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人民文艺:诗经讲稿-野有死麕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野有死麕,

    白茅包之。

    有女怀春,

    吉士诱之。

    林有朴樕,

    野有死鹿——

    白茅纯束。

    有女如玉。

    “舒而脱脱兮!

    无感我帨兮!

    无使尨也吠!”

    这首诗的空气热闹极了,快乐极了,是中国的一首最好的牧歌,而腐儒们却将一个“礼”字把牠掩盖起来,俞平伯先生数了一下,“郑氏此诗之笺,三章用八礼字”,于是牠毫无生气了。我们现在要还牠的本来面目,然后请你看这首诗好不好。麕是鹿的一种,“野有死麕”,是男女一起在野外打猎,打死了一匹鹿。凡属打猎,打死一个什么东西,无论是禽,无论是兽,便是大家最快乐的时候,所以“野有死麕,白茅包之”,不要以为是死的,其实是活的空气。这时有一女子在场,此女也,怀春之女也,哥儿便拿了白茅包了鹿肉献给她了,当然是诱惑的意思。毛传“群田之获而分其肉”,这话是不错的,但他说“凶荒则杀礼,犹有以将之”,便歪曲了,从那里见得“凶荒”呢?因了“凶荒”便马马虎虎拿死鹿来当聘礼呢?第二章句子最别致,三句,却是四顿,最后一句“有女如玉”四个字来得非常之郑重,非常之大雅,要说礼,这才真是礼了,在这样野外,好像很野蛮,包了死鹿,然而“有女如玉”!“朴樕”,小木也;“纯束”,犹包之也。第三章“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毛传,“舒,徐也。脱脱,舒迟也。感(同撼),动也。帨,佩巾也。尨,狗也。”但毛公接着说一句“非礼相陵则狗吠!”我以为狗决不是吠非礼,这个狗大约还是猎犬,跟着女儿(牠的主人)去打猎的,或者虽非猎犬,林野离家不远,尨也跟着主人一路来了,跟在身旁,故女子看见男子动手动脚来撩她,便告诉他道:“你别鲁莽,别拉我的手巾,别弄得我的狗吠了。”她口里虽然那么说,心里是很快乐的,其实尨也是很快乐的,决不是什么“非礼相陵则狗吠”的空气。我以为三章都是写野外的事情,所以我开头便说是“牧歌”。高明如俞平伯先生在这里也错信了古人的话,认为第三章“则述为婚时女之密语,神情宛尔,绝妙好词”。(《读诗札记》)他引了姚际恒的话,“定情之夕,女属其舒徐而无使帨感犬吠,亦情欲之感所不讳也欤?”我认为这话仍是说得很寒伧的。其实毛传“非礼相陵则狗吠”的话颇含糊,并不一定说是婚时。毛传讲这首诗还没有十分讲“礼”,还不十分可恶,若如卫宏之序,郑玄之笺,则可恶已极。卫序云:“野有死麕,恶无礼也。天下大乱,强暴相陵,遂成淫风,被文王之化,虽当乱世,犹恶无礼也。”郑笺首章云:“乱世之民贫,而强暴之男多行无礼,故贞女之情欲令人以白茅裹束野中田者所分麕肉为礼而来。”其余同样荒谬。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