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小麦种植与病虫害防治技术-小麦主要病虫害防治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第一节小麦胞囊线虫病的防治方法

    小麦胞囊线虫病对小麦危害很大,一般可使小麦减产20%~30%,发病严重的地块减产可达70%,甚至绝收。建议农民朋友高度重视该病,发现病情后及时展开防治。

    该病苗期的主要症状是:地上部分植株矮化,叶片发黄,长势较弱,分蘖明显减少或不分蘖,类似缺肥状;地下部分根系有多而短的分叉,严重时丝结成团。麦苗受害后中下部叶片先发黄,而后由下向上发展,叶片逐渐干枯,最后整株死亡。

    对当前发病较轻的田块,可每亩用5%神农丹2千克或10%灭线磷颗粒剂3千克拌细土20~30千克,顺垄沟撒施,施后及时浇水。也可用50%辛硫磷1000倍液灌根。还可用生根粉“根摄氏度碧冶喷施或灌根。对当前发病特别严重的田块,可及早改种春红薯、春玉米、春花生等。

    §§§第二节小麦地下害虫的防治方法

    近年来冬季气温偏高,小麦播种后快速出苗,为地下害虫提供了丰富的食料,对部分地区的小麦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危害。省农林厅植保站杨荣明认为,防治小麦地下害虫应立足播种前药剂拌种和处理土壤,部分发生严重虫害的田块可以在春季采取毒饵法补治。

    据了解,小麦地下害虫在各地每年都有发生,但危害不太严重。

    重发地区集中在徐州、宿迁、连云港、盐城北部等淮北麦区,尤其是旱茬麦田发生普遍而严重。淮北地区小麦地下害虫发生严重的原因,主要是前茬多为玉米、花生、甘薯等旱作物,食料丰富,有利于地下害虫发生和繁殖。

    小麦田发生的地下害虫主要是蝼蛄和蛴螬。多以幼虫和成虫咬食小麦种子造成不出苗,或咬食小麦幼苗造成植株死亡,严重的造成缺苗断垄。蝼蛄与蛴螬危害麦苗的症状有区别:蝼蛄常将麦苗嫩茎咬成乱麻状,断口不整齐;蛴螬常在麦苗根颈处将麦苗咬断,断口整齐。生产上可以根据小麦被害症状判断是受哪种地下害虫危害。

    在播种前用药拌麦种和处理土壤是防治小麦地下害虫最有效的措施。拌种处理,可以用20%丁硫克百威乳油100~150毫升加水3~4千克拌麦种50千克,堆闷12~24小时后播种;或者用50%辛硫磷乳油100毫升加水2~3千克拌麦种50千克,堆闷2~3小时后播种;也可以用48%毒死蜱乳油10毫升加水1千克拌麦种10千克,堆闷3~5小时后播种。处理土壤,可以每亩用3%辛硫磷颗粒剂4千克或5%辛硫磷颗粒剂2千克拌毒土随播种沟撒施。

    随着气温降低,地下害虫逐渐进入越冬状态,危害逐渐减轻,地表气温降至5摄氏度以下时就不再取食危害,因此冬季气温低时可以不用药防治。较低的气温也不利于药效发挥,用药反而增加种植成本。

    秋季小麦地下害虫发生严重的田块,可以到春季气温回升后,每亩用50%辛硫磷乳油20~50克加适量水稀释,拌入30~75千克碾碎炒香的米糠或麸皮中制成毒饵撒施防治。如果小麦苗期地下害虫危害严重,可以对重发田块用50%辛硫磷乳油或40%毒死蜱乳油1000~1500倍液喷粗雾防治,每亩喷药液40千克。

    §§§第三节小麦霜霉病的发生与防治方法

    一、症状和苗期染病

    霜霉病又称黄化萎缩病。我国一般发病率在10%~20%,严重的高达50%。通常在田间低洼处或水渠旁零星发生。该病在不同生育期出现症状不同。

    苗期染病时病苗萎缩,叶片淡绿或有轻微条纹状花叶。

    二、返青拔节后染病

    叶色变浅,并出现黄白条形花纹,叶片变厚,皱缩扭曲,病株矮化,不能正常抽穗或穗从旗叶叶鞘旁拱出,弯曲成畸形龙头穗,染病较重的各级病株千粒重平均下降75.2%。

    三、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卵孢子在土壤内的病残体上越冬或越夏。卵孢子在水中经5年仍具发芽能力。一般休眠5~6个月后发芽,产生游动孢子,在有水或温度高时,萌芽后从幼芽侵入,成为系统性侵染。卵孢子发芽适温19~20摄氏度,孢子囊萌发适温16~23摄氏度,游动孢子发芽侵入适宜水温为18~23摄氏度。小麦播后出芽前麦田被水淹超过24小时,翌年3月又遇有春寒,气温偏低利于该病发生。地势低洼、稻麦轮作田也易发病。

    四、防治方法

    1.实行轮作

    发病重的地区或田块,应与非禾谷类作物进行1年以上轮作。

    2.健全排灌系统区

    严禁大水漫灌,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发现病株及时拔除。

    3.药剂拌种

    播前每50千克小麦种子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100~150克(有效成分为25~37.5克)加水3千克拌种,晾干后播种。必要时在播种后喷洒0.1%硫酸铜溶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72%克露(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900~1000倍液、72.2%霜霉威(普力克)水剂800倍液。

    §§§第四节小麦吸浆虫的防治技术

    小麦吸浆虫是一种毁灭性的害虫,对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影响非常大,它可使小麦常年减产10%~20%,吸浆虫发生的年份可减产40%~50%,严重者达80%~90%。

    小麦吸浆虫有麦红吸浆虫和麦黄吸浆虫两种,在我国基本上1年发生1代,成长的幼虫在土中结茧越夏越冬,来年春天由土壤深层向地面移动,然后化蛹羽化为红色或黄色的成虫,体形像蚊子,再飞到麦穗上产卵。害虫的发生大多数与小麦生长阶段相当,当小麦露脸抽穗时,成虫羽化飞出,当小麦抽齐穗时,大部分的虫子都飞出来到麦穗上产卵,经过4~5天,卵化出小幼虫,幼虫钻到麦穗的麦粒上,用嘴刺破麦皮,吸食流出的浆液,造成麦子秕粒,导致减产。

    幼虫经过15~20天,便离开麦穗钻入土壤,一般在离地面10厘米左右的表土最多,随湿度的降低而钻入地下20厘米左右处过冬。

    防治吸浆虫应采取以下措施:选种抗虫优良品种抗虫。近年各地种植的威农151、徐川2111等,都对吸浆虫具有较高的抗虫性。

    采用农业生物措施防治。在吸浆虫发生严重的地区,由于害虫发生的密度较大,可通过调整作物布局,实行轮作倒茬,使吸浆虫失去寄主。也可实行土地连片深翻,把潜藏在土里的吸浆虫暴露在外,促其死亡,同时加强肥水管理,春灌是促进吸浆虫破茧上升的重要条件,要合理减少春灌,尽量不灌,实行水地旱管。施足基肥,春季少施化肥,促使小麦生长发育整齐健壮,减少吸浆虫侵害的机会。

    利用化学药剂防治。防治小麦吸浆虫以有机磷杀剂为主要防治手段,特别是在蛹盛期施药防治效果最好,可以直接杀死一部分蛹和上升的土表幼虫,同时抑制成虫。防治方法是:以粉剂或乳剂制成毒土(或毒沙)撒施,即每亩用3%甲基一六茵五粉剂2千克,均匀混合20千克细土配制成毒土,随配随用,均匀撒入麦田。也可每亩用40%甲基异柳磷乳剂100~200毫升,对水2千克,均匀喷在20千克干细土上,撒施麦田。

    §§§第五节小麦黄叶枯死的原因与防治方法

    一、小麦出现黄化的原因

    1.小麦品种对缺钾敏感

    虽然出现黄化的小麦品种比较多,但是仅有少数品种最先出现黄化和黄化面积扩大,可能是这些品种对缺钾比较敏感。

    2.早播徒长

    一般在寒露前后,比往年提前15天左右播种的麦田,会出现黄化枯死的现象。因小麦的播期偏早,再加上雨水充足,就会出现徒长现象,然后就会黄化枯死。但是在同一块地补种的小麦,既没有出现徒长现象,也很少出现黄化现象。

    3.土壤缺钾严重

    麦田里长时间不施农家肥和钾肥或施钾肥很少,如果连年来夏秋两季持续高产,会大大消耗地力,特别是土壤中的钾元素已经极度缺乏,急需补充,但是又没有及时地施补。

    4.冬播偏施氮肥

    对氮肥的偏施会造成氮钾比例严重失调。因为钾肥比较昂贵,再加上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所以从秋作物施肥开始,农民便有意无意地大幅度减少了钾肥的施用量。很多农民在氮肥已经施用充足后,又盲目地继续增加氮肥,用来弥补没有施用钾肥的不足,最终导致氮肥用量过剩而钾肥缺乏,造成氮钾比例严重失调,这样就使得小麦大面积黄化枯死。调查发现,如果不偏施氮肥,只要施用名优钾肥或者名优复合肥的小麦,无论播期早晚、不管哪个品种,都很少出现黄化症状。

    二、防治方法

    1.叶面喷肥

    在黄化小麦和已出现黄化苗头的小麦的叶面上(除已经枯死的小麦外)喷施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每隔5~7天喷1次,连喷2~3次。

    2.追施钾肥

    在足墒的情况下,每亩麦田追优质钾肥8~10千克。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很多农民到现在都以为小麦黄化是因为缺氮,于是打算降雪后追施尿素,其实这样只会加重小麦黄化的程度。

    3.施钾补种

    对于那些已经无法挽救的麦田,如果墒情允许,在每亩施优质钾肥8~10千克后,可以选择强春性品种重新播种,每亩播量15~20千克。在冬至前后播种,来年1月中下旬就能出苗,只要管理方法得当,来年的产量仍然比较乐观。

    §§§第六节小麦条锈病的发生与防治方法

    小麦锈病主要分为三种:条锈病、叶锈病和秆锈病。我省的小麦锈病主要是条锈病,这会对小麦产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因为小麦条锈病病菌不耐高温,所以不能在我省大部分地区越夏。条锈病病菌会在小麦收割时随夏季风被吹到高原寒凉地区越夏,当秋季小麦播种出土后,越夏的病菌又随气流传播回来,使早播的麦苗受到侵染,成为初侵染源。到12月上旬,平均气温降到2摄氏度时,条锈病病菌又在当地麦苗上越冬,来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越冬病菌就开始恢复生长。

    因地制宜地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小麦条锈病的基本措施。为了减轻小麦的发病程度,可以在小麦收获后及时翻耕灭茬,将自生麦苗消灭掉,这样就会减少越夏菌源。一般情况下拌种后播种的小麦田发病程度较轻,例如,用立克秀或粉锈宁拌种后,小麦就很少发病。对于已经发生病的麦田,防治方法就是进行大田喷雾。如果早期发现有发病中心,一定要及时地集中进行防治,阻止蔓延趋势。

    当大田内病叶率达到0.5%时就应该立即进行防治,每亩麦田可用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30~35克或20%粉锈宁乳油45~60毫升或选用其他三唑酮、烯唑醇类农药按照所要求的剂量进行喷雾防治,而且要及时地经常查漏补喷。对于那些重病的田块应该进行二次防治。

    §§§第七节小麦黏虫为害症状及防治方法

    黏虫的幼虫在孵化后3龄前多集中在叶片上取食,可将小麦、玉米等的幼苗叶片吃光,最后只剩下叶脉。

    一、小麦黏虫形态特征

    1.成虫

    黏虫的成虫一般为淡黄色或淡灰褐色,身体长约17~20毫米,翅展35~45毫米,有2个淡黄色圆斑在前翅中央近前缘,外侧的圆斑比较大,在其下方有1个小白点,白点两侧各有1个小黑点。由翅尖向斜后方有1条暗色条纹。雄蛾的体型较小,体色较深,如果将其尾端挤压,可伸出1对鳃盖形的抱握器,抱握器顶端具1根长刺,这是黏虫区别于其他近似种的一个显著特征。雌蛾的腹部末端有一个尖形的产卵器。

    2.卵

    黏虫的卵很小,初产时呈乳白色,表面有网状脊纹。黏虫在孵化前呈黄褐色至黑褐色。卵粒是单层排列成行的,但是排列得并不整齐,一般情况下夹在叶鞘缝内或枯叶卷内,如果是在水稻或谷子的叶片上产卵,就会在叶片的尖端卷成卵棒。

    3.幼虫

    黏虫的幼虫体长可达38毫米,但是体色多变,如果发生量少,体色就较浅,发生量大,体色就浓黑。其头部中间沿蜕裂线有一个“八冶字形黑褐色纹。

    幼虫的体表有很多竖条纹,背中线为白色,边缘有细黑线,背中线两侧有2条红褐色竖条纹,近背面较宽,两竖线间均有灰白色竖行细纹。腹部为污黄色,腹足外侧有黑褐色斑。

    4.蛹

    黏虫的蛹呈红褐色,体长约19~23毫米,腹部第5、6、7节背面近前缘处有横列的马蹄形刻点,中间的刻点比较大而且密集,两侧的刻点比较稀疏,尾端有1根粗大的刺,在刺的两旁各生有2对短而弯的细刺,雌蛹生殖孔在腹部第8节,雄蛹生殖孔在腹部第9节。

    二、生活习性

    黏虫的成虫一般会昼伏夜出,白天隐藏在枯叶丛、灌木林、茅棚、草垛等地方。在夜间,黏虫有两次明显的活动高峰,第一次在20:00~21:00点,第二次则在黎明前。黏虫的成虫羽化后需要以花蜜来补充营养,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才能正常发育产卵。

    花蜜的主要来源是桃、李、杏、苹果、油菜、刺槐、大葱、苜蓿等植物。成虫的飞翔能力强,有迁飞的习性,而且对黑光灯和糖、醋、酒液有很强的趋性。

    成虫趋向于在黄枯叶片上产卵,产卵时分泌的黏液,将叶片卷成条状,然后将卵黏包住,这样不易被发现。每个卵块大约有20~40粒,呈条状或重叠状,多者高达200~300粒。

    三、发生规律

    1.发生世代

    黏虫的每年发生世代的数量全国各地都不一样,例如像东北、内蒙古地区每年发生2~3代,华北中南部3~4代,江苏淮河流域4~5代,长江流域5~6代,华南6~8代。在海拔1000米左右的高原上1年发生3代,海拔2000米左右高原则发生2代,由于各省(区)地势不同,所以世代数也会有变化。

    2.越冬及虫源

    黏虫属于迁飞性害虫,其越冬的分界线限制在北纬33毅一带,如果再往北,任何虫态都不能越冬。在江西、浙江一带,黏虫的幼虫和蛹在稻桩、绿肥田、田埂杂草、麦田表土下等处越冬。而在广东、福建南部,黏虫终年繁殖,没有越冬现象。所以,北方春季出现的大量黏虫的成虫都是由南方迁飞来的。

    3.发生因素

    黏虫的发生量和发生期受气候因素的影响很大,其中最主要的是温度和湿度的影响。当春夏黏虫向北迁飞扩散时,受气流冷暖交锋的影响会使黏虫的为害程度不同。总体来讲,黏虫对温度在0摄氏度以下和35摄氏度以上都无法适应,各虫态最适应10~25摄氏度之间的温度,适宜的相对湿度在85%以上。所以说,黏虫怕高温和干旱而喜好潮湿,高温低湿的环境是不利于成虫产卵、发育的。但是如果雨水多,湿度过大,也能控制黏虫发生。

    黏虫发生量最多的地方大多是多雨、密植、灌溉条件好、生长茂盛的水稻、小麦、谷子或荒草多的、大的玉米、高粱地。如果将小麦和玉米套种,这样就有利于黏虫的转移为害,最后导致黏虫的发生量较重。

    四、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第一,在冬季和早春时结合积肥,将田埂、田边、沟边、塘边、地边的杂草彻底铲除,这样就可以消灭一部分在杂草中越冬的黏虫,以减少虫源。

    第二,合理布局,实行同品种、同生产期的小麦连片栽种,不要用不同的品种进行“插花式冶的栽培。

    第三,在施肥方面,要做到合理用肥,基肥要施足,并且要及时追肥,避免对氮肥的偏施,防止小麦贪青迟熟。

    第四,灌水要科学,做到浅水勤灌,不要深水漫灌,如若长期积水,可适时晒田,起到抑制黏虫为害、增加产量的作用。

    2.生物防治

    黏虫的幼虫具有惊落假死性,可以在在麦田中饲养鸭子,这样就可以有效地控制黏虫的发生为害。

    3.物理防治

    第一,采用黑光灯或频振式杀虫灯来诱杀成虫。

    第二,由于成虫喜欢在枯黄老叶上产卵,可以在田间每2公顷设置150把草把,草把可以大一点,比作物稍稍高一点,隔5天左右将草把换1次,并将其集中起来烧毁,这样就可以灭杀虫卵。

    第三,黏虫的成虫喜食花蜜、糖类及甜酸气味的发酵水浆,可以采用毒液来诱杀成虫,其药液配制的比例为糖:酒:醋:水=1:1:3:10,再加上总量约10%的杀虫丹,可以喷在草把上或放在盆中诱杀成虫。

    4.药剂防治

    用20%速毙50毫升或600~1000倍液,也可以是24%百虫光40~60毫升,对40~60千克水,搅拌后进行均匀喷雾,最后1次用药在收割小麦前10天进行。

    也可用以下药剂:40%九条虫1500~2000倍液,25%本能1500倍液,25%杀虫双200~250倍液,20%凯杀1200~1600倍液,90%晶体美曲膦酯(敌百虫)1000倍液,20%氰戊菊酯1000~1500倍液,33%水灭氯乳油1200倍液,48%毒死蜱乳油500倍液,25%快杀灵乳油800倍液,40%灭虫清乳油2000倍液,20%除虫脲12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0.3%苦参碱水剂100倍液,20%抑食肼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5%杀虫双5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4000倍液,2.5%氯氟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均匀喷雾,在收割小麦前15天停药。

    §§§第八节麦秆蝇为害症状及防治方法

    一、麦秆蝇的为害症状

    麦秆蝇的幼虫为害麦茎的基部,使小麦的心叶青枯,最后导致黄枯死亡,麦田里就会出现缺苗断垄的现象或造成毁种。

    二、形态特征

    1.成虫

    麦秆蝇的雄成虫体长大约是5~6毫米,体色呈暗灰色,头呈银灰色,额头较窄,额条呈黑色。复眼为暗褐色,单眼三角区的前方间距窄,几乎相接,触角为黑色,胸部为灰色,腹部上下有些扁平,细瘦狭长,比胸部的颜色要深。麦秆蝇的翅膀为浅黄色,上有细的黄褐色脉纹,平衡棒为黄色,足为黑色。麦秆蝇的雌虫体长5~6.5毫米,体色为灰黄色,额头宽度与眼宽间距相等或较宽,复眼的间距较宽,大约是头的1/3,胸部和腹部为灰色,没有雄虫的腹部粗大。

    2.卵

    麦秆蝇产的卵为长椭圆形,长1~1.2毫米,腹面有点凹,背面凸起,一端较平,另一端则有点尖削,初为乳白色,后变成浅黄白色,有细小的竖纹。

    3.幼虫

    麦秆蝇的幼虫体长为6~6.5毫米,有点像蛆,乳白色,成熟时稍微带点黄色,头很小,口钩为黑色,尾部像被截了断一样,有7对肉质突起,第1对在第2对的稍上方,第6对分叉。

    4.蛹

    麦秆蝇的蛹呈纺锤形,长5~6毫米,宽1.5~2毫米。初为淡黄色,后变成黄褐色,两端稍微带点黑色,羽化前为黑褐色,稍微有点扁平,后端的圆形有突起。

    三、生活习性

    麦秆蝇的成虫有趋光性、趋化性。

    四、发生规律

    1.发生世代

    内蒙古等地方的春麦区每年发生2代,而冬麦区每年发生3~4代。

    2.越冬及虫源

    幼虫成熟后在为害处、主根茎部、土缝中或杂草上越冬。

    3.发生因素

    麦秆蝇在产卵和幼虫孵化时需要在较高的湿度条件下进行。若小麦的茎秆柔软、叶片较宽或毛少,麦秆蝇的产卵率就高,危害重。

    五、防治方法

    冬麦区在3月中下旬开始查虫,而春麦区在5月中旬,每隔2~3天在上午10点前后在麦苗顶端扫网200次,如果200网有虫2~3头,大约再过15天就是越冬的代成虫羽化旺盛期,这个时期是第1次药剂的防治期。如果冬麦区平均百网有虫25头,即需防治。

    1.农业防治

    第一,选择小麦品种时,要因地制宜地选用适合当地的耐虫或早熟的品种。

    第二,加强对栽培的管理,做到适期早播、合理密植。加强对水肥的管理,促使小麦能够整齐地生长。控制麦秆蝇的根本措施就是加快小麦前期的生长发育。

    2.药剂防治

    第一,用1.5千克的50%辛硫磷乳油,兑上2.5千克的水,搅拌均匀后喷洒在20千克的干土上,制成毒土,撒施。

    第二,成虫的发生期也可喷洒36%克螨蝇乳油1000~1500倍液或5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喷兑好的药液1125升/公顷。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