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不平衡心理。某某赚了钱,某某升了官,某某买了车,某某住进了别墅……自己本来比他们强,可现如今却不如别人风光体面。对比产生不平衡心理。不平衡使得一部分人心理自始至终处于一种极度不安的焦躁、矛盾、激愤之中,他们满腹牢骚,不思进取,工作中得过且过,更有甚者会铤而走险,玩火烧身,走上危险的钢丝绳。
王某原本是个表现不错、工作能力很强的地方官员,因政绩突出,不断受到提拔。但在一次朋友聚会上,他知悉过去的同事、同学通过各种途径生活条件都比他好。他心里很不是滋味,想想自己能力不比他们差,职位也比他们高,可如今却没他们活得风光。再想想自己作为一地之长,担子比他们重,责任比他们大,工作也比他们辛苦,经济上却不如他们,于是深感不平衡。
后来,王某发誓一定要超过他们!于是他在任职期间,大肆收受贿赂。从此,他思想上警惕的闸门再也关不上了,欲望的洪水倾泻而下,一发不可收拾,最终成了一名阶下囚。
在不平衡心理的驱使下,有人会去追求另一种新的平衡。如果在追求新的平衡的过程中,能不昧良知、不损害别人,自觉接受道德约束和规则限制,通过正当的努力、奋斗去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达到一种新的平衡,倒也是值得称道和庆幸的;倘若在追求新的平衡中,不择手段,毫无廉耻,那就必然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可怕后果,这样的人生也必将陷入难以回旋的败局之中。
心理不平衡会成为工作,甚至人际交往中的一个障碍。不能用理智来评价自身,也就不能客观公正地去评价别人,无法赢得别人的理解和信任。总是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势必会造成别人的心理反感,从而在工作上造成一种不满妥协情绪,在人际交往上无形中产生一种“心理对抗”。心理不平衡就难免不与人发生争执,从而影响与他人的思想交流和融洽相处。不平衡而过于固执就无法与人沟通,会使自己处于孤立无援、举目无友的境地,最终导致怀疑自己的能力,动摇甚至丧失自信。
那么,怎样才能从这种不平衡的心理误区中突围出来呢?以下几点值得考虑。
1.不要乱比较
不平衡心理源于比较。比较方式的不当,比较“参照物”选择的失误,都会造成认知的偏差,使人产生不平衡心理。例如上述事例中所说的王某,他所选择的比较“参照物”自然是那些风流倜傥的有钱人,自认为能力、才华不比他们差,而收获却比他们少。这样比较,自然会产生不平衡心理。职业不同,所处的位置不同,收入有差距是很正常的事。其实,只要多想想那些普通劳动者,面对着众多的普通人,心灵必然会多一分平静豁达,甚至多一分愧疚。还有什么不平衡可言呢?
2.保持高尚的人格
心理不平衡会导致人生创伤,而心底无私则是治愈心理不平衡的良药。当今社会的种种诱惑,特别是金钱美色的诱惑,使一些人目眩神迷,甚至忘记做人的起码准则和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守则。他们在追求心理平衡的过程中,一步步走向腐败和堕落。这种人身上缺少圣洁的信念和奋斗的理想,他们往往没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不懂得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害怕持续的奋斗和刻苦的改造,不克制这些消极的东西是无法形成高尚的人格。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