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对佳话-程敏政京城朝圣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明朝天顺皇帝就是明英宗朱祁镇。年轻的英宗天资倒很聪慧,但对理朝政、治兵马不大感兴趣,而对诗词联赋很感兴趣。他小时候就很崇拜前朝“对子王”解缙,平日里动辄就召集一批文人吟诗作对联,不像皇帝,倒像个文学家。有大臣劝他,要理朝政、抓练兵,诗词兴不了国家。他却说:“战乱兴武,和平兴文,武可得国,文可得心。太祖战时打仗勇猛,也不忘写对联,洪武太平,大兴对联诗文。今天下太平,朕带头兴文还有什么错呢?”皇帝大道理一套一套的,谁也奈何不了他。另外,英宗还特别喜欢有才华的少年儿童,他下令“凡发现文化神童者都要调来京城,重点培养。”

    这天,有人奏报:江南有两个儿童,一个叫李东阳的,一个叫程敏政的,在当地被称为“对子小神童”。英宗皇帝一听很高兴,令翰林院即派人尽快把两个小神童接到京城来。

    一日,苏北官道上,两拨花轿不期而遇,轿前都挂着“奉旨朝圣”条幅。双方相互认识了。

    这两拨花轿正是李东阳父母和程敏政父母送儿子进京面圣的。

    两个十岁儿童见面就像早已认识似的无拘无束。李东阳问道:“哥哥如何前途?”程敏政回道:“敏政进京朝圣。”接着反问:“哥哥你哪?”李东阳回道:“东阳上殿面君。”两个儿童一问一答构成一副工整的对联:

    敏政进京朝圣;

    东阳上殿面君。

    两个孩子都哈哈大笑,遂同行北上。一路上要行同行,要歇同歇,小哥俩见物对物,见景对景。

    这个说:

    远处群山,路通山里疑无路;

    那个对:

    近前淡雾,人进雾中始见人。

    那个说:

    路旁野草葱葱绿;

    这个对:

    山下鲜花朵朵香。

    不日到了京城,被安排在客栈里住下,等待皇上择日接见。

    这天,宫里传下圣旨,要两个儿童到南书房面君。小东阳和小敏政被领进宫廷大院,转了好多路才到了南书房。可能是有些慌张,加上南书房门槛太高,两儿童刚进门就被绊个趔趄,只见正面坐着一位衣着华丽的年轻人,面目和善,雍容大方。公公说:“快给皇上行大礼!”小东阳和小敏政在家早就训练好了,一下子跪下三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英宗见这两个儿童十分可爱,童音尚浓,稚气未消,就和蔼地说道:“今天在书房里,不必拘礼,都起来坐下,咱们对对子玩。”东阳和敏政马上就放松了。

    英宗见两个小家伙刚进门被绊个趔趄的样子,即兴地吟道:

    小书生腿短,未进门何必先行礼?

    小东阳对答道:

    大天子名威,初见影就须早叩头!

    小敏政随着对答道:

    大皇帝门高,刚见面即应速谢君!

    把皇上逗得哈哈大笑,心想,果然名不虚传。接着就吟出早已想好的句子:

    鹏翅高飞,驾风云于万里;

    小敏政对道:

    鳌头独占,依日月以九霄。

    小东阳对道:

    龙颜大悦,怀天地之一心。

    英宗皇帝真的龙颜大悦,就留两个孩子一起进餐。当见到一盘大螃蟹时,英宗即兴又吟道:

    螃蟹一身甲胄;

    小敏政即回应道:

    凤凰遍体文章;

    小东阳也即回应道:

    蜘蛛满腹经纶。

    饭后,皇上给每个人一串玉坠,鼓励好好学习,取得功名。并许愿,将来叫他们做宰相,做翰林。

    后来,英宗被异族俘虏,受到一些影响。不过,李东阳和程敏政都考上了进士,一个做了吏部尚书,一个做了礼部侍郎。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