天没注意,明天还可以再听,他们当然也就听得心不在焉了。

    这种唠叨式的消极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害的。当父母总是老调重弹、反反复复说同样的话时,就会让孩子产生一种习惯性的模糊听觉,也就是明明在听,却根本不往心里去,这是长期重复听同样的声音而产生的一种不在乎的心理。另一方面,父母之所以不停地唠叨是因为自己所说的话从来就没有真正得到落实和执行才会如此。

    小梁是一所中学的初二学生。虽然年纪尚小,但网瘾却很大。自从迷恋上网络后,他的学习成绩直线下降,性格也开始变得孤僻、暴躁,动不动就和家长争吵,家长为此愁坏了。当小梁和网瘾志愿者面对面交流时,他说:“在父母的眼里,我一无是处。”为什么小梁会如此说呢?

    原来,小梁的父母是属于特能唠叨的一类人,他们认为即使每天在孩子耳边重复这些话他都听不进去更何况不说他呢?但是唠叨和不约束都是属于家庭教育中的消极教育,这种方式让孩子失去了自信,找不到自我。因为伴随唠叨最容易产生的另一种消极教育现象就是数落,父母总是在孩子身上不停地发现缺点并对此唠叨不停,于是让孩子感觉自己这不对那也不是。然而家长对于孩子的优点却避而不谈。这种消极的教育自然给孩子带来消极的情绪。既然孩子在生活中找不到自我,他就想到去网络中寻求安慰,小梁的故事就是这么一个典型的案例。心理学家认为,爱唠叨是家长不相信自己,不相信孩子的表现。而且,唠叨与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是相悖的。

    在消极教育中比唠叨更进一步的就是训斥,用父母的权威来压制孩子、数落孩子。如果家长仅仅是通过自己的角度看问题,并没有以理服人,那么这种消极教育所带来的结果常常也是不尽如人意的。长此下去,孩子还会对家长的这种训斥产生免疫功能,或者干脆破罐子破摔、自甘堕落,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无疑是非常不利的。更有些父母出现打骂式的消极教育,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孩子的心灵是脆弱的,父母所采取的消极行为会让孩子产生抵触和抗拒心理,如果父母没有考虑到孩子的这种心理无疑就会扼杀孩子对于生活的热情。

    王先生是做销售工作的,以前他与儿子瓜瓜的关系一直很好。近一年因为王先生忙于工作而疏忽了孩子的教育问题,他突然发现刚转学的瓜瓜不仅成绩下降,而且偶尔还说脏话。瓜瓜吃饭很慢,而且还会洒饭粒出来,瓜瓜的姨妈顺手用筷子敲了瓜瓜的手几下。没想到瓜瓜反应异常激烈,立即起身提起自己坐的小凳子狠狠地看着姨妈。

    王先生见此慌了神,连忙解围:“儿子,这样不对哟。”瓜瓜看看姨妈,又看看爸爸,放下了凳子。过了不一会儿,瓜瓜跟妹妹玩耍时闹了点别扭,姨妈开玩笑说:“你再把凳子提起来呀。”没想到瓜瓜立即涨红了脸,握拳怒目相视。儿子两次在客人面前表现“不乖”,王先生很尴尬,他拿起充气的“狼牙棒”敲了瓜瓜几下,以示警戒。没想瓜瓜的脸被“狼牙棒”挂破皮,“哇”地哭起来,边哭边冲到电话前说:“我要打110,让警察抓你们,你们大人太暴力了。”儿子受伤,王先生虽很心疼,但为了维护家长的威信,他说:“家长管孩子,理所当然。”瓜瓜委屈地坚持:“我还是要告你,太不讲道理。”

    对此事,心理专家认为,孩子并没错,错在家长。“孩子就像面镜子,你给他暴力,他就给你暴力,你给他善良,他也还你善良。”专家认为,瓜瓜的姨妈不该那样教训孩子,王先生也不应该为了家长的威风而不顾及孩子的感受。

    北京市曾经做过一个调查,随机选择10个托儿所和幼儿园,抽查全托孩子们的健康状况。结果出来却出人意料:很多全托的宝宝营养不良!

    看到这个结果,很多儿童营养学专家都感到非常吃惊,因为国内托儿所、幼儿园的宝宝配餐标准都是由许多专家共同研究制定的。一般托儿所、幼儿园的配餐都只是在参照这个标准的基础上做了适度的调整而已,按道理说,孩子们的配餐虽然不是量身定做也不应该出现太大的偏差。

    专家经过了解才发现:“这主要是因为在进餐时没有积极的营养行为和营养气氛所造成的。”原来很多宝宝吃饭时会出现多种表现:到处追着跑去喂饭、一边玩玩具一边吃饭、一边吃一边跳舞、含在嘴里不下咽……这些问题常常让大人们忧心忡忡。于是家长们因为无法应对宝宝进餐过程中的各种顽皮行为,发生生气、责备甚至打骂宝宝的现象,这些情景在生活中也并不少见。这种进餐环境给宝宝的心理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所以,宝宝营养失衡的现象其原因就是大人们不懂得教育的技巧,没有教育的耐心,常常采用催促这种消极的教育方式来对待孩子,因此才让孩子产生情绪上的压抑和焦虑,由此影响到孩子身心的健康。通过这个调查案例可以得知,如果父母不善于营造良好的进餐环境,一味的催促自己的孩子赶快吃饭,那么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是有害的。

    家庭教育中的这些消极教育方式反映出了家长教育孩子的问题:没有耐心、不懂得技巧、没有自信、搞强制性的教育。这种种消极教育方式都会给孩子的健康带来不好的后果。比如,有些父母喜欢给孩子树立过高的目标让孩子来执行,如果达不到就唠叨、数落或者训斥、责骂,结果孩子每天生活在学习的恐惧和焦虑中,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有些父母帮孩子安排了满满的日程表,让孩子总是得不到休息的时间,身心疲惫;有些父母担心孩子没有自控能力,陪着孩子一起读书,严格监控孩子的自由,当孩子离开父母时孩子开始变得迷惘……这些无疑都是家庭消极教育中的典型现象。虽然在短期内孩子的表现也许会得到父母所要的效果,但是从长远来看,弊大于利。

    戒律六:教育要善于选择时机教育也是也是一门艺术,是讲究时间、地点、场合的。教育孩子要持之以恒,但有些父母却认为“教育应当是随时随地”。这么一种错误想法,不仅让教育的效果打了折扣,而且有时还会适得其反。

    清早,当孩子刚刚起床的时候,家长就开始喋喋不休地叮咛些什么,一直到孩子离开家门;中午,孩子回家端起饭碗时,家长又开始对孩子训话;晚上,有的家长在看完电视之后,给子女开办了“短训班”……在上述时间里,子女和家长的情绪都处在一昼夜当中的低潮或临界期,因此教育所起到的效果往往不好。一个初中男孩说:“我爸爸一大早就哇啦哇啦骂我一通,我根本听不进去,搞得我一整天都不舒服。”另一个女中学生谈了这样一个情况:“我妈老是吃中午饭时冲着我唠叨,我明知她说得对,但心里烦死了,老顶撞她!”还有一个女生抱怨道:“我爸每回都是看完电视就来教训我了,一谈就是半夜几点,困死了,反感得很。我只对他点头,根本没听他说什么。”

    由此可见,教育的时机会影响到教育的质量。如果教育孩子时选错了时间段,即使父母说的有理,也会被孩子当成耳旁风,甚至让孩子产生反感和抵触的情绪。

    在生活中,父母双方白天都工作的家庭不在少数。白天,孩子上学父母上班,没有机会交流。于是,吃饭时间便成为父母跟孩子沟通的“绝好时机”,而餐桌上的交流往往掺杂着絮叨的责备。教育专家认为,这是不可取的。

    根据一份来自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针对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有超过一半的孩子在吃饭时挨过父母批评。专家认为,就餐时间是全家团圆、感情会聚的欢乐时刻,父母若将进餐时间当做教育孩子的课堂,将会给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在调查过程中,有七成以上的孩子表示,在餐桌上他们受到过关于考分的质问,关于金钱花费去向的质问,关于同学关系的追查等。孩子们倾诉道,他们很羡慕电视上一家人围坐餐桌欢声笑语的情景:大人给孩子夹菜,妈妈问孩子好不好吃,爸爸也不板着脸,而是讲述当天发生的趣事和见闻。孩子们希望饭桌上的话题不要总针对自己,而且不要专拣自己的弱点说。“让我吃碗安生饭好不好?”孩子们委屈地说。

    就餐时间本来应该使家人放松心情,可不少家长饭碗一端上手,便喋喋不休,对孩子学业成绩不理想横加指责,这样势必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如果饭桌上的指责取代了家庭教育,会让孩子对吃饭产生一种习惯性的恐惧感。孩子在饭桌上会如坐针毡,备受压抑和困扰,长此以往,容易使孩子诱发心理疾病。

    孩子在吃饭时受到家长的指责会因心理压力过大而影响消化和吸收,长此以往将导致胃病和厌食。孩子在用餐时受到训斥伤心掉泪,边吃边哭,很容易在抽泣时将食物吞咽到气管里去,引起强烈的呛咳,甚至呼吸受阻,危及生命。

    有的家长见到孩子就教导他们,尽管说的都有道理,却未必有效果。饭前、睡前过多批评,会导致儿童患上身体或心理方面的疾病,上学前过多训斥,会冷却孩子的学习热情。教育孩子不看时机、火候,只会让孩子生厌。

    一些家长经常当着外人的面,甚至随时拿别人的孩子作为榜样,数落自己孩子的缺点。看似严格教子,实际上是对孩子自尊心的最大摧残。

    有一位妇女抱着孩子乘坐公交车。孩子应该在2岁左右,是个可爱的小女孩。她们从前门上来后,一位中年男子主动给她们让座。这位女同志急忙客气地说:“不用,不用。”最终经过一番劝让还是把座位让给了她和她的女儿。

    当妈妈抱着女儿坐下后,就让女儿谢谢叔叔,小女孩很甜的对中年男子说:“谢谢叔叔。”妈妈抓住这个有利的时机采用引导式的方式教育自己的女儿。

    “宝宝,叔叔给我们让座是因为你小,先让你坐。如果你在坐车时候遇见有爷爷、奶奶上车怎么办?”

    “我会起来给爷爷奶奶让座。”

    “真乖,爷爷奶奶年龄大,行动不方便。宝宝很强壮,应该给爷爷奶奶让座,这样才是个懂礼貌的好孩子。”

    在教育孩子时同一种方法在不同的时间发挥的效果是不同的,有时甚至会截然相反。这位聪明的妈妈选择了有利的时机既表达了自己对于让座者的谢意,又让自己的孩子深刻地领会了谦虚礼让的美德。

    好的父母,不是一味的用唠叨来强化自己的观点,而是审时度势,成为一位精通孩子心理的医生或者是孩子的良师益友。懂得教育的艺术就是善于选择教育的时机,让自己的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孩子永远感恩你所带给他的成长的快乐。

    戒律七:避免盲目进行对比教育中国的父母都有这么一个习惯:夸人贬子。中国历来以谦虚为美德,所以有些年轻父母总是喜欢在自己的孩子面前随随便便夸奖别人家的孩子,根本没有注意到自己孩子心里的感受。有时候这种“谦虚”还是一种虚伪。但是无论是真心还是假意,这种对比教育在孩子身上又会产生怎样的效应呢?

    邻居的一位年轻妈妈有一次客套地对王阿姨满面笑容地说:“啊!你家女儿真可爱,真乖,不像我家俊俊吵吵闹闹,只会淘气,让人心烦。”正在一旁的俊俊听后,瞪大了眼睛怯生生地说:“妈妈,我乖。”不料妈妈却大声说:“乖什么乖,就知道淘气烦人,一边去!”哪知道随便的一句话却改变了这个活泼小男孩的性格。过了几天,人们发现俊俊变了,天真活泼的俊俊看到妈妈回来,就躲在椅子后面不敢往前去。妈妈说:“俊俊过来亲亲妈妈!”俊俊小心翼翼地亲了妈妈后竟然冒出一句:“妈妈我乖,你别心烦。”令所有在场的人听了都大吃一惊。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身为孩子的家长就应当注意自己的言行给孩子造成的影响,家长言不由衷的一句话很可能会给孩子的心理蒙上一层阴影,改变孩子一生的命运。父母不要盲目的进行对比教育,因为孩子的性格、兴趣、能力是不同的,也没有对比的必要。虽然对比对于家长来说也许是出于无心或者好意,想借机激励自己的孩子朝好的方向发展,但是盲目的对比反而会挫伤孩子的自尊,使孩子跌入情绪的低谷。

    在孩子小小的心灵中,父母最爱自己,最疼自己。一旦他们听到父母夸奖别人家的孩子,就可能会认为父母不爱自己了,会产生很强的失落感。正如俊俊的妈妈,虽然是出于客套的一句话,却忽视了孩子的感受。天性活泼没有什么不对,乖巧可爱自然也有它的好处,但是把两种不相干的性格放在一起盲目对比,从而判定一个好,一个不好,这无非是把自己的意识强加给了孩子,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也正因为这种盲目的对比让俊俊对妈妈的话产生了心理阴影,认为妈妈不再爱他了,是讨厌他的。这种深远的负面影响是需要花费更大的精力来进行消除的。这种盲目的对比教育所带来的后果也是得不偿失的。

    一些年轻的爸爸妈妈总认为孩子什么都不懂,更谈不上什么自尊心。从俊俊的事例中可以看出,孩子们不仅能听懂,而且还在自己心灵中产生了激烈的反应。他们有很强的自尊心,十分珍视自我。所以,年轻的爸爸妈妈们必须处处注意这些“小事”,否则会严重伤害自己的孩子。

    大朋和小伟是对门的邻居,又同在一个幼儿园上学。大朋做事心静,学什么都快而且兴趣广泛,业余时间还学拉小提琴;小伟性格外向,喜爱运动,喜欢打仗方面的游戏,爱看武侠片。但是小伟的妈妈却似乎更喜欢邻居孩子大朋的性格,常拿大朋的沉静好学“教育”小伟,并把小伟关在家中,以培养他的“静心”。

    小伟的妈妈还在业余时间强迫他学弹电子琴,并用夸奖、激励等“赏识方法”督促孩子。大半年过去了,小伟依然如故,别说弹一个像样的曲子,就连一个调也还弹不准。气得妈妈整天对他嚷嚷:“你要是能像大朋那样好学上进就好了!”结果小伟不但听不进妈妈的话,还经常和妈妈对着干。

    专家指出,小伟妈妈这种盲目比较的教育方式具有普遍性。这种类型的父母是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孩子,拿自己孩子的缺点来比较别人家孩子的优点,这种盲目而错误的对比不仅徒增父母的烦恼,也打击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故事中的大朋有他的优点,小伟也有自己的长处,小伟妈妈妄图让自己的孩子“东施效颦”,并采取所谓赏识教育的方法。这种赏识教育不是发现并欣赏孩子的与众不同之处,而是试图用夸奖、引诱的手段“逼”孩子迈上父母指定的方向。因此,无论小伟的妈妈怎么夸奖,也只会让他觉得假惺惺,且收效甚微。

    孩子性格内向还是外向,并无好坏之分。在社会人群中,需要不同个性的人有机地构成一个整体,既相互牵制又相互补充。但有时社会却只认同某些性格特征,而排斥另一些性格特征。当一个社会不能理性对待不同个性时,父母便会为孩子的某一性格特征担心。

    一个人的心理、性格是否健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自己个性的接纳程度。接纳程度的高低决定了对自己的满意程度,而对自己的满意程度取决于身边最亲近的人是否对他满意。如果父母总觉得孩子不好,久而久之,孩子也会觉得自己不好,对自己不接纳、不喜欢,由此产生的自我冲突会伴随孩子一生。因此,让孩子快乐地“做”自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因势利导”是父母顺着孩子性格的“趋势”以更积极的方式引导孩子,逐渐发展出一种最能将其特点发挥到极致的生活形式。父母要想正确的引导孩子首先要成为自己孩子的“欣赏者”。没有一双欣赏的眼睛和一颗伯乐之心自然谈不上“因势利导”。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是幸福的,因此就应当给予孩子一个宽容、舒适的成长环境。对比教育是中国家庭教育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教育方式,但是人和人之间是有差异的,当家长在对比孩子的同时,孩子也同样在对比着家长。毕竟孩子的心理是脆弱的,盲目的对比是最不理智的一种教育方式。聪明的父母会懂得对比的技巧,而不是去伤害孩子的心。

    戒律八:不要“数罪并罚”日常生活中,当孩子表现出荒唐的行为、错误的举止,背离父母美好的愿望时,父母很可能会采用惩罚的手段进行教育。其实,惩罚教育与孩子痛苦的情绪体验相关联,如果使用得当,可以将孩子的错误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但是,如果使用不当,甚至滥施“惩罚”,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

    小明性格比较活泼,常常在屋子里跑来跑去,玩自己心爱的遥控汽车。星期天的下午,爸爸正在屋子里休息。小明又开始摆弄起了自己的小汽车,咚咚的脚步声和玩具汽车小马达的转动声让屋子里的爸爸非常厌烦。小明玩得很开心,没有听到到爸爸在屋子里唠叨的责备声,当他跑过客厅时,碰倒了立在墙角的一个大花瓶。这下麻烦可大了,爸爸闻声跑了出来,对着满脸惊慌的儿子一顿暴打,口中还说道:“叫你别玩了你不听,还碰倒了花瓶。上次你玩小汽车摔了桌子上的鱼缸,今天咱们一起算一算吧!你说,你知道错了不!”爸爸气愤地边训边打。原本还心中有愧疚的儿子突然挣脱开了,边跑边嚷:“我就没错。上次的事你上次不说,你现在又提?我就没错。”这下爸爸气地直追儿子,但是无论怎样呵斥,儿子都不承认自己错了。

    批评合理才能使孩子从心理上产生接受感,才有可能抑制孩子的不良品行、不良行为、不良习惯与不良学习态度等。小明爸爸在教育儿子时就犯了很多错误。

    第一,他在生气时带着情绪教育孩子,这是不理智的。此时这种状态常常会把孩子的错误放大,因此孩子也不会接受。而且孩子也会因为家长的情绪而产生恐惧,不能很好地反省自己的错误,失去了教育的意义。

    第二,他采取了“数罪并罚”的教育方式。他没有把握好上次教育的最佳时机,没有让儿子认识到上次的错误,因此才会把这种错误的行为延续。数罪并罚会冲淡原本惩罚和教育孩子的目的,让孩子认识不到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而惩罚他——是犯的错误太多,还是没有改正上次的错误。这种教育方式让孩子觉得委屈和不满,会觉得父亲是一个喜欢记旧账的人,孩子心里觉得不公正、不公平自然不会接受家长的教育,也就很难改正自己的错误。

    第三,他采用打骂的方式教育孩子,这无疑拉大自己和孩子之间的距离,让孩子处于一个弱者的位置上。这种教育方式只会让孩子产生抵抗和恐惧情绪,完全没有自我反省的意识。

    通过小明的故事可以看出,数罪并罚并不是一种明智的教育方式。教育方式的不到位,不仅没有让孩子觉得公平、公正,反而觉得委屈。这也是为什么小明一直不肯承认自己错误的原因。

    对于孩子因为过错所进行的惩罚要有一定的标准。所谓的惩罚标准就是孩子在做出何种错误表现时应该及时进行“惩罚教育”。许多父母实施“惩罚教育”时常常与自己的情绪联系在一起。心情好时,对孩子就放任自流,使孩子的错误行为不知不觉地得到了强化;心情不好时,孩子稍微“越雷池一步”就大发雷霆,甚至将生活和工作中的怒火撒向孩子,使孩子胆战心惊、不知所措。还有些父母,对孩子的错误行为采取记账的方法,犯一次错误记一次账,最后“数罪并罚”,一顿臭揍。由于孩子的记忆力较弱,“数罪并罚”式的惩罚会使孩子弄不清遭此“灾难”的原因,甚至还会搞错因果关系。其结果不仅不能使孩子悟出“挨打”的缘由,产生寻找正确行为方式的意愿,反而给他们的心灵蒙上一片阴影。

    丫丫放学回家后和妈妈一起高高兴兴的去附近的超市购买东西,没过多久,原本高兴的母女二人都撅着嘴满脸乌云地回到了家里。

    丫丫的爸爸拉着丫丫问发生了什么,丫丫的眼泪立刻就流了下来:“妈妈不讲理。”在丫丫断断续续的叙述中,丫丫爸爸终于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原来刚才母女二人逛超市的时候,丫丫妈妈给她买了一瓶营养快线,丫丫当场就要打开来喝。妈妈害怕太凉伤着她的胃,就说回家后热一下再喝。于是母女两个就吵起来了。

    爸爸对丫丫说:“丫丫,大夫说你肠胃不好,不能喝凉的东西,所以妈妈才让你回家热一下的。”丫丫说:“这种果奶拿热水一烫就彻底变味了,难喝死了。”爸爸建议说:“那就把果奶放在暖气上热一下就不会变味道了啊。”丫丫愣了一下,决定采用爸爸的方法。这时妈妈走了过来,气愤地对丫丫说:“我说的意思还不是跟爸爸一样?”丫丫梗着脖子回答:“你刚才明明说的是用热水烫一下的。”“你这孩子,就知道嘴硬。这臭毛病总不改,上次音乐课你不好好上,还偷跑出来买零食,老师管教你,你还犟嘴。你这孩子越来越不像话了,这样下去还怎么得了?”

    听了这话,丫丫气得又哭起来:“爸爸,你看。妈妈又来翻我的旧账了。”丫丫妈妈还想插嘴,被爸爸拉走了。

    批评教育孩子尽量不要翻孩子的旧账,采用数罪并罚的形式。对于孩子已经改掉的毛病更不要提,这样孩子就感觉不到改正错误的意义了。丫丫的妈妈不仅没有让孩子真正理解到自己的意思,反而在批评孩子当前错误的时候又翻孩子的旧账,原本父母是想让孩子认识到自己错误,帮助孩子改正错误的,却让孩子因此感到反感,最终也没有达到父母教育孩子的目的。

    父母对孩子进行批评首先要把孩子的不良行为搞清楚,事实不清,夸大其词会使孩子产生拒绝心理。因此,父母在批评孩子时,要做到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绝不能新旧账一起算,这样只会让孩子产生不满的情绪。有些父母没有注意到教育的时机,当孩子发生错误行为时没有及时纠正,这就默许了孩子的下一次错误。当孩子再次犯错误时,父母就开始把之前的旧账翻出来一起教育和惩罚,这会让孩子心生不满,认为父母这种做法是很不公平的。这种不及时的教育方式,也把孩子这次的错误给夸大了,让孩子意识不到自己到底错在哪儿。教育的目的原本是让孩子改正错误,自我反省,但是这种数罪并罚的方式偏离了教育的目的,因此是不可取的。

    父母的批评要有针对性,就事论事。然而,有些父母批评孩子时却不是就事论事,而是东拉西扯算旧账——把上星期,甚至一年前、两年前孩子的过失都放在一块儿算。这样就冲淡了批评过失的主题,孩子不知道挨批评的重点是什么,也不清楚父母让他改正什么。这也不是,那也不是,父母总是觉得孩子有缺点,容易使孩子产生消极情绪,失去信心。数罪并罚的方式只能说明父母平时对孩子的管教太少,没有尽到责任。这种教育方式是不正确的,因为方式不正确,所以就起不到教育的作用。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